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祖(通用9篇)华夏之祖(通用9篇)华夏之祖(通用9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华夏之祖(通用9篇)

华夏之祖(通用9篇)

华夏之祖 篇1

  第3课  (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全课围绕主题,向学习者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首先,简介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第一,通过简介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第二,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有关他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的尊敬。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讲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1.说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结合尧、舜、禹的功德讲解,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录像《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2.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或挂图的形式展示《黄帝》图、《炎黄战蚩尤示意图》,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虚拟主机位置以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涿鹿一战是怎么一回事?”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对征战的部落双方、征战的过程、征战的结果作出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得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  4.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孙中山的一段话和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啥称黄帝是‘人文初祖’?”要求学生找出可以论证此结论的传说依据。在学生思考解答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互相交谈,并适时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  5.教师展示出《祭黄帝文》,以加深对黄帝功绩的认识。再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黄帝的评价和感受,表达对祖先的传颂、尊崇和怀念。然后可回放《祭祖盛典》,让学生再次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6.教师在讲述尧、舜、禹的“禅让”时,首先,应向学生说明“禅让” 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第二,由学生阅读有关小字的材料,解答说明。第三,教师设问:“谈一谈啥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要求学生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7.为了说明“原始社会的终结”,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完整认识。教师可以作一图示讲解说明。   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约前2070年)奴隶社会 8.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开好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历史故事会。 三、学法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炎黄战蚩尤、华夏族、黄帝——华夏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的终结、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并能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2.学习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归纳前两课的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收集、查阅、整理其他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丰富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你对上述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啥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么样看才更为科学?  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2.你觉得尧、舜、禹有啥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啥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为讲清这一问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掌握。  (2)故事会:你还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教师简介相关的资料、书目,让学生阅读、搜集,再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述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举例:①炎帝发明了农业、医药、陶器。②阪泉之战……  参考资料  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黄帝陵的祭奠 对黄帝陵的祭奠在我国由来已久,表达了我国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和对的敬仰之情。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曾到桥山黄陵祭过黄帝,至今尚有他筑的祈仙台。现黄帝庙内有70块石碑,记载着各朝各代皇帝祭黄之文。抗日战争前夕,1937年的清明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有一次大规模的祭祀黄陵活动。当时边区政府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这次民族扫墓盛典,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保卫中华民族的决心。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共同撰写了《祭黄帝文》。近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都到此祭奠自己的祖先。课文导入  框里的插图,是近年我国人民祭奠黄陵的盛大场面。 蚩尤部落 我国古代东夷族的一支,活动在今天的鲁西南,也称九黎族。古代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铜头铁额”“兽身人语”,骁勇异常。这大概是指他们共有81个氏族结合成联盟,并以铜做兵器,身上包上护身的皮衣。古书《山海经》有一段叙述蚩尤攻黄帝的神话:“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尤攻之冀州之野。应尤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ba),雨止,遂杀蚩尤。”从这段记载看,蚩尤简直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他打仗。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名叫魃的天女才止了雨,战胜了蚩尤。 黄帝为啥称“轩辕”  黄帝为啥称为“轩辕氏”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车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因此发明这种车战法的黄帝,就也称为轩辕氏了。  黄帝及其属下发明的古史资料  关于衣食住行,《路史》记载黄帝:“正衣裳,制衮(gun)冕……深衣大带,玄衣纁裳。”衮冕为古代帝王的礼服冠帽,玄衣是黑色上衣,纁裳为浅红色下裳。《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新语》说:“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汉书》载:“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古史考》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他的部下仓颉造字,则有《世本》的记载:“苍颉作书。苍颉,黄帝之史官。”《吕氏春秋》载伶伦编乐谱,有“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和“命伶伦与荣将(人名)铸十二钟,以和五音”等。  汤阴、洛阳的古井  考古材料表明,现已发现的最古的井为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在黄帝活动过的中原地区,则有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恰与黄帝时代相符。  四五千年前的蚕丝和绢布  指在浙江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丝带、丝线和绢布,以及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切割整齐的半个蚕茧,说明那时我国先民确已养蚕缫丝织布。  半坡、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彩陶,上面已有形似文字的刻画符号。我国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距今四千多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郑州二里岗陶器上也曾发现一些象形符号,更接近史书上所述的“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而初创的文字。  尧舜高尚品质的史料记载  《韩非子》载:“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不敌于此矣。”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中用白话译成:“他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就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山上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算事,连刨都不刨光一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就加上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关于舜的谦让品德对周围人好的影响,《史记》记载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舜在历山耕田,不多久,当地的农人,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到晋泽地区去打渔,不久那里的渔民也争着互让渔场;舜也到河滨去制陶,不久河滨陶工的陶器制作得既美观也耐用。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镇,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  尧、舜、禹的禅让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讙兜(Huan Do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也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也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学术动态  黄帝、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  关于黄帝、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近年来史学界有许多新著论及,大致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一种以新出的白寿彝总主编、徐喜辰、斯维至等编写的《中国通史》第3册为代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属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时期”。王玉哲所著的《中华远古史》也持这种观点。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基本采用这一观点。另一种观点与上述观点不同,认为从黄帝时代起我国已形成以黄帝为王族(国族)、以西域国族为属从的国族联盟制中央政权,不再是部落联盟制时期。禅让制是轮流坐庄制的议会制,形成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政府形式。四岳十二牧已是一套完备的政权内阁制度。因此,自黄帝到尧舜禹,中国已是中央王朝政权与地方政权联盟的共和统一政权。还有学者更主张将唐尧、虞舜的时代和夏商周一样看待,作为“朝代”,认为古书将“虞夏商周”并称,说明了这一特点。有的学者还强调,应将尧舜时期的历史传说和考古成果结合起来进行论证,认为尧时应与新石器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作相应分析,虞舜时代则应与龙山文化豫东大平原的造律台文化作相应分析,使尧舜时代的历史传说与考古实物互相印证。 图画说明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中有许多盛赞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画面上的七幅小图就是根据对黄帝的传说和记载绘制的想象图。左一是仓颉造字,左二是养蚕织布,左三是造船,右一是制造的指南车,右二是观察出天文的星座,右三是建造宫室,中间上面是尝百草、创医术。  山西临汾的尧庙  据传说,尧在山西南部的平阳建都。平阳即今临汾。尧庙坐落在临汾城南,庙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等宏伟建筑。这些古迹始建于晋唐两代,以后多次修建。此图为尧庙中的五凤楼,原建于唐代,现存为清代重建。楼高3层,12檐,约19.3米,斗拱雄浑古朴,十分壮观。传说这里是尧帝高居远眺,与部落首领们商议大事的地方。  禹  这幅画像选自山东嘉祥武氏词的画像石。禹以治水成名,做了首领。画像即为禹治水为形象。他头戴斗笠,右手执锸(翻土工具),右手做招呼状。身穿直裾短袍服,领口、袖口都饰有花纹,显示了他非同常人的地位。 (彭志文键入)

华夏之祖 篇2

  1.《课标》中对相关内容的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对“课标”要求的基本分析:

  识记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传说”列入学习内容,似只此一处,除了解传说和史实的联系外,还意图强化了祖先崇拜意识。——对祖国文明成就的自豪感的激励。强化学习中的人文因素。

  3.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所选材料涉及的范围约为距今四五千年期间千余年之间的事,所涉及的人物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基本属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正式诞生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崇敬和珍爱,在历史上必然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中蕴涵着很多可靠的历史真实,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会产生很好的作用。

  有关黄帝要突出其作为“人文初祖”(人类文明最初的创造者)和华夏始祖的形象。而尧、舜、禹则突出对起优良品质的了解以及禅让的实质。

  禹建夏朝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的国家之一,因此而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4.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引入新课建议先展示##的《祭黄帝文》内容并结合展示孙中山对黄帝评价的话,提问:他们歌颂的是谁?——黄帝。不仅是他们两人如此崇敬黄帝,每年清明时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海内外华人到黄帝陵墓去祭拜,这是为啥呢?因为他是华夏之祖(利用教参资料解释“华夏”)。然后转入课文第一目。

  “炎黄战蚩尤”,内容学习尽可能生动一些(可发动学生来讲),教师对个别名词可做一些解释。最后落脚到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基。——炎黄子孙。

  “黄帝——人文初祖”(重点)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黄帝事迹(传说),可借助教材本身的资料。利用13页上的“动脑筋”认识:如此众多的发明创造往往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应是那个时代人们聪明才智的反映,但由于对黄帝的崇敬,故将它们都归于黄帝及其妻子和部属。同时可结合13页第一段小字内容,帮学生辨析:“史实”和“传说”的区别及联系。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的文字记录的事迹为史实,否则则称为传说,在未被考古资料证实前,一些史实曾被视为传说,同样,如有新的考古发现一些传说可能也成为史实。——科学是严谨的。就是一些现在还被确定的“传说”已被资料证实了部分——传说中也蕴涵着可靠的史实资料。

  尧舜禹的“禅让”:了解尧舜禹各自的优良品质(结合“动脑筋”内容),感受做人的道理。了解“禅让”的本质(见教参)。

  结合禹建夏朝(识记时间)内容以示意图的形式阐述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明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因此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进一步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感染。

华夏之祖 篇3

  .                        第三课: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了解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理解并熟练掌握好:炎帝、黄帝的有关基础知识,尧舜禹的禅让,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知识。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祖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和他们征服自然的精神,说明华夏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上进的民族,,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炎帝、黄帝、尧舜禹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难点:华夏族形成、禅让。

  学习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认识学习目标、学前指导:略。

  二、自己先学:首先在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通读全文一遍。(2-3分钟)

  本课知识框架:

  1、炎黄战蚩尤   2、炎帝和黄帝     3、尧舜禹的禅让      4、夏朝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哪些同学能快速找出!最后要明白、记熟:(10分钟先自己找,找不准的小组讨论。)

  (一)炎黄战蚩尤

  1黄帝和炎帝都是         流域的部落首领,生活在距今           年。

  2涿鹿之战:时间        ,地点            ,结果                。

  3哪件事之后华夏族形成?                 。形成华夏族的主要人物是谁?                。

  (二)炎帝和黄帝

  4炎帝的主要贡献是:1、发明了                  ,2、教会了人们进行                    。

  5黄帝的主要贡献是:建造        ,制作       ,还教人们       ,发明                ,为后世的                 奠定了基础;他的妻          发明            ,他的属下                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

  6人文初祖、华夏始祖指的是谁?我们自豪地称自己为             。

  7想一想:后人为啥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初祖?(理解就可以。)

  (三)尧舜禹的禅让

  8写出原始社会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4

  9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XX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10原始社会里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并记住他的定义)我国的禅让从谁开始?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即奴隶制国家)是      朝,建立的时间是 

  ,第一个国王是        。原始社会结束在啥人时期?       。

  12、15页动脑筋。

  四、后教。(提示、指导、解疑、引导。)

  总结并指出重点知识(1-12,除7)。

  五、当堂巩固:看谁理解的好,背得快、熟!。        

  六、达标评测:看谁做得既快也准确!(15分钟)同步训练

  七、反馈总结、再巩固。

  本课感受: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备课执教人:

  审阅时间:             审阅签字:

华夏之祖 篇4

  第3课 华夏之祖 

  (彭志文主讲)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全课围绕主题,向学习者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首先,简介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为理解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进一步揭示其主题——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第一,通过简介炎、黄战胜蚩尤,进一步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第二,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有关他品行、才能、功绩的传说,反映了后人对他的尊敬。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凭吊,足见他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讲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1.说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结合尧、舜、禹的功德讲解,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录像《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2.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或挂图的形式展示《黄帝》图、《炎黄战蚩尤示意图》,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虚拟主机位置以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涿鹿一战是怎么一回事?”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对征战的部落双方、征战的过程、征战的结果作出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得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  

  4.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孙中山的一段话和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啥称黄帝是‘人文初祖’?”要求学生找出可以论证此结论的传说依据。在学生思考解答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互相交谈,并适时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  

  5.教师展示出《祭黄帝文》,以加深对黄帝功绩的认识。再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黄帝的评价和感受,表达对祖先的传颂、尊崇和怀念。然后可回放《祭祖盛典》,让学生再次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6.教师在讲述尧、舜、禹的“禅让”时,首先,应向学生说明“禅让” 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第二,由学生阅读有关小字的材料,解答说明。第三,教师设问:“谈一谈啥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要求学生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7.为了说明“原始社会的终结”,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完整认识。教师可以作一图示讲解说明。 

  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约前2070年)奴隶社会 

  8.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开好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历史故事会。 

  三、学法建议  

  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炎黄战蚩尤、华夏族、黄帝——华夏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的终结、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并能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2.学习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归纳前两课的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收集、查阅、整理其他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丰富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你对上述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啥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么样看才更为科学?  

  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2.你觉得尧、舜、禹有啥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啥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为讲清这一问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掌握。  

  (2)故事会:你还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教师简介相关的资料、书目,让学生阅读、搜集,再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述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举例:①炎帝发明了农业、医药、陶器。②阪泉之战…… 

  参考资料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黄帝陵的祭奠 

  对黄帝陵的祭奠在我国由来已久,表达了我国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和对华夏之祖的敬仰之情。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曾到桥山黄陵祭过黄帝,至今尚有他筑的祈仙台。现黄帝庙内有70块石碑,记载着各朝各代皇帝祭黄之文。抗日战争前夕,1937年的清明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有一次大规模的祭祀黄陵活动。当时边区政府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这次民族扫墓盛典,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保卫中华民族的决心。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共同撰写了《祭黄帝文》。近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都到此祭奠自己的祖先。课文导入  框里的插图,是近年我国人民祭奠黄陵的盛大场面。 

  蚩尤部落 

  我国古代东夷族的一支,活动在今天的鲁西南,也称九黎族。古代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铜头铁额”“兽身人语”,骁勇异常。这大概是指他们共有81个氏族结合成联盟,并以铜做兵器,身上包上护身的皮衣。古书《山海经》有一段叙述蚩尤攻黄帝的神话:“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尤攻之冀州之野。应尤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ba),雨止,遂杀蚩尤。”从这段记载看,蚩尤简直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他打仗。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名叫魃的天女才止了雨,战胜了蚩尤。 

  黄帝为啥称“轩辕”  

  黄帝为啥称为“轩辕氏”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车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因此发明这种车战法的黄帝,就也称为轩辕氏了。  

  黄帝及其属下发明的古史资料  

  关于衣食住行,《路史》记载黄帝:“正衣裳,制衮(gun)冕……深衣大带,玄衣纁裳。”衮冕为古代帝王的礼服冠帽,玄衣是黑色上衣,纁裳为浅红色下裳。《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新语》说:“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汉书》载:“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古史考》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他的部下仓颉造字,则有《世本》的记载:“苍颉作书。苍颉,黄帝之史官。”《吕氏春秋》载伶伦编乐谱,有“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和“命伶伦与荣将(人名)铸十二钟,以和五音”等。  

  汤阴、洛阳的古井  

  考古材料表明,现已发现的最古的井为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在黄帝活动过的中原地区,则有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恰与黄帝时代相符。  

  四五千年前的蚕丝和绢布  

  指在浙江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丝带、丝线和绢布,以及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切割整齐的半个蚕茧,说明那时我国先民确已养蚕缫丝织布。  

  半坡、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彩陶,上面已有形似文字的刻画符号。我国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距今四千多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郑州二里岗陶器上也曾发现一些象形符号,更接近史书上所述的“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而初创的文字。  

  尧舜高尚品质的史料记载  

  《韩非子》载:“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不敌于此矣。”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中用白话译成:“他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就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山上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算事,连刨都不刨光一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就加上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关于舜的谦让品德对周围人好的影响,《史记》记载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舜在历山耕田,不多久,当地的农人,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到晋泽地区去打渔,不久那里的渔民也争着互让渔场;舜也到河滨去制陶,不久河滨陶工的陶器制作得既美观也耐用。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镇,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  

  尧、舜、禹的禅让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讙兜(Huan Do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也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也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学术动态  

  黄帝、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  

  关于黄帝、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性质,近年来史学界有许多新著论及,大致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一种以新出的白寿彝总主编、徐喜辰、斯维至等编写的《中国通史》第3册为代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属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时期”。王玉哲所著的《中华远古史》也持这种观点。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基本采用这一观点。另一种观点与上述观点不同,认为从黄帝时代起我国已形成以黄帝为王族(国族)、以西域国族为属从的国族联盟制中央政权,不再是部落联盟制时期。禅让制是轮流坐庄制的议会制,形成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政府形式。四岳十二牧已是一套完备的政权内阁制度。因此,自黄帝到尧舜禹,中国已是中央王朝政权与地方政权联盟的共和统一政权。还有学者更主张将唐尧、虞舜的时代和夏商周一样看待,作为“朝代”,认为古书将“虞夏商周”并称,说明了这一特点。有的学者还强调,应将尧舜时期的历史传说和考古成果结合起来进行论证,认为尧时应与新石器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作相应分析,虞舜时代则应与龙山文化豫东大平原的造律台文化作相应分析,使尧舜时代的历史传说与考古实物互相印证。 

  图画说明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中有许多盛赞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画面上的七幅小图就是根据对黄帝的传说和记载绘制的想象图。左一是仓颉造字,左二是养蚕织布,左三是造船,右一是制造的指南车,右二是观察出天文的星座,右三是建造宫室,中间上面是尝百草、创医术。  

  山西临汾的尧庙  

  据传说,尧在山西南部的平阳建都。平阳即今临汾。尧庙坐落在临汾城南,庙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等宏伟建筑。这些古迹始建于晋唐两代,以后多次修建。此图为尧庙中的五凤楼,原建于唐代,现存为清代重建。楼高3层,12檐,约19.3米,斗拱雄浑古朴,十分壮观。传说这里是尧帝高居远眺,与部落首领们商议大事的地方。  

  禹  

  这幅画像选自山东嘉祥武氏词的画像石。禹以治水成名,做了首领。画像即为禹治水为形象。他头戴斗笠,右手执锸(翻土工具),右手做招呼状。身穿直裾短袍服,领口、袖口都饰有花纹,显示了他非同常人的地位。 

  (彭志文键入) 

华夏之祖 篇5

  【教材分析】

  《华夏之祖》是六年级历史上册的第3课。它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历史知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及以古鉴今的学科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啥说黄帝、炎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办法】

  合作交流、探究分析

  【设计理念】

  历史是一门充满人类怀旧情绪的课程,对古史的探秘欲望是学生走进历史的最大兴趣支点,而它以古鉴今的学科思想也成为指导自己规划人生、探索生命的理论起点。历史课堂应该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能在抚古追今中相互碰撞,相互激发,不断地丰富知识,达到深邃思想、升华情感的目的。这就是本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

  【课前准备】

  1、课前根据预习学案,自主先学,分组探究

  分组:全班分成9个大组——1-3组是战地记者组,4-6组是部落采访组,7-9组是会议报道组。

  2、分组探究题目:

  1-3组

  [结合教材13—14页『炎黄战蚩尤』一目分析、讨论,最后将本组成果,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并汇报成果,选出中心发言人。]

  1、说说有关炎黄战蚩尤的相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2、华夏族是怎么样形成的?

  4-6组

  [阅读教材14—15页『炎帝和黄帝』一目,思考、讨论,最后以课件的形式汇报成果,并选出中心发言人。]

  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分别有哪些贡献?

  2、你怎样评价炎帝和黄帝呢?

  7-9组

  1、选出演员,排练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2、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啥是禅让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3分)

  1、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2、看完后教师提出:巍巍华夏,历史悠悠。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啥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

  2、展示交流(20分)

  (一)战地记者组

  学生

  1、首先请从涿鹿大战的战场上归来的战地记者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有关『炎黄战蚩尤』的战况。

  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1-3小组内补充、及4-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与黄帝在涿鹿大败蚩尤的概况。

  教师

  点拨或强调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一个因素——“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二)部落采访组

  学生

  1、首先请炎黄部落联盟归来的采访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讨论、争辩有关他们探究到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

  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4-6小组内补充、及1-3、7-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

  教师

  1、看《黄帝简介》的视频,更深化学生理解黄帝的贡献对后世源远流长的影响及后人对其的敬仰。

  2、教师点拨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二个因素——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重大贡献。

  (三)会议报道组

  学生

  1、从部落联盟会议上归来的部落会议组,以课本剧的形式展他们的探究成果:

  学生表演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2、采取组内同学、全班同学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的表现、人物的刻画等方 面进行评价。

  教师

  1、在课本剧表演完毕后,教师顺势引导“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进而将本课难点——抽象的“禅让制”化为具体形象的感知。

  2、教师点拨,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私有财产的增多,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人类告别传说时代,进入夏。 

  3、组内外评价(5分)

  以组内评价、组外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种形式从小组活动参与程度,小组成果的达成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历史小博士。

  4、迁移运用(10分)

  1、中国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啥制度?

  2、你认为尧舜禹属于"选贤与能"中的贤人吗,为啥?

  5、升华认识(5分)

  穿越时空,回到我们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你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几千年来,这些关于圣人的传说盛传不衰,吸引着我们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他们的宽厚待人也好、严于律己也好,感染我们的是他们“先天下人为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吗?作为社会中人,我们更需要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5、结束语(2分)

  《礼记•礼运》中有一句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自古至今,人们追求理想,追求文明的脚步,一直没有止步。愿同学们在今后历史的学习中,做生活的智者,文明的使者。

华夏之祖 篇6

  活动目的:

  ①通过收集、选择古代神话故事素材,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及写作能力

  ②通过历史故事会的讲评,调动学生读史学史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及活动步骤:

  ①让学生分组提前收集黄帝、尧、舜、禹的相关资料,每人加工整理成一个小故事,选材符合要求,内容故事性强。材料来源于课外渠道或课本的延伸(2周时间)。

  ②学生分组讲故事,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1课时)。

  ③评分标准:

  ⅰ故事主题明确、文字流畅

  ⅱ 故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5分钟

  ⅲ讲完故事后,请谈出自己对传说中人物的看法。能提出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并理由充分的要给予加分鼓励

  ④将学生的作品在教室墙报上展出交流活动过程:

  ①学生分组活动阶段:(15分钟)将学生分成五个组,宣讲评分标准:所讲故事主题明确、文字流畅,所讲故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5分钟,讲完故事后,谈谈自己对传说中人物的看法。能提出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并理由充分的要给予加分鼓励。请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组员交流所写古代神话小故事。

  ②全班集中交流阶段:(20分钟)根据学生推荐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原则,选举出主持人及三位评委,由主持人统计各组推荐的代表名单,安排抽签决定上台发言的顺序。

  ③全班集中评议阶段:(5分钟)评委代表发表书面评议,主持人公布评议结果。教师发表对此次活动的小结意见。

  活动小结:此次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衔接较紧密,故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提到的古代神话故事还有《盘古开天》《女蜗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娥奔奔月》《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这些故事所描写的虽然都是些天神、异物,以及人神之间的奇异的事,但它们与封建迷信不同,它们不是引导人们相信命运,向自然或啥恶势力屈服,而是鼓励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为驱逐一切危害人们生活的恶势力而奋斗。它们满含激情地歌颂了智慧与勇敢,歌颂了我们的祖先在保卫民族生存中所立下的不朽功勋,歌颂了不畏艰险的劳动、正直无私、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高贵品质。我们师生一起开展这次活动,读到这些古代神话故事,觉得不限自豪和感动,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

  背景资料

  传说中的黄帝,精明能干,领导他的部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不少发明创造。他会推算天文,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他制造了车船,予人以舟揖交通之便。他领导人们修造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发明了凿井汲水,改变了游猎生活,摆脱了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的原始蒙昧生活。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歧伯研究出一套治病办法,被后人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还命仓颉创造了象形文字,命伶伦用竹子做成三寸九分长的十二音阶,配成乐曲,命精通数术的隶首,制定了度量衡。以上种种传说,虽然掺杂着神话虚构成分,但却反映了在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过着文明生活,这一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中华始祖黄帝的陵墓坐落于今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上。陵高3.6米。周围48米。桥山脚下,绚丽壮观的轩辕庙,古柏参天,最大的一株高90米,下围10米,传说为“黄帝手植柏”。黄帝的寝陵和祭亭位于桥山之首的松柏密林之中,数万株苍松翠柏,生机勃勃,郁郁苍苍。陵前的围墙正面,有一块石碑。上刻“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据神话传说,人们希望黄帝不死,黄帝果真也没有死,他最后乘着飞龙升天去了。数千年来,历史长河川流不息,神州大地几经沧桑。来自四面八方的炎黄子孙都到这里祭祀和缅怀中华文明的开拓者黄帝的伟大业绩。

  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黄河中游一个叫九黎族的部落首领。他长着人的头、兽的身,有四眼六臂。他还有八十一弟兄,个个人头兽身,凶猛异常。九黎族身恃强悍,不把炎黄部落放在眼里,经常前来进行骚扰。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开始,蚩尤和他的八十一弟兄冲锋在前,以南方的苗蛮和山林水泽中的精灵鬼怪为同盟军,向黄帝进攻。黄帝调动虎豹熊罴等各路军队,还请来四方天兵神将助战。黄帝命大将应龙拦截江河,用大水冲淹蚩尤,蚩尤则请来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来对付。黄帝也命随他出征的女儿叫魃的旱神收云息雨,霎时间,烈日当空,赤地千里,把蚩尤的军队晒得焦灼不安,纷纷四散逃命。蚩尤眼看就要被打败,就使出了一个绝招,摆起雾阵来。他和八十一弟兄喷出浓浓的雾气,把大地变成了混沌世界。炎黄部落的大军伸手不见五指,抬头不见东西,迷失了方向乱作一团。黄帝也命大将风后驱散浓雾,但吹了三天三夜,仍然没有效果。在此关键时刻,黄帝想起了北斗星是固定在一个方向上的,赶紧叫人按照北斗星灼能指示方向的原理,制了一辆指南车。车上造了个伸臂前指的小人儿,不管车怎么走,总是指着南方。这样,黄帝的军队才辨清了方向,最后把蚩尤打败。黄帝乘胜追击,捉住了蚩尤,砍掉了他的脑袋,埋在了涿鹿。蚩尤虽然失败了,但他以一个先民的英雄和战神的身份,依然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纪念,人们在每年的十月都要到河北涿鹿县的“蚩尤家墓”祭吊他。

  尧、舜、禹的禅让: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奂兜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也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也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部落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我国远古时代,相传四五千年前,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灾害。为了解除水患,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治水,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被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会议也推举了鲧的儿子禹。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大禹请来过去治水的长辈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并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疏导”的办法根治水患。大禹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全面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握木锸,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而不入。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伏伏帖帖地流入大海。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的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对于大禹的功绩,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城”(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在浙江省绍兴市嵇山门外,人们修建了夏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禹陵旁有一座禹王庙,气势雄伟,古木参天。今日禹陵和禹王庙,已成为中外游人游览的胜地。

  神话传说故事是流传在古代人民中间的一种口头文学创作,它的产生是很早的,一些神话传说远在人类创造文字以前就已经产生了。神话传说故事,顾名思义可知都是一些关于天神、异物,以及人神之间的奇异的事。单就这些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看,它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人们的幻想和想象。但神话传说故事中的这些幻想和想象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古代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于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产生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所进行的探索和解释,是他们企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伟大精神的反映。神话传说故事满含激情地歌颂了智慧,歌颂了劳动,歌颂了正直无私、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高贵品质。“传说”和“史实”有联系也有区别。“传说”和“史实”的相同处是它们都曾是传说,它们在流传中可以按相同的表达方式来传诵,它们往往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形成起过相同的作用。“传说”和“史实”的不同在于有没有地下考古发现的文字依据,如有则成为“史实”,如没有则还是传说故事。

华夏之祖 篇7

  第 3 课    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办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办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啥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办法: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啥称他为人文之祖? 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么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啥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啥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 人文之祖。

  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啥联系和区别? 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

  1、 p16页的练一练

  2、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   )名称( )思考回答

  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课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心筛选、整理,记忆,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

  板书设计:

  尧舜禹

  炎黄战蚩尤 华夏族形成  

  禅让制

  黄帝的贡献 人文初祖

  夏朝 

  禹时

华夏之祖 篇8

  一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识记水平了    解使学生了解黄帝及其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走向终结掌    握原始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情况

  能力

  训 练

  过  程方   法概括提炼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从炎黄战蚩尤到禹建立夏)联系归纳原始社会发展全貌(华夏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评价论证涿鹿之战的意义、有关“人文初祖”黄帝传说的依据分析判断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整理表述课本以外有关黄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为活动课做准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爱国情感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引以为荣道德意识黄帝、尧、舜、禹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教学重点  黄帝——人文初祖 教学难点   尧舜禹 “禅让”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农耕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都出现了。) 引导过渡:与大汶口考古发现可以互相印证的传说很多,本课将使你了解到十分有趣的内容。 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题词,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和了解黄帝的欲望。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炎黄战蚩尤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12页“正文”和13页“阅读文字”,观看地图册第5页的《涿鹿之战》和《炎黄战蚩尤》要求学生解答:“涿鹿之战是怎么一回事?”(分解为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启发)。指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黄帝——人文初祖 指导学生阅读13—14页,讨论回答: 1、组织学生“动脑筋”(14页):你对上述神话有啥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么样看才更科学? (a.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b.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c.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2、指导阅读13页“文献资料栏·孙中山语录”,理解其语义。观看“黄帝的发明贡献”插图,讨论回答:“后人为啥称黄帝是‘人文初祖’?”(平蚩尤,多发明) 3、组织学生读“自由阅读卡”(第16页),联系前面学过的神话传说,开展15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啥联系和区别?”启发学生回答出: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但也蕴藏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比如,炎黄时代的传说,不仅可以在《史记》的《五帝本纪》中有所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也如14页的“阅读文字”所说的水井、绢布、刻画符号等。)总之,神话有可能是夸大的,对它不可全信;只有对于其中已被实物佐证的部分,才能相信。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可以完全相信。 三、尧舜禹的“禅让” 1、指导阅读14—15页的“正文”和“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 a.学生据第14页“动脑筋”讨论:尧、舜、禹有啥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 b.尧舜禹的“禅让”是用来解决啥问题的办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啥样的人才会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c.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啥时期?(禹时期)为啥这样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已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布置准备“活动课一”)

  1、  作图讲解“原始社会的终结”

  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约公元前2070年)进入奴隶社会

  2、黄帝被尊称为我们的“           ”,是因在他领导下打败了东方的       部落,还有许多发明在这时出现,为日后      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文初祖、蚩尤、华夏) 3、尧舜禹时期,用“      ”的办法来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时期。这样说的理由是:约              年,禹建立   朝,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禹、公元前2070、夏) 5、你还听到过哪些有关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给大家讲讲好吗?(略) 6、组织学生准备“寻找历史”(见17页《活动课一》)。   a.填写“寻找历史的途径”:古钱币、古代遗址(名胜古迹)、长辈亲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会、电脑网络、书籍文献(族谱家谱)、古董文物等。(必答题,按人评比) b.“设计‘三明一日游’线路”,把最值得观光的名胜古迹列于其中,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与c同为选做题,按小组评比) c.“找一找”:远古居民吃的食物是怎样演变的?(收集实物或照片、图画,写出说明文字,举办“小小展览台”。)   d.各组拟订评选“最宽的历史途径”、“最佳导游”、“最佳展览台”的条件,经过筛选综合,最后公布。(这是组长和科代表的任务,应在活动前完成。)

华夏之祖 篇9

  以下是七年级历史课文《华夏之祖》说课稿,欢迎阅读借鉴!

  尊敬的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华夏之祖》。

  板书:华夏之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首先是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的七年级中国古代历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整个古代是的开端篇,而第三课华夏之祖做为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全课围绕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这一主题,向学习者展示了华夏始祖黄帝创造华夏文明这一内容,本课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上承人类的起源,下启人类迈向文明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走向终结和奴隶社会开始的历程。

  本堂课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情。

  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度的分析思考和归纳的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着中培养的方向。

  其次,从心理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些心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及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课的前提,关于本科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历史的区别,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举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科的教学目标如下:

  首先,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名起源的基本概况,指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插图进行观察、想象以及从具体材料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想象,历史观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以及追踪历史,发展现实的能力。

  其次,在过程与办法上,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会采取自发启导,情景创设以及多媒体可见辅助教学等方式,通过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文化技术和生产技术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讲做出巨大贡献,中华文明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本课在旧教学大纲中是作为氏族公社一课的一个子目出现,而在新教材中它却独立为一课,成为第一单元的核心部分,比重和作用明显强化,体现出新课改对于教材的结构处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纵览本课,由炎黄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三个子目组成,,其中,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是本节课的主题,也是教学重点,全课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向学生展现华夏始祖创建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因此这部分内容应作为重点学习。在前面的学情分析中,我已经向大家分析过七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他们看问题往往处于初级层次,缺乏深入的分析,因此,对于禅让制的理解也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讲解是要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自我训练为中心,我采取的教法有,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将具体说教学过程,首先是新课的导入,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我采取的办法是视频导入,在本堂课开始先让学生观看“中华大祭祖”的视频,然后结合教材12页左上方导入框的内容,让学生思考2个问题:黄帝为啥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由此导入新课。

  在讲述第一个子日炎黄战蚩尤时,我会采用多媒体展示《黄帝》图和《炎黄战蚩尤图》,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虚拟主机位置以及炎帝、皇帝、蚩尤等部活动区域,使他们对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和部落之间的征战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直接得出问题:“涿鹿之战是怎么一回事?”要求学生通过教材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对征战的过程,征战的结果作出解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得出逐鹿之战为华夏之祖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认识。

  黄帝—人文初祖是本课的重点,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先要求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啥称黄帝是‘人文初祖’?传说和实有设么区别各个小组通过插图集课文中文字的内容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谈得出结论。

  在讲述本课的难点尧舜禹的“禅让制”时,首先向学生说明“禅让”的实质,他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选举的部落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然后提出问题:“啥样的人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要求学生阅读小字的资料,举出实例,说明尧舜禹的高尚品质,在这里应着重强调治理洪水三过家门儿不进的大禹。

  为了说明“原始社会的终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个图示进行讲解。(见多媒体课件)

  在本课的小结中,我先让学生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哪些培养学生而总体能力和概括能力然后,在总结的基础上点出:“因为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人文初祖。

  关于本节的的板书设计,我采取的是传统的框架结构,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见多媒体课件)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谢谢。

推荐站内搜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大学英语四级准考证、辽宁公务员考试时间、红领巾心向党演讲稿、网上报名入口网上报名网址、山东高考时间2021具体时间表、我的自画像作文男生、分数线网、鲁东大学专升本、2016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

华夏之祖(通用9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华夏之祖(通用9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7627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