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赠汪伦》(精选14篇)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视频教材,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孩子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啥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啥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啥?(婴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婴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孩子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啥?作者也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孩子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孩子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三、教师指导婴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小胡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婴儿集体朗诵。
3.请婴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孩子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么样相处呢?
(婴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孩子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孩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附古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2
『设计意图』:《赠汪伦》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5课第二首古诗。它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课文的插图阅读,让学生
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并巧用随文识字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灵活掌握要认和要写的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会认“赠”等6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
板书课题,教师范写“汪”字,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汪”字作为本课要写的生字,它也在题目中出现,在板书课题时就让学生掌握写法。
(课件显示《赠刘景文》)齐读,找出两首古诗题目的共同点。理解“赠”是“送”的意思,理解课题《赠汪伦》即李白写一首诗送给汪伦。
『设计意图』:从复习古诗入手,不仅加深对古诗的记忆,还理解“赠”就是“送”的意思,在不知不觉的读中,学生就明白了题目的意思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那李白为啥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啥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也准确也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通古诗,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充分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切忌走过场,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学习要认的字。(课件显示生字)
1、指名读。(评读)
2、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5、去拼音读。
『设计意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认的字,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垫定了基础。
四、品读古诗,体会古诗的真情实感。
1、讲故事。
古诗的背景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美酒和美景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写出了很多千古名句。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给学生讲一个简短的古诗背景故事,能让学生更易地理解诗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讲完故事师顺势范读。
齐读古诗。
2、品读第一行。
(1)指导看书本上的插图,问:船上的是谁?岸上的是谁?你是从哪行诗看出来的?指名答。(课件显示:李白乘舟将欲行)
『设计意图』: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就是一篇文章,指导学生看图,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诗意。
(2)指名读。齐读。
(3)指导写字。(乘、舟、汪)
a、了解词语“乘舟”,并给“乘、舟”另外口头组词。
b、师让学生观察了解“乘”是“禾”与“北”的巧妙组合,再范写“乘”字;学生说“舟”字的笔顺。
c、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写字。
d、评价。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每节课都让学生写一写,但不要写得太多,根据本节课设计
的内容,故写三个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乘”,感受汉字的妙处,激发学生喜欢汉字,积极识字的愿望。由于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故在指导书写中,师范写最难的“乘”字,生说“舟”字的笔顺,“汪”字放手让学生观察去写,这体现了一个从难到易的教学过程。
(4)学习“欲”字,说一说记住“欲”字的办法。说说李白乘舟将要干啥?
(5)李白将要走了,他与汪伦相见恨晚,刚结下深厚的友谊就要面临分离,你说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用上这样的心情读读这一行。(指名读,小组读。)
(6)这时李白心里会想些啥?把李白的不舍之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李白将要离开的那种不舍之情。通过不同方式反复朗读,在听和读中让学生理解、鉴赏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个人情感。
3、品读第二行。
(1)汪伦是用啥方式为李白送别?指名答。
(2)(课件出示:忽闻岸上踏歌声)指名读,齐读。
(3)学习“踏”字,有啥好办法记住“踏”字,啥是踏歌?
(踏歌是古代的一种舞蹈,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边歌边舞的一种歌舞形式。)
(4)练习。理解“闻”的意思。从这行诗看,应该选哪个?(课件显示)闻:a用鼻子闻b有名望的c听见
(5)汪伦用这种隆重的方式为李白送行,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汪伦对好友李白的感情怎么样?试着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男女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进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4、品读三、四行。
(1)重友情的汪伦让李白有啥感慨指名读三、四行。(课件出示)
(2)学习“潭”字,说一说记“潭”字的办法。桃花潭有多深?试着把桃花潭的深度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3)练习。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
板书:水深情更深
(4)指名读;齐读。
(5)分别是伤感的。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啥?同桌练习说一说。
(6)再读、引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学们,如果你是李白)当你登上小船准备离开,回想起汪伦每天热情款待,一起饮酒作诗,望着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会感叹齐读三、四行。
即将分别,李白正想到以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再见。此时,忽然听见汪伦在岸上踏歌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头看着清澈的潭水,诵道齐读三、四句。
『设计意图』:在一遍遍的朗读中,让学生通过美读、熟读,升华朗读情感,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达到真正意义的积累。
五、背诵。
1、自由背3分钟。
2、指名比赛背,小组比赛背。
3、配乐齐背。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并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背诵的学习任务。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拓展小结。
1、《赠汪伦》这首诗让我们感受了好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你有好朋友吗?你是怎么对待朋友的?
2、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老师读一首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别董大》。
『设计意图』: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是啊,离别是伤感的,也是快乐的。每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在离别和相聚中,友谊一次次的变得更深厚齐诵《赠汪伦》
作业:
找一些离别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外多积累知识,进一步感受诗情、诗美,感悟诗人们深沉的情感。
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水深情更深
『设计意图』:板书简单明了,易于让学生理解诗意。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3
1、激趣,引发学生讨论问题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在和同学、朋友、亲戚分别时,会送对方啥呢?
讨论后,学生回答各式各样:布娃娃、书、笔、几句话等。
2、请生读诗,体会当时的情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教师板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师:刚才的问题,你们解决得非常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吧!(学生们显得很高兴,有的拍手,有的喊出声,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汪伦来送行的情景)
师:老师画了啥?你能根据画面的景物说一句话吗?
生1:汪伦带着很多人来送行。
生2:有人在岸边唱歌,跳舞。
生3:他们在挥手告别……
(通过这样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诗的含义,为新课铺垫。)
3、讲故事,了解此诗的背景,进一步体会诗的寓意,引出课题。
师:根据画面景物,同学们都说出了非常好的句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学生都很高兴)
师讲述: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师: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啥感想?
生1: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
生2:我们应该向他们两人学习……
(学生听了故事后,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理解了诗的意思,体会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4、学唱诗,培养个性,展现自我。
师:汪伦他喜欢唱歌,他想把这首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但也一时找不到好的谱而很苦恼,你愿意帮助他编唱这首歌吗?
生用《天仙配》、《找朋友》、《快乐的节日》等曲调来唱,(生特别开心)
(把诗用歌的形式唱出来在课堂教学上并不多见,学生也是刚接触,这一环节的设置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的确,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就会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5、学以致用,仿写送别诗。
师:刚才你们学的特别认真,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诗,题目是〈〈赠外婆〉〉。你们现在可以把心理话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赠给你的朋友。比一比谁最能表达自己的心声。
6、师问:今天你准备完成啥作业?
生1: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生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生3、课外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了一把老师的瘾,使学生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小孩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小孩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小孩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堂课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但课改并不因此而“水土不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依然可以使课堂焕发出强有力的生机活力,还有小孩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4
设计理念:
让学生觉得学古诗是一件有趣的事,丰富学生的积累,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和虚拟主机。初步渗透知人论世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诵读等方式比较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容,重点理解“忽闻”、“踏歌”等词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谊,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情,导入新课
1、播放《送别》。同学们,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想到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两个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告别的情景。你们想象一下,你在一位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送别诗,它就是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2、板书课题,释题、读题。
赠:送。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他们是怎么样成为一对好朋友的呢?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故事略)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
2、检查生字
3、指名读
三、理解诗意
1、范读(课件)
评一评,读得好吗?好在哪里?
2、出示诗意
李白坐上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人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着拍子的声音。桃花潭的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3、检查理解情况
1、学生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2、学生在诗意中找出字词的意思。
将欲行:刚刚要走
潭:深水池
不及:比不上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
1、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2、师生合作读(随机讲解)
师:当我读到前两句时,我想象到了,有很多老百姓穿着节日的盛装,踏着欢乐的鼓点,为李白送行的场景。
此时此刻李白的心情怎样?(万分激动)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这种激动心情(忽)。就在李白刚刚要走的一刹那,岸上响起了踏歌声。李白此时是万分激动啊!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读这两句。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心里会想起些啥呢?(想起这些天来,汪伦对他的盛情款待;想起汪伦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诗人不禁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急汪伦送我情。
让我们一起诵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和感激表达出来吧!
3、配乐朗诵
五、结合实际谈友谊
学了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挚友情。古时候,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出远门全靠步行和乘船,汪伦和李白这次离别,也许今生不会有再见面的机会了。不象现在,有电话、手机,还可以上网聊天,联系很方便,所以我们同学之间也要珍惜彼此的友谊。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5
一、教学设计说明
此次教学的主旨是领会诗歌的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赠汪伦》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9板块。这一板块主要学习的主题是朋友,意在使学生在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的办法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体会到友情的可贵。
2、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但是呢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角是要努力创设情景,将学生吸引到古诗的意境中来。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课堂含量应该比较丰富。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 过程与办法目标:随文识字,掌握多种识字办法。
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
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flash课件,2、视频文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静夜思》、《独坐敬庭山》这几首古诗的作者都是谁呢? (李白)
简介诗人: 唐朝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
学习“李”字
“李”是一个姓。咱们班姓李的小孩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简介一下这个字,怎么样使大家都记住。
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诗,齐读课题
学习“赠”字
“赠”就是送给的意思。拼读认识“赠”。
3、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
学习“汪”字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
李白为啥要送给汪伦这首诗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李白与汪伦一见如故,他便留下来住了好几天,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两人相见恨晚。二人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两遍诗,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啥。
(三)随文识字
1、学习“舟”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
拼读音节读字。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
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
2、学习“闻”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啥事了?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闻)
拼读音节读字。
分析字型、讲一讲记字的好办法。
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
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
请同学们读读下两句。
3、学习“及”字
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及)
拼读音节读字。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组词。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
4、学习“情”字
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拼读音节读“情”字。
“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啥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四)指导读诗
1、一首峙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2、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
3、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办法。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
(五)拓展,练习表达
1、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为啥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
(七)游戏巩固生字。
小白兔过河(读词语)。
(八)板书设计 略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6
一,设计理念 :领会诗歌的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二,三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办法与过程:读懂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联系生活进行Lenovo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珍惜纯洁高尚的友情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
四,教学重点:
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难点: 注意"及"字的笔顺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这是啥 你认识贺卡上面的字吗,请你来读一读.这张贺卡是送给谁的呢,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赠"就是送给的意思.(贺卡内容:赠 ,生日快乐!王老师)拼读认识赠
2,出示 "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
学习"汪"字,象形字,谁来讲讲.
平时在哪里还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字 想象汪洋大海啥样,结合图片理解.汪洋大海就是形容大海的水势非常大的样子.
2,简介诗人,出示课题,学习"李"字
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 (李白)
"李"是一个姓.咱们班姓李的小孩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简介一下这个字,怎么样使大家都记住.(木下结子就念李)
读文题和作者
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
李送汪一首诗,两人的友谊情深似海,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倾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 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悦.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千古送别诗:
(一)读诗
教师配乐读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学生跟随老师读诗,注意听清每一行教师是在哪里停顿的.
学生自由读两遍诗,在读诗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结合画面,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啥.
检查认读字
(二)学习"舟"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 (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
拼读音节读字.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
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
(三)学习"闻"字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啥事了 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 (闻)
拼读音节读字.
分析字型,怎样记住
组词."闻一闻":用鼻子闻,做一做闻气味的动作.
(四)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
过渡: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临别时,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
你们读读下两句
(五)学习"及"字
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 (及)
拼读音节读字.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组词.
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
(六)学习"情"字
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
拼读音节读"情"字.
"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啥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
给"情"组词.
李白和王伦之间的感情是——友情.两人一起在这世外桃园饮酒,作恃,自此结下的深深情谊比那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啊!这两行诗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两人深深的友谊,被人们世代传诵,有很多人把它引用到自己描写友情的文章中.
(七)想象: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八)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 你为啥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九)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 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
四,游戏巩固生字.
去掉拼音读字.
小老师猜字谜.
小白兔过河(读词语).
五,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
六,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办法.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
七,选做作业
1,为古诗配幅插图;
2,把古诗写成书法作品;
3,配乐朗读录入磁带中听一听;
4,你有朋友吗 讲一讲你和朋友的故事;……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7
背景阐述:
《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获得终身受益的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可见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轻视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内容,感悟古诗意境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我们常常教得一丝不苟,从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到每句诗的意思,再到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 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对古诗的解释,显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如此种种发人深省。
《赠汪伦》是语文a版教科书第四册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教师怎样教好古诗,学生怎样学好古诗,怎么样让这个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这是从接到上课任务后一直困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在我最初的设计中把着力点放在了摒弃逐字逐句串讲支解,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思维、读书感悟和体会情感上。
课堂再现:
《赠汪伦》教学片段一:
师:诗是要读的,哪位小孩子能用读来告诉大家,李白和汪伦的感情的的确确很深?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深千尺”、“不及”读重音。)
师:我听出来了,你觉得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有点深。有没有谁觉得他们的感情还应该深一些呢?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仅指把“深千尺”、“不及”读重音,还把这两个词拉长了音来读:深——千——尺、不——及。)
师:哦,我听出来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原来是这样的深呀!来,我们一起读出来吧!看着我的手势来读!
生根据老师手势(师将手从很高处一直往下伸),将“深”读得重,音拉得长……
〈赠汪伦》教学片断二:
师:现在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刚才的一切,让你不禁脱口而出——
生站起来,双手背在背后朗读诗。
师: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这深情的踏歌,这清澈的桃花潭水,更是触动了离别的情怀,他在心中轻轻地念道——
生深情面伤感地朗读诗。
师: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会有别离,只要相聚的日子是快乐的,分别时也何必忧伤呢?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地离愁别绪吧——
生洒脱地朗读诗。
《赠汪伦》教学片断三:
师:李白和汪伦的感情如此深厚,但是呢细心读读这首诗的前两句似乎有点问题啊。你们读读看是不是有问题。
生读。一会儿功夫有几个举起了手,而且脸上洋溢着发现的喜悦,急于要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师:你发现了啥问题?
生: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那么深,汪伦怎么到李白上船都要走了才来送呢?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向你学习。据说李白这次来桃花潭游玩是汪伦请来的。李白在汪伦家住了好几天,汪伦每天以美酒款待,还送钱财给李白花。可见汪伦对李白也是一往情深。那么,到底是啥原因使得汪伦这么迟才来送行呢?书上没写,资料也查不到。下面,就请小孩子们大胆地猜一猜,可能有哪些原因?
生:我想可能是汪伦去买礼物给李白来迟了。
师:嗯,合情合理,有这个可能。就这样想。
生:我想可能是汪伦昨晚和李白饮酒多喝了几杯,早上睡得太沉了,起来迟了。
生:我想可能是汪伦想要用这种办法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我想可能是汪伦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李白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让李白记住他。
生:我想可能是汪伦舍不得李白走,很伤心才来迟的。
生:我想还有可能是李白不想麻烦汪伦,就悄悄地走,汪伦才来迟的。
师;刚才几位小孩子都是从汪伦的角度来说的,你能从李白的角度考虑,有创意!
生:也可能是李白在汪伦家住得久了,很不过意,想走,可汪伦也拼命挽留他,他没办法就偷偷地走,结果还是被汪伦发现了。
……
教学片断四:
师:播放桃花潭的画面。
生: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的集直观性、情感性于一体,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来到桃花潭,和李白一起荡船于其中。
评析:
《新课标》对低年级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点经验,但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 本案例设计时把重点落在读通、读顺、读熟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看图、想像、猜测、表演了解诗的意思,体会汪伦和李白的深厚友情。
那么,本堂课是怎么样让古诗教学情趣盎然呢?怎样做到将课堂积极权交给学生,从合作伙伴、学习内容、探究方式,都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有效利用音乐、绘画、媒体教学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调动内在的情感因素,充满兴趣地朗读,在读中自悟,通过读读、想想、听听、演演、评评,入境悟情,进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上出新意,让古诗教学变得“有情、有趣、有味、有景”呢?
一、诵读,让古诗教学“有情” 。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诵读,不仅是将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朗读活动,更是一种美的创造。
如教学片断一中,虽然学生已通过注释或工具书知道了 “深千尺”“不及”的意思,但我还是反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在帮助学生获得课文中的诸多信息,也帮助学生展开Lenovo与想像,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感受了古诗的语言之美,在优美和谐的韵律体验了古诗的声韵之美,在喜怒哀乐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之美,在知、情、意的融合中产生意蕴之美。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还感悟了这首诗意境。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二、表演,让古诗教学“有趣” 。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在教学片断二中,我正是借助了有效的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角色体验,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再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诵读多角度、全方位感悟抽象的古诗,这比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三、猜测,让古诗教学“有味”
古诗理解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办法是猜测法。教学片断三中,对“为啥来迟”这个问题的提出及其答案的猜想,既是小孩们自主发现,也是创造性的释放,也是对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练,还是深入感受汪伦和李白朋友情深的过程,更重要地是让小孩们觉得特别“有味”。
四、多媒体,让古诗教学“有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易于接受,而抽象的语文知识则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且单调刺激的注意稳定性很难维持长时间,要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的稳定性,必须是注意对象有变化,因此,须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在教学片断四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桃花潭的画面,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把学生带入桃花潭中,和李白一起荡船于其中。最后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学生大脑中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景。因为《赠汪伦》这首古诗,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桃花潭水的深,但是呢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桃花潭,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
在古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将诗中的“意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情景。使文章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教学将会起到事到功倍的效果。
培根曾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都是千古名篇、经典中的经典。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诵读、表演、猜测、多媒体”等手段,让教学变得“有情、有趣、有味、有景”,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用“赠”说话练习——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那李白为啥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啥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也准确也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齐读。
(2)这些字你是用啥办法记住的?“舟”是翘舌音,知道是啥意思吗?从象形字的角度记住“舟”。范写书空“舟”字。
(3)你们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范写“乘”字,学生书空笔顺,提示“乘”的书写要点。
3、把生字放回古诗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有同学愿意跟着读吗?
4、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他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机会和李白接近。可是有啥办法能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到自己故乡来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办法。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先生您喜欢游山玩水吗?我们故乡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痛饮美酒吗?我们故乡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白转了半天,没看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看到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还是住了下来,随着汪伦一起四处游玩,喝酒聊天。时间过得很快,李白因为有事情要离开了,怕汪伦挽留,他悄悄地——
谁知道接着发生了啥事情吗?
2、学生续编故事。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要把在讲事情的时候能说出看到了啥,听到了啥,想到了啥,做了啥。板书:时、地、人、事(看、听、想、做)。
(2)再读读古诗,后面发生的故事就都在古诗里。
(3)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个故事的四要素。
(4)试编故事。
清晨,李白悄悄坐船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从岸上远处传来踏歌声,李白看到汪伦带着村民为他送行。村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听着动人的歌声,看着质朴的舞蹈,回想起这次游玩的经历,那热情的邀请信,那甘甜的美酒,那清澈的桃花潭,李白被汪伦的情谊深深感动了。他心想:就算是桃花潭水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厚意呀。于是,拿起笔墨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预设引导:
①为啥是清晨?(因为是悄悄离开,所以是清晨)
为啥是河边?(理解“舟”和“将”的含义)
②除了李白还有谁?(汪伦,还有村人;了解踏歌)
发生了啥事情?(汪伦带着村人踏歌为他送行)
他是悄悄离开的,并没有告诉汪伦,但是呢汪伦却知道了,他感到?那能否把“忽”字换成“才”或“也”?
前两句连起来读。
③他听到了啥?(踏歌声和挽留声)
想到了啥?(热情的邀请信,美酒,桃花潭)
这时会有啥样的感受?(深深感动,觉得汪伦的情谊深厚,连深千尺的桃花潭都比不上;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理解“不及”的含义)
会怎么做呢?(写诗送给汪伦。)
3、再读古诗,指导诵读,体会李白和汪伦深厚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读出不舍之意;指导读“忽闻岸上踏歌声”,读出惊喜的感觉;指导读“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意味和“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四、巩固
1、配乐读诗。
2、检测重点词语的含义。背诵古诗。
五、小结
同学们觉得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怎样啊?能感觉到这首诗写得好,说明你们都读懂这首诗了。知道你们是用啥办法读懂的吗?以后我们还可以用编故事的办法来读懂古诗,也轻松也有趣。
附板书:
李白赠汪伦
将忽
不及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9
一、教学分析
《赠汪伦》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诗的大意是:李白我坐上船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和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全诗明白如话,质朴无华,虽只有四句,却突出了两个人深长的情谊,也没有分离的感伤。诗的前两句写汪伦“踏歌”送行,这是一种独特的送友方式,既表达了朋友间的情谊,也充分表现了这一对朋友同样豪爽乐观的性格。后两句与潭相比,即景抒情,特别是 “不及”二字用得很妙。诗人没有说汪伦对我的情谊像桃花潭水一样深,而是说深千尺的桃花潭水都比不上这份情谊,可见这份情谊已达到非常深的程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和回味的虚拟主机。
二、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自学办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进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怎样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进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强化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办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目标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一课吗?没关系,一会儿谜底就能揭晓。昨天裴老师和大家见面时说请同学们把会背的古诗背给家长听,大家做到了吗?那你能不能背给裴老师听一听呢?
上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会背这么多的诗,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可有名了,他就是我国唐朝最有名的诗人——李白。他的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而且很多诗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如他写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也写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赠汪伦》,请大家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先来写一写课题。这首诗在哪里呢?我们打开语文书64页就能发现它了。
师:老师问一问大家,如果老师不教你,你们自己能不能自己把这首诗读下来呢?那你要是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呀?
生:我们可以问问老师。
生:我们还可以请教父亲母亲。
生:我们还可以查字典。
师:对,看一看拼音,问一问同学或者老师,我们已经学过怎么查字典了,遇到不会的字还可以查一查字典,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现在我们同学们看着拼音试着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会读了吗?那好,老师要找一位第一次读这首诗的同学来读一读,其他会读会背的同学来当小评委,他要是有读的不对的地方,等他读完了告诉他,好吗?
师:虽然是第一次读,可是同学们都能很快地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下来,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敢于接受挑战吗?现在把书合住,放在桌角,看老师的大屏幕,现在这首诗不带拼音了,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刚才有的同学没有读对,那是因为这里面,我们还有个别生字还不认识。所以这首诗里的几个生字都站出来要考考我们,大家来看,它们说了:“你们谁认识我呀?”谁愿意带着大家读一读?记住了吗?那这些生字可是要把它们的拼音帽子藏起来了,让我们再来认一认它们,这次谁来带大家读一读,我们那个小组来排火车读一读。
师:这几个生字我们认识了,还有几个生字也说要和我交朋友呢,这几个字说:“我们不但要和同学们认识,还要同学们会写我们呢?那我们怎么能记住这几个字呢?大家快来想想办法。想出来好办法就交给你的同桌吧,让同桌也来分享你发现的快乐吧。谁有啥好办法,也教教老师和同学们,好不好?
师:在我们共同学习下,一会儿时间我们就记住了这三个生字。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刚才我们记住“情”字时是用“青草的青”,现在这个青字要和我们变魔术了,它要请上他的很多朋友,让我们来分一分呢。
师:刚才认识生字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全认识它们呢,没关系,下课之后,你再多看看这些生字,多和他们交朋友,一来二去的,你自然就认识它们了。
师:认识了这首诗里的生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这次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得很流利。
师:看着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不行呀?咱们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呀?为啥老师读得有感情呢?那是因为老师在课前把这首诗读了二十多遍了,读得多了,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也就能读得有感情了。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办法。而且,我每次都是一边读一边想象,就好像自己就是李白,就是自己为了表达对汪伦的感谢之情而写的。 [板书:情]
师:你们愿意像老师一样读的有感情吗?那老师教给你一个小诀窍,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写这首诗的大诗人李白了,那你为啥要赠送给汪伦这首诗呢?先听老师给你讲一讲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好吗?
师: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旅行,汪伦是一个村民,他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旅行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景色名胜,他们一起饮酒作诗,非常高兴,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突然看到汪伦踏歌相送,李白非常感动,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赠汪伦》,哪个小李白,来背一背你送给汪伦的这首诗?这是李白刚要走的时候,突然听到的踏歌声,那怎么读这句话呢?李白非常高兴,所以说桃花潭水——,不及汪伦——
师:这个时候,李白的心情正不好呢,因为他被皇帝罢了官,他觉得没有人理解他,只好到处游览,可是就在他失意的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位好朋友,能一起说说心里话,你说他是不是很开心呀?哪个小李白读得开心?这桃花潭有多深呀?一千尺知道是多少吗?一尺等于0.33米,一千尺等于333米,我们的教室有4米高,那样算下来,我们一千尺要有84层楼那么高,深不深呀?那你怎么读这句话,让别人也能感觉出桃花潭很深呢?虽然这桃花潭水很深很深,可却不及——,
师:李白为啥这么说呢?本来李白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了,他不想再麻烦汪伦,所以打算不辞而别,可是没想到汪伦听说了他要走的消息,带着全村的男女老少,用一种最特别踏歌方式来给李白送行,就是一边用脚打着节拍一边唱歌的办法,你说李白看到这个场景是不是很激动呀?那个激动的小李白在哪里呢?快把你写的诗送给你的好朋友吧。是桃花潭水深,还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深呢?那咱们来做小李白,一起背一背这首诗。
师:虽然两个好朋友难分难舍,可总还是要分开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李白,你会说啥?如果你是汪伦,你会怎么说呢?我们同桌两个同学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来说说试试。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表演表演,让老师也来当一回李白行不行?
师:分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有些伤感,可是一千多年来,正是有了这首《赠汪伦》,李白和汪伦的友谊却是那么地久天长,永远的记刻在世人的心里。其实,古诗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写友情的送别诗,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同样也是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下课了,裴老师特别喜欢咱们班的同学,也不舍得和咱们班的同学告别,在座的所有老师也都认识了我们班的同学,现在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一齐起立,把我们今天学习的送别诗《赠汪伦》送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希望我们记住之间这节课的友谊。
六、课后反思:
一、发挥各自智能,尝试个性化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赠汪伦》课后作业的设计正视了学生的智能差异,利用并发挥学生各自特长,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办法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张扬,灵性飞扬。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自主地学、自觉地学、积极地学,学习效率比强迫学习高出许多倍,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对问题就会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都会有所提高。
二、小组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以往的课后作业都是以记忆、机械重复的抄写为主,学习是被动的,没有乐趣的。而《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使学生之间能相互交换学习信息,随时得到同伴的鼓励和支持,大家相互启发,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降低对失败的恐惧。学生兴致盎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注重语文综合性的学习
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作业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文字、图画、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学得愉悦、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10
教学目标:1、会读“赠”“伦”两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诗情。
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最要好的朋友吗?感情怎么样?谁来说说?生:(略)
师:是啊,朋友之间的真情值得珍惜!在古代也有两个人,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很好。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32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的一首 ——《赠汪伦》。板书课题:《赠汪伦》。
2、释题:师:“赠”会读吗?“伦”呢?读一读。“赠”啥意思?赠给谁的?谁来说一说题目是啥意思?
3、简介作者: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李白。你了解李白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李白的简介)
4、《赠汪伦》诗的由来:师:想不想知道这首诗是怎么来的吗?请看大屏幕,教师解说。
二、品读诗文,激发想象。
1、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认真听。)(播放课件)
2、解读第一句。
师:谁来读第一句?生:(略)
师:这一句你读懂了啥?生:(略)
师:“舟”是啥意思?“欲”呢?“行”呢?生:(略)
师:齐读一遍。这句要怎么样读?生:(略)
师:是啊,要读得缓慢一些,因为李白不忍离开自己的好朋友汪伦,他是怀着依依惜别之情离开的,所以要读得徐缓些,要体现出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我们一起读,来吧,开始!
3、解读第二句。
师:李白乘着船将要走的时候,发生了啥事?谁来接着读?生:(略)
师:这一句你读懂了啥?生:(略)
师:“闻”在这里是啥意思?“踏歌”呢?生:(略)
师:这句诗该怎么样读?生:(略)师:为啥?
师:引导学生,这里李白有两个没想到,你认为是哪两个没想到?从哪里看得出?
生:李白带着惆怅的心情离开汪伦,没想到汪伦来送他,从“忽闻”可以看出;另一个没想到送别的方式很特别,洋溢着热情。从“踏歌”可以看出。
师:是啊,多感人!多意外!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带着一种意外,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谁来读这句?
4、总结一二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句写了一件啥事?生:(略)
师重复同学的回答,板书:-------行-------闻-------,并指出这两句是“叙事”。板书:叙事
5、激发想象。
师: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回到李白那个年代,回到汪伦送别李白的那个场景,去亲身体验一些他们离别时的情景。教师指出:可以从动作、神态、语言、离别的画面去想象。
师:谁来说说?你想说那个方面?生:(略)(动作,可表演)
6、解读三四两句。
师:老师有个疑问,为啥作者没有把动作、神态、语言、画面写到诗句里?(生可能疑惑不解)
师: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一方面,诗句讲究凝练,不枝枝节节,另一方面,对于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而言,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再多的言辞也是无力的,再多的表达也是多余的,他们只有默默相视对方,唯有任桃花潭的水静静的流淌,以此来叙说着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齐读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你读懂了啥?
生1、我读懂了它的意思:虽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但是呢却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师:“不及”啥意思?生:(略)
师:这句诗还可以怎么样理解?
生2、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生3、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怎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呢?
师:这两句诗你还读懂了啥?生:他们的感情深厚。
师:是啊,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板书:-----深-----送----。谁来读这两句?生:(略)
师:这两句在语调上应该怎么样读?生(略)
师总结:第三句要读成升调(示范),齐读!还不够深,再读!对了!第四句要读成降调,(示范),齐读!还没降下来,再读!对了!这样一来形成了对应回环,给人语意完整的感觉。
师: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还要用啥语气来读?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生:饱含深情!
师:是啊,饱含深情!这就是“抒情”。板书:抒情。想不想再读这两句诗?站起来读,好吗?读呀!
三、整体回顾,升华主题
师:感觉累吗?甩甩膀子!好,现在我们再来看整首诗,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叙述了-----,后两句抒情,抒发的感情是---------。(师生共同完成)
师:从整首诗看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怎么样?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生:(深厚、深情厚谊)师:对!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深情厚谊。
师:会读吗?一起来读!开始!
师:会背吗?合起书本,试试!
四、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
师:古诗美吗?生:美
师:是啊,古诗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谐和,很过瘾!但这首诗更美的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真挚的情感!想不想再读一些送别友人的诗句?请听!(播放课件)
师:是啊,朋友是啥?朋友就是那一杯杯浓浓的茶,让人喝了回味无穷,精神百倍;朋友就是那一坛坛的陈年老酒,让人饮了唇齿留香;朋友就是那春季里绵绵的细雨“润物细如无声”沁入了我们的心脾,-------我们再来欣赏李白的《赠汪伦》播放配乐朗诵。
五、作业设计,延伸课堂
师:以前的作业都是谁给布置?生:(老师)
师:想不想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生:(想)
师:敢不敢?生:(敢)
师:那么自己设计一份作业,想想怎么设计?
师引导:可以把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续写一篇文章,老师帮你开个头:岁月轮回,时光穿梭,转眼间已到了二十一世纪。有一天,李白乘坐着一辆轿车到桃花潭去游玩。正看得起劲时,忽然后面有人喊了声:“李白!”李白回过头来一看,原来---------。你能接着写下去吗?发挥你的想象试一试。
六、结束语
师:时间匆匆,转眼间一节课结束了,我们通过交流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啦!我会记住你们,你们会记住我们吗?生:(会)谢谢大家!我想会的,因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还在我们心间流淌,就让我们在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挚感情中结束这节课吧!(播放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zèng lún ---行---闻---(叙事)
25、 赠 汪 伦 唐 李白 深情厚谊
---深---送---(抒情)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11
背景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伦送我情。
从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结束之日起,学生们就在我的牵引下开始了日见其深、日见其广的课外阅读。仿佛山泉总要流经秀谷——刚上三年级,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触角探进古典文学的广袤虚拟主机:方思佩、夏璇读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周楠、江嘉辉、晋申诸男生比赛似地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少儿版);汇报课上,沈冠楠声情并茂的《爱莲说》,震住了全班,令一帮要强的小家伙大受刺激!孙添于是不甘示弱,打擂似地诵起了“关关雎鸠”,就连程度较差的郑丹东,也在摇头晃脑地唱读《三字经》。
所以——这节课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古诗《赠汪伦》原本浅显,背诵、理解1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大半节课干啥呢?我当然可以接着往后上,可是,既然课时宽松,既然学生不求甚解、率性而为的阅读需要提升和引导,那么——在“家里”,在自己小孩中间,我且以“完成任务”为起点,和他们一道,乘着李白的扁舟,踏着汪伦的歌声:驶出去,飞起来。
为此,在后面的30分钟,我们——
现场
一、为彰显古诗《赠汪伦》的与众不同,回顾读过的同题材唐诗(课文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为讨论做准备。
师:人生自古伤离别。对于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言,友情、亲情和爱情,一个都不能少!(笑声)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是惧怕孤独的。离群索居是孤独;抛亲别故,住在陌生人群中间也是一种孤独。孤独滋味最难熬——所以,自古以来,离愁别恨成了文学创作永恒的话题。这样的作品,唐诗中就有不少,谁能背来听听?
学生(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孟浩然)
学生(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学生(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学生有的记得牢些,有的记不清了,于是,当一个人站起来大声背诵时,其他小孩努力回忆着,轻轻跟着念。是相对低沉的声音使然,更是诗歌不可言传的感染力使然,念着念着,渐渐的——课堂气氛变得有些低回黯然。
二、讨论:两种人之常情
师:当我们把这几首送别诗放在一起读时,有啥共同感觉?
学生(1):凄凉。依依不舍。
学生(2):悲壮、苍凉。还有些伤感。
师:对。凄凉,辛酸,依依不舍,淡淡忧愁——这是大多数离别文字的基调,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
大家知道,刘晓辉同学的父母早就要把她转到上海去了,可是刘晓辉呢,拖了也拖,总也不肯走,为啥?
学生(1):我知道,她不愿意离开这儿的老师和同学,她怕上海的新老师、新同学不喜欢她。
学生(2):老师,昨天我和刘晓辉通电话了,她说她在那里过得很好。
师:我也接到她的信了,薛老师很为她高兴!我早就说过:刘晓辉同学勤勉善良,到哪里都不会缺少友谊,到哪里都不会孤独的。可是,这依然不能减少我们对她的牵挂和思念——为啥?
学生(1):因为她是我们的好朋友。
学生(2):因为她宽容大度,从不斤斤计较,和她在一起,我们特别开心。
学生(3):临走的时候,她爷爷请我们去她家玩了一个晚上。看dvd,唱歌,喝饮料,开始还挺高兴的,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都哭了……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感人的友谊——谁说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情?我觉得我的学生最懂友谊了。但是呢生活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你们能说说吗?
学生(1):汪燃下课老打我,这学期他终于转学回老家了,我很开心。
学生(2):表哥最不懂礼貌了。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柜找吃的,还霸占电视,拿着遥控器乱按。他一来,我们全家都头痛!
学生(3):一天晚上,我家来了个客人,是父亲同事。从6点钟一直坐到10点半,高喉咙大嗓子的,废话那个多!茶喝涨了,上过卫生间,也坐到了沙发上!母亲恨死啦,警告父亲:下次再带这种人来家,跟他没完!(笑声)
师:听听,多丢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好好检讨自己,千万不能像这三位,否则,人见人厌,很可怕,很没面子哦——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离开使我们感到万分高兴,那说明啥?
学生(1):这人很烦。
学生(2)他爱欺负人。
学生(3):或者我正忙。
学生(4):或者我有自闭症,根本不好客!(笑声)
师:大家说得很好,也很全面。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投缘的两个人之间是绝对不会为离别而伤心的。伤心啥?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三、扣住“踏歌”,真切体会汪伦的心情。
用事先准备好的磁带播放《小白菜》《红蜻蜓》《中国少年先锋队歌》,它们分别是凄凉、抒缓和激昂欢快的。经过一番令人捧腹的尝试,学生找到了“踏歌”的感觉,发现可以“踏而歌之”的只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它是轻松、欢快,令人振奋的。由此可以想见:汪伦所踏之歌必定也是轻松、欢快者;汪伦心情必定也是轻松、欢快的——绝无好友远别“应有”的伤感。
一片笑声中,三两个学生提前退出“踏歌”激起的浪花,面露困惑。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一等,再等一等!
四、讨论:从后两句体会李白其人其诗
师:如果换作我,看到朋友因为自己离开而高兴,我会很伤心的!可咱们瞧瞧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呵,感觉好着呢!在他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也深厚、也真挚——这中间必定是有原因的,否则,我们可以说李白这人自作多情、恬不知耻啦!(笑声)
学生(1):我觉得李白的感觉是对的。如果汪伦不喜欢李白,就不来送行了。
学生(2):汪伦仰慕李白,所以才特意请他。能结交鼎鼎大名的诗人,他已经感到很荣幸、很满足了。
学生(3):在新华书店,我看到签名售书,场面真火爆。父亲说,那些人都是追星族。汪伦也是追星族——李白来了,大笔一挥,他也跟着出名了!能不高兴吗?
师:追星族这个比方很有意思。不过我认为汪伦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比起赵薇、谢霆锋的崇拜者,要高明得多,也体面得多。
学生(4):我同意前一个同学说的。是仰慕,不是追星。送李白的时候,古诗《赠汪伦》还没写呢。
学生(5): 老师说过,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所以汪伦要用快乐的歌声为他送行、为他祝福。
学生(6):李白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离别是常有的事。如果分别一回就伤心一回,那他还怎么云游,怎么写《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和……和《望天门山》呢?
学生(7):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他们谁也不为离别忧伤。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把我原先准备说的许多话都给说了!所以我常讲:给你们上课真轻松、真享福。同时,这也让薛老师感到压力很大,我得用功再用功,否则,你们就不用我教,也不要我教啦!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在离愁别恨之外,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友情在: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说它是——
学生(1):潇洒。
学生(2):豪放。
学生(3):这就是浪漫!
师:对。这就是李白,这就是浪漫。它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表现为古诗《赠汪伦》的洒脱豪放。
所以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当我们读一首好诗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读一颗真诚美丽的心灵,在读一段鲜活生动的世俗人情。世界有多么广阔,人的心灵就有多么广阔——千万不要以为李白只有乐观豪放的一面。这里是李白的两首死别诗,大家可以借助资料或通过讨论来读懂。我相信,前一首会让你们笑破肚皮,而后一首呢——读了就知道啦(出示预先板书好的内容):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也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于何人!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学生记录,朗读,议论。教师巡视,有问才答。)
铃声响,下课!(根据课后记录整理)
后记
这节课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性学习(本文略去)——深入发掘——向课外拓展。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跳起来摘到果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教材”出发,进入更深更广境界的过程。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教师惟有厚积薄发,预先具备了较深的内功、预先蕴积了真诚的感动,才有可能调动这种力量,唤起这股激情。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家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办法的探索与改进:教程怎么样设计,课件怎么样制作,多媒体怎么样应用,学生怎么样调动……教师的底蕴和学养则少被提及,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
我们当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当然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但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交会,对于那些蕴涵深刻的美文,我们首先要的是知人论世,是动情。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动情的感悟永远比动脑得来的答案更难忘、更真切、更具孕育性和扩张力——那感悟也许是朦胧的,比不上“分析”来得透彻。但其可贵也正在于朦胧——因为“理解”总是局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之内,而感悟或莫名激动却将人引向无边的未来和不限广阔的虚拟主机。
有些老师可以从自己的教学预计到学生能考出多少分,那是我所不能及的“硬功夫”。我所可骄傲的是:一再惊喜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他们由此而来的思辨能力。
由于我的“漫谈”(也有同行斥为“散扯”),学生由《北京的四合院》读到《穆斯林的葬礼》;由《秋季的怀念》读到了《我与地坛》——当然,能这样做的,总是“一些人”,这就足够了,社会的前进总是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整个集体读书境界的提升,也必定要依赖于一部分人的捷足先登。
佛说:自度度人。
这也是我的远航和飞扬。
点评
窦桂梅(北京清华附小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一节有些“另类”的语文课。
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办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它。我想,这节课给予我的启发就是——教师的素质永远是最重要的。
正如教者所说:“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家仍然陷在办法技巧的探索与改进上。教程怎么样设计,课件怎么样制作,多媒体怎么样应用,学生怎么样调动……教师的底蕴和学养则少被提及,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
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手段,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新星”,而是那些认准方向、劳作不息的普通教师。
从背景简介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薛老师是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老农”,她在用文化经营自己的“庄稼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就这样,在四季的轮回中,伴随着学习、鉴赏、思维、表达的快乐,学生成长着,幸福着。这种经历和感受,必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薛老师的教学是在传递文化,也是在传递激情。尽管她的力量还很单薄,尽管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都缺乏薛老师这样的内功,但我们在追赶她的时候,已经和她一起去远航,去飞扬了。
(定制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1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夸张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
4、通过诵读诗歌,感受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提起唐代诗人,我们首先会想到哪些诗人?
2、过渡: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这位出生于公元701年的大诗人,游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是不是也背了不少李白的诗呢,考考大家,怎样?
3、出示课件:考考你。
4、揭示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二、新授
1、解题。
①读诗题,从这三个字中,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②简介李白和汪伦的故事。
③理解“赠”和“送”的区别。
④过渡:李白要赠给这位好朋友啥呢?
2、初读。
①自由读,在不能读懂的地方标上一个小小的问号,在能够读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②交流。
③再读,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猜猜诗歌的意思。
④基本上猜出了诗歌意思的同学举手,张老师有一门绝学,就是根据你的朗读判断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
指名读。
3、再读诗歌,想象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你可以低声吟诵,可以高声朗读,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①李白来到泾县,一晃十余天过去了,他即将离开那里。就在他来到江边准备登船离开时,他可能会想——
②既然他们之间的情谊这么深厚,为啥汪伦没有来送行。汪伦可能——
李白周游中国,结交了不少好友,也经历了无数的别离之苦,他可能不想再增一份离愁伤感,于是留下了一封书信悄悄地辞别。
汪伦可能不知道李白要走,李白也没有想到汪伦会来,所以诗中说李白“忽”闻岸上踏歌声。
③但最终汪伦还是知道了,他怎么来为李白送行的。
理解踏歌。
学生踏歌《送别》。
④三读诗句。
你就是李白,听着这歌声,你是否为汪伦的热情感动。于是你感动地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就是李白,听着这歌声,你是否为汪伦的真情激动。于是你激动地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就是李白,听着这歌声,你是否为汪伦的真挚激扬。于是你感动地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⑤理解修辞。
李白带尺子了吗,桃花潭真有千尺深吗,这运用了啥修辞手法?(夸张)不光是夸张,这也是比喻,将潭水千尺之深比喻成了汪伦送李白的情谊,说明了汪伦送李白的情谊非常深厚。
⑥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出这种情深吧。
指名读诗歌。
三、延伸
1、送别诗很多,你还背过哪些诗,背给大家听听。2、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语词,却有着同样的情谊,同样的相思。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读出那份真挚的情谊,读出那种依依惜别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13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出示[课件一]
1. 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 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里(黄)云(白)日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万(紫)千(红)总是春
3. 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声语) ②白发三千丈 ③(举头望明月)
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家乡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
二、 交流资料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学习古诗 出示[课件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 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 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办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 检查自学情况:
①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③ 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么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啥?(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进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问: 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啥关系?(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 配乐背诵 出示[课件四]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四、 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请你选择其中几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如:《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进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五、 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活动课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只要大家多读多背,我想,我们班一定会出很多小诗仙.
[设计意图] 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大班古诗《赠汪伦》 篇14
一、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
也许,小孩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也许,小孩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
《回乡偶书》里那个老人家,面对家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移世易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家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的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小孩们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贺知章、李白一路同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故乡,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诗中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诗文,让学生懂得热爱故乡、珍惜友情。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回乡情境图,老师简述图意。
2.揭示课题。
3.播放配乐古诗朗读录音。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听听对方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诗句是不是读通了。
3.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4.理解诗文: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的故乡时的喜悦与感慨,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离乡之久,回乡之晚。(语速放慢)“无改”读得昂扬一点。“衰”读得起伏一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比较:“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笑”能不能改为“请问客从何处来”?(读出儿童的天真浪漫来。)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2.指名读,分小组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3.配乐练习读。
4.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5.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6.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7.这么美的是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背诵《回乡偶书》。
a)自由背。
b)同桌互背。
c)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d)配乐有感情地诵读。
8.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故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身边,请你想象一下,你当时的心情会怎么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想象中的一样吗?
9.再背一遍。
(四)认读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学生集体认读。再用游戏形式巩固认记这些生字。
2.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音 客 何”
先认读,再交流记字办法,最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
客:宝盖儿不要写得太宽,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何: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书写“何”字右边的“可”字时,横要长些,“口”尽量向左,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音:字的第二横应当写长一些,突出主笔。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可以评议写字情况。
(五)拓展练习
“我”回到了家乡,见到了亲人,会说些啥?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课件,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首古诗《赠汪伦》。
(二) 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习要认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齐读。
3.同桌互相读全文。听听对方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诗句是不是读顺了。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自己试着按节奏读。
2.指名读。
3.理解诗文。
(1)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谁来送行了?
李白心情怎样?
比较:“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和“也”?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惊喜“忽闻)
(2)第二句: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有多深?
4.有韵味地读一读,读出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5.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欣赏,再谈谈你的感受。
6.表演: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最想说啥话呢?
7.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8.学生自由背诵。
9.学生自荐背诵本课的两首古诗。
(四)指导写字
1.自己边读边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读一读。出示要求会写的几个生字:舟 乘 汪
2.指名读。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你准备用啥办法记住它们?
3.教师范写“舟”,注意提示笔顺。再范写“乘”,的撇捺要伸展开。注意指导把字写美观。
4.练习写字。老师检查写字情况。
(五)拓展活动
诵读表演:将这两首诗改编成小情景剧,当堂排练演出。
七、资料袋
1注释
踏歌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现在,苗、瑶、纳西等民族还有这种舞蹈。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时,一般都会有这种表演,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现学现跳。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多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故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无改没啥变化。一作“难改”。
衰疏落。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2典故:《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特别想请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呢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请到李白。李白这个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爱钱,一生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之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渴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了。”李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的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都去喝酒的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这天,李白要继续他的行程了。正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一首《赠汪伦》便脱口而出。
推荐站内搜索:吉林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成考专升本报名、伤感爱情日志大全、黑龙江公务员考试时间、2015成人高考成绩查询、黄豆的观察日记、自学考试网、北京自考成绩查询、湖北自考成绩查询系统、2022冬奥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