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会领导讲话稿(精选3篇)
科技大会领导讲话稿 篇1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来这个会要在全国、全省科技工作大会以后紧接着召开,但考虑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要突出郴州特点特色,特别是根据郴州的实际制定我市科技跨越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所以准备酝酿这个会的时间比较长。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会议先后进行了专题研究,集中了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也包括市科技局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应该说这次会议准备是充分的,工作指导性、针对性是很强的。今天这个会表彰了一批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等几个文件,瞿海市长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我完全赞同。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的部署和下发文件的要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
近年来,我们以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着力点和关键,把科技创新提到了新的高度,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郴州,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实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体制机制的全面优化提升,推动郴州从一个科技欠发达城市变成一个科技实力整体提升、重点领域形成特色、关键技术拥有话语权的创新型城市。我们每年都召开不同形式的科技工作会议,组织各个层面的科研交流活动,借助市校合作、市厅合作、市市合作、院士郴州行等载体,积极发挥本地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切实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的基础不断夯实,一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兴未艾。今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改革活力、创新活力将一同迸发,将为郴州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科技创新的使命是加速推动郴州起飞
科技创新,是历史进步永恒的话题、永恒的动力。但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使命,现阶段郴州科技创新的使命就是加速推动郴州起飞。
“起飞”,是我们根据当前郴州发展所处阶段确定的目标定位。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起飞阶段是关键阶段,几乎每个经济体都会经历发展的“起飞”阶段。“起飞”阶段的持续时间,首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起飞之前以农业为主,起飞过程中制造业会逐渐扩大,起飞结束后服务业占比超过50%。除产业结构变化以外,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经济“起飞”的必然要求,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城镇化。起飞结束的标志是大部分人从事非农业的工作,住在城市或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城镇化将成为未来20xx年中国经济起飞的最大潜力。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资和较高的要素生产率,为经济起飞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建立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以及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三是有制度的变革。这三个条件,都是创新驱动的本质要求。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为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推动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真正实现郴州起飞。
当前,我市经济结构、综合竞争力的短板,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概括起来:一是缺少创新的主体。 我市企业大多是从资源采掘、冶选等领域中起步的,虽然有传统矿山国有企业转型的“新五虎”和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九大金刚”作为企业创新的代表,但整体而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没有摆脱资源路径依赖,没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脱胎换骨”,整体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二是缺少创新的平台。 创新平台数量少、层次不高,特别是协同创新的平台不多,真正结合产学研用的平台不多。三是缺少创新的投入。 今天的投入决定明天的竞争力。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20xx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5%以上。20xx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仅占GDP的0.82%,与全国超过2%差距大,不到长株潭三市的一半。四是缺少创新的气氛。 社会总体缺乏创新的导向、创新的机制和创新的环境。大多引进或考录的人才,还热衷于挤在公务员队伍或财政拨款的单位,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对郴州而言,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切实按照党的的部署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重视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和推动郴州起飞。
二、科技创新的路径是循序渐进、开放合作
郴州是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的城市,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少,专业技术人才少,人均受教育水平没有比较优势,社会创新的存量资源不足、增量引进有限,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环境不优。这些,决定了我们开展科技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循序渐进、开放合作的路径,广泛整合各方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在坚持抓好自主创新、基础创新的基础上,注重集成创新,更加突出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更加突出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性创新,步步累积实现科技创新质的跨越。这个问题我们一直讲,不光是创新,包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引天下之才为我所用,集天下的资源为我所用。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信息化发展非常快,特别是有了高铁,郴州处在长株潭、珠三角两个大的城市群之间,就是要善于把资源和人才吸引到郴州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海、江苏、浙江有一个现象,就是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现象。上海的工程师利用星期天,到江苏、浙江一些企业帮助人家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最后把整个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和巨人企业发展起来。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不仅仅是科技问题,包括我们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我们的产业发展,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把两地的资源整合起来,这个潜力、虚拟主机非常大,所以一定要用区域合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来整合这些资源。
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科技创新。古今中外,后发地区实现超越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但后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先后都在科技创新上各领风骚,甚至新兴的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在科技创新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国的台湾、深圳等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特别是深圳在很短时间内,已经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先进城市行列,诞生了huawei、中兴、腾讯等世界级的创新企业。这说明:科技创新只要走对路子,实现后发赶超是完全可以的。一要把握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二要选准主攻方向。 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在一两个或几个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获得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今天会上印发的文件,提出了郴州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其中重点是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新材料、数码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五大领域集中突破,实施40项重大科技专项、60项以上关键技术,转化20项重大科技成果。如果坚持不懈把这些抓好、抓出成效,郴州的转型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三要坚持循序推进。 从科技发展史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经历的创新发展道路。要快速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拿来主义”,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先进技术成果,或强化合作,借力发展,后发赶超。近年来我市65%的科技成果就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的。实际上,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昨天下午,到苏仙区良田镇泰安公司调研,我看了以后很受启发,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主要是研发和生产多功能立体车库,这个今后在全国的市场非常大,目前各大中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停车难。这家公司整合了日本、韩国、德国,也包括国内其他一些生产立体车库的资源。尽管目前自主研发的成份不多,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集成创新的成份还是很高的,如果说他们在技术上更加领先,成本不断下降,市场营销能力不断拓宽,今后这将是个非常大的产业。我们现在就是要搞这样的产业,前景非常广,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或者说做大做强规模形成的。下一步要在这方面出台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要积极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市厅合作、市校合作、市市合作、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和机制,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努力推动关键技术突破,逐步实现在某些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三、科技创新的任务是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转型是郴州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最大难点,难就难在要从技术的突破入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升级、结构的转换、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突出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郴州长期扮演的是资源原产地和原材料基地的角色,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应有发挥。要建成“中国有色金属之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和附加值,在一些领域的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的突破,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近年来,郴州创造的井下中深孔爆破技术、“柿竹园选矿法”、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等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金旺铋业、金贵银业、宇腾化工等企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上实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我们要继续在采矿、选矿、冶炼提纯、加工等环节打造郴州的竞争优势,运用先进工艺技术,实现资源开采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要以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建设为推动,加快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步伐。有色金属科技创新是一个宝库,做好了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现在都是粗放型的,需要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面下功夫。昨天,云南锡业新任的董事长来郴州考察,我们进行了会谈。他对郴州很感兴趣,认为郴州的前景很好,城市很漂亮。我也跟他讲,希望一是把郴州做成云锡华南总部,尽快形成一个百亿级企业,二是要把精深加工包括总部这一块,把产业的高端部分放到郴州来。包括中国五矿下一步也要把高端部分放在郴州。我们是宁可你不来,地下资源宁可不开采。我到郴州工作了六年,没有同意新开过一个矿,而是关了不少矿。为啥?开了矿,你把矿石运走,没有精深加工,附加值不高,浪费了资源,还破坏了环境。现在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既开发利用资源也符合环保要求的地步,我们宁可把这东西放在地下,今后的人比我们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更有条件时再来开发利用,用好这些资源。因为如果依赖资源,就容易形成资源路径依赖,就容易形成发展慢、社会问题多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不进行资源开采,就需要我们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一些不要资源、能耗比较少、污染比较少的产业,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规律。
二是突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 与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相对应的,是生态的治理和环境保护。要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在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一些重点环境工程上开展技术难题攻关,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加快开发和推广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循环生产的关键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破解生产流程、关键设备等环节的技术瓶颈,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努力实现低排、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三是突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郴州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市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4家,培育了LED和稀贵金属两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多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要抓住沿海产业转移和技术溢出带来的新机遇,在对接央企、承接沿海产业中积极吸纳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技术研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加快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大力发展数码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充分抓住我市在机器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招商突破的契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的先机。
四是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 今年我市部署发展现代服务业,明确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要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规律,以信息化推动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强化服务业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我们过去理解科技创新,主要是在一些实体经济上利用,实际上现代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信息化这一块,虚拟主机和改善是非常大的。这次我到深圳走访怡亚通公司,这是家上市公司,是一个为实体服务的公司,实际上就是给方案,但是呢它在沟通企业与金融、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研发等方面发挥它的优势,起了一个平台和桥梁的作用,而且做得很大。这个企业落户郴州,准备整合资源集中把郴州有色金属产业的市场、金融、科研之间的路径打通。这就是我们讲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司准备把总部放在郴州,把有色金属这一块,我们政府想解决的资金、物流、信息化、市场化等问题一揽子解决。这要是搞成了,是了不得的,当然他们刚刚进入,我们也在全力支持。
五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必须同发展需求、人民群众需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技创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落地开花。
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具体到科技创新,更是如此。发挥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三个层面。一是重视企业家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关键群体,企业家本身就是创新的代名词。经济学上有个“微笑曲线”理论,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上的极端重要性。有人统计,全球600万名科技研究人员利用1.25万亿美刀研发投资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和技术,回流到社会之后创造了高达63万亿美刀的GDP,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高达1.25∶63。企业家应该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树立长远目光,舍得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有效整合科技力量资源。 尽管我市创新资源相对有限,但分散在企业、科研院所、科协组织以及各部门、社会的科技力量和资源仍然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要大力整合这些资源,建立有效对接合作机制,依靠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把这些资源力量配置到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围绕共性技术、民生科技方面等进行联合攻关,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三是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 着眼于郴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发展中急需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层次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等,强化人才保障。对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是非常重视的,这几年在人才引进方面是花了大本钱的,前年引进人才1000名(包括企业),去年是20xx名,今年也是20xx名。我们现在的发展,一是要打造经济洼地,降低门槛,通过优化环境,让所有资金流、信息流向这里转移;二是要打造一个人才高地,继续推动“千名人才引进”计划。不一定是要引进院士,只要是实用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我们都要引进。我在美国学习时,美国的马里兰州还不是美国最大的医学基地,但在它那里的医药基地就有二十多个国家研究所专门搞生物医药研究,拥有四万多名博士。湖南湘雅很多博士、教授都被他们的研究所聘用。要建立这样一套机制,把“有钱”的人留下来,把“有才”的人留下来,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五、科技创新的灵魂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科技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思想的火花和改革的活力。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创新活力的迸发。要切实改变与科技创新不适应的思想观念,清除与科技创新不相符的规定限制,革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创新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位置,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意识,做科技创新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各级科技部门既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也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完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切实解决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克服创新的“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三要营造创新环境。 市委出台支持改革创新的意见,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气氛,既重视成功,也宽容失败,保护创新成果,形成鲜明导向,调动全社会创新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要肩负重任,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加快把郴州建设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
科技大会领导讲话稿 篇2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市科技局的精心筹备下今天召开了。刚才,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20xx年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目标责任书,高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了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这些都是在充分结合我市实际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也是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的。后面,市委、市委宣传部王美萍部长还要作重要指示,请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信心
20xx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科技工作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着力营造环境、强化服务,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xx年为民办理的10项23件实事之一。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省科技厅将我市1区6县全部列入科技惠民工程实施县区。按照“一县一产业一项目”的具体要求,以科技助推“双联”,通过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在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三大产业,去年全市组建申报了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定了1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xx年底,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覆盖。
三是科技引领再创新业绩。20xx年,全市共推荐上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7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3项,批复立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投入科技经费2751万元;新批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量达到16家。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全市申请专利432件,同比增长20.3%,在国内领先的中药材气调仓储保值技术、马铃薯高效专用液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重点产业发展。在今年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综合整治技术开发》等6项成果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我市获奖数与酒泉并列全省第二。
在今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省科技厅李文卿厅长在工作报告中对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招商,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科技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在创新领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还不够活跃、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还比较低。对此,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谋划统筹,协调解决。
二、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切实增强新常态下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国现阶段经济的特征,最综合的表述就是进入“新常态”,所谓新常态,主要就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深层调整,除去这个特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特征,都处在一个转换期,例如城乡的二元结构,例如很多领域的双轨制。另外,还有一个特征也值得注意,就是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周期的下行阶段,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的叠加,即阶段性变化,结构与体制的转换,周期性调整。
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引擎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外需不足,经济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出了开启中国经济的双引擎,这个概念是去年夏天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在20xx年1月份召开的冬天达沃斯论坛上被广泛传播。一个引擎是打造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个引擎是改造传统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在市场经济中,主体是企业、是个人,中国人有智慧也勤奋,只要放手,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当前,创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千千万万的年轻创业者,有资本保障,有互联网助力,有国际化的视野,放手创业把自己梦想的东西制造出来。在访欧期间,与德国的企业谈创新,与意大利的大学生谈创新,指向都非常明确,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只有依靠创新来解决,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新常态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常态,正视挑战,把握机遇,把科技创新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一)科技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市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和趋势也更加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放缓,增长减速和换挡趋势十分明显。张书记在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了,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经济的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二是扶贫开发由传统单一向综合创新转变;三是特色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四是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并重转变;五是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并重转变;六是招商引资由依靠优惠政策向营造良好环境转变。以上六个转变中二、三、四都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只有依靠科技,依靠创新发展才能实现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跨越。
(二)新常态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挑战
20xx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科技系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要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战略机遇,着力实现科技工作从“小局”到“大局”的转变,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从“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转变。从我市现状来看,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明确方向,要主攻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在新能源、生物制药、文化旅行和养生保健等新业态上有所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科技工作全面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强化市、县区科技部门职能,解决好推进创新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三)新常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机遇
一个城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和深度。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里也明确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从全市科技创新的发展基础来看,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了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一批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初步具备了承担起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源的基本能力。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我们提出了“支持甘肃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实验区”的建议,国家有关部委通过调研,认为甘肃发展陇药产业条件成熟。省政府启动“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实验区规划”编制工作,并委托中国中医药科学院开展规划编制,今年初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我市重点中医药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在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调研,专家组对我市近年来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有着发展中医药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规划的编制报批,将把定西特别是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优化升级,在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国药都”建设步伐迈上快车道。今后,我们要围绕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和人才链,聚焦全市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合力攻关,在一些基础好、有优势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
三、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重点,积极作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决策部署,发挥创新驱动引领作用,重点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所突破,为打造定西经济发展升级版提供强大支撑。
发展目标: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4%。二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完成发明专利申请突破450件;三是培育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
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科技管理办法,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市、县区科技局要在提高项目设计、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强化科技项目及创新平台管理,探索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科技发展的科技项目管理新模式,从项目支持方向、管理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强化创新成果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发明创造和创新成果,维护科技人员和企业的权益。各县区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推进方案。
第二,着力搭建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激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带动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成为支撑我市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支持鼓励其改善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提升中小企业吸引和聚集各类创新要素的能力;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不断拓展企业家视野,拓展与科研院校合作对接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切实发挥园区的载体和集聚作用。各县区要培育优势产业,吸纳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入驻,促进集聚发展,发挥集群效应。对已经建成的工业集中区,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配备。我们的整体资源有限,所以各县区更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为突破点,重点推进。
第三,着力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科技创新必须舍得投入。省里已经拿出10亿元建立创新驱动发展基金,今年我市也将设立创新基金,根据去年出台的四个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的意见,拿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决不是简单地“一投了之”,必须认真考察和准确评估企业的潜力和前景,进而确保投入能够产生相应的效益。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引导效应,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发挥引导资金的杠杆效应。
第四,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服务力度,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中医药和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草食畜牧业和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目标,贴近当前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生产实际,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利用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送进千家万户,破解科技到田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科学引领新常态,努力把科技创新工作落到实处
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开创性强、涉及面广、风险性高、周期性长的特点,我们要根据科技创新的特殊性,辩证地看待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允许先行先试,理解挫折失败。我相信,只要大家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未来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市委在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要求逐级分解任务,提出具体落实方案。为此,我们一定要把准科技创新工作特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科技创新是一项开创性很强的工作。要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落实责任制。省政府对各市州进行年度考核,据此我们也应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强化对县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绩效考核。各县区分管领导要学科技、懂科技,才能和企业有共同语言,才能将企业引进来、留得住,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要强化对本地科技工作的研究,要善于找亮点,找突破点,善于争取各种支持,善于帮助各类创新主体解决实际困难。科技创新涉及面广,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气氛等多个要素,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实施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科技、发改、财政、工信、教育、农业、人社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既要统筹抓好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也要在协调好解决跨产业、跨部门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制定并落实好相关政策,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和开展各项科技交流和技术对接活动,促进企业加快进行科技创新。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创新气氛。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虚拟主机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此,中央也连续出台简政放权、税收支持、融资支持、财政支持等6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小微企业等群体创新创业。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真心、贴心为创新创业者服好务,从体制机制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要抛弃“抓大放小”理念,聚沙成塔、不断去培育、去推动“草根”创新,只有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让每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才能培育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高的创新创业实体。要关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环境集聚人才、以感情联系人才、以待遇激励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努力为他们提供事业的平台和生活的照顾,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安心舒心专心地工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要强化舆论宣传,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和我市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加大科技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宣传,在全市形成人人关注科技、支持科技、参与科技的良好气氛。
三是强化自身建设,打造优秀的科技管理队伍。去年,全市科技系统的同志们上下同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呢,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创新发展的重任相比,与人民群众的发展期盼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继续保持优良作风。一要坚持依法行政。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要求,用法律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做守法、学法、用法的引领者。二要坚守廉政底线。科技部门拥有项目评审、资金审批等权力,大家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最大绩效。三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学习,练好基本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常态下工作任务的新要求。各县区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抓好科技部门机构能力建设,科技部门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必须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同志们,经济新常态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将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内生动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共识、锐意进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构建具有定西特色的创新体系,激发全市创新活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科技大会领导讲话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项目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的重要时刻,我们迎来了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会议的召开,对 公司来说,既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这标志着公司工会机构与职能的健全和完善,标志着广大职工与公司管理层之间也多了一道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党委和董事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我公司各项工作的集团公司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标志着我公司工会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对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凝聚公司全体职工的力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调动职工参与项目建设、公司发展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和董事会,向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广大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幕后辛勤付出,积极筹划这次大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谢意!
下面,我就工会工作提出几点希望:
一、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
工会的根基在职工,血脉在职工,力量在职工。因此,工会组织要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以精神为统领,牢牢把握新阶段工会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始终把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广大职工群众身上,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项职能,坚持以职工为本,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职工群众诉求,尽心竭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保证职工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创新方式,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要,把工会的“职工之家”工作真正做到职工心里,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开创工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实现打造“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节能环保型”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现代化煤化工基地的宏伟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当前,公司项目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给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外部市场的严峻挑战、内部建设的紧锣密鼓,工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爱岗敬业、勇争一流”的劳模精神,高举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这面旗帜,在提振职工信心、激发职工干劲、凝聚职工力量上下功夫,引导广大职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把全体职工的心思统一到公司发展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项目建设上来,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动员广大职工为公司项目建设贡献力量,在服务企业上彰显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三、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不断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所谓提升综合素质,一是指工会要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强化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素质,推动工会理论、体质和工作创新,积极探索工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健全工会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新时期做好工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工会要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大力提倡专业务实的作风,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适应公司科技发展、技术更新的新形势,刻苦钻研业务,增加知识储备,在职工中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努力为公司培养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四、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做好公司党委的群众助手作用
工会作为公司职工的群众组织,是公司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工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构建和谐企业目标下,切实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积极配合公司党委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把塑造企业精神、培养职工价值取向、培育团队精神、提升形象品牌等作为重点,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凝聚职工队伍、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上,推动以党建带动工建,让工建服务党建,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中的作用,为公司的生产发展、团结稳定上作出积极贡献,使工会组织真正起到党委助手作用。
同志们:今年,是公司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推进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公司广大职工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为此,我们工会组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思路,努力在推动公司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业绩、创造新辉煌。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在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在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企业发展大局,按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切实维护好企业和职工的权益,在推动实施集团公司战略愿景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公司党委和董事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工会开展各项工作,相信在公司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会的成立一定会给全体职工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也必定会给公司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气象。
谢谢大家!
推荐站内搜索:云南自考成绩查询、专升本考试网、浙江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2023年专升本最新政策、造价员报名时间、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表、山东高考语文答案、北京自考报名时间、满分作文神仙开头、2013成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