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高考考试大纲上尽管没有把它作为考查内容,但是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对文句的理解和翻译常常又需要运用到特殊句式的有关知识,而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科书上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很简单,尤其是对定语后置的情况只举了三个例句,学生肯定掌握不好。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这些知识。下面我就讲讲如何快速辨识定语后置句。 我们知道,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 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 ⑤(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⑤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4. 中心词+数量词 如: ⑥(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今)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⑥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辨识定语后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 ⑦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⑧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定语后置) ⑨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总而言之,我们如果灵活的把握了定语后置的特点、四种常见的形式以及要注意的两点,那么,就能快速辨识定语后置这种特殊句式。
推荐站内搜索:暨南大学考研成绩查询、感悟日志、安徽专升本考试、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201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间、远程培训学习日志、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为了和平观后感300字、查询成考成绩、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怎样快速辨识定语后置句
文章链接:
https://678999.cn/15401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