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精选17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精选17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精选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精选17篇)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精选17篇)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16年中,共派遣维和人员6000余人次。已有8名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殉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雷润民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1991年在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

  刘鸣放联合国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1992年5月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陈知国、余仕利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战士。1993年5月21日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陈知国、余仕利不幸牺牲。郁建兴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2003年3月13日14时许,在乘车返回巴格达途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付清礼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3班班长。2005年5月3日中午,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张明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24日,在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杜照宇联合国驻黎巴嫩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25日,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了袭击,击中联合国观察员哨所。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遇难。

  [链接·资料]中国维和行动大事记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委会成员。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0年,中国军队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1997年5月,中国表示原则同意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

  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1月,中国首次派遣15名民事警察到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2001年 12月,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2003年4月,中国首次派遣一支由175人的工兵连和 43人的医疗分队组成的维和部队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于同年12月顺利组织了第一次轮换。2003年7月,中国决定向利比里亚派遣一个包括运输连、工兵连和医疗分队在内的共550人的维和部队,将分批前往任务地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至2004年5月,中国已参与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约2300余人次的军事人员和253人次的民事警察。

  2004年9月,联合国授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全体官兵“和平荣誉勋章”。

  2004年10月17日凌晨,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95人乘联合国专机,前往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是中国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队伍。(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

  关注维和资料 联合国维和行动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没有强制力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一种行动。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制止国际冲突:一是纯外交方式,即通过斡旋、调解来解决争端;二是强制方式,通过封锁、禁运、经济制裁乃至派联合国军等强制措施阻止冲突。二战后,由于美苏对抗和两极格局的制约,联合国很难采取上述手段履行其维护和平的职责,于是,维和行动这样一种所谓“第三种方式”便应运而生。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母亲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父亲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军事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母亲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小孩,等父亲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父亲相约,等父亲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父亲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父亲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父亲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父亲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呢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向父亲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小孩,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妈妈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小孩不再失去爸爸,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敬礼!

  中国北京二中 雷利

  1996年11月8日

  这是雷润民烈士的儿子写给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2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ùn  nàn       ji  chéng     yāo   qǐng       xi   shēng         jing   sài

  (      )      (        )    (         )      (         )        (        )

  kāi   mù     miǎn   fèi    hui   móu      fú xiàn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邀(       )   竟(    )  询(      )  胶(     )   赢(      )    属(      )

  激(     )  竞(   )   殉(      ) 跤(    )   嬴(     )     嘱(      )

  三、写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悲痛(       )     叮嘱(       )    谢绝(       )

  坚强(       )     平静(       )    熟练(       )

  反义词:舒服(      )       激动(       )    保护(      )

  复杂(     )      悲痛(      )    熟练(      )

  四\、选词填空。

  热情       热烈      激烈

  1.精彩的演出一结束,观众就报以(        )的掌声。

  2.这是一场(    )的战斗。

  3.不管谁来,我都会(       )地接待他。

  失望    希望  盼望    渴望     企盼

  1.小明十分(       )有一本童话书。

  2.台湾同胞(    )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3.雷棣正在成长,一个(      )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小孩正在奋发努力。

  4.秦国不愿出兵救援,赵国只好(     )地回到峡谷。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全学校加倍努力,正当“三好学生”。

  2.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了心情舒畅的歌。

  3.北京的秋季是个美丽的地方。

  六、句子大观园。

  1.我一定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缩句)                                                                                

  2.他的情绪非常激动,                                (补充成比喻句)

  3.雷棣伤心极了,                                (补成夸张句)

  4.老实说:“你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改为转述句)

  七、名句精彩补白。

  不以规矩,                                  

  听君一席话,                                     

  读万卷书,                                           

  勤能补拙,                                         

  海上生明月,                                               

  八、阅读理解

  绿手指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啥特异功能,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老奶奶的称谓。

  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啥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他们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老奶奶从中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也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啥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把这个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悬赏:

  兑现:

  3.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么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                                 。

  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                                 。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        )比作(        )

  4.你对短文中的老奶奶有啥看法?请把你对她的评价写下来。

  5.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3

  【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下决心继承爸爸遗志——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作者通过这个故事,简介了一个普通而也特殊的小孩雷棣,表达了他对爸爸的缅怀,对世界和平的企盼的美好情感。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朴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雷棣对爸爸的爱和无尽的怀念,来自于他对世界和平的企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过程与办法:

  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199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24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3、齐读课题,质疑:

  为啥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么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么样的小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啥?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啥?

  (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啥?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啥”

  (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爸爸的小雷棣趴在爸爸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指导感情朗读。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么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爸爸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爸爸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

  (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啥?

  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

  (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雷棣牢记爸爸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

  (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他是怎么样做的?

  (2)理解:“未竟的事业”。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普通而也特殊的小孩雷棣,为了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么样的小孩?

  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啥?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4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一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通过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说教材】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是北师大版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地球家园”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课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根据本册书单元训练的重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社会和平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流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读中感悟的教学办法,通过学生自由读、指读、齐读、品读、评读、比读、引读、范读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指读、品读,使学生读中有所体会,读中有所感悟;通过学生的评读、比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提高朗读能力;通过教师引读、范读,渲染气氛,使文中感人至深的场景得以再现。

  【说教法:】

  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小孩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小孩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但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小孩,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首先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因为学生们,信息资源渠道狭窄、闭塞,对于世界局势可谓是知道很浅。教师把远程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和学生实际,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适当选用:利用图片、数字等资料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大量系统的事实资料,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进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二)引导学生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

  教学中,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教师梳理出四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点理解体会、感悟交流。教学中还采用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雷利,你会怎么样简介父亲?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父亲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从重点语句(如“失父之痛”的句子、“世界并不太平”的语句以及“对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体验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三)强化指导多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

  当学生真挚情感急于表达时,读书是最好的表达办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特别是“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和“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等语句的朗读,要达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说学法:】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语句较多,作者的情感学生从无体验,他们对此难以理解。因此我设计这样让学生去学习:

  (一)观看图片,进入情境。

  要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情感,为他们创设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听师解说,初步形成一种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也为课文的重点语句的理解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质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补充大量的事实资料(图片、数据等),让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树立维和观念。

  (三)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进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进而树立维和观念。

  (3)技能目标:让学生结合远程教育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也就能有的放矢,较圆满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见教学步骤),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能得到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取舍、使用均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它们的配合使用尽量能达到天衣无缝,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教学因此而生辉添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说板书】:

  随机抓住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板书,使板书提纲挈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重难点,起到引领、启发等作用。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5

  2006年6月,我们名师工作室也在安徽街小学开展了一次精彩纷呈的活动。工作室的罗芷玲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很精彩,接着工作室的陈繇老师和我们交流了课例《语文因“情”而美》同样精彩。他们都精彩在哪里?从一个热爱并专著语文教学的我来看,感觉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都说出了语文的味道,感觉心里特别舒畅,并使我不自觉地将他们俩的表现联系起来,其实大家的思想宗旨都是一样的,都知道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因“情”而美!   

  那么,“情”从何来?不是老师一个人在上面用大篇的陈词煽出来的,也不是学生课前“充分”的准备演出来的,让我们 从罗 老师的课里去细细寻找吧!   

  一、充分与文本对话——“情”由心生   

  学习新课程,深深地感到,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使这份“情”发自于学生内心的理解。   

  罗 老师在教学雷棣与妈妈的一段对话的时候,引导学生朗读了三次同样的对话,但是呢每次朗读之前,老师都会给这两段对话加上不同的提示语言,从一开始的悲恸,到中途的强忍悲恸,再到最后的暗下决心当一个懂事的小孩。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妈妈与雷棣的内心世界不断深入体会,并通过朗读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层层深入。当学生的心与妈妈的心紧贴在一起的时候,那份极大的悲痛之情就完全深入学生的心中了;当学生的心与雷棣的心紧紧贴在一起的时候,那份了不起的勇气就贯穿在学生的身心了。所以当时的每一次朗读都非常精彩,因为小孩们已经体会到了这份英雄家属身上了不起的精神。   

  二、注重学习办法的指导——“情”由文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这一点看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应该非常注意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的,事实上我一直觉得只有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办法,学会了怎么样咬文嚼字,才能从文本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情”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而来,才是最真实、最实在的,这样的感情才不会空,才不会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深研的。   

  罗 老师在教学中这方面也注重的特别好。比如在教学“泣不成声”一词时,老师引导学生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联系课文理解他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接着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份感情的由来以及今后抒发的方式。这样的引导理解在教学中还有多处,老师正是在教学中不断渗透这样的学习办法,让学生逐步自己掌握,自己体会,这样就能够很深刻的从文中体会情感了。   

  从以上两点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 罗 老师其实一直把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性质放在心中,那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我们每一位语 文 老师在教学中追求的境界。   

  当然,如果 罗 老师能够在教学中将预设与生成处理的更好,相信这节课会更加精彩。比如课至最后,老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学生们都是为这位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身上的种种精神所感动,同时最能得到共鸣的就是雷棣和在座的每一位学生的年龄都差不多,很多小孩这时候都是激qing澎湃的,如果这 时候 老师能够顺 “情”而发,让学生对雷棣说点自己内心的想法,会将文本与小孩拉得更近,会让许多小孩的心理埋下企盼世界和平的种子,岂不是更好?   

  总之,每节语文课都是学生 和 老师的一次心灵之旅,以“情”为舟,泛于文本之湖,深入心灵之穴,这里的景色因“情”而美!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教学思考

  11月10日学校领导们及教师走进六(2)班,随堂听了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我执教了北师大版6年级的《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课后领导及教研组长给了我及时的帮助、指导,使我收获颇丰,在收获的同时我结合期中考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一、以教学目标为指南,确立问题的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俗语说“有的放矢”,射箭打靶要瞄准靶心,课堂教学设问也应如此。课堂教学提问的“靶心”主要有二:一曰重点,二曰难点。《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重点是理解雷棣内心的情感。难点是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开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质疑课题,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为啥期盼世界和平?”它的价值体现在顺着这一问题可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这样就呈现出这堂课课堂教学的基调和课堂教学提问的主线。但本节课老师没有利用好这个问题,而是问:“雷棣得知爸爸去世后有哪些反应,请你读一读1-4段画下有关的句子。”其实这一问题应该为“他为啥期盼世界和平?”这一大问题服务的,它隶属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读读1-4段想一想“他为啥期盼世界和平?”,学生自然关注到是受爸爸他的影响。这时再提问得知爸爸去世后有哪些反应,当时是啥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进行朗读指导。教学时要确立问题主线,体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整体设计,系统实施,环环相扣。结合期中试阅读正确率不高的情况,我反思到首先教学目标中的年段学习目标要明确;6年级要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办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我在教学设计(研究课)时就没有用心考虑怎样落实这些目标,特别是在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上设计的问题不够。今后,在教学中打算作如下的安排:第一课时注重文本的学习,领会文章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注重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办法。

  二、板书再做思考,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

  板书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要以精炼的语句,简洁的线条,醒目的符号,把文章的思路、重点和中心联结起来,简练地构成全文的主体框架,显示出知识的纲目、层次和内在联系。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一文中雷棣企盼世界和平的心愿既是父亲的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对他的希望。受到这双边的影响,他才化悲痛为力量,才有了那么多的变化。可以把板书设计为: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关心他人

  企盼和平 生前的理想   关心政治

  家人的希望  努力学习

  谢绝帮助

  这次期中考试中,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要么偏离重点、要么语言啰嗦,板书设计对教学也有时效性,把它设计、利用好就可以让学生对照板书提纲挈领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重点内容学生一看板书便一目了然,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实效。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6

  【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下决心继承爸爸遗志——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作者通过这个故事,简介了一个普通而也特殊的小孩雷棣,表达了他对爸爸的缅怀,对世界和平的企盼的美好情感。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朴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雷棣对爸爸的爱和无尽的怀念,来自于他对世界和平的企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过程与办法: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199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3、齐读课题,质疑:

  为啥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么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么样的小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啥?

  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啥?

  (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啥?

  (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啥”

  (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爸爸的小雷棣趴在爸爸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4)指导感情朗读。

  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么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爸爸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爸爸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

  (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

  (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啥?

  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

  (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爸爸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

  (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

  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他是怎么样做的?

  (2)理解:“未竟的事业”。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一个普通而也特殊的小孩雷棣,为了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么样的小孩?

  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啥?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五件事,体会雷棣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企盼世界和平的愿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生搜集有关和平的资料,预习课文。

  2、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战争带来灾害的画面。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一个小孩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

  板书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课之始,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情景视频,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题质疑,读文感知

  1、“企盼”是啥意思?读题,自主质疑。

  2、梳理归纳问题:为何要企盼世界和平?怎么样用具体行动实现这一夙愿?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4、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拓展出充足的活动虚拟主机,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分析研究、相互讨论,通过交流启发、取长补短来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的螺旋渐进和分化整合,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小组合作探究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集体交流,品读感悟

  1、谁来说一说雷棣为啥企盼世界和平?指名说。

  2、小结:现在,蓝盔回来了,父亲却牺牲了。让我们来读一读雷棣写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父亲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3、(出示信)指名配乐朗读。

  4、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雷棣悲痛之深?引读母亲和儿子的对话。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使这份“情”发自于学生内心的理解。在教学雷棣与妈妈的一段对话的时候,引导学生朗读三次同样的对话,但是呢每次朗读之前,老师都会给这两段对话加上不同的提示语言,从一开始的悲恸,到中途的强忍悲恸,再到最后的暗下决心当一个懂事的小孩。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妈妈与雷棣的内心世界就能不断深入体会,并通过朗读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层层深入。当学生的心与妈妈的心紧贴在一起的时候,那份极大的悲痛之情就完全深入学生的心中了;当学生的心与雷棣的心紧紧贴在一起的时候,那份了不起的勇气就贯穿于学生的身心了。]

  5、雷棣这么说,也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6、齐读“努力学习”这一部分,思考:雷棣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7、当学习遇到困难时,雷棣会想些啥?也会怎么样做?(联系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是啥在时刻激励着雷棣?

  8、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雷棣自强不息的精神。分角色读教授与雷棣的对话,思考:雷棣为啥会这样做?(出示父亲的话)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9、小结:雷棣现在还小,他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但是呢,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为今后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千言万语道不尽雷棣对和平的企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够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达到对雷棣的敬佩。]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完了课文你们想对雷棣说点儿啥吗?

  2、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同学们,为了建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我们该做些啥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使得思想教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

  五、布置作业,积累语句

  1、欣赏诗歌《放飞和平》

  和平,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鸟,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折断了翅膀,一个世界儿童、妇女、老人,鹧鸪不时盘旋在天空,迫切拥戴的字眼。悲惨的哀号。和平,和平的鸟,一个与战争相对的字眼!养好了伤,一个在战火纷飞的时候,被放飞在蔚蓝的天空,温暖人心的字眼。播撒幸福的种子!和平,一个难以实现的字眼!一个飞舞了几十年,几百年,都无法兑现的字眼。

  2、请摘抄文中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吧!

  板书设计:

  写信言志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体贴母亲

  ——雷棣关心政治

  (自强不息、热爱和平)发愤学习

  谢绝帮助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8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一文讲述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决心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雷润民就是蓝盔部队的一员。蓝盔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别称。这个部队在全世界各地的活动招来的评论是毁誉参半。

  “贝雷帽”是各国官兵作战、训练中通用的国际标准服饰之一。由于一些举世闻名的特殊部队长期佩戴固定颜色的贝雷帽,进而形成一种象征。

  蓝色贝雷帽――联合国维和部队

  1945年10月25日,联合国诞生了一支世界性联合部队,因为这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作战时都戴着蓝色头盔,平时戴蓝色贝雷帽,所以人们也称其为“蓝盔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荣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从此,蓝盔(贝雷帽)部队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重视。该部队由联合国秘书长领导,在取得有关各方同意的情况下,被派往世界各冲突地区。其兵源由与冲突无关的会员国自愿提供,这支部队只携带轻型武器,除自卫外不得使用武力。

  迄今为止,联合国已先后向世界各冲突地区派出了近40支维和部队和军事观察员。应当承认,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地区的和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联合国维和部队行动使用武力的情况越来越多,强制的色彩越来越浓,维和变成了“强制和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霸权国家,经常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对弱小地区和民族进行武力“维和”,严重地违背了“蓝盔部队”的宗旨,所以现在的维和部队已变相成为美国“驻外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跟各国特种部队不同,它必须公开自己的存在,必须行进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广场、热闹地段等公开场合。联合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种形式,其另两种形式是军事观察团和多国部队。

  (1)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非强制性。它的进驻与活动,需由安理会或大会决定,并征得有关各方同意(其中15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最少有9个国家赞成,而且中、美、英、俄、法5个常任理事国没有投反对票),然后授权联合国秘书长组织;进驻后,一旦该国政府提出撤军要求,必须立即撤出。

  二、它具有鲜明的中立性,其成员必须来自与冲突双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它不同于一支真正的军队,它没有战场,没有敌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执行任务时,除进行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总司令是联合国秘书长。部队的人员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维持和平部队是由武装部队的分遣队组成,士兵可以配备轻型防御性武器,因该支军队必须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所以亦称“蓝盔”部队(蓝色象征和平)。

  (2)派遣军事观察团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另一种形式。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观察组,需由安理会或大会决定,并征得有关各方同意,授权联合国秘书长组织。观察组的人员由联合国成员国提供,由非武装的军官组成。它的使命是维持和平行动。在执行任务时,观察员不能携带武器,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的内政。它的具体职责视情况和需要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监督停战或停火、撤军;观察、报告冲突地区的局势;执行脱离接触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以及联合国决议赋予的其他使命。派遣军事观察组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临时措施,均有一定的期限,视情况需要由安理会决定可延期。

  (3)冷战后,随着地区冲突的增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次数增多,规模扩大,维和行动的性质和作用也往往超出传统的职责范围,造成联合国经费严重不足。为此,除维持和平部队以外国联合国也借助成员国自愿组成的多国部队参与维和行动。多国部队的费用一般由参加国支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多国部队士兵身着自己国家的军装,主要标记是联合国的旗帜以及联合国徽章。

  维和行动主要分为两类:由秘书长直接领导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军事观察团和维和部队两种形式)和由安理会批准、秘书长授权、由地区组织或大国参与指挥的维和行动(有多国部队和“人道主义干预部队”两种形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00年5月,联合国已组织68次维持和平行动,共投入了75万多军人、警察和民政人员。其目的已从传统的监督停火、居中斡旋,扩大到开展预防性外交、维持和平与重建和平。其任务包括监督停火、停战、撤军;使冲突双方脱离接触;观察、报告局势;帮助执行和平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以及维持冲突地区的治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到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参与维和队伍的人员除了军事人员以外,还有民事警察和文职人员。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维护和恢复地区和平和帮助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职能和作用也越来越为世人瞩目。1988年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这支头戴蓝色贝雷帽的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军人和警察)总数至1996 年9月12日为3万人。1986—1991年期间,维和费用平均每年约3.8亿美刀,1992年猛增至17.3亿美刀,1993年也增至约36亿美刀。 1995年联合国的维和经费为28亿美刀,其中波黑维和一项就占了一半。1996年的维和经费为16亿美刀。从1948年联合国派出第一支维持和平部队到 1998年10月,已有1500多名联合国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丧生。其中,牺牲最多的是加拿大士兵,然后依次是印度、法国、英国和加纳。

  从1945年联合国成立起,共有110个国家派出过维和人员。至1996年9月1日,5个出兵最多的国家为:巴基斯坦(1719人)、俄罗斯(1177人)、孟加拉国(1184人)、印度(1203 人)和巴西(1203人)。1994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设立联合国扫雷基金,进而为联合国的扫雷计划建立了专门的资金来源。1995年7月5-7 日,联合国人道事务署主持的国际扫雷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目的是为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扫雷活动征集资金。会议共筹集资金2000万美刀。

  1998年10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会员国向联合国提供维和人员的最低年龄作了规定:会员国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的民事警察和观察员的最低年龄应不小于25岁。中国从八十年代后开始对维和行动采取区别对等积极支持的态度。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2年4月,中国正式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9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感悟课文内容。

  3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前专栏:

  欣赏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呼唤和平,企盼和平成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看看一个小孩是怎么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

  回眸蓝盔凯旋灵柩殉难赢得

  2.解答学生不理解也查不到的词。

  (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点拨)

  3.学生朗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激励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啥?

  (学生解答,教师点拨)

  (2).爸爸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5.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并不太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虽然虽然还不能做啥,但我们一定会有一些好的想法。如果让你也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一封信,你能不能给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一些有关世界和平的好的建议或措施?

  (开放性题,不求答案一致)

  6.作业:

  课下搜集一下有关中东问题的材料。

  7.板书设计:

  成  加倍关心母亲  自

  长  关心国际政治  强

  历  发奋读书学习  不  企盼和平

  程  谢绝别人帮助  息

  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感悟课文内容,体会雷棣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雷棣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法:激趣、指导、引导、拓展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趣导入(5分)

  1、播放战争中的画面。

  同学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请看一组画面。

  2、教师动情解说,学生用心感受。

  3、学生畅谈感受

  师小结:战争是残酷的,于是爱好和平、企盼世界和平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一文中,看看一个中国小孩是怎么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

  4、板书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谁知道这个男孩指谁?课题中的“企盼”也是啥意思?

  围绕课题,你有啥疑问吗?(师:雷棣为啥要企盼世界和平?为了世界和平雷棣做了哪些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味(21分)

  (一) 交流问题:雷棣为啥要企盼世界和平呢?(7分)

  1、 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1)维护和平是父亲生前的理想。(他对我说:“小孩,等父亲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①交流蓝盔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放慢语速,读出父亲对雷棣的殷切希望

  (2)维护和平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记住,小孩,你父亲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 )

  指导朗读:用沉痛、低缓的语气读。(个别读、集体读)

  小结:是呀,维护世界和平既是父亲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父亲那亲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父亲临上飞机前对他和母亲说的话;更忘不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约定,可是现在,蓝盔回来了,父亲却牺牲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父亲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配乐朗读)

  师:残酷的战争夺取了爸爸的生命,却使雷棣一下子长大了,爸爸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二)爸爸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9分)

  (1)关心他人

  想象一下,他还会怎么样关心母亲?

  (2)关心政治

  思考:为啥雷棣看到那些在战乱中妇女儿童受伤害的情景,情绪就十分激动?

  (3)发愤学习是啥在时刻激励着雷棣发愤学习?(实现维护世界和平的心愿)

  (4)谢绝帮助雷棣为啥会这样做?(出示父亲的话)

  (5)除了这四件事还有一件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引出第五件事: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

  从这五件事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雷棣,一个企盼世界和平的雷棣,那激励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啥呢?(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与雷棣一起期盼和平(3分)

  雷棣现在还小,他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但是呢,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为今后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未竟”啥意思?父亲未竟的事业是啥?雷棣的愿望实现了吗?谁知道雷棣的近况。

  (三)再次齐读课题,想想“企盼”能不能换成盼望?为啥?(2分)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3分)

  小结:一个普通而也特殊的小孩雷棣,为了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愤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学习了雷棣的故事,你觉得雷棣是个怎么样的小孩?今后你准备怎么样做?

  四、欣赏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3分)

  1、师:从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语言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创造未来的美好信心和爱好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呀,和平时生命的摇篮,在大灾大难面前,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创造了一个也一个奇迹。让我们一起珍爱和平,让世界充满爱。请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一曲《让世界充满爱》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让我们一起企盼世界和平,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四、当堂检测:(8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雷棣正在,一个企盼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小孩正在(    )。雷棣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像父亲那样 (     ),像母亲那样(  ) 。 他说:“ (  ) 。”

  2、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      )

  3、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文章交错叙述爸爸死后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五件事:(   ); (  ) ;(   );(   )及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地球家庭”为主题来编排,《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黑小孩罗伯特》《瑞恩的井》和《阳光皮肤》都是通过人物的举止、言行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渗透“和平”、“民族”、“种族”、“责任”、“给予”等内容,令人震撼不已。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讲述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后,自强不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求完成爸爸未完成事业的感人事迹。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已具备了课前参与的能力:查找资料、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质疑。学生是带着问题,带着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情感体验走入课堂,他们希望在课堂中解惑,也希望在课堂上和师生交流,展示自己,更希望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把把“金钥匙”。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回眸、殉难、继承、雷棣、泣不成声、了如指掌。

  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简介办法。

  3.默读画批、情感朗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了解人物的所作所为, 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4. 熟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学习雷棣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背景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雷棣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把握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作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齐读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大家通过自学对这个小孩有了啥初步的了解?强调重点:他的爸爸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殉难于别国他乡的。他要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先交流一下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二、集体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a需要提示大家读准字音的有:棣    眸   殉    盔

  学生把正确的读音写在黑板上,示范拼读、带大家一起读。

  有能力的学生制成课件,演示给大家。

  b交流自己查找的新词: 继承   回眸   殉难   了如指掌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自己使用啥办法了解了词义。如拆字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反复诵读猜测等。

  三、初读课文:思考后交流

  1、全文的主要内容?交流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2、雷棣知道父亲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后,他做了啥?(概括、具体两种答案)从中你感受到啥?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讲的内容,(概括回答全文的主要内容)补充质疑:

  二、补充画批:雷棣知道父亲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后,他做了啥?(概括、具体两种答案)从中你感受到啥?

  三、集体交流: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概括回答)雷棣在得知爸爸类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有了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动力,决心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具体回答)1、爸爸的死,让雷棣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小男子汉,应该帮助母亲减轻生活的压力,因此生活上倍加关心母亲;——肩负责任

  2、关心国际政治,特别是关心那些在战乱中受伤害的妇女儿童;——关心政治

  3、发奋读书学习(参加各种竞赛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读古代史书名著,努力学习外语)——发奋读书

  4、谢绝别人的帮助,决心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自强自立

  5、写信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表达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以及自己顽强的意志。——继承遗志

  在进行以上讨论的过程中,出示课件,提示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四、小结:再读开头和结尾,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震撼。

  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通过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课文,经过大家热烈的讨论,我们也结识了朱棣这样一个为了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而发奋努力、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此时此刻,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吧。

  (可以说自己最感动的一点,最大的收获,可以对朱棣说、可以对自己说、可以对大家说……参考丁丁、冬冬的话)教师应抓住朱棣是一个有志向并能从点滴做起自强不息这一点进行强调。

  全班交流时,要注重读书。

  例:以小组为单位,与全班同学交流时,组员甲要先读文本再谈理解,其他成员补充后也可以再读,读的情感要进一步加深,还可以请其他同学评读,或请大家齐读等。

  全班交流时,要注重及时评价,以引导学生理解的步步深入。

  例:学生读到“他会悄悄为母亲掖被角”、“会再三叮嘱母亲去医院”时,都能体会到他会关心母亲了。但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要重点体会“懂事了”,关心、照顾母亲是自己的责任。不仅关心亲人,还关心战乱中的妇女儿童,关心着父亲未竟的事业。

  全班交流时,要注重提倡好的学法。

  比如前牵后挂理解重点句子、抓重点词句理解段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修辞办法理解、体会“比较”等写法理解等等。)

  五、作业:把雷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仿文中的写法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写一段话简介自己的一个优点。

  六、板书: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更加董事   关心政治    发奋读书     谢绝帮助     写信明志

  继承遗志  自强不息   发奋努力

  教后反思

  在知识能力这一纬度上先概括后具体的简介办法——先说更懂事了,再说掖被角、叮嘱去医院;先说关心政治,再说注意新闻、看战乱中妇女儿童受伤害;先说发奋读书,再说数学、语文、英语学得好。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强化,会淡化情感体验。

  点评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教材理解有深度,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给我们现实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启示意义是:在有远大志向的同时,要脚踏实地地、一点一滴地做,才能不是自强不息成为一句空话。听说读写在课上均有体现。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2

  一、教材分析: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地球家庭”为主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发愤学习、自强不息,决心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课文重点记叙了雷棣发愤读书学习及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这两件事,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责任”“成长” 等主题也蕴含其中,通过深入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本文是这个单元的开篇课文,学好本文,有助于深入理解本单元主题—— “地球家庭”,让学生明白: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同时,为学习下一个教学单元“战争”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中心小学六?二班,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较高:学生朗读能力强,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不过他们社会阅历浅,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少。加之,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优越的环境中,他们很难将小家的不幸、国家的灾难、地球的和平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可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

  三、学习目标

  根据本课的内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确定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了解雷棣企盼世界和平的原因及其发愤读书、自强不息的动力;

  3.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教学法,重在引导。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品悟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语句较多,作者的情感学生从无体验,他们对此难以理解。因此我设计这样让学生去学习:

  (一)观看视频,进入情境。

  要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情感,为他们创设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听师解说,初步形成一种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也为课文的重点语句的理解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质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补充大量的事实资料(图片、数据等),让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树立维和观念。

  (三)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进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3

  教材分析: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爸爸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现在的小孩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学习本篇课文,要让学生真正体会本课的主旨——和平的意义,教师必须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翔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小孩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3、深入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把握文中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五件事,体会雷棣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企盼世界和平的愿望;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生搜集有关和平的资料,预习课文。

  2、师制作课件。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战争带来灾害的画面。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一个小孩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怎么样的努力。

  板书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课之始,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情景视频,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题质疑,读文感知

  1、“企盼”是啥意思?读题,自主质疑。

  2、梳理归纳问题:为何要企盼世界和平?怎么样用具体行动实现这一夙愿?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4、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拓展出充足的活动虚拟主机,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分析研究、相互讨论,通过交流启发、取长补短来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的螺旋渐进和分化整合,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

  小组合作探究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集体交流,品读感悟

  1、谁来说一说雷棣为啥企盼世界和平?指名说。

  2、小结:现在,蓝盔回来了,父亲却牺牲了。让我们来读一读雷棣写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父亲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3、(出示信)指名配乐朗读。

  4、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雷棣悲痛之深?引读母亲和儿子的对话。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使这份“情”发自于学生内心的理解。在教学雷棣与妈妈的一段对话的时候,引导学生朗读三次同样的对话,但是呢每次朗读之前,老师都会给这两段对话加上不同的提示语言,从一开始的悲恸,到中途的强忍悲恸,再到最后的暗下决心当一个懂事的小孩。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妈妈与雷棣的内心世界就能不断深入体会,并通过朗读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层层深入。当学生的心与妈妈的心紧贴在一起的时候,那份极大的悲痛之情就完全深入学生的心中了;当学生的心与雷棣的心紧紧贴在一起的时候,那份了不起的勇气就贯穿于学生的身心了。]

  5、雷棣这么说,也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6、齐读“努力学习”这一部分,思考:雷棣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7、当学习遇到困难时,雷棣会想些啥?也会怎么样做?(联系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是啥在时刻激励着雷棣?

  8、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雷棣自强不息的精神。分角色读教授与雷棣的对话,思考:雷棣为啥会这样做?(出示父亲的话)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9、小结:雷棣现在还小,他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但是呢,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为今后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千言万语道不尽雷棣对和平的企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够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达到对雷棣的敬佩。]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完了课文你们想对雷棣说点儿啥吗?

  2、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同学们,为了建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我们该做些啥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使得思想教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

  五、布置作业,积累语句

  1、欣赏诗歌《放飞和平》

  和平,                                          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鸟,

  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                                折断了翅膀,

  一个世界儿童、妇女、老人,                    鹧鸪不时盘旋在天空,

  迫切拥戴的字眼。                                        悲惨的哀号。

  和平,                                          和平的鸟,

  一个与战争相对的字眼!                            养好了伤,

  一个在战火纷飞的时候,                            被放飞在蔚蓝的天空,

  温暖人心的字眼。                    &(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nbsp;           播撒幸福的种子!

  和平,                          

  一个难以实现的字眼!           

  一个飞舞了几十年,几百年,      

  都无法兑现的字眼。       

  2、请摘抄文中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吧!

  板书设计:

  写信言志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体贴母亲

  ——雷棣                       关心政治

  (自强不息、热爱和平)          发愤学习

  谢绝帮助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4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课后反思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讲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爸爸为完成的事业 ——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本课时的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亮点:

  一、教学因课件而精彩 

  课文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跨越时空的,这对学生的理解,感悟有很大的难度。怎样化难为易,让学生很快进入文本与小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应该是教师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上课之前我一方面布置学生采用多种办法(上网、查阅图书、收看电视……)了解国内国际大事,关注国际局势,对战争有初步地了解。另一方面自己也在网上查阅很多教师的优秀教案,然后根据学情和我自己的教学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有力地突出本文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决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媒体资源——范读部分。凄凉、哀怨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催人泪下的画面……这对于学生进入文本,感悟,体验小作者的内心世界无疑是催化剂,所以我很快就将这一部分内容下载到我的电脑里面。然后也从其他网站下载了这一课的成品课件。我发现这些课件中的一些图片和习题还是可用的,图片展示的是战争后的一些惨不忍睹的场面,我想这对于渲染气氛、垫定学生情感基调很有作用。教学过程中,课件发挥了很好的助教功能。当我们一起配乐朗读的时候,全场师生都沉浸在为了和平而失去爸爸的悲痛之中,都沉浸在对残酷无情的战争的痛恨之中。

  二、悟读交汇、情理交融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这节课上,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怎样让学生深切感受战争的残酷呢?我是这样设计的:你是怎么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谈)。看课件,亲身感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看了战争的这些画面,你想说些啥?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也能够做点啥?在情理交融中,学生对文中的“爸爸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huawei“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震憾人心,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遗憾之处:备课时我没有做到既备教材也备学生,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间部分的四件事后,进行交流汇报时,显得比较简单,缺少声情并茂的朗读。 教师的牵引痕迹较重。

  我知道,多一份反思就多一份成功,真正的教学不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也不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反思多多,胜利多多!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教学反思

  【1】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重点是理解雷棣内心的情感。难点是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课伊始,我让学生质疑课题,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为啥期盼世界和平?”它的价值体现在顺着这一问题可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但本节课我却没有利用好这个问题,而是问:“雷棣得知爸爸去世后有哪些反应,请你读一读1-4段画下有关的句子。”其实这就是我在备课时提出的具体问题,但是呢它是隶属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的,这样学生自然关注到是受爸爸他的影响。这时再提问得知爸爸去世后有哪些反应,当时是啥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进行朗读指导。今后,在教学中打算作如下的安排:第一课时注重文本的学习,领会文章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注重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办法。

  【2】

  这篇课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决心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中的亮点有: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泣不成声”中感受雷棣知道爸爸牺牲后的悲痛欲绝;从“了如掌”中感受雷棣对国际大事的关心;从为母亲掖被角,再三叮嘱母亲到医院看病等关心母亲中看出他已懂事了;从发愤读书中感受到他的自强不息等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师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

  2、课堂教学中不应面面俱到,而是有详有略。在学习雷棣知道爸爸牺牲后的四件事情时,“关心母亲”和“发愤读书”这两件事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他们容易理解,更能感受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而发奋图强,可重点学习。而“关心国际政治”及“拒绝别人帮助”这两部分可以略学。

  不足之处:

  1、如果能进行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和平的向往。

  2、还可增加课外资料的补充。如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信的内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教学反思

  恩施市实验小学   杨艳萍

  这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地球家庭”主题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爸爸为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较长,本文记述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成为儿子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本文记述了爸爸死后雷棣成长过程中的五件事。第一件事:爸爸的死,让雷棣认识到自己成为一个小男子汉,应该帮母亲减轻生活的压力,因此生活上倍加关心母亲;第二件事:关心国际政治,特别是关心那些战乱中受伤害的妇女儿童;第三件事:发奋读书学习(参加各项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读古代史书名著,努力学习外语);第四件事:谢绝别人帮助,决心靠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第五件事:写信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表达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以及自己顽强的意志。

  文中重点记述了雷棣发奋读书、决心靠自己努力实现愿望这两件事,其它事迹笔墨虽少,却是不可缺少的一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雷棣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我在教学本课前,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战争、和平的资料,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自己的资料,我再适时播放网上的关于战争的视频等,他们对战争灾难的理解更加深刻形象。

  整个教学过程我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使语文教学得到课堂以外的延伸。

  在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这一纬度上,我做得还是不够。例如:文中的先概括后具体的简介办法——先说更懂事了,再说掖被角、叮嘱去医院;先说关心政治,再说注意新闻、看战乱中妇女儿童受伤害;先说发奋读书,再说数学、语文、英语学得好。我在教学中让小孩们注意到了这种写法,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但是呢由于时间等关系没有进行强化,致使小孩们在这点上理解仍不明了,这是我在改完小孩们的练习册后发现的。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能力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晓,一定得让他们学会运用,进而形成能力。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5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地球家庭”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发愤学习、自强不息,决心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雷棣内心的情感,难点是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听了程世荣老师的这一节课,让人感受到了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挥洒自如的课堂艺术。

  1、以疑促学,确立问题主线,环环相扣。

  怎样更好地落实我校提出的“备学”的理念,我认为教师应以学定教,教在学生有疑处。开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质疑课题,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为啥期盼世界和平?”老师抓住机会,顺着这一问题展开本节课的学习,这样就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基调和课堂教学提问的主线。可见老师在课前,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所以教学时才能准确地确立问题主线,进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体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删繁就简,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活动。

  2、灵活巧妙的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崔峦老师说过:“就小学阶段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荣哥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办法,巧妙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去积累、运用词语,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如:出示图片,联系实际来理解蓝盔、资治通鉴,并相机借资治通鉴来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用对比的办法理解“奋发”,更妙的是对“企盼”一词的理解,是在理解了全文的基础上去深挖词语的内在含义。这样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每个学生都扎扎实实地得到发展。

  3、课内外知识结合,体现了大语文观的理念。

  《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可感的战争情景,对课内外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让学生能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练笔:给战争中的小孩子写一封信。使学生在这样的个性化平台上得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的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观的理念。

  一点建议:

  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泣不成声”中感受雷棣知道爸爸牺牲后的悲痛欲绝;从“了如指掌”中感受雷棣对国际大事的关心;从为母亲掖被角,再三叮嘱母亲到医院看病等关心母亲中看出他已懂事了;从发愤读书中感受到他的自强不息等等,语文课堂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师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6

  一、教材分析: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地球家庭”为主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发愤学习、自强不息,决心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课文重点记叙了雷棣发愤读书学习及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这两件事,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责任”“成长”等主题也蕴含其中,通过深入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本文是这个单元的开篇课文,学好本文,有助于深入理解本单元主题——“地球家庭”,让学生明白: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同时,为学习下一个教学单元“战争”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航天小学六•七班,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较高:学生朗读能力强,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不过他们社会阅历浅,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少。加之,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优裕的环境中,他们很难将小家的不幸、国家的灾难、地球的和平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可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

  三、学习目标

  根据本课的内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确定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了解雷棣企盼世界和平的原因及其发愤读书、自强不息的动力;

  3.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观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教学法,重在引导。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品悟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学习课文。

  五、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和平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教学

  1.请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和平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

  2.教师在此基础上播放课件,并配乐讲解:“是啊,我们这个地球上仍有很多地方不太平,那里的人们饱受战争之苦:家园被毁、妻离子散、肢体残缺甚至失去生命!那里的小孩每时每刻面临着贫穷、饥饿、死亡的威胁,小孩们点起了蜡烛为世界和平祈祷,那么也让我们怀着对世界和平的强烈企盼,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学生齐读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3.引导学生解题:课题是一把“钥匙”,能开启课文学习的大门,同学们读课题时要善于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教师将学生的疑问提炼归纳如下:(出示问题)

  “企盼”是啥意思,能不能换成“盼望”?

  这个企盼世界的小孩是谁?

  他为啥要企盼世界和平?

  (此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唤起学生对战争的恐惧、憎恶和对世界和平的热切企盼,为实施教学作好情绪铺垫;并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解题,把握学习本文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带着问题小声快速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读不准的字或是不理解的词语,要作上记号。

  2.学生读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难词并积累词语(沉浸、回眸、凯旋、殉难、叮嘱等)。对学生提出的生字难词,教师随机板书,学生认读。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扫清字词障碍后,请学生快速浏览。经过浏览,同学们知道了这个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是——“雷棣”(提醒学生读准“棣”字的读音)并引导学生寻找雷棣企盼世界和平的原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做好旁批,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当学生找到简介雷棣爸爸相关情况的语句时,可由“资源链接”对“联合国维和部队”、“军事观察员”、“中东”等学生相对陌生的概念进行补充说明;当学生提到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那封信时,教师顺势引出:这是一封怎么样的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出示信件,并请一名学生朗读全信)

  教师过渡:这封信饱含着一个中国小孩失去爸爸的悲痛和对世界和平的强烈企盼之情。在得知爸爸牺牲后,雷棣和他的母亲经历了怎么样的痛苦?(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段落后,师出示文章第四自然段。)

  这段文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所以我决定将此段作为指导学生朗读的重点。

  采用师生分角色合作朗读的形式:由学生齐读叙述语言,教师读母亲的话,由一名学生读雷棣的话,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指导学生一字一顿地读出雷棣的哽咽:“母亲,我会记住的”;指导学生放慢语速,语气柔婉地读出父亲对雷棣的殷切希望:“书桌上照片里的父亲一如往日,用平静深情的目光望着他”。

  随后,教师提出:从父亲平静深情的目光中,雷棣能感受到父亲要告诉他些啥吗?学生可能会说:要坚强、要照顾好母亲和自己,努力学习……

  (此环节紧扣文本,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体会雷棣

  承受的“丧父之痛”和坚强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

  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失去爸爸的悲痛让雷棣承受了他这个年龄的小孩难以承受的苦难和打击,但是呢他没有趴下,而是“好像一下子长大了”。那么在父亲平静深情的目光的注视下,雷棣身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请学生默读第5、6自然段,试着归纳概括能表现雷棣变化的事件;

  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办法,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接着让学生用加小标题的办法给这几件事加上标题,语言尽量简洁;

  最后教师出示课件修正、明确。

  (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爸爸的离去对雷棣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课文重点写了其中的哪些事?为啥要着重写这两件事?准备下节课讨论、交流。

  (此问的设置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多么可敬可爱的小孩呀,失去爸爸的切肤之痛成了他发愤读书、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同学们,让我们走进那间属于他的小书房里,去看看他吧:(师出示课文插图)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雷棣回望父亲的深情目光中,他会对父亲说些啥呢?当学生回答到“我一定要去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的相关语句时,(师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学生齐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文章的中心得以升华。

  (此环节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最后引导学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师出示问题)

  “企盼”是啥意思,能不能换成“盼望”?

  “雷棣为啥要企盼世界和平?”

  用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企盼”比“盼望”的词义程度更深,更能表现主人公雷棣在经历了巨大的“丧父之痛”后,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之情,所以不能换。雷棣之所以企盼世界和平,是因为这是父亲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

  对雷棣的希望,所以雷棣要企盼和平。(师展示本课的板书设计)

  然后,教师用语言过渡:要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事业,并非一朝一夕,年幼的雷棣只能从学习、生活中的这些普通小事中,为他的理想做着准备,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雷棣会为世界和平作出怎么样的贡献?

  (此问的设置紧扣本课内容,并为第二课时学习作好铺垫)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师过渡:同学们,要表达对世界和平强烈企盼的也何止雷棣一人呢?(教师出示课件并讲解:)在今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来自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成员齐聚在奥运五环之下,他们心中涌动着热爱奥运、热爱友谊、热爱和平的巨大热情,因为他们参加的不仅仅是一场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增进全世界人民友谊的和平聚会;一曲《我和你》唱出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梦想团结,梦想友谊,梦想和平!历史悠久、“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企盼。就让我们和雷棣,还有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一起为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祈祷祝福吧!

  (此环节重在深化文章主题,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附:板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加倍关心母亲

  生前的理想               关心国际政治     

  家人的希望               发奋读书学习

  谢绝别人帮助

  资源链接: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是联合国为遏制冲突的扩大或防止冲突的再起而派出的和平使者。

  蓝盔:维和部队士兵头戴的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

  军事观察员:隶属于联合国的停战监督组织。主要任务是监督冲突各方对停火协议的遵守情况。由于在执行任务时不能携带武器,所以会面临一定危险。

  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包括了伊拉克和科威特。而雷棣的爸爸就是牺牲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境上。

  辛普森案件: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o.j. simpson)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最后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辛普森竟逃脱法律制裁,在用刀杀前妻及其男友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拓展资料 篇17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中国小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决心完成爸爸为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4)体会雷棣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2、过程与办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重点:理解雷棣内心的情感。

  难点: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学具准备:查找有关维和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课件,导入课题

  1、播放战争中的画面。

  (学生说——)

  师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它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使许多家庭妻离子散,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爱好和平、企盼世界和平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我们来学习发生在一个企盼和平的中国小男孩儿的故事,相信你们能从他的身上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2、板书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师:看到这课题大家肯定会想这小孩是指谁?

  围绕着课题,你有啥想提的问题吗?(师:雷棣为啥要企盼世界和平?为了世界和平雷棣做了哪些事?┉┉)板书重要的问题

  3、很好。老师一直都很欣赏你们这种有疑而问的精神。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请同学们浏览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一件啥事?

  (三)解疑、学习第一部分

  1、“雷棣为啥要企盼世界和平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一问题,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谁能来说一说,雷棣为啥企盼世界和平?

  (1)维护和平是父亲生前的理想。(“记住,小孩,你父亲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

  板书:生前的理想。

  怎么朗读?用啥语气读?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概括母亲此时的心情。(如悲痛欲绝等。)个别读、齐读。

  (2)维护和平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他对我说:“小孩,登父亲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板书:家人的希望(或雷棣的希望)(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

  这句话是父亲临上飞机对我说的,用啥成语概括?应该有啥语气读。

  全班齐读。

  4、啥是蓝盔?有关维和部队资料,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查找,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

  (各小组汇报)

  5、小结:是呀,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那样,维护世界和平既是父亲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父亲那亲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父亲临上飞机前对他和母亲说的话;更忘不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约定,可是现在,蓝盔回来了,父亲却牺牲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父亲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三)观看插图、启发想象

  1、父亲牺牲了,望着父亲的遗像,他会怎么想呢?(挂出插图)

  2、指名说。

  3、刚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四)再读课文,解学生疑(大略了解课文第二段)

  1、师:残酷的战争夺取了爸爸的生命,却使雷棣一下子长大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爸爸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从哪儿可以看出雷棣一下子长大了?(并概括一下,?)

  板书:(1)关心他人

  (2)关心政治

  (3)努力学习

  (4)谢绝帮助

  2、对家庭、对社会乃至对世界强烈的责任感使雷棣一下子长大了,了解了这些事情后,你是否对雷棣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情呢?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是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依然弥漫着硝烟,还有一些国家处在残酷的战争中,还有许多小孩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同学们拿出笔,记录下你对远方处在战火中的小伙伴、对自己或者对周围的人最想说的话。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交错叙述了几件事。

  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二段

  雷棣成长经历的哪些事,将相关的句子在书中标出来。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对雷棣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情?并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为啥?

  (1)关心他人:想象一下,他还会从哪些方面来照顾母亲?

  小结:雷棣不再是那个淘气的小男孩,他已经懂得为别人着想。

  (2)关心政治:他可能从新闻中了解到哪些事情?如果你是雷棣,了解了这些事情后,你心里会想些啥?

  小结:雷棣正在为成为一名维和战士而努力。

  (3)努力学习:是啥在时刻激励着雷棣?

  小结:爸爸的牺牲、维护和平的心愿激励着雷棣自强不息。

  (4)谢绝帮助:雷棣为啥会这样做?(出示父亲的话)

  雷棣明白父亲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他明白了?

  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小结:雷棣现在还小,他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但是呢,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为今后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和平的企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够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说说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我一定要去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竟”啥意思?

  读一读。

  五、深化主题

  1、齐读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2、学了课文,说说你对企盼的理解。能不能换成盼望?为啥?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七、概括中心思想

  八、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九、作业:

  课下搜集一下有关中东问题的材料。

  板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小孩

  关心他人

  企盼和平      生前的理想 关心政治

  家人的希望 努力学习

  谢绝帮助

推荐站内搜索:宁夏自考成绩查询、异地恋日志、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4级准考证打印、诗歌朗诵《中华颂》、湖北学位英语成绩查询、江西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深圳公务员考试时间、中学生周记400字、50字日记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精选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精选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4842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