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作者潘伟作客嘉宾访谈室,在线畅谈《天工开物古今图说》诞生历程,谢谢关注!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

  主持人余锦婷:年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非常引人关注,这本书名叫《天工开物古今图说》,是以翔实的摄影图集记录和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对我们直观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习性很有帮助。今年,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清远市政协副秘书长,原清远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也就是《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作者潘伟老师作客南方网嘉宾访谈室,与网友们在线聊聊《天工开物古今图说》这本书的诞生历程,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有趣故事。

  潘老师,您好!您的称谓有非常多,我还是想以这本书的著作家潘老师来称呼您好吗?您是第一次来我们这做访谈吗?

  潘伟:是第二次了。

  主持人余锦婷:那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给我们的网友们打声招呼吧!

  潘伟: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我2017年来过一次,写了一本书叫《民间一瞥》,就这本书作了一次访谈,所以真的是老朋友了!

  主持人余锦婷:我手里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创作过程有非常多的故事,我相信今天潘老师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好听、有趣的故事。《天工开物》是本明朝的古书,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怎样兴起写作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念头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偶然也有必然吧,可以说我和《天工开物》是有缘分的,甚至和作者宋应星也是有缘分的,所以我在书里面称宋应星为“应星兄”,我是晚辈,他是前辈。

  主持人余锦婷:这个缘分是怎么来的?

  潘伟:80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里买了回来。

  主持人余锦婷:开始可能是跟自己的专业有关系。潘伟访问记-2[/page]

  潘伟:对。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我记得在湖南江华拍的打枷,好像双节棍那样,怎么我拍的两个人也像《天工开物》里面的插图,工具是一样,人数也一样,动作也一样,后来我也发现我拍的好几张图片都相似,例如用水车,也是跟《天工开物》插图一样,后来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有了这种想法以后,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将近42017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将近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余锦婷:其实这本书我翻阅了一下,非常惊喜地发现你基本上是把原先《天工开物》的插图和你现在拍的图片进行了一个对比,包括像一些工具可能进行了一些演化和演进,对于演化和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保留的资料。从筹备到出版这本书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潘伟:前后接近2017年,2017年底2017年初就有这个想法,当时有几张照片很类似,但是呢当时没有深入地研究,后来陆陆续续拍了一些照片,当时我还在《清远日报》当总编辑,我在那里开了一个专栏,当时那个栏目叫《天工开物古今版》,开了几期还是有一些反响,当时广州美术学院有一个教授叫谭秀江,他看了我们的报纸,说我用的《天工开物》的插图版本不对,那是重刊本,不是明代的那个版本,他说他有个光盘,他在海德堡大学图书馆刻了一个明代初刻版的光盘,他后来把它寄给我,做了第10期以后,我重新改成了明代的初刻版的插图。

  主持人余锦婷: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这是一本精心制作的书,您在这个过程是有不断完善的过程的,例如最初的插图不对,后来进行了一些纠正,也说明您是非常细心的。这是您独立完成的一本书,还是有很多朋友跟您来一起合作的?

  潘伟:主要还是独立完成,当然它也得到了一些帮助,例如在采访过程中,或者有些专业知识,找到一些农业部门的专家,但主要还是个人来完成,我也是翻阅了大量的古今资料,例如说明代的《东鲁王氏农书》,它涉及到很多生产方式和工具,特别是工具一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或者北魏的《齐民要术》,跟它有关的书都要很认真地去细读。一开始觉得很容易,但后来发现包括我在报社开专栏的时候所写的一些东西有些观点、有些考证是不准确的,后来出书的时候我再重新做。

  主持人余锦婷:能否举一些例子,在完善这本书的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反复的修改,最后才确定下来以这个为蓝本?

  潘伟:广西师大出版社在网上发现我做的《天工开物古今版》时,现在本书的责任编辑罗财勇两年前就跟我联系了,他一直跟踪这本书,他觉得现在还有人做这种没名没利的事情,觉得很感动,花这么多的功夫去考察、考证、拍照,而且都是自费的。

  主持人余锦婷: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一份热心。

  潘伟:因为这件事情是断断续续业余去做的,包括农业生产场景是有季节性的,例如要做收获要等到秋季拍,春季不能拍,周期非常长,错过了季节、错过了地点就采访不到。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前年去河南去拍耧车,就是播种的,刚开始找不到,我跟一个朋友去的,那个朋友说叫一个农民在那演示给我看,但我觉得这个不真实,出50、100块去给我做一遍,当然有的农民说得也很幽默,他说“我的种子怎么能播到别人的田里呢”,农民都不答应,但再等一个礼拜遍地都是,方圆几百里都是用这种耧车来播种。

  主持人余锦婷:到了那里以后,你跟农户的沟通包括时间上还要进行一个配合?

  潘伟:对,我的摄影包里随时都有红包,到农村采访先给一个红包。我带了烟,到农村采访男人时要先敬烟。

  主持人余锦婷:也就是拉近与农户的关系。

  潘伟:对,真正的走基层。

  潘伟访问记:年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非常引人关注,这本书名叫《天工开物古今图说》,是以翔实的摄影图集记录和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

推荐站内搜索:高考查分网站官网查询、我的自传 作文、ntce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官网、美文日志、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中学生300字日记、2015成人高考、周记100字、中秋之夜日记、歌颂祖国演讲稿、

《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访问记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9071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