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篇1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题目是──

  生:《祖父的园子》。

  师:知道是谁写的吗?

  生:萧红。

  师:怎么知道的?书后有呢,作家卡片里有。是呀是萧红写的。简介萧红。今天我们学的可是一篇名家名篇,再读课题。

  生:《祖父的园子》。

  师:课前同学们都经过了丰富的预习,老师来看一看。这里有三组词,哪个小孩来读一读?谁来试试?好!话筒给后面的女小孩,你来试试。

  生:读。

  师:读的正确吗?读的非常正确。好。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组词串,你们发现了啥没有?殷老师的课堂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啥规律吗?你来说。

  生:归纳第一组:动物(昆虫) 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第三组:农活。

  师:我有一个和你是──谷穗是蔬菜吗?平时吃到吗?是啥?(生答是食物)是粮食。那第二排是啥?你再说。

  生:植物。

  师:都是植物。第一排都是动物,昆虫类。第二排都是植物,第三排都是劳动。都是农活。你们发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再读读课题,还能发现啥规律吗?看看课题想想?你发现了?

  生:第一排这些动物都是可以在园子里见到的,第二排都是一些农作物也是可以在园子里可以见到的。第三排是我们在园子里做的事情。

  师:对啊。一二两排都写的是园子里有啥?第三排写的是我们在园子里──(生答干啥。)很快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有啥?我们在园子里干啥?打开教材,看看课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是哪几自然段?直接写园子的?找着了吗?谁来说还有同学没有举手,这边同学谁来说,你说。

  生:是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

  师:是直接写园子的。那么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啥的是哪一自然段到哪一自然段?谁来说。好,后面的那个小伙子你来说。

  生:第3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能不能拿笔出来很快的分一分段?谁好了,来说说。你来说。

  生:我是把第1自然段分成一段,它讲述了简介了她的祖父和整个文章的人物。然后第二自然段是描写了园子的景色。

  师:好,是描写了园子的景色。再接下去说。

  生:第3自然段到12自然段讲的是她和祖父的各种各样的趣事。第13自然段再次描写了景色。第14自然段讲了她睡着了。

  师:也一次描写了景色。好的,请坐下,很快就分下来了。是不是这样?好,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读一读词串。你们就能找出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和“我和祖父” 你们抓住了直接写园子的两段话。能很快的把这么长的文章分了段,这就是语文的能力。同学们再读一读词串。园子里有……读词──停──园子里有──(生读词)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生读词)有一个词跟老师念“下种”。“种小白菜”、“下种”。好再来读这三组词串,你发现很有意思吧?好!词串里出现了“倭瓜”这个词,有没有同学知道?你说。

  生:“倭瓜”是一个方言其实就是我们吃的南瓜。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答是查字典的)非常好。北方称南瓜为倭瓜。我们见到的都是那些根很大的,圆圆的。不过也有一些倭瓜是长的,可以上藤上架。同学们再看“黄瓜”大家非常的熟悉。但是呢黄瓜开谎花啥意思啊?也是你,你来说。

  生:一种不结果实的一种花。

  师:对,开了谎花以后就不再结瓜了!这个谎就是假的意思,这位同学叫啥名字?老师特别欣赏你,你课前预习非常充分。好。同学们再轻轻的把这三组词串读一读。自己开始。

  生:自读。

  师:以后你们还要学着自己写词,自己写词串。这样对课文一下子整体把握就非常有好处了。是不是呀?那园子里究竟有啥呢?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自己开始。

  生:自由读。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脑海里立马奔出了啥词?觉得这是一个啥样的园子?你说。为啥说美丽?东西多就美了。你说。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因为这个里面有风筝、蝴蝶……样样都有。这样的话我就觉得很美丽;样样都有。

  生:我觉得这里是鸟息虫居的园子。因为这里风筝、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说明这里的昆虫非常的多。还有一个没有写到的,好。那男小孩你说。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从哪看出来拉?

  生:因为有许多的风筝、蝴蝶、蜻蜓、蚂蚱,这样给人一种生机盎然。

  师:充满了生机是吧,请坐,还有补充吗?那位男小孩你说。

  生:它是一个充满丰富多彩的一个园子。因为它里面啥都有。

  师:里面啥都有,是吧?还有吗?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热闹的园子。

  师:恩,你从哪感受到的?

  生:因为它里面有风筝、蝴蝶、蜻蜓、蚂蚱,我觉得很热闹。

  师:是吧!还有补充的,你说。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蜂飞碟舞的园子。

  师:蜂飞碟舞的园子?你说。

  生:白蝴蝶……它们都是在翩翩起舞的。所以我觉得是蜂飞碟舞的园子

  师:是啊。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我请个男同学谁来试试?女小孩举手特别多,男小孩谁来试试?怎么拉男小孩就不行了,好。你来。从头开始。(师并做指导)停!啥园子?再来读。停!不够。

  生:读。

  师:北方的园子和我们想象的那个院子不一样,很大,大到啥程度呢?可以种花种草,可以种蔬菜,种果树,甚至还可以种粮食。你想这个园子大不大?读出来。再来。(一生读),大家一起帮他来读。(生齐读)对,接着读。东西不够多,大家来试试。写了四样肯定还有呢?肯定有花,花香,才会把它们引来呢,把这个样样都有,再读。大家来。接着读。(当场指导)

  师:是呀,看到了这么多的色彩,非常的好看,如果用几个“好”字来形容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真是一个好玩、好大、好多、好看的园子。一起读最后一句。多好玩啊?好,同学们看着屏幕自由的轻声地再来读读。争取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好,自己开始。

  生:自由读。师:觉得这个园子大吗?东西多吗?好看吗?好玩吗?进园子了吗?没进园子的再读。

  生:多、好看、好玩。(齐答)进了。

  师:好!都进园子了。在园子里你也看到了啥?同学们打开到第13小节。自己再轻轻地读一读。一定要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好。自由读。

  生:自由读。

  师:在园子里你们看到了啥了?谁来说说?好,后来那个男小孩你说。

  生:答。

  师:哦,看到这些了。还看到啥呢?你说。

  生:我还看到了很大的太阳。

  师:很大的太阳。还有谁说,你说。

  生:看到了许多小花和小鸟。

  师:是吧?你说。

  生:我看了上了天的鸟。

  师:上了天的鸟。你说。

  生:我看到了蓝悠悠的天空。

  师:哦!若是用这段话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园子,这是一个啥样的园子?用这段话中的哪一句你就能说出来了。你说。(生答)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这段话一共有11句,而这一句就是这一段里的中心句,就是围绕“一切都活了”来写的。看一看花活了没有?怎么活?原来花怎么的?原来睡着了现在醒拉。活了。鸟活了没有?怎么活?上天拉。虫子活了没有?怎么活?会说话拉。(生答)

  师:这里的这个“活”还是你们理解的生死之活吗?(生答不是),这里的活啥意思?你说。(生答拟人了)拟人了。一切都充满生机了是吗?像真的一样都活了,还有啥活了?(生答)倭瓜活了,还有啥活了?(生答)还有?倭瓜怎么活?

  生:倭瓜可以爬上架……长到天上去。

  师:谁再来说说还有啥活了?黄瓜、倭瓜、玉米,都活了。在这里面活还有啥意思在里面?说明这些东西都长的──(生答茂盛)。用一个词说植物疯长了是吧?祖父把它们伺弄的多好呀多旺盛呀。活了,还有啥活了。蝴蝶也活了吧?蝴蝶怎么活的?你来读读?你来读。(生读)。随意的飞可以看出蝴蝶很自由。这个活了还有自由的意思。再往下读,只有天空──(生答蓝悠悠的)给你啥样的感受啊?蓝悠悠的?谁来说说,你说。

  生:我感觉非常美,有点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哦,这个“活了”,还有诗情画意的意思?还有吗?读一读最后一句话。预备齐。(师并做指导)看!活了。那么的充满生机那么的旺盛,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惬意。请同学们在下面选择几句读一读,读出活劲儿出来。自己开始。

  生:练读。

  师:谁来读读,读一句也行,读两句也行,谁来试试。话筒现在在哪个地方?来,给旁边的那个女同学,让她来试试。

  生:指读。

  师:笑眯眯的在读,不过还有些拖沓。还有谁再来试试,读的不错。你来试试。还有谁想读,读出那个活劲儿出来。

  生:读。

  师:都喜欢这句,有喜欢不一样的吗?我告诉你们,殷老师特别喜欢听男生读书。谁来。谁来试试。传给后面的男同学。

  生:男生读。(再自由点)

  师:读的真好。我特别喜欢男小孩。还有哪个男小孩让我喜欢一下?来试试。这个语文课堂上老是女同学的天下是吧?来,话筒传过来给他们,你读。

  生:读。

  师:再奔放一点(指导),好。举手的男生越来越多了。再给个机会。传到前面来给这位男同学。

  生:读。

  师:你读的非常好。好。同学们两段话一下就给我们带进了好看、好多、好大、好玩,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萧红的语言这么有魅力,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上个世纪的园子,同学们读读这两段话,你看她在写在两段话的时候,有啥不同,老师也要让同学们来发现了。(教师给予提醒):第一段话主要写的是园子里的昆虫,是吧?有翅膀的能奔跳的,而第二段写的是倭瓜黄瓜玉米没有翅膀的。不能动的静的。可是她写的动的时候写了啥?有没有写它们怎么动?她主要描写它们的──(生答颜色样子)而写倭瓜、黄瓜的时候,写它们啥?(生答生长)写怎么生长。殷老师提示的太多了,发现了啥?有没有发现啥?她把那些动的?她把那些静的?(生答)谁来说,好。

  生:作者把那些动的写的比较静,作者把静的写动了。

  师:写动了写活了这就是萧红的语言的特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你们自己读读呢,看是不是这样。

  生:练读。

  师:这回同学们关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萧红的语言了。好同学们看,殷老师在读文章的第13自然段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她的语言,看她的第一句话: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的大。咱们把“是”字去掉,读读看,行吗?(生自由读)行吗?好象行的。这里她为啥说“是显得特别大”?你们琢磨出啥吗?两句再比较在读读,把“是”字拿掉再放上去读读看。(生读)。琢磨出了啥?你说。

  生:是在这里起强调,肯定了太阳是特别的大。

  师:你看聪明的都是男生。肯定的太阳特别大。为啥在这里用“是”啊?

  生:我觉得不用是的话,比我们一般看到的稍微大一点点,用是的话感觉就非常大。她想让我们体会深刻一下,

  师:你看,女同学更聪明是吧?是特别大,殷老师在读的时候我也在琢磨,她这里强调了太阳大,而且还告诉我们真的就是这样的。不仅太阳这么大,花儿、虫儿真的就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一直在作为读者在读这篇文章,你们倒过来,你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想,当她这样说这样写的时候,她想告诉我们啥呀?你说。

  生:她想告诉我们园子很大。

  师:她就想告诉我们这个。是不是这样的?是的。她还想告诉我们啥呀?告诉我们园子里这一切──(生答:充满了生机)。就是这样的。强调真的是这样的。特别想告诉我们这些。那同学们再想想,太阳在园子里特别的大,一般在文学作品里出现太阳这个词的时候,它总是表达一种啥样的情感?谁来说?表达啥?你说。

  生:温暖、希望。

  师:温暖、希望。对。还有吗?你说。

  生:有可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师:心情怎样?很愉悦。你说。

  生:我觉得饿还会表达一些活力。

  师:活力,是吧?当我们Lenovo到太阳这个词的时候,真的中国的汉语文很有魅力,你看一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温度,很温暖,感受到飞翔,很快乐。甚至能闻到太阳的味道。就像母亲的爱一样,作者就想传递这样一种情感。所以她说了,一起读第一句──

  生:齐读。

  师:再读。这是殷老师在读第13自然段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我拿出来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真的是这样。园子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园子,但是呢作者感受到了那种温暖:那么一点快乐那么一点生机,所以园子就是好大、好看、好玩的,一切都活了的。在文学作品里面,我们这就说是──景乎情乎,不同的人看山是不一样的山,不同的人看园子也是不一样的园子。那么作者那种太阳般的温暖和快乐从何而来呢?她为啥有这种快乐和温暖的感觉呢?请学生们快速的阅读文章的2~12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从这个自然段当中有一点体会?自己开始,个人自读。

  生:体会读。

  师:说错了是3~12自然段就是写我和祖父的自然段。在这段当中领会到一点快乐吗?(生答体会到了)从哪感觉到了一点快乐?那个男同学你说。读出来。

  生:选择读。

  师:很好玩很快乐,还从哪也读出来了。今天还有谁没有发言,赶快,先来说说,你说。

  生:选择读。

  师:好玩是吧。快乐了。还有吗?你来说。

  生:选择读。并说原因。

  师:很快乐,读出了。你还有补充?

  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它说到……我从这体会到主人公非常的天真。

  师:很调皮的是吧。好,同学们来看。祖父栽花,我栽花;祖父拔草,我拔草;祖父下种,我瞎闹;(是下种吗?)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是铲地吗?)乱勾一阵。祖父浇水,我也浇水。(是浇水吗?)祖父教我,我认不清韭菜认不清谷穗,祖父教我,我并不细看。我忙着摘黄瓜,追蜻蜓,睡大觉。在祖父的面前我流露的是自己率真率情的一面,我能不快乐吗?快乐读出来。还能读出温暖吗?读的出来吗?关注关注祖父的言行,能读出一点温暖吗?你来说。

  生:说。我看出祖父对她的关爱……

  师:关爱换一个词──疼爱。你说。

  生:首先我同意刚刚的那个同学的观点,祖父对她的疼爱,还有就是她做错事,祖父不打她。

  师:对她非常的宽容,是吧。那位男小孩。

  生:我感受到祖父很爱她。

  师:恩,老师要纠正你一个词“是锄头杆”(第三声)啥时候读“杆”?旗杆、电线杆,很长的时候读杆(第一声)在这里是指器物的刀柄的时候,把子的时候用杆(第三声)说的很好,你还有补充。

  生:说。

  师:祖父教她也不细看,祖父对她大笑。非常的宽容,你们读出一些来了?老师告诉你们我和祖父之间的“情”,不是我们这堂课一下子就能读懂的。下一节课我们仔细读这一段。学着萧红的语言,来写写园子里的趣事,争取把自己写进园子里去,写进祖父的怀里。你可能就有更多的感受了!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也读了一些资料。想告诉同学们的是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很寂寞,在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后妈不喜欢她。父亲因为她是女孩也不喜欢她。祖母是一个洁僻。非常爱整洁,不喜欢孩子子闹腾,只有年迈的祖父疼爱她。可以说是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每次萧红挨了打,站在窗前的时候,祖父就对她说:“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就好了。”这个“情”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去读。但是呢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进了园子,走进了萧红的语言,也微微触摸到了萧红那颗自由、跳荡的心,我们知道了文学作品里景乎也是情乎。如果老师再用一个词来说的话,那就是境由心生。萧红一直都非常怀念这个园子。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

  生:齐答不是。

  师:它是一个──

  生:充满爱的园子。

  师:萧红怀念的是园子,怀念的是祖父,也是怀念那一段真性情的岁月。所以萧红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记叙了一些人还有一些小事。文章的结尾她这样说:“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只有31岁。在这堂课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来轻轻地读首诗。也算是我们对她的一种纪念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篇2

  设计、执教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虞大明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呢,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不限的遐想,这就是——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再读读课题。

  师:请注意看屏幕,这是一篇啥课文?

  生:略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略读课文,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说

  生:就是一节课学完。

  师:那怎么一节课学完呢?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读,自己去想想,自己去发现。虞老师有个建议,学略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几遍读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师:第一遍读,可以快速浏览,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生自主浏览,写旁注)

  师:来。你说一个。

  生:五谷丰登的园子。

  师:你说“五谷丰登”,是不是说园子里啥东西都有?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准确,你自己修正。

  生:应有尽有。

  师:这个词怎么样?好,我们就把这个词写上去。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还可以用啥词来形容这个园子。

  生: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有这种感觉的小孩请举手。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师板书五彩缤纷)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师板书:生机勃勃)

  师:还有吗?

  生: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板书自由)

  师:还有吗?

  生: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师:这个词跟哪个词意思差不多?

  生:五彩缤纷

  师:是啊,相同意思的,咱们写一个就行了。作者在这样的园子里不仅感到自由,而且感到无穷的乐趣。用哪一个词概括?

  生:快乐

  师:对呀!这还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板书:快乐)

  师:真会读书。学略读课文,我们通过初读,对园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学好略读课文的第一步。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看着板书说说,这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师: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同学们,学课文如果光学到这儿,那还不行,这样学显然太肤浅了。我们还得第二遍读课文。第二遍读课文可以带着啥问题呢?来,看着板书,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初步感受重新变回问题。为啥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啥说这是一个——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为啥说这是一个——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为啥这是——

  生:自由自在的房子。

  师:为啥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师:这样吧,我们先来解决为啥说这是应有尽有的、五彩缤纷的、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

  师:完成了吗?我们要学会看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学略读课文,就是锻炼我们浏览的能力,而且是快速浏览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有答案了吗?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应有尽有的园子?把那段话读一读。

  生: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能说明吗?

  生:能。

  师:这个句子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啥特点?

  生:生机勃勃。

  师:是啊!有人说,蜜蜂、蝴蝶是会舞蹈的精灵。就是这些蜜蜂啊,蝴蝶啊,这些精灵给园子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所以在这句话的旁边你就可以写上生机勃勃。

  师: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就是这句话。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学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萧红之所以写一二自然段,就是想让我们明白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园子。

  【第二板块】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师:那么,为啥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呢?我们通过第三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说来,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往往就承载着这份自由和快乐。请同学们拿起笔,圈一圈,萧红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师:交流一下,第一件——

  生:栽花。

  师:第二件

  生:拔草。

  师:第三件——

  生:种小白菜。

  师:种菜。第四件——

  生:铲地。

  师:第五件——

  生:摘黄瓜

  师:第六件——

  生:吃黄瓜。

  师:哎——吃黄瓜也是一件事情。第七件——

  生:追蜻蜓。

  师:没错。第八件——

  生:采黄瓜的花。

  师:那就可以概括为——

  生:采花。

  师:第九件——

  生:捉蚱蜢。

  师:捉蚱蜢。没错。第十件——

  生:浇菜。

  师:浇菜。没了吗?第十一件——

  生:睡觉。

  师:你看,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尽情地做这么多事情,所以——这是一个

  生:自由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师:这十一件事情当中,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件事?

  生:铲地

  师:感觉真准。哪几自然段写的是铲地?

  生:第五自然段到十二自然段。

  师:是的。请看大屏幕。虞老师特意把描写铲地的这些自然段呈现在大屏幕上。请问,你们为啥说这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具体?从哪儿让你感受这件事写得最具体、最详细?

  生:因为这件事,她用了好几个自然段写。

  师:哎——是啊!这也是一种衡量的标准啊!你看,她写得特别长,用了比较多的自然段来描述,所以我们就断定这件事情是写得最具体的。这是一个依据。还有别的依据吗?

  生:作者抓住了对话进行描写。

  师:所以,同学们记住,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抓住对话来描写,那就会把这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有啥依据吗?

  生:其她几件事都是略写的,就这件事详写的。

  师:还能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写得非常详细的一件事。除了篇幅比较长,除了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还有啥?

  生:作者对外公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描写。

  师:由此看来,我们要让一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是啊。这样三个方面的依据,让我们完全有理由断定,铲地这件事情是所有十一件事情中写得最详细的。那我就纳闷了,我们刚才不是梳理过了,萧红在园子里做着多少件事情?

  生:十一件

  师:这仅仅是写出来的,还有好多好多没有写出来的,那萧红为啥单单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其她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例如说浇水,我读过一遍就有印象了。萧红怎么浇的?拿着个啥?

  生:水瓢。

  师:然后呢?

  生:往天上一扬。

  师:嘴里还喊着——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来!模仿一下。开始,浇菜——

  生:下雨罗!下雨罗!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为啥那些事情不写具体,独独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生:我想这件事情萧红记忆极为深刻。

  师:那当然。那为啥独独对这件事情萧红印象极为深刻呢?我们还得抓住这件事情的本质来思考。

  生:她把草当做了谷,把谷当做了草,其实是做错了一件事,可她爷爷没怪她。因为她爷爷很爱她。

  师:你真会读书!同学们,知道吗?爷爷为啥要在园子里种谷穗?是种着玩的吗?

  生:不是。

  师:为了啥?

  生:拿来吃的。

  师:拿来吃的,拿来养家糊口的。而现在,萧红却把一畦的谷穗给铲了。这将意味着啥?

  生:他们一家有可能会挨饿。

  师:是啊!这是一般的调皮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一般的捣蛋吗?

  生:不是。

  师:这可是犯下了——

  生:滔天大罪。

  师:呵呵,这道不能说是滔天大罪?这可是犯下了大错。同学们,当你们犯下这样的错误的时候,不要说这样的错误,就说在家里吃晚饭,啪嗒——碗打破了,你母亲会怎么对你?

  生:小时候会打我屁股。

  师:你现在多大了?

  生:十二岁

  师:小时候会打你屁股,现在不打了。你看母亲会打她屁股,你呢?

  生:我妈就会吓唬我,说不要我了,让我去当乞丐。

  师:呵呵,我认为你母亲一定只是吓唬吓唬你,让你长点记性。但是呢萧红呢?犯下了这样的大错,她的祖父,也就是她的爷爷,还是怎样面对她?

  生:笑

  师:这就是祖父对孙女儿的——

  生:关爱

  生:宽容。

  师:连这样的大错,爷爷都能够原谅,都能够宽容,还有啥事情不能宽容和原谅呢?萧红在这样的大错中都能够感受到快乐,还有啥事情不能让她感受到快乐呢?所以,萧红要把这件事情写得特别详细。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我和你们的合作读,来体会一下萧红的这种快乐,来感受一下,爷爷的那种宽容和爱。好吗?

  生:好

  师: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好吗?

  生:好。

  师: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有分工。我读谁的?

  生:爷爷。

  师:你们全做我的孙女儿!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么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

  师生分角色读。(结尾学生读了一个:哦)

  师:我觉得一个“哦”字还不够。 啥是“马马虎虎的承认”?

  生:知道了,爷爷!

  生:我知道了,爷爷,下次不会弄错了!

  生:好了啦!爷爷,我知道了,我要去捉蚂蚱了。

  师:嗨,这才是我可爱的孙女儿。同学们,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感受到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自由的、快乐的园子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师:虞老师觉得还有一个自然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哪个自然段?

  生:第十六自然段。

  师:你们认为呢?

  生:是的。

  师:请关注第十六自然段。(课件呈现)这一段不是写景的吗?你看这一段写到了花儿,写到了鸟儿,写到了倭瓜啊,写到了玉米啊,怎么让你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呢?

  生:她说要怎样就怎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句式反复出现,哪个句式?

  生:愿怎样就怎样

  师:对。要怎样就——

  生:怎样。

  师:所以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由,是吧?

  生:是。

  师:关于倭瓜,关于玉米,虞老师也写了这样一段话,请看。(课件呈现老师下水文: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快速浏览,你读出了啥?相信你读了这段话,你就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哇——这景色——

  生:好美啊!

  师:你看,同样描写的是这些景物,但是呢写法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同。从这段话里面,我们读出了景物的啥?

  生:美。

  师:萧红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

  生:自由。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师:透过这段文字,萧红她一定在诉说——(生在配乐中补读)课件出示: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      ),就(   );

  师:这样的事例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

  生:想做啥,就做啥。要怎样,就怎样。

  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

  生:自由

  师:也就是说,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啥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

  生: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

  生: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

  师:说得好!所以,萧红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

  生:怀念。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师: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的封面)

  生:呼兰河传

  师: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啥?

  生:其他快乐的事情

  师:还有呢?

  生:其他那些自由的事情,例如:捉鱼啥的。

  师: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呢,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是这样评价的——课件出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有啥疑惑吗?

  生:为啥说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疑惑,对吗?

  生:是。

  师:怎么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生:去读读这本书。

  师:愿意去读这本书,进而解开心中疑惑的请举手。(小手如林)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童年是美丽的歌谣,童年是动人的诗篇,童年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萧红用文字记录她的童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刻录她的童年。例如有一个著名的歌手,叫——罗大佑,他有一首歌叫《童年》。请看——播放歌曲。会唱的小孩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在《童年》的歌曲声中)萧红用笔刻录童年,罗大佑歌刻录童年,虞老师向萧红学习,也用笔来刻录,想了解虞老师的童年吗?

  生:想。(师逐段呈现下水文)

  师:虞老师的童年有意思吧!。再看(出示照片和图片)。一张黑白的照片,加上几段文字,几篇文章,虞老师的童年就永恒了。聪明的小孩们,好好地想一想,你会用啥方式让你的童年永恒呢?想一想,再想一想,然后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下课!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篇3

  【设计理念】

  寻求阅读视界的敞亮。构筑立体的园子的形象,从实在的园子走向精神的园子,进而使阅读多元起来。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篇章,让阅读丰富起来。让阅读课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起点。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课前谈话】

  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阅读,已经读过不少书了,有《草房子》、《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嘭嘭嘭》、《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等等,那考考你,在你心中阅读就像啥?或是阅读是啥?

  生:阅读是品茶。

  生:阅读是喝蜜。

  生:阅读是和高尚的人的对话。

  生:阅读是拿了一只望远镜看远方。

  生:阅读是吃面包。

  ……

  师:是啊,阅读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让读书成为习惯,陪伴我们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的童年因此而更加丰富和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对家乡的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节选自这本书的第三章。一起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课文能读通顺了吗?真好,读熟课文是我们的阅读的基础。那有谁是带着问题去读的?

  生:这是一个啥样的园子?

  生:萧红和她的祖父在园子里发生了哪些事情?

  生:萧红的祖父是怎么样的人?

  生:我想看看萧红小时候是怎样的?

  师:带着这些问题,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方向,更有收获。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个园子。打开课文,轻声读读,一边读,一边想想刚才我们提到的问题。

  二、学习第2、13节(感受快乐和自由)

  师: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刚才提到的问题。

  学生出声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问题相信已经有了答案,有的可能还有疑惑,让我们一边讨论,一边思考,一边分享智慧吧。

  1、学习第2节:

  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呢?

  课文中有两节直接写园子的,找找在哪儿?

  (第2节和第13节。)

  是的,那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节。

  师:读一读,你发现,在“我”眼里,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

  生:在萧红眼里,这个园子是充满奥秘的园子。

  师:啥奥秘?

  生:有蝴蝶、蚂蚱……

  生: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园子。因为她可以细细观察昆虫,让她增长知识。

  生:是个鸟语花香的园子。

  师:有些啥?

  生: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还会有啥?

  生:蜗牛。

  生:小甲虫。

  生:蚯蚓。

  师: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

  生读第2节。

  师: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师:还是一个啥样的园子?

  生:这还是一个美丽的园子。因为这些昆虫把园子装点得更加美。

  师:有些啥色彩?

  生:金的,绿的,白的,黄的。红的。

  师: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真──

  生:美。

  生:五彩缤纷。

  生:充满神秘。

  生:充满生机,

  师:来读读这个句子。喜欢吗?

  出示: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生:我喜欢,因为它把蜂子说得很可爱。

  师:像一个──

  生:小毛球。

  师: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放大放大放大,让我们看到蜂子可爱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这一节,因为作者把这一节写得这么生动,她也是一个观察得非常仔细的人。

  师:她会怎样向别人简介这个园子?

  生:她会简介园子里有哪些动物,二是简介自己喜不喜欢,为啥喜欢这个园子。

  生:她会通过一些事情讲自己对这个园子的喜爱和了解。

  师:带着怎么样的语气,怎样的心情?

  生:自豪。

  生:激动。

  师:请你向大家简介简介。

  指读第二小节。

  师:听到了跳跃的色彩。不过不够自豪不够兴奋。

  指读第二小节。

  师:老师听出来,言语中还带着小小的得意呢,我们一起来简介。

  生齐读第二小节。

  师:就是这么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这个园子中,会和这些小昆虫有怎么样的故事呢?

  生:她会傻乎乎地把虫子当作宝贝和他们说悄悄话。

  生:蜂子会盯到她。

  师:可是她在乎吗?

  生:不在乎。

  生:她会碰蜗牛,蜗牛的头会缩进去,她会和他们玩。

  生:会像法布尔一样观察她。

  生:因为蜗牛太小了,她一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蜗牛,会很痛心。

  师:还会流泪。

  生:一直和蜜蜂玩,蜜蜂也不怕她了。

  师:仿佛就是她的伙伴。

  师出示:

  看到一只大蜻蜓……蚂蚱。

  指读。

  师:来看看萧红自己的描写,谁来给我们读读。

  (出示《呼兰河传》中的链接。)

  师:多么有趣啊。你仿佛见到这个满园笑着,跑着的是个怎么样的女孩?

  生:天真可爱,充满活力。

  师:是啊,她的内心充满了天真,快乐,这个园子就是她的乐园。

  2、学习第13节:

  师:在我的眼中,这园子还是个怎么样的园子?再出声读读这个段落。

  (出示第十三节)

  师:读着读着,文中的哪个词扑面而来啊?

  生:自由。

  师:看看,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生:要做啥就做啥,要怎样就怎样。

  师:你能不能读完整这个句子?

  生:要做啥就做啥,要怎样就怎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好,看着屏幕再来读读,把前半部分放进去读,感觉会更好。

  生:花开了,就像……(读得比较疙瘩。)

  师:老师帮你纠正一个小小的音,是“……似的”shì。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陪着这位同学一起读好吧? 

  生齐读。

  师:你别急着坐下,老师问问你,明明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现在我的眼里,就像……

  生:就像人的动作。

  师:像睡醒了,像上天了,像……

  生:说话了。

  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一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生请)你是一起读,还是请她读?(生:请她读。)你觉得怎样?

  生:很欢快,读出了这个句子的本意。

  师:多高的评价。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啥是倭瓜?啥是谎话?

  生:只开花不结果。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蝴蝶飞哪里去,由自己决定。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

  生:有一种自己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生:如果只有一个愿意……就……,还是感受不到很自由。

  师:让人感觉到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老师建议你们读好这几个句式,还有一个“随意”。自己试试。

  生自由读。

  师:四个同学来读,比比谁的自由更自由。

  指名分读“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

  师:分不出谁更自由,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师:萧红的文字就是这么朴素却充满着活力啊。喜欢吗?假如要给这段文字配上音乐,你觉得用上怎么样的旋律?

  生:比较小孩的童心的欢快的。

  生:活泼生机勃勃的。

  生:配一首童年。

  生:比较奔放的。

  师:奔放的跳跃的。好,就和着你心中的旋律读出这份自由吧。

  生自由朗读。

  师评价:不仅听到了,还感受到了你们心中流淌的那份旋律。老师也来读读,好吗?(配乐朗读)一起来吧(接读)。

  师:听着读着感受着,此刻你的脑海里也浮现了哪些词语,你也有啥话要说吗?

  生:生机勃勃。

  生: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生:多么美丽动人的情景啊。

  生:园子就像春季一样,春意盎然。

  三、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师:是啊,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师:就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就……”说说我怎么自由?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帮祖父栽花就帮栽花,愿意帮祖父拔草就拔草。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在地上打几个滚,我愿意喊几声就喊几声。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愿意吃蜻蜓就吃蜻蜓。(生笑)我愿意追蜻蜓就追蜻蜓。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听祖父区分狗尾巴和稻穗就听,我不愿意听就不听。

  师:你就跑一边去了。(生笑)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睡觉就睡觉,愿意看倭瓜成长就看倭瓜成长。

  生:在这个园子里,我愿意到祖父哪里去乱闹一阵,就去乱闹一阵;我愿意帮祖父一起干活,就帮祖父一起干活。

  师: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细读出滋味,咱们,好好地去读读这些画面,细细品品,读着读着,有啥感受。

  师:哪个镜头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师:给大家读读。

  生读,出示段落。

  生:很想帮祖父干活,可是她啥也不懂,有时还帮倒忙。

  师:越帮越忙。把菜种踢飞了,祖父会怎么样?

  生:可能会很生气。还会说:你这个调皮蛋。

  师:祖父是真生气吗?那是佯装生气呢。再读读这段话,哪个画面也很有趣?

  生:最吸引我的是“祖父戴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在我脑海中是这样的:祖父戴顶特大号的草帽,站在前面,弯下腰在那里播种,我戴顶小草帽,站在后面,像个小跟屁虫似的。(生笑)

  师: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形象来,真好!那咱们来配合着读读这个段落。(男生读祖父的,女生读我的。)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捣乱。

  师:真有意思,还有吸引你的画面吗?

  生:我喜欢十二小节。(生读)我很顽皮,把祖父用来浇菜的水都洒了。

  师:读出了一个顽皮的我,谁来把这个感觉放进朗读中呢?

  生读。

  师:喊完,还要──咯咯的笑。有人说,快乐是藏不住的,一张口声音里就能听出来,一起来把这份快乐喊出来吧。(生齐读)

  师:此时,站在身后的祖父也是啥表情呢?

  生:看着她微微笑。

  师:祖父笑微微的。

  生:也好气也好笑。

  生:无奈。

  生:也生气,也好笑,还会恐吓:浪费水的小孩,祖父不喜欢,花园里的精灵也会惩罚你的。

  师:其实说完,祖父自己也在──笑了。还有啥吸引你的?

  生:最后一节。(生读)虽然写的平凡,写出了小时候的实际、平凡。自由。

  师:就是这么──自由。不用──不用──别吵醒她,吵醒她会怎么样?

  生:吵醒了我的美梦。

  师:还有哪里也吸引你?

  生:萧红很调皮,看到黄瓜长到了就吃黄瓜,也被新的事物吸引了,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师:想干啥就干啥。我还干了一件傻事。

  生:帮爷爷铲地,不知道哪个是草哪个是韭菜,把稻穗割了,留下了狗尾巴草。

  师:祖父瞧着满是狗尾巴草的地,怎样?

  生:笑起来,我很调皮,太天真了。

  师:是啊,祖父是哈哈大笑。笑够了,才把我喊过去跟我讲。你从祖父的笑中你读出了啥?

  生:对作者很怜爱,就是做错了也不责怪。

  生:祖父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师:是啊,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从语言中读出了形象,真好。

  师小结: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闯出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这是因为……

  生:祖父的勤劳。园子是祖父的,不去开辟种植,就不会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园子。

  生:园子里所有的气氛都是自由的。园子被自由的气氛笼罩着,她也就自由了。

  生:有萧红童年的回忆。

  师:是啊,正因为祖父的勤劳、他的宽容、他的爱,给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来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爸爸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写:“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链接)生读。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啥事隔二十多年,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在她心中,这还是一个(    )的园子。

  生:充满温暖和爱的园子。

  师:所以,我们再来读课题,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正如萧红在书中写的:“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祖父的园子,成了萧红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一进入这个园子,她就感到──

  生:快乐和自由。

  生:爱和温暖。

  生:以前的回忆。

  师:是啊,一进这个园子,她就自由自在,心仿佛也要跟着一起飞扬。

  师:这个园子,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  (出示链接,教师朗读。)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啥?

  生:是祖父给予她的爱和温暖。

  生:是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和自由。

  生:不是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不是大倭瓜、小黄瓜,她忘却不了的是园子里的欢快,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的温暖,祖父给予她的爱。

  师:你走进了萧红的心中。正是怀着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次吟唱起这支抒写心灵自由的歌。  (出示句子。)

  师:当我们轻轻走出这个园子,回眸看它的时候,你的心中留下了啥?

  生:对祖父的感动。

  师:留下了一份感动。

  生:对祖父的留念。

  师:留下了一份怀念。

  生:留下了一股暖流,人是给予最重要的。

  师:怀念、感动和感激。

  生:看到了一个小女孩蹲在草丛里认真地观察着昆虫,她的祖父在厨房里做饭,给他的孙女吃。

  师:成为了你心中永久的画面。

  四、作业

  师:课前那些心中的疑问,现在有没有都解决了?有没有新的问题产生呢?

  (预设:嗯,去试着解决它,你的阅读的视野一定会更加拓展。)

  生:萧红现在怎样了?

  师:在写完这本书之后,于1942年就去世了,年仅31岁。

  生:祖父的园子到底怎样了?

  师:现在这个园子究竟啥模样?

  生:她和祖父一起快乐地生活了多少年?

  生:这份快乐是不是保持了她的一生?

  师:同学们产生了太多新的疑问,好,带着这些疑问,走出课堂,去解决它。相信你的阅读视野也会不断拓展。

  师:你课后打算给自己一份怎么样的作业?

  生:去书店买一本《呼兰河传》。

  生:查找更多的资料。

  生:给萧红写一封信。

  师:虽然这封信永远不会寄出,就把它永远地留在心中。

  师:老师也有一个建议: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给我们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许多的趣事,学会捕捉,放大细节,你的文字也会像萧红那样自然流淌出来,记下爱和温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分享你的快乐童年。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篇4

  师:我们可以上课了吗?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

  生:齐读课题。

  师:预习过吗?

  生:预习过了。

  师: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终身受益。现在请三位同学带着课文上来,我们一起来听写三组词语。(指着三位学生)你们每人听写一组,其他同学三组词语都要默写。能不看课文上的词语就不看,实在默不出,可以偷偷地看一下,就一下哦。(众笑)每组词语老师只念一遍,所以要听清楚、记住了。

  师:第一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再写一个和刚才四个词是同一类的词语,想一想,应该写哪一类事物呢?

  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指其中一位学生)这位同学很聪明,他先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这叫信息,然后再把词语写下来,这叫敲门。(其他学生纷纷仿效)有些同学不会写“韭菜”的“韭”、“谷穗”的“穗”,别干瞪眼呀,不是有书吗?赶快“偷看”一下!噢,你还找不到在哪个段落里,看来课前预习不细致,连“偷看”都费劲。(众大笑)

  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要注意这五个词语之间有哪些内在的联系,了解了有助于你把它们记住。(有学生忘了,东张西望)没记住吧?只能画个“大鸭蛋”,(众笑)等会儿填进去。 还有一个词,你看应该写在哪一组词语后面?想一想这个词语属于哪一类?想好了再写。“草帽”。

  (学生思考选择写在刚才哪一组词语后面。)

  师:都听写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批改一下。

  (让第一个学生读自己听写的词语,他扩充写的是“蚂蚁”。)

  师:你为啥不写“草帽”?

  生:因为我默写的词语都属于昆虫,而“草帽”是一件物品,不是昆虫。

  师:呵呵,你不默就对了。你的字写得工工整整,人也长得漂漂亮亮。同学们,“字”可是你的第二张脸啊!

  师:看第二组。(第二个学生读词语,第一个“倭瓜”写错了。)写错了就要改过来。看书,“老师”就在书本上。(生改正)倭瓜,见过吗?吃过吗?

  生:就是“莴苣”。(众笑)

  师:“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

  生:(继续读)黄瓜、玉米、韭菜。

  师:你发现这组词语都是哪一类的?

  生:都是吃的东西。

  生:都是杂粮。

  生:农作物。

  师:对啦,那叫“农作物”,有些是粮食,有些是蔬菜,可能还有些是水果。“草帽”是“农作物”吗?

  生:不是,所以我不用写。(众大笑)

  生:(读词语)摘花、下种(zhòng)(师纠正读音)、铲地、浇菜、割草。

  生:是“栽花”,不是“摘花”; “拔草”写成了“割草”。

  师:对啊,花还没“栽”呢,你怎么能“摘”呢?(众笑)平翘舌音要注意区分啊!注意,“拔”不能写成“拨”。这组词语有啥特点啊?

  生:动词。(师接话:对的!期待的样子。)一般都是种庄稼的。(师接话:对的!期待的样子。)都是在跟祖父做事情。

  师:(夸奖)对啊,这叫“做农活”。那“草帽”写在哪里?可以单独写在边上啊!“草帽”的“帽”怎么写?看老师写。(师示范写“帽”,生发现右上部不是“曰”。)为啥不是“曰”呢?古代的帽子是这样的。

  (师作画,生恍然大悟。)

  师:这些词语全写对的请举手。(对举手的学生)你们真了不起!今后我们预习课文时要把生字词划下来,读读、写写。还可以把词语进行归类,这样可以帮我们记得更牢。

  师:同学们,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有这么多的昆虫、这么多的庄稼。在我童年的眼里,这些昆虫、这些庄稼也是怎么样的呢?读读描写昆虫和庄稼的两个段落。大声地、用心地读,要让老师听得到你读书的声音。

  生:(投入地读书,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师:谁来读其中一个段落。其他同学用心去听,他是怎么读的,更要用心去感受,这个园子是个怎么样的园子,能不能用个词语来概括。

  生:(一男生朗读第二节)

  师:读得很流利!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感觉吗?大家听了都有感觉,说明他读得不错。(对那男生)现在请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这一段。(生推荐一女生)你推荐她总是有道理的,就让我们一起听听看。

  生:(一女生朗读)

  师:(夸奖地)为啥读得这么好?

  生:我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了,我好像就在这个园子里了。

  师:(高兴地)啊,她有两点经验:一是要投入自己的感情,二要想象,仿佛自己看到园子里的景物。同学们像她一样,一要投入,二要想象,再自己练习读读。

  生:(非常投入地朗读)

  师:愿意读这段的请举手?大家都愿意读啊,那就──不读这段了,(众笑)谁来读另外一段?

  生:(一女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读得有声有色,不但有感情,而且有表情。请你们再读一读,我要看的出你的表情变化。(生自由读)这次我发现80%的同学都有表情变化。刚才你读得很好,奖励你推荐一个,这个人是最需要鼓励的,需要锻炼的。(生推荐一男生)

  师:站起来就脸红,可能胆子比较小。今天行吗?(生点头)读得慢一点,声音响亮一点。

  生:(读第十三节)

  师:这里有个字要提醒你的。啥啥“似的”,“似”念翘舌音。请重新读一遍。(生再读)注意“团结”的“结”念 jié,这里念 jiē。接着读。(生接读)好的,他读完了,你们觉得他这次读和平时有哪些不同?

  生:声音更响亮一些了。

  生:比平时说话更流利了一些。(师插话:读得更流利了。)

  生:错误比平时少。(师插话:他读得更认真、更细致了。)

  师:每一个人在课堂上只要认真读都能读好。请再读这段,认真读,读细致。

  (生自由朗读第十三节。)

  师: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个园子是个怎么样的园子?你可以用个啥词语来形容呢?请你写一两个认为恰当的词语,有的词语可能就藏在这两段话的字里行间哦。

  生:生机勃勃。(师插话:请你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生:无拘无束的园子。(师插话:这个词好,和课文中有一个词是一样的。)

  生:自由自在。

  生:丰富多彩。

  生:课文里就是“样样都有”。

  师:这个“彩”是彩色的“彩”,请你写下来。

  生:鸟栖虫居。

  生:鸟语花香。

  生:生意盎然。(师插话:生机盎然。)

  生:充满温馨。

  师:这个词好,生活充满温馨。看看我们同学读了作者的文字后,心里有些怎么样的感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呢?

  生:(齐声回答)生机勃勃的园子。

  生:(齐声回答)无拘无束的园子。

  师:还是一个──(生接)丰富多彩的园子、鸟语花香的园子、鸟栖虫居的园子。

  师:我们还感受到这是一个──(生接)温馨的园子、生机盎然的园子……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概括这个园子的特点。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园子丰富多彩,作者是怎么样把园子的丰富多彩描述出来的?这个园子充满温馨,作者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也是通过哪些词语、句子中流露出来的?……读读这两个段落,看看哪些词语、句子写得特别?轻声读一读,用心去发现一下。

  (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词句。)

  师:有发现的请举手。她在写这个园子的时候,哪些句子哪些写法很特别?她是怎么把园子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写得那样生动的?

  生:(读第十三节)“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几句把园子的生机勃勃写了出来。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到很自然。

  师:一切都是活的,活的才有生命,才能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你再读读。(生读)活了吗?

  生:(齐答)活了。

  师:这里三个短句结构相同,这叫啥?

  生:排比句。

  师:就像人一样活了。我们把这三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她是一连用了排比句,来写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充满生机。还有写得更特别的!

  生:(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人管。”)这几个句子结构相同,写出了园子的无拘无束。

  师:怎么个相同法?

  生:农作物愿意怎样就怎样。

  师:如果我在课堂上,想唱歌(生接:就唱歌),想说话(生接:就说话),想打瞌睡(生接:就打瞌睡),想不听(生接:就不听),想走出去(生接:就走出去)。自由吗?(生接:自由)可能吗?(生接:不可能)(众大笑)倭瓜、黄瓜它们可能吗?(生接:可能)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 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一起读一读吧。

  师:“谎花”你见过吗?

  生:是黄颜色的花吧?

  师:你看是哪个“谎”?“说谎”的“谎”啊,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里个“谎”,简称“谎花”。(众大笑)写玉米的那句更有意思:“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如果写它“愿意长上天就长上天”,哪个更好?

  生:课文中的好,好像显得更自由。

  生:“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觉得很夸张,夸张得让人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读“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写得很温馨,把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漂亮写出来。

  师:怎么写出昆虫的漂亮?

  生:它们的颜色很漂亮,五颜六色的,很鲜艳。

  生:我觉得蜜蜂很可爱,叫的声音也很好听。

  师:是啊,蜻蜓啊、蚂蚱啊、蜜蜂啊都是那么可爱,都聚集在我的园子里,这叫──生机,这叫──美丽,这叫──动人。

  生:(读“我家有个大园子……不太好看。”)有许多昆虫,丰富多彩。

  师:我这里有个问题:不太好看,你写出来干啥?

  生:就是为了和大红蝴蝶比较。

  生:更衬托大红蝴蝶的美丽。

  生:很自然,不是光赞美园子。

  师:就剩下大红蝴蝶好看吗?因为有了大的小的,好看的不好看的,那才叫──丰富多彩。这样的园子喜欢吗?你看她的喜爱就藏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这些,你再来朗读,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篇5

  板块一整体感知鸟瞰园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

  (生齐读:祖父的园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很长,一节课学完,咱们主要采用默读的办法来学习。请快速浏览课文纸第一页横线下面的文字,从中捕捉到了啥信息?

  生1: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生2:这篇文章选到课文里时有一些改动。

  师:真好!这些文字,就是脚注。关注脚注有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同学们,《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自传体小说里的“我”一般是指作者自己。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会想到,祖父的园子到底是——(学生接:怎样的?)好,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第一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园子的段落,争取两分钟完成。

  (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建议:

  1.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

  2.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么样的园子?

  师解释:一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不要逐字逐句读,明白吗?你感觉这一段和直接描写园子无关的就跳过去,找到重点段落勾下来,然后画出一个关键词语想一想,这个园子是怎样的。我讲清楚了吗?好,开始快速默读。

  (学生快速默读,勾画词句。约两分钟后开始交流。)

  板块二眼中园样样都有

  师:你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生:第一自然段。

  师:从这一段的文字中,你圈出哪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

  生:大花园。

  师:很好!还有谁圈出了不一样的几个字?

  生:样样都有。

  师:样样都有,还有哪些同学也圈出了“样样都有”,请举手。

  (生齐齐举手。)

  师:很好。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啥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蝴蝶、蜻蜓、蚂蚱、蜜蜂。

  师:仔细读读第一段,读着读着,有没有产生问题了?

  生: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呢下面却没有对花的具体描写。这是为啥?

  师:是啊,花在哪儿呢?

  生:花在这儿:“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师:你觉得这句话是对花的描写。花有颜色吗?

  生:嗯——它这里没写。

  师:开得怎样,看到了吗?

  生:没看到。

  师:哪些花,你知道吗?

  生摇头。

  师:那你为啥觉得这句话是写花的呢?我倒想听听你的想法。

  生:因为蜜蜂会采花蜜。如果她们家园子里的花开得不是很好的话,那么蜜蜂就一会儿就飞走了,可是蜜蜂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嗯,说得真好!蜜蜂有可能被花香给迷住了,也有可能采蜜采累了,是不是?你真会读书!来,同学们,关注这几个词语,你想一想,它们和写花有关系吗?

  (课件中圈出“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

  生:“带着金粉”就是表示带着花粉;“胖乎乎”、“圆滚滚”是写蜜蜂采了很多花蜜;“像一个小毛球”说明它采了很多蜜,很胖。

  师:理解得真好!你看,这就是萧红文字的魅力。表面上不写花,但是呢处处都在写花。有香有色,有动有静,这就是侧面描写(课件打出“侧面描写”的字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这就是萧红——眼中的园子,样样都有。(在“样样都有”前面板书“眼中园”。)

  师:接着交流,你们还找到了哪一段话是直接描写这个园子的?

  生: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个果园。

  师:嗯,交代了这花园的来历。还找到了哪一段?

  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很好,读准了这个“明晃晃”(第三声),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明晃晃”。)

  板块三心中园一切自由

  师:还找到了哪一段?如果前边没有了,你可以直接找到后边。

  (生读17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

  师:静心默读,这一段话,圈出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的特点。哪些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说一说你圈出了哪些词语?

  生:“一切都活了”、“自由”。

  师:咱们再去找一找,这园子中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的呢?也请把这些事物按顺序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生默读圈词。)

  生: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师:(补充简介)倭瓜就是南瓜。北方把长条形的南瓜叫做倭瓜。好,同学们,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两个词语不在一起,我们可以用一条线连起来,来归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以后再圈画的时候,有些词语分散在文章当中,你可以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学生连线,教师板书:一切自由。)

  师:同学们,第17段文字,是《祖父的园子》中最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作者萧红,到底是怎么样把园子里的一切事物写得那样自由自在的,我们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例如写花、鸟的这两句话,你怎么读让人觉得这花、鸟确实很自由,自己试试看。

  (学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带着大家走进这个园子?这位女同学,你来。

  生读。【学生把“似的”中的“似”读成了平舌音。师正音,并告诉学生,“似”只有和“的”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读“似(翘舌音)的”,其他都读“似”(平舌音)。】

  师:读得不错,还有谁也愿意来读,让我们仿佛看到花在开,鸟在飞。(一男生读。)

  师:我看这位同学读着读着,他的脸也笑开了花。真好!心中有花,你的声音中才会有花;心中有鸟,你的声音中才会飞出鸟来;心中有虫,哦,心中不能有虫了……(生哈哈大笑)

  师:咱们一起读。花开了——

  (生接读。)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的朗读,你们要特别关注和同学的朗读有啥不一样?(师拖长声音范读,略显夸张)。

  师: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啥?感觉到了啥?

  生:感觉到花开了,鸟飞了,感觉它们很自由。

  生:我感觉到一大群花在一瞬间全部开放,鸟在天上慢慢逛街似的。

  师:好一个“一大群花”!本来“群”是用来形容鸟的。因为花实在太多了,用“朵”不足以形容,所以用“一大群花”。真好!

  生:我仿佛看到了身边开出了很多很多的鲜花,我的头上飞过很多很多的鸟。

  师:边上有花,头上有鸟,这是对我朗读最高的表扬!同学们,其实,张老师刚才读啊,适当地运用了拖音,是不是?我们也来试试看。

  (出示有延长号的句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在天上——逛——似的。)

  (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拖音读,朗读有感觉了。)

  师:哪位同学来试一试,挑战张老师,让花开在我们这个会场。

  (一男生读得绘声绘色。)

  师:你比我逛得更自由自在了。来,全体起立,大声地读。

  (学生一起摇头晃脑地拖长声音读,气氛活跃。)

  师:请坐。张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合作读,好不好?

  生:好。

  师:虫子叫了——

  生: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师:注意,我速度快,你们也要快,我慢,你们也可以跟着慢,当然,你们也可以故意反着来。好不好?

  师(加快语速):虫子叫了——

  生(加快语速):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师(更快速):一切都活了——

  生(也再加快语速):要做啥,就做啥。

  师(快速):要怎样——

  生(快速接):就怎样,都是自由的。

  师(快速):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快速接):就爬上架。

  师(快速):愿意爬上房

  生(快速接):就爬上房。

  师(快速):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生(快速接):就开一朵花,

  师(快速):愿意结一个瓜,

  生(快速接):就结一个瓜。

  师(拖长音,声音显得懒洋洋地):若——都——不愿意,

  生(拖长音,学着老师懒洋洋地):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师(加速):玉米愿意长多高

  生(加速接):就长多高,

  师(快速):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生(快速接):也没有人管。

  师:连起来再有滋有味地读,好不好?

  (师生合作再读,语速快慢有致,现场气氛融洽。)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段话中,哪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就”。

  师:数一数,出现了几次?

  生:11次。

  师:你觉得这是作者不经意间写的,还是特意这么写的?(生:特意)她为啥特意这么写,你们来猜猜看?

  生:我觉得是为了强调这些事物自由的。

  师:为啥用上这个“就”就自由了,不用上这个“就”就不自由了呢?

  生:如果用上“就”就说明是它自愿的,没有人来强迫它。

  师:如果不用上“就”就是强迫了。例如“愿意结一个瓜,结一个瓜”,很不情愿的,你叫我结一个瓜么我结一个瓜。(生笑)好,我们来读读看,张老师读“就”前面的内容,你们读“就”后面的内容。

  (师生合作读,学生强调“就”字,读得很有味道。)

  师:你看,这就是萧红文字的魅力,她反反复复地用这个“就”字,用反反复复差不多的句式来写,读起来就特别带劲。(指板书)刚才,我们说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你觉得这园子里自由的事物仅仅只有这一些吗?

  生:不是。

  师:还有很多很多,是不是?我们能不能仿照着,选一句话来写。拿出作业纸,想一想,这园子里书上写到的哪些事物,它们也是自由的;书上没写到的,也是自由的。选一句,写出他们像人一样的自由。

  课件出示:了,就像似的。

  愿意就。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好,我们请六位同学合作,来造一个新的段落。全班同学读中间一句话,张老师把话筒递给谁,谁就大声读。注意,你的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园中的事物是自由自在的。

  生1:谷穗动了,就像在跳舞似的。

  生2:蜻蜓飞了,就像在溜达似的。

  生3:蝴蝶采蜜了,就像在舞蹈似的。

  生齐:一切都活了,要做啥,就做啥。要怎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4:甘蔗愿意长多甜就长多甜。

  生5:樱桃树愿意结一千个樱桃就结一千个樱桃。

  生6:金鱼愿意游到哪儿就游到哪儿。

  师:这金鱼可不是园子里的。好,回到位置上,大家注意,这些同学都把园子里的事物当做人来写了。请大家修改自己的句子。我们再请六个同学,最好和刚才读过的不一样。

  (以下为另外六个同学合作造成的新段落)

  蚂蚱跳了,就像在玩蹦床似的。蚂蚱蹦了,就像在举行跳远比赛似的。谷穗黄了,就像约好了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啥,就做啥。要怎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李子树愿意结几个李子就结几个李子。冬瓜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笑声,掌声)。蜜蜂愿意采花蜜就采花蜜。

  师:好,谢谢你们的合作。读到这儿,我就也纳闷了,这园子中的倭瓜、黄瓜、蚂蚱、蝴蝶、蜻蜓,它们会不会对萧红说:“萧红,我很自由,你把我写到文章里去吧,把我写得自由一点。”会不会这样说?

  生:不会。

  师:那为啥萧红就知道它们呢?这是为啥?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桌同学小声议论一下,你觉得这是为啥。

  师:好,谁来说一说,萧红为啥把这些植物啊,动物啊,写得这么自由自在?

  生1:萧红通过了仔细的观察。

  师:你有时候也仔细观察过事物,你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这是为啥呢?

  生2:因为在萧红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为啥一切都是自由的,还不足以说服我。你说说看?

  生3:因为萧红在园子里玩,她自己也是自由。

  师:自己也很自由,所以她看到周围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是不是,同学们?如果说“样样都有”是萧红眼中的园子,那么“一切自由”就是萧红心中的园子。(板书:心中园)

  师:那么萧红在这个园子里到底做过哪些自由的事情呢?接下来,我们完成第二次快速默读。

  出示学习任务:

  第二次快速默读课文,圈出文中“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争取三分钟时间完成)

  (生齐读“学习任务”。)

  出示学习建议:

  学习建议:一跳读、扫读,圈画关键词,捕捉重点信息;二思考并讨论:哪件事最能表现“我”的自由?

  (师读“学习建议”后,学生默读圈画。)

  (教师巡视点拨:拿起笔来圈一圈,用最少的词语圈出来;一个词语能概括就不要用一句话;你画了整句话等于啥都没画;能圈就不用抄。)

  学生圈画后进行小组讨论:圈画了哪些词语,哪件事情最能表现萧红的自由。

  师:好!回答的时候有两项任务:一写了哪些事情;二哪件事情最能表现她的自由。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其他同学把目光关注到课文,想一想,他们汇报的时候有没有漏掉哪件事情,待会儿你来补充。

  生:写了栽花、拔草、铲土、浇菜。

  (生把“栽花”读成“摘花”,教师及时指正、区辨。)

  师:还有吗?谁补充?

  生先后补充:遛土窝、追蜻蜓、捉蚂蚱、吃黄瓜、采倭瓜花、捉蚱蜢。

  师:还有吗?

  生:睡觉。

  师:怎么可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呢?人一旦睡不着了,他就完了(笑)。你们想一想,哪件事情最能表现“我”心中的自由?我想听一听同学们真实的想法。

  生1:玩蚂蚱。因为在这个花园里尽情地玩耍是很自由的事情。

  生2:我觉得摘黄瓜最能表现自由。因为吃黄瓜一般都在屋子里吃的,她发现外面一颗颗黄瓜成熟了,她就随便摘下来吃了。

  生3:追蜻蜓。

  生4:睡觉。因为我们都在屋子里的床上睡觉,她是在外面睡觉的。

  师:嗯,以地为床,以天为被,那种睡觉的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有没有同学认为“铲掉谷穗”这件事情最能表现她的自由?(不少同学举手)

  生:因为在其他地方铲错的话可能会被人骂。自己在家里铲就不一样了,铲啥都没关系,铲错了也没关系。

  师:铲祖父也没关系吗?(学生哈哈大笑)

  师:那可不行,是吧!只要是植物都可以铲。谷穗是用来做啥的?

  生:做粮食。

  师:把粮食扔掉,祖父责怪她了吗?

  生:没。

  师:祖父依然是乐呵呵的。你看,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情?数一数。

  生:八个。

  师:用八个自然段来写。可能在萧红的心中,最能表现她的自由,所以她展开细细写。是不是?可老师也纳闷了,既然“铲谷穗”这件事情最能表现萧红的自由,那么其他的事情都不写,就只写这一件事情。你觉得行吗?为啥?

  生:不行。园子里还有很多其他自由的事情可以做。

  师:你的意思是。只写一件事情,其他事情不知道自由不自由。

  师:那么为啥不把所有的事情都展开来写?

  生:因为这个园子很大,里面有很多东西。

  师:是啊,写不完,所以选有代表性的事情来写。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写最有典型的事情,写心中最真切的感情!真好。同学们,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宽容的祖父,所以“我”在园子里可以为所欲为,所以文中很多地方写祖父怎样,“我”也怎样。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找到句子后,师生合作朗读。)

  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

  生:我戴一顶小草帽;

  师:祖父栽花,

  生:我就栽花;

  师:祖父拔草,

  生:我就拔草;

  师:祖父铲地,

  生:我也铲地。

  课件出示:祖父,我就。

  师:谁接着说?

  生1:祖父浇菜,我也浇菜。

  生2:祖父摘谷穗,我也摘谷穗。

  生3:祖父浇水,我也浇水。

  师:总而言之,祖父干啥,“我”也干啥,祖孙俩形影不离。那画面好温馨啊!同学们,你们看,萧红写这个园子的自由,其实处处都在写心中的自由,这就叫“借景抒情”啊。其实,《呼兰河传》第三章里,萧红常常写到自己在园子里自由地奔跑。

  课件出示: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的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啥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啥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啥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啥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也是跑。

  ——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师范读后,问:感受到这个园子的自由自在了吗?想进这个园子去玩一玩吗?

  生:想!

  板块四梦中园光芒四射

  师:同学们,玩着玩着啊,我们就累了。让我们在萧红的园子里静静地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生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师配乐朗诵,文字缓缓地从屏幕下方往上移动。)

  天空蓝悠悠的,也高也远。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音乐继续流淌……)

  师(用轻柔的梦幻似的声音,继续讲述):蝴蝶睡了,蚂蚱睡了,蜜蜂睡了,蜻蜓睡了,这园子里的一切仿佛都睡了……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睡着睡着,就进入了梦乡。也许,你会梦见些啥呢?你会梦见……你会梦见……这园子里的一切都静静的,伴着我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师:好,抬起头,同学们,仿佛梦见了啥?

  生1:仿佛梦见了那个园子。

  师:梦见了园子里的啥呢?

  生1:白云从头上飘过。

  师:梦见白云飘过。白云悠悠地在那儿飘啊!

  生2:梦见了作者无拘无束在园子里玩耍。

  生3:我仿佛梦见自己自由自在的,在那儿奔啊,跑啊。

  生4:我梦见了作者和那些动物们在玩耍,还在观察那些植物,看到有一个黄瓜马上就去摘黄瓜,看到一个橘子马上去摘橘子,看到啥就吃啥。

  师:连我们的梦都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啊!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去过萧红家的园子,依然能够通过文字和想象看到园子里的一切,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可以想见,萧红在睡觉的时候也可能梦到这一切。但是呢,同学们,十九岁以后,萧红再也不能快乐地做这样的梦了。

  (借助中国政区图,在低沉的音乐声中解说写作背景:1911年,萧红生于北国呼兰河,18岁那年,那个带给她无比快乐的祖父永远地走了;19岁她被迫离家,离开这个美丽的,“样样都有”、“一切自由”的园子,漂泊了很多地方,从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最后漂泊到香港;1942年,因为庸医的误诊,年仅31岁的萧红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人世。整整12年时间,她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魂牵梦萦的园子,她只能一次次在梦中看到园子里的一切。花开了,接着读——)

  (屏幕出现重点段提示语,学生根据提示尝试背诵。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背出)

  花开了……

  鸟飞了……

  虫子叫了……

  倭瓜……

  黄瓜……

  若都不愿意……

  玉米……

  师:同学们,每当她梦醒的时候,面对她的,只是栖身的陌生的土地——远离故土的香港;而家却永远也回不去了。因为想念,她拿起笔写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小说,她把小时候的经历浓成了文字,那些文字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自由。其实她的文字当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一起读。

  课件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生齐读后,师板书“光芒四射”。

  师:同学们,最后,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祖父的园子,难道不下雨吗?不下雪吗?不阴天吗?难道就没有阴霾吗?为啥留在萧红记忆中或者说梦中的园子始终是那么“光芒四射”?(板书:梦中园)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课后深入地研究。

  最后,想告诉大家,张老师花了一年时间,从《呼兰河传》以及萧红的其他作品中节选了很多文章,编了一本《小学生萧红读本》。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关于阳光的描写。我带了十本,愿意赠送给同学们,如果你们喜欢,我将非常欣慰。请你们到这本书中,感受萧红文字的阳光味道吧!

  下课!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篇6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文中的小萧红是一个儿童,文中回忆了她的童年的故事。我想问一下,你是儿童吗?

  生:我算是少年了吧!

  生:我觉得我是少先队员,我不是儿童。

  师:那哪个是儿童呢?你是儿童吗?

  生:我也不是儿童,我是少年。

  师:你认为啥样的小孩是儿童?

  生:我认为不懂事的,天天想着玩的是儿童。

  师:那你是很懂事的不想着玩,想着学习了,对不对?那你觉得啥样的是儿童?

  生:我觉得天真可爱的。

  师:你不天真可爱吗?你觉得啥是儿童?

  生:我觉得二年级以下的是儿童,二年级以上的不是儿童。

  师:你是以二年级为分界的。还有没有同学说?

  生:我也是少年队员。我觉得比较顽皮幼稚的是儿童。你觉得你从年龄上不是儿童,但从顽皮的天性上看是儿童。

  师:江老师还是儿童吗?

  生:有儿童的部分,我感觉江老师也非常顽皮。

  师:你都看到我顽皮了?我在学校里可严肃了。

  生:我觉得只要有童心,就算是儿童的一半。

  师:有一颗童心只能算儿童的一半,你的要求挺高呢!在我们眼里,你们都是儿童,就像冰心所说,你们的身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当你读书的时候,当你说话的时候,当你奔跑欢笑甚至顽皮的时候。所以跟你们在一起,说话不用思索,态度不必矜持。再问一个小问题,我们都是儿童,是儿童可以怎样?

  生:我认为是儿童要玩得快活。儿童不像大人一样,非常拘谨。

  师:儿童可以无拘无束。那你认为儿童可以怎样?

  生:我认为儿童可以随便地玩吧。

  师:可以随便地玩,嘴巴可以随便地说。想说啥——

  生:就说啥。

  师:想怎么说——

  生:就怎么说。

  师:老师想怎么上——

  生:就怎么上。

  师:呵呵,不能就怎么上。

  师:好,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是一个啥样的园子,还记得吗?把课文打开。

  师:我家有一个——

  生:大园子。

  师:不够大。我家有一个——

  生:大园子。

  师:是回忆的语气,慢慢地说。我家有一个——

  生:大园子。

  师:这园子里——

  生:(读课文。)

  师:样样都有,可热闹了,可好玩了。我们接着往下读,换一个方式。江老师读前一句,你们跟着我读后一句。

  师: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生:我也跟祖父在园子里边。

  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

  生:我戴一顶小草帽。

  师:下面跟紧一点。祖父栽花。

  生:我也栽花。

  师:祖父拔草。

  生:我就拔草。

  师:祖父下种。

  生:我把——

  师:乱了乱了,你们可以说“我就下种”。

  师:祖父下种。

  生:我就下种。

  师:祖父铲地

  生:我就铲地。

  师:跟错了,这里是——

  生:我也铲地。

  师:祖父浇菜。

  生:我也浇菜。

  师:祖父到哪儿。

  生:我就到哪儿。

  师:祖父干啥。

  生:我就干啥。

  师:祖父在劳动。

  生:我也在劳动。

  师:是吗?你是在劳动吗?

  生:我也是在劳动啊。

  师:真的吗?那我们来看看课文怎么写的。小萧红在园子里干嘛呢?

  说真话。

  生:我觉得她一边在学干农活一边在玩。

  生:我从“瞎闹”看出她在玩。

  师:萧红自己说,她在瞎闹。怎么样闹的?课文描绘了几个场景,请你看一看。把你认为闹的有意思的地方圈画下来。

  师:她是怎么样瞎闹的?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最后“哪里会溜得准……”这句话中看出来的。

  师:菜种给踢飞了?你来补充。

  生:一般种小白菜都要种在土里边,她不仅没把菜种给盖上,反而把它给踢飞了。

  师:这能够看出她是在瞎闹。东一脚西一脚的,哪里会溜啊,真的是在瞎闹。你来读一下。

  生:(读。)

  师:还有哪儿看出来是在瞎闹?

  生:“也不认得哪个是苗……”萧红小的时候,她分不清狗尾草和穗子,结果就把它们两个搞反了。

  师:在帮倒忙,是吗?

  生:“其实哪里是铲……”这一段说明了小萧红根本不懂怎么使用锄头,她小时候是无拘无束的。

  师:你怎么知道她不会使用锄头?

  生:锄头应该是这么用的(学生做锄地的动作),而萧红却是这样的(学生做铲地的动作)。

  师:噢,原来应该是锄的,她是在铲。而且哪里是铲,她整个人是站着的还是怎样的?

  生:是“趴”。

  师:是“趴”还是“爬”?

  生:是“爬”。

  师:这哪里是在劳动,完全是在游戏。还从哪里看出来?

  生:还有第十二小节的后面。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中浇,从这里看出小萧红非常顽皮。

  师:小萧红的一举一动都是在——

  生:玩。

  师:刚才你们说她在劳动呢!(出示文中插图)瞧,她是多么尽情、尽兴,多么天真浪漫。你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

  生:(读十三节。)

  师:世间有这样一种文字,它没有任何雕琢和做作的痕迹,就像孩童一样率真和自然,让你忍不住想大声念出来。一起读——

  生:(齐读“玩腻了……”)

  师:越读越有意思,越回味越有意思,让我们把萧红玩闹的几个场景再读一读。

  生:(依次读“我”下种、铲地、浇菜等场景。)

  师:啥是童年,这就是童年,蹦蹦跳跳的童年,无拘无束的童年。在我家的大园子里,不仅装着许多可爱的小昆虫,漂亮的花朵,各种蔬菜,还装着很多很多像这样的童年往事。你能也帮萧红再写出来一件吗?祖父做啥,我就做啥。请你把这件事情写在书上。

  生:(在书上写事情。)

  师:小萧红们,写好了吗?谁先来?

  生:祖父摘果子,我就摘果子,可我并不把iPhone放在筐里,而是三口两口把它私吞了。

  师:在祖父面前不需要私吞,是光明正大地吞。

  生:祖父摘菜,我也摘菜,一把抢过篮子,拼命地往篮子里放菜,也不管蔬菜长没长成熟。有些菜没长成熟,反而被我给摘了。

  师:有些蔬菜没长成熟,被你给摘了。下一个!

  生:祖父收玉米时,我也过来收。只不过找一个大的,欢呼雀跃,拿去喂小鸟了!

  师:拿去喂小鸟了,有意思吗?祖父会打你吗?不会的,祖父在笑呢!因为我们小萧红是这么的可爱、顽皮。谁再来?

  生:祖父插花,我也插花。不过我不往花篮里插,而是插在祖父的头上。

  师:噢,你可厉害啦!在萧红的原著中,萧红真的把花插在了祖父的草帽上。祖父一天都戴着一顶花草帽。还有许多的事情,我看到了举起了许多的小手。像这样的童年趣事在园子里就像蜂子蝴蝶蜻蜓蚂蚱一样的多。我们刚才留意了萧红的闹,因为这样的自由快乐对谁都是一种诱惑,我们禁不住被吸引了。你们留意祖父了吗?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请你读一读,静下心来,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描写中,你也能体会到啥呢?体会到啥就说啥。

  生:祖父非常爱小萧红。就算怎么去乱闹,祖父也不会去骂她。

  生:我觉得 “祖父大笑起来……”,从这看出来祖父是个慈祥的人。因为她把祖父辛苦种的谷穗都给铲掉了,只留下了狗尾草。祖父没有打她,骂她,反而笑了。

推荐站内搜索: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自主招生报名入口、河北大学专科分数线、浙江三项考试成绩查询、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0字、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qq空间日志大全、国家公务员打印准考证2014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初中数学题库、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精选6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502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