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通用8篇)
苔藓植物 篇1
课题
第六节植物界(第一课时)——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不同的种类
(2) 了解苔藓植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各类植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学习,初步具备将所学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多个实验的实际操作和研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之间存在多种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不同的种类;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办法
观察法、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板书设计
第六节 植物界
一、 苔藓植物
1. 基本特征:多细胞绿色植物
假根,多数有茎叶体,细胞简单分化
吸水保水能力差,生活在阴湿环境
孢子繁殖
2. 与人类关系:防止水土流失
医药原料
环境指示植物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
讲述:从地球孕育原始植物至今,已有几十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植物的家族不断兴旺,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个角落。郁郁葱葱的森林、广袤无垠的草原、以及人工栽培的花草树木,无不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生机盎然。所有的植物组成了植物界。同学们知道目前科学家们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吗?
大概几十万种吧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植物大约有50万种,其中科学家已经命名的植物大约有35万种。
形形色色的植物界,有的植物具有鲜艳美丽的花朵,蜜人心脾(展示凤梨花的花朵图片);而有些植物的一生从未开过花(展示巢蕨图片)。
有些植物,高大挺拔,如,海岸红杉就是世界最高的树。它最高达107米,超过了美国自由女神高举火炬的高度(红杉树图片);有些植物,如矮柳,它的身高却仅有3厘米~5厘米(矮柳图片)。
有些植物干旱、高温的大沙漠中居然能够存活(沙漠中的植物图片),而有些却只能生活在水中(莲花图片)。
很多植物会成为动物的食物(毛毛虫啃食茎叶图片),但是呢却有一些动物却可能成为植物的食物(猪笼草图片)。
自然界中的植物,无论其形态怎样、无论其生长在何处,它们都有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但是呢,毋庸置疑的是,那些具有鲜艳美丽花朵的、具有芬芳香味的或者高大挺拔的植物,可能更容易引起你的注意和兴趣,更容易被人类所利用。一些比较矮小的、没有花朵的却很少引起人类的注意。例如:在植物界中,有一门结构简单而且最原始的高等植物——苔藓。它们引起过你的注意吗?(展示图片或者实物)
你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生物对自然界、对我们人类有啥重要作用吗?
思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苔藓植物。
一、苔藓植物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苔藓植物呢?
见过
讲述:苔藓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1.葫芦藓
图片:葫芦藓。
提问:(1)你在啥地方发现有苔藓植物生长?
墙角
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面、岩石和墙壁上,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张张绿茵茵的地毯和壁毯。
(2)苔藓植物是单株生长,还是许多株植物紧挨在一起生长?
丛生
一丛丛、一片片的。
(3)葫芦藓植株呈啥颜色?有多高?
绿色
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比较矮小。
(4)葫芦藓有无根、叶、茎的区别?
有
苔藓植物是绿色多细胞植物,一般有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呢苔藓植物的根不是真正的根。
(5)葫芦藓有无叶脉?
无
苔藓植物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6)葫芦藓是怎么样生活的呢?
自养
葫芦藓依靠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也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利用,但是呢,它的吸水能力不强。
(7)葫芦藓的营养方式。
思考
孢子生殖。
2.地钱
图片:地钱。
(1)地钱与葫芦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地钱呈啥形状?
(3)地钱的叶状体前端呈啥形状?
(4)地钱有无根、叶、茎的分化?
3.基本特征
多细胞绿色植物
假根,多数有茎叶体,细胞简单分化
吸水保水能力差,生活在阴湿环境
孢子繁殖
4.与人类关系
在自然界里,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能干的“拓荒者”,同地衣、蓝藻一起被称为开路的先锋。在几亿年前,当地球上雨水不在像以前那样多,海水水位逐渐降低时,生活在海边的一些藻类赖以生存的水逐渐减少、干涸时,这些面临绝境的生物,它们体内结构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它们进化的结果之一就是成为了目前我们所命名的苔藓植物。
如果没有这些植物作先锋,那些裸露砂地、荒漠和岩层等,将永远是不毛之地。由于这些植物能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使岩石面逐渐溶解,再加上本身枯死后分解的有机质等,经年累月地逐渐形成一层土壤,为那些后来的植物提供生长条件。
苔藓植物还是一种生物警报器。据悉,苔藓植物对所生长地区的土壤、水汽、气候条件相当敏感,特别是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映较为灵敏,其对环境污染因子的反应敏感度是种子植物的10倍,因此是生物界对人类环境污染拉响的“生物警报”。同时因取材容易,调查办法简便,苔藓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指示材料,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为环境指示植物。
你知道吗?苔藓植物还被栽培到盆景中呢。作为地表覆盖植物或局部点缀,起到烘托、丰富景观的作用;在山林景色地,可依山植苔藓布景,体现山林野趣。如果说没有了苔藓植物的衬托,是不是整个盆景就会显得很单调,缺少生机呢?
苔藓植物除了这些作用外,还有很多用途,例如药材、工业原料、保持水土等。现在你可能很惊奇,小小的苔藓居然还有这么多用途呢!那你知道苔藓植物为啥会有这么多用途吗?
反馈
苔藓植物 篇2
详细简介:第二节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
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也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进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2.葫芦藓:
(1)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分小组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啥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
(2)组织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出: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像绿色植物那样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芦藓有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但是呢葫芦藓的茎比较柔弱、叶也小也薄,而且茎和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3)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葫芦藓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之后,继续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特点来说明它为何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以使学生能很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葫芦藓生殖过程的教学,可采用剪贴图或投影片,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来进行。
先由教师给学生展示带有雌枝和雄枝的葫芦藓植株的图(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对照图观察同一棵葫芦藓植株上的雌枝和雄株),进而了解它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然后给学生分别展示雄枝上的雄性生殖器官,雌枝上的雌性生殖器官的图,使学生了解在雄性生殖器官内会产生许多带鞭毛的、能在水中游动的精子,在雌性生殖器官内会产生一个球形的、不能运动的卵细胞、植株在湿润的条件下,精子游动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这一受精过程可通过复合投影片给学生展示。当学生了解了受精过程后,根据前边所学过的知识,可启发学生回答出: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再由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最后提出问题:“葫芦藓生殖过程有啥特点?”供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它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这也就决定葫芦藓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其他的苔藓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教学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小墙藓和地钱来进行(可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片或录像)。
在观察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①墙藓、地钱的生活环境与葫芦藓有无不同?②地钱的形态有啥特点?③苔藓植物有啥共同的特点?
在分析、比较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强调以下两点:
①一般具茎和叶,但无输导组织。
②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4.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这部分教学,可选择有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生态图(如有录像更好),展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成片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林下、山野阴湿环境中,这会有啥意义?使学生经讨论后明确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至于苔藓植物对监测大气污染的作用,可由教师结合当前大气污染的状况加以讲解。特别是让学生了解到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故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复习巩固时可选择以下题目供学生在课上练习:
题目:请指出以下哪些特征是与葫芦藓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①假根②真根③茎和叶内有发达的机械组织④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⑤葫芦藓植株有雌枝和雄枝之分⑥受精过程不需要水⑦受精过程需要水⑧受精卵在雌性生殖器官内发育形成胚。
【板书设计】
第二节苔藓植物
一、葫芦藓
1.生活习性:阴湿环境
2.形态结构:
(1)矮小
(2)有假根:固着
(3)有茎和叶:含叶绿体,无输导组织
3.生殖:
二、其他苔鲜植物
墙藓地钱
三、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一般有茎和叶,无输导组织;受精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环境。
四、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保持水土
2.监测空气污染
小资料
地钱的培养
一、办法步骤:
1.7~8月间,到林间、山地岩石阴面、木桥底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采集生有孢蒴的地钱。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孢蒴将要开裂,就可用镊子把孢蒴取下,放入广口瓶,盖严封好,放到避光处,可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孢子的活力。
2.把3/4黑土壤(如用其它的土壤,应肥沃、ph值保持在6.5~8)和1/4草木灰混合筛过后拌匀,装入中等大小的花盆,压实,用清水淋透,放在窗台上。十余天后,表土层变硬,即可接种。
3.用镊子从广口瓶中取出孢蒴,用细针挑破孢蒴,把里面鲜黄色的孢子散落到土层表面,撒上薄土,淋透水,让孢子得到萌发的适宜湿度。
4.把花盆移到离窗稍远处,每天都淋几次清水,避免阳光直射,土层龟裂。10天左右,当小地钱长出后,把花盆稍稍移近窗台,在其前方放几盆茂盛的盆花,使它既不受到阳光直射,也能得到适当的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
二、实验结果:
培养到10天左右,可看到花盆的土里长出星散的绿色小地钱。这些小地钱长到小指甲大小,腹面的假根清晰可见。2个月后,地钱背面出现胞芽杯。第2年6月份长出生殖器官,7~8月份再生出孢蒴。
除上述办法外,还可采下地钱胞芽杯放入园土,进行培养。
第二节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法建议
如果环境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采集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苔藓植物。教师也应该准备葫芦藓或小墙藓的实物或浸制标本、挂图、照片等。
围绕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除了利用挂图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实物,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然后要求学生拨开土粒,寻找苔藓植物的假根,让学生描述它的形态。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茎、叶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别关注苔藓植物的假根只有固着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要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的厚度,最好能将其与种子植物的叶进行比较,以理解苔藓植物的叶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兼备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生活的阴湿环境是相适应的。
讨论苔藓植物与自然界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全面分析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互的适应性。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苔藓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学生切身的体会入手,展开教学。借助实验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学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个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收集。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1、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都听说过有一类植物叫做苔藓植物,有很多同学还亲眼见过。那么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接触到的苔藓植物有啥样的特征?"
2、组织学生自由发言,简介自己对苔藓植物所了解的情况。(如在其中出现错误,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一定要进行纠正)
3、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在同学们的叙述中有些说的很好,但也有一些是我们的误解,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对这一类植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向同学们简要的简介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2、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
3、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办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1)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简介的哪一种?
(2)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
4、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
(1)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
6、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二)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1、出示苔藓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或由学生简介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三、总结;
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哪些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哪些特点说明它没有种子植物进化的高等?
组织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苔藓植物
一、常见的苔藓植物:
实验: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
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附录:
苔藓植物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
颜色
高度
根
茎
叶
生活环境
探究活动
苔藓对植物生长的好处
实验目的:观察苔藓植物的吸水能力。
实验材料:
苔藓(从阴暗潮湿的泥地上挖取);泥土(可去田野上挖取);大一点的广口瓶,2只;大汤匙;量杯。
实验步骤:
实验组
对照组
1
将一杯苔藓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将一杯泥土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2
在瓶内加进一大匙的水,并观察其变化。
在瓶内也同样倒入一大匙的水,观察其变化。
3
继续加水,直到苔藓不再继续吸收水分为止。
每次所加入的水量以一大匙为原则,而每次加入的水量都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继续加水,直到泥土无法再吸收水分为止。
加入的水量也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组加入的水量: ;对照组加入的水量: 。
实验结论:苔藓比泥土更能吸收水分
实验原理:
苔藓经常会被使用在盆栽植物上。苔藓好像干燥的海绵,很会吸收水分。园艺学家利用苔藓保持水分的特点,经常在泥土中掺入苔藓,或把苔藓铺在植物的周围。要搬运盆栽植物时,也可以使用苔藓,使植物不易干燥。
讨论:如果将苔藓植物用于植物种植,会有哪些好处?
苔藓植物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
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也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
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进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2.葫芦藓:
(1)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分小组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啥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
(2)组织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出: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像绿色植物那样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芦藓有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但是呢葫芦藓的茎比较柔弱、叶也小也薄,而且茎和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3)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葫芦藓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之后,继续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特点来说明它为何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以使学生能很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葫芦藓生殖过程的教学,可采用剪贴图或投影片,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来进行。
先由教师给学生展示带有雌枝和雄枝的葫芦藓植株的图(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对照图观察同一棵葫芦藓植株上的雌枝和雄株),进而了解它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然后给学生分别展示雄枝上的雄性生殖器官,雌枝上的雌性生殖器官的图,使学生了解在雄性生殖器官内会产生许多带鞭毛的、能在水中游动的精子,在雌性生殖器官内会产生一个球形的、不能运动的卵细胞、植株在湿润的条件下,精子游动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这一受精过程可通过复合投影片给学生展示。当学生了解了受精过程后,根据前边所学过的知识,可启发学生回答出: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再由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最后提出问题:“葫芦藓生殖过程有啥特点?”供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它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这也就决定葫芦藓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其他的苔藓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教学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小墙藓和地钱来进行(可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片或录像)。
在观察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①墙藓、地钱的生活环境与葫芦藓有无不同?②地钱的形态有啥特点?③苔藓植物有啥共同的特点?
在分析、比较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强调以下两点:
①一般具茎和叶,但无输导组织。
②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4.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这部分教学,可选择有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生态图(如有录像更好),展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成片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林下、山野阴湿环境中,这会有啥意义?使学生经讨论后明确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至于苔藓植物对监测大气污染的作用,可由教师结合当前大气污染的状况加以讲解。特别是让学生了解到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故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复习巩固时可选择以下题目供学生在课上练习:
题目:请指出以下哪些特征是与葫芦藓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①假根②真根③茎和叶内有发达的机械组织④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⑤葫芦藓植株有雌枝和雄枝之分⑥受精过程不需要水⑦受精过程需要水⑧受精卵在雌性生殖器官内发育形成胚。
【板书设计 】
一、葫芦藓
1.生活习性:阴湿环境
2.形态结构:
(1)矮小
(2)有假根:固着
(3)有茎和叶:含叶绿体,无输导组织
3.生殖:
二、其他苔鲜植物
墙藓 地钱
三、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一般有茎和叶,无输导组织;受精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环境。
四、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保持水土
2.监测空气污染
小资料
地钱的培养
一、办法步骤:
1.7~8月间,到林间、山地岩石阴面、木桥底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采集生有孢蒴的地钱。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孢蒴将要开裂,就可用镊子把孢蒴取下,放入广口瓶,盖严封好,放到避光处,可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孢子的活力。
2.把3/4黑土壤(如用其它的土壤,应肥沃、pH值保持在6.5~8)和1/4草木灰混合筛过后拌匀,装入中等大小的花盆,压实,用清水淋透,放在窗台上。十余天后,表土层变硬,即可接种。
3.用镊子从广口瓶中取出孢蒴,用细针挑破孢蒴,把里面鲜黄色的孢子散落到土层表面,撒上薄土,淋透水,让孢子得到萌发的适宜湿度。
4.把花盆移到离窗稍远处,每天都淋几次清水,避免阳光直射,土层龟裂。10天左右,当小地钱长出后,把花盆稍稍移近窗台,在其前方放几盆茂盛的盆花,使它既不受到阳光直射,也能得到适当的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
二、实验结果:
培养到10天左右,可看到花盆的土里长出星散的绿色小地钱。这些小地钱长到小指甲大小,腹面的假根清晰可见。2个月后,地钱背面出现胞芽杯。第2年6月份长出生殖器官,7~8月份再生出孢蒴。
除上述办法外,还可采下地钱胞芽杯放入园土,进行培养。
苔藓植物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法建议
如果环境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采集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苔藓植物。教师也应该准备葫芦藓或小墙藓的实物或浸制标本、挂图、照片等。
围绕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除了利用挂图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实物,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然后要求学生拨开土粒,寻找苔藓植物的假根,让学生描述它的形态。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茎、叶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别关注苔藓植物的假根只有固着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要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的厚度,最好能将其与种子植物的叶进行比较,以理解苔藓植物的叶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兼备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生活的阴湿环境是相适应的。
讨论苔藓植物与自然界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全面分析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互的适应性。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苔藓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学生切身的体会入手,展开教学。借助实验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学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个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收集。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1、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都听说过有一类植物叫做苔藓植物,有很多同学还亲眼见过。那么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接触到的苔藓植物有啥样的特征?"
2、组织学生自由发言,简介自己对苔藓植物所了解的情况。(如在其中出现错误,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一定要进行纠正)
3、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在同学们的叙述中有些说的很好,但也有一些是我们的误解,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对这一类植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向同学们简要的简介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2、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
3、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办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1)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简介的哪一种?
(2)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
4、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
(1)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
6、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二)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1、出示苔藓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或由学生简介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三、总结;
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哪些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哪些特点说明它没有种子植物进化的高等?
组织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苔藓植物
一、常见的苔藓植物:
实验: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
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附录:
苔藓植物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
颜色
高度
根
茎
叶
生活环境
探究活动
苔藓对植物生长的好处
实验目的:观察苔藓植物的吸水能力。
实验材料:
苔藓(从阴暗潮湿的泥地上挖取);泥土(可去田野上挖取);大一点的广口瓶,2只;大汤匙;量杯。
实验步骤:
实验组
对照组
1
将一杯苔藓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将一杯泥土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2
在瓶内加进一大匙的水,并观察其变化。
在瓶内也同样倒入一大匙的水,观察其变化。
3
继续加水,直到苔藓不再继续吸收水分为止。
每次所加入的水量以一大匙为原则,而每次加入的水量都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继续加水,直到泥土无法再吸收水分为止。
加入的水量也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组加入的水量: ;对照组加入的水量: 。
实验结论:苔藓比泥土更能吸收水分
实验原理:
苔藓经常会被使用在盆栽植物上。苔藓好像干燥的海绵,很会吸收水分。园艺学家利用苔藓保持水分的特点,经常在泥土中掺入苔藓,或把苔藓铺在植物的周围。要搬运盆栽植物时,也可以使用苔藓,使植物不易干燥。
讨论:如果将苔藓植物用于植物种植,会有哪些好处?
苔藓植物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法建议
如果环境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采集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苔藓植物。教师也应该准备葫芦藓或小墙藓的实物或浸制标本、挂图、照片等。
围绕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除了利用挂图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实物,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然后要求学生拨开土粒,寻找苔藓植物的假根,让学生描述它的形态。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茎、叶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别关注苔藓植物的假根只有固着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要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的厚度,最好能将其与种子植物的叶进行比较,以理解苔藓植物的叶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兼备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生活的阴湿环境是相适应的。
讨论苔藓植物与自然界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全面分析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互的适应性。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苔藓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学生切身的体会入手,展开教学。借助实验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学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个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收集。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1、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都听说过有一类植物叫做苔藓植物,有很多同学还亲眼见过。那么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接触到的苔藓植物有啥样的特征?"
2、组织学生自由发言,简介自己对苔藓植物所了解的情况。(如在其中出现错误,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一定要进行纠正)
3、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在同学们的叙述中有些说的很好,但也有一些是我们的误解,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对这一类植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向同学们简要的简介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2、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
3、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办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1)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简介的哪一种?
(2)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
4、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
(1)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
6、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二)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1、出示苔藓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或由学生简介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三、总结;
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哪些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哪些特点说明它没有种子植物进化的高等?
组织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苔藓植物
一、常见的苔藓植物:
实验: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
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附录:
苔藓植物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
颜色
高度
根
茎
叶
生活环境
探究活动
苔藓对植物生长的好处
实验目的:观察苔藓植物的吸水能力。
实验材料:
苔藓(从阴暗潮湿的泥地上挖取);泥土(可去田野上挖取);大一点的广口瓶,2只;大汤匙;量杯。
实验步骤:
实验组
对照组
1
将一杯苔藓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将一杯泥土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2
在瓶内加进一大匙的水,并观察其变化。
在瓶内也同样倒入一大匙的水,观察其变化。
3
继续加水,直到苔藓不再继续吸收水分为止。
每次所加入的水量以一大匙为原则,而每次加入的水量都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继续加水,直到泥土无法再吸收水分为止。
加入的水量也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组加入的水量: ;对照组加入的水量: 。
实验结论:苔藓比泥土更能吸收水分
实验原理:
苔藓经常会被使用在盆栽植物上。苔藓好像干燥的海绵,很会吸收水分。园艺学家利用苔藓保持水分的特点,经常在泥土中掺入苔藓,或把苔藓铺在植物的周围。要搬运盆栽植物时,也可以使用苔藓,使植物不易干燥。
讨论:如果将苔藓植物用于植物种植,会有哪些好处?
苔藓植物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
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也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
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进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2.葫芦藓:
(1)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分小组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啥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
(2)组织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出: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像绿色植物那样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芦藓有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但是呢葫芦藓的茎比较柔弱、叶也小也薄,而且茎和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3)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葫芦藓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之后,继续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特点来说明它为何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以使学生能很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4)葫芦藓生殖过程的教学,可采用剪贴图或投影片,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来进行。
先由教师给学生展示带有雌枝和雄枝的葫芦藓植株的图(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对照图观察同一棵葫芦藓植株上的雌枝和雄株),进而了解它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然后给学生分别展示雄枝上的雄性生殖器官,雌枝上的雌性生殖器官的图,使学生了解在雄性生殖器官内会产生许多带鞭毛的、能在水中游动的精子,在雌性生殖器官内会产生一个球形的、不能运动的卵细胞、植株在湿润的条件下,精子游动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这一受精过程可通过复合投影片给学生展示。当学生了解了受精过程后,根据前边所学过的知识,可启发学生回答出: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再由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最后提出问题:“葫芦藓生殖过程有啥特点?”供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它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这也就决定葫芦藓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其他的苔藓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教学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小墙藓和地钱来进行(可配合使用挂图或投影片或录像)。
在观察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①墙藓、地钱的生活环境与葫芦藓有无不同?②地钱的形态有啥特点?③苔藓植物有啥共同的特点?
在分析、比较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强调以下两点:
①一般具茎和叶,但无输导组织。
②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4.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这部分教学,可选择有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生态图(如有录像更好),展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成片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林下、山野阴湿环境中,这会有啥意义?使学生经讨论后明确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至于苔藓植物对监测大气污染的作用,可由教师结合当前大气污染的状况加以讲解。特别是让学生了解到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故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复习巩固时可选择以下题目供学生在课上练习:
题目:请指出以下哪些特征是与葫芦藓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①假根②真根③茎和叶内有发达的机械组织④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⑤葫芦藓植株有雌枝和雄枝之分⑥受精过程不需要水⑦受精过程需要水⑧受精卵在雌性生殖器官内发育形成胚。
【板书设计 】
一、葫芦藓
1.生活习性:阴湿环境
2.形态结构:
(1)矮小
(2)有假根:固着
(3)有茎和叶:含叶绿体,无输导组织
3.生殖:
二、其他苔鲜植物
墙藓 地钱
三、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一般有茎和叶,无输导组织;受精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环境。
四、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保持水土
2.监测空气污染
小资料
地钱的培养
一、办法步骤:
1.7~8月间,到林间、山地岩石阴面、木桥底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采集生有孢蒴的地钱。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孢蒴将要开裂,就可用镊子把孢蒴取下,放入广口瓶,盖严封好,放到避光处,可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孢子的活力。
2.把3/4黑土壤(如用其它的土壤,应肥沃、pH值保持在6.5~8)和1/4草木灰混合筛过后拌匀,装入中等大小的花盆,压实,用清水淋透,放在窗台上。十余天后,表土层变硬,即可接种。
3.用镊子从广口瓶中取出孢蒴,用细针挑破孢蒴,把里面鲜黄色的孢子散落到土层表面,撒上薄土,淋透水,让孢子得到萌发的适宜湿度。
4.把花盆移到离窗稍远处,每天都淋几次清水,避免阳光直射,土层龟裂。10天左右,当小地钱长出后,把花盆稍稍移近窗台,在其前方放几盆茂盛的盆花,使它既不受到阳光直射,也能得到适当的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
二、实验结果:
培养到10天左右,可看到花盆的土里长出星散的绿色小地钱。这些小地钱长到小指甲大小,腹面的假根清晰可见。2个月后,地钱背面出现胞芽杯。第2年6月份长出生殖器官,7~8月份再生出孢蒴。
除上述办法外,还可采下地钱胞芽杯放入园土,进行培养。
苔藓植物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只能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法建议
如果环境允许,课前可组织学生采集周围环境中生活的苔藓植物。教师也应该准备葫芦藓或小墙藓的实物或浸制标本、挂图、照片等。
围绕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除了利用挂图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实物,如:植株的形态和颜色、茎的长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然后要求学生拨开土粒,寻找苔藓植物的假根,让学生描述它的形态。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凭借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茎、叶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别关注苔藓植物的假根只有固着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要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的厚度,最好能将其与种子植物的叶进行比较,以理解苔藓植物的叶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兼备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它生活的阴湿环境是相适应的。
讨论苔藓植物与自然界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全面分析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这样的观念,即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人类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等特点;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互的适应性。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苔藓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学生切身的体会入手,展开教学。借助实验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学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个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收集。
手段: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1、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都听说过有一类植物叫做苔藓植物,有很多同学还亲眼见过。那么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接触到的苔藓植物有啥样的特征?"
2、组织学生自由发言,简介自己对苔藓植物所了解的情况。(如在其中出现错误,教师在后面的讲解中一定要进行纠正)
3、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在同学们的叙述中有些说的很好,但也有一些是我们的误解,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对这一类植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或投影:
向学生演示常见的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向同学们简要的简介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活环境。
2、请学生讲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引出下面的实验。
3、组织学生按照实验五的办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观察重点:
(1)识别实验中所给的苔藓植物是录像或投影中简介的哪一种?
(2)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外形、颜色,并对植株的高度进行测量。
(3)观察所给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4)认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附录)。
4、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学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师可进行补充。
重点强调:
(1)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茎、叶的分化,一类没有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茎、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
6、提出问题:"苔藓植物为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二)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1、出示苔藓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或由学生简介本小组收集的有关资料(这项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3、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
三、总结;
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哪些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哪些特点说明它没有种子植物进化的高等?
组织学生回答并及时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苔藓植物
一、常见的苔藓植物:
实验: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一类有假根与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
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如地钱。
2、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可以避免林地、山野水土流失。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附录:
苔藓植物观察记录
植物名称
颜色
高度
根
茎
叶
生活环境
探究活动
苔藓对植物生长的好处
实验目的:观察苔藓植物的吸水能力。
实验材料:
苔藓(从阴暗潮湿的泥地上挖取);泥土(可去田野上挖取);大一点的广口瓶,2只;大汤匙;量杯。
实验步骤:
实验组
对照组
1
将一杯苔藓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将一杯泥土倒进一只广口瓶内。
2
在瓶内加进一大匙的水,并观察其变化。
在瓶内也同样倒入一大匙的水,观察其变化。
3
继续加水,直到苔藓不再继续吸收水分为止。
每次所加入的水量以一大匙为原则,而每次加入的水量都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继续加水,直到泥土无法再吸收水分为止。
加入的水量也必须用量杯测量并作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组加入的水量: ;对照组加入的水量: 。
实验结论:苔藓比泥土更能吸收水分
实验原理:
苔藓经常会被使用在盆栽植物上。苔藓好像干燥的海绵,很会吸收水分。园艺学家利用苔藓保持水分的特点,经常在泥土中掺入苔藓,或把苔藓铺在植物的周围。要搬运盆栽植物时,也可以使用苔藓,使植物不易干燥。
讨论:如果将苔藓植物用于植物种植,会有哪些好处?
推荐站内搜索:公务员考试题库、包头市人事考试网、造价师考试网、我的爸爸作文400字、河北省自学考试报名、辽宁公务员考试答案、2020教资笔试成绩查询入口自考专升本、基金从业题库、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