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1

  在学习了两年中医课程之后,我渐渐意识到中医基础理论是讲述中医怎样思考的,中医诊断学是讲述中医怎样看病的,中药学和方剂学是讲述中医怎样治病的,这四门课程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中医学生对中医的完整认知,也构成一个中医医生看病的的全过程。思考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广度的,诊断可以是多方面的,中西结合似乎是现代临床。的趋势,而治疗更可以是多种的。针灸推拿作为一种在国际上更为被认可和广泛通行,更有甚者认为扎针就是中国。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我更希望可以实际操作一下,通过实践加深理解,以丰富我的中医素养。于是,我到我们当地中医院针灸科见习三周。

  到针灸科的第一天,这与我在学校所见到的针法有所不同。我在学校所看到的只有下针,过20分钟之后起针。而在这里,我了解到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穴组方,如同我所熟悉的组药成方一般,再一一施针,同时要配合上电疗机以代替医生间断行针来给病人持续有效刺激,再加上烤灯给针扎处强有力的渗透治疗。此外还会根据病情的不同,加以或推拿按摩、或艾灸、或拔罐等来辅助治疗,以使病人尽快缓解病痛,达到康复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电疗机的连接。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波形,如一般情况下是连续波,而对于初期面瘫、腹部因肚凉二扎针者就不需要用电疗机,中后期的面瘫患者则需要给予疏密波;根据施针部位不同给予不同的连接方式,如上肢、脖子、背部、腰部一般同侧连接,不可跨越心脏,而下肢可以在同一条腿上横向连接,是膝关节疼痛处更应如此连接;根据病人对针跳动的耐受程度给予不同大小的电流刺激,如年老体弱者、女性、小儿一般用较小的电流,而体格强壮之人或疼痛部位日久麻木者就要给予较强的刺激,电流大小要以病人可以耐受为好,不可太大以使扎针处感到疼痛而不可忍受,也不可太小已起不到治疗效果。

  此外,还应间隔一段时间询问一下病人感受来调整电流大小。同样,烤灯的摆放也需要根据施针部位、病人耐受程度来灵活调整。看到老师们的治疗过程,我也深切感受到要一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学习对象,不断调整自己的治疗方式手段。

  除此之外,我也学会了一些推拿手法,经过练习,在爸妈身上得到较好的效果,使其疼痛减轻,身体轻松。拔火罐、熏艾条等这些我早已熟识的办法也有机会大展身手。大椎放血、梅花针放血,耳穴压豆等只听过没见过的治疗手法也得以见识,可以说在针灸科的见习让我对中医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感知。

  暑假见习期间正值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间,我也有幸参与到三伏天的贴敷工作中。早上不到六点钟,科室还没有开门,已有不少病人来准备贴敷。我们立即展开工作,把一卷卷医用胶布撕成分别适合大人孩子两种大小的正方形,准备待用,根据每一次贴敷位置的不同,依次选穴,扎梅花针,拔罐放血,再放上小药丸,贴上胶布,就可以了。如有鼻炎,还要带上两个药丸,每晚各贴印堂一次,连贴两天。孩子一般不用扎梅花针,身体强壮的、年龄较大的可以拔罐,年龄较小的可以直接放药丸贴胶布。

  有些病人对医用胶布过敏,可以用麝香壮骨膏等膏药代替,贴敷24~48小时就可以撕下来,期间尽量少出汗,以防止胶布不粘而掉下来。三伏贴用于治疗鼻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小儿体质弱易感冒,一般三年为一个疗程。有些病人三年就好了,好了之后也可以再贴以加以巩固效果,而有的病人甚至贴了一年就病愈,不再复发,不少小孩子贴了之后冬天感冒次数也大大减少,这些都证明三伏贴是有确确实实的疗效的。

  在见习期间,通过阅读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书籍,我了解到中国最顶尖的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就一直坚持医教研三位一体模式,医学生进入协和后要经过八年学习,十余年住院医师的培养才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而现在,我正处于医这一阶段,应该不断强化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临床学习,向病人学习,已得到知识、能力,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方面的素养,努力进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中医生。

  中医是有用的,它带给人们以健康,帮助人们减少病痛,并在在现代社会中做出了适应性的改变,我相信这样的科学不会消失,因为有一代代的学子在学习、教授、研究它,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在选择相信中医,这也激励着我们更好的传承它,发扬它。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2

  对于继发性肌力下降的患者,一次治疗,就有相当显著的疗效,同时,对颈椎,腰椎问题所出现的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有一个急腹症的患者,痛的满地打滚,杜冷丁上也毫无作用,于是请中医科会诊。我和师兄同去的,见患者痛苦难忍,于是先取四关穴加人中,患者痛苦立马减轻,可以平静地躺在床上,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这样的病例太多了,不胜枚举。总之,在医院针灸室实习的一个月里,我真切地体会到啥叫“博大精深”。除此之外,我也深刻体会到啥叫无助!

  有一个26岁的姑娘,精神分裂。因此不能工作,不能继续读研。整日向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非要其回答,回答错误或者不回答,都会对其母拳脚相加,其母不堪折磨,带其四处求医。心身科所开的病因副作用太大,拒绝服用。而所有费用均来自其母可怜的退休金。同时,该患者有疑病症,经常怀疑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因为多地求医无效,而轻信一家私人诊所的承诺,数天花掉1万余元积蓄,结果可想而知,毫无疗效,且家财散尽。老人是哭着给我讲完这段血泪史的。我建议她们去找一位老师做个心理治疗。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见到了那位老师,两个小时的心理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至少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的。她对我说,以前扎针是不会有痛觉的,现在已经有了,以前脑袋整个都痛,现在疼痛有范围已经缩小了。目前她仍在针灸治疗中,但情况已经好多了。在此也祝愿她早日康复,尽早施展自己的才华。

  从医院回来的这几天里,我已经用自己所学的针灸知识,帮忙亲戚朋友减轻痛苦,并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同时,大家对我的认可度也提的很高。因为在医院经常给患者贴耳针,所以对耳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康复实习心得中医康复实习心得。通过看耳朵,大概判断出对方有哪方面的问题,并准确率比较高。也因此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同时,也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乐趣。在临床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同时也更乐于对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学到了我过去几个月里也学不到,也学不完的东西。在与病人的接触当中,也充分体会到患者的无助与医生的无奈。在医院,我们是医患关系。而出了院门,大多数患者还是愿意和我们成为朋友的。因为信任,也因为情之所至。在行医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患者当做一个出了故障的机器,哪不好修哪,其他的一概不管不问。患者都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尽可能去体谅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得患者的配合,更好的治疗。同时也给彼此一个好心情。

  与我同在针灸室的一位师兄是正统的中医学校出身,有这深厚的中医情节,对中医刻苦钻研。也因此,从他那学到了好多。但我们在一起更多的是争执,因为我是西医临床出身,与他是中医临床。我们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尽管我对中医的学习比较浅薄,但能较好的认识中西医的优劣。他只呆在自己的体系中,不愿意接受西医西药。在我看来,不管中医西医,只要能用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解除病人的痛苦就行。而如今,大中医主义和大西医主义者大有人在。中西医结合,肯定能走一个艳阳天来。我能欣然接受中医的各种办法,因为它有效,简单,为何不学不用呢?

  在实习中,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医疗事故。在针灸室就诊的一个2岁小男孩,因为一次肌肉注射而导致右侧坐骨神经损伤。而直到他们来这里就诊,才意识到这次事故是因为在当地卫生室的肌肉注射所致的。这是当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医疗事故,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也层出不穷,不时会有漏拨针的事故,还好没有给患者带来大的伤害,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我们感谢患者的宽容,但毕竟这是我们的失误,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得到患者的宽容,也不能期望每次都有惊无险。身为医者,就必须有一个细致的心。是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可医生不该犯错误!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一个暑假也几乎都在医院耗光了。我为不能见更多的同学朋友,到更多的景区玩而遗憾,我也为在后几天蹭饭日子而脸红。但我更为这满载的收获而兴奋。中医的神奇令我向往,痴醉中医康复实习心得实习报告。但新的学期开始后,我也要回到西医临床的学习中。就向老师那样,必须有扎实的西医功底,才能更准确的把握每一个患者的情况。我们要治病,但我们更不能延误病情。不盲目治疗,为每一个患者负责,这才是一个医者的担当。像老师常说的那句:我们是医生,不是神仙

  不是所有的病我们都能治,我只治我有把握的。

  医者,仁心仁术必兼有之,为患者谋利,为已谋德。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3

  我在一个省级中医院实习。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感慨良多。

  一、西医排头阵,中医靠边站。

  以前看书经常看到有人提过这这种情况,但体会不深,现在深深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

  到医院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我会不会看化验单,我说不会,他就不太高兴了。他说,现在无论在哪里做医生,你都要懂西医,会开西药,稳住病人,这是最基本的。至于中医该怎么,针灸该怎么,那都是你用西医西药把病人的病情稳定住以后的事。你的中医怎样厉害,针术怎样了得,那只是提高你的知名度的东西。

  我明白他的意思。在他看来,无论大病小病,都必须先上西药,实在不行了,再考虑用中医。换言之,中医就是不行!

  当然,事实并非中医不行,而是他的中医不行——他压根就没学好中医,甚至还没入中医的门。我没有轻视老师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因为有一次查完房,开好了医嘱,医生们都没事了,就坐在办公室里边看报纸边闲聊。不知是谁首先问了一句我们实习生说:“你们现在医学课程都是怎样安排呀?我们当年中西医的比例是7:3。”我们的组长说大概是五五吧。我说:“哪里,几乎已经是4:6了!”我的口气有点重,本来是想发发牢骚的——我们现在中医四大经典都已经沦为选修课了,因为选的人少,有些课甚至开不起来。孰料某老师接口道:“这还差不多!应该多学点西医,才能跟临床相衔接。我们当年就是学的西医太少了,中医也没学懂。”也有老师道:“中医就是有点玄,不好懂。”主任说:“学中医啊,讲究悟性。像咱都不是那个料。”

  主任平时好开玩笑,但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是开玩笑。他平时就是以开西药为主。一科之主任尚且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莲山课~件 >

  二、西医抓襟见肘,中医束之高阁

  不可否认,许多方面西医有其长处,西药对不少疾病确有良效。可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西医的发展有限,极多西药在愈病的同时其副作用亦“蔚为壮观”。例如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常可以导致头晕、视力模糊;镇静药艾司唑仑常让病人口干、嗜睡、乏力;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也可见头痛、头重、眩晕和困倦感。在我所在的神经内科病区里,因为都是西药治疗为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因为用阿托伐他汀、长春西汀等药,腰腿乏力会长期无法好转,经常可见头晕等;如果病人合并焦虑症的,便用艾司唑仑和(或)阿普唑仑,随即也产生嗜睡或者睡眠紊乱,甚至抑郁症;帕金森病人因为长期使用盐酸苯海索而产生严重幻觉的亦大有人在。

  每个病治到一定阶段,症状已经很难再有改善,西医西药没有办法了,这时“中医师”们才会想起可以用汤药。可是因为本来就学的不怎样透彻,也极少运用,临时开中药也就成了瞎胡闹——一点都不讲究辨证论治,也不识变方加减,只是套用成方。像脑病科,凡是中风病人一律是气虚血瘀证的,方子几乎永远是补阳还五汤。当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也得出结论——中医就是不行。于是更加不用中医中药了!

  三、摆脱恶性循环,扬我中医

  我们是中医院,就应该以中医中药为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临证能力,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敢于面对和解决急症、重症的自信和胆量。

  这也要溯源于中医的教育现状了。教育是人才的基石。中医教育如果 出了问题,人才培养或者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然会有问题。教育的话题历来就是比较大的话题,不好讨论。但有一点是谁都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如果中医教育的主修课程不是中医而是西医,那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能叫中医么?许多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医比例是5:5,甚至是4:6的,也就是说大学四年(除去一年的实习时间)的理论学习有至少一半的时间是学西医的。这样的后果是,少数只钟情于中医的人因为排斥心理,西医课程都学的不好;有一半的人偏向于转学西医(既“科学”,也赚钱);剩下的一大批人便成了“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了点皮毛,西医也懂那么一点点。我曾N次听到有同学抱怨说,都快五年了,他却感觉自己中医还没入门!这样的教育现状,实在令人忧心,别说培养啥中医大师、一代大家,只怕中医将后继无人矣!中医的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要求,需要重视经典,重视对前人的继承,重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诚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只有继承好了,才能谈创新和发展。抛开前人的理论、经验而一味求新,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还好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注重经典,并做了一些教育改革。作为一个中医者,我希望中医教育改革往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的方向前进!

  人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石。有一大批志于中医事业的人才,中医才能发展。<莲山课~件 >

  一旦有了人才,我们就要让其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医,我们就要运用中医。所以无论是中医诊所还是中医院,中药要随时可以配备,随时可以急煎,有医院制剂,成药等等,以应付急危重症。这不是说要抵制西医,更不是无视现代科技成果,而是寻求中医的进步,让中医在当代环境下遵从自身发展规律来发展自己。

  不过光有人才还不够,还要有让人才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条件。为啥许多学中医的会转西医?为啥许多中医师不愿用中医中药而喜欢用西药?因为用西药获利大,经济效益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人不想多挣点钱,没有医院不想获取更大利润。而西医西药正是这种大环境下的产物。西医讲究精细,用某个药必须有哪几个指标都很明确,每个病人必须做这个那个检查,必须啥都查个清楚才能用药,好像这样就能保证药到病除。可惜经常事与愿违,有些病根本就查不出来啥;查清楚的,很多也没有办法;有办法的,不是开刀切这割那就是用价格昂贵的西药——而且这些药往往有许多相当明显的毒副作用。看看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首先各项检查就是一宗大生意了;然后动手术的话——手术费有多高大家都知道的;再就是上西药了,西药再便宜,也要比中草药贵的。反观中医,中医历来以“验、便、廉”著称,本来就没有注重经济效益的传统——她更注重的是疗效!中医也没有强调借助器械做啥检查的传统,望闻问切四诊都主要依靠医生对病人面对面、手把手的操作,所以没有啥检查费收入;中医不主张轻易动刀,崇尚内治法,加之大多数中草药价格便宜,经济收入自然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今年两会有代表指出:“……医生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西医尚且如此,中医更不待言。中医师的劳务、技术价值一直严重偏低,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基本工资收入偏低,也与西医师的基本收入偏低。西医还可以从处方用药上刮油水,真正的中医却无法这样也不忍心这样做!许多学中医的人会被告诫“中医不赚钱,西医赚钱——还是转西医吧”!就是在这种一切都追求经济增长的大浪潮下,西医正在以强大的攻势同化中医。

  因为不赚钱,很多疗效极佳的简易方药都在慢慢被人遗弃;因为不赚钱,中医会慢慢没有人愿意使用;因为不赚钱,中医会慢慢没有人愿意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政府、医院、教育机构和中医师个人都要努力。政府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生尤其是中医师的经济待遇,不能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让医院成为只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试问健康和生命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吗?医院和教育机构是改革和发展中医的切入点,中医现代化不应该是一个口号,更不应该是偷天换日以中医西化取代中医的现代化,需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广大中医师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体,要勇于承担责任,自强不息。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4

  满怀着对医院的憧憬,我们迎来了第一天的见习。从未真正体检过在医院做护士的我们,激动而也紧张着。 8:10分,我们到达医院门口,开始集合,老师说一些注意事项后,根据之前的分配,我们组五个人被分到了骨伤二科。老师把我们带到地方之后就走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小菜鸟,我和我们组另一名同学孙捷,我们两个是一个临床老师。刚到老师就分别给我们一副一次性手套,带领我们去病房扫床,更换被套、床单。老师教我们怎么换被套,和上学时学的不一样,临床更注重于快速省时。在更换期间询问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病人聊天,安慰病人。 8:30,开始了配药打针,三查七对,一个个安瓿在老师们的手中像跳舞的精灵。一手好多个,一个一个掰开,速度很快,而且没有一个会割到手。而且和我们所学的也不一样,由简化繁了许多。虽然配药的速度很快,但三查七对可是一样都不少。初来的我们啥都不懂,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解释,讲解。和老师去病房打针。老师让我们学着自己排气,她在旁边看着。中间出了一些错误,老师及时给我指出来并告诉我该怎样做。我们不太敢扎针就让老师来,我们在旁边学习。老师笑着说:没事,一会给你们找个好点的血管让你们练一下。我们应和着说没问题。 根据老师的指导,我渐渐的熟悉了流程,排气、换药、拔针。一遍也一遍的对着人名,确保准确无误后才给患者用药。 下午,开始测血压,体温。询问病人排泄情况。跟着老师去逛各个病房询问病人的情况。老师还特意嘱咐我们要多去身边没有家属陪伴的病人的病房里看看。忙碌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看到患者对我们见习的护士都很配合,心里暖暖的,想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过后的几天中,我学会了给病人进行磁热疗法。而且还是熟悉了每个药的作用及用法。看病历,熟悉每个病人的病情。尤其是对每天的流程安排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与每个病人都能愉悦的聊天,还能为他们一一解释他们所打的药物的作用。之前刚来时,不敢做这不敢做那,只知道跟在老师后面看,后来老师让我试着做,再后来我已经可以独自去做,眼里全是活,有的时候根本不用老师说。遇到不懂的地方去询问老师,老师也都会耐心地微笑着为我解答所有疑问。经过几天的适应,到了第四、五天后,老师已经可以放心的交给我们去办所有的工作。能得到老师的信任,我的内心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终于开出了美丽的鲜花般开心、高兴。 忙碌而也紧张的一周就这样结束了,周六下午看到时间停在4:30,心里竟有许多的不舍。这一周以来科室中走了很多我曾经照顾过的病人,当然也新进来一些新病号,看到他们一个个的康复出院,心里满满的优越感。 我很感谢带我的临床老师教给我各种各种样的操作技能,给我耐心地解释各种药物及设备的作用及应用,还教给我很多人生道理。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 这次见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老师讲过的知识,收获了太多像金子一样的临床经验!!感谢老师及护士长。以后我要做一名出色的护士!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5

  在日照见习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对中西医学、医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加的的勇敢和负责任。我是七月份回到临沂的,很亲切,毕竟是家乡……

  临沂市中医医院是目前山东省市地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爱婴医院,全省重点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沂市红十字会医院,临沂市创伤急救中心,也是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100家文明行业示范点之一、10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之一,是鲁南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和技术指导中心。

  经过在日照的见习,我在临沂实习的要自在很多,工作流程都清楚嘛。第一个科是儿科,实习方式是一对一,我的带教老师是赵长华。赵老师三十五六岁,体格健硕,古铜肤色,一身正气,很有阳刚之美;在科里嬉笑怒骂,逍遥快活得很。跟着赵老师最大的好处是他会让你清楚的知道疾病的来龙去脉。每天早晨查房后,他总会拉着我细致的讲解查房时患者所反应的病情进展该怎样处理,特别是有新来的病号时,他还要带着我仔细的为患儿查体,有时竟完全放手给我。在儿科实习期间,恰逢手足口病流行,赵老师还让我专门写了点对这一传染病的总结,概括述说了本病的发病因素、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在赵老师的调教下,我基本熟悉了儿科常见病如新生儿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上感、小儿肺炎、急慢性肠炎、心肌炎、各型传染病等的断诊和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其独有的优势,这一优势在临沂市中医院的消化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科里中医气氛浓厚,云集了医院里的好多名老中医。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急慢性肠炎、病毒性肝炎等。中国人讲“有病无病,吃饭为证”,中医里讲脾胃乃后天之本,很多时候身体的不平衡首先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常见的致病因素有思虑过度、饮食不当、外感六淫邪气,治疗中多脾胃兼顾,以恢复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为基本原则。

  针灸推拿可以疏通淤阻的经络,调气活血,并有保健养生的作用。消化科后我转到针灸推拿科,中医针灸推拿的神奇疗效让人惊呀,特别是对各型疼痛、颈椎病、腰椎病、中风后遗症及面瘫等的治疗。针灸科特色明显,疗效确切,已经成为中医院的特色科室之一。在实习期间,老师给我很多动手针灸的机会。还记得第一次在很多人面前为患者施针的时候,可能因为太紧张,竟在同一位置扎了两次才把针扎好。后来每天手不离针,现在应该不会再有那次的尴尬了吧。

  我现在实习的科室是骨科,下个科室是内分泌。小儿科后去的是普外,学习了基本的缝合与打结,而且在手术台上拉过几次勾,本以为会害怕手术,可在台上的兴奋感和求知欲把恐惧赶的不见踪影。现在我已经可以独自熟练的缝合、拆线与换药。简单的石膏固定也可以做的不错。

  现在的我回家经常可以为周围的人解决些小毛病,自觉效果还好,已经获得不少的信任;现在的我也不再为中西医的矛盾斗争而劳累,我要做的是可以把病看好的医生,让喜欢理论的去做理论吧;现在的我找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在临沂的这段日子里,我过得很开心,很充实。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6

  本人于20xx年8月开始在XX市中医院实习 。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后我们既是师生,也是好友。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方的日子。”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啥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啥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样样。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但看到我的诚意,也经我跟科教那边多方协谈,他终于同意了。我终于感觉到我开始学中医了。他先看一个患者,写方,递给我,我抄,我再重新看一遍那个患者(这时他看另一个患者),望,闻,问,切,自己来一遍,再自己开个方,跟老师的比一下。幸亏老师看得很慢,我有足够时间做这些。当抄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方,我渐渐明白了这位老师的思路和用方习惯,我也向他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也被他采纳了。我感觉我突然进步了很多,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喜悦。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 篇7

  我在一个省级中医院实习。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感慨良多。

  一、西医排头阵,中医靠边站。以前看书经常看到有人提过这这种情况,但体会不深,现在深深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到医院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我会不会看化验单,我说不会,他就不太高兴了。他说,现在无论在哪里做医生,你都要懂西医,会开西药,稳住病人,这是最基本的。至于中医该怎么,针灸该怎么,那都是你用西医西药把病人的病情稳定住以后的事。你的中医怎样厉害,针术怎样了得,那只是提高你的知名度的东西。我明白他的意思。在他看来,无论大病小病,都必须先上西药,实在不行了,再考虑用中医。换言之,中医就是不行!当然,事实并非中医不行,而是他的中医不行他压根就没学好中医,甚至还没入中医的门。我没有轻视老师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因为有一次查完房,开好了医嘱,医生们都没事了,就坐在办公室里边看报纸边闲聊。不知是谁首先问了一句我们实习生说:你们现在医学课程都是怎样安排呀?我们当年中西医的比例是7:3。我们的组长说大概是五五吧。我说:哪里,几乎已经是4:6了!我的口气有点重,本来是想发发牢骚的我们现在中医四大经典都已经沦为选修课了,因为选的人少,有些课甚至开不起来。孰料某老师接口道:这还差不多!应该多学点西医,才能跟临床相衔接。我们当年就是学的西医太少了,中医也没学懂。也有老师道:中医就是有点玄,不好懂。主任说:学中医啊,讲究悟性。像咱都不是那个料。主任平时好开玩笑,但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是开玩笑。他平时就是以开西药为主。一科之主任尚且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

  二、西医抓襟见肘,中医束之高阁不可否认,许多方面西医有其长处,西药对不少疾病确有良效。可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西医的发展有限,极多西药在愈病的同时其副作用亦蔚为壮观。例如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常可以导致头晕、视力模糊;镇静药艾司唑仑常让病人口干、嗜睡、乏力;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也可见头痛、头重、眩晕和困倦感。在我所在的神经内科病区里,因为都是西药治疗为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因为用阿托伐他汀、长春西汀等药,腰腿乏力会长期无法好转,经常可见头晕等;如果病人合并焦虑症的,便用艾司唑仑和(或)阿普唑仑,随即也产生嗜睡或者睡眠紊乱,甚至抑郁症;帕金森病人因为长期使用盐酸苯海索而产生严重幻觉的亦大有人在。每个病治到一定阶段,症状已经很难再有改善,西医西药没有办法了,这时中医师们才会想起可以用汤药。可是因为本来就学的不怎样透彻,也极少运用,临时开中药也就成了瞎胡闹一点都不讲究辨证论治,也不识变方加减,只是套用成方。像脑病科,凡是中风病人一律是气虚血瘀证的,方子几乎永远是补阳还五汤。当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也得出结论中医就是不行。

推荐站内搜索:席慕容散文《时光》、自学考试报名时间、初级党校心得体会、河北八省联考成绩查询入口、教师资格考试网、榜样5心得体会300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造师考试时间、聊城大学2021录取分数线、安徽省人事考试网、

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医见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2241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