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8

  在高尔基给他的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悦……

  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往往把这个“给”理解为给别人东西,“拿”则认为是拿人家的东西。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于是,我问学生,学了今天的文章,你能用文章中的事例来解释这句话吗?这容易,马上有学生说,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留下了他种下的鲜花,父亲得到这样美好的东西,很高兴,而高尔基的儿子也十分愉悦。这就是“给”比“拿”愉悦。于是,我也说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你还能举一些吗?学生大同小异,举了这样一些:生1:我们为贫困生捐款,他们得到我们捐的款,就有钱读书了不起,而我们看到他们和我们一样学习,心里也十分愉悦。这也是“给”永远比“拿”愉悦的一个例子。

  生2:我有两只钢笔,写钢笔字时,晨晨的钢笔总是写不出的,我总是把我的一枝钢笔借给他,他用我的钢笔写的字,老师给他批了“优秀”,我心里也高兴。这也能说明“给”永远比“拿”愉悦的。

  生3:龙龙学习不认真,老师您让我多督促他学习,现在他作业按时完成了,您有时还表扬他,看到他进步了,我心里也高兴。

  我因势利导马上说:对,给别人帮助也是一种“给”,你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帮助家人做事情,或者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心等等太多太多了,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吗?学生顿时豁然开朗:“给”的意思原来是如此宽泛。所以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小弟弟摔倒了,我扶他起来,并问他疼不疼,还帮他找母亲。我这也是一种“给”。有的说:电视中有人得了重病,他们家的钱给花光了,这时候,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纷纷送钱送物,最后他的病治好了。这也是说的这个意思。有的说:有的人经常义务献血,这也是一种“给”。有的说:老师经常教我们,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懂很多,这也是一种“给”。老师看到我们进步心里无比高兴。……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感动极了,学生能站在我的立场上想,很难能可贵。我向他表示感谢。

  最后我也问:谁给我们的很多,因为受前面的影响,学生说老师,我也问除了老师还有吗?谁为我们操劳最多,学生马上说父母。我接着教育,父母已经“给”我们很多了,我们从父母那里已经“拿”了许多,那么有些同学就认为伸手向父母要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不管家里的条件是否允许,这样好吗?学生马上意识到平时自己行为的不妥,好多学生都开始摇头。有的甚至低下了头,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样做呢?学生很机灵,有的说:我们不应老向父母要钱、让他们买这买那。有的说:我以后不老缠着母亲给我买新衣服了。有的说:我以后遇到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让父母帮忙。有人马上说:对!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我已经四年级了,以后我不让父亲母亲接送我,我自己走回家,我会当心的。……

  高尔基的这句至理名言涵义深刻,我与学生共同体验了一番,使我们都明白无论何时何地,永远要多给予别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这样做、都这样想,我们的世界将更美好!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2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可能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悦”的含义。

  过程与办法

  在读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人性美,树立奉献就是快乐的人生观。

  2.感受文章语言美。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难点:朗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读熟课文。课件展示。

  养成教育训练点:上课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在第二件事中高尔基要告诉儿子啥道理?板书:“给”永远比“拿”愉悦。

  3.“给”是啥意思?“拿”呢?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出示课件)

  1.你能在书中找出描写这幅图的段落吗?

  2.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啥?有啥感受?

  3.读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爸爸感受的词。

  三、学习第7——9自然段

  1.请大家大声读一读信的内容。边读边想信里高尔基跟儿子说了些啥?

  2.默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理解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的是啥。

  3.理解:“给”,永远比“拿”愉悦

  4.背诵信的内容。

  四、课堂拓展

  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留美好的东西

  探望爸爸时                       留下鲜花

  ……                            ……

  “给”,永远比“拿”愉悦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总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既教书也育人。所以将本课的侧重放在教给学生“给”永远比“拿”愉悦的理解上。“栽花赏花”的教学原本是要略教的,因徐的一句引发了较长时间的探讨。于是“写信教子”便显得时间不充足了。而学生也因紧张和畏惧心理启而不发,致使课堂显得生涩许多。如果能再给小孩们点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可能就不会在联系实际谈时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3

  一、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提问:

  师: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间的那几件事?这两件事体现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怎么样的感情?(提示可以用字词来概括。)

  生:“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

  生:体现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深深的“爱”。

  师:板书“爱”。

  (一)由“爱”切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找画体现父子情深的语句,请仔细的读,用心的想,看你体会到了啥?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写感受。(提示:读书有问题有想法时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这样你能从别人的发言内中得到启发。)

  3、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

  第二节:“探望”一词,很有深意,你体会到了啥?

  生:“从探望一词我看出了儿子思念爸爸。”

  生:“我觉得儿子对爸爸有着深深的爱,不然他就不会赶到岛上去看望爸爸了。”

  ……

  第三节:你对哪些词体会的较深刻?

  生:找到“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

  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

  师;“谁能谈一谈你独特的理解?”

  生:“从这几个词语中更能看出儿子深爱着爸爸。”

  生:“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到了高尔基的儿子为了让爸爸能欣赏到美丽的鲜花而忙碌的身影。”

  ……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文字。

  4、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父亲母亲回苏联了,他望着满院的亲自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到……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5、学习“春景图”以读代讲。自由读一读老师要看到你那灿烂的笑容、婀娜的舞姿、还有摇头晃脑的样子……    这样的美景使你脑海浮现出怎么样的词语来形容。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试着练习背诵。

  读第五节  ,  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他们父子情深?(引导学生练说)

  体会“说不出的高兴”的情感:快乐、幸福、甜蜜

  “多么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你体会到了高尔基怎么样的感情?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理会想些啥?(自由练说——指名说)

  6、整体朗读第2——6节体会子爱父、父思子。(自由练读——指名读——及时评议)

  (二)学习6——9节

  继续交流:从写信教子中能体会出高尔基爱关心他的儿子。

  1、高尔基的信,把自己读后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心的说一说,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啥?

  2.生边读边画。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出示:a、我的儿子在岛上种下了最美好的东西——鲜花

  你有何问题?(生质疑,学生解答)

  b.“要是你无论在啥时候,啥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悦呀!”

  引导理解: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啥?

  生:“我觉得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关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在何时何地都能去关爱自己周围的人。”

  生:“我觉得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帮助。”

  生:“我觉得高而基是想让儿子能够学会奉献。”

  ……

  师:同学门说的太好了,高尔基将这种爱推而广之,是它更博大更广泛。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再仅仅是鲜花,它还指对别人对社会的奉献、帮助、付出、以及对人的关爱。”

  c.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悦。

  你读懂了啥?从中体会到了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这里的‘给’实际上就是一种付出,而‘拿’则是向别人索取。”

  生:“我觉得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实际上是在教育我们要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生:“我曾经帮助一位老大爷推车,老大爷连声感谢我,我觉得自己特别高兴;能帮助别人也是无比快乐的。”

  生:“我的理解是高尔基对他的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希望儿子能够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乐于奉献的人。”

  生:“这不光是在教育他的儿子也是在教育我们。”

  ……

  师:“同学们已经读这位伟大作家的信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封信,仔细的聆听他的谆谆教导。”

  (练读课文,指名读随时评议)

  三、拓展练习。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来自远方爸爸的信,神情、心情会怎么样?读了爸爸的信也会有啥感受?请你带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信。

  1、展开想象进行练习

  2、尝试写信

  3、指名读习作、听、评。

  四、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拿”愉悦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4

  一、教材解读:

  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全权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自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

  课文献血父子家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解释出“‘给’,永远比‘拿’愉悦”这一哲理。这种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的写法值得学习、借鉴。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词语,能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简介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的有《在人间》、《妈妈》、《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啥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么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和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理解高尔基给儿子信中话。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啥?(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啥?(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啥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小孩为啥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爸爸表达爱)(板书:爱)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怎样?为啥?(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啥?(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啥?(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悦”)他为啥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悦)(爸爸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悦……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爱

  高尔基 儿子“给”比“拿”好

  教育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栽花赏花”“写信教子”的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全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肢体,语言清新,含义深刻,有父子之间亲情的爱,还有广博的人间真情,让学生从中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洞悉为人处世之道。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笔者上来,深切感受到如此美文,无异于一堂活生生的生活艺术指导课。而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更加使课堂上充溢艺术的气息,不时焕发着富有时代感的情趣和语文的独有魅力。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节,交代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关系;第二至五节是第二部分,简介了儿子来探望他时种下了花草,来年春季,花全开了,高尔基感到很高兴;最后一部分是课文的最后三小节,通过信的内容揭示出一个道理:生活中,“给予”永远比“索取”愉悦。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意义隽永的小文。主要讲高尔基的儿子去意大利探望正在休养的他,并为他栽种鲜花,高尔基有感而发,写信教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悦。

  课文开头就点出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这份爱体现在哪儿?我们可以从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中读出拳拳父爱,殷殷教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悦。在这封信中节选三处都是为了说明“给”永远比“拿”愉悦。第一处说的是给的对象是爸爸,给的东西是鲜花,是美好的事物。第二处进行推广,给的对象是广大的人们,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第三处说明了因为被别人需要,所以感到愉悦。层层推进,深深期盼,跃然纸上。

  儿子给爸爸的是啥?仅仅是鲜花吗?课文主要从这一句话体现儿子对爸爸的爱。“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顾不上”、“一直”写出儿子埋头苦干的样子,10岁的小孩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在他“顾不上”休息、“一直”栽种花草时,心里会想啥呢?当我回家了,希望这些花能陪在爸爸身边,让他不再孤单寂寞。当爸爸看到这一大片美丽的花海,心情肯定会很愉悦的,那么爸爸的身体就能很快的康复。儿子给予爸爸的是关爱,是浓浓的父子之情。

  儿子的这份心意爸爸收到了吗?“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高尔基自然而然就Lenovo到种花的人——儿子。两者的共同点,不仅在颜色上,还在于儿子美好的心灵比跟花朵一样漂亮。

  这篇课文的精华在后面那封信里,可做的文章也比较多,如理解方面的,两处"美好的东西"指啥?给的意思?拿的意思?明明是种在院里的花,高尔基为啥说是在岛上?拓展方面的:如果他的邻居来看到这些花,会怎么说?如果岛上的游客看到这些花会怎么说?"给永远比拿愉悦"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的心情怎样?身边的人也曾给我们留下美好的东西,你能举例说说吗?训练方面的: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10岁的儿子跟着母亲来看望他。调皮的儿子四处游玩,还把院子里的土翻得乱七八糟。高尔基苦恼地皱起眉头,但还是没有说啥。不久,儿子跟着母亲回到俄国。第二年的春季,高尔基蓦然发现他的窗前长出了一些鲜花,他才知道儿子翻土原来是种花籽。于是,他激动地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下来。要是你不管在啥时候啥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么你的一生将无比美好。”

  我更喜欢这个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似乎更对我们的教育有所指导:倘若高尔基在儿子乱翻土时训斥他,那么鲜花与后来充满挚爱的书信很有可能就不会存在。庆幸的是高尔基没有那么做,他给了儿子一个充分自由的虚拟主机。或者,也许儿子确实很调皮,他在无意中留下了这美丽的鲜花,而高尔基却用它做了最好的教材。……

  文中有两段景色描写,这两段景物描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们的确是美好的东西,深深地体会到高尔基为啥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为啥会从远方给儿子写去那饱含深情的一封信——那么美的景色、看到美景想到了儿子,于是促使他写了这封信。高尔基将这种亲子之爱扩大了,变得更广博、宽泛。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耶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爸爸是木工,4岁丧父,后随妈妈寄居外祖父家。11岁开始走向“人间”,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8年开始过流浪生活。

  1892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1898年,他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在其早期创作中,既有浪漫主义作品,也有现实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切尔卡什》、《奥尔洛夫夫妇》、《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主要批判资产阶级世界和市侩的卑鄙龌龊,同时也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1901-1905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小孩们》、《野蛮人》等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剧本,其中有的反映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市侩的精神空虚。在《小市民》一剧里作者第一次描写了先进工人尼尔的光辉形象。这些剧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热烈欢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

  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同列宁会晤。

  1906年高尔基写出了两部最重要的作品《妈妈》和《仇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妈妈》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主人公巴威尔和妈妈尼罗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列宁称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发表错误作品长篇小说《忏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十月革命前后高尔基还写了许多重要作品:《夏季》、《三人》、《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人间》、《我的大学》等。

  1922年高尔基出国养病,病中完成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1928年回国后,目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景象,热情高涨。晚年除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文章外,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

  1936年6月18日病逝。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一九三四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提倡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苏联作家。

  [高尔基名言]

  (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2)学习——永远不晚。(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4)世界上最快而也最慢,最长而也最短,最平凡而也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也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5)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6)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7)天才出于勤奋。(8)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形象浅析]

  高尔基是一位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就为生活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他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

  在他充满浪漫主义的作品《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中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在现实主义作品《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中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通过阅读《在人间》一书,我们可以知道高尔基是一位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办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的革命者,他主导倾向是积极的,是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并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这部作品创作于1924年,记述的是高尔基青年时代的一段生活。高尔基到喀山去原本是希望能进大学读书,由于生活的原因,他只有在另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社会这所大学里接受熏陶。除了能见到一些真正的大学生外,高尔基更多地是和贫苦市民、工人、黑帮、妓女这些社会的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在他们中间,高尔基了解了社会民众的疾苦,也看到他们中一些人的觉醒意识。高尔基也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成长起来也饱含了许多辛酸的血泪。

  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托斯契加耶夫等人》、《瓦萨·日烈兹诺娃》,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简介到中国,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革命精神震撼着我,他的求学精神鼓舞着我,他的开拓精神激励着我,他的英雄形象是伟大的,高尚的,神圣的,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前苏联的文坛止,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名字就叫高尔基(出示高尔基的图片)板书:高尔基

  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对高尔基有所了解吧?谁先来谈一谈呢?(指名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出示儿子的图片)(板书:和他的儿子)。

  2、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个啥样的故事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如果你觉得读一遍不够,可以多读几遍。如果你有困难,你还可以跟你的同桌一起商量商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啥事呢?

  二、品读“栽花”,体会儿子也爱爸爸

  1、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么样的小孩?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随机点出“只有”“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各种各样”等词语(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可以想象到怎么样的一幅劳动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这劳动的画面)

  生:我看到高尔基的儿子拿着笨重的镢头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浑身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滴。

  生:我仿佛看到高尔基正坐在院子里,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忙着栽花的儿子。

  2、抓住懂事,引导想象儿子栽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啥?

  生:我不在的时候就让这些花儿代替我陪伴父亲

  生:闻到花香父亲的身体会好的快些的

  3、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十岁,他怎么这么懂事呢?请联系课文内容和书后的作家卡片来思考。

  师:啥样的人才会写童话?

  生:与小孩心灵相通的人 生:对生活充满美好渴望的人 生:拥有一颗童心的人 生:热爱生活的人

  小结:高尔基的儿子正是在这样的父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小孩的。

  4、体会儿子对爸爸的爱

  “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父亲,跟母亲回苏联去了。”

  临行前,儿子看着满院新栽的花草,此时,有些花还没有发芽,有些花已经成活了,但还没开花,儿子小小的心灵一定藏着一个很大很大的愿望,他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对花儿草儿说,就请你大声地替他说出来吧!

  小结:是呀,儿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留下了对父亲的一份浓浓情意,留下了一份深深的祝福。

  四、品读“赏花”,指导朗读。

  1、出示图片文字,欣赏花美,读读。思考:高尔基此时看到儿子种的花,会怎么想呢?如果儿子在身旁,他会对儿子说些啥呢?

  2、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你看到了高尔基院子里,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么样?(个别读)当你做完一天的工作累了时,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么样?(个别读)当你心情烦闷时,你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么样?(个别读)

  3、词语积累:当你看到“姹紫嫣红”这个词,你还能想到哪些词?

  五、品读“写信”

  1.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啊!不久,一封信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爸爸谆谆的教导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说了些啥。

  捧着爸爸的信,儿子会怎么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7—9自然段。

  2、爸爸的心意,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3、出示第9段“要是你无论在啥时候,啥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悦呀!”

  (1)请联系实际具体说说“你的生活因为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而愉悦”的感受。

  (2)设计情境引读:“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悦……

  记得有一次,我的同桌忘记带文具了,我就把自己的文具借给他,看到他开心的笑脸,那时侯,——

  上次,我的一位同学流鼻血了,我赶紧从衣带中掏出纸巾,为她擦去血迹,那位同学一个劲儿的谢我,那时侯——

  在公共汽车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我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她,她高兴的说:真是一个乖小孩。那时候——

  操场上,一个低年级的小孩子摔倒了,我连忙把他扶起,那时候——

  △第二段信的内容中,爸爸再次提到美好的东西,是啥?  (帮助、关爱、为别人奉献……)

  小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指的是鲜花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还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

  4.朗读:高尔基不仅真是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得教育艺术的爸爸,他在信中不仅表扬了儿子,而且趁机教育了儿子该怎么样做人,真是用心良苦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深沉的父爱。

  5.引导想象:同学们,当你们收到别人写给你的信后,心情怎么样呢?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写给他的信后,一定会有许多话要对爸爸说,他会说些啥呢?

  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父亲谢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多帮助别人的。

  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父亲我真想飞到你的身边和那些花儿一起陪伴着你。

  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父亲希望你的身体能够早点康复,早点回来。

  如果把大家刚才想象的话写下来,那就是一封非常棒的回信了,大家课后可以试一试。

  6、总结:(结合板书)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对儿子那深沉的父爱,同时也感受到了高尔基的儿子深深的爱着他的爸爸,明白了“给”永远比“拿”愉悦这个道理,板书“爱”。

  7、老师再送几句名言,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长大!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8、赠送名言书签:先请几个学生上台朗读书签上的名言,再让学生一起来大声朗读并记住这些名言。

  9、延伸: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像课文中这样感人的小故事每个家庭中都有,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一定能体会到快乐!

  六、小练笔: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6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三

  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陈梅秀

  教材:江苏省编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1、栽花赏花2、写信教子)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啥?(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种花草的句子。

  3、交流这些句子。

  4、练说: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父亲母亲,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季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6、出示春季美景图。练说:看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7、出示高尔基坐在花园中的情景。体会高尔基当时的感受、心情。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的心里非常兴奋、激动,同时也感慨万分,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二)、讲读课文第三段。

  1、出示高尔基的信,指名朗读。

  2、自由读一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小小组组织讨论。

  3、交流讨论。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第七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2)第八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3)第九自然段中的“‘给’永远比‘拿’愉悦”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小练笔。

  1、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爸爸的来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回信。

  2、交流信的内容。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附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子爱父

  写信教子  父爱子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7

  学习内容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用一至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   妻子    脸庞   姹紫嫣红   欣赏    栽种        2、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1、默读全文,圈画生字词,说说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哪些生字   的字形需要注意?(我们要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2、默读全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啥事呢?(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   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课文是按啥顺序描写的?请你用“        ”画出有关词语。   三、交流点拨 1、课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 2、高尔基是一个                 的人。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啥样的办法? 五、达标检测  1、我喜欢的词语有:             2、我喜欢的句子有:                       

  箕城小学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通过收集资料,你了解了高尔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作者是从哪两件事简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 二、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 ——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体现儿子爱爸爸,爸爸爱儿子的?画出   这些语句,仔细品读,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重点品读: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父亲身边以后,他顾 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给人种各样的花草。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具体写出了儿子对爸爸的感情?(用笔圈出来) (2)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父亲,跟母亲回家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到——————————————————————————。 (3)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高尔基的儿子对高尔基的孝顺。 ◆春季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1)读完上面的话,你仿佛看到了啥?闻到了啥? (1)你喜欢这两句话吗,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朗读时眼前出现了春季鲜花盛开的迷人景象)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1)观察插图,大声读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高尔基思念儿子,充满着自豪,享受着幸福,用笔圈一圈。 (2)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猜一猜,高尔基要对儿子说些啥?  (3)有感情地把上面的话齐读一遍。 (二)合作探究——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细读6——9自然段,重点品读一下句段: ◆“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1)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爸爸的“院子里”,为啥高尔基说是在“岛上”? (2)美好的东西在这里指啥? ◆“要是你无论在啥时候,啥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子,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悦呀!” (1)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指啥? (2)这句话中“无论……那”在全文中起了一个啥作用?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悦……” (1)这里的“给”是啥意思?“拿”也是啥意思? (2)高尔基的这句话想要告诉我们啥道理? (二)展示交流   1、“给”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 2、至此,你觉得高尔基是一位怎么样的人? 3、联系实际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 4、试背课文,交流记忆办法。 四、达标检测   1、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 2、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信。   教 后 记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8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7——9小节。2、学习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的写作办法。(知识目标)3、从课文学习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及爱的艺术,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点: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及爱的艺术。教学难点:从课文学习中受到教育,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导入。1、第一课时问题梳理。(肯定学生会读书,善提问,并将问题进行概括,引入本课时的学习。)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啥?3、你能从文中找出高尔基很爱自己小孩的句子吗?4、出示: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着重强调“伟大”“爱”,并以“伟大”“爱”为切入点。)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其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最深?自由小声读2——5小节。2、引导学生交流,师相机引导。预设:(1)生交流到儿子心灵美或爱爸爸,则回到课文第3小节,重点体会其中的词语:只有、还没有、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体会后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儿子对爸爸的爱。(2)生交流到花美,则出示课件花的片断,体会花美,再美美地读第4小节。这段以读代讲。(3)正是花美,儿子的心美,所以高尔基快乐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生读第5小节,看看还有啥新的体会。(4)注意联系学生第一课时的质疑。3、将2——5小节整体配乐朗读。   预设:1、父爱子2、子爱父3、高尔基很会教育小孩……  1、生读2、着重强调“伟大”“爱”   1、学生小声读书,并在书上进行勾画,找出重点词语。2、学生交流。预设:(1)欣赏:花美、儿子心灵美(2)说不出来(3)那些盛开的花朵多么像儿子红扑扑的脸蛋啊!(爱儿子、思念儿子、比喻句)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高尔基曾说过:爱小孩,连母鸡都会,而教育好小孩却是一门艺术。从信的内容上,你还能体会到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吗?默读7――9小节,勾画出相关词句。(一读)2、指导交流,老师点拨、小节。(二读)(1)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分别点拨重点,对学生自己的见解给与充分的肯定。(2)分析比较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啥。(3)从书信三段话中提出右边三句话,看看每句话分别要表达啥意思。(4)注意联系第一课时学生的质疑。(5)结合自身实际,体会“给”永远比“拿”愉悦。3、体会高尔基书信的写作特点。(三读)由浅入深、寓理于事4、指导朗读7——9小节,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爱的艺术。(四读)5、为啥说高尔基“伟大”? 爱儿子,会爱儿子6、7——9小节背诵指导。(1)按课件提示填空(2)小组背诵(3)个别在班上背诵(4)集体背诵四、小练笔。(配上音乐)读着高尔基的信,儿子感动了,他若有所思,赶紧提起了笔,写道:                                                                                                                                                         五、结束。小孩们,在这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伟大作家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以及爱的艺术。这封信不仅感动着他的儿子,也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生读:“给”永远比“拿”愉悦! 1、生默读,并勾画。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集体交流。预设:(1)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2)无论啥时候,啥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你的生活会愉悦。(3)“给”永远比“拿”愉悦。  读:“给”永远比“拿”愉悦!(读两次,强化情感。)集体交流,并说给组内同学听。生将三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发现其写作上有啥特点,集体交流。读: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再读: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背诵目标。   1、先请几个学生说说高尔基的儿子会写些啥。2、学生写。3、集体交流。板书设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栽花赏花             伟大   爱写信教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9

  教学目标:

  1. 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 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 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啥?

  二、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问: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

  板书:爱

  2、轻声读课文、思考:

  边听边划出表现父子情深的语句。

  3、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语段。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抓住“只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来朗读体会子爱父。

  (2)引读2、3自然段后,创设情景,想象练习。

  临走时,儿子望着,仿佛。

  2、:赏花细节,品味第4、5自然段

  (1) 个别学生诵读第四自然段春景图,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2) 交流所感后,配乐个读比赛,出填空导背;

  (3) 出图练说:进入高尔基的内心世界,想象高尔基边赏花边会想些啥?(点评导读:你们真能体会一位爸爸的心,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啊!)

  (4) 过渡:这样的彩霞这样的花,这样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但仅仅是因为花美高尔基才流连忘返吗?(相机板书“栽花赏花”)

  (4)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啥?

  (5)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述:

  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爸爸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 使它更博大更宽泛。

  请大家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爸爸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布置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解疑。

  (1)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爱等。

  (2)花明明种在庭院里,怎么是在岛上留下鲜花?

  (爸爸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3) 师:这里,高尔基是不是希望儿子无论在啥时候,啥地方都要给别人种鲜花?

  生:(笑,摇头)

  师:那么你们认为还可以在啥情况下留给别人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生:(一时语塞)

  师:老师倒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生病了,我特意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当时,这位小孩子很感动。望着他那感激的目光,我很高兴,因为我在他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给了他鼓励。

  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生: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孩子不敢过马路,我就搀着他一起过。我给了他帮助,感到很高兴!

  生:我给贫困学生捐款。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上学,我也感到很高兴!

  生:今天,我的同桌没带钢笔,我借给他用。我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我也很高兴!

  生:……(略)

  师:真好!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引读)

  生:(读8、9自然段)

  师:(出示两句话:

  “给”永远比“拿”愉悦。

  “给”,永远比“拿”愉悦。)

  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话,比一比有啥不同?

  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悦。

  生:我觉得第二句强调了“给”。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悦。

  请再读读这句话。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给”就是给啥?

  生: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

  生:就是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

  生:就是真诚的奉献!

  生:……

  师:请你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读)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来读一读,相信我们的理解会深。

  7、选择练习

  a、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b、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悦》

  《你快乐,我也快乐》

  c、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四、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10

  说教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

  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这种亲情虽然是真情,却也是人之常情;而通过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 “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

  课文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悦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能力目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特点。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能边读课文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重点,我把它落实在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悦……”。

  说教法:

  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等新课改精神的深入开展及素质教育的逐步完善,符合课改精神的“合作探究”的学习办法应运而生。本课通过采用这一学习办法,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配合以读代讲,以生提问代替师发问来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 “议” 、“悟”、“勾”等学法。

  说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多媒体出示画像:(高尔基)问:高尔基是干啥的?

  2、知识拓展:简介高尔基,向学生推荐《童年》。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两个人。)

  高尔基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其著名作品《海燕之歌》、《妈妈》等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无产阶级文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对他作简单地了解,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文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文题对叙事的对象起了限制作用。开门见山直接揭题,同时可告诉学生,本文以此为题告诉我们课文就是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我们写文章时也可借鉴这种拟题办法。

  二、合作探究自学课文:

  1、简介故事,引出高尔基的信,师范读

  2、在课文中找到信的内容,大声朗读,并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

  a.认真朗读信的内容。

  b.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c.联系全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

  d.小组讨论,提出共同的疑问,推选一位代表汇报。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学生提问质疑。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自己提问题,大家共同研究等办法来读懂课文。

  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气氛,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相当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悟文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让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梳理学生懂或不懂的内容,以学定教。

  这一阶段教学注重学法指导,可培养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诵读第四节,解决问题:为啥说鲜花是美好的东西?

  a.自由回答

  b.借助多媒体理解“姹紫嫣红”,用你喜欢的形式表达你看花的感受。

  c.想象美丽景色给人们带来了啥。

  d.个性化朗读读出花的美丽。

  2、体会高尔基赏花时的心情。

  3、理解啥是美好的东西,你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悦……”。

  5、用“母亲的时候,我 ;同学的时候,我 ;的时候,我 。”句式说话

  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通过多媒体播放鲜花图,使词语教学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同时让学生展开Lenovo,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虚拟主机的内趋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在本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与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示,内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才会越读越觉得有趣,越读越愿意读。

  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是本文教学难点,光靠说教是枯燥乏味,也是苍白无力的。通过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给别人美好东西的具体事例,用学生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明白当你给别人美好东西的时候,别人会感到很快乐,你也就会感到很快乐,进而理解“‘给’,永远比‘拿’愉悦……”。这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迁移练习

  1、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爸爸的信后,神情、心情会怎样?读了信后也有何感受?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回信。

  2、读了这一篇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很多,把的收获练成一条简洁的语言,写到书签上。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抄写信的内容。

  2、完成练笔。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课后也注意去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别人带去美好的东西和欢乐。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中,使学生巩固书信的格式,学习书签的制作,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围绕课文设计延伸作业,不仅能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11

  教材:江苏省编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1、栽花赏花2、写信教子)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啥?(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种花草的句子。

  3、交流这些句子。

  4、练说: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父亲母亲,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季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6、出示春季美景图。练说:看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7、出示高尔基坐在花园中的情景。体会高尔基当时的感受、心情。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的心里非常兴奋、激动,同时也感慨万分,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二)、讲读课文第三段。

  1、出示高尔基的信,指名朗读。

  2、自由读一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小小组组织讨论。

  3、交流讨论。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第七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2)第八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3)第九自然段中的“‘给’永远比‘拿’愉悦”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小练笔。

  1、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爸爸的来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回信。

  2、交流信的内容。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附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子爱父

  写信教子  父爱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12

  第五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五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出了高尔基对儿子的爱?用笔做上记号。

  生边读边做记号。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1:从“儿子种的花”,我体会出了父爱。因为我发现文中两次提到了“儿子种的花”,就像我上次做了张贺卡给我母亲,母亲向亲戚提起这张贺卡,都说“是我女儿亲手做的”,是一个道理,是很高兴,很自豪的。

  师:其他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有。

  师:你觉得父母说到“我儿子”怎样,“我女儿”怎样时,是啥样的神情,啥样的语气?

  生2:脸上带着笑,说起来很得意。

  生3:很欣慰。

  生4:很宠爱。

  师:是呀!同学们都很能体会父母的心。作为一个爸爸,高尔基也很爱他的儿子,此刻,也为“儿子种的花”感到高兴和欣慰。

  生5: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体会出了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说不出”是因为他太高兴了!

  师:他为啥这么高兴呢?

  生5:为儿子的孝顺而感到高兴。

  师:子爱父,父爱子,真是——

  生:父子情深!

  师:我们帮高尔基把他心里的话说出来好吗?

  生5:我的儿子这么孝顺,我老了也有依靠了,我真高兴啊!

  生6:儿子种的花姹紫嫣红,多美呀!

  生7:花终于开了,想想我的儿子,他一定也长高一些了吧!

  师:说得真好!把高尔基对儿子的想念和关心都说出来了!

  生8:我的儿子多像这些盛开的鲜花呀!

  师:同学们简直把高尔基心窝里的话都掏出来了!

  高尔基此刻心里很高兴,这一句中还有一个词能体现这种愉悦的心情。

  生默读这一句。

  生9:是“欣赏”。

  师:你明白啥是“欣赏”吗?

  生9:就是心情愉悦地看。

  师:恩,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你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9有感情地朗读。

  生10:我从“瞧——”这句话中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我觉得他太想儿子了,所以看到花就像看到儿子一样。

  师:是啊,睹物思人!

  生11:我觉得是因为儿子很可爱,长得也肯定很漂亮,而花儿很美丽,所以高尔基就想到了儿子。

  师: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小孩永远是最美的。

  生12:因为高尔基看到这些花,就想到儿子为了种花顾不上休息,累得满头大汗,花儿就像儿子累得通红的脸了。

  师:是啊,这些花都是儿子劳动的成果。此刻,高尔基的心里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和爱啊!同学们的体会可真深,谁来读读这一句呢?

  生争先举手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简析:

  这一教学片段,指导学生从语言感知到内涵把握,并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美德渗透,体现了充满人情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篇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简介一下?(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妈妈》、《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啥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么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想:你感到高尔基和他儿子的之间的感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你从文章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啥?(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啥?(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啥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小孩为啥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爸爸表达爱)(板书:爱)

  (5)此时我们何以想象到怎么样的一幅劳动画面呢?

  (6)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7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怎样?想说些啥?会说些啥?(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啥?(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文中另外一个“美好的东西”也指啥呢?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啥?(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悦”)他为啥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悦)(爸爸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悦……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              写

  花              信

  赏              教

  花              子

  “ 给”永远比“拿”愉悦

  六、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围绕“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小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一、以“爱”切入,体会父子深情。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字概括父子之间的感情,学生大都会选择“爱”字,接着朗读课文寻找“爱”的轨迹,圈画描写父子情深的有关语句,交流后整体上初步感受“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双向的浓浓亲情。而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读好栽花、春景、赏花等片段,并相机切入“高尔基面对这样的晚霞这样的花,心里会想些啥?想说些啥?”的语言训练和闭目听朗诵的春季花开情景在头脑中熟记精彩片段的训练。师生及时点评学生的朗读,赞扬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人间最美的亲情。最后教师深情引读“栽花赏花”的整体故事情节,感受那千山万水隔不断的父子情深,体会鲜花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悦的东西和高尔基见花如见子的深情。

  二、以“给”突破,体悟奉献快乐。

  作为大作家的高尔基赏花想着种花人——儿子,并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工具——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不仅言谢、言思子之情,更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这种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启发学生理解两个“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深入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和含义。然后让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句子,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去证明“给永远比拿愉悦”,这的确是谆谆教导,以求“各有所得”。

  学生围绕板书上的“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谈“给”的愉悦比“拿”的愉悦多,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情境艺术的引语,指导朗读这意味深长的信,体悟“奉献、给予是快乐的”,“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

推荐站内搜索:思政课心得体会、湖北自考成绩查询系统雷雨读后感、行政能力测试题库、成人高考网站报名入口、成人考试网、考试之后作文、吉林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最伤心的日志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4472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