么,学生的写作灵感就有可能激发出来。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就能提高一个档次,就能充满“人情味”,就能把人物和事件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叫人看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否则,只能是空泛的记叙,缺乏真实的感情、具体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文章干巴巴,千人一面,不会有感人的力量。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一,要求学生“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笔者在习作教学中,绝不仅仅致力于让学生搜寻哪些有趣的事、高兴的事可供我们习作,而是抓住这些令学生感兴趣、高兴的事,进一步分析、体会。这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定向深入体味和揣摩,这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用自己的独特的心灵与特定的外物(这里是课余发生的有趣、高兴的事)相碰撞,使得学生对所写的事物赋予了更明晰的情感取向和主观判断,从而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所要写的事物上。至此,强烈的习作冲动和习作自信心就随即而至,习作灵感也就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出来。 二、以“题” 激发灵感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状况,学生每看到一个好题目就跃跃欲试;习作的完成也比较顺当;而当碰上一个索然寡味的题目就厌弃,不愿写,也写不下去。这里其实也往往涉及了习作灵感的问题,好的题目,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定向关注,促使学生浮想联翩,下笔写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比如,习作二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老师是学生都熟悉的,因此,我打算让学生写自己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有一种新鲜感,为了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打开思路勾起联想,为了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引起习作冲动,我并没有随意地出什么《我的老师》《记老师的一件事》《老师你辛苦了》这类题目,因为这一类题目,学生司空见惯,味同嚼蜡,因而提不起兴趣,甚或望而生厌。我精心措词列出了这样几个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他更像是我的朋友》《那一天我好感动,因为──》《X教师的眼睛(白发、皱纹什么的都行)》《我们班的 “大” 学生》。我们的小学生在和老师的朝夕相处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事,看了这些题目,小学生眼前就会突然一亮,就会突然激活印在脑中的一件件事情,浮想联翩,纷至沓来,写作的激情调动起来了,写作的表现欲望调动出来了,写作的题材初步解决了,然后,再按照教材的习作要求进行第二步、第三步:究竟写老师的哪件事最好?把你要写的这件事再好好地想清楚……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写《我的家》,学生不喜欢,假若换成《欢迎您到我家来》就能诱发情思;写《我的文具盒、钢笔、书包……》太平铺直叙,若换成《自述》《我最亲密的伙伴》就更能激起学生的移情意识。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在命题上很下功夫,努力使题目新颖、醒目、富于启发性,使之能激发出学生的习作灵感。 三、以“趣”激发灵感 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几千年前的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了习作兴趣,就打开了迎来习作灵感的通道,作文便成功了一半。
推荐站内搜索:湖北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福建自考成绩查询、2018教师面试成绩查询、雷锋的故事作文、陕西公务员报名时间、广西财经学院专升本、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答案、广西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电影观后感800字、2021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习作教学应注意“灵感”的激发
文章链接:
https://678999.cn/18007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