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一篇: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 第二篇:对推进小康和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 第三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 第四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 第五篇:推进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农村小康进程
-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强化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种新兴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走进了乡里村间,大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也要看到,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镇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和现状,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突出问题,为下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特对全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程度等有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调研。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镇现有1间2014年建的数码阅览室,2间2014年建的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1间2014年建的3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1个客家民歌协会和三个民间健身队。职业中学、中心校等学校受**市教育局和**双重领导,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文化设施齐全,学校环境优良。村级建设有5个篮球场、武教村委会的七件健身器材,使文化站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有了新的阵地。12间2014年建的8平方米的文化书屋,发挥着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
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镇政府高度文化建设事业,把其纳入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中,安排一名镇宣传委员(学历大学本科)分管主抓文化建设工作,并配备了专职文化站站长各村(居)委会、各单位文化室都设有兼职文化员,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学历,无工作报酬;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相应的建立了各类组织机构,尤其是中小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文化建设走在了全镇其它单位的前列。中小学校建有一支学识渊博、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该队伍常年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发挥着文化宣传作用。目前,全镇从事文体人才的人数达20余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学历均为高中以上,他们能结合阶段性工作和时令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镇把群众文化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寓教于乐。年开展文体活动达2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月三"文艺活动、农民职工篮球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客家民歌会、健身舞表演等。各村能够利用文化室,在节假日及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马岭排苗村村委会就是一个典范,能够利用文化活动室经常开展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宣传文艺活动,表演的节目都是农民自编、自导、自演,通俗易懂的竹竿舞、客家民歌、蒲扇舞、苗歌等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强化和改进文化工作,使文化建设有新的突破,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基地作用,做到师资、教材、课时、效果"四落实",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开展德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篇:对推进小康和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市作为**省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市,在“学习调研”阶段,本人严格按照“百千万”(即驻百村、访千企、进万户)要求,开门搞活动,蹲点搞调查,入户摸实情,调研出思路,努力做到“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原因上来,带着课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在12月10日至30日这20天的时间里,先后到市文旅局、文联等机关部门,深入仙女镇、小纪镇、
浦头镇等镇,以及丁伙镇双华村、丁沟镇曙光村,走访20多个农户、30余人,就“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全力推进小康建设”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并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作为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农村文化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好机遇。就我市而言,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农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发展态势喜人。
一是抓阵地,基本覆盖三级文化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社为重点,以家庭为拓展,镇、村(社)、户三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基本覆盖。9个镇文化站按照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藏书10000册、活动室5个以上的标准基本达标;249个行政村已建成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图书不少于1200册、报刊杂志不少于30种、音像制品不少于100张的“农家书屋”;不少自然村庄已确定1-2户文化中心户,作为村级书屋的下伸点,统一管理,便利群众。
二是抓活动,不断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按照彰显特色,打造亮点的思路,一批文化活动精品拿得出、叫得响。以邵伯“民歌”、武坚“莲湘花鼓”、丁伙“龙狮”、真武“扬剧”、大桥“三江锣鼓”等为代表的农村特色文化活动正逐步呈现;以宜陵的“东陵之春”、浦头的“长青之歌”和武坚的“春到水乡”等广场活动为代表的农村主题广场文化活动板块渐显成熟;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的耍龙灯、舞狮子、荡湖船、踩高跷、送麒麟、抢财神等民俗活动吸引力日益增强;“双百”(广场彩虹演百场、文艺演出进百村)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已成为展示农村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学校文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抓服务,逐步推进文化乐民工程。坚持把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到农村群众,切实维护他们的文化权益。“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达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每镇每季演出一场戏剧。此外,在学校开展学生专场电影放映,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大桥等镇举办“电影放映周”。镇级文联建设率先破题,在大桥、小纪、丁伙、邵伯等4个镇成立镇级文联,整合农村文艺力量,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传统特色文化得到挖掘和整理,公布了第一批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呈现了不少特色与亮点,但面对繁荣发展的新课题,不少制约的因素和亟待破解的难题仍然存在。一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靠,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功能和地位认识不足,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缺少行之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投入不够,政策性规定不多。二是农村文化阵地的的吸引力不够强,存在不达标、低达标现象,一些镇文化站功能落后,徒有虚名,一些村“农家书屋”图书单一,无人问津。三是农村文化人才培养不够有力,专职的怕干事,“老龄化”、“学历低”,业余的想干事,却是“杂牌军”、“无组织”。四是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缺乏“造血”功能,仍然以“送”为主,缺少创新,参与度不高,吸引力不强。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民、惠民、富民为目标,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四大工程,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一、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实施文化阵地强基工程。一是乡镇阵地抓达标。坚持以综合性、多功能为目标,按照集图书室、数码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科技培训室于一身的要求,分批次对13个镇文化站进行达标改造升级,装备电脑、图书杂志和教育光盘,加快形成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功能。二是村社阵地抓拓展。明年“农家书屋”建成率将达100%,在此基础上,通过镇村联动、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等途径,拓展“书”的渠道;通过读书交流、辅导讲座等手段,提升“读”的效果,让数十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书香。三是家庭阵地抓辐射。着眼家庭这一农村文化的最小单位,以热爱文化事业、热心文化活动的老干部、老艺人、老教师为主体,在每个村选择3-4家文化中心户,既作为村级书屋的下伸点,也作为农村开展小型文体活动的集结点。由村统一管理、协调,与农家书屋互动交流,共享资源,同时引导他们开展棋牌比赛、戏曲演唱、乐器演奏等健康、有益
的文娱活动,辐射乡邻,形成气氛。
二、量质并举,凸显特色,实施文化活动精品工程。一是项目化推进。着力以项目化的思路,引导各镇挖掘农村文化活动资源,进行整理、包装和提升,形成领导牵头、专家策划、部门运作、群众参与的格局,着力催生一批以“农民参与、农民享受、农民快乐”为主题的项目活动群。同时,要不断健全“文化下乡”机制,重点
在“送书、送电影、送戏剧”上下功夫,并细化时间,优化内容,活化形式,切实增强下乡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品牌化引领。不断提升“一镇一品”内涵和外延,努力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团队”,积极做响**农村文化品牌。三是立体化实施。深刻分析我市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现代文化活动的特质,要注重相互融合,走立体化实施和多样化发展之路。围绕农村传统文化,以现代形式为依托,组织好家庭才艺表演赛、农民歌咏比赛、戏迷演唱会、农民书画展、田园风光摄影展和农技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以人兴文,专兼结合,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培养一批经营有方的管理人才。强化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培训,按照“五会”(会管理、会公关、会辅导、会组织、会经营)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座谈和现场交流等形式,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强化对镇村“文化经济人”(民间文艺团体负责人)的管理:注重规范,即在从业资格认证、规范演出内容等方面,管好他们的从业行为;注重引导,集中培训与分片教育相结合,学习文化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他们综合素质。注重鼓励,在经费、场地、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多途径鼓励他们为组织农村文化活动出力。二是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演艺人才。本着“扩大数量、发挥功能”的原则,加快镇级文联建设,加快特色文化协会建设,采用文化研讨、技艺交流和参观学习等形式,强化对基层演艺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使他们成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的骨干。同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准入和评级机制,实行民间演出团体人员持证上岗,并进行专家评级,实施差别化管理,把所评等级与报酬挂钩,形成争先创优的导向,激发他们的潜力与活力。三是培训一批技艺精湛的编创人才。利用“双百”、农民文艺演出等活动平台,重点关注和跟踪一批扎根农村的编创人才,并通过开展高层次培训、职称评定和城乡互动交流等形式,让他们由“杂牌军”转变成“正规军”,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艺术家”。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创作,择优其作品参加国家和省市的文艺创作竞赛,对获奖者进行宣传和奖励,努力让有实力、有能力的文艺编创人才脱颖而出,并力争造就一批省市知名的农民“作家”和省市有名的农村“新作”。
四、着眼长远,固化于制,实施文化机制创新工程。一是优化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的要求,要更加积极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精力、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实行倾斜,并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格局。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协调、联席议事和项目分工等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在规划、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强化投入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把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同时,强化跟踪监督,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要设立农村文化专项资金,保证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资金要求。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发展,引导基层通过广告冠名、集资赞助和项目筹资等办法和手段,不断拓宽农村文化活动的经费来源。三是硬化考核评价机制。要健全规范易行的考评机制,形成百分考核细则,把农村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镇村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的考核,纳入干部实绩的考核,硬化要求,细化目标,量化分值,形成政策导向,激发各方活力,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同步实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工程。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离
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只有在农村基层强化法治文化的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内驱力。当前,在我国强化法治文化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十多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呢,也毋庸讳言,在农村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大量与法治社会相悖的现象,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在全社会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则是最深层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离开了法治文化,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民有9亿生活在农村,要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基于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需要。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治”文化,是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重礼轻法,重德轻刑;“人治”高于“法治”;重刑轻民,重义务,轻权利等等。这些传统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仍然在阻碍着我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特别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着阻碍作用。要消除传统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并借鉴国外现代法治经验和整个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
(三)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必然是法治社会,离开了法治的保障,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法治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价值和目的就在于裁判世间纠纷、惩罚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也是矛盾、冲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法治文化有助于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气氛,有助于保障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当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当前农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治文化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前,阻碍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农村一些地区至今还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有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气氛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还较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并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因而严重地毒害了
第四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14-10-4
11:46: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同步实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工程。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
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离
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只有在农村基层强化法治文化的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内驱力。当前,在我国强化法治文化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十多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呢,也毋庸讳言,在农村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大量与法治社会相悖的现象,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在全社会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则是最深层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离开了法治文化,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from http://www.ybask.com/fanwen/fw/201410/298063.html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民有9亿生活在农村,要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基于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需要。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治”文化,是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重礼轻法,重德轻刑;“人治”高于“法治”;重刑轻民,重义务,轻权利等等。这些传统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仍然在阻碍着我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特别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着阻碍作用。要消除传统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并借鉴国外现代法治经验和整个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
(三)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必然是法治社会,离开了法治的保障,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法治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
致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价值和目的就在于裁判世间纠纷、惩罚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也是矛盾、冲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法治文化有助于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气氛,有助于保障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当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当前农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治文化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前,阻碍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农村一些地区至今还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有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from http://www.ybask.com/fanwen/fw/201410/298063.html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气氛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还较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并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因而严重地毒害了
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导致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
有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治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欠
发达、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有的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气氛;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赌博成癖;有的受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其负面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致使部分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
三、加快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怎样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保障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逐步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from http://www.ybask.com/fanwen/fw/201410/298063.html怎样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可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一)强化农村法治文化宣传,营造依法办事的社会气氛。
“五五”普法规划首次将农民列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为此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气氛,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
着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村镇规划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招标投标、城乡流通体系有序构建、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障、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等,都与法律法规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中,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农村“大普法”的格局,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和实际,以“关注民生,普法惠农”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梓、丰富多彩的农村普法活动,把法律真正交给农民,使农民了解法律,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深入人心,使法律能够在广大农村扎根开花。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治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进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要以村级“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注重选择农民身边需要的法律,开展普法互动活动,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向积极关注转变,把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要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的农民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新闻媒体、法制文艺等平台,大力宣传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使之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让农民对普法宣传效果看得见、摸的着、记得住,并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二)完善农村民主制度,构筑安定有序的法治屏障。
要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契机,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强化村民自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制治”的转变。from http://www.ybask.com/fanwen/fw/201410/298063.html要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扎实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人,成为民主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切实体现“以人为本”,进而不断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提高,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做到“民选干部为人民、民选干部受监督”,同时要求村干部积极带头守法,使村级决策管理和财务活动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的轨道,还政于民,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监督。
(三)强化道德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的精神支撑。
构建和谐法治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要从法律制度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还要提供教育和引导,从道德文化上营造谅解宽容的和谐意识,提供和气、和睦、和谐的精神支撑,为法治和谐农村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形成社会进步的凝聚力。要建立起以法律为核心的农村新道德体系,推动法律与道德走向统一。
要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以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形成学法律、讲道德、树新风的文化气氛。。
(四)强化涉农执法力度,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
强化对农民的司法保护,依法切实维护农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为此要合理设置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机构,降低农民的诉讼成本。要建立高素质的农村司法队伍和涉农执法队伍,保证其独立、公正,依法行使职权。要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的犯罪活动。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和非法吸收农民存款、集资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要落实村“两委会”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监督制度,推动村务财务公开。要落实农民群众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非诉类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完备执法监督机制,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执法违法行为,定期对执法、司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树立法律的权威。
(五)健全利益协调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
建立和谐法治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注重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和利益协调制度。一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from http://www.ybask.com/fanwen/fw/201410/298063.html健全慈善救济、优抚福利、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资助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不稳定因素。二要建立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后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三要建立完善农村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净化农村社会环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四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处置机制。针对民间纠纷存在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规模扩大化、行为激烈化这一难题,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积极排查调处农村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打牢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五篇:推进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农村小康进程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农村小康进程
弘扬大泉州文化是泉州世纪发展战略。泉州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离不开占泉州人口61%的450万农民群众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几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建设“大泉州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点,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文化和精神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奔小康进程。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由于历史原因,地处前线,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说,“泉州无处不文化,可惜文化尚无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泉州市越来越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注重文化设施的投入。1990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强化文化站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解决文化站定编问题的通知》,1998年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的通知》。2014年市委也在广大农村乡镇中开展“五个有(即每个镇村有一个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站)、有一个广播电视室和配套广播电视收转设备、有一个规范的卫生所、有一个文体活动场所、有一支宣传文化队伍)”创建活动。2014年出台《关于强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相继出台强化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各职能部门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各项行业标准。经过几年扎实努力的工作,至2014年,全市沿海地区85%以上的农村和内地山区60%以上的农村乡镇基本达到“五个有”的标准。21世纪泉州进入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阶段,2014年党委宣传部也作出建设农村文化先进示范工程的决定,这一决定不仅在设施完善方面,而且在领导机制、组织机构、活动要求、经费保障、市场建设、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全面的内容,在质的要求上赋予了农村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的内涵。
泉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经济发展同步,泉州市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九五”期间为例,泉州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工程建设资金2亿多元,仅百万元以上的文化设施就有21项。市政府坚持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2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农村文化基(更多请你搜索:wWw.hAOwoRd.cOm)础设施建设。沿海经济较发达的晋江市,在短短4至5年时间里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就超过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总和。泉州既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是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还善于打“侨牌”和“台牌”,积极发动海外侨亲、港澳台胞及民营企业家开办文化公益事业。
目前,泉州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已经基本健全,实现了县(市)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文化室。一批基层文化设施达到一流水准,3个图书馆、2个少儿文化示范园、1个文化站被授以国家级馆(园、站),4个县的文化馆正在向文化部申报一级馆。泉州和2个县(市)被授以全国文化模范市,4个县区被授以全国体育先进县。
强化引导,突出管理,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观从接受型向选择型转变,从观赏型转向参与性,民间文化社团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军突起。浓郁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构筑了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泉州,民间职业剧团、南音社团、诗书画谜社团、铜管北管十音乐队、舞龙舞狮队有将近1000个,平均每天有70多台戏在农村上演。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强化对农村基层各种民间文化团体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引导各门类艺术团体成立了协会,订立公约,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约束。文化部门与民间团体的关系,也由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与服务,如提倡演定型剧目,建立剧本审查、排练督察、演出巡查、年度考核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健康发展。
泉州各地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两场大型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十分注重对自身地域特色文化的梳理、挖掘、保护和弘扬。如安溪将民间传统的斗茶改成了高雅的茶王、迎茶王等活
动,培养了一大批茶艺人才。文化与经济形成了互动共荣的关系,往往一地的文化传统同时形成了它产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它产业的发展。例如安溪的茶文化,德化的陶瓷文化、惠安的石雕文化等等。这些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惠安石雕、德化陶瓷、鲤城工艺品、晋江戏剧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农村,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规模,树立了一镇一村的文化品牌形象。
打造精品,增强辐射,进一步丰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内涵
丰富多彩的农村民间艺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脱颖而出。怎样引导好文化的多样性,泉州从三方面整合、导流民间文化的力量。
一是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带动了农村整体文化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十几年来,泉州以精品生产为龙头极大地带动了农村文化的进步。安溪高甲剧团创作和演出的高甲戏《玉珠串》,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使原本濒临衰弱的剧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不仅救活了一个剧团,凝聚了一支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短短两年多时间,这部戏在农村演出了500多场,农民爱点这出戏,爱看这出戏,受欢迎的程度出乎意料。泉州聚合国办剧团和民办社团的优势,每年都有规划地重点扶持一两个作品的创作、演出,磨砺了一部部优秀作品,平均每年捧回3个群星奖,“八五”以来先后有9个剧目15次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由市政府设立的综合文艺最高奖——“刺桐文艺奖”,在发现后备人才、激励精品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以打造文化品牌为契机,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方第一大港”,历史上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此汇集,10余种宗教在此和平共处,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典型特征。泉州以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和泉州南音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强化农村各地重要文物景区的修缮、历史文化遗存的整理挖掘、民间艺术精粹的提炼,极大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三是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强化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泉州每年都要组织一两次国际性、示范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国际木偶节、国际南音大会唱、旅行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了20多次。这些重点活动,既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所需,促进了经济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给民间文艺团体表演、展示自我和检验成果提供了广泛的活动场所。同时,泉州每年都举办以民间为主体的“威远楼之夏”戏剧节、广场文化艺术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 以及各类戏剧、农村题材文艺会演等,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化人才。
猜你喜欢以下相关文章:
怎样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怎样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推荐站内搜索:三级网络技术上机题库重庆高考网、周记范文、小学生英语演讲稿、河南自考成绩、教师节祝福语、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周记200字、河北自考报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