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精选12篇)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1
(第五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手持风车,边转动边哼唱《大风车》歌曲疾步走上讲台。
师:(与学生共同唱完第一小节后)同学们,你玩过风车吗?
生:玩过。
师:那么,谁来说说风车的风叶是怎么样运动的呢?
生:旋转。
生:风车的风叶是旋转的。
(板书: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认识“旋转的中心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风叶也是怎么样旋转的呢?
生:围绕着一个中心点来旋转的。
生:围绕着中心点来旋转。
师:对。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旋转,都要围绕一个点来旋转,这个点叫“中心点”。
(学生齐说“中心点”,教师板书:中心点)
2、认识“旋转的两种方向”
(1)课件出示风车和摩天飞轮
师:风车是要围绕中心点旋转,摩天飞轮也是要围绕中心点旋转;那请同学们再来观察它们的旋转有啥不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方向不一样。
生:它们转的方向不同。
师:风车往哪个方向旋转呢?摩天飞轮也往哪个方向旋转呢?
生:风车的风叶往右边旋转,摩天飞轮向左边旋转。
师:对,方向不同。风车朝右方旋转,摩天飞轮朝左方旋转。这两种方向在数学上有它的专用名称。
(板书:方向)
(2)课件出示钟表,让学生在钟面上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和钟表上指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
生:顺时针方向
师:与钟表上指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叫?
生:逆时针方向。
(教师板书两种方向)
师:大家跟老师一起边说方向边用手势表示。
3、结合钟表指针的旋转,认识“旋转的角度”
(1)请学生观察指针由12旋转到3
师:大家观察,钟表上的指针发生了啥变化?
生:指针围绕着中心点旋转,转成了一个90度的直角。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怎么判断它旋转了90度。
生:因为它中间的夹角是直角,是90度。
师:请看大屏幕,指针刚开始指向12,然后也指向3,刚好形成一个夹角,而这个夹角是直角,就是90度。我们应该看指针旋转前后形成的夹角来判断旋转的角度。
(板书:角度)
(2)请学生完整地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指针的旋转过程?
生:绕着右边旋转了90度。
生:绕着中心点,每过一个时辰是30度,转了90度。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指针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师:说得很全面,谁还想说一说?
生:指针围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生:指针围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师:其实,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也是通过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图形的旋转)
(二)欣赏图案,感悟旋转的三要素
1、欣赏图案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并动态演示数学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
生:漂亮。
师:想不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样设计出来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美丽的图案。
2、观察主题图
师:观察这个图案后,你发现了哪些特别的地方?
生:有四块图拼起来的。
师:由四块图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个图案进行分解,分为四部分,观察每一部分的小图形,有啥特点?
生:由四块拼起来的。
生:由四块一样的图拼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图案分解为几部分呀?
生:四部分。师:四部分图形的形状一样吗?
生:一样。
师:大小呢?
生:一样。
师:有啥不同?
生:方向变了。
生:图案方向变了。
师:从图a到图b,再到图c,最后到图d,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同样,这两个图案也可以分解为四部分,每一个小图形的形状、大小全都一样,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分解过程】
师:我们把整个图案中的一小部分图形就叫做基本图形。
(板书:基本图形)
(三)探究图案的设计过程
1、独立尝试旋转图形
师:同学们,请你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使图形a到图形b的位置上,再到图形c、d的位置上呢?
生:通过旋转。
师:你能试一试吗?请拿起你手中的基本图形,先放到方格纸上,你试着旋转,看能旋转到图形b的位置上吗?
【请学生拿出学具--桌上的基本图形,确定好中心点,在方格纸上试着旋转,看怎样得到图形b。】
(教师巡视,看学生怎样操作。)
师:在图形a的旋转过程中,要注意啥呢?
生:要围绕中心点旋转。
师:你来指一下中心点。
(请学生指一指中心点。)
师:我看到有些同学用铅笔尖按住中心点,有的用手按住中心点,真是个细心的好小孩。
师:还要注意啥?
生: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图形a绕这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形b的位置上。
师:你再试着将图形旋转到图形c的位置上,再旋转到图形d的位置上。
2、观察图形旋转过程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的旋转过程。
师:跟你的旋转过程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再来细心地观察每一次的旋转过程。
师:观察图形a怎么样旋转到图形b的位置上?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形b。
师:谁来试着填一填?
【课件出示:图形a绕 点 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
生:图形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生:图形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你怎么样判断旋转了90度?
生:因为那两条边的夹角是90度。
师:请看大屏幕,我们看里面这个小半圆的一条边旋转前在这里(鼠标点击边),旋转后在这里,刚好形成直角,是90度。
(教师手势演示)
师:把图形a的旋转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再看图形b怎么样旋转到图形c的位置上?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再来说?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谁听清楚了?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再看图形c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谁听懂了?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这个基本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最后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
3、拓展视野:让学生观察另一个图案的旋转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旋转的过程。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用这样的办法设计的,请看大屏幕,这个图案中的基本图形是啥图形?
生:菱形。
师:注意观察它的旋转过程。
师:谁来说说图形a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听懂了?你来说。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来说说图形b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b绕o点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她刚才忘记说啥了?
生:顺时针方向。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说?
生:图形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再看图形c也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师: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一些简单的图形,经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后,都可以得到各种美丽的图案。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图案。而且,在旋转时,首先要确定好中心点,围绕中心点旋转,然后还要确定好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才能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三、实践体验
1、找一找
师:通过上面老师和大家的学习,接下来老师想来“考考你”,看你会不会找中心点?
师:请打开书55页,读一读第1题。
师:拿出小三角形,让你的小三角形和图1中的蓝色三角形重合,你转一转,看看以谁为中心点旋转就会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再转一转图2、图3,并说一说每次旋转都是以谁为中心点旋转的?并填写下面的三道小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做完的同学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每个三角形在旋转时是以谁为中心点旋转的?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看看我们填得一样吗?
师:谁来读第一道题?
生:以点a为中心点旋转的图形是(2)。
师:你们跟他想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来读第二道题?
生:以点b为中心点旋转的图形是(1)。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师:谁来读第三道?
生:以点c为中心点旋转的图形是(3)。
师:全部填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好,继续努力,想一想,为啥同一个三角形旋转之后的图形样子不一样呢?
生:旋转了。
生:中心点变了。
师:同一个基本图形,选择的中心点不同,旋转后的图形会发生变化,看来中心点的作用也很神奇呀!
2、说一说
师:请看大屏幕,先看一看旋转过程,并思考“蓝色三角形怎么样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谁来说一说蓝色三角形的旋转过程?
生:蓝色三角形围绕中心点按着逆时针方向旋转了180度。
师: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蓝色三角形围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生:蓝色三角形围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啥没有说?
生:角度。
师:我们要说清楚中心点、方向、角度。谁再来说一说?
生:蓝色三角形围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我们一起来说。
齐说:蓝色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了180度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你怎么判断旋转了180度?
生:因为平角是180度,它刚好形成了一个平角。
师:三角形的这条长边旋转前后正好形成了平角,所以蓝色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了180度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3、填一填
师:请看书中的第2题,先读一读题,再按照题目要求去转一转,再填写三道题,可以用小三角形转一转。
(教师巡视指导。)
师:填完的同桌互相交流,看看你们填得一样吗?
师:谁来回答第1题?
生: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谁来说?
生: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2)所在的位置。
师:题目要求顺时针方向,到图形4的位置上要逆时针旋转才可以。
师:你重新说一说吧。
生: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2)所在的位置。
师:好,谁来回答第2道题?
生: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来回答第3道题?生: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生:不同意。
师:这里应该填啥呢?
生:填180度。
师:对,这里应该填角度,是180度。从图形2旋转到图形4的位置,形成啥角?
生:平角。
师:这里应该填180度。
师:大家再看,同一个三角形,从图形1旋转到图形2的位置上,旋转了多少度?
生:90度。
师:从图形2到图形4,旋转了多少度?
生:180度。
师:有啥不同?
生:角度不同。
生:位置变了。
师:同一个三角形,旋转的角度不同,旋转后的位置就不同,看来“角度”对于旋转也很重要。
4、转一转
师:请看下一道题,先读一读题。
师:请你拿出第一个图形,照着图形a的样子放在方格纸上,同桌合作,按住中心点,旋转成图形b的样子,并互相说说旋转过程。
(同桌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看大屏幕,谁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形成图形b。
师: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观察它的旋转过程。
【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师:谁来指一下中心点?
(请一名学生指一指。)
师:谁找的跟他的不一样?
(请学生指一指。)
师:这个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当作中心点来旋转。我们一起来看看旋转过程。(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齐说: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形成图形b。
师:请拿出第二个图形,同桌合作,看怎样形成图形b。
师:同桌互相说说旋转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我们来看看旋转过程。
【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师:和你们的旋转过程一样吗?
生:一样。
师:请看第三道题,同桌合作,看怎样形成图形b?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图形a怎样形成图形b?
生:图形a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请看旋转过程。
【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生:图形a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刚才这两道题中,用到的是同一个图形,可是旋转过程中有啥不同呢?
生:一个是顺时针方向旋转,另一个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生:旋转方向不同。
师:同一个基本图形,旋转方向不同,旋转后的图形就不同,看来旋转的方向也很重要。
5、画一画
师:下面,老师考考你,看你会不会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师:请看题目,读一读。
【课件出示作业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拿出你的作业纸和三角尺,动手画一画,也可以用手中的三角形先转一转再画。
(学生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完的同桌互相交流,看看你们画得一样吗?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看看你们跟老师画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大家请看,在画图形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b时,要从中心点出发开始画,要按照顺时针方向,还要看与中心点相连接的两条线段的夹角是否是90度,两条线段在原图中占几格,旋转后的图形也要占几格。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啥?你有啥新的收获?
生: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旋转时要注意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我知道了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旋转时要确定中心点、方向和角度,方向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生:我知道了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
生:我知道了旋转时要确定好中心点、方向和角度,旋转的方向有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
生:我知道了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好看的图案。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并探究了“图形的旋转”,知道了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制作出美丽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好中心点、旋转方向和角度,希望大家能自己选一个基本图形去旋转制作美丽的图案,送给你的父亲、母亲、老师和朋友们,好吗?
生:好。
师:相信你会成为设计师的,加油!
《图形的变换》实录后反思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第二小学 高艳玲
“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每个教师的课堂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自己,进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再看五稿课堂实录,将自己的思考总结如下:
我在课堂中关注了四点:
1、关注学习气氛。课前,教师手持风车,边转动边唱《大风车》歌曲走上讲台,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节奏中开始学习,这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有趣、富有思考性、求知欲望强烈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积极积极的参与到探索、交流、创造的数学活动中。
2、关注教学起点。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虚拟主机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开始,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进而引出课题——《图形的旋转》。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旋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初步感知了旋转的三要素,解决了旋转中心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问题,并让学生试着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以学生喜欢的美丽图案作为主题图,使学生感到亲切、有意思。在对美丽图案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图形旋转的本质特征。
3、关注学习过程。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试一试等办法进行操作、探究,认识图形的旋转。也通过具体实践练习,使学生经历了转一转、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
4、关注课件演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而且通过不断的演示对学生的猜想、操作给予了回应,使学生能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动力源泉。
纵观全课,仍然存在问题:
1、给予学生的探究虚拟主机小了。我总是有点着急,怕学生耽误时间,总是把学生引到自己预设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在练习题中,让学生讨论旋转中心点的不同、旋转角度的不同、旋转方向的不同,这些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体验旋转三要素的重要性不够深刻。
3、主题图的处理过程中,让同桌说图形的旋转过程时,应让学生边转边说,这样使学生对旋转过程的认识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
4、课堂中忽视了细节。在与学生一起演示两种方向时,应转身背对学生一起做。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应将教师的指挥棒随着演示内容而动,更清晰、明确。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提出、探索、设计、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但我想我们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手拿风车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你玩过风车吗?
生:玩过。
师:风车的风叶是怎么样运动的?
生:旋转。
生:风车的风叶在旋转。
(板书: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认识“旋转的中心点”
师:认真观察,风叶也是怎么样旋转的?
生:绕着一个点来旋转的。
生:围绕着一个点旋转的。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旋转,都要围绕一个点来旋转,这个点叫“中心点”。
(板书:中心点)
2、认识“旋转的两种方向”
(1)课件出示风车和摩天飞轮
师:大家请观察它们的旋转有啥不同?
生:一个向左边旋转,一个向右边旋转。
生:方向不同。
师:方向不同。
师:风车朝右方旋转,摩天飞轮朝左方旋转。这两种方向在数学上有它的专用名称。
(板书:方向)
(2)课件出示钟表,让学生在钟面上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和钟表上指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
生:顺时针方向
师:与钟表上指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叫?
生:逆时针方向。
(教师板书两种方向,并与学生一起边说边用手势表示两种方向。)
3、结合钟表指针的旋转,认识“旋转的角度”
(1)观察指针由12旋转到3
师:指针发生了啥变化?
生:指针旋转了由12转到3。
师:指针旋转了多少度?
生:90度
师:你怎么样判断指针旋转了90度呢?
生:因为12到1是30度,12到2是60度,12到3就是90度。
生:因为12到1是30度,到了2是60度,到了3是90度。
师:请看大屏幕,指针刚开始指向12,然后也指向3,刚好形成直角,就是90度。我们应该看指针旋转前后形成的夹角来判断旋转的角度。
(板书:角度)
(2)让学生完整地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指针的旋转过程?
生:指针绕着中心点旋转了90度。
师:啥方向呢?
生:顺时针方向。
师:谁再来完整地说一次?
生:指针围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生:指针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师: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也是通过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图形的旋转)
(二)欣赏图案,感悟旋转的三要素
1、欣赏图案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并动态演示数学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
生:漂亮。
师:想不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样设计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美丽图案的设计过程。
2、观察主题图
师:观察这个图案,有啥特点?
生:有四块半圆组成的。
生:都有一个半圆形。
生:都是有一个图形旋转而来的。
师:图案中有没有相同的部分?
生:有。
师:有相同的几部分?
生:四部分。
师:其实这个图案可以进行分解,分为四部分,观察每一部分的小图形,形状变了吗?
生:没有变。
师:大小变了吗?
生:没有变。
师:啥变了?
生:方向变了。
生:图形的方向变了。
生:图形的角度变了。
师:也就是位置变了。
师:同样,这两个图案也可以分解为四部分,每一个小图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只是位置变了。【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分解过程】
师:我们把其中的一份图形就叫做基本图形。(板书:基本图形)
(三)探究图案的设计过程
1、观察图形旋转过程
师:怎么样才能使图形a到图形b的位置上,再到图形c、d的位置上呢?
生:旋转。
生: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观察每次的旋转过程,还要注意啥?
生:都要绕着中心点旋转。
师:谁来指一下中心点?
(请一名学生上台指一下中心点。)
师: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2、独立尝试旋转图形
师:你能用手中的学具试着旋转到图形b、c、d的位置上吗?
【让学生拿出学具--桌上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试着旋转,看怎样得到图形b、c、d。】
(教师巡视,看学生怎样操作。)
3、集体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每一次的旋转过程,观察图形a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a绕着中心点顺时针旋转。
师:旋转了多少度?
生:旋转了90度。
师:你怎么样判断旋转了90度?
生;看小半圆的一条直边,旋转了90度
生:我也看里面的小半圆,刚好旋转了90度。
师:请看大屏幕,我们看里面这个小半圆的一条边旋转前在这里(鼠标点击边),旋转后在这里,刚好形成直角,是90度。
【课件出示:图形a绕 点 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
师:谁来试着填一下图形a的旋转过程呢?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生:中心点就是哪个点?
生:点o。
师:谁再来说一遍?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听清楚了?谁再来说一次?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再看图形b怎么样旋转得到图形c?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听懂了吗?谁再来说?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再看图形c发生了啥变化?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很好,谁再来说一说呢?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真棒,说得很不错嘛。
师:由一个基本图形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最后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
4、拓展视野:让学生观察另一个图案的旋转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旋转的过程。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用这样的办法设计的,请看大屏幕,这个图案中的基本图形是啥图形?
生:菱形。
师:注意观察它的旋转过程。
师:谁来说说图形a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听明白了?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还想说?
生: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
师:谁来说说图形b发生了啥变化?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生: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师:再看图形c也发生了啥变化?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生: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d。
师:其实,在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图形,经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可以得到各种美丽的图案。
师:大家请看(板书),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得到了美丽的图案,在旋转时,首先要确定好中心点,围绕中心点旋转,并要确定好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才能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三、实践体验
1、找一找
师:下面来考考你,看你会不会找中心点?
师:请打开书55页,读一读第1题。
师:拿出小三角形,让你的小三角形和图1中的蓝色三角形重合,你转一转,看看以谁为中心点旋转就会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再转一转图2、图3,并说一说每次旋转都是以谁为中心点旋转的?并填写下面的三道小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做完的同学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每个三角形在旋转时是以谁为中心点旋转的?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看看我们填得一样吗?
师:谁来读第一道题?
生:以点a为中心点旋转的图形是
(2)。师:你们跟他想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来读第二道题?
生:以点b为中心点旋转的图形是(1)。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谁来读第三道?
生:以点c为中心点旋转的图形是(3)。
师:全部填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好,继续努力,想一想,为啥同一个三角形旋转之后的图形样子不一样呢?
生:旋转了。
生:中心点变了。
师:同一个基本图形,选择的中心点不同,旋转后的图形会发生变化。
2、说一说
师:请看大屏幕,先看一看旋转过程,并思考“蓝色三角形怎么样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谁来说一说蓝色三角形的旋转过程?
生:逆时针。
生:逆时针方向旋转。
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呢?要说清楚中心点、方向、角度。
生:蓝色三角形围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到粉丝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谁听清楚了?谁再来说一次?
生:蓝色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3、填一填
师:请看书中的第2题,先读一读题,再按照题目要求去转一转,再填写三道题,可以用小三角形转一转。
师:填完的同桌互相交流,看看你们填得一样吗?
师:谁来回答第1题?
生: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2)所在的位置。
师:你们和他填得一样吗?
师:好,谁来回答第2道题?
生: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
师:不错,谁来回答第3道题?
生: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度)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里应该填啥呢?
生:角度,180度。
师:对,这里应该填角度,是180度。从2到4的位置,形成啥角?
生:平角。
师:大家再看,同一个三角形,旋转后啥发生了变化?
生:位置变了。
师:旋转的角度相同吗?
生:角度不同。
师:同一个三角形,旋转的角度不同,旋转后的位置就不同。
4、转一转
师:请看下一道题,先读一读题。
师:请你拿出第一个图形,照着图形a的样子放在方格纸上,同桌合作,按住中心点,旋转成图形b的样子,并互相说说旋转过程。
(同桌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看大屏幕,谁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一点顺时针旋转形成图形b。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来指一下中心点?
(请一名学生指一指。)
师:谁找的跟他的不一样?
(请学生指一指。)
师:这个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当作中心点来旋转。我们一起来看看旋转过程。(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师:请拿出第二个图形,同桌合作,看怎样形成图形b。
师:同桌互相说说旋转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应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谁来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我们来看看对不对呢?(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师:和你们的旋转过程一样吗?
生:一样。
师:拿出第三个图形,同桌合作,看怎样形成图形b?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图形a怎样形成图形b?
生:图形a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请看旋转过程。(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师:好,下面看第四道题,看看怎样形成图形b。
(同桌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
生:图形a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形成图形b。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课件播放旋转过程。)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啥?你有啥新的收获?
生: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
生:我知道了旋转的方向有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
生:图形的旋转都围绕一个中心点。
生:我知道了一个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美丽的图案。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图形的旋转,知道了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制作出美丽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好中心点、旋转方向和角度,希望大家能自己选一个基本图形去旋转制作美丽的图案,相信你会成为设计师的,加油!
四稿试讲后反思
今天,我进行了第四次试讲,仍然是借班上课,可是效果与前一次相比,还是有着不同之处,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以下亮点:
1、设置问题,引导思维。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既能揭示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设置了一个个的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及其应用,进而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自主探究,训练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不能把知识的结果强加给学生,不能单纯地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着重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尤其在难点的突破过程中,更是充分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过程,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3、动态演示,激活思维。
课件制作较好,形象、生动,能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虚拟主机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
反思这节课,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
1、试一试的二题,仍然没有在课堂上画一画。看来,在时间的分配要做思考了。
2、课堂中还是让学生说得少了,应该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再说一说,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图形旋转过程的能力,进而达到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第五稿设计中,我更要慎重,将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我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听过高老师的课,我觉得高老师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在演示时,一定注意让全部学生都看清楚老师的手势。
2、当学生叙述旋转过程,教师手中的指挥棒应随着学生的叙述在课件上活动。
看完实录我觉得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说上还要下功夫,问学生的小问题有点多。如:让学生完整地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这一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说出来,但是呢费时,第一个学生回答时老师就应该指导他说完整。为解决其它问题节约时间。
四稿设计后的思考
四稿设计上传以后,老师们讨论的焦点问题是“学生为啥会在叙述图形旋转过程时,出现叙述不完整的现象呢?”我也在深思,感觉老师们分析的原因正是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根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明确旋转三要素的重要性。在朋友们的指点后,我认为除了在主题图的旋转过程中去感受以外,还可以结合练习题,第一道题“找一找”讨论中心点的问题,第三道题“填一填”讨论旋转角度的问题,第四道题“转一转”讨论旋转方向的问题,在练习之后的讨论中,让学生再次感受旋转三要素缺一不可。我想,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对更少一些,让学生更深刻、更彻底地理解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术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有条理地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看看这个游戏你玩过吗?(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
生:玩过。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老师玩的不是很精,你指挥,我操作,看看我们合作的怎样?(教师根据学生的指挥向左、向右或旋转之后再移动。)
师:游戏先玩到这儿,在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平移、旋转。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师在黑板上板书:平移 旋转)
师:这两种运动还熟悉吗?
生:熟悉。
2、复习旧知
师:平移和旋转时应注意啥呢?让我们先看看下面小鱼的变化。(课件演示方格、小鱼,小鱼在方格上向左移动。)
生1:小鱼从o点出发,向左移动4格,到oˊ点。
生2:平移时应说清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概括的很准确。(板书:平移:方向、距离)
师:再继续观察小鱼的变化。(课件演示小鱼旋转。)
生:小鱼以oˊ点为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o 。旋转时应说清中心点及旋转时的方向和度数。
(师相应板书:旋转:中心点、方向、度数)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用平移和旋转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板书:图形的变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活动一
师:观察下面各图是怎样进行变换的?(课件出示)
(师请一名学生读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自己动手移一移、转一转,然后按照下面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观察每组学生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只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做任何干预。)
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全班同学分享?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组到前面汇报。)
生1:(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明)把图形a向右平移两格,图形b向下平移两格,图形c向上平移两格,图形d向左平移两格。这样就得到了风车图形。
生2:把图形a先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c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b和图形d位置不变。就得到了长方形。
生3:图形a向右平移两格,图形b向左平移两格,图形d向上平移两格,图形c向上平移两格。就得到了正方形。
生4:图形a向上平移两格,再向左平移两格;图形b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图形c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d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这样就回到了最初的图形。
师:清楚他们组的变换过程了吗?如有不同意见,现在可以提出。
生5:变换风车时,我变换的过程和他不一样。(边操作边说明)先把图形a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右平移两格;把图形b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上平移两格;把图形c绕最上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下平移两格;把图形d绕最上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左平移两格。也可以得到风车图形。
生6:我变换风车图形的过程也不一样。我以图形a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下平移两格;以图形b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左平移两格;以图形c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右平移两格;以图形d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上平移两格。也可以得到风车图形。
师:你变换时用的是啥办法?
生6:我变换时用的是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办法。
师:生5和生6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都是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办法,为啥变换的过程却不一样?
生:他们在变换时找的中心点不一样,旋转的方向和度数就不同了。
师:你看问题看的很准确。在这里可以说明图形变换时,办法并不是唯一的,要根据要求灵活的选择变换方式。
2、活动二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用4个三角形只变换出了一些简单的图案。你们想不想通过平移和旋转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案。先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课件出示七巧板)
师:这是一个啥图形?(正方形)它是由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七个)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七巧板。现在老师就要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式,把这个正方形变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认真观察,哪个图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课件演示)
生:3号图形向上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2格;5号图形先向上平移6格,再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o ;7号图形先向上平移8格,再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o。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你手中的七巧板也来摆一摆,可以摆老师设计的图案,也可以自己创新,看谁摆出的图形最有创意。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来展示你自己的作品?(学生到前面边操作边说明)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把正方形变换出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原来的正方形和变换之后的图形相比,发生了啥变化?
生:正方形中图形的位置变了,但正方形的面积没变。
师: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面积。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师:对于图形的每一次变换,我们都要清楚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考办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自己默读要求,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生1:图形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b。
生2:图形b以oˊ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得到图形c。
生3:图形a以o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右平移8格,也可得到图形c。
师:先仔细观察,再和同桌说一说变换过程。
生1:图形a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
生2:图形b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师:在这里也出现了一种变换方式。(轴对称图形)应该注意啥?
生:找准对称轴,两侧图形完全重合。(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完全重合)
师:仔细研究,你能想到几种变换方式?
生:图形a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b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c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d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
四、质疑问难、自我评价、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啥收获?
生畅所欲言。
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经过变换所得到的,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问题的大脑,会有更多美丽的图案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 移:方向 距离
旋 转:中心点 方向 度数
轴对称:对称轴 两侧完全重合
点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华应龙)
1、数学源自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导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后面引出平移、旋转、轴对称作铺垫。
2、教师很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间。在新授环节,教师至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充分透彻、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不仅会在实践中应用,而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获取知识。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明确了自己的职责,选择观察、观察、再观察,及时捕捉学生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学生自己的想法。每一次活动结束,都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小节、概括,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良好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自然而大方的教态、熟练的教学技能、富有激qing的启发等,这是一节师生有共同收获的课堂。
3、七巧板的设计。教师能用心研读大纲,区别各年段的不同要求。六年级对七巧板的运用是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进行变换,而二年级所用七巧板要求学生会摆即可。
思考:
1、操作材料怎样给?
出示活动一的要求之后,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何不如先让学生动脑想,再动手去验证,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2、课件啥时候用?
在学生汇报练习题时,课件同步播放,其他学生会一边听,一边看,而不会去思考,这样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2、通过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初步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师: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图形的变换,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索。(师出示课题---图形的变换。)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图(师出示图略),从甲图到乙图是怎样变换的?
让学生充分回答,师肯定将甲图中的a号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可以得到乙图的说法较完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么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师出示图略),然后拿出方格纸和三角形,自己在方格纸上操作,并与同桌同学交流操作的过程。(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谁能说一说,从甲图到丙图你是怎样变换得到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变换办法。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同样从甲图到丙图,可以用不同的办法得到。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么样变换图形的。
(分别请几个图形设计较好的同学在实物投影机上演示。)
二、尝试练习---进一步体验图形变换的不同操作办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下图(师出示图3略),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怎样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办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
待学生回答后,师问:还有不同的操作办法吗?
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办法。
接下来,让同学们继续回答后面的三个问题。只要办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体验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4略)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 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课后反思:
1、由于本节课教材呈现的图形变换内容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每个图形的变换都有多次的操作过程,而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只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接触了在方格纸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如果一开始就引入教材的内容,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进行有层次的铺垫练习:先是请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图形变换的过程,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操作,以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并让学生交流自己操作过程的不同办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进一步体验不同图形的变换过程。这样,就可以将一道综合性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图形的变换,当学生熟悉了这些变换后,再引入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就可以少一些。从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次教学设计是合理的。
2、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办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办法。另外,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3、就平移和旋转两个概念的表述来说,学生对平移变换的表述是比较准确而流利的,但对旋转变换,尤其是旋转角度的表述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地对这方面强化训练。
4、学生在分小组进行摆七巧板的操作活动时,有些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只看别的同学摆,听同学说,我认为这样也是可以的,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5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第五稿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对称、平移之后的也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本课前,学生曾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过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节课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呈现出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丽图案,使学生运用变换的知识分析、欣赏和发现美,较清晰地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创造与创新的兴趣与欲望,为接下来的 “设计简单图案”做好铺垫,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奠定基础。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所展示的正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教材从“欣赏图案”入手,让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然后将图案进行分解,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教材编排注重以下两点:1、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办法。3、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在教学时,我把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作为重点来一一突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想一想”,试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虚拟主机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办法有很大作用。
【学生分析】
学生特点: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
知识基础:1、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在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旋转与角”中已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知道了旋转要围绕一个点旋转,体会了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
生活经验:通过“转纸风车”、“看风扇转动”、“螺旋桨转动”等已初步感受到变换现象的特征。
学习困难:学生在表述基本图形的旋转过程时,不会表述,容易出错,且表述不完整或不到位。
学习兴趣:虽然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学生对美丽图案感兴趣,对探究图案的设计过程感兴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会表述图形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运用观察、操作、归纳等思维办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4,通过欣赏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在第二学段“虚拟主机与图形”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会较完整地表述图形旋转的过程。
2、确定旋转时的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3、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并明确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三要素,这将为学生设计美丽图案及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依据: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时,必须进行动手操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本节课内容的抽象性,学生在实际练习时,一定会出现学习困难,所以我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主题图中的基本图形,小三角形,“试一试”的三种图形等。
学生准备:方格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手持风车,边转动边哼唱《大风车》歌曲疾步走上讲台。
师:(与学生共同唱完第一小节后)同学们,你玩过风车吗?
师:那么,谁来说说风车的风叶是怎么样运动的呢?
(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开始,由学生熟悉的“风车”把他们带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充满好奇,带着思考进入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认识“旋转的中心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风叶也是怎么样旋转的呢?
预设:围绕一个点来旋转的。
应对:对。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旋转,都要围绕一个点来旋转,这个点叫“中心点”。
(板书:中心点)
2、认识“旋转的两种方向”
(1)课件出示风车和摩天飞轮
师:风车是要围绕中心点旋转,摩天飞轮也是要围绕中心点旋转;那请同学们再来观察它们的旋转有啥不同的地方?
预设:方向不同。
应对:风车朝右方旋转,摩天飞轮朝左方旋转。这两种方向在数学上有它的专用名称。
(板书:方向)
(2)课件出示钟表,请学生在钟面上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和钟表上指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与它相反的方向叫“逆时针方向”。
(教师板书两种方向,并与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两种方向。)
3、结合钟表指针的旋转,认识“旋转的角度”
(1)请学生观察指针由12旋转到3
师:指针旋转了多少度?
预设:90度
应对:你怎么样判断出指针旋转了90度呢?
预设:指针刚开始指向12,然后也指向3,刚好形成直角。
应对:看指针旋转前后所形成的夹角来判断旋转的角度。
(板书:角度)
(2)请学生完整地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指针的旋转过程?
【要求学生重点突出中心点、方向、角度】
师:其实,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也是通过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风车、摩天飞轮以及钟表上指针的旋转,使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二)欣赏图案,体悟旋转的特征
1、欣赏图案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并动态演示数学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想不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样设计出来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美丽的图案。
2、观察主题图
师:观察这个图案后,你发现了哪些特别的地方?
师:例如图案中有没有相同的部分?
师:那么相同的有几部分?
师:其实这个图案可以进行分解,分为四部分。请你们观察每一部分中的小图形,它的形状改变了吗?
师:大小变了吗?
师:那么究竟是啥变了呢?
预设:位置变了。
师:同样,这两个图案也可以分解为四部分,每一个小图形的形状、大小全都一样,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揭示图形旋转的本质和特征)
【课件出示美丽图案分解过程】
师:我们把整个图案中的一小部分图形就叫做基本图形。(板书:基本图形)
设计意图:请学生欣赏图案,并对图案进行分解,使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特征“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三)探究图案的设计过程
1、独立尝试旋转图形
师:同学们,请你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使图形a到图形b的位置上,再到图形c、d的位置上呢?
预设:旋转。
师:你能试一试吗?请拿起你手中的基本图形,先放到方格纸上,你试着旋转,看能旋转到图形b的位置上吗?
【请学生拿出学具--桌上的基本图形,确定好中心点,在方格纸上试着旋转,看怎样得到图形b。】
(教师巡视,看学生怎样操作。)
师:在旋转过程中,你有啥地方需要提醒同学注意呢?
预设:都要绕着中心点旋转。
应对:谁来指一下中心点?
预设: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你再试着将图形旋转到图形c、d的位置上。
师:请看大屏幕,看看它的操作跟你的旋转过程、办法一样吗?
师:好。我们再来细心观察每一次的旋转过程。
2、观察图形旋转过程
(1)课件演示图形a的旋转过程,让学生看一看。
(2)请学生思考:图形 a 发生了啥变化?旋转了多少度?你是怎么样判断旋转了90度呢?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判断旋转的角度:课件演示或手势演示。)
(3)请学生填写图形a的旋转过程。
【课件出示:图形a绕 点 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
(4)请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图形a怎么样旋转得到图形b。
(5)课件演示图形b和图形c的旋转过程,鼓励学生说一说:图形b怎么样旋转得到图形c?图形c也是怎么样旋转得到图形d呢?
(教师指导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要求叙述中关注旋转的三要素。)
(6)师小结:由一个基本图形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最后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请学生用基本图形试着旋转,经过交流共享彼此的资源,理解图形旋转的过程,并学会用规范的语言叙述旋转的过程,加深对旋转三要素的认识。
3、拓展视野:让学生观察另一个图案的旋转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旋转的过程。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用这样的办法设计出来的。请看大屏幕,这也是一个由基本图形——菱形,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而得到的美丽图案,注意观察它的旋转过程。
【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旋转过程。】
师: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一些简单的图形,经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后,都可以得到各种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另一个图形旋转过程展示,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图案。而且,在旋转时,首先要确定好中心点,围绕中心点旋转,然后还要确定好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才能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学生充分操作学具,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把多媒体课件和学具有机结合,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让学会感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三、实践体验
1、找一找
师:通过上面老师和大家的学习,接下来老师想来“考考你”,看你会不会找中心点?
(1)请学生打开书55页,拿出学具--小三角形,按老师的要求来转一转,并说一说每次旋转是以谁为中心点旋转的。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每次旋转是以谁为中心点旋转的。
(3)集体交流、订正。
(4)讨论:旋转中心的不同。
(5)师小结:同一个基本图,选择的中心点不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就不同。
设计意图:本题着重考察学生能否找准中心点,并通过讨论体会到“同一个基本图,选择的中心点不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就不同”。
2、说一说
(1)课件出示题目,先请让学生看一看旋转过程,并思考“蓝色三角形怎么样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位置上?”
(2)集体交流、订正,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要求叙述三要素,并理解旋转180度。)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请学生观察旋转过程,并理解旋转180度。
3、填一填
(1)请学生打开书,看一看第2题,独立填写3道小题。
(2) 集体交流、订正。
(3)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4)师小结:同一个基本图,旋转的角度不同,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就不同。
设计意图:本题着重考察学生对旋转角度的理解,能准确填空,并通过讨论体会到“同一个基本图,旋转的角度不同,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就不同”。
4、转一转
(1)请学生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试一试第1题的第一幅图,请学生拿出学具,同桌两人合作,转一转,并说一说图形a怎样形成图形b。
(2)集体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请学生上台演示以不同中心点旋转的过程)。
(3)师小结:同一个基本图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当作中心点来旋转。
(4)请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道题。
(5)集体交流、订正。(课件演示每一道题的旋转过程)
(6)讨论:后两道题的方向。
(7)师小结:同一个基本图,旋转的中心点、角度相同,但旋转的方向不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也不同。
设计意图:请学生转一转,再说一说图形a怎样形成图形b,考察学生对旋转角度和方向的理解,同时请学生体会“同一个基本图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中心点来旋转”,“ 同一个基本图,旋转的中心点、角度相同,但旋转的方向不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也不同”。
5、画一画
(1)请学生在作业纸上,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b画出来。
(2)同桌互相检查。
(3)集体订正,交流。
(4)师小结:在画图形a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b时,要从中心点出发开始画,要按照顺时针方向,还要看与中心点相连接的两条线段的夹角是否是90度,两条线段在原图中占几格,旋转后的图形也要占几格。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办法与规律后,设计“找中心点、确定旋转角度和方向”等类型题,让学生大胆地实践,想一想,转一转,说一说,应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你最感兴趣的知识?你有啥新的收获和感悟吗?
(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啥,说说自己的收获,说说是怎么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并探究了“图形的旋转”,知道了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制作出美丽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好中心点、旋转方向和角度,希望大家能自己选一个基本图形去旋转制作美丽的图案,相信你会成为设计师的,加油!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操作办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知识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高老师你好!用了两个多小时看了你的教学设计的整个网络研讨过程(有的地方看的很粗略),很感动。你五易其稿,不断接受意见,认真调整、大胆实践,真正经历了一次互动交流、实践探索、反思提高的过程,也是我们举办这样活动的目的所在。你用心,你投入,你的背后有一个鼎力支持你的好校长和优秀的教研团队,你虽然辛苦,但也是最幸福的,祝你取得好成绩!
我来的比较晚,你已经到第五稿了,教学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来了,好的方面比比皆是,我不再赘述,只把不同声音留下,可能有些苛刻,请你谅解!
1.关于重点和难点的问题。
我还是同意小李老师的意见,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仍然是“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这是教学要使学生最后达成的数学技能,在三维目标里,应放在第一条中。相对于这个重点,学生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应是对三要素的确定,三要素的分析想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能突破这个困难,即知道了中心点、向那个方向旋转、旋转的度数,就基本保证学生能在方格本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了。所以我认为,重点和难点要调换一下。另外,难点都是相对于重点来说的,你确定的“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会较完整地表述图形旋转的过程。”这不是对于重点的难点,这只是作为一种了解的内容而已。
2.关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已经分析得很到位了,特别是学生的解读。首先我认为行文风格要一致,学情分析不要分成5个方面,显得琐碎,要么一气呵成,用标点来体现层次性;用么用两个标题就可以了,如“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征”(思维特征,兴趣特点等),二是“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学习困难等)就可以了。
教材分析一般要阐述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知识的本质,教材编写的特点等。你的教材分析得比较全面了,但还是感觉有的地方阐述得不到位,不够突出重点。如教材的地位中关于虚拟主机观念的培养问题阐述得不够,这是培养学生虚拟主机方位想象能力非常好的一个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这个内容,现在编写进来,主要意图是啥,需要进一步结合课程标准进行阐述。
3.关于引课和三要素的教学
个人认为关于三要素的感受,要在学生观察分析中、画图操作中逐步感受,最后渐渐清晰清晰三要素,是归纳的学习办法。我没有教过这节课,但我觉得,中心点的确定是不成问题的;方向就是以时针和分针的为标准,一致就是顺时针,忘了就想想钟表的指针,规定的,记忆的,放前放后效果都一样。其实,对于设计来说是不影响效果的;旋转90°,需要多积累,不是告诉一次就解决了。你这样教学是非常扎实,鲜明,但你也在前几稿反思中提到,教学时间紧张,想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这个教学重点移到第二节课,后来也勉强拿了回来,但不是在最佳的教学时间学习的,当然,这与你前面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有关。
所以我认为引课现欣赏几组漂亮的图案,生活中,纯唯美的,让学生惊讶,感到数学的美与神奇。素材到网上找,或到书中找,有一套美国教材《happy数学》里面有好多这样的变换图案,我曾经看完后被感染了,找了几个典型的,放大后转载相框里,放在我们学校的计算数据中心的墙上了,意思是这个图案是数学与计算机的整合。我想你的学生看到后也会惊讶产生探索的欲望。
然后选取三个典型的,制成卡片,让学生在小组里或独立分析观察,提出问题:“你认为这些图案可能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呢”?分析几个,活动几个,可能有几种办法,可能有错误的想法,不要紧,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是学生看到基本图形,看到旋转,知道绕着中心点就可以了。
这样10分钟左右,就可以进入到重点内容的学习环节了。师:同学们想设计这么漂亮的图案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基本的办法。让学生在方格本上探索“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的画法
4.关于教学方式
看完你第五稿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有一点遗憾,很多问题都是都被嚼碎了,给学生探索的虚拟主机小了,学生的自主性就不强了,个性的体验和办法就少了。你可以设计一个或两个比较开放一点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尝试。
5.关于观察、操作、想象的教学顺序问题
有几处的设计都是先操作,后说一说,再画一画。我认为,虚拟主机观念的培养有很多时候(难度不是特别大),应该是先想象,后操作,再说一说。操作一是为了验证刚才的想象,也是积累表象。如果操作后得到了答案,那么虚拟主机观念的培养就要打折。交流要尽量往后放,培养虚拟主机想象能力,先独立思考很重要。
不对的地方,多多谅解!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多媒体演示,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两张方格纸,四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2008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要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办奥运会,老师做了一面五环旗(出示),现在教师要把制作它的过程演示给你们看,请同学们仔细看,教师在做这个图案时运用了啥数学知识?(利用平移)我还有一幅图(风车图案)看老师是怎么样做它的呢?(旋转的知识)。
2、用数学书按老师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转运动。看来学习数学知识对图案的设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就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图形的变换。(出示课题:图形的变换)
二、探究学习
1、教师呈现图(教材35页图1,图2)
师:请观察这两幅图,图1怎么样才能转换到图2?先想一想,然后在方格纸上摆一摆。要边摆边说说你是怎么样摆的,摆完之后告诉你周围的人你是怎么样摆的。教师巡视参与交流。然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1)平移。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
师: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如果是平移的变化,要说清楚是向啥样方向平移了几个格。
(2)旋转和平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
师:在叙述旋转时,要说明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4、出示图3,摆摆看,图2是怎样变换到图3 的?不要忘记边摆边说。
学生先动手操作,再汇报交流并上机演示。
5、出示图4,比比看,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图3是变换到图4 。并组织交流
6、再比一次,图4是怎样变回到图1?交流时让学生演示。
7、小结
三、拓展巩固
1、教材36页第3题、1题、2题
2、变换七巧板。
四、课堂小结:
一节课的时间马上要结束了,真不愿意和你们说再见,和老师学习快乐吗?告诉老师你快乐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
教师很想知道你们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请你结合今天的学习,在课后用笔或在计算机上设计一个图案抒发一下你对2008的期待和向往。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7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单元编写意图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3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以便操作用,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办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办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办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 在图形的欣赏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任意一个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本活动所展示的正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图案的特点。然后将这些图案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啥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教学中,应尽可能鼓励学生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体验旋转的过程。
有条件的班级在开展本活动时,旋转的过程可以在多媒体上演示,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图案形成的全过程。
说一说
第1题
本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中心的问题。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可以先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三角形描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答案:
(1)以点a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②;
(2)以点b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①;
(3)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③。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想一想,再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到的图形描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2所在的位置;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数学万花筒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把本题旋转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下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制作出一个美丽的图案。
试一试
第1题
答案:前三个都是顺时针旋转90°,第四个是逆时针旋转90°
第2题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答案: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本题的要求也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摆一摆、涂一涂通过平移能达到的图形;第二步,摆一摆、涂一涂通过旋转能达到的图形。
答案:
第4题
有了前面几道题的操作经验,学生头脑中已初步建立起了图形变换的表象。因此,活动时,可以先想象、后操作,即先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怎样变换的,然后用操作的办法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练习时,建议先让学生想一想,再自己动手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虚拟主机想像力。
旋转和平移时,学生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操作时会产生不同的操作办法,操作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第5题
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然后由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图形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第6题
本题是对学有余力且十分喜欢设计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不作为对全班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作测试。
本活动的设计前提是能在电脑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可以先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啥;然后再给一组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某一图形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换的;再在电脑上模仿操作;最后再创作。开始时图案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步出示复杂的图案。对于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喜爱的程度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喜欢选择自己的名字,也有些学生喜欢一些特殊的图形等。对学生设计后的作品,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说说设计的思想与设计的过程。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虚拟主机想象力。
4.欣赏对称美,欣赏图形对称创造出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对称轴的性质。
教学难点: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带有方格纸的作业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一)出示主题图,欣赏图片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中能感受到几千年来的文明。
下面看图,在这当中有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的花鸟纹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图案,看看它们有啥特征?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导入:其实,这些美丽的艺术品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美,充分体现了图形变换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对称的美。(板书:轴对称)
二、认识轴对称的特征
(1)出示3页的图,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啥?
(2)画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3)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4)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还见过那些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
三、观察探索,认识轴对称的性质
1。出示例1。
(1)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啥规律。
(3)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4)师: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哪个点重合。(适时标出a'点)
师: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叫对应点。谁能找出b点的对应点呢?c点呢?
四。实践探究,深化认识(画对称图形)
1、出示例2
师:图中已经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另一半吗吗?
(思考怎么样才能画得也好也快)
2、组织交流:先根据对称轴明确一些关键点,再连线。
3、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4、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五。巩固拓展
判断下面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画出他的对称轴。图略。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有生命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对称的足迹,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翱翔天际的雄鹰,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笑脸,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称的力量,有人说:是因为美,大自然才选择了对称,同学们想想,仅仅是因为美吗?
七、作业:8页1题
八、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9
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虚拟主机与图形,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上设计图案。本单元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
教材呈现了多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形成复杂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每一个情境中,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通过交流,学生将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在教材呈现上,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下册
●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四年级上册
●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
●数学欣赏
2.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的美和图形世界的神奇
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趣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图案设计与数学欣赏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图案,并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教材安排了“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的活动,引导学生绘制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课时安排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4课时。
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两点:
一是要能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经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二是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评价时,应注意选择的基本图形不要太复杂,变换过程应在方格纸上进行。
另外,变换的过程往往不唯一,学生的答案合理都应肯定。除了书面评价外,也应设计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如事先请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用自己准备的图形进行变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变换的过程。教学案例研讨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教科书第34页)
(一)教学过程片段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啥是平移、啥是旋转。
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师: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揭示课题:图形的变换)教师呈现图(见教材第34页,图略)。
师:请观察这两幅图,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是怎样变换的?请先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师:现在请已经想好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可以边摆边说。学生同桌间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再组织全班反馈。
生1:我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第二幅图。
生2:我有补充,应该说是将第一幅图中的a三角形向右平移2格,b三角形向下平移2格,c三角形向上平移2格,d三角形向左平移2格。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是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还要说清楚是怎么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请同学们也像他这样说说图形变换的过程。
师: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还有其他的变换方式吗?生:可以先旋转,再平移。师:你能上来边操作边说明怎么样变换吗?
生:(上台演示)先把图a绕点m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2格;把图b绕点n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上平移2格;把图c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2格;把图d绕点n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左平移2格。
师:听明白他说的变换过程了吗?请每位同学也用这样旋转与平移相结合的办法试一试,并与同桌说一说变换的过程。
(二)案例点评
本案例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图形的变换对学生的虚拟主机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说一说”无疑是发展学生虚拟主机观念的有效途径。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教师先是请学生观察图形变换的过程,再通过操作进一步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在集体交流后,再让每一位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操作帮助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2.关注学生用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
数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本案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学时,对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平移或旋转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教师能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师也能作为参与者,积极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
(三)思考与讨论
1.怎样实现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2.上面的活动对学生虚拟主机观念的要求比较高,部分学生会有困难,你有啥办法突破难点?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10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56页。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接触了在方格纸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需把握以下几点。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办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办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办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 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 ,解决问题。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幻灯片):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2)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演示幻灯片):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啥?
(3) 小组交流、巡视反馈。
师:现在请同桌同学就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教师走进小孩的中间,与他们进行初步的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
①图形b可以看着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②图形c可以看着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③图形d可以看着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4) 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个简单的图形总是围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的。)
二、活动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转一转、描一描。
(1) (课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题)下面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先独立解决。可以剪一个三角形标上各点转一转。(独立尝试,动手操作)
(2) 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 请三个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教材p55 第2题) 仔细观察4个图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3、数学万花筒。
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小孩们自己去创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4、归纳总结。
(1) 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有哪些体验,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2) 班上交流,引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办法与规律后,让学生大胆地实践,经历动手设计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活动三:拓展练习,延伸应用。
1、p56“试一试”的第2题
练习时,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
2、p56“试一试”的第3题
练习时,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3、开放性练习。
请你在课后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可以应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办法来进行设计,相信你能成功的!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11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三,四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也许平面图形较为直观,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原因,学生对图形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也学得比较扎实.但学生的虚拟主机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对图形的平移,旋转方面的知识也掌握得不好,所以在本单元中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虚拟主机想象能力的培养,力图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单元知识背景分析
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虚拟主机与图形,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平移,施加或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开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五,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数学欣赏.(一),教材安排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第一个情境中,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通过交流,学生将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同时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二),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趣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图案"的活动,引导学生绘制美丽的图案,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六,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七,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数学欣赏.
八,教学难点: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
九,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1课时
图案的设计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3,结合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1课时
数学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图案,并尝试绘声绘制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课时
机动
1课时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2课时
合 计
6课时
十,各课时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4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
么是平移,啥是旋转.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么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么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啥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 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怎样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怎样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办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办法,只要办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 (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 (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 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 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1,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也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啥感想
2,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五,板书设计:
图形a————————————图形b
(平移,旋转,轴对称)
平移:方向,移动数量
旋转:绕某向啥方向旋转多少度
轴对称:
图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0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3,结合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图形的变换,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书上右面的花瓣图形案,一边想一想是怎样通过a得到的 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当学生展示出书上所展示的例子后,老师再进一步的提问.
师:除了上面所展示的两种办法外,还有其它办法吗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汇报后老师再作简单的总结.
师:同学们可真爱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题,笑笑能将下面的图1变成图2,你知识她是怎么样做的吗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后作汇报.
二,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练一练中的第1题,边观察边思考,图a怎样变换得到b的 图e,f怎样变换得图d的 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办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时说出各自不同的办法,只要办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鼓励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自己制作变换后的图形,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汇报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做练一练中的第3题,鼓励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工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进行图案设计,进一步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工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
1,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也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啥感想
2,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数学欣赏
图案设计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
已学的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
·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四年级上册
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
数学欣赏
《图形的变换》课堂实录 篇12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变换,发展虚拟主机概念。二是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的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在教学时,我先复习了一些旧知识,啥叫做平移、啥叫做旋转,平移时要有啥样的要求,旋转时应注意啥?通过回顾以前的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个初步的认知。然后开始观察图形,出示一个三角形,并让学生通过自己刚才回顾的知识点自己简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再给你几个三角形,你可以变换出啥样美丽的图案出来。然后让同学自己拿出学具,动手操作。然后我也出示问题,课件展示方格中一个风车等图案。让学生思考,并操作记录学习过程,然后汇报交流总结经验。其中再操作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按照“想一想、做一做、在想一想”的过程进行研究,在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我并进行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
课后我意识到自己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学习的还很多,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深有感触,要想上一堂好课,不仅需要备好教案教材更主要的是要备好学生,光有教学热情还不够,更需要教学技巧。只有再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新课改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这节课我的一些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应尽量准确,符合教材。在图形的转换中,只是让学生准备三角形,没有让学生准备方格纸,导致学生在汇报结果时还需要在把方格加上去。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表述时很茫然,表述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结合教材要求,让学生把教具准备完整。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心去做好每一步。
其次,我在指导,引导,协助学生学习数学时,要善于调配学生活动的步伐,要善于调控数学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使你的教师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在利用平移或旋转后得到另一指定的图形,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发现一些办法来证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让每个组的学生都去想多种办法,因而造成验证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题没时间完成。教师忽略了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各组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组只发现了一个办法,可能其它组就发现了三种办法,这时教师应综合各组解决问题的程度,适时进行调控,然后在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一定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比如在学生进行反馈验证的办法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学生的汇报不会按照你的思路进行。当你叫到一个学生,他会按照自己思路想说哪个图形就说哪个。这时教师如果没当好引路人,就会出现生1说长方形的边,生2说正方形的角,生3也说到正方形的边,如此一来,学生得到的知识就出现学到的都是一个点,一个点,而没有连成线,显得零乱,不完整。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虚拟主机与图形”领域的一个主要内容,努力体现运动变换的理念与思想,这也是与传统教材有较大差别的地方. 本章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图形与现象,引出图形的基本变换——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并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中,得到平移与旋转的基本特征. 2.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利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进行图案设计的能力.教材利用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虚拟主机. 3删除传统知识中的繁难内容,降低逻辑推理的难度,尽可能地加以合理安排,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努力让学生学会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
8:课时安排:3个课时
二:课堂教学资源
1:教学建议
1.平移是继轴对称以后的也一个图形的基本变换。本节在第四章对平移概念的认识基础上,对平移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些现象,如滑雪运动员在平整的雪地上的滑翔,
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的飞驰等等,都给我们平移的大致形象.
本章主要讨论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不少平面图案(图11.1.2)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沿着上下或左右的方向,平移若干次而成的. 教学中,应努力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 平移既可表示物体(图形)运动的过程,也可表示物体(图形)运动后最终的位置与原先位置的关系. 在教学中不必严格区分,过于深究.
2.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原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对应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主要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平移,体验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进而体会到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按同样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3.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确认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些基本性质,进而能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按要求平移到适当的位置.
推荐站内搜索:高考数学试题、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心得体会、湖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临沂考试网、建议书作文500字、国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自考信息、药士考试报名入口、福建成人高考成绩查询、重庆自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