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怎样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任务之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而怎样有效地使用激励机制也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是一种原动力,是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职能。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在公司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是工作效率的提高。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任务之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对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激烈竞争的时代,人才和科技成为竞争的焦点。自从“人力资源”这个名词由外企进入中国以来,中国企业的“人事部”纷纷改头换面,挂上了“人力资源部”的牌子,然而,仅仅换汤不换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做,怎样激励员工,怎样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的概念及含义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发展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反之,不符合人类心理活动客观规律模式的激励措施就不会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而言,激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1)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进而强化(增强和减弱)人的行为。(2)从内部状态来看,激励即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状态,对行动有强大的推动力量。贝雷尔森和斯坦纳给激励下定义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等都构成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3)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待业过程。未满足的需要的激励过程的起点,由此而引起个人内心(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激奋,产生目标导向与目标行动,导致个人从事满足需要的某种目标行动,达到了目标,需要得到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宣告完成。然后新的需要发生,也引起新的行为和新的激励过程。
二、设定激励机制模式应采取的原则
1.激励形式应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
生了动机,行为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也就是说,是否对员工产生了激励,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在需求理论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运用到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而且管理者还要考虑每个员工特殊的需要,要了解员工现在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进而相应地为该层次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具体来说,从纵向上看,不同层次的员工(知识层次、薪酬层次)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如对于薪酬较低的员工,则要侧重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他们的生存水平);对薪酬较高的员工,更需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横向上看,对于同等层次的员工,由于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需求侧重也有不同,如有些员工很看重物质待遇,有些员工则喜欢娱乐和消遣,还有些员工以钻研某项技术为乐,工作需求强烈。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企业的激励方式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具有成效。
2.应采取物质与精神兼顾,实施全面薪酬激励机制
“全面薪酬战略”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薪酬支付方式,也是基于员工各方面需求而制定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激励机制。它将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两者的组合,被称之为“全面薪酬”。外在的激励主要是指为受聘者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例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薪酬,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的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的开支。内在的激励则是指那些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例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顺手的工具(例如好的电脑)、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吸引人的公司文化、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和谢意等等。
外在的激励与内在的激励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据不久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统计,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前途、薪金水平、公司的实力、公司的管理水平、职位、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可见,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激励都是需要的,我们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要兼顾员工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3.要考虑个体差异来制定激励机制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比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在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这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
1.突破常规体制,实行人才动态管理
所谓人才的“动态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以人为本、用人唯才的用人机制,使得到提升的员工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其他员工树立更远大的进取目标,更使原有的干部产生危机感,进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动态管理机制中,一方面要破除传统观念,大胆起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还在注重保持适度的下岗率。首先,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更要彻底打破论资排辈,构造全新的人才晋升渠道。大胆启用年轻人,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对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要定
向培训和培养,破格提拔,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空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结合本企业实际,实行“末位淘汰制”。建立劳动用工置换机制,通过竞争上岗、二次竞岗,形成螺旋式提高队伍素质的用工、培训和再就业方式,逐步增加高素质的在岗职工。所有干部岗位在全体员工中公开竞聘,一经聘用,到岗任职,落实待遇。不称职者下岗培训,再上岗后仍不能胜任者,易岗易薪,降职使用或解聘免职,空余岗位再行招聘。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竞争淘汰机制,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进而促进了员工学习业务、提高素质的积极性。
进行动态管理,还可以在一些岗位实行换岗制。例如一些日常管理工作,通常分工较细,且多是事务性的工作,不具备太大的挑战性,而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使职工产生懈怠心理,影响职工积极性的正常发挥,但是呢如果在职工熟悉原工作之后,给他另换一个新岗位,面对新的工作、较为生疏的任务,任何人都会有一种精神一振的感觉,进而以充盈的斗志迎接挑战。这样既可提高员工的才干,也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谓一举两得。
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员工进行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都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员工绩效考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办法,检查和评定员工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办法,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员工全面综合的评估,判断其是否称职。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不同专业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要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减员增效提供依据。绩效量化考核激励机制能进一步加大内部分配的激励职能,适应现代企业减员增效工作的需要。同时绩效量化考核结果不仅在物质分配上体现,还在非物质分配方面,如培训机会、各项荣誉、晋升机会、下岗分流等方面进行体现,进而更有效地发挥绩效量化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每一位职工的潜能,是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3.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以远大的目标激励职工
人的需求多种多样,即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过于强调物质利益,会使自我极度膨胀,自私自利,工作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然而,过于强调精神方面的内容也会形成望梅止渴的现象,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在满足员工的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讲牺牲、讲贡献的良好企业气氛,以精神内容的引导升华职工的各种劳动行为,充实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给他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之有目标可奔有方向可寻。
4.注重经营管理变化。随时改变激励方式
由于人的需求是多变的,同时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激励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员工生活水平、收入的提高有所变化。这样激励政策才能保持持续的有效性,员工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挖掘,使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除此之外,激励方式还应因人而异。应为人的层次不同、生活水平不同,需要自然也不一样。尤其是高学历人才与一般职工的需求相差很大。一般来说,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偏重于晋升、有挑战性的工作、长远的发展等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一般员工则偏重于物质方面的鼓励或短期的利益。因此,对于不同人员的激励应有所差别,即所谓看人下菜碟,这样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及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
5.建立立体化、精确化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让团队有激情,只在企业内部设立激励机制,创造激情的工作气氛是不够的,还
要有愿意接受挑战和对工作满腔热忱、富有激情的员工。否则,即使公司文化气氛再浓,如果一个员工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性格,再培养也是徒劳无功。因为从本质上讲,员工的激情更多是带有天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是自身品质、精神状态和对事物认识程度的一种外化表现,如果没有这些作后盾和基础因子,仅凭企业对该员工的培训也不一定能行。
6.企业家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作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进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当然在激励中也不能忘记对企业家的激励,最近国家出台对企业家的年薪制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啥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激励机制是企业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手段。我们应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结合本企业实际,在工作中不断了解职工的需求,及时将职工新的需求反映在政策中。即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地使用,也要根据不同的员工而有所侧重,并通过合理途径来实现。这样员工的积极性才会极大提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企业就能具有充沛旺盛的活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第二篇:怎样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文章标题:怎样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可以调动人积极性,激发人的热情,使职工积极投入生产当中去,为油田的发展做出贡献。那么,怎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呢?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为职工提供一份具有挑战性工作。按部就班的工作最能消磨斗志,要职工有振奋表现,必须使工作富于挑战性。领导要指导职工在工作中成长,为
他们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同时,还要确保职工得到相应的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以便把工作做得最好。凡投身于领导技术的工作部门,一般都令人士气高昂。拥有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职工会引以为豪,如果他们能自豪地夸耀自己的工作,这夸耀中就蕴藏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本站 文章-http://www.haoword.com/找文章,到本站 ]
二是在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领导应当为职工出色完成工作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的整体目标任务,需要专业部门完成的工作及职工个人必须着重解决的具体问题。由于做实际工作的职工是这项工作的专家。所以,领导必须听取职工的意见,邀请他们参与制定与工作相关的决策。坦诚交流不仅使职工感到他们是参与经营的一分子,还能让他们明了经营策略。如果这种坦诚交流和双向信息共享变成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激励作用更明显。
三是当职工出色完成工作时,领导当面表示祝贺。这种祝贺要及时,要说得具体。如果不能亲自表示祝贺,领导应该写张便条,赞扬职工的良好表现。书面形式的祝贺能使职工看得见领导的赏识,那份“良好的心理感受”更会持久一些。同时,领导还应该公开表彰职工,引起更多职工的关注和赞许。比如,信息中心市场化用工人员陈晶同志,在2014年3月,被借到团省委为其制作多媒体汇报,历时半个月带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团省委的一致好评。同年,该同志被团省委授予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中心领导借此契机,大力宣传陈晶同志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的先进事迹,在中心召开的“读书创新、沟通不限,信息中心‘五•四’交流会”上,中心领导对她进行了表彰通报,并颁发了奖品。
四是关心职工疾苦,为群众办实事。企业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能否理解人、关心人,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是实现“四个过渡”的前提。这就对企业的领导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一个领导者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要把管人、管事、管思想统一起来。抓管理从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入手,化解由工作、生活等问题带来的思想上的矛盾,理顺情绪。做到“四个到场”,即:婚丧事要到场,职工病重要到场,家庭纠纷要到场,节日慰问要到场。2014年,中心领导走访慰问、参加婚丧喜事50多人次,找职工谈心70多人次,解决职工思想问题20余个,使广大职工心情舒畅,思想稳定。
五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知道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在人才的使用上,企业的领导者要胸襟宽阔,不拘文凭、不拘年龄,只要是企业需要的,就大胆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使人尽其所长。我们选用一个人,主要是使他发挥自己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只要不影响到工作,不影响到别人发挥积极性,就不发求之过严。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要发生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的管理组织的宗旨是要创造条件,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优点,并尽可能地抑制其缺点。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企业,由于用人不当,把那些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提拔到重要的管理职务上,造成企业内真正能干的人不安心工作,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甚至纷纷要求离职。长此以往,会毁掉企业的灵魂和活力。对那些只会奉承阿臾,但也无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对那些只会吹牛说谎,诽谤别人的人。企业应该防范,如果企业纵容这种人,就等于堵塞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通道。
六是职工的薪水必须具有竞争性。按劳取酬,易岗易薪,是新形势下新的新酬制度,它对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形成人与人,岗与岗之间良性的竞争机制。对此,我们结合实际,在中心内部实行了聘任制度,为职工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那些技术水平高,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脱颖而出,聘其到工程师岗位上,和其他工程师享有同等待遇,使他们深感组织对他们的信任与关怀,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如职工李国友,过去是技校毕业,文凭底,晋中级职称没有希望。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刻苦钻研技术,读上千本业务书籍,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被评为局自学成材标兵。他是中心的技术骨干,业务上的尖子,他的先进事迹曾感动过许许多多的后来到中心的年轻知识分子。2014月7月他同中心另外两名同志一起被聘为中心的工程师。
第三篇:怎样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论文
文章标题:怎样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激发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是指管理者以认识和理解员工、下属的内在心理动力系统的内容和特性为基础,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并将其行为目标与组织目标进行协调的过程。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必须遵循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以及按需适时激励等基本原则,必须想方设法了解并满足员工多元化的个人心理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充分激发员工潜能,确保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和实效性。人才激励机制的方式多种多样,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人才激励机制中最为常用的两种激励手段。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一要加大物质激励力度,形成良好的动力,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要打破薪酬分配和奖励中的平均主义,建立以绩效为依据的分配制度,员工凭能力竞争上岗,靠贡献领取报酬,形成一个向能力倾斜、向贡献倾斜的分配机制,提高奖励占员工收入的比重,更好地体现“收入靠贡献”和“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注重长期激励机制和短期激励机制的结合。在员工超额完成目标的前提下,企业出资人或董事会既要考虑给予提高基本薪金和年度奖金的短期激励,有条件的企业同时也可考虑给予股票期权、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等完善员工保障机制的长期激励,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意识。三要注重精神激励机制作用,以精神因素鼓励员工。建立精神激励机制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发展需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事业发展机会,创造舒心的工作气氛、平等竞争的工作环境、良好沟通的工作风气,并善于发现和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员工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增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四是要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约束与激励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约束机制包括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责任制度和严格规范的业绩考核制度等。要通过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提倡竞争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职业竞争压力。
《怎样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论文》来源于本站 ,欢迎阅读怎样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论文。
第四篇:浅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浅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在企业中研究和建立全面、完善的激励机制,重点是激活人力资源,使员工视工作为一种享受、一种责任、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最佳手段,使员工能够持续长久的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和取得最好的工作业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办法和程序,盘活和激活人力资源,使企业长期拥有一支高绩效的员工队伍。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办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进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和发扬下去。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但是呢单一的物质激励也是不科学的,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 1
的风气就会不正。”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1.企业文化要适合企业特点
所谓管理,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员工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是不可分割的,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用员工认可的文化进行管理,才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激励机制的制定要精确、公平
激励制度首先要注重效率,其次要兼顾公平。首先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整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diy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3、多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首先,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进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如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
与企业重大决策,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再次可以运用荣誉激励的方式,如评比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激励效果显著。
二、多跑道、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激励体制,在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建立以岗位为主要参考值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有突出工作业绩的普通员工的收入水平比领导干部高,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打破做官才能体现价值的观念,把自己的精力和才华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进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设立多条激励跑道,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办法目的相结合,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
三、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由此可见,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比如女职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比较安于现状;在文化方面,较高学历的人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工作环境、兴趣、条件等,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
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对于技术人员要给他们及时提供再教育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的发展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对于普通员工要进行一岗多能的培训,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对于管理人员要随时进行新的管理理念的培训和更新。要使企业的全体员工都有相应的学习提高机会,能始终跟上时代和行业发展的步伐,达到最大的激励效力进而加速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不法收入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做到对员工公正公平,对员工的成绩要尽量表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员工做出榜样。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进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在企业的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心理的满足和价值体现。当然在激励中也不能忘记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通过年薪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啥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第五篇:论企业怎样建立激励机制
论企业怎样建立激励机制
【摘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办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阐述,总结了企业中常用的激励办法和建立激励机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怎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怎样运用好激励机制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试从有关激励理论、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的模式及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入手浅作分析。
1.有关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造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员工为啥可以被激励?怎么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啥是“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
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另外,好的激励手段还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员工的需要。
2.激励机制的作用
2.1 吸引优秀人才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往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2.2 开发员工潜能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效果。
2.3(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 留住优秀人才
彼特.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3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企业注定必垮。在这3方面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2.4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
3.激励的模式
有关激励的理论有很多,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即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来达到激励职工工作的目的。常见的物质激励主要有薪资激励、福利激励和股权激励。
(1)薪资激励与福利激励
薪资激励就是通过对员工薪资体系和薪酬水平的合理设计,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薪资通常包括基本薪资、奖金和津贴等。薪资使员工从企业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经济报酬,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广义的员工福利,一是法定福利,即政府通过立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税(费)的方式提供的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另一层次的员工福利,是用人单位或行业在没有政府立法要求的前提下,为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并鼓励他们在岗位上长期服务,而积极提供的福利,这种福利可以称为用人单位福利。单位福利具体包括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教育补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
(2)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指通过公司股权的安排,实现对员工激励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股票期权
实行股票期权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和激励员工参与公司的发展。股票期权的范围仅适用于公司经营管理者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群。
②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的持有人可以不通过实际买卖股票,仅通过模拟股票认股权的方式获得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规定时段内的市价差额。股票增值权适用于公司股价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
③限制性股票
是指员工只需花费很少的个人投资即可获得的股票,但需要最低服务年限,否则一切权力都将被剥夺。这种方式有助于留住人才,适用于对企业经营业绩不承担直接责任的高绩效员工。
④股票赠与计划
股票赠与计划是指将股票无偿赠送给高绩效员工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企业往往要求员工在达到一定的资格条件(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服务年限)之前一般不会立即拥有股票的完全所有权。一旦渡过了股票被没收的风险期,员工就拥有了倍增于股票的完全所有权,这时员工所得的股票收入将会被视为一般收入。这种方式适合于对经营业绩不承担直接责任的高绩效员工。
3.2 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是指企业采取货币以外的方式激励员工,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带薪休假
①享受国家法定的福利,指企业在员工非工作的时间里,按工作时间发放工资和福利的一种制度。
②除以上国家法定的福利外,企业组织的短期休闲度假等。
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缓解员工因竞争激烈、工作紧张而带来的压力,可以为员工的身心调整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其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里更加高效地工作。
(2)职业发展
员工工作的目的除了获取物质需要外,还要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良好的晋升机会是对员工的重要激励方式。职业发展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激励因素,对员工特别是处于事业发展阶段员工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将工作本身变成一种激励方式,使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进而获得最大的满足。常见的工作激励包括:临时授权、增加工作的挑战性、肯定员工的工作成就、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的工作方式、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等。
(4)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企业将培训作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员工通过培训,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从事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工作,进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5)荣誉激励
荣誉是企业对个体或团队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适用于企业的所有员工。
(6)参与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职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7)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强化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工,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8)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内在的约束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永久的激励作用。
4.企业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 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比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而且目前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力量在物质激励上大做文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2 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比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4.3 企业家的行为也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进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的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推荐站内搜索:农行演讲稿、研修日志 小学语文、重庆师范大学2022年分数线、中国人事考试网官网入口、河南自考报名时间、五年级读后感作文、安徽成人高考报名、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入口、贵州考试、陕西二建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