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备好学生和教材,而且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感想,谈谈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析新教材的特点,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结构上确定专题型教学体系,弥补了过去教材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对分裂的不足,使之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新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优点,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和选择空间。但是新教材对许多编写者来说,毕竟是第一次,她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跨度大、跳跃性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面对新教材时,少一些抱怨,多一点扬长避短的精神。教材即材料,我们引领学生,去解决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依据;是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借助平台。它的作用是被我们“用”,而不是用来束缚我们的教学。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巧妙整合历史新教材内容。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增。充分发掘各种课程资源,以简驭繁,化难为易,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使用教材,回归课本,立足教材,突出主干,夯实基础,。培养学科素养和能力。
(一)注意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二)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或结构。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平时不断地回顾、巩固,考试中,特别是在做大题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而能不或尽量少地减少知识点的遗漏。
(三)、提炼和概括要点。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四)、仔细推敲词句阅读中学历史课文,必须对教材重点和难点中的有关词句予以充分的注意和深刻的理解,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而达到培养智能的目的。
(1)抓关键的字词。仔细领会,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抓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一战结束“萧条下去”。抓住以上关键的词句,就可理解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艰难曲
折的发展历程、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
(3)抓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它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果)。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凭借推理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圈点批划
所谓圈点批划,就是做记号(圈、点、划)和写批注。它的作用是:(1)可经常提醒我们细心读书,用脑思考,加深印象,帮助记忆;(2)可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感触、见解、难点、疑点随时标记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华;(3)可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解和“再创造”,使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掌握,创作出新东西。总之,圈点批划是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对教材所作的不断加工、分解和初步消化,也是把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知识的重要步骤。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联系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野,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必然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点、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比如今年中国的载人飞船上天,实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飞天的梦想,因而我们就可以更多地给于科技史,特别是中国科技史以更多的关注。台海关系由于意图“修宪”又趋紧张,因而中国台湾问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还有东北问题等等。
第一,可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对于学习认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同学来说,考核的成绩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来说,检查的结果就是一个鞭策和督促,促使他们认真复习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加以改进。
具体操作时可把安排背书任务、布置课后练习、设置小结论文和进行阶段效果检查(单元测试、专题测试、综合测试等)相结合。“情”。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它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节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也有一句老话说,大学生是因为喜欢某科而喜欢老师,中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某科。也就是说,能让中学生“喜欢上”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感,使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高一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已然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教师要想在紧张的备考中“取悦”学生,单靠简单的口头表扬,口头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更应该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高一历史新中国外交
- 高一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人教版
-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上册单元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 高一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 高一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案
- 高一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案
- 高一历史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案
-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4
- 查看更多>>
高中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试题一、选择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请回答1~4题。...
理论来源: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 诞生标志: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产生与发展 意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个工人政权: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实践 第一个获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复习课阶段特征: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有新的内容。...
背景: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 抗美援朝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 结果:美国被迫与朝中方面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国 巩固新政权 意义:保卫了国家安全,为国内事业发展赢得了和平的环境社 镇压运动:1950-1...
一、选择题近代工业的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会,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据此回答1~3题。1.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是因为上海()A.人口众多B.经济发达 C.开放最早 D.思想最新2.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
从 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特点方 方国联盟国 商 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联 神权色彩盟 分封制: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到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天 西周 宗法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下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ⅱ教学案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爱琴文明 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古 黑暗时代3xx年希 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腊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的 城邦殖民 影响:促进发展、,...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护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复习内容:从习惯发到成文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22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授课人郭洪春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2)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城镇化进程,探讨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3) 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1)基本知识 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康有...
第22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史实;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和党的主要活...
推荐站内搜索:山东省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2013成考成绩查询、300字周记、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00字、公务员试题库、自考试题答案、2013成人高考报名、黑龙江高考网、四川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写心情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