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

《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我上课的内容是《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应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教学办法及教学准备】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而学生课前也搜集了李白与汪伦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就利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的教学办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的。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都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那么,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抢答比赛中复习以前背诵过的古诗,尤其是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

  1、简介李白:刚才我们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由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2、导入课题:李白一生当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3、交流资料: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那么,谁能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4、师讲故事:李白与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资料,进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古诗

  1、回忆学法:我们以前是用啥办法来学习古诗的呢?

  (板: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

  2、今天咱们就继续用这个学法来学习这首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想脑子里会出现啥画面?(交流)

  3、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个记号。(自由读,指名读)

  4、就学生所提的问题四人小组结合资料与注释自学。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5、检查自学情况:

  ⑴ 解释“踏歌”并表演。

  ⑵ 大家都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么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不但把他送出家门,送出村口,送上船,而且还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中你都感受到了啥呢?

  ⑶ 除了从踏歌相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外,还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他们那浓浓深情?(三、四句)

  ⑷ 重点指导朗读三、四句(个人读──范读──齐读)

  ⑸ 其实,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啥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怎样表述,或有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营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进而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⑹ 这时由师小结:哦!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更深)

  ⑺ 是呀!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呀!那就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浓浓的深情吧!(朗读全诗)

  ⑻ 重点的词语我们都已经解决掉了,那么,整首诗的意思是啥呢?(找好伙伴讨论)

  ⑼ 指名汇报说诗意。

  ⑽ 待学生对古诗的大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就让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比如朗读、描图、说诗意、表演等等。(小组练习)

  (采用朗读与说诗意的形式时可让学生要求老师配音乐或配动画,如果是采用画画的形式时就让他们站出来展示图画并解说)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表演、描画等形式,体会古诗意境,就既解决了对古诗大意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背诵

  刚才你们这样指指、说说、描描、画画、演演,已无形当中把诗歌都背出来了,谁能背的就请站起来背背!

  五、学唱诗歌

  诗歌,它不仅是一首古诗,同时也是一首歌曲,请欣赏儿歌《赠汪伦》并学唱。

  六、扩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提供三首,供大家课外自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进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七、齐唱送别歌《友谊地久天长》结束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25、赠汪伦

  水深──情更深

  总之,在课堂上,我就相信了学生,给他们创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所谓当局者迷,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2

  赠汪伦(人教国标本教案、教学实录) 

  一、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我上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古诗:《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应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三、教学办法及教学准备: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而学生课前也搜集了李白与汪伦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就利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的教学办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的。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都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那么,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抢答比赛中复习以前背诵过的古诗,尤其是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

  1、简介李白:刚才我们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由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2、导入课题:李白一生当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3、交流资料: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那么,谁能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4、师讲故事:李白与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资料,进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古诗

  1、回忆学法:我们以前是用啥办法来学习古诗的呢?

  (板: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

  2、今天咱们就继续用这个学法来学习这首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想脑子里会出现啥画面?(交流)

  3、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个记号。(自由读----指名读)

  4、就学生所提的问题四人小组结合资料与注释自学。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5、检查自学情况

  (1、解释“踏歌”并表演。

  2、大家都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么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不但把他送出家门,送出村口,送上船,而且还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中你都感受到了啥呢?

  3、除了从踏歌相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外,还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他们那浓浓深情?(三、四句)

  4、重点指导朗读三、四句(个人读---范读---齐读)

  5、其实,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啥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怎样表述,或有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营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进而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6、这时由师小结:哦!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更深)

  7、是呀!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呀!那就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浓浓的深情吧!(朗读全诗)

  8、重点的词语我们都已经解决掉了,那么,整首诗的意思是啥呢?(找好伙伴讨论)

  9、指名汇报说诗意

  10、待学生对古诗的大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就让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比如朗读、描图、说诗意、表演等等。(小组练习)

  [采用朗读与说诗意的形式时可让学生要求老师配音乐或配动画,如果是采用画画的形式时就让他们站出来展示图画并解说]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表演、描画等形式,体会古诗意境,就既解决了对古诗大意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背诵

  刚才你们这样指指、说说、描描、画画、演演,已无形当中把诗歌都背出来了,谁能背的就请站起来背背!

  (五)学唱诗歌: 

  诗歌,它不仅是一首古诗,同时也是一首歌曲,请欣赏儿歌《赠汪伦》并学唱。

  (六)扩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提供三首,供大家课外自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进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七)齐唱送别歌《友谊地久天长》结束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25、赠汪伦

  水深---情更深

  总之,在课堂上,我就相信了学生,给他们创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所谓当局者迷,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虚拟主机。

  [教学目标 ]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么样抓事物的特点,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么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也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啥修辞办法?这两句抒发了啥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办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

  邮编:215233            联系电话0512——63877152

  联系地址: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教科室          联系人:钱金明

  e-mail: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4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

  2.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

  3.随文识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孩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啥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你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真挚,更加深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友情有关的古诗,大家齐读课题-----赠汪伦。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悟

  1.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你能简单的简介一下李白吗?

  2.解释题目

  大家看,题目中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比如某同学转学,宋老师赠给他一本书做纪念。这首诗就是李白作为一份礼物赠给汪伦的、写给汪伦的一首诗。大家再读课题。出示词语:汪洋大海。师解释

  3.范读古诗

  李白究竟为汪伦写下了怎么样的一首诗呢?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看看你的头脑中都浮现了哪些画面?指名回答。(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李白与汪伦离别的场景,描写离别场景的诗叫---板书:送别诗)

  4.生自由读古诗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书中的拼音,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一定要做到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5.指名读古诗

  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6.指导朗读

  小孩们,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呢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讲究停顿,板书|,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 ,大家再练一练。

  7、多种形式展示读

  谁想试一试?小组展示读(板书重点词做标记“将、忽、深、及”)男生读、女生读

  三、细度古诗、理解感悟

  (一)前两句疑难解析

  1.小孩们现在请你默读古诗的前两句,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

  “舟”板画:舟的字理演变,舟就是指小船。乘就是坐的意思。比如乘车、乘飞机就是坐车、坐飞机的意思。乘舟就是坐船的意思。

  出示词语:“乘风破浪”板贴,大家齐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2.“闻”的本意是指用鼻子闻一闻,在这里“闻”是听到的意思,出示词语“百闻不如一见”板贴,大家读词语,师解释意思。踏歌声:是指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节拍。)

  3.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词语的意思。大家再读前两句,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哪个词不懂,大胆的说出来?“将欲行”师解释:(将:即将、将要。行:离开。将欲行的意思就是即将要离开,但是呢还没有离开。)

  4.当李白坐船要离开的时候,发生了啥事?汪伦一边用脚打节怕一边唱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李白送行,这能说明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5.重点理解词语“忽”:

  忽是啥意思?忽然突然的意思。小孩们,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即将分别,当你坐在火车上,随着汽笛的鸣叫,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就在这时,你的好朋友忽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也是啥样的?

  6.指导朗读前两句

  当李白忽然听到汪伦的歌声时,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大家再读前两句,用心去体会一下李白当时惊喜的心情。

  7.解释前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啥意思?

  (二)后两句理解感悟

  1. 欣赏桃花潭图片,理解“千”尺

  这就是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课件图片桃花潭水: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桃花潭水吗?“深千尺”这里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千”和“百闻不如一见”中的“百”都是虚指词,不表示具体的数字,在这里千尺表示水很深很深。

  2.出示词语:“桃李满天下”读词语,师解释

  3.重点理解“不及”

  不及就是不如的意思,出示词语:及格。这里是拿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李白的情意做比较。虽然桃花潭水很深很深,但是呢也不如----

  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如-----

  纵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不如-----

  4.这两句,在诵读是一定要读出汪伦对李白的一片深情厚谊。谁想试一试?全班读

  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6.(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为啥说汪伦对自己的情意如此之深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可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民,想见到李白都不容易,怎么才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呢?于是汪伦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的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桃花是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并没有桃花。万家酒店呢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虽然汪伦是用计策将李白骗来,但是呢李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一片真情所深深的感动了!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游览,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于是李白日后便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7.看画面想像

  课件出示画面:现在李白与他的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今日一别,不知啥时候才能再见面。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中会想些啥?正因为感情深厚,所以离别时才觉得留恋,舍不得!

  8. 大家看“情”啥偏旁?树心旁是心的变形,和我们的心情有关。这有几个词语:亲情、友情、真情、深情,齐读,师解释

  9. 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了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句子猜词的小游戏,老师说一句和这个词语相关的一句话,你猜一猜是哪个词?

  10.配乐真情诵读

  如果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到古诗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大家齐读古诗,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

  四、知识拓展

  1.送别诗拓展

  《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我们学过了很多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是送别诗呢?

  2.师朗诵(友情)

  小孩们,珍贵的友情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那么对待朋友,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阳光;只要心中有情,就会有宽广的胸膛。老师写了一首诗歌题目是<友情 >,师诵读诗歌。

  友 情

  友情是一朵清香的茉莉花

  洁白的外衣是永恒的主题

  友情是旅途里的驿站

  等候你疲惫时停靠的港湾

  友情更是一本好书

  教会你获得珍贵的财富

  真正的友情是没有贫贱之分,

  没有权贵之分,

  只要我们彼此播下的是真情的种子,

  那么我们收获的必将是真情的果实。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5

  设计理念:  

  让学生觉得学古诗是一件有趣的事,丰富学生的积累,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和虚拟主机。初步渗透知人论世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诵读等方式比较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容,重点理解“忽闻”、“踏歌”等词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谊,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情,导入新课  

  1、播放《送别》。同学们,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想到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两个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告别的情景。你们想象一下,你在一位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送别诗,它就是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2、板书课题,释题、读题。  

  赠:送。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他们是怎么样成为一对好朋友的呢?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故事略)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  

  2、检查生字  

  3、指名读  

  三、理解诗意  

  1、范读(课件)  

  评一评,读得好吗?好在哪里?  

  2、出示诗意  

  李白坐上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人们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着拍子的声音。桃花潭的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3、检查理解情况  

  1、学生说出每句诗的意思。  

  2、学生在诗意中找出字词的意思。  

  将欲行:刚刚要走  

  潭:深水池  

  不及:比不上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  

  1、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2、师生合作读(随机讲解)  

  师:当我读到前两句时,我想象到了,有很多老百姓穿着节日的盛装,踏着欢乐的鼓点,为李白送行的场景。  

  此时此刻李白的心情怎样?(万分激动)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这种激动心情(忽)。就在李白刚刚要走的一刹那,岸上响起了踏歌声。李白此时是万分激动啊!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读这两句。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心里会想起些啥呢?(想起这些天来,汪伦对他的盛情款待;想起汪伦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诗人不禁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急汪伦送我情。  

  让我们一起诵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和感激表达出来吧!  

  3、配乐朗诵  

  五、结合实际谈友谊  

  学了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真挚友情。古时候,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出远门全靠步行和乘船,汪伦和李白这次离别,也许今生不会有再见面的机会了。不象现在,有电话、手机,还可以上网聊天,联系很方便,所以我们同学之间也要珍惜彼此的友谊。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6

  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①古诗趣背复习;②《赠汪伦》诗句;③自学提示;④《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⑤送别诗6首;⑥学习提示。

  学具(课件)

  ①《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②古诗学法概括;③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

  学习办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 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2.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办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 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出示[课件一]

  1. 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泥融飞(燕子)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 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里(黄)云(白)日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万(紫)千(红)总是春

  3. 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声语) ②白发三千丈 ③(举头望明月)

  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家乡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

  二、 交流资料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 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学习古诗 出示[课件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 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 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办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 检查自学情况:

  ①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 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办法。

  "潭"字:学生边说记忆办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设计意图] 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

  ③ 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么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啥?(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进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师: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啥关系?(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 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怎样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 配乐背诵 出示[课件四]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四、 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6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教师提供古诗学习办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进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设计意图] 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强化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办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

  五、 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了解他吗?

  课件(1):出示李白画像

  4、学生交流资料。课件(2):出示李白简单简介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二、解题

  1、看老师写课题。强调:赠板书:赠汪伦

  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

  2、一起读读课题,好吗?

  3、解题:“赠”啥意思?题目啥意思?

  4、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么样的一首诗来赠给汪伦呢?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懂

  1、课件(3):出示古诗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

  (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

  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5、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

  1、过渡: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啥想说的吗?

  4、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轻声读,带着感情读,在读中体会。

  5、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深千尺:虚指,夸张的说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件5: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这十几天中,汪伦和李白会做些啥呢?(课件6:重新出现古诗)

  教师简介,深化故事内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伦也是豪爽之人,在这十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谈诗歌,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过得非常愉悦。

  (3)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4)同学们,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5)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也深厚,也真挚。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来?

  (7)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6、过渡: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站在船头,李白会想些啥呢?

  7、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也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也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1)教师指导:你们知道吗?可以踏而歌之的,必定是昂扬激越,或是轻松欢快的。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李白不禁也想起了……

  (2)有人说,汪伦其实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却故意装作不知,为的就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为李白送行,给李白一个惊喜。谁来读读这一句,读出这种惊喜的语气?

  (3)你们看,汪伦是多么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啥?汪伦也会对他说些啥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

  (4)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

  8、同学们演的真好,你们从这薄薄的28个字中,悟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真不简单。

  9、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配乐)

  (1)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

  (3)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

  五、扩展延伸

  1、同学们,这番离情别意是那样的熟悉,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痴痴东望的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似乎也听见了他那深情的吟唱……

  (课件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

  如果说李白对汪伦是以诗相赠,那么对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齐读)

  2、我们也仿佛看到了李白送友人一直来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在马上和友人挥手告别,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

  (课件8:送友人诵读)

  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这首诗中的友人虽已无从考证,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

  (齐读)

  3、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描写友情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课件9:推荐阅读)

  4、像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5、引导学生朗读、欣赏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

  (2)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今日分别,来日必会有重逢的一天,就像这原上草一样,春风吹也生……

  (4)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即使远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邻一般吗?……

  (5)元二是王维的朋友,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借一壶独酒,送友人西出阳关……

  6、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

  (1)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课件10:古诗)

  (2)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

  板书设计:

  李白  赠汪伦

  水深

  情更深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8

  《赠汪伦》教学反思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伦分别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家有别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诗人相友好,常有诗文来往。李白这次来访汪伦,汪伦以美酒招待他,李白临别时写增此诗。我在教这首诗时从以下做。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于是,紧接着复习,我设置了这样的过渡语:“由于李白才华横溢,性格豪爽,喜欢亲近大自然,安徽泾县桃花潭的汪伦便诚邀李白去做客。”接着,我便有声有色地讲起《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当讲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与“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无万家酒店”这些内容时,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语气“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也用解说者的语言旁白了一下。学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伦的巧妙机智所吸引。到后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写诗怎么样答谢汪伦。

  二、自学诗句,理解诗意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较浅显,诗意较明朗,现在有讲故事时的旁白作范例,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更是如鱼得水。因而,当我出示教学挂图,让他们说说哪一个是李白,哪一个是汪伦并说明理由时,学生摆出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当我要求他们说出诗句意思时,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还在领会“忽闻”的基础上添上了这样一段话: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汪伦来送我了,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趁势引导学生说:“别具一格的邀请,与众不同的送别,深深感动了李白。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学生不约而同地朗读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理解了“不及”的意思后,诗句大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领会了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比选用了“即使……也……”的关联词语连接诗句意思。

  三、诵读感悟,体会感情

  借助故事引路与学生的自学理解,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难度已经不大。因此,我便布置学生结合诗句回忆故事,模仿当时李白吟诗的语气诵读,让他们在诵读中反复感悟。接着,我便引导学生对两句诗进行比较,说说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共同的目的也是啥?学生发现叙事是为抒情作准备的,如果没有叙事中的“忽闻” 而受感动,就不会有抒情中的“不及”进行对比。最后他们都能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体会,领会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诗诵读,课外延伸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在课前我也布置了大家收集这类诗,这时请同学们将你们所收集的计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学生一起来诵读一首离别诗。

  《赠汪伦》教学反思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送别是我国古诗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古诗词诵读活动,穿插表示离情别绪的诗句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我提供了几首送别诗让学生自学:《送友人》、《金陵酒肆留别》、《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易水送别》(骆宾王)、《送朱大入秦》(孟浩然)、《送别》(王维)、《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如果再出示以下练习可能就更好了。

  设计练习:

  1、填空练习: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相当的比例,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来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含蓄的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行为有行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而高适在《董大别》中用"______________"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寄语远方朋友,表达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信同学们也曾经历与老师、同学、亲戚、好友分别, 心中不免依依不舍。你想对他们说些啥呢?同学们可以从这些送别诗中摘录你最喜欢古诗或名句送给你的老师、同学、亲戚、好友 ,也可以自己仿写一首送别诗送给他。

  《赠汪伦》教学反思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这个特点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北京资料,在可前给学生简介。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李白吗?也知道望论和他是啥关系吗?然后,老师说老师从网上知道了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9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古诗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而,怎样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 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过程与办法: 通过读、想、悟、诵、唱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 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收集李白的资料备交流,预习古诗.

  五 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感诗情、诵诗歌”来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及其重要。不管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对情景的再现,我都不断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也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办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六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儿歌,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课件(1):播放歌曲《静夜思》

  2、听出来了吗?这首儿歌的歌词的作者是谁?

  3、板书:李白。

  课件(2)出示李白像

  4、那么,同学们,关于李白,你知道些啥呢?

  5、学生先交流,老师适时给予补充。

  课件(3)出示李白简介

  6、是啊!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身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古诗《赠汪伦》吧。

  (二)借助旧知 解诗题

  1、板书:赠汪伦 

  强调“赠”的读音应是平舌。

  2、一起读一遍课题吧。

  3、有谁知道“赠”是啥意思,题目也是啥意思吗?

  4、李白之所以要送给汪伦这首诗,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那么,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么样的一首诗来赠送给汪伦呢?

  (三)自主合作 读诗文

  课件(4):出示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有问题的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待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刚才,同学都读得很认真,有没有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3、指导学生互评读书情况。

  4、听古诗范读。

  课件(8):播放录音

  5、生齐读。

  (四)师生探究 明诗意

  1、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遇到了啥问题了吗?

  2、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3、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来朗读一遍古诗吧!

  (五)循循诱导 感诗情

  1、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2、请欣赏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课件(6):出示故事视频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啥想说的吗?

  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厚情谊。

  6、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课件(7):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去,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那短短的十几天里,他们过得非常愉悦。然而,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正要离开的小船上,看着那幽深的潭水,更加触动了他的离别情怀。同学们,有谁知道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啥关系吗?(水深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3)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体会诗情。

  (5)是呀,纵然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啊!这真是水深,情…… (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也深厚,也真挚。让我们用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用读表达出来吧!

  (六)不拘一格 诵诗歌

  课件(8):配乐并引导学生三读古诗。

  (1)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将要离岸的小船上,忽然看到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的心一定会为之感动,你会脱口而出……(齐读古诗)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古诗)

  (3)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反复吟唱着感触之言,渐渐的远去了……(引导学生重复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同学们,你们有谁听过周杰伦的歌?他唱的歌很快很特别,今天,我们也换一种朗读古诗的办法,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5)师范读(桃花潭水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汪伦送我情。……),生读。

  (4)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读诗的办法吗?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首诗唱出来,你们想学吗?(欣赏并学唱儿歌古诗《赠汪伦》。)

  课件(9):播放儿歌《赠汪伦》

  (七)拓展延伸 内化“情”

  1、同学们,还是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描写友情的诗作,数不胜数。像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2、引导学生朗读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课件(10):出示《别董大》(齐朗读)

  (2)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王维借酒为他饯行,送友人西出阳关……

  课件(12):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齐朗读)

  3、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七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这节课,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用最简洁、明确的词句概括体现诗句内容的词语,使学生一目了然,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0

  [设计理念]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虚拟主机。

  [教学目标 ]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么样抓事物的特点,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么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也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啥修辞办法?这两句抒发了啥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办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

  邮编:215233            联系电话0512——63877152

  联系地址: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教科室          联系人:钱金明

  e-mail: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学会诗中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赠汪伦》。

  情感目标:了解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的意境,感悟李白汪伦之间浓浓的朋友情、离别情。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饱含着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意。我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意境,领会诗人情感,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体会诗人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特点及相应对策,学法研究)

  这首诗安排在小学第八册,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古诗,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办法,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上文本与学生直接对话,让学生读了古诗之后,带着自己的疑问、理解与同学对话、老师对话。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正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和精神,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让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在课堂上做到了文本与学生直接对话,让学生读了古诗之后,带着自己的疑问、理解与同学对话、老师对话。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注重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迁移和积累,学会举一反三。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音乐的介入,更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汪李二人的友情,诗人的离别之情,还打通了学生课内学习和课余生活的联系。因而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有关本首古诗的多媒体课件,包括《烟花三月》mtv碟片;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周华健歌曲《朋友》等有关朋友的歌曲录音,配乐的古诗朗读、古诗新唱乐曲。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课前情境创设       利用vcd,播放吴涤清演唱的歌曲mtv《烟花三月》(提醒会唱的同学跟着唱。)   二、激趣,上课导入。       1、谈话:刚才,上课前,同学们唱的是啥歌?你喜欢这首歌吗?为啥?       2、由歌曲联系到古诗:谁知道这首歌和哪首诗有关?谁会背?诗的作者是谁?       3、简介作者——李白。       4、复习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我们还学过李白的哪些诗?能背吗?       5、揭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学习李白很有名的一首送别诗——《赠汪沦》。(板书课题)        三、自读,初学古诗       1、出示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轻读古诗,要求:       (1)自学诗中生字,读通古诗。       (2)对照课后“注释”试着弄懂诗的大意。       (3)提出自己啥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2、指名朗读古诗。理解诗题意思。       3、学生齐读古诗。        四、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   (1)图上谁是李白,谁是汪伦?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从图上可以看出他们在干啥?        2、指名读通古诗,       3、引导学生质疑:说说诗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4、教师着重指导理解“忽”,再指名读好“忽闻岸上踏歌声”。   5、理解“不及”和“千尺”,着重指导理解“千尺”。   (1)“千尺”是啥意思?       (2)像“桃花潭水深千尺”这种带有“千”、“百”、“万”的数字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6、齐读古诗。       7、自由讨论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质疑,体验情感   1、同学们,学到这儿,《赠汪伦》一诗学懂了吗?还有啥问题吗?   2、老师有一个问题:汪伦为李白踏歌送行时唱的是啥歌?                                   你们不知道吧,我知道,你们想听吗?        3、播放歌曲录音: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啊,朋友再见!》。周华健演唱的《朋友》。    4、引导学生参与:现在同学们说说自己还会唱些啥歌?(指名唱一些关于朋友的流行歌曲)       5、谈话小结:想想这些歌都表达了啥样的感情?       六、欣赏,背诵古诗      1、出示插图,诗文,放配乐的古诗录音,学生欣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学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境,有感情地背古诗。(配乐)       5、唱古诗。       七、作业,发展练习       1、课外阅读、收集表现友情这一主题的相关古诗。       2、根据古诗《赠汪伦》,编一首送别的歌词。     在课前播放根据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改编创作的歌曲mtv《烟花三月》,可以渲染气氛,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再现古诗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这首诗意思浅显、通俗易懂,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文中注释用以前学过的连词解句的办法弄懂诗意。所以,我在此处没有过多讲解,完全以学生小组.自学,汇报补充为主。     学生乐于提问题,更乐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通过指导对“忽”字的理解和朗读,读出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可以感悟古诗用词的精当,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语感。       新知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积累,掌握学习办法。 特殊问题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个环节中,“汪伦送行时唱的啥歌”这个问题必然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巧妙地引出学生的课前歌曲的积累。   只听录音,避免视觉干扰,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利用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迁移达到理解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情境中欣赏、诵读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利于背诵,而且记忆深刻。       把音乐融入语文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充分感受他们二人的情谊,就会激发情感的共鸣,悟文而移情,读文而抒情,情动辞发,真情感人。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阅读办法,拓宽阅读范围,使课内延伸到课外

  七、版书设计  赠 汪 伦                          汪伦     朋友情     李白                          桃花潭-------------------千尺                          不及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用“赠”说话练习——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那李白为啥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啥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也准确也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齐读。

  (2)这些字你是用啥办法记住的?“舟”是翘舌音,知道是啥意思吗?从象形字的角度记住“舟”。范写书空“舟”字。

  (3)你们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范写“乘”字,学生书空笔顺,提示“乘”的书写要点。

  3、把生字放回古诗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有同学愿意跟着读吗?

  4、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他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机会和李白接近。可是有啥办法能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到自己故乡来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办法。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先生您喜欢游山玩水吗?我们故乡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痛饮美酒吗?我们故乡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白转了半天,没看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看到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还是住了下来,随着汪伦一起四处游玩,喝酒聊天。时间过得很快,李白因为有事情要离开了,怕汪伦挽留,他悄悄地——

  谁知道接着发生了啥事情吗?

  2、学生续编故事。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要把在讲事情的时候能说出看到了啥,听到了啥,想到了啥,做了啥。板书:时、地、人、事(看、听、想、做)。

  (2)再读读古诗,后面发生的故事就都在古诗里。

  (3)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个故事的四要素。

  (4)试编故事。

  清晨,李白悄悄坐船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从岸上远处传来踏歌声,李白看到汪伦带着村民为他送行。村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听着动人的歌声,看着质朴的舞蹈,回想起这次游玩的经历,那热情的邀请信,那甘甜的美酒,那清澈的桃花潭,李白被汪伦的情谊深深感动了。他心想:就算是桃花潭水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厚意呀。于是,拿起笔墨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预设引导:

  ①为啥是清晨?(因为是悄悄离开,所以是清晨)

  为啥是河边?(理解“舟”和“将”的含义)

  ②除了李白还有谁?(汪伦,还有村人;了解踏歌)

  发生了啥事情?(汪伦带着村人踏歌为他送行)

  他是悄悄离开的,并没有告诉汪伦,但是呢汪伦却知道了,他感到?那能否把“忽”字换成“才”或“也”?

  前两句连起来读。

  ③他听到了啥?(踏歌声和挽留声)

  想到了啥?(热情的邀请信,美酒,桃花潭)

  这时会有啥样的感受?(深深感动,觉得汪伦的情谊深厚,连深千尺的桃花潭都比不上;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理解“不及”的含义)

  会怎么做呢?(写诗送给汪伦。)

  3、再读古诗,指导诵读,体会李白和汪伦深厚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读出不舍之意;指导读“忽闻岸上踏歌声”,读出惊喜的感觉;指导读“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意味和“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四、巩固

  1、配乐读诗。

  2、检测重点词语的含义。背诵古诗。

  五、小结

  同学们觉得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怎样啊?能感觉到这首诗写得好,说明你们都读懂这首诗了。知道你们是用啥办法读懂的吗?以后我们还可以用编故事的办法来读懂古诗,也轻松也有趣。

  附板书:

  李白 赠 汪伦

  将 忽

  不及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3

  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 钱金明

  [设计理念]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虚拟主机。

  [教学目标 ]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么样抓事物的特点,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么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也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啥修辞办法?这两句抒发了啥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办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4

  二毛学校:欧凤云

  教学设计:

  《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①古诗趣背复习;②《赠汪伦》诗句;③自学提示;④《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⑤送别诗6首;⑥学习提示。

  学具(课件)

  ①《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②古诗学法概括;③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

  学习办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办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

  教学过程 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出示[课件一]

  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泥融飞(燕子)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里(黄)云(白)日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万(紫)千(红)总是春

  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声语) ②白发三千丈 ③(举头望明月)

  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家乡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古诗出示[课件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办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办法。

  "潭"字:学生边说记忆办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设计意图] 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

  ③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么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啥?(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进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师: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啥关系?(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 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怎样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配乐背诵出示[课件四]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四、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6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教师提供古诗学习办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进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设计意图] 整首诗的学习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强化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习办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习。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习惯,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

  五、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5

  在教出这节课的时候,我想到底怎么样导入学生才对这首古诗感兴趣呢?后来我想到用故事导入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比较高,于是我就和他们讲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6

  1、激趣,引发学生讨论问题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在和同学、朋友、亲戚分别时,会送对方啥呢?

  讨论后,学生回答各式各样:布娃娃、书、笔、几句话等。

  2、请生读诗,体会当时的情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教师板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师:刚才的问题,你们解决得非常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吧!(学生们显得很高兴,有的拍手,有的喊出声,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汪伦来送行的情景)

  师:老师画了啥?你能根据画面的景物说一句话吗?

  生1:汪伦带着很多人来送行。

  生2:有人在岸边唱歌,跳舞。

  生3:他们在挥手告别……

  (通过这样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诗的含义,为新课铺垫。)

  3、讲故事,了解此诗的背景,进一步体会诗的寓意,引出课题。

  师:根据画面景物,同学们都说出了非常好的句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学生都很高兴)

  师讲述: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师: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啥感想?

  生1: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

  生2:我们应该向他们两人学习……

  (学生听了故事后,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理解了诗的意思,体会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4、学唱诗,培养个性,展现自我。

  师:汪伦他喜欢唱歌,他想把这首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但也一时找不到好的谱而很苦恼,你愿意帮助他编唱这首歌吗?

  生用《天仙配》、《找朋友》、《快乐的节日》等曲调来唱,(生特别开心)

  (把诗用歌的形式唱出来在课堂教学上并不多见,学生也是刚接触,这一环节的设置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的确,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就会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5、学以致用,仿写送别诗。

  师:刚才你们学的特别认真,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诗,题目是〈〈赠外婆〉〉。你们现在可以把心理话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赠给你的朋友。比一比谁最能表达自己的心声。

  6、师问:今天你准备完成啥作业?

  生1:有感情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生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生3、课外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了一把老师的瘾,使学生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小孩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小孩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小孩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堂课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但课改并不因此而“水土不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依然可以使课堂焕发出强有力的生机活力,还有小孩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赠汪伦》说课设计 篇17

  一、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

  也许,小孩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也许,小孩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

  《回乡偶书》里那个老人家,面对家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移世易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家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的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小孩们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贺知章、李白一路同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故乡,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

  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诗中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诗文,让学生懂得热爱故乡、珍惜友情。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回乡情境图,老师简述图意。

  2.揭示课题。

  3.播放配乐古诗朗读录音。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听听对方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诗句是不是读通了。

  3.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4.理解诗文: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的故乡时的喜悦与感慨,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离乡之久,回乡之晚。(语速放慢)“无改”读得昂扬一点。“衰”读得起伏一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比较:“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笑”能不能改为“请问客从何处来”?(读出儿童的天真浪漫来。)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2.指名读,分小组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3.配乐练习读。

  4.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5.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6.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7.这么美的是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背诵《回乡偶书》。

  a)自由背。

  b)同桌互背。

  c)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d)配乐有感情地诵读。

  8.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故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身边,请你想象一下,你当时的心情会怎么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想象中的一样吗?

  9.再背一遍。

  (四)认读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学生集体认读。再用游戏形式巩固认记这些生字。

  2.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音  客  何”

  先认读,再交流记字办法,最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

  客:宝盖儿不要写得太宽,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何: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书写“何”字右边的“可”字时,横要长些,“口”尽量向左,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音:字的第二横应当写长一些,突出主笔。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可以评议写字情况。

  (五)拓展练习

  “我”回到了家乡,见到了亲人,会说些啥?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课件,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首古诗《赠汪伦》。

  (二)  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习要认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齐读。

  3.同桌互相读全文。听听对方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诗句是不是读顺了。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自己试着按节奏读。

  2.指名读。

  3.理解诗文。

  (1)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谁来送行了?

  李白心情怎样?

  比较:“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和“也”?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惊喜“忽闻)

  (2)第二句: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有多深?

  4.有韵味地读一读,读出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5.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欣赏,再谈谈你的感受。

  6.表演: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最想说啥话呢?

  7.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8.学生自由背诵。

  9.学生自荐背诵本课的两首古诗。

  (四)指导写字

  1.自己边读边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读一读。出示要求会写的几个生字:舟 乘 汪

  2.指名读。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你准备用啥办法记住它们?

  3.教师范写“舟”,注意提示笔顺。再范写“乘”,的撇捺要伸展开。注意指导把字写美观。

  4.练习写字。老师检查写字情况。

  (五)拓展活动

  诵读表演:将这两首诗改编成小情景剧,当堂排练演出。

  七、资料袋

  1注释

  踏歌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现在,苗、瑶、纳西等民族还有这种舞蹈。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时,一般都会有这种表演,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现学现跳。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多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故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无改没啥变化。一作“难改”。

  衰疏落。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2典故:《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特别想请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呢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请到李白。李白这个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爱钱,一生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之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渴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了。”李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的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都去喝酒的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这天,李白要继续他的行程了。正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一首《赠汪伦》便脱口而出。

推荐站内搜索:成人高考考试时间2019、2013年成人高考试题、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成人高考成绩、童年读后感1000字、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500字、身份证查准考证夺冠观后感800字、初级党校心得体会、简短祝福语、

《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赠汪伦》说课设计(精选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5308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