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 篇1

  20__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六大战役”之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三个落实”,聚力提升脱贫质量,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省下达减贫指标125038人,实际减贫135072人,减贫率108%,全市累计减贫611350人,贫困村出列267个,累计脱贫出列742个,县、县2个国扶县脱贫摘帽,全市5个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基本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一、20__年主要工作成效(一)学深悟透论述,科学谋划推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全市脱贫攻坚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推进。一是坚持深学笃用,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将总书记重要论述纳入市县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必学内容,多次邀请专家学者集中辅导。分级发放《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测试,普学普考,入心入脑。召开全市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推进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大会等到村一级的“万人大会”,凝聚思想共识。二是精心谋划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谋划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紧盯年度目标,逐月调度推进。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攻坚合力。调整充实了书记、市长“双组长”制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部成立了扶贫办。市、县、乡、村层层签订减贫责任书,细化减贫任务,传导工作压力。启动新一轮驻村帮扶,扩大驻村帮扶覆盖面,市级层面从上一轮的43个工作队充实到100个,帮扶后盾单位从117个扩大到141个,并动员了11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企业家参与,实现所有市县领导、市县机关、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二)抓实问题整改,提升脱贫质量。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作为全年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以问题整改的实效提升脱贫质量。一是“点面”结合整改自查发现问题。制定《全市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活动实施方案》《全市扶贫领域问题“全覆盖”“地毯式”核查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和“地毯式全覆盖”核查、“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等专项活动,市级领导带头示范,深入到乡到村、到户到人、到事到项目,通过点对点调研排查,共梳理脱贫攻坚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方面的32个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拉条挂账、对单销号抓整改。二是“改立”结合整改上级交办问题。坚持 “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把上级交办问题作为整改主线,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分门别类制定针对性的整改子方案,逐一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中央、省委巡视交办的问题以及中央、省考核通报指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三是上下联动整改常态化联点督查发现问题。针对省常态化联点督查发现的个案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县区逐一限期整改到位,市委、市政府定期督查整改落实情况。交办的共性问题由全市统一汇总、集中研究,找准根源,建立完善机制体制,上下联动推进整改落实。省常态化联点督查反馈交办的4大类482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建成脱贫攻坚“三落实”动态管理系统,组建工作专班,实行“日调度交办”制,省动态管理系统交办的问题整改落实率100%。(三)精准落实政策,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巩固提升,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推进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治本之策,制定出台了全市产业扶贫实施意见和20__年度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安排20__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加大产业扶贫倾斜投入,将65%的中央、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全年投入5.87亿元。深化“四跟四走”模式,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全市143家龙头企业带动489个贫困村建立扶贫产业基地,774个贫困村村村有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贫困村742个,占比95.9%。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建立了4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通过保底收购、委托帮扶、股份合作、资产受益、吸纳就业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的贫困农户达13.35万户,占全市建档立卡人口总户数的72.32%;注册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6120家。按照山下“两茶一柑”和山上“菜、豆、菌、猪”的产业模式,因地制宜扶持发展“一人一亩果、一亩茶、一亩菜、一亩鱼(虾)、一箱蜂、一个大棚”到户产业,促进贫困农户持续增收。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建成并网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和625个村级光伏电站。推进农村电商扶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开设网店827家,全市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累计达到517个,110个贫困户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发展乡村文化旅行产业,全市18家旅行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辐射带动就业2.46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06元。二是推进就业扶贫。精准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发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交通补助4228万元、77745人次。实施劳务协作脱贫,完成32525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的采集、核实和录入,建立了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省内外劳务协作对接企业200余家,全市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20.4万余人,转移就业率62.73%。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爱心岗位、巾帼岗位等专场招聘会,开发护林、保洁、治安协管等公益岗位,落实“311”就业服务,全年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02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6%。三是精准落实生态补偿扶贫政策。把退耕还林政策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全市共续聘、新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68名为生态护林员,人均护林工资每年1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四是精准落实“三保障”政策。住房保障方面,20__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集中安置项目61个,建设住房5097套、52.8万平方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121人,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搬迁计划;开工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14302户,竣工13529户,完成省年度任务的127.63%;完成移民避险解困1702人。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三帮一”保学控辍力度,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一人失学辍学。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覆盖面,投入专项扶贫助学资金1.38亿元,资助贫困学生47.56万人次,实现贫困学生教育补贴应补尽补,教育资助应助尽助。推进“雨露计划”学历教育培训,全市20__年春天发放补助资金2093.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957人,秋天发放补助资金2399.8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999人,完成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737人,报账766.78万元,报账率100%,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2.48%。推进健康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镇居民参保个人缴费给予资助,资助金额8000万元,资助覆盖率达100%,参保率100%;全面建成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把居民医保、大病保障、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医院减免、政府兜底等六重保障和43个病种的特殊门诊报销纳入“一站式”系统,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1.1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县级定点医院大病集中救治率98.05%,终末期肾病等重病县域内就诊率94.37%。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实现“应纳尽纳”。加快推进“两线合一”,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200元/年以上,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170元,全额兜底保障标准提高到3400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91元。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均提高到55元/月,补贴对象77181人。

  (四)补齐脱贫短板,夯实脱贫基础。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共公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短板、奠定基础。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782处,解决17.2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年度任务的103.4%。774个贫困村全部完成电力农网升级改造,贫困人口用电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完成农村公路窄路加宽改造700公里、安保工程建设1376公里,均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完成自然村通达公路建设2191公里,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0%;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400个,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村通水泥路、通客班车。新建4G通讯基站55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85.5%,4G覆盖率达到98.6%。完成“村村响”“中央节目无线覆盖”二期补点工程开播任务,开展送戏下乡166场,为贫困村每月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场,全市85%的贫困村村民均可免费收看到中央和省15套以上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收听到3套数字广播节目,农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70%。

  (五)防范风险隐患,推进和谐脱贫。坚持预警预防、抓早抓小,切实防范扶贫风险,促进和谐脱贫。一是深入调研摸排找准风险点。组织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小额信贷、光伏电站、非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产业扶贫、扶贫领域涉贫信访舆情、返贫率、深度贫困村攻坚等9个方面的专题调研,全面排查梳理问题和风险隐患,找准风险点。二是“对症下药”落实防控措施。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全覆盖”地毯式大核查清理和专项整治,对象不精准、面积超标等突出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和逐月调度监管机制,全市扶贫小额贷款逾期率为0,所有光伏项目逐一落实了运行监管防范措施。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将扶贫资金录入“互联网+监督”系统,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两个一律”要求,实现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卡两折”全覆盖。全面完成20__年和20__-20__年脱贫攻坚县级项目库建设,全部按要求录入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和闲置资金清理,发现和纠正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出台《关于完善涉贫信访及舆情处置反馈机制的实施意见》,组建处置工作专班,强化日常调度、实地核查和督查问责,村村设立扶贫监督员,县县开通书记、县(区)长扶贫热线电话,着力防范涉贫信访及舆情风险。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将风险隐患防范工作纳入全市常态化约谈问责范围,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涉贫信访、作风治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风险隐患防范,下发专题督查通报、问题整改督办函,督促整改落实,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全年共启动常态化约谈4批次16人次。

  (六)坚持精准精细,提升基础数据质量。一是坚持真实精准开展动态调整。坚持“实事求是”和“分户甄别、分类处理”的工作原则,开展了20__年贫困对象动态调整工作,通过动态调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为184609户672332人,因自然减少、清除不符合条件对象等共减少贫困人口21788人,贫困人口数据精准度明显提高。二是全面完成贫困对象定位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开展贫困对象手机APP定位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全市774个贫困村,184609户贫困户定位信息采集,为入户核实奠定了信息基础。三是全面提升数据质量。组织开展贫困对象问题数据清洗,共清洗问题数据152979条。建立行业部门信息数据每月定期比对、协调反馈的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七)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推进作风治理。聚焦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强化治理,共发现问题线索 2893个,受理举报4459件,立案审查622件,处理处分1287人,收缴违纪资金1199.64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55.42万元,公开通报典型案件237件,为全市脱贫攻坚构筑了有力保障。一是建立了“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出台了《永州市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市20__年至20__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意见》,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和线路图,形成了“党委主抓、部门主责、纪委主推”的“三位一体”专项治理工作机制。二是开展了四大专项行动。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履责不力、作风不实、涉黑涉恶等四大类12个问题,重点开展农村水利、道路工程项目等四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了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促进了扶贫领域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三是建立了干部约束与激励并重机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三个一律”(一律顶格处理、一律“一案双查”、一律指名道姓通报曝光)严查快办。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出台了《关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若干意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表彰了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提拔重用了一批敢于担当、改革创新的干部,澄清正名了一批举报不实的干部,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八)强化队伍培训,提升攻坚能力。按照分级分类、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扶贫干部队伍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扶贫干部培训班614期、培训67369人次,发放培训教材10万余册。其中,培训市县党政领导人次、扶贫系统干部6401人次、行业部门干部5421人次、帮扶干部39844人次、贫困村干部10635人次,实现了扶贫干部“应培尽培”。

  二、特色亮点工作

  在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创新推进,探索了“互联网+”社会扶贫、“三走访三签字”、“四扶四建”激发内生动力、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扶贫特惠保等多项具有永州特色的亮点工作,全国、全省现场会多次在我市召开,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多次给予了宣传报道。

  一是走出“互联网+”社会扶贫新路子。抢抓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机遇,按照“12345”模式,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社会扶贫新路子。今年以来,着力提质升级,强化推广应用,全市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累计注册40.52万人,贫困户累计注册人20.93万人,累计帮扶受益33.75万人次。充分发挥非公企业“主力军”作用,组织引导181家非公企业投入 8.14亿元,开展项目帮扶260 个,与246个贫困村结对,带动5.46万贫困人口增收。

  二是探索“四扶四建”激发内生动力新模式。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行以“扶志气建讲堂、扶技能建中心、扶产业建基地、扶队伍建堡垒”为主要内容的“四扶四建”创建活动,通过思想发动、产业带动、培训推动、道德促动,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农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8家媒体的推介报道,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扶贫日“扶贫扶志”论坛上,祁阳县简介了“四扶四建”做法。

  三是推行“扶贫车间”进乡村好做法。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导、村组设点、就近就业”的思路,大力推进“万企帮万村”,引导制衣、制伞、数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在群众家门口开设“扶贫车间”,满足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全市共开设“扶贫车间”700余家,吸纳3.2万余名留守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1.2万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四是创新“1+5”扶贫特惠保新方式。在全省扶贫特惠保设计的3个险种范围内,增加2个险种,全面推行“1+5”扶贫特惠保,实现基本保险险种加特色保险险种全方位保障。创新资金筹措模式,推行“政府+统保”“政府+个人”“政府+社会”模式,全市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理赔14277人次,理赔金额2819.82万元,赔付率70.52%,赔付率居全省前列。

  五是推行“能人治村”“农民培训”新路径。强化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全面推进贫困村支部“五化”建设,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调整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602名、村主任655名,贫困村“能人治村”比例达63%。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在永州工贸学校建设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实践教研基地、永州市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中心,采取“农民点单”“财政买单”的方式,对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大规模免费培训,共举办“党建+产业扶贫”培训班42期,培训学员2.1万余人,带动周边群众17万余人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增收8亿余元。

  六是试行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新举措。根据自然条件、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分区划好片,分类锁定村,分色甄别户,对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实行分类分色管理,将未脱贫户列为红色“深度贫困对象”,已脱贫的低保户、大病重病户、残疾人户、重灾户等列为黄色“易返贫对象”,有稳定产业、持续收入来源的户列为绿色“稳定脱贫对象”,其余对象统一列为蓝色“巩固提升对象”,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宁远县试行效果明显。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 篇2

  20__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紧盯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全力以赴,尽锐出战,纵深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责任落实全面压实

  一是高位落实扶贫主责。严格落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及时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研究解决重大问题。10月29日,省委书记李锦斌来宣调研,认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抓得活”,给予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上率下,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掀起全市四级书记遍访热潮,全年累计开展扶贫调研走访35次、涉及42个乡镇、贫困户220余户。市委书记陶方启自7月14日上任以来,立即深入乡村、高频调研走访,并在广泛掌握基层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宣城市应该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促高质量脱贫的新路径。11月19日,陶方启主持召开“学总书记扶贫论述,促高质量脱贫攻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及李锦斌书记调研我市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市高质量脱贫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冬云经常性到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部署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督促上级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帮助群众有效解决各类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议、工作推进会议等重要会议21次,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各级各单位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着力压紧压实责任,不断健全横向到边、纵贯到底的责任体系,切实拧紧人人负责、层层尽责的责任链条。

  二是完善健全工作机制。深入梳理脱贫攻坚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脱贫攻坚责任清单》《脱贫攻坚暗访制度》等系列工作机制文件,进一步强化对市“十大工程”牵头部门以及各县区的统筹调度,做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上下联动,左右协作,一盘棋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责任清单》,将年度任务以责任书形式细化、量化、项目化分解下达至各责任单位;《暗访制度》则以“四自”方式和“四个现场”工作法(现场查看、现场指导、现场反馈、现场交办)进行暗访。通过完善机制,全面形成完整的责任链条和工作闭环。

  三是认真抓好问题整改。一是着力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4-6月份,结合20__年市县领导班子考核发现问题,深入开展问题排查,自下而上逐级建立问题台账,共查摆问题47983个,全部整改到位。二是扎实开展年中督查整改。6月份,结合省年中督查反馈的4大类80个问题,举一反三制定《宣城市脱贫攻坚基层基础提升方案》,对“三精准”、“三落实”和资金使用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面排查,共排查问题3个,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全面开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大排查。实行市、县、乡、村网格化排查工作格局,对8个方面205个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排查无死角,共排查出问题43646条,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开展第三方评估反馈问题整改。针对省第三方评估反馈74条问题,各县区点对点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做到举一反三。1月上旬,市领导组织召开两次会议,并赴基层一线督促问题整改。五是深入开展巡视整改。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深入剖析原因症结,制定深化脱贫攻坚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广泛摸排线索,建立整改工作清单,严格整改到位。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建立了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联络等四项长效机制。

  四是抓紧抓好立行立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以“四送四通”为主要抓手,抓紧抓好脱贫攻坚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落实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立行立改。10月31日上午,在李锦斌书记10月30日离宣后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李锦斌书记在宣调研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立行立改工作部署,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我市实施方案。全市各地各部门针对政治站位上是否有差距、政策落实上是否有差距、工作指导上是否有差距、作风建设上是否有差距,围绕“学、查、改、立”四个环节深入开展“四查四改”,做到刀刃向内,对标对表,从严自查,举一反三,共查摆出10个方面14个问题,精准制定41条整改措施,立行立改,成果明显。

  五是切实强化队伍力量。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扶贫队伍建设的通知》,全市共调整配强了1500余人的县乡村三级扶贫专业队伍。坚持将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干部充实到基层扶贫一线,根据贫困村致贫原因和实际需要,精心安排选派单位和干部。全市10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选派109支扶贫工作队、303名干部。对因病不能正常驻村工作、履职不到位、涉嫌违纪违法等情况的选派帮扶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全年共召回、调整改派31人。严格落实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选派帮扶干部在岗情况暗访。扎实开展“双包”工作,全市累计1.4万名帮扶联系人每月进村入户,针对致贫原因对症下药、精准帮扶,做到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出台帮扶责任人动态管理办法,对因客观原因影响履行帮扶责任的帮扶责任人,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进行动态调整,全年共调整175名市直单位帮扶责任人,确保帮扶工作规范有序、稳定不脱节。

  六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按照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行动部署,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扶贫领域8个方面36项问题开展全面“体检”和严厉整治,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开展集中和随机暗访,对落实力度不够、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109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全覆盖专项巡查,发现29类问题全面整改完毕。全年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21件,处理责任人508人(问责8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56人,组织处理352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涉案金额1395余万元。强化通报曝光,共36批次通报典型问题62个,点名道姓曝光责任人71人。充分运用扶贫信息系统及各部门大数据平台,减少村级填表报数;精简会议活动,减少发文数量,规范文件简报,严禁要求基层报送规定以外的文件报告和信息简报,调研活动严格遵守中央及省有关规定,一律轻车简从,不为迎接检查制作展板,不搞层层陪同,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二、政策落实全面强化

  一是强化产业带动。我市持续在提升脱贫质量上求突破,全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等扶贫模式,着力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7月24日,张曙光副省长对我市脱贫攻坚及产业扶贫工作给予批示肯定。产业扶贫方面:全市累计发展到村产业项目766个,到户产业项目10.6万个。全市投入资金2.407亿元用于农业产业扶贫,其中财政资金1.1665亿元,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153个,33066户贫困户享受特色种养业扶贫政策,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17个。106个特色种养业扶贫村、16250户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全部达标;到村项目覆盖率100%,到户项目覆盖率均达到90%;创建“一村一品”贫困村21个。宣城市念念虾稻轮作专业合作社获批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个基地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园区,1家合作社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13个乡村旅行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全部完工,28家旅行企业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累计带动贫困户就业1020人。109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实现100%全覆盖,电商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174人,电商领域从业贫困人口数达286人。实施村级光伏扶贫项目66个,户用光伏项目103户,总装机容量4648.49千瓦。就业扶贫方面:出台《宣城市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实施办法》,以购买服务方式,对基层平台向贫困劳动者提供就业失业、岗位推荐、技能培训、落实补贴政策等服务的给予补助。强化“三业一岗”举措,20__年全市新增帮扶就业3207人,新招募就业扶贫基地66个,提供就业岗位2145个。新建成就业扶贫驿站60个,吸纳贫困劳动者588人;新开发居家就业岗位3182个、辅助性岗位992个,共吸纳贫困劳动者1217人;结合林长制、河长制、农村保洁等开发公益岗位近4000个,吸纳贫困户就业达5000余人次;召开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41场,发布转移就业岗位28005个,发放就业扶贫资金460.22万元。

  二是强化保障兜底。健康扶贫方面: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保障“5090”工程(患50组重大疾病的,省内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90%)。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门诊、住院一站式结算”,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全市贫困人口享受综合医保88583人次,累计补偿14563.37万元,其中,“351”补偿927.09万元、“180”补偿575.02万元,“5090”累计补偿133.65万元;住院平均报销比例达90.27%,慢性病门诊实际平均补偿比达97.01%;全市15种大病专项救治1531人次,救治率达100%。教育扶贫方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无一因贫辍学。向6609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婴儿)发放资助资金1206.43万元;雨露计划全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子女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总数2116人次,资助金额317.4万元。社保兜底方面:提高保障标准,持续提升救助水平,全市2843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农村低保月人均标准7月份提高到400元,较上年增长25%;宁国市、宣州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标准为月人均560元。

  三是强化小贷发放。大力推广“一自三合”模式,坚持户贷户用原则,选准一批效益好、社会责任强的经营主体,跨区域带动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全市扶贫小额贷款余额5.5亿元,贷款户数18476户,贫困户获贷率48.35%。其中本年新增扶贫小额贷款2.51亿元,完成省定目标任务130.9%。建立健全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机制,全市共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5011万元,累计贴息1458万元。

  四是强化双基建设。对照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编制“十三五”双基项目建设方案,建立全市双基建设项目库,储备项目525个,预计总投资89.28亿元。20__年计划开工建设92个,累计完成投资22.6亿元。出台《宣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安饮工程总投资3729万元,建设工程72处,受益农村居民1.85万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20__年全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72公里全部完工,泾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828户。

  三、工作落实全面到位

  一是坚持扶持对象精准。不断提高精准识别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开展“动态管理精准度提升专项行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建档立卡情况实行全覆盖排查,对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以外的农村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严格把好扶贫对象识别“源头关”,累计清退1193户、2691人,新增107户、344人,返贫4户16人。做好贫困人口新增、清退的后续管理工作,确保工作不断档。建立扶贫开发系统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实行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周核对”、“周整改”、“月通报”,累计排查整改问题数据达16万条,切实提升数据质量。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严格执行精准退出程序,实事求是、应退尽退,坚决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20__年全市原计划脱贫904人,实际通过省第三方评估达脱贫标准931人。重点关注易返贫困难群体,经常上门联系,跟进扶贫举措,降低返贫风险。紧紧围绕群众需求,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二是坚持资金项目安排精准。全年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亿元,其中 中央资金3014万元、省资金3505万元、市县两级资金12395万元,市县两级资金较上年增列3144万元,增列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8%。实际支出18584.87万元,支出进度达98.3%。清理收回存量资金1057.3万用于脱贫攻坚,达到可统筹部分的65.2%。建立全市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平台,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财政部门均设置扶贫专账,全面加大了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到位。遵循市场规律和本地实际,精心谋划产业项目,着力提升储备质量,积极构建更为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规范项目库建设,严格执行项目“群众参与、村申报、镇审核、县审批、市备案”流程,项目资料管理更加规范。全市十三五期间扶贫项目库谋划项目13780个。20__年,全市备案开工扶贫项目589个,已完工580个,完工率98.5 %。加大对资金项目的监管力度,采取听汇报、查资料、随机点调项目等方式,从资金安排、使用管理、支出进度、资产收益、监督检查问题整改等方面对5个县区开展专项督查,累计开展各级各类资金项目督查、暗访46次,涉及资金达1.8亿元。如宣州区开展了对乡镇财政所的扶贫专项督查;泾县每半月组织县直单位、乡镇进行工作互查;旌德县重点检查了8个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等。

  三是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双包”工作方面:全市109个贫困村“单位包村”全覆盖,其中有包村任务的84个市直单位结对帮扶85个贫困村,市直单位干部2200余人结对联系贫困户,累计走访2.9万余次。全市各级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2400余万元,帮助引进项目273个,直接带动或帮助就业4000余户。“百企帮百村”方面:组织330家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以建设项目、招工、捐赠等方式帮扶109个贫困村和20个非贫困村,已投入项目513个、资金3961.7万元。全面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有效搭建帮扶需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全市累计注册94592人,资金和物品对接成功率98.85%。扎实开展国家扶贫日“1+10”系列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一线更为广泛直接参与,全市认领扶贫项目98个,认捐金额1050.85万元。县域结对帮扶方面:我市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分别结对帮扶舒城县、岳西县、砀山县。市及三个县区领导多次赴结对帮扶县调研对接结对帮扶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交流达121批次、727人次;支援帮扶财政资金3313.8万元,帮助建设项目21个;提供就业岗位2060个,就业技能培训875人,资助贫困学生119名;通过采购农产品、企业代加工、组织旅行等方式资助资金达1.8亿元。

  四是全力抓好扶志扶智。通过扶贫日活动,选树自强脱贫户40名、最美扶贫奉献企业20家、最美扶贫爱心人士25个、贫困群众贴心人100个,有效放大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采取“脱贫攻坚大家谈”、“扶贫夜访”等方式,常态开展思想教育,提倡脱贫光荣风尚。分类分级开展政策水平及业务知识培训,市、县两级共开展各种规模业务培训达136场次,参训1.8万人次,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十大工程”政策解读、信息数据、系统录入、动态管理等培训,参训人员逾3万人次。注重发挥村规民约、法治扶贫等作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去除合法权益受侵害、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树立正面导向。宣州区、旌德县在贫困村开办“爱心超市”,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大大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目前全市正在积极推广。

  四、特色做法

  (一)围绕“四个不漏”,确保扶贫工作全覆盖。一是县域推进不漏一个。前期没有承担省考核任务的广德县、宁国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号召,同步于20__年底开展了扶贫工作(根据省部署,全省36个没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于20__年7月份正式启动)。7月8日和13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对我市推进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县域全覆盖做法给予充分肯定。10月12日,全省36个县(市、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广德县召开。二是基础信息不漏一条。为提高国办系统数据质量,我市于4月初开始实行“周核对、月通报”制度,每周清洗、每月通报,累计清洗数据200余万条,核查疑点数据16万条,督促县区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整改落后县区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到位。三是问题排查不漏一人。如郎溪县87个村全部召开动态管理村民组评议会议,深化大走访,2964名帮扶干部集中完成7953户贫困户结对走访,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提升精准水平。宣州区组织帮扶责任人“村村到、组组入、户户进”,对所有村进行全覆盖。泾县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精准度提升专项行动”,全县划分三级网格,组织2336人入户开展网格化排查。四是帮扶措施不漏一户。始终坚持精准施策,针对致贫原因,找准“穷根”,结合贫困户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和资源禀赋,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共同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成效巩固。

  (二)聚焦产业带动,做好加减乘除大文章。一是做好“加”法。通过科学规划项目、提高产业效能、加大投入保障和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扶贫造血功能。5县区分行业谋划十三五扶贫项目共达8734个,总投资额16.5亿元。宣州区青虾养殖产业扶贫基地、泾县浙溪村烟叶产业扶贫基地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园区,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二是做好“减”法。坚持市场导向,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淘汰减少传统低效产业;开展产业项目风险评估预警,加大农产品市场周期预测,降低产业扶贫潜在风险;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发展产业为支撑,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如,宣州区作为全省农保扩大试点县,积极探索“基本险+大灾险+商业险”三级保障体系和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模式,全面降低农业产业扶贫风险。三是做好“乘”法。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加工园区、科创园、休闲农业等园区建设,培育打造规模产业;大力推广“三有一网”产业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数码商务生态链条;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出台激励扶持政策,放大资金使用效应;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小岭村、广德县桃州镇山关村成功入选国家级淘宝村,占全省入选数的一半。旌德县组织成立全省首家产业扶贫联盟,23家企业针对不同类别的贫困户,采取直接认领、入股和保底分红、务工和订单、示范带动自种自养等四种不同帮扶方式,共带动8个贫困村216户贫困户有效增加收入,取得良好帮扶成效。四是做好“除”法。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加大对扶贫干部的日常管理;强化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全面肃清扶贫领域不正之风。7月24日,张曙光副省长对我市做好产业扶贫“加减乘除”四字文章做法批示肯定,认为“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三)狠抓三变改革,激发扶贫工作新活力。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有力地推动了贫困村(户)增收。坚持稳中求快,整市推进农村改革。市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宣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方案》,7个县市区制定“三变”改革试点方案,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三变”改革。20__年149个村完成“三变”改革,20__年扩大试点,新增262个村。宣州区、郎溪县、旌德县20__年整县推进“三变”改革。全市所有的822个村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411个村实施“三变”改革,占全省“三变”村的1/9,97个贫困村完成“三变”改革。坚持因村施策,激发带贫减贫新动能。因地制宜,整合村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各类模式,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对我市因村施策抓好农村“三变”改革的做法作出批示,给予了肯定。积极试水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自旌德县颁发全国首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书和全国首笔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抵押贷款以来,全市通过“园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吸纳就业”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务工、资产收益,全面提高贫困村经济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旌德采取“电商+基地+农户”模式,8个贫困村参与签订农产品网货基地建设三方协议,组织电商企业订单收购;泾县星火旅行公司建设“云岭镇扶贫直通车基地”,线上线下结合,探索“三直三通”综合扶贫模式。坚持改革引领,持续提高经济收入。加大资金投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各级财政安排资金8300余万元专项用于“三变”改革,全市新增家庭农场1627个、农民合作社219家,共落实产业项目570个,带动资金投入28.26亿元。411个“三变”村20__年实现经营性收入8102万元,较改革前增长3.9倍,村均收益19.71万元,农民户均增收1150元。20__年在 76个贫困村实施99个资产收益项目,村集体经济增收190.78万元,带动12040名贫困户增收179.62万元。

  (四)创新机制模式,织牢健康扶贫保障网。探索“互联网+健康脱贫”,创新基层诊疗新模式。针对基层缺医的痛点,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旌德县试点项目,对贫困患者提供精细化的诊疗方案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帮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服务,得到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李国英省长的批示肯定。目前“互联网+健康脱贫”工作已在5个县区全面推开。靶向瞄准因病致贫,去“存量”、防“增量”。深入实施“5090”工程,全市设立专项救助资金410万元,将50组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一站式”结算管理,贫困人口50组重大疾病报销比例从77.52%提高到91%。针对存在因病致贫返贫的高危群体,各县区制定出台大病医疗再救助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健康脱贫保障关口前移。组建紧密型医共体,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市人民医院与旌德县人民医院组建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各县市区组建9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开展“家庭医生提质提效年”行动,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医防脱节”问题。开展“双百”考评,保障脱贫资金安全。每个季度对医院开展综合绩效“双百”考评,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严打乱住院、乱检查、乱收费、大处方等过度医疗行为,追缴50余例违规住院新农合补偿资金,全市贫困患者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0.3%。今年国务院对我市提高区域内就诊率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等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我市健康脱贫工作在全省健康脱贫三年攻坚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20__年,我市将以习近平 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推进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重大机遇,立足新阶段,树立新理念,奋力新作为,坚持把提高质量和稳定脱贫放在首位,全面完成年度减贫和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到相互衔接。结合“十三五”规划和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找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契合点,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谋划布局,形成优势互补,从产业升级发展、乡村文化复兴、基层组织党建等角度入手,解决好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二是统筹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做到相互结合。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行“四带一自”、“三有一网”等模式,着力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完善健康扶贫、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资源,切实提高保障能力,防止贫困农户因灾因病致贫返贫。

  三是统筹贫困对象与非贫困对象,做到相互均衡。重点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旗帜鲜明地把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定位、精准布局到革命老区。加大对非贫困村扶持,加快发展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在资金和项目上向非贫困村倾斜。加大对非贫困村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强化非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向非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四是统筹外力帮扶与内生动力,做到相互补充。落实“四送四通”直通车扶贫举措,抓好扶志扶智。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家风、美好乡风。办好办实各种类型的扶贫夜校,加大针对性技能培训。强化法治扶贫,对不依法赡养老人的,要形成舆论压力,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

  五是统筹基础工作与高质量脱贫,做到相互促进。强化工作举措,在“三保障”上再发力,在“三精准”上再突破,在“三落实”上再强化。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一轮重大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双基”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基础和活力。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 篇3

  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推进产业发展、两房建设、基础设施、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__年,区贫困村个,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0__年数据清洗后,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万户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全省个深度贫困村区就有个。20__年,区个贫困村、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0__年,区退出贫困村个(含深度贫困村个),脱贫万户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0__年,我们计划退出贫困村个,退出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将降至%,实现整区脱贫摘帽。现将今年以来脱贫攻坚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全面统筹推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摆在首位,聚焦“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重点内容,先后召开会议次。制定出台实施方案,通过单位自考、随机抽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召开大会,从政治高度重新审视脱贫攻坚工作,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扎实安排。出台《关于的决定》,逐项明确产业发展、两房建设、安全饮水等项扶贫工作总体任务、年度计划、完成时限、工作措施和资金来源,不断加快工作进度。先后召开会议次,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突出问题。三是创新推进机制。推行“工作法”,逐级夯实区级领导、科级领导、包扶干部、“四支队伍”责任,实现贫困户被包扶和干部帮扶贫困户100%全覆盖,推动力量向一线下沉。整合全区督查力量,成立组,建立定期考核督导机制,倒逼各项任务落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脱贫攻坚考核分值从分提高至分,不断强化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鲜明导向。

  (二)聚焦反馈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一是明确整改标准。对中省指出共性问题,坚持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举一反三,努力把问题找全找准改彻底。对各级反馈面上问题,进行全面筛查,形成问题清单,进行彻底整改,确保同类问题决不出现。对我们自己摸排出来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逐条逐项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全面整改到位、取得实际效果。二是强化整改措施。坚持领导带头,尤其是各镇办包抓区级领导、各镇办和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力促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夯实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问题整改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线路图、任务书,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推进。三是坚持分类整改。对产业扶贫、抓党建促脱贫、作风建设等不同领域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对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完善制度机制并长期坚持。目前,区认领的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个问题,已整改到位个,完成阶段性任务个,其余问题正在按时序整改;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个问题,已整改到位个,其余问题正在按时序整改。

  (三)对标退出标准,夯实脱贫基础。一是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因人因户落实精准帮扶举措,贫困户收入稳定增加,年度计划脱贫的户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已达标户,剩余户预计月底顺利达标。二是大力实施通村(组)道路工程。已完成深度贫困村通组路公里、油返砂治理工程公里,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指标基本实现。三是加快推进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处安全饮水项目已完工处,在建的处中处将于月底全面竣工,文章系壹号秘书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处集中供水项目月底完成,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四是积极实施农村电网升级工程。全区电力入户率达%,动力电实现个行政村全覆盖。五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两房”建设。“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户已交钥匙户,其余户将于交钥匙;装修户,开工率%;入住户,入住率达%。危房改造户,剩余户预计竣工。农村土坯房改造开工户,剩余户,预计月底全面竣工并入住。六是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全区参合率达到%,“四重保障”及时足额报销,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达到%以上。七是实行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救助政策,对全区摸排出的名疑似辍学学生,已全部实施送教上门或劝返入校。

  (四)聚力攻坚克难,提升脱贫质效。一是不断壮大脱贫产业。大力发展光伏、食用菌、菊芋、劳务等脱贫产业,发展光伏兆瓦、食用菌万袋、菊芋万亩,建立光伏和食用菌“双认领”增收联结长效机制,中长期产业覆盖贫困户达%,贫困群众劳务输出万余人。新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万亩,新建核桃标准园万亩,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扎实推进宁商扶贫协作。健全扶贫协作机制,签署宁商扶贫协作战略协议,进一步明确深化园区攻坚合作、推进产业对接等项任务,今年已到位苏陕扶贫协作资金万元,组织申报项目个,项目建设期内共带动户贫困户年均增收元。强化结对帮扶交流力度,组织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南京市交流学习考察,召开“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场次,组织名农民工到西安等地务工,输送名贫困劳动力到南京就业。三是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广“扶志六法”,广泛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组织文艺下乡演出余场次。强化社会公德和村民道德建设,以“感恩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家国历史大家讲”“歌颂祖国大家唱”等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加快文明镇村创建,开展“家风家训美商州”活动,完善“爱心超市”运营机制,形成鼓励勤劳、弘扬美德的良好导向。

  (五)坚持党建领航,凝聚攻坚合力。一是持续建强基层组织堡垒。聚焦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支部“对标创优”、达标支部“对标提升”、后进支部“对标整改”、软弱涣散支部“对标整顿”行动,使基层组织组织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化“党建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推行“支部抓产业、能人办实体、党员带群众”模式,探索“承诺、践诺、积分、评议”一体化办法,把党员责任区、先锋岗设在脱贫基地、致富项目、产业链上,全区名“双带”型党员创(领)办合作经济组织个,吸纳户贫困户入股。新增新型经营主体个、产业大户户、“三变改革”示范点个,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党建领航作用进一步得到凸显。三是凝聚提升脱贫攻坚合力。制定出台《商州区进一步强化“四支队伍”管理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调整选派名后备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名干部驻村帮扶,动员个非公企业参与包扶工作。用足用好“三项机制”,先后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名,表彰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个、先进个人人,调整召回第一书记人,组织约谈人,脱贫攻坚一线队伍进一步优化,活力不断增强。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市要求及群众期盼还存在不少差距。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力。安全饮水个别工程不能在月底前全面完工,一些镇办管护机制不健全,部分镇办存在干旱季节供水不足问题。尚有条公里通组路项目进展缓慢,有的村病害路面治理不彻底,尚未完全达标。

  二是“两房”建设进展滞后。易地搬迁安置点全区还有楼未完工无法交钥匙,个别搬迁点大小配套建设滞后,危房改造进度慢、改造不彻底。

  三是扶智扶志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部分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尚未彻底根除,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文章系壹号秘书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还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好来调研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聚焦“万人脱贫、个贫困村退出、全区整体摘帽”总目标,对照“576”标准,统筹各类资源,强化帮扶措施,注重志智双扶,力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是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夯实三级书记抓脱贫责任,严格落实“工作法”,强化对四支队伍的管理培训,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凝聚强大攻坚合力。深化“党建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双强双补”主题活动,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层基础。

  二是加快补齐基础短板。加快推进易地搬迁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十三五”易地搬迁贫困户月底前实际入住;加快危房改造,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并实现全面入住。尽快完成各类达标认定工作。大力实施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持续壮大脱贫产业。持续深化产业扶贫项目,做大做强光伏、食用菊、劳务、菊芋四大主导产业,强化光伏基地的科学化运维管理,力争食用菌发展规模达到亿袋,组织贫困户劳务输出万人。扎实推进“一村一策”,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土蜂等特色种养业,加大豆腐、香菇等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政策兑现力度。认真落实“一免一补”“两免一补”和大学新生资助等政策,实现各学段农村学生补贴政策全覆盖全保障。严格兑现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标准,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五是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进一步强化措施,夯实责任,严格按照问题整改的时间节点要求,逐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逐项逐条抓好落实,严格实行销号管理,特别是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按期全面整改到位。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 篇4

  20年的日历即将翻过。一年来,我店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店上下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省、市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和谐创业、科学发展,取得了“三个文明”和“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今年我店按照“以重点书、文教书和读书活动用书带动一般书销售”的发行战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集中突击一般图书的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具体做法是:

  一、合理调整图书品种结构

  在进货方面,相应增加了科技、社科、计算机和农业科技用书的进货量,积极调整了卖场图书结构,形成常销书、动销书、畅销书组合成合理的备货体系,呈倒金字塔形状。

  二、抓好门市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以发行集团公司“星级营业员”评选活动为契机,在全店开展了“比一比、看一看”创先竞赛活动,形成了一种学先赶先的良好气氛,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三、店堂内外营销结合,扩大一般图书销售

  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在门市销售的同时,加大店外销售力度。年初,对每个员工制定了店外元的销售任务,与绩效挂钩,促使大家走出店堂,努力扩大一般图销售。同时,积极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图书促销和展销活动:春节期间举办了“迎新春图书展”。“五一”期间举办了黄金假日图书展。“六一”举办了“快乐成长”少儿图书展。春秋两季开展了中小学教辅大联展。借“亲子工程”之力,让家长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家长带领小孩一起读书,在我县掀起读书高潮。通过以上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依托节日气氛,创造市场效益,增加销售额。在搞好门市销售的同时,我们抓好了全县中小学生“亲子工程”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用书的征订发行工作。并与教育局成功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读书活动演讲、征文比赛,产生了好的社会效果。

  四、加大了图书、音像制品等商品的宣传

  今年我们和县教育局在上高电视台合办了《教育天地》固定栏目,每星期在黄金时段都会向读者进行新书简介,在节假日发布一些促销信息,在春秋两季开学期间,向全县中小学重点推荐一些教辅用书,带动了一般图书的销售。

  总之,这一年中,在全门市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之下,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明年的成绩将会更加辉煌。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 篇5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啥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新时代诚信好少年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风尚,塑造学生的诚信品格,培养高素质的诚信公民,本着“诚信考试,诚信做人”教育目的,__县堂头中学以“诚信考试”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

  一是召开诚信考试动员大会。708班率先发起以“诚信考试,诚信做人”为主题的旗下讲话,进行诚信考试大动员。在学校的“考试节”启动仪式上,学校提出,“考试节”即“诚信节”,学校发出“诚实做人,诚信迎考”、“我诚信,我光荣”、“诚信考试,考出品质”等倡议,同学们庄严承诺。

  二是考试违纪典型案例宣讲。由校园广播站推出考试违纪舞弊典型案例宣讲会,加深考生对国家教育考试管理规定的理解。

  三是举行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师生全员参与“诚信迎考”主题教育班会,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考生守则》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各班还开展诚信大家谈、诚信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进行宣誓。

  四是召开诚信宣传家长会。学校在家长会上进行诚信宣传,号召家长和学校一起,共同对小孩进行诚信教育。

  五是征集诚信宣传标语。各班积极响应,纷纷亮出自己班级的诚信宣传语,如:“用实力说话”、“考试的失败是知识的暂别,舞弊的`成功是诚信的远离”,“与诚信携手,与舞弊挥手”,“让考试沐浴诚信的阳光,让自己拥有坦荡的人生”。

  六是“诚信”主题黑板报设计大赛。学校首先刊出“诚信”主题黑板报,营造活动气氛,开启各班黑板报设计大赛报名通道,各班自主报名,争优争先。

  七是建立“诚信”考场。教导处在模拟考试中设立“诚信考场”,制定了“诚信考试补充规定”和“诚信考试”异常情况处理预案,使得“诚信考试”得以顺利进行。

  八是监督与检举并重。学校安排巡视老师,设立检举箱,若发现有同学作弊,或检举内容经核查事实成立,本场考试做零分处理,并记录教务处档案。

  九是完善诚信反馈机制。参与考试管理的所有老师在考试结束后需填写诚信情况反馈表,便于及时发现失信问题根本,有效提出解决措施。

  十是监控室助力诚信教育。学校定期开展“无人监考”诚信考试活动,时刻检测学校诚信教育的成果,并及时在学校“每日播报”中反馈检查情况。

推荐站内搜索:阅兵式观后感400字左右、四川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西游记读后感、中国梦演讲稿 3分钟专升本学校、四川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关于情感的日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会计考试题库、桂林山水作文400字、

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脱贫总结个人总结(通用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0106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