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精选16篇)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
一、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故事。本课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呢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小孩们认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品质的教育,进而美化小孩们稚嫩的心灵。
全文主要是讲小男孩怎么样拯救被困的小鱼,这就是文中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此次说课的是第二课时,其重点和难点是:
第一:由一个捡鱼的小动作、小故事中,深化学生对弱者,尤其是对受伤的小动物的爱心帮助。进而引导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第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中小孩们已经学习过6个,剩下的2个生字在第二课时中完成,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三、教学过程
1、转变教与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设计时,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2~6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内容或读书,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虚拟主机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解决疑难中大胆创新,从低年级就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积极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与办法,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2、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利用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个特写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和小鱼盼望获救、渴望获救的心情,为理解下文做了孕伏。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课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对生命的珍爱,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
3、以读为主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朗读,在读中分析文章。这样既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较好地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而这节课的多种朗读方式,正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我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学生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比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小鱼的感受,再让学生看课件,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小鱼的感受,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积极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树立起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强化识字写字教学
为了落实低年级要强化识字写字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把识字写字融入到“救小鱼”的情境之中,使学过的生字新词再次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特别是写字,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在老师的反复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综观本节课,教学活动呈开放性特点,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是呢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2
我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这节课用的是万泉小学的学生,我们学校和万泉小学所使用的教材不同,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中小孩们已经学习过4个,剩下的4个生字已经在第一课时中完成,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与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设计时,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2~6自然段时,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内容或读书、或表演,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虚拟主机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解决疑难中大胆创新,从低年级就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积极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与办法,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利用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个特写的画面,借助课件中有的小鱼喘着粗气、有的在做最后的挣扎,有的已经奄奄一息,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和小鱼盼望获救、渴望获救的心情,为理解下文做了孕伏。再如利用课件救小鱼,让学生积极参与,借助课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对生命的珍爱,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
三、以读为主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把读书放在首位,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教师示范读、学生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比如,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由学生自由读,体会小鱼的感受,再让学生看课件,结合具体情境再次体会小鱼的感受,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积极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树立起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强化识字写字教学
为了落实低年级要强化识字写字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把识字写字融入到“救小鱼”的情境之中,使学过的生字新词再次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特别是写字,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在老师的反复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综观本节课,教学活动呈开放性特点,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是呢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3
一、目标确立
学习理解《新课标》我知道目标的制定,首先要关注小孩的情感上的变化,认识的变化,进而关注学习方式转变,最后关注语文知识有没有增长。
所以,我给这篇课文预设了这样几个目标:
1.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预设教学思路
(一)复习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许多小鱼]
瞧,这么多小鱼,他们后面都藏着一个词语呢!有信心读一读吗?(沙滩、水洼、叨念、蒸干、甚至、继续、吸干、成百上千、忍不住、弯腰、不久、在乎)
(二)指导书写“久”和“乎”
1.学生自己观察。
2.老师范写。
3.学生书写,同桌互评。
4.展示交流,并说说为啥这么评。
(三)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1)学生自己说说读后的体会。[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学生尝试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
(3)在不断的评价中提高朗读水平。
2.让学生仔细看看插图,小男孩是闹着玩的吗?[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指导朗读“‘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1)听了“我”的话,小男孩停下来了吗?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啥,或者有啥不清楚的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对课文中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在评价中领悟朗读的语气。
3.朗读指导“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小男孩边捡鱼扔鱼,心里边想着啥?(看图想象)
(2)是啊,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的安全,那你们在乎吗?老师要听你的朗读才知道。
(3)应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在乎的感觉。
(4)理解“叨念”。
(5)体验读叨念后面的那句话。
4.分角色朗读。
(四)演读2-6自然段
(五)[出示海底世界画面]让学生说说小鱼会对小男孩说写啥。
(六)拓展延伸
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或者在生活中、电视中看到的有关动物的故事。更能进一步树立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设计意图
这一课要深入体会小男孩救鱼时的执著与专注,通过演读是最好的办法。要达到演读的程度,得有个从扶到放的过程,于是我选择了后者,在引导朗读过程中也能尽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低年级识字是主要任务,于是上课伊始就以再现词语来巩固识字,而且能为正确流利读课文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从课后选了“久、乎”作重点指导,是因为这两个字是独体字,看似简单但要写得四平八稳并不容易,因此引导他们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得到提高。
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以下三句话重点指导:
1.“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2.“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3.“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从以上的朗读、演读中体会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接下来安排了拓展的虚拟主机,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或者在生活中、电视中看到的有关动物的故事。更能进一步树立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鱼对自己生命的“在乎”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4、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 在品词析句中体会小鱼在乎自己的生命以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挖掘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小鱼在乎自己的生命以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进而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办法:
1、讨论交流,合作探究;2、联系生活经验想象;3、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孩们,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湛蓝的,它是鱼儿温暖的家,小鱼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多么幸福呀!(播放课件: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自由快活地生活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一段小鱼在大海中生活的录像片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习本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2、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阵也一阵地拍打着岸边,许多小鱼也被带到了沙滩上。潮水退去了,可怜的小鱼却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上的浅水洼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情描述,渲染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你们知道啥是“浅水洼”吗?(指名说,师出示“浅水洼”图片。)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美丽的大海,离开了亲爱的伙伴,它们的命运将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地认识“浅水洼”,为下面学生体会小鱼的困境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一)多种形式识字
1、请打开书132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书上的大枫叶,也可以问问同学。
(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2、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多种办法学生认识生字词语:①带拼音认读:a、引
导结合句子来认识;b、用“加oneplus”等办法认识;②去掉拼音认读。
(二)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重点观察“被”“久”两个字。
2、教师范写 “久”“被”两个字。
3、学生练习写“久”“被”两个字。
4、评议学生写的“久”“被”两个字:这两个字写得好在哪儿?还有啥不足的地方?
5、学生练写其余的字,师巡视。
6、同桌之间互相改一改,认为写得漂亮的,可以给他画一面小红旗,写得不够好的,可以提提建议。
7、生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一个基
础所在。此环节抓住了儿童的心理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形式,坚持字、词、
句结合,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写字,让识字写字不再是件枯燥无味的事
情。】
(三)回归课文,读通读顺
1、请六位同学读读课文,其它小孩子请认真地听听,发现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就在课文里做个小记号。
(六位学生轮读课文。)
2、指名正音。
3、同桌比赛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
(生同桌比赛读课文。)
【设计意图:将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去认读,让学生进一步联系具体语境认字,既能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也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正确的评价,同时也达到将课文读通读顺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了,想想你知道了啥?(指名学生说)
2、你还想知道啥?(指名学生说)
【设计意图:以读促思,整体把握课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文本,为下面深入学习、体悟文本打下基础。而且质疑这一环节则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四、存疑待解,布置作业
1、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作业:熟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到“积累本”上。
第 二 课 时
一、以“信“导入,复习字词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你还记得那些浅水洼里的小鱼吗?看,它们给小孩子们寄来了一封信,快读读吧!
(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再齐读。)
2、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大海,离开了温暖的家,它们的命运将会怎么样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以小鱼寄来的“信”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信”中巧妙
地嵌入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读“信”时,也复习了生字词
语。】
二、研读文本,感悟情感
(一)感受小鱼被困的痛苦
1、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想:你知道了啥?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画浅水洼图,图里写“小鱼被困”)
3、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小鱼被困的?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5、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这句话。
a.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b.(出示: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困”在这个句子中是啥意思?
c.小鱼困在水洼里,是小鱼想在水洼里睡觉吗?(生根据理解回答)
d.小鱼们,你们被困在小小的浅水洼里,想说些啥呢?
e.指导读好“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这个句子。读出了小鱼的痛苦,体会所面临的危险。
【设计意图:抓住“困”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走进角色,设身处地地体会小鱼的心情,体会小鱼被困的痛苦,为下文体会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作铺垫。】
6、小鱼不仅仅是被困在了浅水洼里,更糟糕的是—— (出示课件“水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的情景。)课文里哪句话写了这个情景?
7、重点理解“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这句话。
a.了解“蒸”字“灬”的由来;b.想象说说小鱼的感受,体会小鱼的处境危险;
c.指导读好“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
小鱼都会干死。”这两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演示“蒸”字“灬”的变化,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个
字的字形和字义,也使学生感悟到小鱼的危险处境和小鱼渴望获救的心情。学
生想象小鱼的感受,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理解小男孩的举动作了铺
垫。】
(二)感受小鱼对生命的“在乎”,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珍惜
1、时间真的不多了,被困的小鱼在浅水洼里挣扎着,喘息着,谁会在乎它们呢?请自由读读课文2—6自然段,想想这个问题。
(生读课文。)
2、谁在乎小鱼的生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生答)
(板书:男孩在乎)
随机出示:
a、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地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
它们扔回大海。
b、“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c、“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3、小男孩说:“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像小男孩这样,不断地重复说一句话,就是课文里哪个词的意思?(叨念)
4、指导读“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有的学生读得语速较慢,教师问:为啥读得慢?有的学生读得语速较快,教师问:为啥读得那么快?……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与小男孩的情感共鸣。】
5、小鱼在乎啥?请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6、此时的小鱼,最大的心愿是啥?把这个句子补充说完整。(出示句子:这条小鱼想 ,这条小鱼也想 !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所有的小鱼都想 。)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和教学,达到了对课文内涵、情感的理解,也在此基础上,启发思维想象,发展了语言。这是有效的语文学习,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语文学习。】
7、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珍惜和在乎,感动了沙滩上的叔叔和其他人。想一想,他们会怎么样做呢?
8、小孩们,让我们也加入到救小鱼的行列中来吧!请轻轻站起来,弯下腰,捡起小鱼,扔鱼……配上动作,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捡鱼、扔鱼的动作,创设了一个与文本对话的情境,使学生走进角色,设身处地地体会小男孩的心情,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效果。教学办法巧妙自然,独具特色。】
9、有了小男孩的不停捡鱼扔鱼,(板书:捡 扔)成百上千的鱼儿也回到温暖的家了(板书:重回大海)。瞧!它们多么快活!(播放视频资料)
10、小鱼回到亲人身边,会说些啥?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小鱼说的话来进一步感受小男孩对小鱼的珍惜和在乎,同时学生也深深受到了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
三、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1、小孩们,小男孩在乎小鱼的生命,你呢?如果请你遇到以下的情况,你会怎么样做呢?(出示“想想说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2、相信有了我们的帮助,更多的花儿会灿烂地绽放;更多的动物会回到温暖的家;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小诗。(配乐齐读)
谁 在 乎
水中鱼儿回不了家,
我把鱼儿送回家,
谁的心里最在乎?
林中小鸟飞不上天,
我让小鸟飞上天,
谁的心里最在乎?
丛林小鹿受了伤,
我帮小鹿把伤治。
谁的心里最在乎?
你的自由,你的快乐,
我最在乎!
师: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下课!
【设计意图: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珍惜生命,爱护动物”的思想已根植于心,此时的“想想说说”练习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表达真切的心情,使课外实践与文本融为一体,有效地实现了“文道统一”。】
附板书设计:
28 浅 水 洼 里 的 小 鱼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5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中小男孩的举动很令人感动,那么怎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深深体会到小男孩的感人之处呢?
首先,我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设疑,结果学生读了以后,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啥是浅水洼?小鱼是怎么跑到浅水洼里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所以自然地就引着学生开始看图了解浅水洼,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在理解时引着学生将自己的心情读出来,第三个问题在第一段学生已找出内容,小鱼太可怜了,那么如果你见到这个情景你会做啥呢?是看着它死掉?还是趁机全逮回家吃了它?
在学生还未回答之时,让学生读下文,看你也了解到了啥,接着学生就开始读二到六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有很多学生就说那个小男孩做得很感人,那么他感人在啥地方呢?学生再说,在说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学生读好,把感人读出来。
再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读,接着找几组同学来表演,在表演中,发现学生的表演读能力需进一步培养,叫了三个小组有两个小组都是读得虽很好,但与动作等一结合就乱了阵脚。
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故乡说说自己故乡的小动物,并说说自己怎么保护他,在这里我有个地方很困惑,很多学生学了这一课都说以后自己要保护小鱼,坚决不让自己的亲人再钓鱼,更有的同学还要保护小鸡、小狗之类的,看到他这样认识,真有点不知所措,劝也不是,但也有点过不去,这该怎么处理呢?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6
一、情感导入
师(配乐):每当海水涨潮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小鱼被带上了沙滩;当海水流回大海的时候,有些可怜的小鱼就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现在我们就去看看这些可怜的、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啥?
生:被困的小鱼有许许多多。
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指导朗读。
师:成百上千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会怎样?
生:水蒸干了,小鱼会干死。
小鱼会被晒死。
他们的母亲会很伤心。
2、师:这么多小鱼困在水洼里,身边的水越来越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感到非常难受。再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小鱼难受的句子: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从哪些词体会到小鱼的难受:“吸干”、“蒸干”、“干死”。
从“蒸”字你发现了啥:下面的四个点就像太阳发出的光,中间的像个水字,一横就是沙滩,火在烤着水……
指名朗读,齐读。
3、师:这时,小鱼的心里会怎么想?
生:多么盼望有人来救他们。
回不了大海了,见不到母亲了。
很伤心。
多想回到大海,我想要活下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小鱼的这些心里话被一个小男孩读懂了,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地读一读,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读懂了小鱼的心里话。
“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
生:“不停”说明鱼很多、成百上千条,如果慢慢,小鱼就会被干死。
“走得很慢”一个水洼一个水洼走过来,不漏掉一个水洼,一条小鱼。
“用力”才能把鱼救回大海,不然也会被海水冲上来。
“弯下腰”、“捡起”……
2、师出示动画课件,配乐讲解:
他走得很慢,在一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他也来到一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他再一次来到一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样的一个动作要重复多少次啊,想象一下他在捡鱼扔鱼的过程中遇到了啥困难?
生:腰酸了,手累了,没力气了,干不动了,但还是坚持不懈地干啊干啊……
师:小男孩的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来,他不停地捡啊扔啊,我们一定被感动了,一起加入这个行列中来吧!
齐读句子。
四、教学3——6自然段
师: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里产生了疑问。啥疑问,自由读3——6自然段,找一找。
两个问题: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那你为啥还在捡?
谁在乎呢?
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生:多捡一条小鱼,就多挽救了一个生命。
他帮了小鱼,小鱼以后也会帮助小男孩的。
小男孩知道小鱼想赶快回到大海去,所以小男孩想完成小鱼的心愿。
大海里多了一条小鱼也会热闹一点。
小男孩在乎,大海在乎,小鱼的父亲母亲在乎,我们在乎,小鱼的小孩在乎,小鱼自己在乎……
师: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在乎。小鱼的心里话被小男孩读懂了,小男孩的心里话被我们读懂了,刚才说了那么多,把你印象最什深刻的一句话写在你手中的爱心小鱼上。
生:小鱼在乎,大海在乎,我们大家在乎。
多捡一条小鱼就多挽救一个生命
不在乎捡不捡得完,在乎的是每一条生命。
请写好的同学把这句话大声地读一读,把后面的双面胶撕掉,贴在黑板上,放回大海。
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
师:小鱼重回大海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小男孩帮小鱼实现了愿望。让我们怀着对小男孩的崇敬,对生命的珍重来读读这句话: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五、情感升华
小练笔:如果你看到了一种受伤的动物,你会怎么做?
2004年11月全国小学语文“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课堂实录(一)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7
“语文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所学的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自己的知识。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课堂。
案例(片段)一: 珍视生活,分享生活体验
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蔚蓝的大海时,你知道海里的小鱼们在干啥?(出示课件:海底世界,但没有鱼,出现了很多词语)小鱼去哪儿了?原来都藏到生字娃娃里了。你们会读吗?
(上课伊始,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海底世界,并将词语复现在鱼儿身上,既美观也生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齐读词语,再个别读词语。(有一名同学读得特别认真)
师:你很在乎这次发言,所以你读得很棒。
(第一次提到“在乎”一词,让学生感知“在乎”的含义。)
(课件放大“在乎”一词,学生齐读。)
师:在家里谁在乎你?
生1:父亲母亲在乎我,他们很关心我的身体、学习,每天都送我上学,希望我啥都好。
生2:在家里,爷爷奶奶在乎我,最疼我,有啥美食都拿给我。
师:在学校里谁在乎你?
生1:老师在乎我,她很在意我们的学习,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生2:老师很关心我们的身体,有次我生病了,是老师送我去医院。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这么多人在乎你们,那么你们在乎谁呢?
生1:我在乎母亲,母亲很辛苦,我要帮母亲做这些家务劳动。
生2:我在乎奶奶,他很老了,我怕他离开我,永远不回来了。
师:你们知道在大海里,谁在乎海母亲?
生1:小鱼在乎海母亲。
生2:海豚在乎海母亲。
生3:大鲨鱼在乎海母亲。
生4:大海里的所有动物都在乎海母亲,因为他们生活在海母亲的怀抱里。
师:是啊,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孩,知道在乎别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谁在乎谁呢?读过课文的小孩子肯定都知道,还不知道的小孩子,请赶快再读读。
(评析: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并不是空白的,能和小孩一同分享生活体验,是一种幸福。“在乎”一词在本文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你很在乎这次的发言”,使学生对这个词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便在三次的具体语境中理解,学生不知不觉地说出了在乎的含义,“很在意”、“很关心”、“很疼爱”的意思。正确理解“在乎”,把握“在乎”在文本中的含义和重要性,这对整堂课的学习来说,是点睛之笔,是灵魂所在。)
案例(片段)二: 走进文本,体味语文魅力
师:我们知道小男孩很在乎小鱼,到底小鱼发生了啥事情呢?
师:(课件辅助)昨天晚上,刮起了很大的台风,大海汹涌澎湃,巨浪一层一层往岸边拍打,海里的小鱼被巨浪带到了沙滩上,台风过去了,海浪平静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不了家了,他们被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成了一群“浅水洼里的小鱼”。
生:齐读课题。
师:我看到小孩子读的时候都皱眉了,你们想到啥了?
生:他们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马上就要被太阳晒死了。
师:在这一刻,如果你是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会说啥?
生:快来救救我吧,我都要渴死了。
生:小孩子,快来救我呀,要不我会被太阳烤熟的。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你能将这种体会读一读吗?
生:个别读。
师:(出示“蒸”字)看到这个蒸字,你想到了啥?
生:蒸字的四点底像火。
师:太阳照在水洼里,温度越来越高,现在小鱼感受到了啥?
生1:小鱼感到很热很热。
生2:小鱼感到很难受。
师:让我们去看一下水洼。(课件出示水洼慢慢变小,水慢慢变少的动画。)
生1:快点救救我,不然我会马上死掉的。
生2:快点救我,要不我就要干死了。
师:那就让我们来读这句话吧!
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会都会干死。(生读,配上音乐)
师:此时他们被干死,他们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会想啥?
生1:小鱼儿,你到哪里去了呢?父亲母亲很想念你,如果他们知道你被太阳蒸干了,他们一定很伤心的。
生2:小鱼小鱼,姐姐不跟你抢东西吃了,你快回来吧。
师:面对危机,大家都很着急,那让我们将他们的这份心情一起读出来吧。(齐读)
(评析: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是无法剥离的,这就形成了语文独特的人文魅力。课堂上通过多次的铺垫,引导学生体会小鱼的感受,学生由可怜小鱼的处境,替小鱼着急,到发出“快救救它们”的呼号,设身处地为小鱼担忧,最终将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语言的形式去抚慰小鱼的心灵,不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还让学生懂得语言运用中的人文关怀。)
案例(片段)三: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师:小男孩明明知道那么多小鱼他是捡不完的,可他为啥还要捡?
生1:小男孩不想让这些小鱼活活被太阳蒸干。
生2:小鱼儿实在太可怜了,小男孩很同情它们。
生3:虽然他知道这么多小鱼可能一下子捡不完,可救一条算一条啊!
师:是啊,毕竟那也是一条生命啊,一条小生命啊!
生4:老师,你平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小鱼也是小动物啊,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它们的。
师:你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生5:我不太同意小男孩的做法,用于扔可能会惊吓小鱼的。如果是我,我会回家提个水桶来,先把小鱼捡起来装进桶里,再把它们送归大海。
师:你有自己独特的办法,能使小鱼儿不受惊吓,安全回到海母亲的怀里。可我们浅水洼里的小鱼多吗?时间能允许你回家拿桶吗?
生6:不能,因为时间很紧迫,我们还要多救几条鱼。
生5:那我们拿鱼扔的时候要轻点,不要弄掉鱼鳞,父亲告诉我,如果鱼鳞不好了,小鱼儿生命也就有危险了。
师:是啊,谢谢你的提醒。我们知道一条小鱼就是一条生命,挽救一条小鱼就是珍爱一条生命(板书:珍爱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切切实实地关爱生命。
(评析: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但尊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更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引导,只是这种引导要自然,做到不露痕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像有位教育家所说:当小孩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当小孩们拥有某种自己的独特体验时,我首先是一种感动,因为他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如此真实。)
案例反思:
我们在乎充分的预设,更在乎把握好阅读课堂中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验。语文课堂是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当你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始,学生通过家里、学校里真实生活的回忆,体验到“在乎”一词,进而设身处地地为小鱼儿、海母亲、小男孩等人着想。我们应该学会引导小孩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用他们对生活最初的体验来感受语文,体验语文,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就是交流、沟通、感悟……当小孩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共鸣时,语文学习也就成了一种享受。
生活是学习之源,学习语文即学习生活,我们要注意挖掘小孩这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体验。时下,我们正提倡“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简单不是单调,本分不是死板,扎实不是枯燥。曾有人说,“超越课堂是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而我认为“超越课堂,不光是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还要把语文延伸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让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8
[情景说明]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文章。成百上千条小鱼被海水送上了海滩的浅水洼里,小男孩的做法让我们震惊,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爱生命”的品质令我们感动。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进而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从文本中、从想象中、从朗读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我在优质课比赛中有幸听了两节《浅水洼里的小鱼》,两位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而且面对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老师,我觉得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处理也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面对“意外”,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第二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这一珍贵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精心预设能使教师更好地调控富有变化的动态课堂,而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也促使教师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课堂因此充满生机。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教学实录]
[片断一]
(面对“意外”,避而不见)
师:同学们听到海浪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小鱼的命运。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们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啥?
生:我们知道了浅水洼里有很多小鱼。
师:小鱼在浅水洼里痛苦地挣扎,如果你是这条小鱼,你会怎么呼救呢?
生:救命呀!
生:快点来救我呀!
师:我们来通过朗读感受小鱼的困境。
(师引读这一段。)
师:它们遇到小男孩,小男孩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读1-6自然段,把小男孩怎么样做的画下来。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像小男孩那样做一做?
生:能。
(生边读边演。)
师:你们有啥感觉?
生:很累。
生: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办法不好,这么多鱼,一条条的扔,扔不完的!
师(一愣,若有所思):是吗?
师: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体会他的心情?请你坐下来再想一想。
(生一脸困惑,不情愿地坐下来……)
[片断二]
(巧妙运用这一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思路)
(一)体会“鱼儿在乎”。
师: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但是呢先去掉了小男孩图样,不加音乐)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了啥呢?
生:我看到了浅水洼里有许多鱼。
师:是呀,(教师指点大屏幕)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的浅水洼,浅水洼里有鱼呢。课文是怎么简介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我刚才就在观察大家,发现同学们读着读着,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好像在想啥。请问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
生:被困在水洼里了。
师:是呀,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此时,它们会想起谁呢?
生:大海。(许多学生也同时附和着)
师:是呀,大海就是鱼儿的家。
生:还会想起亲人们。
生:还会想起它们的同伴。
师:是啊,如果它们还在大海里,它们肯定会跟它们的同伴一起快乐地游玩呢。
生:还有它们的父亲母亲。
师:是呀,想不想看看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的情景呀?(播放鱼儿在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片)
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刚才大家都在说:“呀,多快乐呀!真幸福呀!”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呀?
生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我听出来了,你有点难受。
(生齐读这一句,体会鱼儿难受的心情)
师:更糟糕的是——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指点大屏幕上的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我们刚才看到这浅水洼里不是有水的吗?小鱼怎么会干死呢?
生:水会被沙子吸干。被太阳蒸干。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吧。(点句子中的“蒸”出示“蒸”字)谁认识?
生:蒸。
师:能给这个“蒸”字来找个朋友吗?
生:蒸干、蒸死、蒸发、蒸汽
师:是呀,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个字的下面有——(课件:四点底变红)
生:(齐)四点底。
师:你们可知道,这四点底是从火变来的。(课件把四点底变成火)哎,沙滩上哪有火呀!
生:太阳很热,像火一样。
师:太阳确实是很热很热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水洼里,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课件出示整个字慢慢地变红了。)小孩子们,你觉得这时的小鱼会感受到啥呢?
生:热。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走近水洼来看看。(课件出示浅水洼,水在变少)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音乐想起)小鱼儿,你们怎么了,在想些啥,说些啥呢?
生:它想它们的故乡。
生:会想它的朋友。
师:还会说啥呢?
生:它会说我好倒霉。
生:它会说我很后悔。
生:我很悲伤。
师:它们真希望——
生:小鱼会说:“希望我能早一点回到大海。”
师:这是小鱼此时的心声呀!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谁来读?(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生:(沙哑着喉咙)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多可怜的小鱼呀!你真能体会小鱼的心情。
师:小鱼都会干死。它们的父亲母亲,它们的兄弟姐妹会想些啥呀?
生:他们会很想念这些小鱼。
师:是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
师:看来,被困的每一条鱼儿,是多么盼望着能回到大海里去呀!(板书“鱼儿”)
(二)感受“男孩在乎”。
师:(指点板书,激动地)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呢?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32页,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还有谁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呢?
生:小男孩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思吗?
生:同意。
师:你们从哪儿发现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
生:因为他把小鱼扔回大海。
师:(指点大屏幕)观察真仔细。我们也看到了,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小男孩在干啥?
生:扔鱼。
师:是呀,小男孩扔鱼的这一动作可以看出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小男孩在扔鱼呢?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在扔鱼呢?
生:“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师: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女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女生读。男生看。)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两句话。)
师:是呀,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看得出小男孩是很在乎这些小鱼的。我们来看看小男孩捡的鱼多吗?
生:多。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大家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我倒是听出来了。
生:最后“这一条”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
师: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呀!连躲在后面的这个省略号都被你发现了。(课件把“……”显红)哪位同学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小男孩捡的鱼是很多很多的。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到最后一个“这一条”就嘎然而止)
师:我听出来了,你到这儿呀,(指着大屏幕)小男孩捡的鱼就完了。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念得很重,停顿好久)再接着念。
师:我听出来了,你比她多了一点点。我也想来试一试,看看老师有没有把这个省略号给念出来了,可以吗?(边读边用手势辅助朗读,到最后一个“这一条”有一种止扬的味道。
(生七嘴八舌地说读出来了。)
师:想不想像老师这样来读一读呀!大家试试看。
(生认真练着,教师巡回指导。多种形式的练读。教师用手势帮助他们朗读,学生读出了鱼“多”的味道。)
师:从这里看出小男孩捡的鱼多。刚才我们听到那个男小孩子还把一个词语念得很重。是哪个词语呀?
生:是“不停”。
师:是的,这个词语也有看出小男孩捡的鱼多。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吗?
生:能。他不停地捡鱼、扔鱼……(强调了“不停”)(学生掌声响起)
师:老师感谢你。那么上面的句子呢?你能读好吗?
生:能!
师:那好,请所有的男同学一起来读读吧!
(男生齐读。)
师:是呀,小男孩捡的鱼真多!小男孩捡的鱼那么多看得出小男孩真的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生: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办法不是很好,那么多鱼他能捡得完吗?
师:(赞许地)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所以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老师举起“成百上千”这张词语卡片,生读词语。)
师:我想问一问我们二(1)班一共有多少小孩呀?
生:42人。
师:哦,那么多呀!能不能说“成百上千”呀!
生:不能。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的所有班级的小孩都合起来那就可以说“上千”了。大家想想看,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小男孩能捡完吗?
生:不能。
师:他知道吗?可是他——(手指着大屏幕示意学生读)
(生激动地读着。)
师:多么用心的、多么可敬的小男孩呀!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捡不完的,但他还在捡呀!说明小男孩是真的非常非常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呀!(板书:小男孩)同学们,既然浅水洼里有那么多小鱼,小男孩一个人是捡不完的,那么有啥好的办法能捡得完呢?
生:那个小男孩可以请其他的人也来帮忙。
师:是的。这真是个好办法。
生:请父亲母亲帮忙。
生:我一个人一天就能捡完。
师:你觉得小男孩一个人还是能捡完,是吧。可能开始的时候那几条鱼非常的幸运,还活着就被小男孩救起了,可后来,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生:那些小鱼就会被干死。
师:所以,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刚才那位小孩子说叫父亲母亲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学到现在,老师也想再次问问大家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指点板书)
生:小男孩在乎。
师:是的。除了小男孩,还有谁在乎吗?
生:没有了。
师:(手指板书)小鱼在乎吗?
生:在乎。
师:你在乎吗?(手指学生)
生:在乎。
师:我呢?
生:在乎。
师: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板书:……在乎)
(三)拓展升华。
师: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放课件)当我们看到藤儿在奋力往上爬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笋芽儿不知不觉地拱出了地面(放课件)当我们看到花儿不知不觉地开放了(放课件)我们会充分感受到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才变得生机勃勃,五彩缤纷。最后,送小孩子们一首诗,这是老师读完这课课文后自己写的。
(播放音乐:教师饱含感情朗读诗歌)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吧!
(在音乐声中完成板书:画上两只手)
……
[教学反思]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预设是教师的预先设置,是相对静态的;生成是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是相对动态的。在教学中最忌把教师预先埋伏的答案,或者教师预料中的结果作为学生的生成。不过,我们虽然无法预设到一切,但总可以尽可能多的预设一切,课前精心预设,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控没有把握的课,才能使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以上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预设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为啥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精彩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位教师在预设时做到了“新、巧、活”三个字,进而成功地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一、使用教材——新。
精心预设首先体现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也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叶老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进行学一篇带多篇的训练,进而“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很欣赏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她在精心预设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如果不深钻教材,就会象第一位老师那样把第二段(2—6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分析小男孩扔鱼时的动作来体会小男孩救小鱼时的急切心情,这样一种常规教法,比较老套,而且这样教学,学生似乎还不能深刻理解小男孩的这一行为。可贵的是,第二位老师打破了常规,把文章的第一段(1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极度渲染,为啥她要这么处理教材呢?我想是因为第一段写成百上千条小鱼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就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鱼,正是有了这种特定的情境,小男孩的行为才更让我们震惊,令我们感动。所以第二位老师对教材的大胆处理非常高明,令人耳目一新。
二、创设情境——巧。
精心预设还体现在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创设的情景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情景,只有当学生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去体验了、感悟了,正如常言所说的入情入景了,我们才能称之为学习情景。如第一位老师执教的片断中,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条小鱼,你会怎么呼救?由于学生还未能深入地理解第一段,因此还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去体验,而且很快就被老师以训练为主的学习所取代。第二位老师则精心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之中,如播放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录像,学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接着老师一声叹息:“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地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学生通过两个情境的对比体验,体会到小鱼的心情,再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就能读出难受的样子。再如,用课件出示浅水洼,水越变越少,音乐响起,老师动情地说:“小鱼儿,你们怎么了,你们在想些啥,说些啥呢?”此时学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鱼,师生完全融入到情景之中,一个学生在朗读“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时几乎是沙哑着喉咙,红着眼睛读的。
三、即兴预设——活。
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在片断一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一句时,学生突然提出:“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办法不好!他这样是拾不完的。这本是一个可使课堂绚丽多姿的亮点,可惜老师先是一愣,若有所思,随后不加理睬,仍顺着预先设计的教学继续下去,因而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其实学生的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它内涵丰富,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小男孩的这个办法的确不太好,不但自己累,效果也不大好,但小男孩为啥要这样做呢?这恰好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为小男孩很在乎那些小鱼,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虽然自己一条条地扔,的确累,但是呢为了尽快救那些小精灵,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至于学生所说的更好的办法,也正是课文要延伸拓展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都和小男孩一起关爱生命。在片断二中老师重拾这一珍贵的教学资源,灵活调整预设思路,她先是赞许地点点头说: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我也想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拾不完的。”接着她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成百上千”的含义,用手指着大屏幕说:“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拾不完的,但他还在一个劲儿地拾呀!”进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从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对生命不限珍爱”的光芒,然后她也问学生有啥好的办法才能拾得完呢?学生说了很多办法,教师总结说:“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叫父亲母亲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最后老师进一步拓展升华:“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正是老师这一精彩的动态生成使课堂出现了高潮,老师、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发出夺目的光芒。可见,这位老师面对着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挥”能够来个“精彩应对”,这也恰恰是她“正在预设”或“将要预设”的结果。老师的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使课堂更加绚丽多姿。
比照两个案例,我感触颇深:其一,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精心预设,面向全体学生,备教材,备学生。其二,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文时的即时质疑,应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其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
[专家点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改革也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静心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常会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课堂上教师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冷处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沿着原有思路教学;二是热处理,不加分析,拿来即用,随意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三是温处理,先是肯定其参与意识,再作冷静分析,确定应对方案,或堵或疏,或截或导,灵活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老师,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它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可惜在案例一中,教师维持原来的思路,以冷处理方式待之。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被教师漠视了。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丰富的情感,进而有效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判定一种教学是不是有“法”,关键是看它有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人,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才是有“法”的教学。(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9
案例:
课文伊始,赵老师以优美的语言和画面给学生创设学习环境:
师: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蔚蓝的大海时,你知道海里的小鱼们在干啥?(出示课件:海底世界,但没有鱼,出现了很多词语)小鱼去哪儿了?
生:小鱼还在睡觉呢!
师:原来都藏到生字娃娃里了。你们会读吗?
点评:赵老师把词语复现放在大海里,既美观有生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生(齐读)
生1:读词(读得特别专心,比以前大有进步。)
师:你很在乎这次发言,所以你读得很棒。
点评:第一次提到在乎一词,让学生感知在乎的含义,也让这个原本学习困难的学生懂得在乎学习。
课件放大在乎一词,学生齐读在乎三次。
师:在家里谁在乎你?
生1:父亲母亲在乎我,他们非常关心我的身体、学习,希望我啥都好。
生2:在家里,爷爷奶奶在乎我,因为他们最疼我。
师:在学校里谁在乎你?
生3:老师在乎我,老师最关心我们,张老师很在意我们的学习,王老师很关心我们的身体。
师:你们知道在大海里,谁在乎海母亲?
生1:小鱼儿在乎海母亲。
生2:海龟在乎海母亲。
生3:大鲨鱼在乎海母亲。
生4:大海里的所有动物都在乎海母亲,因为他们生活在海母亲的怀抱里。
点评:通过三个具体问题:在家里谁在乎你?、在学校里谁在乎你?、在大海里,谁在乎海母亲? 让学生对在乎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深入,没有刻意的解释,没有勉强的说教。
师:有一天晚上,一阵巨浪把小鱼送到了海滩上的潜水洼里,它们成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读课题后,你有啥感受?
生1:我很担心,担心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才能回到大海。
生2:我很难过,难过它们的遭遇。
……
反思:
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在乎,学生不知不觉中说出了在乎的含义,很在意、很关心、很疼爱等等。这是本课的亮点,老师处理的非常好。因为整篇课文围绕的就是在乎一词。正确理解在乎,把握在乎在文本中的含义和重要性,这对整堂课的学习来说,是点睛之笔,是灵魂所在。可惜的是,赵老师没有很好的利用它,只是让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课后,我找了赵老师交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学生说完在乎一词后,我可以这样引:是啊,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孩,知道在乎别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谁在乎谁呢?读过课文的小孩子肯定都知道,还不知道的小孩子,请赶快再读读。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知道谁在乎谁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回到了本真,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自主的、真实的。接着说,我们知道小男孩很在乎小鱼,到底小鱼发生了啥事情呢?此时,创设一个情境(课件辅助):昨天晚上,刮起了很大的台风,大海汹涌澎湃,巨浪一层一层往岸边拍打,海里的小鱼挡不住巨浪的侵袭,被它带到了沙滩上,台风过去了,海浪平静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不来了,他们被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成了一群浅水洼里的小鱼。这时让学生读课题,问:你此时心情怎么样?有啥感受?有了感受,也便会产生新的体验。在这一刻,你就是这群可怜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会说啥?相信这样的创设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学生的回答也会更深入,更精彩,更真心,对接下来小男孩的举动也就会更理解,更赞同。
最后,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学生已经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自己置身于海边捡着小鱼扔向大海,就这样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小男孩捡完这浅水洼里的小鱼,让他们回到海母亲的怀抱,重新获得自由和快乐。此时本课的主题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也便升华了,小孩们纯真的爱心也就可以圆满地画上。
感悟:
我们在乎一堂课的设计水到渠成,我们更在乎学生的学习体验水到渠成。课堂是生成性的,我们在乎充分的预设,我们更在乎把握好阅读课堂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验。语文是一门可以享受的课程,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翱翔的殿堂,而我们老师则是引领他们翱翔的同伴,与他们同喜同悲,同游同乐,适当的时候给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0
武汉市万松园小学 童燕
[情景说明]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文章。成百上千条小鱼被海水送上了海滩的浅水洼里,小男孩的做法让我们震惊,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爱生命”的品质令我们感动。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进而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从文本中、从想象中、从朗读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我在优质课比赛中有幸听了两节《浅水洼里的小鱼》,两位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而且面对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老师,我觉得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处理也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面对“意外”,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第二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这一珍贵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精心预设能使教师更好地调控富有变化的动态课堂,而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也促使教师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课堂因此充满生机。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教学实录]
[片断一]
(面对“意外”,避而不见)
师:同学们听到海浪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小鱼的命运。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们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啥?
生:我们知道了浅水洼里有很多小鱼。
师:小鱼在浅水洼里痛苦地挣扎,如果你是这条小鱼,你会怎么呼救呢?
生:救命呀!
生:快点来救我呀!
师:我们来通过朗读感受小鱼的困境。
(师引读这一段。)
师:它们遇到小男孩,小男孩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读1-6自然段,把小男孩怎么样做的画下来。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像小男孩那样做一做?
生:能。
(生边读边演。)
师:你们有啥感觉?
生:很累。
生: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办法不好,这么多鱼,一条条的扔,扔不完的!
师(一愣,若有所思):是吗?
师: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体会他的心情?请你坐下来再想一想。
(生一脸困惑,不情愿地坐下来……)
[片断二]
(巧妙运用这一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思路)
(一)体会“鱼儿在乎”。
师: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但是呢先去掉了小男孩图样,不加音乐)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了啥呢?
生:我看到了浅水洼里有许多鱼。
师:是呀,(教师指点大屏幕)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的浅水洼,浅水洼里有鱼呢。课文是怎么简介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我刚才就在观察大家,发现同学们读着读着,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好像在想啥。请问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
生:被困在水洼里了。
师:是呀,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此时,它们会想起谁呢?
生:大海。(许多学生也同时附和着)
师:是呀,大海就是鱼儿的家。
生:还会想起亲人们。
生:还会想起它们的同伴。
师:是啊,如果它们还在大海里,它们肯定会跟它们的同伴一起快乐地游玩呢。
生:还有它们的父亲母亲。
师:是呀,想不想看看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的情景呀?(播放鱼儿在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片)
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刚才大家都在说:“呀,多快乐呀!真幸福呀!”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呀?
生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我听出来了,你有点难受。
(生齐读这一句,体会鱼儿难受的心情)
师:更糟糕的是——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指点大屏幕上的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我们刚才看到这浅水洼里不是有水的吗?小鱼怎么会干死呢?
生:水会被沙子吸干。被太阳蒸干。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吧。(点句子中的“蒸”出示“蒸”字)谁认识?
生:蒸。
师:能给这个“蒸”字来找个朋友吗?
生:蒸干、蒸死、蒸发、蒸汽
师:是呀,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个字的下面有——(课件:四点底变红)
生:(齐)四点底。
师:你们可知道,这四点底是从火变来的。(课件把四点底变成火)哎,沙滩上哪有火呀!
生:太阳很热,像火一样。
师:太阳确实是很热很热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水洼里,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课件出示整个字慢慢地变红了。)小孩子们,你觉得这时的小鱼会感受到啥呢?
生:热。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走近水洼来看看。(课件出示浅水洼,水在变少)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音乐想起)小鱼儿,你们怎么了,在想些啥,说些啥呢?
生:它想它们的故乡。
生:会想它的朋友。
师:还会说啥呢?
生:它会说我好倒霉。
生:它会说我很后悔。
生:我很悲伤。
师:它们真希望——
生:小鱼会说:“希望我能早一点回到大海。”
师:这是小鱼此时的心声呀!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谁来读?(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生:(沙哑着喉咙)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多可怜的小鱼呀!你真能体会小鱼的心情。
师:小鱼都会干死。它们的父亲母亲,它们的兄弟姐妹会想些啥呀?
生:他们会很想念这些小鱼。
师:是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
师:看来,被困的每一条鱼儿,是多么盼望着能回到大海里去呀!(板书“鱼儿”)
(二)感受“男孩在乎”。
师:(指点板书,激动地)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呢?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32页,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还有谁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呢?
生:小男孩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思吗?
生:同意。
师:你们从哪儿发现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
生:因为他把小鱼扔回大海。
师:(指点大屏幕)观察真仔细。我们也看到了,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小男孩在干啥?
生:扔鱼。
师:是呀,小男孩扔鱼的这一动作可以看出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小男孩在扔鱼呢?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在扔鱼呢?
生:“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师: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女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女生读。男生看。)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两句话。)
师:是呀,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看得出小男孩是很在乎这些小鱼的。我们来看看小男孩捡的鱼多吗?
生:多。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大家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我倒是听出来了。
生:最后“这一条”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
师: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呀!连躲在后面的这个省略号都被你发现了。(课件把“……”显红)哪位同学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小男孩捡的鱼是很多很多的。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到最后一个“这一条”就嘎然而止)
师:我听出来了,你到这儿呀,(指着大屏幕)小男孩捡的鱼就完了。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念得很重,停顿好久)再接着念。
师:我听出来了,你比她多了一点点。我也想来试一试,看看老师有没有把这个省略号给念出来了,可以吗?(边读边用手势辅助朗读,到最后一个“这一条”有一种止扬的味道。
(生七嘴八舌地说读出来了。)
师:想不想像老师这样来读一读呀!大家试试看。
(生认真练着,教师巡回指导。多种形式的练读。教师用手势帮助他们朗读,学生读出了鱼“多”的味道。)
师:从这里看出小男孩捡的鱼多。刚才我们听到那个男小孩子还把一个词语念得很重。是哪个词语呀?
生:是“不停”。
师:是的,这个词语也有看出小男孩捡的鱼多。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吗?
生:能。他不停地捡鱼、扔鱼……(强调了“不停”)(学生掌声响起)
师:老师感谢你。那么上面的句子呢?你能读好吗?
生:能!
师:那好,请所有的男同学一起来读读吧!
(男生齐读。)
师:是呀,小男孩捡的鱼真多!小男孩捡的鱼那么多看得出小男孩真的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生: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办法不是很好,那么多鱼他能捡得完吗?
师:(赞许地)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所以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老师举起“成百上千”这张词语卡片,生读词语。)
师:我想问一问我们二(1)班一共有多少小孩呀?
生:42人。
师:哦,那么多呀!能不能说“成百上千”呀!
生:不能。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的所有班级的小孩都合起来那就可以说“上千”了。大家想想看,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小男孩能捡完吗?
生:不能。
师:他知道吗?可是他——(手指着大屏幕示意学生读)
(生激动地读着。)
师:多么用心的、多么可敬的小男孩呀!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捡不完的,但他还在捡呀!说明小男孩是真的非常非常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呀!(板书:小男孩)同学们,既然浅水洼里有那么多小鱼,小男孩一个人是捡不完的,那么有啥好的办法能捡得完呢?
生:那个小男孩可以请其他的人也来帮忙。
师:是的。这真是个好办法。
生:请父亲母亲帮忙。
生:我一个人一天就能捡完。
师:你觉得小男孩一个人还是能捡完,是吧。可能开始的时候那几条鱼非常的幸运,还活着就被小男孩救起了,可后来,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生:那些小鱼就会被干死。
师:所以,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刚才那位小孩子说叫父亲母亲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学到现在,老师也想再次问问大家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指点板书)
生:小男孩在乎。
师:是的。除了小男孩,还有谁在乎吗?
生:没有了。
师:(手指板书)小鱼在乎吗?
生:在乎。
师:你在乎吗?(手指学生)
生:在乎。
师:我呢?
生:在乎。
师: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板书:……在乎)
(三)拓展升华。
师: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放课件)当我们看到藤儿在奋力往上爬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笋芽儿不知不觉地拱出了地面(放课件)当我们看到花儿不知不觉地开放了(放课件)我们会充分感受到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才变得生机勃勃,五彩缤纷。最后,送小孩子们一首诗,这是老师读完这课课文后自己写的。
(播放音乐:教师饱含感情朗读诗歌)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吧!
(在音乐声中完成板书:画上两只手)
……
[教学反思]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预设是教师的预先设置,是相对静态的;生成是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是相对动态的。在教学中最忌把教师预先埋伏的答案,或者教师预料中的结果作为学生的生成。不过,我们虽然无法预设到一切,但总可以尽可能多的预设一切,课前精心预设,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控没有把握的课,才能使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以上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预设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为啥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精彩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位教师在预设时做到了“新、巧、活”三个字,进而成功地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一、使用教材——新。
精心预设首先体现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也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叶老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进行学一篇带多篇的训练,进而“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很欣赏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她在精心预设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如果不深钻教材,就会象第一位老师那样把第二段(2—6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分析小男孩扔鱼时的动作来体会小男孩救小鱼时的急切心情,这样一种常规教法,比较老套,而且这样教学,学生似乎还不能深刻理解小男孩的这一行为。可贵的是,第二位老师打破了常规,把文章的第一段(1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极度渲染,为啥她要这么处理教材呢?我想是因为第一段写成百上千条小鱼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就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鱼,正是有了这种特定的情境,小男孩的行为才更让我们震惊,令我们感动。所以第二位老师对教材的大胆处理非常高明,令人耳目一新。
二、创设情境——巧。
精心预设还体现在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创设的情景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情景,只有当学生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去体验了、感悟了,正如常言所说的入情入景了,我们才能称之为学习情景。如第一位老师执教的片断中,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条小鱼,你会怎么呼救?由于学生还未能深入地理解第一段,因此还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去体验,而且很快就被老师以训练为主的学习所取代。第二位老师则精心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之中,如播放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录像,学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接着老师一声叹息:“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地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学生通过两个情境的对比体验,体会到小鱼的心情,再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就能读出难受的样子。再如,用课件出示浅水洼,水越变越少,音乐响起,老师动情地说:“小鱼儿,你们怎么了,你们在想些啥,说些啥呢?”此时学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鱼,师生完全融入到情景之中,一个学生在朗读“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时几乎是沙哑着喉咙,红着眼睛读的。
三、即兴预设——活。
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在片断一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一句时,学生突然提出:“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办法不好!他这样是拾不完的。这本是一个可使课堂绚丽多姿的亮点,可惜老师先是一愣,若有所思,随后不加理睬,仍顺着预先设计的教学继续下去,因而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其实学生的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它内涵丰富,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小男孩的这个办法的确不太好,不但自己累,效果也不大好,但小男孩为啥要这样做呢?这恰好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为小男孩很在乎那些小鱼,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虽然自己一条条地扔,的确累,但是呢为了尽快救那些小精灵,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至于学生所说的更好的办法,也正是课文要延伸拓展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都和小男孩一起关爱生命。在片断二中老师重拾这一珍贵的教学资源,灵活调整预设思路,她先是赞许地点点头说: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我也想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拾不完的。”接着她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成百上千”的含义,用手指着大屏幕说:“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拾不完的,但他还在一个劲儿地拾呀!”进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从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对生命不限珍爱”的光芒,然后她也问学生有啥好的办法才能拾得完呢?学生说了很多办法,教师总结说:“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叫父亲母亲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最后老师进一步拓展升华:“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正是老师这一精彩的动态生成使课堂出现了高潮,老师、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发出夺目的光芒。可见,这位老师面对着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挥”能够来个“精彩应对”,这也恰恰是她“正在预设”或“将要预设”的结果。老师的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使课堂更加绚丽多姿。
比照两个案例,我感触颇深:其一,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精心预设,面向全体学生,备教材,备学生。其二,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文时的即时质疑,应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其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
[专家点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改革也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静心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常会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课堂上教师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冷处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沿着原有思路教学;二是热处理,不加分析,拿来即用,随意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三是温处理,先是肯定其参与意识,再作冷静分析,确定应对方案,或堵或疏,或截或导,灵活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老师,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它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可惜在案例一中,教师维持原来的思路,以冷处理方式待之。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被教师漠视了。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丰富的情感,进而有效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判定一种教学是不是有“法”,关键是看它有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人,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才是有“法”的教学。(邹京华)
(定制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网络教研中心论坛
(定制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1
[情景说明]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一篇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文章。成百上千条小鱼被海水送上了海滩的浅水洼里,小男孩的做法让我们震惊,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珍爱生命”的品质令我们感动。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进而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从文本中、从想象中、从朗读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我在优质课比赛中有幸听了两节《浅水洼里的小鱼》,两位教师不但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而且面对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老师,我觉得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处理也迥然不同。第一位教师面对“意外”,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第二位教师则巧妙地运用这一珍贵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精心预设能使教师更好地调控富有变化的动态课堂,而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也促使教师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课堂因此充满生机。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教学实录]
[片断一]
(面对“意外”,避而不见)
师:同学们听到海浪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小鱼的命运。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们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啥?
生:我们知道了浅水洼里有很多小鱼。
师:小鱼在浅水洼里痛苦地挣扎,如果你是这条小鱼,你会怎么呼救呢?
生:救命呀!
生:快点来救我呀!
师:我们来通过朗读感受小鱼的困境。
(师引读这一段。)
师:它们遇到小男孩,小男孩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读1-6自然段,把小男孩怎么样做的画下来。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像小男孩那样做一做?
生:能。
(生边读边演。)
师:你们有啥感觉?
生:很累。
生: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办法不好,这么多鱼,一条条的扔,扔不完的!
师(一愣,若有所思):是吗?
师: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体会他的心情?请你坐下来再想一想。
(生一脸困惑,不情愿地坐下来……)
[片断二]
(巧妙运用这一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思路)
(一)体会“鱼儿在乎”。
师: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但是呢先去掉了小男孩图样,不加音乐)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了啥呢?
生:我看到了浅水洼里有许多鱼。
师:是呀,(教师指点大屏幕)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的浅水洼,浅水洼里有鱼呢。课文是怎么简介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我刚才就在观察大家,发现同学们读着读着,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好像在想啥。请问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
生:被困在水洼里了。
师:是呀,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此时,它们会想起谁呢?
生:大海。(许多学生也同时附和着)
师:是呀,大海就是鱼儿的家。
生:还会想起亲人们。
生:还会想起它们的同伴。
师:是啊,如果它们还在大海里,它们肯定会跟它们的同伴一起快乐地游玩呢。
生:还有它们的父亲母亲。
师:是呀,想不想看看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的情景呀?(播放鱼儿在大海快乐生活的录像片)
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刚才大家都在说:“呀,多快乐呀!真幸福呀!”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呀?
生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我听出来了,你有点难受。
(生齐读这一句,体会鱼儿难受的心情)
师:更糟糕的是——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指点大屏幕上的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我们刚才看到这浅水洼里不是有水的吗?小鱼怎么会干死呢?
生:水会被沙子吸干。被太阳蒸干。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吧。(点句子中的“蒸”出示“蒸”字)谁认识?
生:蒸。
师:能给这个“蒸”字来找个朋友吗?
生:蒸干、蒸死、蒸发、蒸汽
师:是呀,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个字的下面有——(课件:四点底变红)
生:(齐)四点底。
师:你们可知道,这四点底是从火变来的。(课件把四点底变成火)哎,沙滩上哪有火呀!
生:太阳很热,像火一样。
师:太阳确实是很热很热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水洼里,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课件出示整个字慢慢地变红了。)小孩子们,你觉得这时的小鱼会感受到啥呢?
生:热。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走近水洼来看看。(课件出示浅水洼,水在变少)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音乐想起)小鱼儿,你们怎么了,在想些啥,说些啥呢?
生:它想它们的故乡。
生:会想它的朋友。
师:还会说啥呢?
生:它会说我好倒霉。
生:它会说我很后悔。
生:我很悲伤。
师:它们真希望——
生:小鱼会说:“希望我能早一点回到大海。”
师:这是小鱼此时的心声呀!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吧!谁来读?(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生:(沙哑着喉咙)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多可怜的小鱼呀!你真能体会小鱼的心情。
师:小鱼都会干死。它们的父亲母亲,它们的兄弟姐妹会想些啥呀?
生:他们会很想念这些小鱼。
师:是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
师:看来,被困的每一条鱼儿,是多么盼望着能回到大海里去呀!(板书“鱼儿”)
(二)感受“男孩在乎”。
师:(指点板书,激动地)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呢?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32页,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还有谁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呢?
生:小男孩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思吗?
生:同意。
师:你们从哪儿发现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
生:因为他把小鱼扔回大海。
师:(指点大屏幕)观察真仔细。我们也看到了,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小男孩在干啥?
生:扔鱼。
师:是呀,小男孩扔鱼的这一动作可以看出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小男孩在扔鱼呢?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在扔鱼呢?
生:“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师: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女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女生读。男生看。)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两句话。)
师:是呀,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看得出小男孩是很在乎这些小鱼的。我们来看看小男孩捡的鱼多吗?
生:多。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大家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我倒是听出来了。
生:最后“这一条”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
师: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呀!连躲在后面的这个省略号都被你发现了。(课件把“……”显红)哪位同学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小男孩捡的鱼是很多很多的。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到最后一个“这一条”就嘎然而止)
师:我听出来了,你到这儿呀,(指着大屏幕)小男孩捡的鱼就完了。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念得很重,停顿好久)再接着念。
师:我听出来了,你比她多了一点点。我也想来试一试,看看老师有没有把这个省略号给念出来了,可以吗?(边读边用手势辅助朗读,到最后一个“这一条”有一种止扬的味道。
(生七嘴八舌地说读出来了。)
师:想不想像老师这样来读一读呀!大家试试看。
(生认真练着,教师巡回指导。多种形式的练读。教师用手势帮助他们朗读,学生读出了鱼“多”的味道。)
师:从这里看出小男孩捡的鱼多。刚才我们听到那个男小孩子还把一个词语念得很重。是哪个词语呀?
生:是“不停”。
师:是的,这个词语也有看出小男孩捡的鱼多。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吗?
生:能。他不停地捡鱼、扔鱼……(强调了“不停”)(学生掌声响起)
师:老师感谢你。那么上面的句子呢?你能读好吗?
生:能!
师:那好,请所有的男同学一起来读读吧!
(男生齐读。)
师:是呀,小男孩捡的鱼真多!小男孩捡的鱼那么多看得出小男孩真的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
生: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办法不是很好,那么多鱼他能捡得完吗?
师:(赞许地)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所以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老师举起“成百上千”这张词语卡片,生读词语。)
师:我想问一问我们二(1)班一共有多少小孩呀?
生:42人。
师:哦,那么多呀!能不能说“成百上千”呀!
生:不能。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的所有班级的小孩都合起来那就可以说“上千”了。大家想想看,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小男孩能捡完吗?
生:不能。
师:他知道吗?可是他——(手指着大屏幕示意学生读)
(生激动地读着。)
师:多么用心的、多么可敬的小男孩呀!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捡不完的,但他还在捡呀!说明小男孩是真的非常非常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呀!(板书:小男孩)同学们,既然浅水洼里有那么多小鱼,小男孩一个人是捡不完的,那么有啥好的办法能捡得完呢?
生:那个小男孩可以请其他的人也来帮忙。
师:是的。这真是个好办法。
生:请父亲母亲帮忙。
生:我一个人一天就能捡完。
师:你觉得小男孩一个人还是能捡完,是吧。可能开始的时候那几条鱼非常的幸运,还活着就被小男孩救起了,可后来,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生:那些小鱼就会被干死。
师:所以,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刚才那位小孩子说叫父亲母亲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学到现在,老师也想再次问问大家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指点板书)
生:小男孩在乎。
师:是的。除了小男孩,还有谁在乎吗?
生:没有了。
师:(手指板书)小鱼在乎吗?
生:在乎。
师:你在乎吗?(手指学生)
生:在乎。
师:我呢?
生:在乎。
师: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板书:……在乎)
(三)拓展升华。
师: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放课件)当我们看到藤儿在奋力往上爬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笋芽儿不知不觉地拱出了地面(放课件)当我们看到花儿不知不觉地开放了(放课件)我们会充分感受到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才变得生机勃勃,五彩缤纷。最后,送小孩子们一首诗,这是老师读完这课课文后自己写的。
(播放音乐:教师饱含感情朗读诗歌)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吧!
(在音乐声中完成板书:画上两只手)
……
[教学反思]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预设是教师的预先设置,是相对静态的;生成是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是相对动态的。在教学中最忌把教师预先埋伏的答案,或者教师预料中的结果作为学生的生成。不过,我们虽然无法预设到一切,但总可以尽可能多的预设一切,课前精心预设,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控没有把握的课,才能使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的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以上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预设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为啥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精彩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位教师在预设时做到了“新、巧、活”三个字,进而成功地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一、使用教材——新。
精心预设首先体现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也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叶老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进行学一篇带多篇的训练,进而“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很欣赏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她在精心预设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生命的珍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如果不深钻教材,就会象第一位老师那样把第二段(2—6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分析小男孩扔鱼时的动作来体会小男孩救小鱼时的急切心情,这样一种常规教法,比较老套,而且这样教学,学生似乎还不能深刻理解小男孩的这一行为。可贵的是,第二位老师打破了常规,把文章的第一段(1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极度渲染,为啥她要这么处理教材呢?我想是因为第一段写成百上千条小鱼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就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鱼,正是有了这种特定的情境,小男孩的行为才更让我们震惊,令我们感动。所以第二位老师对教材的大胆处理非常高明,令人耳目一新。
二、创设情境——巧。
精心预设还体现在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创设的情景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情景,只有当学生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去体验了、感悟了,正如常言所说的入情入景了,我们才能称之为学习情景。如第一位老师执教的片断中,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条小鱼,你会怎么呼救?由于学生还未能深入地理解第一段,因此还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去体验,而且很快就被老师以训练为主的学习所取代。第二位老师则精心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之中,如播放鱼儿以前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录像,学生兴奋地看着录像,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接着老师一声叹息:“可是这样的生活已经慢慢地离它们远去了,它们现在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学生通过两个情境的对比体验,体会到小鱼的心情,再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就能读出难受的样子。再如,用课件出示浅水洼,水越变越少,音乐响起,老师动情地说:“小鱼儿,你们怎么了,你们在想些啥,说些啥呢?”此时学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鱼,师生完全融入到情景之中,一个学生在朗读“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时几乎是沙哑着喉咙,红着眼睛读的。
三、即兴预设——活。
课堂教学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要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在片断一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一句时,学生突然提出:“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办法不好!他这样是拾不完的。这本是一个可使课堂绚丽多姿的亮点,可惜老师先是一愣,若有所思,随后不加理睬,仍顺着预先设计的教学继续下去,因而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其实学生的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它内涵丰富,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小男孩的这个办法的确不太好,不但自己累,效果也不大好,但小男孩为啥要这样做呢?这恰好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为小男孩很在乎那些小鱼,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虽然自己一条条地扔,的确累,但是呢为了尽快救那些小精灵,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至于学生所说的更好的办法,也正是课文要延伸拓展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都和小男孩一起关爱生命。在片断二中老师重拾这一珍贵的教学资源,灵活调整预设思路,她先是赞许地点点头说: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我也想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拾不完的。”接着她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成百上千”的含义,用手指着大屏幕说:“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拾不完的,但他还在一个劲儿地拾呀!”进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从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对生命不限珍爱”的光芒,然后她也问学生有啥好的办法才能拾得完呢?学生说了很多办法,教师总结说:“只要我们在沙滩上的人你捡,我捡,叫父亲母亲来捡,叫同学们一起来捡,就能把它们捡完了。”最后老师进一步拓展升华:“看来,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正是老师这一精彩的动态生成使课堂出现了高潮,老师、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发出夺目的光芒。可见,这位老师面对着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挥”能够来个“精彩应对”,这也恰恰是她“正在预设”或“将要预设”的结果。老师的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使课堂更加绚丽多姿。
比照两个案例,我感触颇深:其一,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精心预设,面向全体学生,备教材,备学生。其二,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文时的即时质疑,应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其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
[专家点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改革也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静心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常会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课堂上教师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冷处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沿着原有思路教学;二是热处理,不加分析,拿来即用,随意改变原先的教学思路;三是温处理,先是肯定其参与意识,再作冷静分析,确定应对方案,或堵或疏,或截或导,灵活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老师,小男孩这个办法不好!”这个想法对于课文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它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可惜在案例一中,教师维持原来的思路,以冷处理方式待之。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被教师漠视了。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丰富的情感,进而有效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判定一种教学是不是有“法”,关键是看它有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人,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才是有“法”的教学。(邹京华)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2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巩固词语;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2、过程与办法: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男孩”爱鱼之情。
难点:通过品重点句、重点词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小孩自然流露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进而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爱心
教学流程:
师:认识老师吗?
生:你姓林。
师:能记住吗?
生:双木林。
师:真聪明。我们认识了。
师:给你们猜几个脑筋急转弯?鱼缸里有十条金鱼,死了一条,还有几条?
生:还有十条。因为那条死鱼还在缸里,所以还是十条。
一、 复习巩固
师:你真聪明。好,我们上课吧!首先,我们来听写生字,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听写。
(生听写生字,师评写)
二、细读文本
师:小孩子们,还记得那群被困在浅水洼里可怜的小鱼吗?让我们赶快去跟它们打打招呼吧!
师:(教师指点大屏幕)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的浅水洼,浅水洼里有鱼呢!课文是怎么简介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读了第一段,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
生: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是呀。这些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可真糟呀!但更糟糕的是——
(课件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小孩子们,快干死的小鱼这时会想些啥,说些啥呢?
生:我要被干死了。
生:我好想念我的父亲母亲。
生:谁能来救救我们呀!
师:它们真希望——
生:有人来救它们。
师:这是小鱼此时的心里话呀!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多么希望有人来在意它!(板书:小鱼 在乎)谁来读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多可怜的小鱼呀!你们真能体会小鱼的心情。好,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指点板书,激动地)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呢?
生:小男孩在乎。
师:那就请大家翻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想想你们是从哪儿发现小男孩是在乎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
(课件出示句子1)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请女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能找找小男孩的动作吗?
师:哪位小孩子能一边读,一边做这些动作吗?
师:我们一起像他一样读一读?
师:累吗?
生:累。
师:是啊,时间长了,腰酸了,手累了,力气也快没有了。那么大的太阳或许脸上还有汗呢!
师: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课件出示句子2)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小男孩捡得鱼多吗?我倒是听出来了。小男孩捡了6条鱼就捡完了。听老师把刚才同学读的再读一遍。是吗?听出来了没有。
生: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没有读出来。
师: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连躲在后面的这个省略号都被你发现了。(课件把“……”显红)哪位同学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小男孩捡的鱼是很多很多的。
师:我也想来试一试,看看老师有没有把这个省略号给念出来了,可以吗?(边读边用手势辅助朗读,到最后一个“这一条”有一种止扬的味道。)
师:你觉得那么多鱼小男孩他能捡得完吗?
师:(赞许地)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所以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出示“成百上千”这张词语,生读词语。)
师:我想问一问我们二(2)班一共有多少小孩呀?
师:哦,那么多呀!能不能说“成百上千”呀!
师:不能。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所有班级的小孩都合起来那就可以说“上千”了。大家想想看,有那么多的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小男孩能捡完吗?
师:他知道吗?可是他——(手指着大屏幕示意学生读)
(生激动地读着。)
师:多么用心的、多么可敬的小男孩呀!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捡不完的,但他还在捡呀!(板书:小男孩 在乎)
师:同学们,既然浅水洼里有那么多小鱼,小男孩一个人是捡不完的,那么有啥好的办法能捡得完呢?
师:学到现在,老师也想再次问问大家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指点板书)
师:是的。除了小男孩,还有谁在乎吗?
师:(手指板书)小鱼在乎吗?
师:你在乎吗?(手指学生)为啥?
师:在乎。因为每一条都是一个生命
师:我呢?
师:是的,我们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在乎。(板书:大家 在乎)
三、拓展延伸
师: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小鸟树上栖息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的时候,当我们猴子相互依偎在一块儿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快乐。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
但是呢工业废水,污染和各种灾害使动物们失去了家,受到了危害。
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出示)
1、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路边。
我会
2、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我会 。
学生: 1.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路边。我会用手把她抱到家里,给它治疗。等她好了,再把它放回大自然。
2.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路边。我会做一个鸟窝,把小鸟放进鸟窝里,我吃饭,它就吃饭。我一定要让她有一个温暖的家。
师:你真是一位爱心大使,奖励一颗爱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有了我们大家的一颗颗爱心,浅水洼里的小鱼一定会找回了自己的快乐。
师:最后让我们看一看这节课的四个生字。
(出示这四个字的卡片,让学生读,识记,观察字形,指导书写,师点评。)
板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
小鱼
小男孩 在乎
大家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实验让学生增进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受伤小动物的关心与帮助,达到美化心灵的目的。
2、结合字音,熟读课文。掌握部分生词,理解词意。
〖教具准备〗
1、一些沙子,容器、水和几条小鱼。
2、字音、字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说说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喜欢它的啥呢?(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出各自的感想)可是如果你看到这些小动物受伤,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会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些浅水洼里的小鱼,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课题《浅水洼里小鱼》。
2、同学们,看到课题,会想些啥问题?(比如: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啦?他们得救了吗?)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来学习课文。
二、借助字音,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及字音卡片,学生认读。注意:甚、蒸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自读效果,个别读,以流利、准确为标准,师生评议。
4、学生提出疑问,简单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答。疑难问题为再读课文埋下伏笔。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水洼”的样子。再用沙子挖出一个土坑,倒上水来演示,增强理解“水洼”。
三、再读课文,意境升华
1、讲读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数一数有几句话?(6句)
⑵ 根据课文内容,用啥时候、谁在那儿干啥?说一说。
⑶ 我发现了啥?这些小鱼为啥会被困在水洼里?(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潮长潮落的情景)
⑷ 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多吗?理解“也许、甚至”表示程度不断加深。
⑸ 这些小鱼将面临啥后果呢?(教师让学生做实验:在容器内装上沙子,然后倒上水,再放入几只可爱的小鱼,让学生动手,观察这些小鱼将遇到啥情况。)
⑹ 引发学生思考:你觉得这些小鱼将被晒死,你的心情怎么样?
⑺ 以可惜、同情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2、学习第二段:
⑴ 同学自读,看看“我”也看到了啥现象?
⑵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我”所看到的。用记号找出描写小男孩的一系列动作词:走、弯腰、捡起、扔回。
⑶ 从哪可以看出小男孩十分认真用心地完成这件事?(走得慢、不停、用力)学生讨论,走得慢和不停表现了小男孩啥心理想法?从“用力“一词中也了解了小男孩做事的态度怎么样?
三、学习3~6段
1、我看到小男孩这样做,我是怎么说的?学生朗读,体会应该用怎么样的感情来读?“不忍心”说明“我”啥心理?
2、可小男孩也是怎么样回答我好心的劝说的?“头也不抬”是小男孩不礼貌吗?说明小男孩对自己的行为和对别人的劝说是怎么样想的?引导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三个字。
3、出示:那你为啥还在捡?谁在乎呢?请学生试着读一读。注意两个问号,说明我的疑问更大了!请学生用惊奇的语气读。
4、自读最后一段,读读小男孩的话,说说小男孩是怎么样回答我的?“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从这些句子说明小男孩一种怎么样的精神。
5、用“一边……一边”“不停地……不停地”说说话。
6、分组,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要从他们各自的心理着想。
四、提出问题,美化心灵
这节课,我们看到了一位捡鱼的“傻小孩”,你们说他“傻”吗?如果是你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要求流利、通顺、有感情。
2、识记生字,掌握字形,能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思考课后的“想想说说”。
〖教具准备〗
1、图画:小鸟受伤落在窗台上,野兔受伤躺在大树旁。
2、字音、字形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读7个要求认读的生字。
3、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识记字形
1、学生自读生字,分析字形。
2、师生配合,掌握字形。
3、教师书写,学生领会后正确地写在田字格中。
三、想想说说
1、教师出示小鸟受伤图,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画了啥?你会怎么做?把你想的办法说一说。
2、教师出示野兔受伤图,学生说说看到这种情景,你首先会怎么想,并怎么做的?说一说。
四、课堂回顾
1、指读生字卡片,给生字组词。
2、说说自己通过这篇课文,学到了啥?今后在生活中会怎么做?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材简说:
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多么有趣!也许有人要捡回家慢慢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驻足观赏这些小生灵在烈日下的沙滩上怎样挣扎至死,也许有人会将正在跳跃的小鱼儿埋起来,然后用沙子为它们筑起一座座精致的坟墓……
而文中小男孩的行动却令人肃然起敬。他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么多的小鱼,他是捡不完的,但他在尽力地捡着,扔着。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生命是多么宝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可以想见,文中的“我”后来也一定加入到把小鱼送回大海的行列;读了这篇课文,每个小孩也一定想加入这样的行列;读到这篇课文的每位老师和家长,脑海里也一定会蹦出八个字:“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5
演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安排小组演读: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分工,一人读“我”的话,一人读小男孩的话(要边读边辅以象征性的动作),一人读作者叙述的话。几个人轮流交换角色反复试读、表演。读演“我”和小男孩的同学要争取背记各自的对话。
2、检查小组演读情况:找两三个小组分别上台演读,同学进行评议。
3、在全班学生中挑选三名学生进行演读。
4、思维训练:
通过反复演读,学生都已进入“角色”,并一定为小男孩的行为所感动,这时教师相机启发提问:
⑴ 在演读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啥?为啥?
⑵ 你如果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设计 篇16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崔峦先生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太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正确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是朗读的“蓄情”阶段。通过自读,学生应切切实实地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因此,初读也是“大有文章可做”。如教到“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我们刚才看到这浅水洼里不是有水的吗?小鱼怎么会干死呢?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吧。(点句子中的“蒸”,出示“蒸”字)谁认识?能给这个“蒸”字来找些朋友吗?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个字的下面有——(四点底)太阳确实是很热很热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水洼里,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小孩子们,小鱼儿,你们怎么了,在想些啥,说些啥呢?这是小鱼此时的心里话呀!它多么希望有人来救它呀!多么希望有人来在意它!(板书:小鱼 在乎)谁来读读一读这句话!在这里我尽量的做到朗读指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结合,让学生凭借课文语言理解词义,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种滚动式教学,使学生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词,读通课文,为有感情朗读的实施做好情感铺垫。小鱼很在乎自己的命运,还有谁在乎谁呢,读过课文的小孩子肯定都知道,接着分析小男孩在乎小鱼的句子。其中,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学生已经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自己置身于海边捡着小鱼扔向大海,就这样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 全班同学想办法齐心协力帮助小男孩捡完这浅水洼里的小鱼,让他们回到海母亲的怀抱,重新获得自由和快乐。此时,本课的主题“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也升华了。小孩们纯真的爱心也得以自然地伸展。
听茹茉莉老师《浅水洼里的小鱼》反思
12月28日,我在紫薇小学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茹茉莉老师的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茹老师的课体现了她以生为本的理念.设计基于学生,操作着眼于学生, 课堂展示了学生的风采,也真正服务了学生.以生为本听起来也没啥新鲜,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似乎缺失了很久,听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这堂课.我仿佛也一种蓦然回首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因为茹老师把学生推到了教学的前台,让我们发现了在她引导下学生的精彩展示,尤其是课堂发言,从浅入深,丰富多彩,叫人惊叹.如:
围绕“困”字展开朗读教学
1.回顾“困”字。
师:小孩们,你看这就是小鱼被冲上沙滩,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景。课文师这样写的
师:还记得吗?句子中的困是咱们第五课学过的一个生字,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
(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读——
(师板书“困”字)
生齐: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
师:星星困的眨眼,这个“困”是啥意思?
生1:眼睛都快要睁不开的意思。
师:眼睛都快要睁不来了。
生2:就是想睡觉的意思。下面那个困就是——
师:就是说星星困的眨眼的困。就是想睡觉,是吧。 你说
生3:很累
师:是啊。小孩们,咱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中就有这样一种解释:疲乏困倦。就是你们认为累了的意思。星星困的眨眼就是指星星累得想睡觉。那么咱们再来说说本篇课文中的这句话。读——
(先出示了“困”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再出示: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2.理解课文中的“困”字的意思。
生齐: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师: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这里的“困”是指这些小鱼想在浅水洼里睡觉吗?
生1:就是它们在浅水洼里,不能跳,会跳,也是跳不会大海,所以它们就被困在那里了。
师:听出来了。不管是啥办法,都没有办法自己回到大海去了。
生2:永远打不来,这就叫做困。
师:很困了,是吧?
生3:就说那个“困”,它就是被困在一个箱子里,怎么也逃不出去。
师:哎呀,你们真会想象。根据这个字型,像里面的木头被围住了,就好像小鱼——
生齐:困住了。
师:被包围了。对啊,小孩们,请看在字典中就有一种解释,是刚才这位小孩子说的“包围住了”。小鱼被啥包围住了?一起说——
生:水洼
师:被水洼给包围住了,没法把自己游回大海了。可是小孩们,被困的小鱼仅仅是被包围住了,那么简单吗?被困在水洼里,它们将面临怎么样的危险呢?咱们不急着回答。回到课文去读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
类似的交流随处可见,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说话的重要性,对怎样提高学生说话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同时我对自己平时的课堂学生发言的现状也作了分析和反省。在我的家常课上,学生个别发言同样不容乐观,我想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素质不好外还有我自己对课堂凋控的办法不够,导致课堂个别发言多了,纪律就难以组织,因为我们班级人数多,属于真正的大班化教学,教师的个别交流,有更多的同学不肯注意听,没有积极的参与,加上发言的内容不够吸引力,或自觉性不够,于是渐渐游离于学习过程,纷纷做起了小动作,说起小说话来了,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我认为真正要提高学生说话的水平,不仅要关注学生说话的内容质量,更要关注不说话学生的参与状态,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同时在学生个别发言的同时,兼顾其他同学的参与状态,注意引导大部分同学的交流。如跟发言同学一样意见的让他举手表示一下引导其他同学在有人发言的时候作摘录,准备评议提建议等等,进而关注了更大多数同学的参与状态注意到了与全体同学的交流,作到了点面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推荐站内搜索:34所考研自主划线学校分数线2021、变形记作文变成路灯、考研数学二国家线、关于幸福的作文、考研数学考试时间、国家公务员准考证、考研网准考证打印、江西自考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报名官网入口、会计实习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