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

《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

《登高》课堂实录 篇1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啥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  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篇2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啥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  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篇3

  韩军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切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和)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啥吗?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大学附中100084)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7

  摘自《学语文》2001年第三期

《登高》课堂实录 篇4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生:愿意!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生:能!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师:这个老人是谁呀?生:是杜甫。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生:好,还想再听!(师再朗诵。)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啥比平时读得好吗?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师:了解还是理解?生:理解。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生:文如其人。师:“言为--”生:言为心声。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一生:再加上动作。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生:语调低沉、忧伤。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生:感性的。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生:凝炼。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生:心寒。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师:为啥?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一生:我认为是这样。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师生共读)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师:由落木,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生:生命短暂。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师:或者说反过来说--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一生:有些无可奈何。师:有一些。还有呢?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师:啥气势?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全体读)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生:抒情。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师:是短时间的吗?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师: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生:是独自一人。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师:啥(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生:六层。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啥年纪?生:百年,就是老年。师:拖着啥样的身体?生:多病的身体。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生:八层愁苦。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生:(齐读、单读。)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师:这句诗怎么解释?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师:苦,是啥意思?生:痛苦。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生;忧愤。心急如焚。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篇5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啥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  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篇6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和)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啥吗?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篇7

  《 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啥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  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该是"时鸣春涧中"吧?——啸鸣注)。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课堂实录 篇8

  目标定位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办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强化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强化背诵指导。

  学习时数

  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巩县(今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代表作>、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美文欣赏]

  浣花溪畔落沙鸥

  有这么一位诗人,他有豪情万丈,志在报国,他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在友人庇护下,于蜀中浣花溪畔看尽群鸥翻飞。

  这就是你吗?一代诗圣,壮志凌云的杜甫。

  你少年好学,漫游吴越,遍览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过而立,进京赶考,终因小人阻挠而功名难就。长安十年,困顿潦倒,三次献赋,一片至诚。安史之乱,兵荒马乱,仍未能消除热情,只身一人,迢迢千里,奔赴灵武,只为能在新即位的肃宗之前一展才华。拜得左拾遗之职,是你的宿愿,也是你的执着,然而你为人耿直,重情重义,便是你遭人攻击的一个致命弱点。当房管获罪,被贬入狱时,你急疏肃宗,竭力相救,于是,你冒犯龙颜,你触怒小人,直至被贬为华州司马参军,是你的宿命,你的无奈。

  遭遇的坎坷至此,便只能挥别朝廷,经秦入蜀,在蜀地找一片属于自己无奈的天空。

  成都草堂中,你似乎找到人生的快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在浣花溪的潺潺流水中,你送走了五载春秋。你不再需要四处觅封侯,不再需要提防小人。“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其乐融融,不亦乐乎?严武之死,将这恬淡宁静生活终结。

  告别浣花溪,你开始新的漂泊。一叶孤舟,载着孤寂的你,别蜀出峡,漂泊于长江之上。“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月夜,你一人站在船头上,眺望远方,你是否想起了浣花溪畔的日子,你是否记起了家人,你是否记起了严武君?回首往日,你还有雄心壮志,吟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在唐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你崇高的政治理想,伟大的才情抱负,终究还是被碰得头破血流。你饱尝现实社会的冷酷,悲叹自己命运的多舛,真可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是的,你一生就像沙鸥,四处游荡,有家难回,骨肉分离,仕途坎坷,屡被贬黜。你没有李白那样洒脱,能“斗酒十千恣欢谑”;你也永远不会豪迈的宣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此,你只能沉郁,你只能压抑,只能在儒家忠君思想的禁锢下,一面同情百姓的疾苦,也常常为帝王辩护,你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痛苦矛盾中磨砺着。

  当你拖着病体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处时,九九重阳,一派萧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气磅礴,更是悲凉沉郁。当你再逢李龟年时,江南景色依旧,但已是物事人非。“正是江南好景色,落花时节也逢君”,无尽沧桑无尽凄苦全在其中,

  一生的落魄潦倒,最后的孤单飘荡,最终只能在江湘舟中默无声息地终结。你走了,告别了人世间的冷酷辛酸,这对于你,是一种释然吗?

  学习步骤

  一、听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诵读的基本办法。

  1.理性的把握

  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在读这首诗时你就要真这样想,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的把握。(板书:理性的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2.感性的表现

  好的诵读,能够感染听者,对深化诗歌的意蕴起到极大的作用。好的诵读包括这几个条件: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读者应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其它还有语调、表情、动作、音乐等。

  如本诗,语调低沉、忧伤;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可以有一个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的动作。

  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意境”。本诗的意境就是“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的。

  实际上,诵读者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听众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诵读者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这些都是感性,是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

  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二、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鸟就是王维的化身。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试读,很沉郁)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啥叫登台呢(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季。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 

  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也是八层愁苦。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沈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故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生齐读、单读)

  4.赏析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啥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 

  “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师生共读)

  5.结束赏析

  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三、作业 布置

  1.背诵全诗

  2.译成白话诗

  翻译时要发挥想象,补充形象,再创意境,充分创造本诗“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的基调气氛。

  板书设计 

  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了解诗的作者

  理解诗的内涵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走进诗人内心

  感性的表现: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

  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

  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2003/10/

《登高》课堂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 题解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也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也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也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 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 长年飘泊 常作客

  老病孤愁 繁霜鬓 、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 忧国伤时 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 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啥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啥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 : 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怎样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Lenovo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登高》课堂实录 篇10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   放音乐《二泉映月》

  2、   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   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我们为啥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  学生自学

  2、  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  小结课文内容

  2、  背诵全诗

《登高》课堂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办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强化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也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

  一、新课导入  :(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么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啥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季。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也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啥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也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天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也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气氛,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也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也有许多不同点,例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1]

《登高》课堂实录 篇1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也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也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也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也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文本分析

  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首诗歌吧!

  3.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啥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4.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

  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也是秋季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不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

  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季,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不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5.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也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6.怎样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7.“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也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8.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练习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2.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啥不同?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3.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供参考)

  4.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也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登高》课堂实录 篇13

  下面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登高》《蜀相》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一课中杜甫的两首诗《登高》《蜀相》。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办法、课堂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本课所选的六首诗是唐宋著名诗人的名篇。

  杜甫的《登高》被人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流、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蜀相》是杜甫的也一名作。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

  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杜甫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办法。

  3.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

  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5.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四、教学与教法

  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诵读与鉴赏常常是合二为一的。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在反复诵读中自行揣摩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另外,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给学生讲一些诗的句法和章法,格律常识等,但不讲的过多、过深。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办法。

  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设计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

  (二)学习《登高》

  1) 解题(多媒体显示有关知识)

  1.杜甫简介、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简介

  2)诵读指导

  多媒体显示诗歌内容

  1.播放诵读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正音指导。

  3.简介诵读技巧,简介七言句的朗读节拍。

  4.学生诵读。

  3)品读鉴赏

  1.疏通诗意。

  2.体会诗歌意境。

  3.体会诗人感情。

  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5.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和思想境界。

  一共设计五个问题,学生逐个讨论,教师分别归纳明确。(课件演示归纳结论)

  4)小结.

  课件演示小结内容

  (三)学习《蜀相》

  1)简介写作背景(课件演示)

  2)诵读指导

  1.课件演示诗歌内容,然后欣赏朗读录音。

  2.学生诵读。

  3)品读鉴赏,要求学生自学为主。步骤大致如下:

  1.分析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的大意,了解诗歌内容。

  2.名句欣赏

  品读颔联和尾联,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人感伤叹婉的情调,进一步理解诗人借古抒怀的写法。

  (四)学生再读这两首诗,争取当堂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登高》课堂实录 篇14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啥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啥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故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啥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气氛,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样?动作也怎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也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啥\"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啥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啥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啥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啥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啥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啥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啥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啥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啥?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故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故乡看。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也要看。(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啥?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Lenovo。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啥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啥?你心里的潜台词是啥?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啥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也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啥?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啥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啥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啥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啥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啥(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季。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啥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啥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也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啥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啥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

  (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也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1]

《登高》课堂实录 篇15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 题解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季,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故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也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也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也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 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    长年飘泊  常作客

  老病孤愁  繁霜鬓 、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    忧国伤时  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  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啥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啥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 : 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怎样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Lenovo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呢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啥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呢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也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也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登高》课堂实录 篇16

  杜甫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小编整理了《登高》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阅读训练一】:

  1 从表达方式上看,诗前两联重在_______ ,后两联重在_______ 。(每处2个字)(4分)

  2任选两联赏析诗人是怎样感秋寄情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啥?(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阅读训练二】: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也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2.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也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则应该是指_______________。

  4.赏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赏析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阅读训练三】:

  1.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 ______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 _____ 描写,整句属于 _________ 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 _______ 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 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 ____________ 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 ,感情更加 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_______ 的风格。

  (5)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啥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么样紧密结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怎样,给人怎么样的感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应怎样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共写了六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12.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无边”“不尽”纯属多余,请你结合诗歌意境的有关知识,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参考答案一】:

  (1) 写景/抒情(遣怀)

  (2)首联捕捉高天、急风、啸猿、清渚、白沙、飞鸟一组意象,再现三峡肃杀秋景,诗人感秋而心生流寓无依的悲凉;颔联凸显落木、长江两大景象,俯仰间,有宇宙恢弘、岁月流逝、人生末路的感伤。颈联特写万里一老儒,以秋为底色遣怀,即感伤长久的飘泊,也表现老病的孤独。尾联卒章言志,因悲秋而生“艰难”之思,有对自我命运飘零和乱世生民涂炭的无尽忧患。(6分,一个赏析点3分)

  (3)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Lenovo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风、天、猿、渚、沙、鸟。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5.同意。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等,无不体现一个“悲”字。

  【《登高》参考答案二】:

  1.C

  2.C   【解析】C“缠绵悱恻”情感错

  3.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4.这四句诗写了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诗人分别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此联上句写羁旅之愁。“万里”,说明夔州距离故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也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在前两联写足了秋意之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之时节;“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处境。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此联中的“万里”“百年”照应上联之“无边”“不尽”,使上联之景与此联之情融为一体。诗句词简意丰,叙述自己远离家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的处境,秋天独自登高,更生许多愁绪。

  【《登高》参考答案三】

  1.“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Lenovo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2.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也当萧瑟的秋季,四可悲;当此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也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也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3,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4.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的声态;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沉郁顿挫。

  5.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6.前四句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7.风急-冷 天高-人渺小、孤独 猿啸-哀 鸟飞回-孤独

  8.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 。 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9. 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

  10. 多病,潦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11.风 天 猿 渚 沙 鸟 “急” “高”“啸哀” “清” “白” “飞回”

  12.有此二语,诗的境界更广阔深远,把诗人韶光易逝的感觉、长年漂泊的乡愁、壮志难酬的苦痛包含无疑,用语精当,气象宏伟。

推荐站内搜索:中秋节手抄报、反腐倡廉观后感、教师资格考试试题、高考网、西安石油大学专科分数线、北京成人高考报名、以雨为话题的作文、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曲靖事业单位报名入口、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分数线、

《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登高》课堂实录(精选16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7468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