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精选4篇)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篇1
第3课 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
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 2.了解怎样运用文献中的资料与考古成果研究二里头文化与重新研究夏史。 3.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年代标尺、积年和夏文化。 4.通过二里头文化研究对夏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之谜,了解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常识,增强历史感,培养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办法 1.归纳总结法 2.问题总结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掌握近年夏文化研究成果,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一、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1.对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夏年代标尺的基础 1.二里头遗址分期与常规14c测年。 2.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基础。 三、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难点 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在初步了解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情况的基础上,向学生简介了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基础;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引言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报告中的一段描述开始,提出了与本课中心内容相关的问题,并指出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从国务院于1996年决定实施并将它列为国家重中之重的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入新课内容。先简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从未有过中断。从我们的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骄傲”的历史——中华文明肇始于伏羲,而兴盛于黄帝,接下来便是尧舜禹、夏商周,三皇五帝、三坟五典。如果再向前追溯,还有燧人氏(暗示已会使用钻燧取火)、有巢氏(暗示人们在树上结庐而居),这是多么遥远的历史,这似乎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但是呢,这一切,只是被限定在了古史的“传说时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走向繁荣的时期,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竟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古希腊、古埃及等几大文明的历史,在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努力下,研究成果显著,古史年代历历在目。古埃及的年代可上溯到六千多年前,如要加上传说时代,还要延续更长。转回身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我国古史的确切年代,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对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如此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时间尺度。另一方面,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对于我们民族的自尊心有影响。我们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究竟怎样?这不是凭着我们的爱国热情所能解释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论证,我们要很审慎地进行科学研究。这就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怎样填补这一段空白,完善这一年代学标尺。 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步科学化,制定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简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本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共涉及9大课题、30多个专题,而每一个专题都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科学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直接参加工程的专家学者达170人,4位科学家被聘为首席专家。四位首席科学家,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四个大的门类:一个是历史学、一个是考古学、一个是天文历法算术、一个是科技测年技术。考虑到国家“863计划”也就聘任了7位首席科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量,我们当能掂量出来。 第一目“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教材先简介中国考古学者对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得到了实质性的发掘,确定了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再简介常见的考古证明的办法。 可先请学生阅读第一、二段内容,老师可先了解同学对夏史了解情况,5 0xx年,一个美丽的传说。迄今为止,关于三代纪年的说法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少学者为了研究一个特定的年代,便可耗尽其毕生心血。5 0xx年的悠久历史,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早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想到过,它会成其为一个问题。正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闻,使人陡然发现,它居然确实是一个问题。 资深历史学家李学勤这样解释:5 0xx年历史的说法来自《史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称,5 0xx年历史说确实是模糊的,因为古书的记载往往互相矛盾,很不可靠。历史要成为信史,必须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率先对5 0xx年文明史的说法进行质疑,始于20世纪初。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一语震惊学界:“东周以前无史。”古书中关于夏商的记载只能当做神话与故事来读。 1959年夏,中国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殷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包涵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 0xx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而遗址的兴盛时期是公元前2036年至公元前16xx年的夏的文化,考古学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掘,在二里头发现的主要遗址有:大型宫殿遗址,这是已知中国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中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形制之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延用,号称“中华第一王宫”;墓葬,二里头遗址内已清理发掘墓葬有几十座;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这里出土的青铜容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 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夏商文化的一个界标,对于探寻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起源,尤其是夏商周断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目“夏朝年代标尺的基础” 在本目中教材主要向学生简介夏遗址考古新发现和一些考古成就。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考古学者确定夏年代标尺的办法是啥?夏朝的始年也是怎样确定的?从新砦遗址的发现过程我们可发现在进行考古研究中应把握哪些原则?从中我们可得到啥启示? 首先,简介古今测年办法的变化和发展。从新砦遗址的发现过程我们可发现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新砦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古代年代学的研究工作,不是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开始的,也不能说从近代才开始。实际上,我们的古代先人早就这样做了,而且在司马迁之后,很快就开始做了。司马迁为啥对于公元前841年以前没有给出一个详尽的年表,那是因为司马迁非常实事求是、非常谨慎。他在《史记》里面明确说了,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材料,也有年数,可是这些年数比较模糊,也不一致,所以便弃而不用。因此,在司马迁之后,很早就有学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第一个做这方面系统研究而且具有非常优异的重要成果的是西汉晚年的刘歆。刘歆不但是呢一个文史学家,而且是一个科学家,在天文历算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成就。刘歆对于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进行了推算和研究,推算的结果体现在他撰写的《世经》中。《世经》的主要内容收录在《汉书·律历志》里面。《汉书·律历志》这部分,就是根据刘歆的《世经》编写的。刘歆做了很详细的推测,对于古史给出了一个年代系统。根据他的推算,武王伐纣是公元前1122年。这个数字,一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还有影响。从刘歆以后,也不知有多少学者进行了推算和研究。不过,他们的工作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不能突破的地方。这是因为,从西汉刘歆一直到清代中叶的学者,他们研究这个问题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古书,而且他们所用的古书基本上不超过司马迁所见到的书。相反的,司马迁所见到的从黄帝以来有年数的材料,绝大部分是他们都看不到的。因此,虽然他们的推算在某些点上可以更精密化,但总是跳不出古书的范围这个局限。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年代学研究的第一阶段。 晚清以来,情况有些不同。因为清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金石之学特别繁荣发达。有些学者开始根据青铜器的铭文,就是金文,来研究古代的历日,这样,就突破了过去单纯依靠古书的局限。特别是到了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在古书的材料之外,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考古发现的材料多是古书里没有的,对于年代学的研究就增加了很多的资料。这可以说是年代学研究的第二个大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只是中国人在研究,还有日本人、韩国人以及西方人都参加了研究。很多人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可是必须说,他们的工作还是有局限的。这是为啥?因为年代的研究,不是一个学科甚至两个、三个学科所能解决的。它所牵涉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但需要有文科的研究,还需要有理工科的手段。必须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达到比较好的成果。 20世纪,中国的考古学,特别是夏商周这段时期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为研究夏商周年代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同时,我们国家的许多学科都有比较好的发展,包括天文历算、测年技术等。科技的进步,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第三目“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从夏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一、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对比研究,相互印证,是探索夏史和重新认识夏史的一种科学办法。二、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还说明,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办法,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由单一学科或单纯由人文社会科学无法解决的课题。它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它对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年代学等学科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参加工程的有17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办法,联合攻关,共同去攻克夏商周年代学难题。这在中国学术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办法论上也具有开拓意义。实施过程中,各个课题、专题都是独立地进行研究。最后,将各专题、课题的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平衡调整,制订出一份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是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比以往由单一学科或单项研究作出的结论要科学、合理得多。三、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在21世纪里开展大规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大家知道,现在新学科的开辟,常常是在不同学科的夹缝里、不同学科的结合中产生的。 例如说,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还有化学物理、地球化学,诸如此类,都是介于多种学科之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交叉点,会产生一些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的研究结果,不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不能理解为这种结合就是文科利用一下理科的仪器和结论。夏商周断代工程究竟是一个文科的项目,还是一个理科的项目,很难说。年代学在学科分类表里是分在天文学里面,可是它也有这么多的文科内容。以后还会开辟许多类似的学科,因此,我们如果能在这方面积累经验教训,对将来科学的发展会有一些益处。 最后请同学通过解答《本课评测》的几个问题,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一目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确定了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老师可先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夏史的了解情况,再简介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对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尔后,自然过渡到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研究的重要性及对夏文化研究所起的作用。 “夏朝年代标尺的基础”一目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之谜,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的基本常识,增强历史感性认识。利用课本中典型陶器形制演变图,丰富考古常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于“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一目的教学,可通过进行“分组讨论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夏文化研究中分别应承担哪方面的研究任务”这一活动,让同学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老师小结后提出讨论题:“研究工作中这样的分工和合作,对我们今天教育研究有怎么样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达到关注身边的事,关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和时代,真正做到“经史致用”。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依次展示嫦娥奔月、羿射十日、妹喜裂帛三张图片,请学生讲述相关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上十日并出,引起天下大旱,毒蛇猛兽也四出残害民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神射手羿用天帝赐予的弓箭射落了九个太阳,也杀死了无数毒蛇猛兽,才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下来。后来,羿到了西王母那里,求来了长生不老药,拿到家中,却不料被他的妻子嫦娥所偷吃。嫦娥服下不老药后,飞上天空,奔向月宫。 羿射十日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上十日并出,万木焦枯,天下大旱,地上的毒蛇猛兽四出残害生灵百姓。这时天帝赐弓箭给当时的著名射手羿,要他为民除害。羿使出高超的射技,用弓箭射落了九个太阳,也杀了无数毒蛇猛兽,使民众的生活得以安定下来。 妹喜裂帛妹喜,夏桀之宠妃,为有施氏之女子。有施氏的首领将她送给夏桀,得到桀的宠爱。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意思是说:妹喜听到撕扯缯帛的声音就笑,于是夏桀把缯帛拿来撕扯,以博得妹喜的欢心。夏桀的这一荒唐故事,成为后人耻笑昏君的一个笑料。 老师问:这三幅画的体裁是啥?说明了啥?答:神话故事。老师指出,春秋战国时,鉴于夏朝无当时的文字及遗物可资鉴证,故或谓其与黄帝、尧、舜等一样,应属传疑时期。“五四”时期许多历史大师掀起一股“疑古思潮”。通过对传世文献的再次考证,他们得出结论:三代无信史!他们把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全部“科学考证”为“神话传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更是在其名著《古史辨》中称,他以《说文解字》训“禹”为“虫”做根据,得出禹是“蜥蜴之类”的“虫”。“禹是一条虫!”整个夏代帝王都是禹的后代,如果他们都是从虫的肚子里爬出的,那就根本不属于人类,还有必要再考证吗?不过先秦古籍曾一再提及商代以前有夏王朝,如《尚书》云“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召诰》),《诗经》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雅》)。但中国学术界对夏人活动中心和基本的年代框架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可见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工作的成就对夏史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二 夏朝年代标尺的基础 老师提出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设立了9个课题、30多个专题。它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请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从事文献学研究的专家;第二组:考古专家;第三组:天文学家;第四组:物理学家。讨论在夏文化研究中分别应承担哪方面的研究任务? 同学讨论后回答: 第一组:从事文献学研究的专家们,把中国历代典籍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材料汇集起来,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文献材料详加考证,逐一判断其可信程度和使用价值,以供使用。 第二组:考古专家们用事实说话,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者,着重对夏、商都城的地理位置进行考证,为探索夏、商时期的都邑提供线索。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学者,将吸取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做好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研究,并选出有年代意义的材料,供天文学家作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或进行14c测年。 第三组:天文学家们则在总结前人在天文年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文献学和古文字学家提供的材料,推算出准确的年代。这些年代若能得到碳十四测年中测得的相关年代的支持,可以起到定点的作用。 第四组:考古学家在对三代考古遗存进行系统研究,确立可靠的分期序列的基础上,提供层位关系清楚、文化属性明确、可以构成系列的含碳标本,由物理学家作14c测年。测年结果,可以得到与考古分期序列相一致的年代序列。 老师小结后提出讨论题:研究工作中这样的分工和合作,对我们今天教育研究有怎么样的指导作用?以此为题拟一演讲稿(可在课后完成)。 讲稿例: 当今世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化、对立甚至冲突,已成为“现代病”。自然科学提出或发明了啥新东西,人文科学一准儿正等在那儿准备“纠正”。你刚刚在那里欢呼克隆技术,我就说那技术是“不道德”的;你刚刚假设太阳系可能还会发现一颗行星,我立刻讲“那是痴人说梦”;你欣喜地描绘信息社会的伟大,我立刻把一大堆世界毁灭的前景搬上好莱坞。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煞是热闹。虽说“真理越辩越明”,但也常常两败俱伤。似乎很少有人想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否可以融通、共建,共同创造我们生存世界的美好未来?人文科学是一座桥,自然科学也是一座桥,两座桥上的人们各走各的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甚至隔桥指责。 这时,如果有人在两桥之间搭起了第三座桥,交流便豁然贯通起来,你来我往,取长补短,然后肩并肩共同扶持着前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复建,似乎是感到了“通才”的重要和难得。但惟其难得,我们更要呼唤“通才”教育和“通才”科学家。爱因斯坦常常面对居室中的叔本华画像演奏他心爱的小提琴,那种弦外之音,让人体会到一个伟大科学家兼容并蓄的情怀。 案例三 在本课的小结中,可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体会夏文化探索成就的重大意义。 材料:德国考古学家维尔纳克勒尔在他的大学教材中曾这样写道: 从埃及起画一条线通过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然后顺着底格里斯河,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到达波斯湾,这整条线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弯月。四千年前,这个围绕着阿拉伯沙漠的强大的半圆即所谓的“肥沃的新月”拥抱着许多种文明,他们一个挨着一个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光泽照耀着周围处于黑暗的人民。正是这个地方孕育着从石器时代到希腊——罗马文明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时候,在这“肥沃的新月”里和埃及,高度培育的文明争彩夺艳,法老们已经在位一千多年了,越过这“肥沃的新月”,距离越远,黑暗的程度就越深,文化文明的迹象也越少。好像其他大陆的人民如孩子子一样等待别人来把他们唤醒。在东地中海那一边正发出光辉(指的是克里特岛一带,古希腊文明);在巴尔干半岛上,早期铜器时代还刚刚开始;在撒丁和法国东部、在不列颠,还都处于石器时代。远在喜马拉雅山麓,印度河流域中的一个孤立的文明前哨已处于风烛残年之中;在中国、在广大的俄罗斯草原、在非洲都是一片黑暗。在大西洋彼岸的南北美洲则还在蒙昧中。 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何感受?中国文化在西方眼里竟如此凄凉! 这里,肯定有我们自身的问题,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断代工程的意义不言而喻。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评测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发掘与研究,给我们啥启示? 解题关键:要从多角度来分析。 思路引领:对夏文化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答案提示:证实了夏史的真实可信;丰富了夏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确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信史;弘扬中华文明。 二、学习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怎样看待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 解题关键:基本证实了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 思路引领:可举例说明。 答案提示:没有文字的考古材料,遗址、墓葬、建筑、服饰、器物,也可以拿来印证古书。而本来属于自然科学的14c测年技术的诞生和不断改进,使深埋地下的骨头和木屑都能出来“说话”,告知它们入土时相对准确的年代。这些新办法和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使夏“走出疑古时代”。并证明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绝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 2.有的学者曾断言,今后不可能有新的考古学文化穿插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之间。可是,xx年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充分肯定了1999年再次发掘的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在夏文化发展链中,具有补空白的作用。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解题关键:随着科学的发展,考古成就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成果,进而推动我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思路引领:要结合本题目开拓思维,联系现实进行分析。 答案提示:人文科学的发展需要依赖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在科学研究中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篇2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整体规划布局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多角度看问题图片对比分析关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状况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能够复述课文中的4种观点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论不同问题探索考古工作者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掌握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人类文明的传承性养成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分析对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夏朝有没有文字熟悉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符号、信息、文字之间的联系深入体会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问题探究中国文字的由来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了解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明白它们的现实意义。 难点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对应关系怎样?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简介了我国二里头文化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夏朝有没有文字?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向学生简介了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意义,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考古工作者科学的探究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遗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科学家通过大量艰辛的工作,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痕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为解开这些历史之谜,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和借鉴。了解这些历史之谜及其探究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解开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的办法,有助于理解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本课引言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用古代文献《竹书纪年》的记载,加上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的材料,亮出一家之说: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斟鄩,这种说法的凭据是啥?有没有道理?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动力。第二部分:明确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对应关系怎样?夏朝有没有文字?把学生萌发的好奇心引入二里头遗址的考察,引向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三个重要的概念,斟鄩与西亳、夏文化、二里冈文化,科学细致的区分为学生深入认识学习夏文化提供路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第一目“二里头是夏都还是商都” 教材讲了三个问题。1.都邑遗址:教材首先明确肯定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2.判断办法:一般从遗址中的布局、建筑、设施、工坊四个方面论证说明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教材的展示顺序:首先它是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古代人类活动场所,这在二里头遗址中有明确的表现;其次它的居所遗址所反映出当时的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这类建筑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房屋,不是一般的生活建筑,它是王者的活动舞台,都邑的政治中心──宫殿;再次是宫殿周围的墓穴、水井、道路、灰坑,这里应该是为王者服务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区;再其次教材述说了各种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作坊。以上四点足以证明这个遗址是一处古代某个王朝的首都,以上内容建议由学生概括整理;3.提出问题──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夏朝的夏都斟鄩还是商朝的商都西亳?专家学者各有说法,课文简介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商都西亳。建议教师在此处补充第一种学术观点的具体论述。a.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的第三个王(启之后)太康定都斟鄩。《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也居之。”斟鄩在何处?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约有4 0xx年的历史,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斟鄩的所在地。夏代的太康、仲康、夏桀曾建都于此。《帝王世纪》记载:太康在位29年。《通鉴外纪》记载:仲康在位xx年,夏桀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计94年。b.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是商都西亳;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原是夏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东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汤最后的定居地区是河南东部的商丘,史称南亳。商汤在伊尹的协助下,举兵西进,逼近夏都斟鄩。夏军纷纷投降,倒戈助商,夏亡商立。商汤攻克夏都斟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亳。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序。城外有环城马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是商城早期与晚期的城池。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到此处建议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目前也有一些专家对以上分析有种种质疑和否定,古书中记载的夏都斟鄩和商都西亳到底在哪里,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研究勘正。 第二目“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教材简介了两个问题。1.遗址层与文化期的对应。二里头遗址有一、二、三、四期,分别代表二里头文化的一、二、三、四期;2.文化的断代定性。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其文化属性是夏文化还是商文化,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教材简介了4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因为各期一脉相传,属同一类型,都属于夏代的遗存。第二种意见认为一、二、三期与四期有较大的不同,前者属夏文化,四期遗存属于商文化。第三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的一、二属夏文化,三、四期遗存全属商文化。第四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的一期属夏文化,二、三、四期遗存全属商文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分析,歧异颇多。建议教师请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归纳项应该包括看法、主张、原因等。通过做学思之窗的练习加深印象。 第三目“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最终发展去向?它被谁继承?表现为啥文化形态?这是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者力求弄明白的问题。教材在此讲述三个问题。1.二里冈商文化。引入了二里冈商文化的概念,2.二里冈文化特征:通过与二里头文化比较得出二里冈文化特征,建议教师从以下五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归纳比较二里冈文化特征。a.分布地域;b.碳素测定;c.陶器种类;d.青铜样式;e.墓葬格式。3.继承方式置疑。 第四目“夏朝有没有文字” 教材讲述了四个问题。1.甲骨文:先从商朝文字入手,明确表述商是有文字的王朝,它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建议教师展示几个甲骨文文字,并简单简介甲骨文,以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由来的兴趣。2.中国文字应有萌芽期: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那么按照文字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甲骨文成熟以前,应该有一个中国相象文字的萌发期,郭沫若提出的这一假设引起人们的赞同关注和思考。顺此思路,专家学者提出以下问题:文字萌发过程是否从夏朝开始?夏朝是否有文字?3.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刻画符号:教材在本目中客观地展示了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刻画符号拓本,一期2处,三期46件,此处建议教师按以下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拓片,归纳陶器刻划符号的特点:部位──集中在陶器口部;办法──烧好后刻上、有一次刻成、有多次刻成;形状──竖道、十字、交叉、井字等;结论──接近象形文字。4.置疑:它们表达啥意思?是不是文字?目前专家断言,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时不远。将为研究夏朝、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提供更多的资料。 以上疑问,目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论的范畴,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仍有待于考古研究的新成果,比如文字的发现、夏都斟鄩的确定。有专家说,“随着二里头遗址勘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它在探索华夏文化的源流、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彰显”。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一目的教学,应达到两个目的:1.使学生形成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的基本概念;2.使学生学会都邑遗址的判定。掌握对古遗址功能作用的判断办法,比如对二里头遗址社会功能的判断,它是都邑还是一般村落民居?根据教材内容,学会从遗址中的整体布局、宏伟建筑、青铜礼器、生活设施、手工作坊几个方面论证说明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使学生获得以下完整的认识:即从建筑基址殿堂式建筑的规模上看,它决不是普通的民宅,是象征权力或具有祭祀作用的宫殿或宫庙式建筑。大规模青铜器铸造和礼器等基本要素的存在,显示二里头遗址应该是当时的帝王之都;3.在本目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形成细致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即在确定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后,应进一步思考的是它与夏文化存在啥样的联系?通过中国夏朝研究状况、寻觅夏文化的简单简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由于夏朝至今没有发现当时的文字和比较完整可据的年代标尺,夏朝是否存在令人们怀疑。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学者在努力寻觅夏文化、力图证实夏朝的存在的过程中发现的,此后持续四十余年的田野发掘所获取的丰富遗存和信息,为夏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进而为夏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也由于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使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时期一处重要都城遗址的学术地位得到一部分学者的肯定确认,但由于夏商王朝分界没有弄清楚,二里头遗址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所以从发现至今,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它留给人们最大的悬念是: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性质”一目的教学,应抓住以下三点:1.知道遗址分期与文化分期的对应关系。2.使学生了解二里头文化分期争论的焦点及现实意义,争论集中在对二里头文化性质即所属族属与朝代的认识,归纳起来也有四种主流观点。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四种观点。向学生简介学术动态: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3.向学生展示专家学者具体的论证过程,使学生对考古研究有初步的了解。 “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一目的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1.使学生形成概念:文化特征及文化的传承发展;2.知道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其中,二里冈文化特征,可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3.了解二里冈文化。 关于“夏朝有没有文字”一目的教学,应注意:1.使学生形成以下概念:商朝是有文字的王朝。甲骨文是商朝沉默的历史的见证。但甲骨文不是中国文字的最初源头,汉字的最初萌芽在哪里?啥模样?学生应该带着这些问题关注二里头遗址和夏文化的研究。2.了解甲骨文、认识甲骨文。3.了解二里头陶器的刻画符号。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简介两幅图片和两则古代文献资料。 图一: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图二:河姆渡遗址示意图 材料一: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的第三个王(启之后)太康定都斟鄩。《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也居之。” 材料二:《史记·殷本纪》正义云:“亳、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西十四里。”也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竹书纪年》载:“汤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也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也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设问:二里头遗址是王朝都邑还是一般民居?它是夏都斟鄩还是商都西亳? 教学:教师学生共同研究图片、材料、课文进入第一目学习。 案例二 学习二里头遗址的性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专家学者具体的论证过程,使学生对考古的文化分期研究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但知道二里头文化的四种分期,还知道某一种观点使用的论据论证。进而学会分析。 邹衡先生主张整个二里头文化都应属于夏文化,其主要理由是: 材料一:1.年代相符。他首先论证了现已发现的郑州商代城址就是商初的汤都亳邑,因此压于商城之下的二里头文化在相对年代上理应属于夏代文化范围。 材料二:2.二里头文化有自己独具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礼器方面与二里冈文化有明显的不同。邹先生说:二里头文化出土礼器以“觚、爵、盉则比较常见,而且经常成套出现。早商(即二里冈文化)文化中,很少见到盉,而斝则是常见的。由此看来,觚、爵、盉与觚、爵、斝这两种不同的组合,应该是代表了夏、商两种文化不同的礼俗。”这里主要不同点在于夏用盉而商多以斝为礼器(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试论夏文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也见《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年3期)。 案例三 学习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2件,二里冈陶器2件,让学生找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由此说明两者的文化元素的继承关系。分别概括出二里头陶器的文化特征,二里冈陶器的文化特征。 二里冈期商文化的直接先驱。但也有人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在同一地区内,时间较晚的文化接受和融合较早文化中的一些因素是正常的现象,从二里头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及二里冈期商文化之间的文化特征的差异等方面看,用一脉相承的说法无法解释,二里头文化应该另有渊源。 使学生明白:考古学家要充分利用田野考古的丰富材料,超越文献的束缚,启示新的历史问题,创造古史研究的新境界,要设法解决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提供的证据和问题,努力重建和史籍记载完全不同的历史进程,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提供历史新知的源泉。他们更要关注文明和国家起源消失的原因,即文明兴衰的因果关系,试图了解世界不同地区早期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案例四 学习夏朝有没有文字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2幅图片,2幅材料进入本目学习。 图片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二十多种刻画符号。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目前尚不能肯定。一些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一再发现有刻画的符号(记号),已知有二十多种。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目前发现二里头文化陶器刻画符号达几十种,其中有的造型十分接近商代的甲骨文,不排除属于文字的可能。二里头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图片二:甲骨文字。 材料一:干支纪年纪日法:孔甲、胤甲、履癸帝王名。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纪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 材料二:夏代的历法:《夏小正》关于星象、气象、物象内容若干。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 经过对二里头文化陶器刻画符号、干支纪年纪日法、《夏小正》历法的归类研究,有学者推论夏的文明存在,夏的文字也存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引文中的观点与本页四种看法中的哪一种最为接近? 解题关键:熟悉课文中简介的二里头文化的4种分期办法。 思路引领:把材料中的观点与本页四种看法相对应。 答案提示:引文中的观点与本页第四种看法最为接近。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评测 1.龙山晚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陶器,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中华文明的啥特点? 解题关键:文化因素的继承性。 思路引领:有相似说明有继承。 答案提示: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先后继承并发展。 2.学习本课,你认为二里头遗址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啥? 解题关键:二里头遗址考古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最难的问题。 思路引领:二里头遗址性质的划分。 答案提示:我认为二里头遗址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二里头遗址性质的划分,它关系到夏商的分期,关系到二里头遗址它是夏都斟鄩还是商都西亳,只有等更多的考古材料的出现才能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篇3
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丰富的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观察图片对比分析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宏伟的宫殿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问题探索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分析对比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 难点 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简介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简介。 本课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简介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文明的重要物件。仰韶彩陶、山东龙山黑陶、河南龙山灰陶是不是夏文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怎样?二里头文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文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第一目“丰富的文化遗存” 教材简介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建议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件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来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第二目“宏伟的宫殿” 教材详细简介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课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来源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来,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 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教材从质料、型制、文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文化相比,判然有别。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丰富的文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5 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遗物中重点掌握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文“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也一个“口”字为屋门。“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帝王宫室。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也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更后,约在西汉,也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院落以横向的延伸来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虚拟主机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虚拟主机之间的丰富关系,来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虚拟主机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进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气氛。 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陶器为啥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也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那么这是由啥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件下,其热胀冷缩的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怎样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也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进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来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 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1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来,进而吃上既卫生也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2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陶水管: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陶瓦:在大型宫殿建筑顶部使用的有版瓦、筒瓦、瓦当和瓦钉等。陶砖:最早出现在距今2 5xx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制作量还较少,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砖。到了距今2 3xx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宫殿和木梁砖瓦房,促进了建筑陶业长足的发展。而且很多世界闻名的建筑历史遗产如长城、宫殿、皇陵等,都离不开砖和瓦。直至近现代砖瓦还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丰富的文化遗存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简介三幅图片。 图片一:遗迹——房址:先人足迹 图片二:遗物——嵌绿松石牌饰:精神生活 图片三:墓葬——等级差别 案例二 在学习宏伟的宫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形成直观印象。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有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现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举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现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邑斟。但也有专家称其为商都西亳。 案例三在学习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领会陶器怎么样改进了先人们的生活。古往今来,每一次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想想,很可能也会有同感。要证实这一结论的事例有很多,就拿不起眼的陶器被发明来说吧,它就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过巨大影响,这并不夸张,请看以下事实: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以生饮和生食猎物、野果为生,过着茹毛饮血、艰难困苦的不定居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才进入新石器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人们开始定居下来。虽然在这以前已懂得使用火烤猎物,吃上烧烤熟食,但到新石器时期,人们迫切希望能吃上烧煮的食物,可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要盛东西只能用破瓠和蚌壳之类。这些器物是经不住火烧的,因此可想而知当时要喝开水和吃煮熟的食物是多么困难,故先民迫切需要有一种耐烧的盛器。陶器被发明,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事实,使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水和美味丰富的烧煮食物,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并大大减少了病菌入口,进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吃烧煮食物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这一饮食习惯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同意哪种推论? 解题关键:古人对生与死的理解。 思路引领:死是生的另一种活法。 答案提示:对生的留念,死后仍然享用生前华丽的宫殿。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评测 1.二里头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熟悉课本内容。 思路引领:遗存的丰富内涵。 答案提示: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墓葬。 2.二里头文化的陶器有何特点? 解题关键:从质料、形制、纹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 思路引领:课本文字和图片。 答案提示:生活陶器、建筑陶器、泥质夹沙灰陶、卷沿侈口三足饰纹。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篇4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寻找夏文化用考古的办法探究传说中的夏史史传说、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对其他历史奥秘的探究提供材料 历史比较 探究问题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意义发现二里头 遗址考古学家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 二里头遗址 的发掘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过程及成果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难点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简介了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寻找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这些内容一方面向我们简介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基本常识,另一方面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首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也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他们也为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铺设了最早的一段道路。 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学者继承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运用西方考古学办法,开始从事田野考古,通过历史物质文化遗存,探寻和认识古代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俗称“锄头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基本完善,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和办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和科学发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有序地开展,许多重要的典型遗址和墓地被发掘出来,重大发现举世瞩目。它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化相连,不仅弥补了某些地域上的空白,而且衔接了年代上的缺环,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科学史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实物资料,极大地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这段时间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夏朝历史究竟是“传说”还是“史实”?后世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目前考古界尚未发现夏代文字资料和比较完整的年代学标尺可以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历史仍然属于传说的范畴。不过,古史传说中夏商周三代一体,商周已经相继被证实,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夏朝同样会被证实,此其一;而且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有些内容的确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很相似,这也是促使人们相信夏文化存在的重要因素,此其二;再说,商代甲骨文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这种文字应该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有刻画痕迹,很像是文字的雏形,人们相信,这个过程在时间上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吻合,夏文字只是尚未发现,不会没有文字保留下来,此其三;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传说中的夏朝与商周有很多共同点,而夏以前的文化遗存与夏朝也有许多共同点,但与商朝则很不同,若没有一个夏朝,夏以前的文化与商朝之间的巨大鸿沟就很难沟通和弥合,这中间数百年的历史空白就无法解释,只有把夏朝当作信史,夏商周的文明史才完整,此其四。根据以上四点,人们普遍相信夏朝应为“史实”,而非“传说”。 本课引言由文物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插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铜爵,形态为长流短尾,束腰平底,三棱锥足,并装饰有乳钉纹,乃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字内容则重点简介,由于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疑古”,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使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并开始的考古学上夏文化的探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建议教师以插图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并思考问题:顾颉刚的疑古与探索夏史有何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简介顾颉刚其人,带领学生学习本课。 第一目“寻找夏文化” 教材首先阐述了顾颉刚等学者质疑历史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其后,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历史文献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对夏文化进行探究。最后叙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为人们寻找夏文化打开了大门。 (1)顾颉刚“疑古” 顾颉刚疑古,实际上是对历史“传说”提出疑义。在古代,“传说”和“史实”没有严格区别。近代科学思想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某个朝代称为“历史”,把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该朝代的“历史文献”,把这些历史资料记载的该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情称为“传说”。“传说”与“史实”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曾是传说,往往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形成起过相同的作用。它们的最终区别在于是否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若有,即属于历史范畴,可能成为史实;若没有,就不可以说成是史实。对学生讲明这些,不单纯是能力培养要求上的难易问题,而且是一个怎样对待资料的问题,也是怎样培养科学思想和了解科学办法的重要问题。 (2)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 仰韶文化距今约5 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一种彩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半坡氏族是其代表。 龙山文化距今约4 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章丘市龙山镇而得名。因出土文物以表面磨光黑陶为主,也称黑陶文化。大汶口氏族是其代表。 1952年,在郑州发现了二里冈遗址,这是比殷墟的青铜文化还要早的早商文化。它的分布面积与殷墟遗址不相上下,共约2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商城。 新华网郑州xx年2月5日电(记者桂娟程红根)考古工作者近期在位于郑州市闹市区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内找到了它的外郭城,护城壕,确认其面积约13平方公里。新的考古钻探资料表明,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一座具有一定规划布局的都城遗址,并拥有完整的防御体系。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表明,郑州商城的内城内主要为宫殿区,除宫殿基址外城内还发现有宫城墙、规模宏大的蓄水池、排水沟、大型夯土水井等。从这些夯土基址的规模以及宏大的蓄水池等设施我们可知内城是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外郭城内则不同,主要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祭祀坑等。内城与城外的商代文化层紧密相连,表明它们为一个整体,但二者的保护对象不同,所以功用也不一样。 教学时,建议教师首先与学生探讨,为啥要寻找夏文化?探索夏文化,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还是中国国家起源问题。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其次,老师提供夏史的有关文献资料,提问学生为啥顾颉刚会“疑古”?特别是夏朝的历史?回答后,再帮助学生分析“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让同学分组,收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郑州商城遗址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考古成就对寻找夏文化有何意义? 第二目“发现二里头遗址” 着重简介了考古学家徐旭生从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有关夏代的史料,到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考古课题,最后确定河南偃师二里头为考察重点的研究过程,向学生展示了科学考古的精神和办法。 怎样寻找夏文化?除了从古代文献资料外,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1.从中原文化系统上看:即从中原文化体系的来龙去脉上观察。夏文化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它是中原地区土生土长的固有文化。 2.从地域上看:探索夏文化,只能在夏墟内寻找遗迹遗存。夏代地域范围,根据文献记载,东至济水流域(豫东),西至渭河流域,北至汾河流域,南至颍川南阳。 3.从时间上看:夏王朝的年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1~前16世纪。有的认为是公元前22~前18世纪。 4.从社会发展阶段上看:夏王朝正从原始社会解体,由部落联盟组织到初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质变阶段。 徐旭生对这些所见不多的材料进行了缜密的考证,推测夏人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区域活动:第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第二是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大约自今山西霍山以南)地带。他认为“夏氏族或部落早期活动的中心当在河南中部,不在山西西南部”。 接着徐旭生等研究人员结合学术界给考古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列出了这次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对诸多可能区域进行细致调查和研究之后,河南偃师二里头成为专家们考察的重点地区。1959年秋,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组织同学讨论,怎样寻找夏文化?引导同学得出结论。再让同学准备徐旭生先生的有关生平和论著进行交流,着重讲述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考古办法,并提供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资料,加深学生对夏朝的认识。 第三目“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主要简介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及其重要成果,还讲述了考古发掘的常识及常用工具,分析了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二里头遗址位置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约九公里处,包括三个自然村,平面像个半岛。 (2)发掘成果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主要以豫西伊洛颍汝四河流域为中心,但边缘所及,西到陕东,南到鄂东,东到皖西,范围相当大,也颇符合传说中夏代的疆域。其碳十四测定的时代,是公元前2080~前1620年,也切合传说中夏代公元前21至前17世纪的年代。过去有人以二里头型为早商文化,最近考古资料显示,二里头文化的晚期文化曾经过突然改变,最后呈现商文化的特征。是以,目前有人以为二里头文化晚期,正是夏商递嬗之际,而中期以前应当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在偃师的遗址第三期出土一个大型宫殿基址。殿堂是一座30.4×11.4平方米的大建筑,坐落在方形夯土基址上,夯土台高出地面0.8米。夯土土方达2万立方米,须十万工日始能完工,殿堂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木结构,成列的柱洞有石础为底。屋顶大约是草顶。堂前大庭,面积约五六千平方米,足可容纳万人。宫殿四周有一组廊庑建筑。宫殿正门在庭内,是一座面阔八间的牌坊式建筑。整个宫殿,当年必定气象壮伟,象征了巨大的政治权力,足以动员十余万工,来建筑这个大型建筑。至于一般平民,大约居住在半地下室草顶的浅窖穴中。青铜器中的工具,形体较小,如凿,多仿自石器、骨器。青铜兵器则有大型的锁与戈及小型的箭镞,也多仿自石器。礼器仅见尊,仿自陶器,有陶范、石范及铜炼渣出土,分别出土于二里头及东下冯遗址。陶器上往往出现刻划符号,有的符号(如羌)根本就与甲骨文的文字相似了。有大型宫殿,足见二里头已有了强大的政治组织,以动员相当的人力;其体制之差别,也足以说明政治权力的尊崇。有文字,似可指明二里头文化已踏进用符号交流的领域。铜器出现了,但仍以仿制石器陶器为主,可见其原始性。这些条件,的确符合国家初起、文明肇始的情况。 (3)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也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夏文化主要是在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也高于其他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实体。夏文化的来源也是多元的。 教学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图、资料简介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和成果,并将有关二里头文化的最新消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学生讨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吗?为啥?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寻找夏文化”一目的教学。先用回忆法,帮助学生复习尧舜禹的传说,提问“传说”与“史实”有何区别?导入新课。然后组织讨论,为啥要“寻找夏文化”?并请学生提供顾颉刚先生和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的有关资料。 关于“发现二里头遗址”一目的教学。先应讲清楚怎样“寻找夏文化”?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办法,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分领一个课题,如,仰韶文化组、龙山文化组、郑州商城组;或分领课文中现成的重要课题,然后各自准备,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目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查找资料,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结合起来。 2.教学案例 略。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1.顾颉刚等学者的研究对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有何影响? 解题关键:影响。 思路引领:“激将”。 答案提示:顾颉刚等学者的“疑古”,促使中国学术界开始将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虽是“激将”,却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 2.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是怎样找到二里头遗址的? 解题关键:发现二里头遗址。 思路引领:怎样整理和运用历史文献材料。 答案提示:徐旭生先生先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史的资料,然后确定夏朝的活动范围,再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实地调查,最后推断二里头为考察重点。 【学习延伸】 1.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等。 2.最主要是到今天都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夏朝历史的可信性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证实。这项目标的提出,与现在的考古成就相符合。
推荐站内搜索:自学考试报名阅兵观后感1000字、高考试题库山东省会考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成绩国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让对方看到暖心的句子、亮剑精神演讲稿、新疆大学日记500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