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9篇)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强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 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 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 、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办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 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4、 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 注意教学办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 题 课时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课时+2课时作业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课时+2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课时+1课时作业
期中复习考试 2课时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4课时+2课时作业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3课时+2课时作业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4课时+2课时作业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1课时
期末复习考试 3课时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期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和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能够达标。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4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 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怎样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积极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办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强化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名胜古迹、听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
六、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熟悉学生、教材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新授)
3、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新授)
4、单元小结(复习)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授)
6、辛亥革命(新授)
7、历史人物小传(活动)
8、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新授)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新授)
10、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新授)
11、期中复习(复习)
12、期中检测
13、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14、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活动)、
单元小结(活动)
15、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新授)
16、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授)
单元小结
17、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授)
18、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新授)
19、期末复习(复习)
20、期末复习(复习)
21、期末检测与评比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
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战争爆发直至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过程与办法
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历史知识,并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面对压迫勇于斗争、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资源分析教材基本结构
这学期主要是进行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它概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xx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历史事件的联系。
2.分析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合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办法,对于历史问题的解答也比较熟练,语言恰当、准确,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还是有些学生分析问题容易偏,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是很踊跃。因此,这学期将把教学重心放到这部分学生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成绩。
教学办法设计
1.采取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采取阶段测试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含对后1/3的帮扶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和教学水平,多向那些优秀教师学习。
4.对于后1/3学生重点做以下几方面(1)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求他们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做基础题。(2)在课堂上,这部分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溜号,因此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听课情况,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3)多关注他们身上小的闪光点,多去表扬他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包括4课活动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办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4、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办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办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7、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德育渗透
本学期通过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我国在经济、国防、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崇尚科学的态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从中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初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一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三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四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六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七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十一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十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十三期中评测
十四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十五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十六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十七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十八期末复习
十九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办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五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三十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办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办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办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三亚市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六、八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 间 内 容
1 周 9、3——9、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2 周 9、10——9、14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3 周 9、17——9、21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4 周 9、24——9、28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5 周 10、1——10、5 国庆节放假
6 周 10、8——10、12 第二章 近代化的探索
7 周 10、15——10、1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8周 10、22——10、26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9 周 10、29——11、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周 11、5——11、9 期中考试
11 周 11、12——11、16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2周 11、19——11、23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3周 11、20——11、24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4周 11、26——11、30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5周 12、3——12、7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6 周 12、10——12、14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17 周 12、17——12、21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8 周 12、24——12、28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9周 期末复习
20周 1、7——1、11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包括4课活动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办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4、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办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办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7、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德育渗透
本学期通过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我国在经济、国防、外交、科技、
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崇尚科学的态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从中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初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一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三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四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六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七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十一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十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十三期中评测
十四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十五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十六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十七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十八期末复习
十九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历史教材包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下册。本教材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强化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也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内容安排注意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着力克服内容的“难、繁、偏、旧”,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本教材以课为单位,上册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
二、班情、学情分析
八年级(2)班,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历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很不踏实,对史实的记忆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应重在监督学生记忆。总之,希望通过努力,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教学及学生学习常规
教师要深化对《历史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1、抓好常规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抓好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帮扶工作,要求他们继续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强化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一,培养多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作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在横向方面,掌握同一时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等等,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在纵向方面,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这两个方面增加学习的综合、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以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二,培养思维能力的准确性,指导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段限、明确概念、牢固掌握人、时、地、事等等重要因素,并力求把知识点扩大为知识面。
第三,培养思维能力的敏捷性,指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并能在一定时间里完成适量的书面或口头练习,不仅要强调准确,而且要强调速度。不仅要牢固掌握教材中的直接知识,而且对间接知识,还能够触类旁通,做出敏捷反应。
4、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5、强化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6、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怎样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积极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继续担任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各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呢个别同学的学习办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办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强化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智慧,使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学期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和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能够达标。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4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 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怎样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积极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办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强化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名胜古迹、听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
六、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熟悉学生、教材制定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2、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新授)
3、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新授)
4、单元小结(复习)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授)
6、辛亥革命(新授)
7、历史人物小传(活动)
8、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新授)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新授)
10、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新授)
11、期中复习(复习)
12、期中检测
13、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新授)
14、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活动)、
单元小结(活动)
15、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新授)
16、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授)
单元小结
17、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授)
18、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新授)
19、期末复习(复习)
20、期末复习(复习)
21、期末检测与评比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以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也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比如学习《动荡的中东》一课时,向学生提问中东地区的矛盾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历史”这个因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讨论的效果不高,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提问:回顾中东地区的历史?引入四次中东战争。理解了历史的因素。
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采用竞赛的办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二、以论导之,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论。
比如对于苏联的解体,可以由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会解体吗?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以动引他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在课堂上,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强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 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 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 .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办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 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4. 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 注意教学办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 题 课时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课时+2课时作业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课时+2课时作业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课时+1课时作业
期中复习考试 2课时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4课时+2课时作业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3课时+2课时作业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4课时+2课时作业
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1课时
期末复习考试 3课时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新的学期也开始了,我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开展好本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力争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现特制定本期的历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教育要以的“三个面向”为总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线路、方针、政策,大胆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深入课改工作,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根本,突出复习过程和检查评价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和要求。不断变革教学办法,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奋斗。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261和26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历史期末考试中,261班和262班学生的历史成绩分别如下:人平分别是63、9和68、3,及格率分别,60、8和78、8、优秀率分别是43、1和55、8,综合为52和67、3、在校排名综合排名第一、第二。在他们当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但个别的学生学习办法欠佳,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本学期中,我应该从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入手,继续构建好高效课堂,认真对待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使学生们都变得聪明起来!
三、教材分析
依据八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三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五、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办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先学后教、合作互动”的课改模式。在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新课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并结合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先学后教、合作互动”这一新课改模式。
(2)强化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如:历史知识大比拼、小小故事会等。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3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 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 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 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积极性有待强化发挥。
五、 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强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2班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积极性有待强化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提倡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办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教材简介
(一)教材体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川教版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二)教学内容
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前后共53年,属于《中国历史》第三板块,即中国现代历史。中国现代史同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一样,仍按主题与时序结合、主题下分课的体例。根据《课标》要求,教科书将教学内容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等七个学习主题。其中前三个学习主题是按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三个阶段各设一个主题。第一学习主题叙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历史,反映新中国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第二学习主题叙述从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反映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三学习主题叙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反映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实践。第四至七学习主题,以专题形式呈现,分别叙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这些领域的代表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就,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在这四个学习主题里,也按时序反映这些领域的历史发展概况。全书在七个学习主题下共安排21课和三次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主题活动。
(三)教学要点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镇压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恢复了遭受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文化建设等重大成就。但是呢,也发生了“大跃进”的严重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四)教材特点
第一,中国现代史教科书严格以《课标》规定的主题内容为基本依据。
第二,教科书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知识内容作了相应的拓展。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实际各不同,一些学生在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获得更大的发展,因而教科书对部分知识内容作了相应的拓展。
第三,为了及时反映《课标》未来得及反映的最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强化教科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充分体现现代史教科书的时代性特点,教科书把一些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写进教科书,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共xx大召开、“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
第四,《课标》的某些内容跳跃性较大,为了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反映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内容的内在联系,教科书对部分内容作了补充或拓展,既方便了学生学习,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对于《课标》“内容标准”以外增加的内容,教科书均用※号标明。
五、教学重难点:
第二学习主题叙述从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反映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三学习主题叙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反映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实践。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4、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5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的要求,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属于中国历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时间较久远,特别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时间有关的内容比较难一些,需要分析的较少,重点内容是在奴隶社会的基本发展及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还有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后半部分主要讲到封建社会的诞生、发展,统一国家的产生、发展,创造的中国古代史上的灿烂文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纵向为近代史,主要内容体现了近代的屈辱史,中国由封建社会没落到开始社会转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打破传统思想,摧毁旧的社会体系,这些内容贯穿本书的始终;主要内容是: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内战烽火,近代的社会变化和成就。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情况,现在还不是很细致的了解,从目前的初步了解及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纪律尚可,态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共87名学生里,优生较少,大约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体,大约在50人左右,后进生约20多人,而且学习习惯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学习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级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了,106名学生,优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后进生20人左右,在优生里,学习积极性强,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的指导;中等生里,大部分都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在课堂上还不能进行完整的听学;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就更加困难,不仅基础差,而且态度问题特别难以处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进度
整个学期总共有约19个周,每周2课时,共38节课,若除去节假日,所剩课时约有30节左右,现将七八年级的进度安排
七年级:1至10周完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到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11至12周复习、段考。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到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8、19周,复习、期末考试、总结。
八年级:1至10周完成第一课(鸦片战争)到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至12周,复习、段考。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到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8、19周,复习、期末考试、总结。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__的“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党的精神,神化学科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习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以“先练后讲”为操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落实自主学习方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初中二年级共分为六个年级,共有学生400人左右。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优秀生几乎没有,及格生也不多。学生情绪很不稳,根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不感兴趣。
(2)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教科书由主题和课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7个主题,共二十二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学习与探究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是中国近代史。教学难点是怎么记住“落后就要挨大”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2)、培养学生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3)、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教学成绩达到的目标:
争取在本学期历史成绩有所上升,及格率达65%。
四、办法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强化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4、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5、使用尝试法教学,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得到尝试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尝试学习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6、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7、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感。
五、周进度安排:
周次
时 间
主要内容
一
8.15-8.21
第1课. 鸦片战争
二
8.22-8.28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收复新疆
三
8.29-9.4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
9.5-9.11
第6课洋务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
五
9.12-9.18
第8课辛亥革命
政教处
第9课新文化运动
六
9.19-9.25
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北伐战争
七
9.26—10.2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政教处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
10.3-10.9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校委会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九
10.10—10.16
第16课血肉筑长城与复习
十
10.17一10.23
复习
十一
10.24—10.30
期中考试
十二
10.31—11.6
第17课内战烽火
十三
11.7—11.13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十四
11.14一11.20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十五
11.21一11.27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十六
11.28一12.4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十七
12.5—12.11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教导处
十八
12.12—12.18
复习
十九
12.19—12.25
复习
二十
12.26—1.1
复习
二十一
1.2一1.8
期末考试
二十二
1.9—1.15
放寒假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7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时期的历史发展,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战争爆发直至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过程与办法
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历史知识,并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面对压迫勇于斗争、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资源分析教材基本结构
这学期主要是进行的是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它概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xx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历史时期之间历史事件的联系。
2.分析重要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合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办法,对于历史问题的解答也比较熟练,语言恰当、准确,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还是有些学生分析
问题容易偏,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上也不是很踊跃。因此,这学期将把教学重心放到这部分学生的身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成绩。
教学办法设计
1.采取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采取阶段测试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含对后1/3的帮扶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和教学水平,多向那些优秀教师学习。
4.对于后1/3学生重点做以下几方面(1)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求他们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做基础题。(2)在课堂上,这部分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溜号,因此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听课情况,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
(3)多关注他们身上小的闪光点,多去表扬他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8
新的一学期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办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积极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办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19
一、学期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和任务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按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能够达标。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个单元,共24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等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兴趣。 本册内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及难点:
怎样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积极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办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强化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练习题,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
6、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国无外交,内外对比,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名胜古迹、听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推荐站内搜索:试题答案网、自主招生报名入口、福建大学录取分数线、医学题库、初级会计考试试题题库、山西自考准考证打印、河南高考查分网站登录、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山东教师资格证成绩事业单位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