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石钟山记》教案《石钟山记》教案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导入检测(幻灯) 学生口头回答 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 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 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提问:本文怎样写的? 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 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提问:文章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 学生讨论回答(见附的板书) 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引入总结写法特色 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 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1、 李渤真的可笑吗?2、 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 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 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总结 谈自己的体会 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1、学生写作2、提供互联网信息 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 1、 让学生学以致用。2、 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一)预习、自学题: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a、 得双石于潭上b、 古之人不余欺也c、 石之铿然有声者d、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e、 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nbsp;  李  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解疑        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总结         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推荐站内搜索:600字日记、我的故事作文500字、陕西高考试题答案、远程培训学习日志、河南自考成绩、教师招考试题、教师考试题、黄河科技大学分数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站、2013年成人高考时间、

《石钟山记》教案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石钟山记》教案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39699.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