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一、(XX年江苏启东中学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王元化①二三事□ 姚芳藻王元化先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联合晚报》文艺副刊“夕拾”的主编。谈起他从事新闻工作的这一段生活,他却说,当年是被迫进《联合晚报》的。王先生以前从来没同我们谈起过那一段不太愉快的往事。原来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地下文委负责文艺工作时,发表了一篇题目叫《舅爷爷》的短篇小说,把一个质朴的老人和天真的孩子之间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小说一发表,就受到几位作家的注意,魏金枝撰文介绍,以群在《文哨》上加以推荐。但却遭到老文委书记的指责:“为什么写童年时代的东西?为什么不为政治服务?”个别谈话不够,还发动党员群众整他。年少气盛的王先生据理力争,结果是靠边站。他是不得已才进《联合晚报》工作的。“这是我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他讲得很风趣。细细玩味,觉得其中奥妙无穷,因为讲自己光彩,就意味着别人不光彩,而王先生是决不愿意去触他那位老上级的心境的。他接替姚溱,担任了“夕拾”的主编。初进报界,对编辑程序可说是一窍不通,姚溱帮着他编了一个星期。谈起姚溱这位新来的文委书记对他的帮助,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当时的报纸,副刊版面天天有,缺稿是常有的事。姚溱天天问他版面情况,缺多少,姚溱就补多少,王先生说他真佩服姚溱的本领。“我后来也能缺多少补多少了。”他说,“《丑》就是我听记者讲了美国兵杀害三轮车夫案件中,检察官怎样威胁证人的事而马上写出来的,新闻工作使我能够了解时代,直接对现实发言。我很喜欢新闻工作。”孰知过不了几天,“夕拾”主编一下又变成了冯亦代。原来是《丑》惹下了祸事,这位检察官恼羞成怒,决定对《联合晚报》提出起诉。王先生从事新闻工作是被迫的,研究《文心雕龙》②当然更是被迫的了:被胡风问题牵连上了以后,他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让自己沉到故纸堆里去。他在大学里念的是经济系,却一直热衷于文学,当大学教授的父亲便专门请了清华大学汪鸾翔先生在家里教他《文心雕龙》,这使他对《文心雕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王先生在研究刘勰的创作论时,不仅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采取了中西文学比较的方法,大大开拓了研究视野,也为《文心雕龙》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1962年,我在文艺刊物上看到他关于《文心雕龙》的论文,真是又惊又喜。在那极左思潮当道的日子里,一个被打入黑籍的作家,竟能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简直是一个奇迹。如果他的研究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决不会被刊登出的,而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个权威人物的支持,编辑也是不敢刊用的。(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果然,权威人物是有的,他就是周扬。当时支持他的,不仅周扬一人,还有郭绍虞、夏衍、张光年等。而1962年,正是许多人见着他退避三舍的年代,这就是他对那些默默的支持,为什么始终感念不忘的原因了。(选自XX年11月3日《文汇报》,有改动)【注】 ①王元化(1920年11月30日~XX年5月9日):我国著名思想家、学者、文艺理论家。②《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1.关于对选文第三段“那一段不太愉快的往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舅爷爷》这篇小说尽管描写细致入微,深得同行赞许,一些作家给予介绍和推荐,但王元化却仍为此遭到不公正对待。b.王元化开始任《联合晚报•夕拾》主编时,得到了姚溱的帮助,使他在这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c.当时的领导认为王元化擅自发表作品,没有做好政治工作,严厉批评了他,他最终不得不离开文艺圈,进入新闻界。d.因为发表《丑》这篇反映现实、揭露丑恶的作品,触怒了当时的检察官,王元化又不得不离开了刚来不久的《联合晚报》。【解析】 c.受领导批评非因“擅自发表作品,没有做好政治工作”,而是因为领导认为作品内容没有“为政治服务”。【答案】 c2.下列有关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中西文学比较的方法,为《文心雕龙》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b.王元化小时候得到了父亲的启蒙教育,对《文心雕龙》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扎实基础,因而取得了如此高的研究成就。c.在那特殊的年代,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的论文能在刊物上发表,一是论文的质量高,二是有重要人物的支持。d.王元化研究《文心雕龙》和原来进入《联合晚报》一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是受到了胡风问题的株连。【解析】 b.第一,不是启蒙教育,而是上大学时得到的教育;第二,不是父亲的教育,而是父亲请人教。【答案】 b3.从文章看,王元化先生在多方面取得成(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就,成为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回答此题就要对文中有关的信息进行概括提取。须注意的是“成为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抓一点。【答案】 ①基础扎实:热爱文学,年轻时就发表文学作品。父亲请人教他《文心雕龙》这部文艺理论专著,培养了兴趣;②适应能力强:在逆境中和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不沉沦,不气馁,干一行,爱一行,干好每一行;③治学态度科学,方法得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中西文学比较的方法,视野开阔;④有同事及权威人物的支持。4.读完全文,你认为王元化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点?请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既要对文章叙述中暗含的信息进行概括,又要有自己根据文本的内容对人物作出的评价。【答案】 ①坚持真理,刚正不阿:不屈从、不盲从上级领导的错误,敢于揭露丑恶现象;②心地宽容善良:以平常之心对待整过自己的老领导,不记仇;③满怀感恩之心:对帮助过、支持过自己的领导(权威人物)和同事始终感念不忘。 二、(XX年潍坊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远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深深的印记。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同时,纯朴、刻苦、良善……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1923年,在山东省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作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以往每年,请求题词、题诗、题名、作序、写评论的接连不断,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可忙坏了我们的臧老先生,挤占了本来很忙的诗人的时间。然而,热心肠的臧克家只是尽最大的能力“应酬”,再累也心甘情愿。在臧克家的心目中,感情这座天平上,友情的砝码是重于亲情的——他对朋友的满腔热情真像火一般炽烈。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个人生历程,99个春秋使他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 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拿些糖果给他们吃。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同时,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年景虽云暮,玮光犹灿然”,他的诗句唱出了自己的夕阳情,从中可以感到老诗人一颗年轻的心在搏动。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4个大字,表现出诗人的激情和爱心;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 000元著作稿酬……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5.本文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开篇结尾,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突出了臧克家非凡的诗歌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6.为什么说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童年生活在农村深受农民的影响,同情、热爱农民,为农民和底层小人物呐喊;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生活更丰富,题材更广阔,成了人民的代言人。7.传记往往撷取传主的几个侧面加以介绍,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臧克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成长经历和诗歌创作成就;②读书写作的执着追求,童心未泯、爱心如火的人生境界。8.探究思考臧克家的艺术人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深入生活,热爱人民,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读书学习,笔耕不辍;饱含激情,充满爱心。
推荐站内搜索:六级准考证号查询、国庆节日记400字左右、2014成人高考成绩查询观看建国大业观后感、警示教育片观后感、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分数线、日记200字大全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400字、河北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