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

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本册已学过的乘法的有关内容,将现实数学与书本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逐步培养具有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的意识.

  难点: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配套光盘及自制软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结合课本中的大幅彩色插图,在轻音乐中配上如下富有激情的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

  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到郊外去走一走,你们看这幅图上画的是啥地方呀

  (出示课件)(学生经过观察,知道是郊外)

  你们看这里多美呀 蓝天白云下一群小孩子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晾毛巾,有的在烤食物,有的在钓鱼……真是快乐极了,我们也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

  二,探究数学问题:

  1,根据这幅美丽的画面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1)帐篷外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2)有多少个小孩子在烧烤

  (3)有几个小孩子在洗菜

  (4)有几个小孩子在搭帐篷

  (5)树上有多少个鸟窝

  ……

  2,你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 自己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自己找小老师帮忙!(允许学生下位活动)

  4,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吗

  5,(课件出示:钓鱼图)

  这两个小孩子在干啥 你能提出啥问题吗

  a:小明钓了几条鱼

  b:他们一共钓了几条鱼

  c:小明比小亮多钓了几条鱼

  d:小亮比小明少钓了几条鱼

  e:小亮还要再钓几条鱼就和小明钓的同样多

  自己解决你能解决的问题.

  三,引导总结,学会学习:

  今天你有啥收获

  你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是怎么样想到这些问题的

  (有序地,仔细地观察得出的)学生活动

  我们也开展了春游活动 你能提出啥问题吗 (下课后和同学说说看)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24到2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维。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办法来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制作的动画多媒体主题画面。

  学具:每小组一张练习纸。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快乐小队”的同学们来到了郊外,他们开展了一次野外活动。在这次野外活动中,他们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你们也想去看看吗?(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

  (师出示“快乐小队”活动情境的动画多媒体画面)

  二、深入情境,解决问题。

  1、请小孩子仔细并有序观察地画面,看看他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活动的名称: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做鸟窝。)

  2、细心观察的小孩子还会发现,在每个活动中都蕴涵着数学知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队日活动中去找一找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并用你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它?好吗?(生:很感兴趣的答应)

  3、师出示活动要求,四人小组合作。

  活动要求:(1)说一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比一比,哪一小组合作中提出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好。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出问题和算式。

  (把“几个几”的一步计算写在上面,乘加和乘减写在下面,重点让学生多讲讲乘加和乘减的意义,以突出重点、理解难点,体现思维的递进性。)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原来开展队日活动也和数学密切联系,看来数学在我们

  生活中无处不在。

  师:课前老师请小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一找“几个几”,并用简笔画把它画下来,你们也收集到了一些数学信息了吗?

  生:(齐说)有。(拿出收集到的信息)

  师:请小孩子上来展示收集到的作品,其余同学一起来解决 它,好吗?

  全班交流汇报,相互补充和相互评价。

  四、全课总结。

  1、生: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是啥?

  2、师: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希望小孩子们都能做一个有心人,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积极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3

  教学目标:

  1.在电脑演示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电脑演示中,提取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郊游》(鼓励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2、谈话:小孩子,快乐的队日活动也和大家见面了。(电脑出示背景图)看,绿绿的茂盛的树木,清清的小溪……多美丽的景色呀。同学们决定在这里露营。他们有的在烧烤,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板书:快乐的队日活动)

  二、积极探究,体会办法

  1、电脑出示帐篷图:快看,大家在做自己的事,他们已经把毛巾晒起来了。想一想:若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住几人?你怎么知道的?

  2、看着这幅图,你还想知道啥?(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2)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

  (3)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

  (4)一共有几人搭帐蓬?

  汇报:(1)一共有多少条毛巾?5×6=30(条)

  (2)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a:每人用一条毛巾,有5×6=30(条)毛巾,一共有30人;b:每个帐篷住10人,有3个帐篷一共有10+10+10=30(人)或3×10=30(人)

  (3)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晾一排毛巾用6个架夹子。有6排毛巾,一共有6×6=36(个)

  (4)一共有几人搭帐蓬?3人搭一个帐篷一共有3×3=9(人)

  3、小结: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以搭帐篷一活动就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并各种办法解决了问题。接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小组活动的情况。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由学生自主点击电脑,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

  1、提问: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小孩子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解答别人?再想办法帮助别人提出的问题,并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组长安排,互相提问,开展讨论。教师巡视,与同学交流,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生汇报,想无补充。

  2、 列式解答,说明理由,教师板书。

  (1)烧烤活动: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几人?4×4+1=17(人)或4×3+5=17(人);烧烤时手中有几根棒?4×3+3=15

  (2)洗菜活动:一共有几人洗菜?2×3=6;一共有几个篮子?4×3=12

  (3)搭帐篷活动: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几人搭帐篷?一共搭几个帐篷?)

  (4)钓鱼活动:背鱼竿的钓了几条鱼?4×2=8;两人一共钓了几条鱼?4+8=12

  六、全课总结:我们一起参加了队日活动 ,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真棒。大家想一下,我班开了哪些队日活动,能不能提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前思考1:

  通过此次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乘法含义和学过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课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少,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这一问题。这给学生留下了许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虚拟主机。同时,场景中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也不少了,只有钓鱼组的一组对话提供了明确的数学信息,其他很多信息都隐含在图中,进而有利于启发学生自主地收集信息、组合信息。

  课前思考2:

  1、这堂活动课的内容是围绕一张情境图展开的,而且图画中对话内容比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场景图,从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用于解决问题。

  2、图上的每一项活动,其实都隐藏着一个数学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机会多提问、多交流。

  3、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一些学时困难生,要强化指导和鼓励。

  课前思考3:

  本课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小孩有序观察的习惯,有众多的情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层次来进行观察.

  其次要先要让小孩自主地去搜集和整理信息.然后再让小孩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选择所学的办法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1:

  学生能比较细心地观察图画,找出图中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采用让学生自主提问,其他学生一起解答,然后交流的方式开展。但是呢,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对别人发言的倾听习惯,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另外,在解决完问题后,学生还是要解释为啥这样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本课中先引导来自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再让小孩逐个地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应用.

  在教学中还注意发挥小孩的积极性,将课堂时间交给小孩自主观察、探索和交流。让每一个小孩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逐步培养小孩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主要是小孩的交流,因此重点培养小孩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述,更要听同学的发言,让他们体会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自己的同学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体会“三人行必有吾师”。

  课后反思2:

  先指导学生会仔细看图,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有条理的观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办法自主地从图中收集信息,学生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课上注意学生提出问题的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把要提的问题表达完整和清楚。

  在交流和讨论时,要通过适当的评点,使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角度和办法有所认识,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课后反思3:

  在课上,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办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体验活动。我把大量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为他们努力搭建一个民主的平台,让他们互动交流,拓展他们认知的虚拟主机,并紧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4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办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标: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主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 烧烤食物 钓鱼 洗菜 做鸟窝 二、引导观察,体会办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课件演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突出,其余场景虚化。 (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12人,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啥办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教师提问:根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什问题?怎么样解决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3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 教师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6条毛巾,有6个架子,一共住了6×6=36人。 解法二:每个帐篷住12人,有3个帐篷,一共住了12+12+12=36人。 2.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参加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办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看看你们会有啥新发现?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师提问:选择你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的小孩子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下,互相提问,开展讨论,解答说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汇报的内容有时是无序的,教师通过以下有机的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表达。 我提出的问题是( ),发现( )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说列式解答的过程及理由,教师板书相关解法。 (1)烧烤活动。 ①学生可能提出: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17人) 根据图意,学生可能列出4×4+1、3×4+5等不同算式,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都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提出:烧烤中拿着棒子的有多少人?(4×3+3=15)教师提出:你是怎么样想的? (2)洗菜活动。 ①学生可能得出:在河边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在河边洗菜有3组,每组有2人,2×3=6)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菜篮子?(每组有4个菜篮子,一共有3组,3×4=12) 3)给小鸟做窝。 ①学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鸟窝?(每棵树放2个鸟窝,有5棵树,2×5=10)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树?新课标第一网 (4)钓鱼。 ①学生可能提出:扛鱼竿的小孩子钓了多少条鱼?(左边的小孩子说:“我钓了4条鱼。”扛鱼竿的小孩子说:“我钓的鱼和你同样多。”可见扛鱼竿的小孩子也钓了4条鱼) ②学生可能提出: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4=8或4×2=8) 教师对于能够根据对话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并及时小结:我们可以从画面中找到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对话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 3.总结延伸。 今天,同学们参与了“棒棒”假日小队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真棒!回忆一下,我们中队开展过哪些队日活动,在活动中你学到了啥本领,能不能也提出几个问题,我们一块儿来解答。(学生自由说)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5

  今天我上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快乐的队日活动》,这次活动的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一个,还有钓鱼的一组对话,其他信息都隐含在图中,给了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虚拟主机。在教学时,我充分指导学生看图,从整体到部分有条理地观察,并以教材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对话为诱导,开启学生的思路。先让学生回答每个帐篷里住几人,是怎么样想的,再让学生看两名钓鱼男孩的对话,提出问题并解答。最后,留出大部分时间组织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一位学生问道:“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孩子?”另一位学生答道:“只要数数有几条毛巾就知道了。”我不禁为学生精彩的回答而暗字欣喜。可有几位学生嚷起来了:“老师,图上一共有34个小孩子,毛巾只有30条,那剩下的4个小孩子住哪里呢?”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根本没想到,该怎么样来回答呢?我卖了一个关子,把球打了回去,说:“你来帮他们想想办法,这4位小孩子应该住哪里呢?”有的说:“让他们挤挤,一起睡在帐篷里。”有的说:“让他们几个离家比较近的回家睡。”还有的说:“在地上铺些干草,再铺上毯子,这样就可以睡了。”…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就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难题”,也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岂不一举两得!

  还的一个学生提出了“搭一个晒毛巾的架子用3个树枝,6个架子一共用几个树枝?”在这个小孩子的启发下,另一个小孩子提出了“一个架子上有7个夹子,6个架子上有多少个夹子?”

  在课堂学习中,永远不要低估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层面上分析,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至少有以下作用:(1)更加准确地交换信息;(2)有利于同伴的接受和支持;(3)对学习活动更加投入,更愿意承担义务;(4)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5)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他人的聪明;(6)可以降低对失败的恐惧。

  <<快乐的队日活动>>教后记 来自本站。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6

  “快乐的队日活动”是一节活动课,让学生感受队日活动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这些数学问题,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这些问题的解答像是踮踮脚就能摘到的果实一样容易,可以培养学生解题的自信。

  在这节课中可以提出的问题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件不怎么容易的事,学生能解决现成问题,但要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的那个能力不是很行。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难题。并定了个名称叫“你提问,‘我’回答”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学习气氛中启动自己的潜意识来提出自己想知道想了解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我时不时的参与其中,觉得学生的问题很仔细也很尖锐,有的甚至问到了烧烤的学生中拿*子的有几人?还有的观察的很仔细问:在烧烤的有几个男同学?有几个女同学?有的还因为洗菜同学的盆的颜色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后来在全班交流中我收到了很多问题,形形色色的。但是呢学生的语言组织让我有点担忧,这也有我的责任,我事前没有给学生一个主框架,让他们跟着我的思路走,所以在交流时我感觉有点乱,虽然学生的积极性不减,但我觉得这节课走样了。

  吸取了这个教训后,我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在布置观察提问任务前就定了主框架,我提出的问题是( ),发现( )这一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有个依据,不至于我跟着他们跑还抓不住他们的思路。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7

  教材简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情景图。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约有关乘法知识,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活动中,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许多可提出问题的素材。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少了,只有钓鱼学生的一组对话,其他都隐含在图中,给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虚拟主机。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过程:(用投影出示活动场景图)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孩子,他们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些啥?小孩子们各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并悄悄说着:你看,这些鸟窝多美呀!他们在野炊呢!……同学们显得特别感兴趣。)

  师:谁能给大家简介一下,他们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纷纷举手。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看到小孩子们有的钓鱼,有的洗菜,有的搭帐篷,有的烧烤食物。草地后面有些树,树上有鸟窝。"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各种活动再数一数,你还能发现啥?

  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积极站起来说:"我看到搭了三个帐篷,每个帐篷有三个人搭。"这个回答启发了其他同学。于是,大家纷纷发言找出了画面中很多隐含的信息。

  师:蔬菜老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指名回答并板书;5×2 2×5 5+5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试试看。学生思考了片刻。

  生1:烧烤食物的有4组,其中3组每组有4人,还有一组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办法一:4+4+4+5=17(人)

  办法二:4×3+5=17(人)

  生2:"总共有多少条毛巾?

  办法一:5+5+5+5+5+5=30(条)

  办法二:5×6=30(条)

  办法三:10×3=30(条)。

  有人对办法三表示异议。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每个帐篷前有10条毛巾,有三个帐篷,就有3个10,3个10是30,所以用乘法计算,10×3=30。"在上述过程的启发下,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了小组学习。大约10分钟后,各小组都安静下来了。突然,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小组还有一个问题:今天参加活动的小孩子总共有多少人?

  这时,教室里沉默了。由于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出先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汇报。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9+17+2+6=34(人)

  3×3+4×4+2×4+1=34(人)……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8

  教材简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情景图。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约有关乘法知识,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活动中,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许多可提出问题的素材。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少了,只有钓鱼学生的一组对话,其他都隐含在图中,给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虚拟主机。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过程:(用投影出示活动场景图)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孩子,他们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些啥?小孩子们各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并悄悄说着:你看,这些鸟窝多美呀!他们在野炊呢!……同学们显得特别感兴趣。)

  师:谁能给大家简介一下,他们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纷纷举手。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看到小孩子们有的钓鱼,有的洗菜,有的搭帐篷,有的烧烤食物。草地后面有些树,树上有鸟窝。"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各种活动再数一数,你还能发现啥?

  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积极站起来说:"我看到搭了三个帐篷,每个帐篷有三个人搭。"这个回答启发了其他同学。于是,大家纷纷发言找出了画面中很多隐含的信息。

  师:蔬菜老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指名回答并板书;5×2 2×5 5+5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试试看。学生思考了片刻。

  生1:烧烤食物的有4组,其中3组每组有4人,还有一组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办法一:4+4+4+5=17(人)

  办法二:4×3+5=17(人)

  生2:"总共有多少条毛巾?

  办法一:5+5+5+5+5+5=30(条)

  办法二:5×6=30(条)

  办法三:10×3=30(条)。

  有人对办法三表示异议。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每个帐篷前有10条毛巾,有三个帐篷,就有3个10,3个10是30,所以用乘法计算,10×3=30。"在上述过程的启发下,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了小组学习。大约10分钟后,各小组都安静下来了。突然,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小组还有一个问题:今天参加活动的小孩子总共有多少人?

  这时,教室里沉默了。由于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出先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汇报。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9+17+2+6=34(人)

  3×3+4×4+2×4+1=34(人)……

  "快乐的队日活动"教学实录 来自本站。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灵活利用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灵活利用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愉悦的六一刚刚过去,小孩子们过得开心吗?(开心)

  2、在这个六一里,你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呀?

  二、仔细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1、感知主题图:

  (1)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欢度六一的吗?(野炊)

  (2)是呀!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每位少先队员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分工合作,在一起过自己的节日。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样分工的吗?谁能给他们分分小组?

  (3)小结并板书:搭帐篷组、烧烤组、钓鱼组、洗菜组,这些是活动小组。除了这些还有他们活动的环境,有鸟窝、树。

  2、观察、解决问题:

  (1)示范提问:

  a.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帐篷小组的小孩子作了哪些事情?他们晾晒了每个小孩子的毛巾,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小结:一根竹竿上晒5条毛巾,一共有2个5相加,所以是2×5=10或5×2=10。

  b.钓鱼组的小孩子钓鱼回来了,提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多开心呀!小明钓了4条鱼,小刚说:“我钓的和你的同样多。”你能提出啥问题?

  c.“同样多”是啥意思?两人一共掉了多少条鱼怎么样计算?你是怎么样想的?

  d.小结:在这些小组的各种活动中,像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像刚才一样,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认真总结,提出也多也有意义的问题吗?(能)

  (2)细心观察,解决数学问题:

  a.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然后整理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b.把自己观察、发现的问题和同桌说一说,听一听他有啥新问题。

  c.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发现了啥?

  d.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搭帐篷组,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样计算的?也是怎么样想的?

  (帐篷的个数、搭帐篷的人数)

  e.烧烤组你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样计算的?也是怎么样想的?(烧烤组的人数、烧烤*的个数、……)

  f.洗菜组呢?你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洗菜的人数、洗菜盆的个数、……)

  总结:小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说活呢?能向大家说一说吗?

  (3)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a.刚才小孩子们发现了快乐的队日活动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你能找到我们六一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吗?(再次播放六一演出画面)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c.小孩子们真了不起,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其实数学问题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就会有很多收获!你能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找到数学问题吗?(能)试一试吧!

  d.谁能向大家汇报汇报你的搜索结果?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快乐的队日活动 篇10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二、引导观察,体会办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课件演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突出,其余场景虚化。

  ( 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12人,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啥办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教师提问:根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啥问题?怎么样解决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3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

  教师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6条毛巾,有6个架子,一共住

  6×6=36人。

  解法二:每个帐篷住12人,有3个帐篷,一共住了

  12+12+12=36人。

  2.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参加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办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看看你们会有啥新发现?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师提问:选择你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的小孩子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下,互相提问,开展讨论,解答说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汇报的内容有时是无序的,教师通过以下有机的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表达。

  我提出的问题是( ),发现( )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说列式解答的过程及理由,教师板书相关解法。

  (1)烧烤活动。

  ①学生可能提出: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17人)

  根据图意,学生可能列出4×4+1、3×4+5等不同算式,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都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提出:烧烤中拿着棒子的有多少人?(4×3+3=15)

  教师提出:你是怎么样想的?

  (2)洗菜活动。

  ①学生可能得出:在河边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

  (在河边洗菜有3组,每组有2人,2×3=6)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菜篮子?

  (每组有4个菜篮子,一共有3组,3×4=12)

  (3)给小鸟做窝。

  ①学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鸟窝?

  (每棵树放2个鸟窝,有5棵树,2×5=10)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树?

  (4)钓鱼。

  ①学生可能提出:扛鱼竿的小孩子钓了多少条鱼?(左边的小孩子说:“我钓了4条鱼。”扛鱼竿的小孩子说:“我钓的鱼和你同样多。”可见扛鱼竿的小孩子也钓了4条鱼)②学生可能提出: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4=8或4×2=8)

  教师对于能够根据对话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并及时小结:我们可以从画面中找到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对话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

  3.总结延伸。

  今天,同学们参与了“棒棒”假日小队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真棒!回忆一下,我们中队开展过哪些队日活动,在活动中你学到了啥本领,能不能也提出几个问题,我们一块儿来解答。(学生自由说)

推荐站内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湖北师范学院专升本、短篇日志、我的中国梦作文600、伤心日志、成人高考政治试题、童真作文、考试时间安排表2022、北京成人高考分数线、英语四级考试报名入口官网、

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快乐的队日活动(精选10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8736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