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

  课前游戏:

  师:课前,老师要和大家一个游戏。

  请一个同学上台背对着屏幕,屏幕上出现昆虫,台下同学描述该昆虫,台上同学猜测昆虫姓名。依次出示:七星瓢虫 蝴蝶 螳螂

  师:看来,大家对昆虫都非常了解,了不起。

  师:今天,咱们就去认识一位一生就沉浸在昆虫世界里的人。他就是著名的昆虫学家——

  生:法布尔。

  师:请拿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板书。(边写边强调字的间架结构)齐读课题。

  生:装满昆虫的衣袋。

  师:接下来,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个词你读准了吗?请你读。

  生:鸟栖虫居

  师:鸟栖虫居是啥意思呢?

  生:鸟儿栖息,虫儿居住。

  师:知道了意思,再读就不一样了。读:

  生:鸟栖虫居

  师:课文都读准了,那么课文讲了啥意思呢?

  生:第一段讲了……第二段讲了……

  师:你能把全文的意思说说吗?

  生:法布尔喜欢昆虫,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师:你概括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我们把课文的几件事提炼出来,综合到一起就是全文的意义了。谁来说说,第一件事是啥?

  生:他有一次捉纺织娘……

  师:板书:捉纺织娘不见了。谁来说说第二件事吗?

  生:捉小甲虫被责骂。

  师:谁能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说?

  生:法布尔喜欢虫子,但是呢他父亲母亲不给他捉虫子,他曾经捉纺织娘和小甲虫了,遭到了父母的责骂。

  师:抓住课文的主要时间来概括,这是很好的办法。这就是法布尔的雕像,请看。

  生:读屏幕上的句子: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师:有人认为:法布尔的雕像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鼓鼓囊囊,显得不美观,不如让他手里拿着一本昆虫记。你认为可以吗?

  生:不能。

  师:为啥?请你自读课文,找找相关句子,做做批注。

  生:自读,批注。

  教师巡视。

  师:你画下了哪些句子?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三天前,就开始寻找这个虫子。还有谁,画下了哪些句子?

  生: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师:你抓住甜滋滋发现了法布尔的喜悦。可是,看到法布尔捡到了那些虫子,父母开始生气了。法布尔的父母会怎么说呢?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妈妈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啥?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生:(读爸爸的话)“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师:这是一位严厉的爸爸。会怎么怒气冲冲的责骂?

  生:“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师: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读读妈妈的话。

  生:妈妈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啥?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师:我们分角色读读父母的话。

  生:分角色朗读。

  师:父母的责骂阻止住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了吗?

  生: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这两个衣袋不能被替代?

  生: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我从鼓鼓囊囊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他对昆虫的迷恋。

  师:是啊,他总是装的鼓鼓囊囊的。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

  生: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师:这段话中,抓住了法布尔的动作。请你画下其中的动词。你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了啥?

  生:法布尔的小心翼翼。

  师:为啥要使用一连串的动作呢:放进、包上、装进

  生:他害怕一不小心就把小甲虫捏死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师:连续的动作,更能把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表现出来。让我们带着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师:法布尔衣袋里装的这些小虫子是啥样的呢?再来看看,这些小甲虫怎样:

  母亲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生:这些小甲虫很漂亮。

  师:在我们眼中很普通的小昆虫,作者为啥能写得这么漂亮?

  生:他很喜爱这些虫子。

  师:看来,带着感情去写,就不一样了。再来看看这句话:

  那是一只甲虫,像核桃那么大……(《昆虫记》中部分文段)

  师:带着感情,再来读读这几句话吧:

  母亲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师:谁想用情来读读?

  生:感情朗读。

  师:咱们用情去写,就不一样了。课后,请你写一写你喜爱的小动物吧!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2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简介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办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强化练习和培养。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认读“莱、栖、蠕、兜、痴”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昆、纺、察、骂、毒、垃、圾、殿”等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鸟栖虫居、痴迷、蠕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办法。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么样写批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是这样的:也有一只金布甲倒下了,笼子里出现了他的尸骸。我知道其他的幸存者,迟早也会这样死去的。从六月初到八月中旬,我的实验室迎来了二十五只金布甲,可是到现在为止,只剩下了五只雌性的金布甲,其余二十只雄性的金布甲全部死掉了。他们的死亡症状一样,全部被剖开了腹部,掏空了内脏。谁是罪魁祸首呢? 同学想知道答案吗?那就快来读读这本书吧。(出示《昆虫记》)  

  同学们,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

  生:法布尔。

  师:是的,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出示课件),他用一生写成了这本《昆虫记》,这本书曾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多次重印,在生物界和文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法布尔的故事,相信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他为啥能写成这本书了。(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带着你的情感去读。

  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啥?

  生:衣袋里为啥要装满昆虫呀?

  师:哦,而不装其他的东西呢?这个问题有价值?谁还有?

  生: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

  师:这问题你有答案吗?

  生:有,是法布尔。

  师:有答案就不用再问了,对不对?

  生:这个课题为啥要叫“装满昆虫的衣袋”?

  师:我发现你很会动脑。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揭开问题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师: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读完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先读词语,看准字形再读。(出示词语)

  生齐读:昆虫纺织观察责骂中毒垃圾殿堂

  圣莱昂鸟栖虫居蠕虫裤兜痴迷

  着迷着急  鼓鼓囊囊

  师:“栖”这个字,容易读错,注意它的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师:我们把这些有生字的词语放回到句子里,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读正确。请同学起来读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请你来评价一下。(课件出示)

  生1: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

  生2: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生3: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谁来简单地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注意先说优点,再提建议呀。

  生:陈禹彤第一句读得声音很大,而且还比较有感情。高一飞读得没有感情,丁相栋读得不是很熟练。

  师:读得没有感情没有关系,我想等咱们细细地学完课文,你读得就会有滋有味地了。同学们看这儿,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说一说“纵横”是啥意思吗?

  生:就是说小溪很多,有横的,有竖的。

  师:你理解很到位呀。那么猜一猜“鸟栖虫居”的“栖”是啥意思?

  生:栖是栖息,也就是住的意思。

  师:是的,联系上下文你就能猜到这个字的意思。(出示意思)这个字是指鸟停留在树上。在这儿指居住、停留的意思。“蠕虫”是啥?你见过蠕虫吗?

  生:见过。

  师:任致宇见过,你来说一说。

  生:就是在水底一“固泳”一“固泳”。

  师:那叫“蠕动”。刚刚他说了一句“在水底下”,我发现任致宇很会读书呀,看文中的蠕虫就是生活在水底下。其实蠕虫的种类有很多(出示图片),这就是生活在水底下的蠕虫,看了之后,你有啥词语想形容一下它?

  生:恶心。

  师:看了之后害怕。还有吗?

  生:五彩缤纷。

  师:在法布尔的眼里也是这样的。最后一个词语“兴致勃勃”,你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找近义词来解释,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呀。

  生:很高兴,兴高采烈。

  师:兴指的是兴趣,兴趣怎么样?

  生:很有趣。

  师:兴致高昂,对这件事感兴趣。词语咱们解决了,再读课文你会读得更棒的。

  (二)整体感知

  1.师: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法布尔给你留下了啥印象?你能从文中找个词来说一说吗?快速浏览是一种语文学习能力,你要找出准确的词语。

  生:痴迷。(师板书)

  师:你还能找到哪些词来说一说呢?

  生:迷恋。(师板书)

  生:坚持不懈。

  师:这是你读书之后,法布尔给你留下的印象。我发现你的读书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你能从文中再找个词吗?

  生:细心。

  师:老师还找到一个词,是着迷。(板书)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师:同学们,看这儿,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从着迷,到迷恋,到最终的痴迷,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的?现在请你默读一下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生:第一件事是说法布尔捉到了歌唱家。第二件事是法布尔放鸭时去捉昆虫,他父母不让,但他不放弃。

  师:我发现你在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抓住主要内容,干啥,结果怎么样。概括的水平越来越高了。请坐。谁还再来说一说。

  生:第一件事是失踪捉纺织娘,第二件事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

  师:我发现你的水平更高了,你把这个故事内容直接概括成小标题了。咱们将掌声送给他好不好?

  生鼓掌。

  师:咱们一起去看一看,作者到底是怎么样通过这两件具体的事来写法布尔的。

  三、精读课文,学习办法。

  (一)办法导学

  1.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你能不能从第一件事中找一找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告诉大家好吗?(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画一画,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父亲母亲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我从他傍晚去捕捉昆虫忘了回家,可以看出他对昆虫很着迷。

  师:这就是他的感受呀。你作批注时,就可以将这个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谁还找到一这个地方了,来补充一下。

  生:我从“傍晚”一词,看出如果他不喜欢昆虫就不会去捉了。

  师:你是想借助关键词来说吗,那就把你的语意表达清楚。端起书来说。

  生:我从“一天傍晚”这儿知道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因为如果他不想知道那个昆虫是啥,就不会在傍晚了还去找。

  师:暮色笼罩了田野呀,他都忘了干嘛?

  生:忘了回家。

  师:干啥去了?

  生:捉纺织娘去了。

  师:对呀,这不就是你的感受吗?把这个感受连起来,写在这段文字的旁边。尤其刚刚没有找到的同学。

  生写批注。

  师:谁还有?

  生:从第3自然段的“三天前”,可以看出,虽然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还是放在心上,念念不忘。

  师:由此可见,他对……

  生:对昆虫十分着迷。

  生:我从他“终于”找到这位歌唱家中的“终于”,看出了他对昆虫的痴迷,因为他找了很久了。

  师:(出示课件)看是这句吗?这两位同学找到了这两个关键词,看,如果老师把这两个词去掉,你看哪一句更好?自己读一读。

  生:我觉得还是加上这个关键词的句子好,因为第二句去掉关键词,读起来感情不够深刻。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就是去掉“终于”感情色彩就不丰富了,如果加上“终于”就能看出法布尔找了很久,还能看出这中间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之类的。

  师:你的见解非常独到。你们看,咱们用这种去掉关键词语的办法,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两个词特别的重要,这种词就叫做啥词?

  生:关键词。

  师:对呀,找到关键词,然后揣摩一下关键词,你就会发现我们就更能了解人物有特点了。

  自己再去读读这句话,从这两个“关键词”中你还能读出啥来,在旁边做一下批注。

  生读书做批注。

  师:你从这两个关键词中也有了啥新的体会,谁来说一说?

  生:可以看出,法布尔捉这只虫子费了很多的功夫,因为在这么多草时找一只小虫子会很麻烦,所以我觉得他对这只小虫子很痴迷,很想捉住它。

  师:老师发现你用了想象的办法去揣摩的这个词语,是不是?想象他遇到了很多麻烦。这是一种好办法。

  生:法布尔一直记着自己三天前的发现,而且从“终于”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找,从草丛中去找一只像蚂蚱那么小的东西也不好找,所以能够看出法布尔真得很迷恋虫子。

  师:由此,能看出法布尔有怎么样的特点?

  生:坚持不懈。

  师:想到一个词语。

  生:锲而不舍。

  师:老师就写锲而不舍吧。(板书)这就是你的感受,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你的书上。有些同学已经写上了。谁还想再起来说一说?

  生:如果去掉那个“三天前”的话,“就”也得去掉,要不句子就不通顺了。

  师:所以你同意这两个关键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

  生朗读。

  师:听你重读了“终于”,我听出来了困难重重。谁再来读?你觉得该怎么样读这一句呀?先自己试一试。

  指名生朗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你特别喜欢这位歌唱家,是吗?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是呀,我终于找到这位歌唱家了,当我找到的时候,是啥心情?会怎么样对自己的母亲说呢?(出示课件)自己试一试。

  生朗读。

  师:真替你感到高兴。谁再来挑战?

  生朗读。

  师:挺兴奋的,如果声音高昂一些会更好。

  生朗读。

  师:从你表情当中可以看出来,你真的很高兴。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朗读。

  师: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中,老师能体会到你们的高兴。其实,只要将自己想象成法布尔,你就会读得有感情了。咱们将2、3自然段,边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二)学法总结

  师:放下书,同学们,回想一下,刚刚咱们学习第一件事情的时候,用了哪种阅读办法呀?

  生:抓关键词,再找一句子,理解他的意思。

  师:不仅要找出关键词,还要揣摩,并怎么样呢?

  生:想象,当时法布尔的心时在想啥?

  师:这样朗读得会更有感情。还有吗?

  生:将感受写在书上,做批注。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办法。刚刚我们收获了一种阅读办法,接下来写写生字吧。

  四、写字练习

  师:同学们,看一看本课的一类字有哪几个比较难写,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同学们。

  生:“殿”和“察”比较难写。“殿”可以记住左边是一个“尸”,里面的“共”可以看作是柱子,右边中“没”有的“没”的右半部分。

  师:你告诉了我们怎么样记住这个字。刚才提到“察”,你觉得这个字哪里会出问题?

  生:象“夕”这一部分,容易少写一点,变成“夕”。

  师:你看看这个字怎么写漂亮?

  师板书,生书空。

  再写写“殿”字。

  师:先把本课的生字描红,再在本子上写两遍。

  生描红,写字。

  展示有进步同学的字和存在问题的字。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3

  之二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王娅琼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爸爸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

  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小孩跃然纸上。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父亲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小孩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么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

  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其二,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把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小时候观察昆虫的痴迷,也有以后一如既往对昆虫的迷恋;既惊叹于他对科学的执著,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全面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啥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啥办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啥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进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父亲母亲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母亲,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也疼也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母亲,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母亲,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也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父亲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简介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虚拟主机。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也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齐读最后一段

  (在音乐声中,教师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这一环节,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啥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么样设计?

  (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4、作业 :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在教学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4

  设计意图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迷恋的故事。文章的叙述非常简单,通过几个细小的事例写出了法布尔,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由着迷到痴迷的过程。所以我以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词句的朗读,去感受想象法布尔在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样子,让学生去自主结构文本,填充文本的空白和盲点。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上节课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谁愿意读课题。

  生:“装满昆虫的衣袋”.

  师:读课题的时候应该突出哪两个字?

  生:装满。

  师:为啥要突出这两个字?

  生:装满这两个字说明法布尔装的昆虫多,所以要突出。

  生:法布尔的衣袋天天装得满满的,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

  生:法布尔不仅喜欢昆虫,还对昆虫非常着迷,不然他的衣袋为啥要装满昆虫哪?

  师:说得好,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迷恋昆虫,所以衣袋装满昆虫。能不能把课题在读一遍。

  (学生读课题,把装满两个字独得重重的)

  (为啥要让学生读课题,主要是因为学生上节课已经读了课文,读课题是要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前理解,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以便下一步教师的教学)

  二

  师:课文写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语句中感受到的,自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要读出你自己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教师不时的表扬读书做记号的同学,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师:谁愿意说一说,课文的那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生:“母亲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读一读。(学生读,但没有读出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

  师:同学们,这只虫子是法布尔用了几天的时间找到的?

  生:三天。

  师:这三天法布尔是怎么样寻找纺织娘的?(学生读第三节)

  生:法布尔是花了三天的时间在田野里寻找。

  师:同学们注意,当法布尔找到虫子的时候用了一个啥词?

  生:用了一个“终于”。

  师:你们知道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怎样?

  生:。非常高兴。

  生:非常兴奋。

  师: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

  生:法布尔可能会跳起来!

  生:法布尔可能会大喊起来!大叫起来!

  师:我想法布尔一定非常兴奋,毕竟这是他辛辛苦苦捉来的漂亮虫子。现在同学们知道该怎么读“母亲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一句了吗?自己先试一试。

  (三四个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把法布尔当时兴奋的神情用自己的朗读表现了出来。)

  师:我们一起读一起感受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学生齐读)

  师:法布尔捉到了漂亮的纺织娘多高兴呀。谁愿意读第三节。

  师: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他天天趴在田野中,不累不饿吗?

  生:因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他已经忘了饥饿。

  师: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首先还是他非常喜欢昆虫,如果不喜欢,他也不会对昆虫着迷的,更不会三天的时间里趴在田野里捉虫子。

  (教师在学生没有读好“母亲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这一句时,并没有进行简单的示范,而是继续让学生读书,抓住“终于”这个词,去体会想象法布尔捉到虫子时兴奋的心情,着力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填补。在学生解构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自然要然纸上,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图像,建立了言语图式。)

  (三)

  师:课文展还有那些地方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生:课文的第四节。

  师:为啥会是第四节?

  生:老师您看,法布尔在放鸭子时不是逮甲虫就是静静的看小动物,他对昆虫多着迷呀。

  师:你们知道静静的观察是怎么样的观察吗?

  生:一动不动的在那儿看。

  生:非常仔细的看,专心致志的看,心中只是想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师:同学们那叫啥吗?

  生:(异口同声)着迷。

  师:一起读这一节,好吗?

  (学生齐读第四节)

  (这一节虽然不是课文的重点,但是呢静静的看恰是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表现,而且法布尔不是一般的看,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这种着迷已经不同于原先第三节,他在兴趣中带有了一些理性,为下文的法布尔虽然被父母责骂仍观察昆虫,做了有力的铺垫。虽然不能向学生点明,但学生通过读书是可以感受到的,这是文章的期待性结构,它需要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

  装满昆虫的衣袋(四)

  师:法布尔喜欢昆虫,常常静静的观察昆虫。课文中还有写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地方吗?

  生:“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荷!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这些句子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十分迷恋。

  师:同学们一定知道敏捷是啥意思,在这里仅仅是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吗?

  生:不是仅仅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还说明法布尔对昆虫越来越敏感了,他对昆虫越来越迷恋了。

  师:是呀,我们在田野中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为啥我们没有想法布尔那样,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像法布尔那样对昆虫十分着迷。同学们知道怎么读"荷!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一句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读,读出了法布尔此时欣喜的心情)

  师:第五节中有一个词“欣赏”,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换成看哪?自己读一读“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然后告诉老师。

  生:不能换,因为是仔细的看欣喜的看。

  生:当然不能换,法布尔在包这个小虫子的时候,一定是小心翼翼满脸微笑,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看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欣赏是美美的看,法布尔已经把这个小虫子当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法布尔真的着迷了,看就没有这个意思。

  师:是啊,小虫子在法布尔的心目中以不是一个小虫子了,这时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你们能想象出法布尔包这个小虫子时的样子吗?自己边读边想象,一定能读出其中的精彩来。

  师:你来读,其余的同学跟着他包小昆虫。(这个学生读时,其余的学生就像当年的法布尔一样,欣喜的包着虫子。也找了几个同学读,都能读出法布尔当时包昆虫的样子,很好地体会出了法布尔这个细小的动作中传达的对昆虫的迷恋。)

  师:法布尔太爱昆虫了,同学们那不能把第五节完整的读给大家听。

  (配乐读第五节)

  师:今天的法布尔过得高兴极了,但回到家之后也非常难过。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法布尔是难过极了,知道“极了”是啥意思吗?

  生:难过到了极点,他都哭了。

  师:法布尔为啥这么难过?

  生:父母的责骂,父母的不理界。

  师:我们读一读父母的话。知道怎么读吗?

  生:突出爸爸的责骂,妈妈的责备。

  师:自己读一读六七节,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读。)

  师:爸爸的责骂还可以理解,而妈妈最疼爱自己的小孩,他也责备他。知道法布尔为啥这么难过了吧。能想象出法布尔扔昆虫时,复杂的心情吗?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读第九节)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生:老师,法布尔不是对昆虫着迷,而是痴迷了。

  师:为啥说是痴迷吗?痴迷和着迷的意思有啥不同吗?

  生:课文中的法布尔对昆虫爱的都有些傻了呆了,连父母的责骂都不顾了。

  生:法布尔经常躲着父母,玩那些没用的玩意,要知道如果被父母看到一定会挨打。这不是痴迷吗?

  师:法布尔为啥要躲起来偷偷的玩?

  生:(异口同声的说)对昆虫痴迷!

  师:法布尔虽然是躲起来偷偷的玩,但仍然是兴致勃勃,自得其乐。读一读第10节,感受一下。

  (学生读)

  师:躲起来偷偷的玩,虽然是躲,法布尔仍然是玩的非常开心。躲字应该怎么读?

  生:读出法布尔高兴的样子。

  生:读出躲中蕴含的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生:读出法布尔虽然躲,当玩的十分开心的样子。

  (学生读)

  (五)

  师:同学们现在是否明白法布尔雕像上的衣袋为啥鼓鼓的。

  生: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生:这两个鼓鼓的衣袋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十四课学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吗?你们知道法布尔为啥能成为昆虫学家吗?

  生:因为法布尔就像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一样,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法布尔的坚持成就了法布尔。

  生: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甚至还遭到了父母的责骂,但是呢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自己的爱好,所以成为了昆虫学家。

  师:我想,法布尔如果在父母的责骂中选择放弃,不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也许就不能成就昆虫学家的法布尔。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决不能清言放弃。更要想想我们的衣袋也装满啥哪。

  生:老师,我们的衣袋里装满的是知识。

  生:我们的衣袋里要装满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的精神。

  师:同学们再把文章读一遍,让法布尔的两个高高鼓起的衣袋,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9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今天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上一节研讨课,现在的感觉一阵轻松,轻松当然不是来自于自我感觉的良好,而是自己从紧张到平常的一个转变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让我对这些小孩看到了希望吧?!

  今天的学生应该说是给足了我面子,课后统计了发言的人数,占班级的一半,这是前所未有的。看来我一开始对他们提的要求开始有效用了:不管是对是错,一节课至少要发言一次,让大家知道你在思考。从这一点来说我感觉到:小孩其实是很听话的,因为这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而我也在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和他们贴近,让他们觉得上语文课很有趣。今天因为有听课的老师,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的准备充分了,所以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情绪去感染学生,让他们跟着我走,进入了文本的世界中去。备课是花了心思了,找出了以前的听课记录,汲取别人之精华,搜索了网络上的有关教案,进行参考,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估计精心设计。

  今天的课堂没有用多媒体(呵呵,也就是说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但是呢我从来就不认为没有电化教育的课堂就不是一堂现代化的好课(是不是有些张狂?当然我不是说我的课好),但是呢我觉得一堂课要体现一个理念,要有老师自己的理解和特色,在课堂上要认准一个目标,有重点地训练。

  我不记得是哪个特级老师说过的(好象是殷特):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在一节课上给学生一个知识点,那么这个老师就很了不起(大意好象是这样的)。你想啊,一个学期有多少的语文课?我们小学六年要上多少的语文课?而我们要让小孩掌握的知识点或者说学习的办法有多少呢?这样一比,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平时的课堂其实很多时候缺少了一种思考,缺少的是一个目标。课文读过去就算了,字会写就行了,那么除了这些,语文还能给小孩一些啥呢?一种思想、一个习惯、一种能力……或许还有更多,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地训练的,或者说是熏陶更恰当一些吧?

  所以,今天我这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感悟,要会钻进文本,要会咬文嚼字,那么我把重点放在了感悟上面,通过字、词来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默读体会、写批注、同桌讨论,然后交流,内化、朗读、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己感受到了啥,当然我还用了自己夸张的表现,用了我自己设计的一些小小的圈套,挖掘课文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想象——例如“法布尔听见父母的喊了吗?为啥?”小孩说没有听见,因为他研究昆虫聚精会神呢!正确,你很聪明!小孩说听见了,继续追问“那为啥不回答呢”?学生一想,因为他怕把虫子吓跑了!哎呀,你也很聪明,会想啊!小孩别提有多得意了!(其实,自己看到他们这么投入地钻我的圈套,我更得意啊!)越是聪明的小孩越会往里面跳,而他们越跳进去越会觉得“哎,语文真有趣,怎么怎么说都对啊,怎么说都可以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他们学会说自己的理解而且自圆其说,这也是一种本领。

  我觉得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要让学生自己乐于说自己的感受。有文学评论家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是一个评论家,我们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和理解,那么我们就更能够引导他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其实很有趣。那么这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让他们少写一些作业也没有关系了,他们喜欢语文、会用语文就可以了,你上课也会觉得轻松了,如果有一天他们说的滔滔不绝,你只有点头的份了,那就是你省心了,你成功了。那这样的课堂是我向往的,也是我所追求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果说第一堂课是在教给他们办法,那么第二课时我是准备实施演练了,同一课内容,同样的办法,不同的是,让学生多说一点,让自己轻松一点。但在备课的时候我做到一点:如果学生说不上来我怎么说?

  我一直都很崇拜于永正老师的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走遍天下。所以我也学着这样(当然我没有这样的功力啊!)。还记得以前上课师傅郭小磊常常批评我的:“备课从来只备条条框框,上课学生答不上来你怎么办?”所以,现在备课我的大体思路先确定,然后我要准备我的“救场”——如果学生不能反应过来我怎么引导。

  所以,随着自己对教材把握是深入,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对课堂情况的预先估计,冷场的情况逐渐好转了。但是呢,因为准备的充分,所以就希望学生能掌握的全面,以至于最后有一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仓促了。

  当然,凤凰小学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老师都对我的课进行了研讨,大家给予了肯定,对我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磨练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成熟!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9

  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  杨仕中

  在指导学生研读第二个事例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时,有这样两个教学片段印象颇深。

  [片段一]

  生1:(读)“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我从“敏捷”看出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动作非常地快。

  师:还能从这一段文字中体会到啥?(学生短暂沉默)请大家注意第一句中的“掠”字,把它和法布尔的表现联系起来。

  生2:“掠”说明小甲虫飞行的速度很快。但就是这样,法布尔还是看清楚了把它的样子,要不,法布尔不会发出“嗬,真漂亮!”的赞叹。

  师:你把甲虫的“掠”和法布尔的语言联系起来,分析得有道理。就是说法布尔有

  生2:敏锐的观察力。

  生1(突然受到启发似的):小甲虫从法布尔眼前一晃而过,但法布尔一下就捉住了它,小甲虫飞行的速度快,法布尔扑、捉的动作更快。

  师:你是把甲虫的“掠”和法布尔的动作联系起来,从这可以看出法布尔还有

  生1:敏捷的身手

  师:那么,法布尔为啥会具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身手呢?

  生3:我想这是法布尔平时经常观察、捉小动物锻炼出来的。

  师:能从上文找到依据吗?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多么的迷恋。

  [片段二]

  生1:(读)“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我从“眼泪刷刷地往下掉”感受到法布尔当时一定非常难过、伤心。

  生2:从“很不情愿”我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恋恋不舍。

  生3:从“心爱的小宝贝”可以看出法布尔把昆虫看成了自己的至爱。

  (正当老师要进行小结时,突然也有一生的小手高举起来)

  生4:我觉得“放”这个词也用得很好。

  师:哦,说说理由。

  (生一时语塞)

  师:(灵感突来)不用“放”,能用“丢”、“扔”、“抛”这些词吗?

  生(异口同声):不行!不行!

  师:那你们觉得用“放”好在哪里?

  生4:用“放”让我想到法布尔的动作一定是轻轻的、慢慢的。

  师:也就是小心翼翼。

  生5:写出了法布尔的不舍放弃。

  生6:写出了法布尔想不放也很无奈的心情。

  ……

  师:一个“放”字,就充分表达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问转载

  [反思]

  上面两个教学片段中,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掠”、和“放”的咀嚼、品味,真切地体会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如果说“掠”字的教学在教者的预设之中,那么学生对“放”字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则完全在意料之外。教师凭借灵活的课堂机智,收获了生成的精彩。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秋”、“春”的不限就蕴藏在“一叶”的有限之中。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正是自然流淌在课文的语词句段之中,所谓“一枝一叶皆关情”,就像这篇

  课文中的一“掠”一“放”。

  叶老说过“一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经常如此咬文嚼字,学生不仅可得到扎实的语感训练、学会一种重要的阅读办法,还将领悟见微知著的生活哲理。

  要想收获不限的精彩,就让我们从关注“一枝一叶”做起。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3、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啥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无论做啥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生:法布尔。  

  出示:法布尔是                             。(口头填空)

  2、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着迷

  你能从文中为它找出两个近义词吗?(交流:迷恋、痴迷……)

  3、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啥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知道这鼓起的口袋里装的是啥呀?

  4、过渡:法布尔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那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板书课题,齐读。)   

  二、细读课文: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的?  

  自读要求(2—10自然段)。(幻灯片2)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划出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句子。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法布尔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捉到一只纺织娘,这是一只啥样的纺织娘?  

  (a)找纺织娘(板书:捉纺织娘)  

  ① a (幻灯片3)“母亲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出示纺织娘图(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它的喜爱)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啥?)  

  c朗读(重点结合插图和“三天前”“终于”指导朗读,体会小法布尔的兴奋、激动!)  

  ②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板书:捉甲虫)  

  有一天,法布尔捉到一只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的甲虫,他高兴极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甲虫?  

  出示:(幻灯片8)a“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他们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从外形描写中体会小甲虫的可爱,进而体会法布尔对它的喜爱。从捉虫的动作中体会法布尔已很有经验,结合体会指导朗读。)  

  b(幻灯片10)“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啥?(从“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       )地放进蜗牛壳里,(       )地包上树叶,(       )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c)、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1这一天,法布尔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的心里一定很高兴!(板书:捡贝壳、石子)可他刚一到家,就遭到爸爸的责骂。  

  出示(幻灯片16):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没用的玩意儿”指啥?  

  2出示(幻灯片18):妈妈责备   

  抓住爸爸“怒气冲冲、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妈妈“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进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过渡: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的心情怎么样?他也是怎么做的?  

  3出示(幻灯片19):“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指名读,你读懂了啥?  

  能否把“放”换成“扔”“丢”?为啥?  

  (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十分喜爱昆虫。  

  4如果你做一件事遭到父母的责骂和阻挡,你会继续做下去吗?  

  指名说。法布尔呢?读第十自然段。(幻灯片21)读出对昆虫的喜爱。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是啊,在法布尔心中,这些小虫子就是他的小宝贝。他整天沉浸在昆虫世界里。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22):“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3、过渡(幻灯片23):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课文学到这儿,你有啥话想说吗?  

  4、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  

  5、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啥要这样写?  

  6、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7、学了这篇课文,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啥?学到了啥?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8.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幻灯片24):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啥吗?(幻灯片25、26)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几句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幻灯片27)

  1、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2、推荐阅读《昆虫记》或《昆虫物语》。  

  板书: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捉纺织娘   捉甲虫         目标专一  

  痴迷          捡贝壳 、石子            持之以恒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8

  今天听了黄丽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受益菲浅,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置情境                               

  摸一摸你的衣袋里装了些啥?如果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会怎样?大家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于是学生头脑就存在着疑问了。打开课本找出文中描写“衣袋”的句子都提到了“鼓鼓的”进而带出课题中“装满”这个题眼。  

  二、 两件事比较  

  学习两件事目的是为了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但两件事也有不同。一是抓纺织娘用了三天时间,捉甲虫却很“敏捷”地捉住了,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已相当熟悉了。而捉甲虫“静静的观察”说明法布尔已完全沉浸在昆虫世界中,从侧面更能体会他对昆虫的着迷。  

  三、对“着迷”的理解  

  文中出现了“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文章以此为主线。再经过捉纺织娘和捉甲虫这两件事,大家对“着迷”已有所理解。“迷恋”比“着迷”程度更深,有“依依不舍”的意思。在捉甲虫后,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仍舍不得丢掉,说明他已沉迷与昆虫世界。而“痴迷”含义更深,已经着魔了无法自拔了才叫痴迷。法布尔终生致力于对昆虫的研究,从不放弃。才使他踏入科学的殿堂成为一名昆虫学家。  

  四、再析题目  

  章最后提到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给他的雕塑上做了个高高鼓起的口袋,口袋里装的是啥?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昆虫”“小动物”,再次回到题目,为啥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他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并全身心的投入,才使的他做的有滋有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6

  作者:刘颖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听课思考:

  案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描写法布尔珍爱小甲虫的一个段落: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在教学时,老师指导学生从“放进”、“包上”、“装进”、“打算”和“欣赏”这些动词中想象出法布尔不同的动作,再把动作连贯起来,再现法布尔捉小甲虫的有趣情景。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老师以其生动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再现出生动的画面,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再现课文内容的习惯。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除了从插图中感知事物,展开想象以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去感知形象画面,展开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要重视借助课文内容,通过词句再现画面,教给学生想象的办法。再现,就是根据课文文字,在头脑中勾画出所描绘的有关人物、事件、情景等。它是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表现。

  案例二:

  课文中讲了法布尔的这样一个故事:法布尔三天前发现了一种会唱歌的虫子,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在田野里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它的名字叫纺织娘。在父母因为找不着法布尔而万分焦急的时候,法布尔突然大叫“母亲,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学生读出了法布尔油然而生的喜悦,“母亲,我在这儿呢!”一声一声,动情不已。课文中还有一个故事,讲法布尔为了逮一只飞行速度相当快的小甲虫,动作简直比小甲虫还要敏捷。老师请了一位平时行动敏捷的学生来读这段话,学生联系自己的个性特点,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得兴趣盎然。当法布尔带着满满两口袋宝贝甜滋滋的回家时,却遭到了父母的一番训斥,这一段责骂的对白学生分角色读起来真是感触颇多,那样的严厉,那样的怒气冲冲,学生从这样的责骂声中体会到法布尔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学生对课文文本的见解主要源于多读书。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不读熟不开讲;要找准可读处让学生联系生活读出自己的感受;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办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判断对错的能力,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可采用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材等方式。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如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说些啥?评价教师朗读: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帮帮老师吗?评价教材: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把评价学习的积极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平等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0

  在本文学习接近尾声时,一名学生发生了一点错误,却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我称它为“一个美丽的错误”。

  (教学片断)

  师:法布尔高兴而归,却受到了父母的责骂,心中难过极了,请周浩为大家朗读一下第九、第十自然段。

  周浩:“……很不情愿地把自己的小宝贝丢进了垃圾堆……”

  (一个字读错了,还没有等我说出,学生们发言了。)

  生1:读错字了,不是“丢”进垃圾,而是“放”进垃圾堆。

  (意思是一样的,情感却是不同,应该让学生好好体会呀!)

  师:读正确是应该的,但是呢这儿用“丢”也不错呀!

  生2:不能用丢,因为“丢”是我们把自己不用的东西“丢掉”,一点儿也不可惜;可是当时的法布尔不同,他舍弃的是自己心爱的小宝贝,他不想伤害它,如果是“丢”进垃圾堆的话,小甲虫就会受伤,为了不伤害小甲虫,法布尔把小甲虫“放”进了垃圾堆。

  生3:我补充。法布尔是不会“丢”掉小甲虫的,因为它是法布尔好不容易得到,也十分珍爱的宝贝,法布尔是不会伤害小甲虫的任何地方的,“放”进垃圾堆就更加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还十分珍爱!

  生4:法布尔喜爱昆虫,虽然父母责骂,但是呢他能在外面欣赏、观察,因为课文后面也说“背着大人…躲起来偷偷地玩。”我猜想他是把小甲虫先“放”在垃圾堆的,说不定他还会去捡回来的!

  (这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同年龄的小孩真是心有灵犀呀!)

  师:如果正如王乐(生4)所说,法布尔也会怎么做呢?

  生5:法布尔会等自己的父母吃过晚饭,忙其他的事情时,自己再偷偷跑出来,并迅速地跑到垃圾堆,把小甲虫捡回来,偷偷地饲养着。

  师:既然法布尔这样在乎,他是去把小甲虫“捡”回来吗?(我特意突出“捡”)

  生6:应该是把小甲虫“拿”回来!

  师:真得吗?

  生7:不对,应该是“捧”回来,把小甲虫“捧”回来。(多传神的一个字呀!让我不得叫绝!)

  师:为何用“捧”最好呢?

  生7:因为小甲虫是法布尔心爱的小宝贝,十分珍爱它,“捧”回来就更能体现法布尔的细心呵护!

  生8:“捧”回来更能反映法布尔珍爱小甲虫,对昆虫着迷,对待昆虫比任何东西都好。

  师:是呀,书中的一个“放”,同学们说得一个“捧”,无一不是法布尔的心声,他爱昆虫,不会伤害他们的任何一个地方,甚至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同学们能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精业求精,一点也不比法布尔逊色,是因为你们爱语文呀!我为大家高兴!

  反思:课前备课时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父母对法布尔的责骂,并分角色读好父母的对话,而课文的第九自然段只是要求学生读一读,再稍微说一说就收场的。

  但是呢,学生的一个错字:“放”读成了“丢”, 引导学生探讨之后,让学生与法布尔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走进了法布尔的内心世界,与法布尔同乐同悲。这样的课堂“错误”让我班的学生收获了很多。

  这个不经意的错误,学生收获这么多,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权。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课堂中“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权,尊重并珍视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并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

  二、抓住资源的有效价值。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发现真理。面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老师顺学而导,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有平台,学生在反复的感悟、讨论和老师的引导下,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使法布尔的形象逐渐清晰,更能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

  湖塘桥中心小学期    蒋欣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的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句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我上的是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知道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教学中我立求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在整体上,教学中为提高实效,改变按常规“平推”的教学流程,从突破教学重难点出发,科学剪裁,合理地实施教法,落实评议基本功训练,体现语文学科“文”、“情”、“趣”合一的特色。其二朗读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教学过程:一开始就示课题,读题。请学生说说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引出法布尔,并用自己的话简介法布尔。再用“课文就给我们简介了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的趣事”,让学生打开课本,初读课文。这样的设计紧紧围绕重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接着让学生按要求读课文,然后检查自学情况。在检查时,我从一组词语入手“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虫居”让学生找到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读句子,并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用图出示这优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因为这段说到有许多小动物跑来跑去,所以顺利成章地引出“文中写到了哪些小动物”,为下面理清课文条理埋下伏笔。接着用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抓哪些小动物的经过呢?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学生在归纳这两件事的时候,可能说不完整,可能段落找不全,我也不急于求成。比如第一件事,法布尔为了捉纺织娘,结果忘记了回家。先让学生用听老师读,想象画面等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举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走入文本,正确流利地朗读。然后我作适当的指引“纺织娘是捉到了,可法布尔却忘记了

  ?”让学生填空,全面地了解第一件事情。再请学生迁移读法,用“再现情境法”朗读第二自然段。整个这件事的教学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找、读、思、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朗读

  “法布尔为了抓小甲虫,遭父母的责骂,但丝毫没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件事时,要求略有提高,要学生完整地叙述这件事。此外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先让学生理解“责备“、“责骂”的意思,接着提示学生这是一般的批评吗?学生立刻从“怒气冲冲”、“厉声”感知父母的批评是严厉的。最后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水到渠成。

  总之,我认为高年级的第一范文教学更要灵活多变,要让学生更自由、更生动、更积极、更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问转载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2

  抓住“真实”,捕捉“真实”——《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片断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高子阳    邮政编码:215300   e-mail:

  《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中有这么一些内容: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同学们在学习这一内容上与老师有了下面的对话:

  生:法布尔的父母不好。

  师:为啥?

  生:法布尔有种爱好,父母应该支持才是。

  师:是的,现在好多父母都特别重视小孩兴趣的培养,我们班好多学生不喜欢乐器,父母还想尽一切办法让女子去学。法布尔的父母真的不可思议。我也这样想。

  生:看来法布尔的父母所做的真的不对。

  师:真的不对吗?

  生:(挠挠头)小昆虫有的很脏,有的有毒,看来他的父母是爱小孩的。

  师:是的,法布尔其实是爱自己的小孩。我相信你们的父母也不会让你们随便玩这些小昆虫的。

  生:法布尔的父母难道不能想一些办法让小孩爱昆虫吗?

  师:我想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1823年12月20日,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名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生1:我明白了,他生在农村,父母肯定认识的字少,不懂得这是小孩的兴趣。

  生2:法布尔的父母让他放鸭子,其实是想让家庭富有,只顾玩丢了鸭子也不好。

  生3:他父母责骂他,其实是骂他只顾玩,忘记做真正的事。他们不可能知道法布尔玩小虫子也能玩出名堂。

  师:我想应该是这样。其实你们可以买买《昆虫记》来看,读一读他的书,在书中你也会发现法布尔的家并不富有,从课文中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初中就没有读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父母怎么可能帮助他呢?

  师:我是这样猜想的,法布尔在这里写上的父母,其实也是告诉天下有文化的父母一定要重视着小孩的兴趣。你们认为我的这一猜想合理吗?

  (学生点着头齐答合理)

  生:高老师,你说法布尔恨不恨他的父母?

  师:我想先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对你们严厉的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起了小手。因为我说的是严厉,不是打骂,同学们思考来思考去,感觉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都很严厉)

  师:那你们恨不恨自己的父母?

  (同学们齐声说“不恨!”事实上,每个同学在父母严厉训斥的那一刻都有着恨的心理,也许说不服的心理更明白一些,当然除极少数学生外大部分学生肯定不会把恨久地留在心里,但被训斥的事应该说在小孩的头脑中还会留有一定的印象。所以,我认为法布尔写着自己童年的事,写上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严厉训斥,不是对父母的恨,而是一种真实记录。在学生回答到这里,我应该把他们引到真实上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看得出同学们非常理解法布尔的父母,当然由此也会理解你的父母的严厉。我读这篇文章,其实也反复思考着法布尔的父母,最终我认为这是法布尔的“真实写法”,这样我们读起来,才能感觉到法布尔的成功是真实的,不是欺骗你们的。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习作。有好多同学说自己没有啥可写的,学习这篇文章中的这一点,我想大家一定会有着自己的思考。

  生1:我要真实记录着我父母对我的每一次严厉。

  生2:我父亲打过我,但我并没有改,还是犯,结果还是打我,把这些事真实记录下来是不是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师:肯定是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生3:我们每天发生的事都是真实的,把我们真实记下来,就不怕老师布置的日记了。

  师:日记其实就是这样写的。我们的每一篇文章也都是这样写的。其实你们看到的世界名著也都是这样写的。

  …………

  [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重点肯定不在这里,但笔者认为,这决不是节外生枝,决不是无意义的生成,更不是为了生成而生成。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东西是十分清楚的,那是让学生认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认识他那种痴迷的精神,具体学习作者简介那法布尔痴迷的场景,还有一些美丽的词与句子,这一切我也做了。我为啥在课堂上还要与学生进行着这般对话?这与我的思考有关。因为这一阶段我的头脑中时刻想着父母教育问题,但对课文中的这件事有着不理解的地方,我与身边的老师探讨这件事,慢慢地才理清思路。当然,我也有一种预感,学生在课堂上肯定不会放过这一点,所以就有了上面的对话。也许我的理解有偏差,也许我们之间的对话不是特别的自然,特别的精彩,也许把学生引到用“真实”来习作有些牵强,但从学生的反映看,他们是有一些理解,从每位学生的对话投入来看,这种理解显得尤为珍贵,这就是我与学生应该共同感谢这篇文章给予的另外一种收获。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8

  紧扣情感主线,实施组块教学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金坛洮西中心小学 高国华

  设计理念:

  1,落实主体地位,尊重多元解读.在课堂中将学习的积极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学习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

  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2,重视办法引导,培养读书习惯.合理组织组块教学,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提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整合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素养.本节课注意把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个整体,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关注语言的感悟与训练,运

  用与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走向运用,走向生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合理组织组块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与提炼,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核,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

  情感,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品析关键词,把握情线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同学们,平时在你的衣袋里,你都装些啥 (学生自由交流)但是呢法布尔的衣袋里却装满了昆虫,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法布尔对于昆虫 .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作引导:可以是课文中的,也可以是课外积累的.

  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3,看来同学们第一节课学习得很认真,也有许多的收获.那么,你们认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完全一样的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的浏览课文,联

  系三个词语前后的内容,好好想一想.(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并引导:三个词语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日渐浓厚,迷恋昆虫的程度越来越深,致使他最终在昆虫学的领域作有了卓越的成就.

  二,教学第一板块(2―3自然段):感受着迷

  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跟随着法布尔去田野里捉纺织娘吧!

  1,自读课文(2―3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交流.

  相机出示句子,教师适当点拨:

  ▲母亲,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1)这个时候,法布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激动,兴奋等)

  (2)练习感情朗读,读出他说话时的心情.

  ▲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1)自读这句话,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啥 (如获至宝,期待以久,如愿以偿).

  (2)引出课文三天前,法布尔……不知是谁在唱歌.练习感情朗读.

  3,在读课文的时候,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了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体会法布尔的着迷.老师在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也画出了三个

  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傍晚,三天前,现在 .你们能将这三个词语连起来,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的内容吗

  4,学生自由表达,师适当评价.(看来你已经真正读懂了课文,而且被法布尔的故事深深吸引;说得很完整,从你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你对法布尔的

  敬佩)

  5,小结办法:同学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为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我们先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然后通过交流与朗读来摩人物的心

  情,体会人物的感情,最后,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家学得很扎实也很轻松.

  三,教学第二板块(4―9自然段):体会迷恋

  1,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想先让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读课文的时候试着提炼出几个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的词语,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刚才老师用三个表示时间的词来概括内容,其实还可以从事情发展,人物动作或者是感情变化等方面进行提炼.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9小节),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并用自己的话说内容,教师适当评价.

  4,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出示投影:高兴极了,甜滋滋,难过极了,刚才有同学交流到了这几个词,老师也将它们摘录了下来,你们发现这三个词语

  都是写了法布尔的 (学生自由交流:法布尔的感情变化)

  5,那么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法布尔高兴的,甜滋滋的,难过的心情的 请同学们用心地去读一读课文,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想.

  教师相机出示投影,带领学生一起品味语句:

  (1)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此时法布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惊喜)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嗬,真漂亮!比蓝天还要蓝)

  ▲练习感情朗读.

  (2)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啥 (对小甲虫的珍爱,小心翼翼)哪些词最能体现出来 (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放进,包上,装进,好好欣赏)

  ▲练习朗读,读出法布尔的心情.

  (3)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你有过满载而归的时候吗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经历,体会法布当时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最能体现法布尔难过的词语有哪些 (刷刷地,很不情愿地)他为啥会难过极了 (父母的责骂)

  (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父母责骂的语句.(教师扮演法布尔,并做出难过的表情;学生扮演父母读出责骂的语气)

  (6)练习整体朗读(4―9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心情的变化.(教师评价:你的朗读打动了我,相信也会打动所有的同学;你俨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把自己当成了法布尔.)

  四,教学第三板块(10自然段):想象痴迷

  父母的责备与不理解,无疑是对法布尔最沉重的打击,小小的法布尔伤心透了,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对昆虫的研究,反而使他对昆虫更加的痴迷.

  2,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他的痴迷

  3,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4,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父母反对,一次也一次地遭到责骂,但是呢法布尔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对昆虫的世界更加的痴迷.

  5,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起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围

  绕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续写一个小故事.

  6,学生自由表达.师适当作出评价.

  五,小结全文,畅谈启发,升华感情

  1,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这种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把法布尔引进入科学的殿堂.终于,举世闻名的巨著《昆虫记》在他手中诞生了,为人类

  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

  2,学习了这篇课文,从法布尔的身上你受到了啥启发 (学生自由交流)后人把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对事业的执着精神称作法布尔精神,

  同学们的交流让老师倍感欣慰,相信法布尔精神会在你们的身上延续,不久的将来会诞生更多的法布尔.

  语文感悟能力培养研究教学案例

  (第一范文 www.定制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4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办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影片。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

  课前游戏:

  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

  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啥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

  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啥吗?

  从这儿你知道了啥?(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啥?为啥加引号?

  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

  齐读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啥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7、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啥?学到了啥?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啥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课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进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篇15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啥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用口袋来装昆虫的怪人,他是谁

  生:法布尔.(板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以及你们课后所查的资料,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过度:法布尔真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要想对他了解更多,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二,精读课文

  1,出示要求:用心读一读文章2——10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你的感受体会写下来.

  2,学生自读批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讨论交流,(投影出示相关语句)

  一 a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三天前就注意到了,这声音,这纺织娘的叫声在法布尔听来是那么动听,那么美妙,(点击红字)真想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啊,而现在——(引读)这"终于"二字在你们朗读中显得那么有分量,谁来对终于说点啥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为了一只纺织娘,在花园里整整守了三天.让我们给想象插上翅膀,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啊 ]

  b,难怪他会这样跟母亲说——出示:"母亲,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①指名读,这可是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呀!出示:"母亲一看,儿子的手中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多么可爱的纺织娘,读出对它的喜爱)

  ②再指名读,真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呀!一起读.

  ③你们可都是昆虫迷了,这小小的发现都能高兴成这样!

  读读这句话(出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过渡: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a,出示:他把鸭子……五彩缤纷的蠕虫……

  ①是啊,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他的身边围绕着的已不再是鸭子,而是——还可能是啥

  ②是啊,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他想要去细细观察的可就是奇妙的水世界了,这里有……有……有……

  多么惬意的生活呀,你来读.

  多么可爱的水底小精灵呀,我们一起来!

  (点回)过渡:再齐读这句话.还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吗

  b,出示:"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动作之快,这可都是练出来的呀!谁来读

  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里却是那么漂亮,它长啥样 (点击 图片)

  再出示:这只小……还要蓝.

  指读:比蓝天还要蓝,蓝得发亮呢!

  再指读:比蓝天还要蓝,蓝得耀眼呢!我们一起来.

  怪不得法布尔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点击红色句子)——

  c,所以——"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①从(点红字)"放进""包上""装进"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啥 (法布尔对昆虫倾注了全部的情感.)谁来做一回法布尔,把你的喜悦传达给我们每一位同学 瞧你高兴的样子(或得到这些小宝贝),仿佛得到了稀世珍宝一样.我们一起来.

  ②这些可都是珍宝,你会怎么样对待这些心爱的宝贝呢 拓展训练:"他把这个小宝贝( )地放进蜗牛壳里,( )地包上树叶,( )地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d,说法布尔是昆虫迷,还真不是浪得虚名啊,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让我们也来感受他的喜悦,齐读5,6两小节.

  三,可是,法布尔眼里的宝贝,在父母眼中也是啥呢

  正因为他只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这回父母是忍无可忍,同学们尝试读读父母的话,等会把父母的话再次对着法布尔说一遍.

  ②指三名同学分角色读.

  ③爸爸不理解儿子,可妈妈也不理解你,母子连心啊.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出示:"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能否把(点)"放"换成"扔""丢" 为啥 (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④父母叫他扔,他却是放,一个放字,可见法布尔是多么不舍得呀.他只想对小宝贝们说——

  ⑤可父母的不理解,面对他们严厉地责骂,他放弃他的好朋友昆虫们了吗 (没有)

  如放弃的话,他可不是昆虫迷了.他甚至对昆虫的迷恋是有增无减啊,抓住一切机会对昆虫进行观察研究,请看这些小资料,(出示)等下我请同学选择其中一条感兴趣的来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是啊,此时此刻,法布尔对昆虫已不仅仅是着迷,而是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痴迷!

  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仅仅是装满了昆虫吗 你们能不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塞满了许许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无奈的眼泪,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当昆虫学家的愿望,童年的快乐……)

  师: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执着,多少梦想!也正是这种执着,这种痴迷将法布尔引进了可许的殿堂,让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板书)课文学到这儿,你有啥话想说吗

  生:……

  师总结:只要你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也会登上科学的高峰.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更多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就请你们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那里有你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描写细致入微;表达准确生动.)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 昆虫迷 《昆虫记》

  昆虫学家

推荐站内搜索:自考网成绩查询、警钟长鸣心得体会、申论试题、陕西高考招生网、福建成人高考、湖北师范学院专升本、江苏自考办、自考试题答案、中国卫生人才网官网、2022中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精选1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6665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