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第一课 家住平原(2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简介了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水稻适宜在高温多雨、土壤便利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因此热带和来热带的总和平原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分布区。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修建家田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劳动田径赛样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人口的增长,同时也使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给农业生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求,人们不断地兴修水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并祈求神灵的保佑,形成了物质、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稻作文化印记。这实际上体现了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和生活的基础,但同时人们也都在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自然环境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2、课程标准能根据资料、地图和图片描述,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出湄南河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对水稻生产情况和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能运用所学办法,剖析教师提供的或自己搜集的新案例,确产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以及生活方式。教学难点:湄南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关键之处: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角度分析平原地区的生活特色。3、 教学办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类型。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应对学生的状况有所了解。考虑到有些地区的学生对裟的生产及所需条件可能不是十分清楚,为此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进而更好地把一个真实、全面、生动、具体的事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来弥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生少联系不够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办法选用上,用自然导入法来联系实际,激发兴趣,还应把讲述法、问答法、谈论法等结合起来,交替使用,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穿插模拟游戏的办法。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西双版纳竹楼、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的木屋、北京的四合院、蒙古包、江南的瓦房等民居图片,湄南河平原的位置图,有关农民播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所付出劳动的录像片段,“粮食丰收”的录像片段,湄南河风光图片,泰国“春耕礼”的录像片。学生准备;课前去了解水稻生产的过程和条件,了解湄南河平原自然环境。二、 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教学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共17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创设情景 通过播放我国民居图片,让学生分析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的民居特色 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社会情景,巧妙地将社会需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其学习热情,使用权其积极参与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 1、提出设问:我国水稻的主要生产区集中在哪里?全世界水稻的主要生产区集中在哪里?水稻生产需要有啥样的良好条件? 促成学生思考 2、展示湄南河平原的位置图,提问:水稻生产需有臬的良好条件? 放手自学,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而获得新知。 3、教师自制表格;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的了联系。让学生通过分析,并填表,把握其对应的联系。 巧用手段,直攻难点,使学生掌握技能,发挥学生主支学习的作用。 4、播放“农民在田野里劳动”录像及观看课本中的《水稻生产图》。 说明从口分布与人力劳作的关系。学生演示插秧,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5、展示湄南河风光图片,反映丰收后带来的喜悦。 小组讨论民居特色,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了解生活情况。 6、播放“春耕礼”录像片段。 让学生畅谈感想。 7、布置课外调查活动内容。 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8、“稻作文化的印记”中,给你最大的印记是啥? 讨论思考后,结合实际,畅所欲言,从众多的内容中达到共识。 9、你心中的稻作生产走的是啥路子? 启发学生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为下一节课铺垫。 展望未来。 从思想情感上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学习。知识网络构建 主要通过列表的形式,把“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机地进行讲解。 用这种列表的形式,既从物质生活方面,也从精神生活方面,古分乘法明了地把握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学法指导 1、 通过让学生分析独特的自然环境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充分说明人们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进而进行人地辩证关系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2、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即对比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民居生活以及都在平原条件下各地不同的民居生活,有助于准确认识事物,理解问题,也有且于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学能力。三、 学与教的过程叙述: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无论是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还是身居祖国或漂泊异乡,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贪图区域生活的特色,感受各地人民的情感,进而拓展我们生活的视野。世界上有许多从口都居住在平原地区。平原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公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总和而成。平原的自然景观各有相同:有的一马平川,有的水网密布,有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么,在不同的平原上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共17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展示:西双版纳竹楼、东北的木屋、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瓦房、湄南河民居等民居图片。问:大家说一说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些地方的民居情况?叙述:这些民居特色无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居住在湄南河平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叙述: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有许多由河流总和而成的的平原,泰国境内的湄南河平原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有着传统的裟种植业,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生产区之一。问: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啥?在我国,这种作物主要集中在啥地区?问:那么,世界上的水稻主要生产区集中在哪里?总结:全世界水稻的主要生产区集中在亚洲东南部,这里的水稻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也以中国为最多。水稻作物的着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7000多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悠久的栽培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积淀了浓厚的稻作文化。那么在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上泰国境内的湄南河平原,人们的水稻生产情况怎么样呢?展示:湄南河平原的集团图。问:水稻生产需要有哪些条件?板书:水稻生产条件学生从需要有充足的水,深厚而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等方面分析,老师加以总结。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分析这里生产水稻符合哪些良好的条件?从需要有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田地,有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天风会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等方面加以分析。承转:正是这样良好的有利条件。使水稻成为这里的主要家作物,同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水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板书)”。问:观察课本中的《水稻生产图》,谈一谈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播放:有关农民播种,育秧、田间管理、收割所付出的劳动的录像片段。问:我们看到水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而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靠啥来完成呢?问:人们最为忙碌的,也是最需要较多劳动力的是在啥时候?总结:由此,我们说,稻作农业与人力需求有一定的关系,在湄南河平原上分布的密集人口,体现了这一点。播放:“湄南河风光”录像片段。问:大家结合课本中《湄南河的民居》图,进行相互讨论,来分析它的民居有啥特色。把湄南河平原的民居与西双版纳的竹楼进行对比----既类似也不同,它是环绕大片稻田或河流而居,且材料以木为主。总结:水稻生长离不开足够的水分,纵横的水渠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密集水网,是水稻生产区的一大特色。这也使民居围绕这一特色来设计建筑。播放:春耕礼录像。总结: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以获得好收成,是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 方面。问:每年的播种、插秧、收割季节最需要的是啥?有的家庭中劳动力少怎么办呢?村里要承担大量灌溉和水利工和等公共设施修建、维护,靠啥去完成?总结:由此可见,稻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而且,在水稻生长产过程中,人们形成一种团结互助、关爱弱者、共渡难关的良好精神面貌。展示:湄南河平原稻作主产 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生活共17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人工劳作 从口分布密集粮食丰收 满足需要,增加收,提高生活水平充足的水分 民居绕稻田或河流空架设帮助和协作劳动 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总结:同学们,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湄南河平原的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当地的农业生产,裨上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的主要水稻生产区,人们的生活与水稻生产也有密切的关系。问:同学们,学习完本课之后,你认为给你最深的印象是啥?除此之外,你们对湄南河平原的水稻 产还有啥意见?说说这种农业生产有哪些不足?四、 问题研讨这一部分学习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根据学生实际,帮助引导和分析好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要很自然地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个人的学习要求和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初步学会理解、尊重并欣赏一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应该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牵强附会地把某个地区的情况强加于另一个地区,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朝代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面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课应引导学生从物质、社会、精神三层面上来理解稻作文化的印记,缺一不可。第二课时一、 教学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第二课时主要简介了高度机械化成为美国中部平原上的农业特色,以及在这一特色下的人们生活情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结比,明确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促使学生支探索居住在平原条件下其他人们的生活特色,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课程标准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和经营上的生要特色---高度机械化,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明确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掌握案例分析,掌握案例分析法;明白地理事物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办法。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科技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要明确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可使农业得农业所受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3、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教学难点: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具体综合分析。4、 教学办法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结论。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惧有关资料,呈现疑难情景,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同时为顺利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先做好范例,然后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共同解决,进而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体验、认识,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既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也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学生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培养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也穿插了一些讨论法、讲述法以及设问启发等多种教学办法,使学生提高认识和能力。共17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5、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选取一个有关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农庄的有关文字简介、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分类成四大块:“我的家”“我家的农场”“农场的周边景观”“日常生活与活动”。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美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情况。 一、 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教学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大家先来谈一谈:你脑海中浮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是一种啥样的场景? 将学生带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发学习举。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 1、显示以下几大块内容:“我的家”“我家的农场”“农场的周边景观”“日常生活与活动”。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2、播放“我的家”的有关资料,教师开始针对内容提出各种相关问题。 巧妙地做好范例工作,使学生发挥技能。 3、播放“我家的农场”,并要求在看完后分组展开讨论。 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而获得新知。 4、播放“日常生活与活动”,以学生欣赏为主。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张一弛。 5、请大家把看到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把这幅美国乡村生活景色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思考、讨论交流后,结合实际,畅所欲言,从众多的内容中达到一种共识。 6、展望未来,要大力进行科技兴农,培养为振兴我国农业而努力的意识。 从思想情感上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学习,渗透德育教育。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分析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充分说明了人们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进而进行人地辩证观点的教育,教会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的办法。二、 学与教的过 程叙述:前面我们贪图了湄南河平原上美好的风土人情,反映给我们的是一幅传统农业生产的美好生活场景。今天我们交到美国中部大平原去领略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生活图景。板书:用机器种庄稼叙述:乔治热情地邀请我到他那儿去做客,他住在美国中部的大平原上,他通过互联网给我们传来了一些资料。展示:“我的家”、“我家的农场”、“农场的周边景观”、“日常生活与活动”四个框题。乔治告诉我,看了这四大块内容,就基本了解了他那里的情况。下面我先给大家看一块内容,然后问几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总结:实际上,乔治家农庄的特色也就反映了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特色。大家可以去阅读一“阅读卡”。市场的变化是影响农业最突出的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也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是一种商品性农业,其形成就是由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播放:“日常生活与活动”,包含乔治一家吃饭、旅行、节假日到教学做礼拜、到超市购物、探亲访友、上学过程、家门口做游戏等内容。叙述:乔治给我们的资料全部看完了。通过这些资料,我觉得他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美国乡村景色画。我想请大家把看到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报这幅美国乡村生活景色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共17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问: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今天通过学习美国中部平原 的农业生产情况,你觉得哪些是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值得借鉴的?总结:我们认识到,农业的发展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其次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还要提高科技水平,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同时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建立一种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性徨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三、 问题研讨本课教学内容只凭学生的想象很难理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应注重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应遵循总是化原则。即将教学内容隐入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计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之外,还使之既源于课本也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也强化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与山为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说出山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文化间的关系。2. 过程与办法:能利用各种地图或资料,获取信息,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积极参与,学会比较,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山区自然之美,积极探讨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能确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山区人民利用自然条件来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情况。2.难点:山区人民利用自然条件来安排生产活动所包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教学办法:多媒体教学、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四、课前准备:请学生收集有关哈萨克人与哈尼人民俗风俗的材料。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欣赏影片 师:这两段影片是哈萨克族和哈尼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片段,有没有同学知道哈萨克人大致生活在哪里?哈尼人也生活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指图。) 师:点击天山、梯田两图。哈萨克人和哈尼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美丽如画的山区,他们的家都是“与山为邻”。(新课) 第二课 与山为邻师:他们分别从事啥劳动? 生:哈尼人从事农业生产,哈萨克人以畜牧业为主。 师:讲到畜牧业,老师想到这么一句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再看看这个场景(点击图片),这也是一个牧场,虽然也在放牧,但好像所不同? 生:纷纷发言。 教师(点击填图)请同学参照图册p34,学生看书、看图,并填图、指图,得出:“垂直的牧场”,问:他们的放牧有何特色?(可参照课本p74回答) 生:。。。。。。 (师点击:四季放牧) 师:谁能讲讲“四季放牧”的过程?(可以带书上来)(学生指图说明,教师点击“转场”幻灯 ,简诉过程。) 师:哈萨克人很聪明,请大家考虑下面的问题:共17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讨论):哈萨克人为啥这样利用山地? 生:。。。。。 。 师(总结):哈萨克牧民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掌握了天山山脉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把自己生活和草原的变化融为一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承转):哈萨克人很好的利用了山地,而哈尼人也很会利用山地,他们也是怎么样利用山地并过上幸福生活的呢?(点击图片,设问?) 师:哈尼人进行农业生产时也是怎么样利用水资源?(讨论) 生:。。。。。。 (学生根据课文讨论、回答) 师(总结):将哈萨克人和哈尼人的生产活动进行对比,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哈尼人的智慧,因为哈尼人不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改造了自然环境,并创造了“如画的梯田”。 师:不同的景观使哈萨克人与哈尼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独特的生产活动,这势必对他们的生活也有影响,形成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下面有请哈萨克人和哈尼人简单简介一下:生:角色扮演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图片,请大家欣赏。如果同学对这些民俗感兴趣,请课后去查阅资料。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品味了有趣的民俗,感受到他们独特的生产和快乐的生活,也学到了很好的经验。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其实我们浙江也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并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同学们能否从哈萨克人和哈尼人利用山地的事例中对浙江山区的发展作点设想,好吗?(点击幻灯:实践探究)实践探究:略。(教师指导,给出建议,学生合作,选定山区,进行探究,汇成材料。)教师寄语:略。课题:4-2-1垂直的牧场
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灵魂,本人的备课以及课堂教学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的。1.依标取材,依标创材。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教材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载体。通过对教材内容严格细致的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结构。2.创设情境,精导妙引。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促使全体学生积极积极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甚至生成新的知识和悬念。“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所以情境教学仍需要精导妙引。 3.设疑激趣,自主生成。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会设计一些极富探究性的问题让嘉宾和观众探讨,使我们在观看节目过程中得到很多启示。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不精彩的课。课堂教学要做到在预设中有生成,在生成中有预设。我们经过研究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自主讨论法” 。(具体见“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4.能力为本,办法先行。历史与社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与社会的办法。所以在提高学习能力上,“授之于渔”的学法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法指导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块知识讲授,充分渗透于教法之中,通过反复意会,让学生反复感知。5.民主人文,生动诱人。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教学民主化,师生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让学生在自由、愉悦、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中能增强参与意识,激发创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共17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只要目标达成殊途同归,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百花齐放。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学教目标 1.利用地图和资料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天山地区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特点。2.理解天山自然环境与哈族人生产生活的关系,掌握四季放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3.认识哈族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重点难点 哈萨克族人利用自然条件组织生产和生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学教过程 调整方案导引 课前以“天池”图片为背景,播放天山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导入时展示一组天山风光图片,激发兴趣。课堂主线是情境教学:三毛旅行记——天山行。○第一环节:了解天山让同学们为三毛提供一些关于天山的信息,大致明确天山的地理位置,并辅以搜集信息的办法途径的学法指导。结合地图检验同学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第二环节:走进天山 创设三毛天山之行情境,展示天山具有代表性的五张植被类型景观图,让同学按海拔从低到高为图片排序并分析原因。在分析与讨论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让学生领会天山植被垂直变化的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热状况差异导致的。同时总结影响植被分布两大类:一是纬度位置;二是海拔高度,以此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同学们有了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储备,为后面的学教活动作铺垫。○第三环节:思考天山以《转场》的视频资料为载体,创设具体的情境,围绕三毛的困惑和解答三毛的困惑为主线开展自主讨论学习。因为,学教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其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节取“自主讨论学习”课题中的部分环节,各合作小组自主生成一个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交班集体,然后师生一起经过一定的梳理确立几个突出的问题在全班范围开展探讨。探讨与交流过程中要适时的加以点拨与小结,将天山四季不同的植被景观以及各个季节牧民放牧的场所利用直观形象的图例展示出来;逐步导出哈萨克牧民的生产与生活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保护环境的,体现了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感激自然;通过哈萨克牧民的生产、生活与天山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梳理,导出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和谐的关系。○第四环节:感悟天山通过三毛领悟一首描绘哈萨克族牧民转场的诗歌来提炼和升华教学,让同学在诗歌中进一步理解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与天山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哈萨克族与天山环境的协调发展,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后通过探讨学习《垂直的牧场》的原因来拓展学生思维,拓宽学习视野,领会教材编著者的意图,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懂得处理好人地之间关系是普遍适用的真理。 课后反思(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XX年2月18日第二课 与山为邻(2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共17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垂直的牧场”“如画的梯田”,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同进教育学生要走一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前一部分内容来讲,既有儿立性,也是它的继续和延伸。2、课程标准了解天山山地垂直性牧场的分布情况,以及哈萨克人民是怎样利用自然条件来组织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掌握“四季放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了解和熟悉哈尼人怎样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积极改造自然、修筑梯田的情况。了解梯田对哈尼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掌握筑梯田种裟的科学性。通过学习了解人们怎样利用自然条件来组织安排生产和生活的内容,进一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明确自然条件在人地关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哈萨克族和哈尼族人民利用自然条件来组织安排生产和生活的情况。教学难点:哈萨克和哈尼族人民利用自然条件组织安排生产活动所包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 教学办法本课采用讲授----问答教学类型。通过由浅入深、逻辑清楚的启发式设问来贯穿全课,辅之以讨论法。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垂直的牧场”和“如画的梯田”的景观图片、文字简介,哈萨克族和哈尼族人的图片资料,人们滥砍树木、毁林垦荒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毓漫画图片和录像片段“叼羊”“姑娘追”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天山牧场和哀山区梯田的资料,以及有哈萨克族和哈尼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二、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大家先来谈一谈:居住在与山为邻的“家”有哪些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新知 1、显示“垂直牧场”和“如画的梯田”,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绘出它们的简要平面示意图,并进行互相交流。 指明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热情,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符合学生的感知与认识规律。 2、投影:哈萨克人图片。同时请学生上讲台来,作为假设的哈萨克族人,根据黑板上的图,讲一讲对“四季放牧”的安排,并说明原因。 有利于学生自学,进而获得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讲解的能力。 3、投影:梯田景观图。说说合尼族人是怎样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并让学生分析为啥可以种植水稻?高山上的水是怎么来的?也怎么利用? 继续培养学生讲解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总结,拓展知识 渗透品德教育,提高认识 知识网络构建 主要通过把课本知识分类成三大块内容:“自然景观”“生产活动”“生活状况”,来构建一个完整也清晰的体系,便于学生类别内容去了解和熟悉知识。其中重点是分析人们怎样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和生活的。 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办法和多种手段,创设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共17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学法指导 1、 通过让学生绘制自然景观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以简单图表来概括理解复杂内容的办法,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通过比较人们利用天山山脉和哀山区的不同自然环境来进行生产、生活的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办法。二、 学与教的过程叙述: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居住在平原上人们的生活情况,面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除了平原之外,还有与山为邻的“小家”。板书:第二课 与册为邻问:请大家先说说与山为邻的“家”有哪些感受?叙述:从刚才大家的谈论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当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我们学习与册为邻的两个不同的“小家”----“垂直的牧场”和“如画的梯田”。在上课前,大家先根据课文内容分别绘出他们的简要平面示意图,现在就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展示:一、自然景观问:这是两幅不同的山地景观,是学们说说它们主要的不同在哪里?总结:“垂直的牧场”是一种自然的地理景观,而“如画的梯田”是人们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下面就来了解生活在这两种不同自然景观下的人们的生产情况。板书:二、生产活动叙述:天山草场是山地,天山牧区是新疆的主要畜牧区。居住在那里的主要是哈萨克族人民,他们以放牧为生,而且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出的牧业生产活动,成为天山畜牧业的一大特色。展示:哈萨克族人图片。问:请根据黑板上的图,讲一讲“四季放牧”。叙述:夏天是特区的“黄金季节”,牧民们主要生活在高海拔的夏天牧场。夏季过后,天气逐渐转冷,于是牧民们向山下的牧场转移,到深秋的时候,就进入低海拔的春秋牧场。展示:在“针叶林带”和“荒漠”之间的草地上写“春秋天牧场”。叙述:在这里牧民们停留的时间很短,他们要在大雪封山之前赶到山谷的冬天牧场。到了第二年春季,牧民们也会返回到“春秋天牧场”。因为大雪先在这些低海拔的牧场融化了,绿色的青草长势喜人。然后逐渐往高海拔处慢慢融化。问:大家想一想哈萨克人为啥这样利用山地?其中包含哪些科学道理?承转: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画的梯田”的生产情况。总结:在哀山区,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都有红河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云雨。连绵的雨水降落在高山森林中,使得这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人就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高山上修建了庞大的水渠网络,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水在上面储存起来,通过沟渠引进梯田,解决了种植水稻的水源问题。叙述:将哈萨克和哈尼族人的生产活动进行对比的话,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哈尼人的智慧。很多人赞誉哈尼族人的梯田,认为梯田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他们不但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环境。但也有这样一种情况,与此相反。总结:人类与自然密切联系,从类如果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和改造,就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人类盲目地去破坏和损害自然环境,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在这个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大家庭里。他们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祖国。他们都在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共17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
四、问题研讨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举的培养。如在教学过程中选用趣味性、直观性强的材料和图片,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用眼仔细观察图片和录像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一、 教学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热闹的山谷》侧重于讲述山区旅行业及其对山区发展的影响。山区自然景观千差万别,有的地方资源短缺、交通不便;有的地方则善于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开发旅行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扩大了人类活动领域,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使旅行业成为不少地区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呢它在给人们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由于人类某些活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水土流失、森林破坏等一毓环境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众多旅行胜地面临的重要问题。它要求学生明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坚持走一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认识环境发展规律,趋利避害,造福人民,而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2、课程标准能根据资料、地图和图片描述,获取有用用信息,分析卢卡索包含的地理环境优势,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形感性认识。通过学习卢卡索利用自然条件来发展本地旅行经济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条件在人地关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卢卡索利用自然条件来发展本地旅行经济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点。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卢卡索人民利用自然资源来开发旅行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教学难点: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以及怎样解决的看法。教学关键:从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协调的角度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4、教学办法 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学。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滑雪运动和简介卢卡索自然景观的录像资料,《欧洲地形图》、卢卡索地理位置图,卢卡索村庄的景面图片,有关旅行活动三要素的文字资料、破坏旅行景区行为的系列图片等,并制作成课件。二、 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教学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通过显示滑雪的片段,打开滑雪运动话题。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1、显示卢卡索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部分景观照片,让学生了解位置、范围以及熟悉的一幅幅美丽壮观、风光不限的画面。 让学生在描绘这一派冬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触景生情,引起对本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播放来自卢卡索的名叫劳娜的女孩的简介;知道在卢卡索这个地方,美中不足之处是啥?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了关于旅行业的话题。 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讲座交流后,畅所欲言,从众多的内容中达到一种共识,为突出重点奠定基础。共17页,当前第1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推荐站内搜索:qq心情日志、辽宁考试网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13、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安徽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2013年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浙江省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警钟长鸣心得体会、成人高考成绩渭南市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