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看一个时代的功过是非不能只从一个层面来看,应当从多角度来分析,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时,才能客观公正地分析该时代的成败得失。从得失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使我们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鉴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上,使我们有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帮助我们不断地调整思维状态。以史明志,以史鉴今,《万历十五年》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多读的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为名,展开话题论述了万历年间的诸多方面。万历十五年虽看似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一年之后好多小细节的变化却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巨大成就的造就,还在于事物肇起之初处于酝酿中的有机结合和变化。作者从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等多个章节写了万历年间的各种风俗制度等。
首先,万历皇帝。1572年,不满10岁的万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学,万历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长进。万历小皇帝谨遵传统儒家思想观念,尊师敬长辈。首辅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左膀右臂,万历小皇帝的课业由他来把关教授,政府众多的重要决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对张居正充满了尊敬之情,对他精心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并把一些名贵的珠宝和进贡上来的物产赏给他,真是皇恩浩荡。幼年的万历皇帝对这种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谢,可是等到他成年后开始拥有自主的决策权时,他奋发图强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开创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可美好的愿望或者是蓝图总是事与愿违。当一个时代的轮轴运行到最后时,一些制度或者是陈腐的事物会成为这轮轴中的一些颗粒,阻止社会的进步发展。到了万历年间,整个朝廷成了一个运行缓慢的机器,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加于皇帝身上的义务越来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为上层阶级的代理人。这时,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权利实行权。例如,在立储君一问题上,大臣与皇帝之间争执了很多年,最终以万历的沉默和消极抵抗使整个朝廷失去了励精图治的机缘。因此,一个时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权力和治理权,或者有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界定各种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顺利下达,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时代才会有快速的发展。
其次,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功过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辅政的期间,整个朝廷风平浪静,虽然也有暗涌翻浪,但相对来说还算太平。而且张居正精明干练,做出不少令人赞佩的政绩,实际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过的一面,在万历皇帝亲政期间,张居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国家大局也好,张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万历皇帝上书,经过皇上的允许后,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一过程仿佛架空了万历皇帝的权利,张居正以自己的门生和同僚为棋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间接地施政,而欺骗了皇上,这是欺君之罪。在张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荣华富贵、万千宠爱于一身,并由于惧怕张居正的权力威严,众多内存埋怨的官员都沉默下来,而等到张居正离世后,酝酿很久的口诛笔伐在短时间里爆发了。在事实面前,万历皇帝看清了自己与张居正之间的恩恩怨怨,并将更多怨恨凌驾于恩情至上,坚决地清算了张居正各种过失。张居正在位期间,由于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下领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不限的权力和富贵,但他并不能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失去了标准的职业和道德操守,进而引火烧身。
再次,首辅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放弃了张的大美元阔斧式的改革,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他认为作为首辅,“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申时行有成功之处。申时行在万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当百官的意愿无法在皇帝面前通过时,一些牢骚只能发泄给首辅申时行。当万历皇帝要将意愿付诸实施时,百官以儒家伦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规范为说辞阻止万历皇帝。例如,在立储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种事例来劝解万历皇上,可是双方的均不退让使朝廷陷入了消极状态中,而申时行没有能及时化解这种症状,他应当为这种过失负责。申时行的和缓政策为其营造了平和的政治环境,例如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而“申时行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因此,申时行得以善终,而且退隐归乡后,大寿时仍受到万历皇帝的恩赐。
一个是不断成长的皇帝,当遇到施政的强大阻力后,消极地面对朝政。一个是大权在握,精明练达,却最终不得以善终的张居正。一个是处处努力地营造和缓的政治环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众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时行。从他们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针政策等多个角度看出来,整个时代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烙印,其身后所留下的诸多评论值得我们当下之人为之深思和学习。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
万历十五年 ,明王朝似乎啥也没有发生,这个时候,张居正也死了,张居正的功绩也被朝廷在表面上否定了。但拥有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已经很清楚,他的功绩必然要被否定,尽管他的确为这个死气沉沉带来了一丝波澜。
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在某种制度下,历史就有了自己的轨迹,个人的作用会对这个轨迹有部分的调整,但很难做到根本性的改变。
灾难深重的中国,自从安史之乱后,就走上了自己未来一千年的必然之路。
唐朝士人的利益分歧,引导了当时的官僚机构,府兵机制和地方驻兵机制,终于带来了地方割据的状态,也终于最终埋葬了唐王朝。而纠正过枉的宋王朝,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强调程朱理学对思想的绝对控制,地方文官制度,虽然使中国走向了大一统,而管理制度的大一统,也伴随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大一统。不在这大一统思想意识之外的,统统被排斥为异端。而这些管理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基于士人的利益,也就是土地拥有者的利益。政治利益基于土地利益,这当然大大促进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大力发展。但也引起了土地的大规模兼并。而在明王朝,张居正却试图推行一条鞭法。
明代 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差徭和田赋,对农民来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剥削。在未实行一条鞭法以前,差徭之中虽然有一部分摊派于田亩,但所占比重很小。实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由户丁负担的部分缩小,摊派于田亩的部分增大,国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它不只减少了税目,简化了赋役征收办法,更重要的是赋役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反映了两个过渡,一是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一是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条鞭法的出现具有一定历史意义。首先,明代中叶后,由于官绅地主的剧烈兼并,各里之间的土地多寡日益悬殊,原以里甲为编审单位的徭役制使民户的负担越来越不平均,不少农民破产逃徙。改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编审单位由里甲扩大为州县,对里别之间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其次,明初为保证赋役征发而制定的粮长制和里甲制,对人户实行严格控制,严重限制了人民的行动自由。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另外,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所以,一条鞭法是在根本上触动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所以张居正以优秀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所做的对中国有利的一切,必须被否定。
在后世的清王朝,雍正皇帝以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推行着类似的制度,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所以,从后世的眼睛里,雍正一定是个暴君,一定是个叛逆者。而伟大的乾隆皇帝,将此政策有所折扣的继续推行,既享受了该政策带来的巨大利益,也享受了土地所有者对他的所有褒誉,以十全老人自居。雍正,康熙两朝时间,在新政治体系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人头税的免除,终于引发了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这在当时的中国国情下,这些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清王朝前期由于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中国国土面积也取得了空前的拓展,新疆、蒙古、西藏这些地方终于并入了中原。而在此之前,这些地方最多是附属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土地归于农民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而革命的结果,还是保留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土地公有制。农民只是土地的使用者,要交纳农业税,一直到不久的几年前。
而在这个阶段,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不在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和国家的安定。所以,在这个阶段,土地的所有者只有换种办法来实现土地的价值。土地的所有者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口号下,不饱和的供应着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不断地推高土地和土地附属物:房产和厂房的价格,也推高着产业成本和生活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拥有者的利益还是继续得到保障。
综观一千年来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所有者的集中,如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始终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而土地所有者的分散,对经济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在某种技术条件下,农民不离开自己的土地,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最终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美国的一个见闻。据说美国政府在推行土地开垦政策的时候,将土地以每英亩一美圆的价格卖给农民,以鼓励农民来开发土地。而在政府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征地的时候,感恩的农民将需要被征用的土地无偿地归还给政府使用。
而在中国,政府以不饱和供应和拍卖的形式,将土地的价格推到极限卖给需要使用土地的人,而农民在得知政府要征用自己的土地时候,却赶紧在土地上加盖建筑,以向政府索要更多的补偿。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
历史沧桑,到头来啥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着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呢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呢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不能决断,而立储之事成了他的爆发点,于是他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往往随着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更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蚁穴。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澜不惊,庞大的中央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在西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北上征讨联合王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以自己的消亡开启大英帝国此后数百年的辉煌。中国也因此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黄仁宇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读到张居正,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呢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怎样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推荐站内搜索: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吉林高考答案、湖北自考成绩查询系统、很暖很治愈的短句、博益网自考报名、繁星春水读后感600字、湖北省自考成绩查询、江苏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爱国主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