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东湄小学朱玲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生活,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行,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也发生过的啥样的历史事件呢,也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也是啥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景色,而是在对历史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也一次的跋涉也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 悟。但是呢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犹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更加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要知道学生们真正的想要的是啥,想听的是啥,感兴趣的是啥,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有责任心还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这些是我在读完《文化苦旅》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第二篇: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
漂泊的旅程中,是谁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迹? ——题记
接触《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书当中也是堪称经典。荒茫大漠中,一个古老的意象,记载了敦煌文明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耻辱与无奈。当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时,一个壮丽无比的乐章便开始奏响。它是一千多年层层的积聚,它是一千多年鲜活的生命,它是无数艺术家与信徒膜拜的圣地。可是谁也能想到,它最终的命运却交付到一个麻木无知的道士手里。
王道士不过是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一个小丑,他的无知,他的卑贱,他的自以为是,无不让人心中可悲可叹,可愤可恨。
当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绚丽的壁画粉刷得所剩无几时,我好恨;
当看到王道士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得意的笑时,我好恨;
当看到一车车的瑰宝被大摇大摆地运到国外时,我好恨;
大漠孤烟,冷冷的夕阳将那些马车的影子拉长。如血的余晖,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时,这块宗教的圣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飞,粗砺的黄沙击打着空空的石窟。呜咽的寒风,在唱着最后的挽歌。此刻,这个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谈起这些人和事都会使我们感到心口隐隐的痛,我们恨王道士那个历史的罪人。然而,将所有的罪责全都让这个无知的躯体承担,也过于沉重。即使当初没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梁小丑也会出现,悲剧依然会要发生,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悲剧。
通过《道士塔》,通过那苍凉深邃的笔触,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难,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的荣辱与沦落。太多的眼泪已被戈壁的风吹干,然而那份美不会改变,纵使它曾经被无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说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么烟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态同样使人可叹。
在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的江南,一切的气氛,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赐予的,更多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营造出来的。虽然我不曾去过,但是呢书中描绘的江南小镇却给我一种回家般的宁静。
历史对苏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发苏州》中,为这个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鸣不平。没有金陵的王气,没有森然的殿阙,没有沙哑的军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桥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弹唱。然而真的如此么?沉寂千年的苏州,也有石破天惊的一天,也有奋起反抗的一天。面对明朝腐败的统治,苏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壮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壮、义无反顾,令世人震惊错愕。然而当浩劫过去,苏州人依旧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桥依旧精致,桃花依旧鲜艳。隐者式的文化影响着这里的人,恬淡闲适是他们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却他们还有那副铮铮铁骨。深深庭院中,虚掩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西湖梦》中至情至性的苏小小,一生都在追寻着美,守候着清泉般透亮的净土,潇洒怡然的活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选择了最美的年龄。如同烟花,灿然绽放于夜空,即使陨落,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唯美的痕迹。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形容她再贴切不过了。苏小小对于美的追求,或多或少的受到江南文化的影响。那种对完美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
余秋雨曾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想必这就是他旅游的目的,写这本书的初衷吧。在旅途中,体味到了历史太多的辛酸,文化太多的无奈。在旅游中涤荡心灵,在旅游中守望文化。
再壮丽的旅程也会隐藏回归的线路,漂泊的行者,是否也在守望着文化?
第三篇: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木洞中学王庆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在此写上几笔,算是读书笔记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陨落怪罪于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赞同。因为我以为这棍子打在愚昧、荒蛮、落后、病态的社会(或者干脆说政府)身上更确切。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个人”,而不去反思个人后面的社会---就像鲁迅那样---令我感觉有点小气,或者叫主题没有得到升华。《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赞叹与崇拜让我印象深刻。《白发苏州》让我看到了苏州2014年的婉约,她的灵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远,碧波如此潋滟,园林那样纤巧,桃花那样俊俏??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也托另一个人给
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中还重点讲了一位年轻信客的一生。他以他的诚信和双腿来维持生计,他赚的钱仅仅够自己吃饭而已,但工作却异常艰苦,往往乡亲们的亲戚都不在一个地方,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然而受到了如此苦难后的信客,回乡却不会受到乡亲们的致敬,也不会受到乡亲们的重视,甚至都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个整天东奔西跑的信客。如果有哪家外出的人死了,信客除了要代表乡亲去料理后事外,还得积极去安慰他的家人,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信客不止身体上过度劳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丝安慰。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普通人们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却默默承受这一切,并没有丝毫怨言。信客最终赢得乡亲们的赞誉。如今信客的职业早已经消失,不再回来,但是呢他们那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善良厚道、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却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我以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读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不如说是作者在呼唤“信客精神”的回归。
圣人早说过“无信不立”,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何难追?因为言出诺随,方显君子本色。“言必行,行必果”,特别是在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承诺更是事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只有一诺千金,才可赢得至高无上的信誉。
我对朋友失信了吗?有没有为没有兑现诺言编织借口?
我对领导失信了吗?是不是怕被怪罪而遮遮掩掩?
我对下属失信了吗?能不能为自己的食言而低下高贵的头颅? 我对学生失信了吗?会不会为了私人晚宴而置学生而不顾?
信用难得,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所以就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吧!
第四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自序》读后感: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自序》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是作者多年作学问之后,在自己身心真正释放式的一次出游时,对所看到、所走到、所知道的一些地方的重新认知。这些地方也许不是作者第一次来,但这次出游不同过去,作者以一个学者,一种作学问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些地方,从历史背景,到文化内涵,再到地理环境,作者贯通个人以往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将看到、想到的融合个人的心情自然表达,情感的抒发畅快淋漓。从侧面也向读者展现了作者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深厚文学素养和广博的知识面,以其个人魅力,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传达着关于这个地方的一些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让读者在读书中扩大了知识面,一书在手,汲取了多种营养。作者也从多的枯燥的作学问这个“劳累活”中解脱出来,明白作学问一样可以换一种方式,在年岁陡增,人生过半的现实中,“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走走游游,让自己从心理上找回“苍老后的年轻”。同时告诉年轻的读者,作学问的办法,正印证了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了。
《自序》的语言浅显易懂,活泼风趣,颇有一番自我调侃的味道,也定格了整本书的语言风格。作者由自身感慨作学问的不易,虽然如今功成名就,却使他在长年累月“埋首于砖块般典籍之中”,突感自己苍老许多,于是就有了出游的想法,更有纽约大学一位比他大二十岁的教授冒险般地中国游经历,促成他出游的决心和计划,也成就了这本书作。
更有趣的是作者对出游做了一个经济实惠的打算,以讲学的形式一路走来,作者也在暗笑“自己将成为靠卖艺闯荡江湖的流浪艺人”。作者把这次出游当作一次人生的经历一句话表明了作者豁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读者感受到这位学者话中自然流露出的生活情趣,让人倍感亲切。
在《自序》中作者还这样写到:“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指明作者要去寻访哪里?也将告诉读者啥?让人明白了为啥书名为《文化苦旅》,作者向读者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文景观,更多的是这个景观背后的历史故事,延伸开去的文化内涵,书中也不只是作者对这些人文景观的概括,更多是这个景观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历对作者的冲击,曾经的辉煌与现在落破的强烈对比在作者心中所产生的“冲撞”。一个“苦”字道出作者在这种“冲撞”下的心情,作为一个学者对祖国灿烂古老文化的崇拜与现实和现状的惋惜与无奈。叹息中感概一个国家衰败时的悲惨,在外来侵略者的蹂躏中残喘息;感概着一个民族在愚昧无知的人手中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败落后。这些无知的人毁灭了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对民族文化进行无法挽回的摧残。向读者讲述着历史,传达着对年轻后辈的希望。
《自序》的最后作者写到:“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啥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段表明了作者对文化未来的苦虑,对年轻一代提出了希望。结尾作者说:“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
况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那么作者的希望是啥呢?都融于这本书中,他的希望会是一种奢望吗?细细品读,体会作者的“苦心”吧!
第五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自序》读后感: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自序》读后感:(2楼)发表日期:2014-07-13 15:09:52
天坛路小学赵方方
《自序》的语言浅显易懂,活泼风趣,颇有一番自我调侃的味道,也定格了整本书的语言风格。作者由自身感慨作学问的不易,虽然如今功成名就,却使他在长年累月“埋首于砖块般典籍之中”,突感自己苍老许多,于是就有了出游的想法,更有纽约大学一位比他大二十岁的教授冒险般地中国游经历,促成他出游的决心和计划,也成就了这本书作。
更有趣的是作者对出游做了一个经济实惠的打算,以讲学的形式一路走来,作者也在暗笑“自己将成为靠卖艺闯荡江湖的流浪艺人”。作者把这次出游当作一次人生的经历。一句话表明了作者豁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读者感受到这位学者话中自然流露出的生活情趣,让人倍感亲切。
在《自序》中作者还这样写到:“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指明作者要去寻访哪里?也将告诉读者啥?让人明白了为啥书名为《文化苦旅》,作者向读者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文景观,更多的是这个景观背后的历史故事,延伸开去的文化内涵,书中也不只是作者对这些人文景观的概括,更多是这个景观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历对作者的冲击,曾经的辉煌与现在落破的强烈对比在作者心中所产生的“冲撞”。一个“苦”字道出作者在这种“冲撞”下的心情,作为一个学者对祖国灿烂古老文化的崇拜与现实和现状的(更多好文章请关注WWw.HaOwoRD.com)惋惜与无奈。叹息中感概一个国家衰败时的悲惨,在外来侵略者的蹂躏中残喘息;感概着一个民族在愚昧无知的人手中由鼎盛辉煌,走向衰败落后。这些无知的人毁灭了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对民族文化进行无法挽回的摧残。向读者讲述着历史,传达着对年轻后辈的希望。
《自序》的最后作者写到:“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啥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段表明了作者对文化未来的苦虑,对年轻一代提出了希望。结尾作者说:“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
况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那么作者的希望是啥呢?都融于这本书中,他的希望会是一种奢望吗?细细品读,体会作者的“苦心”吧!
推荐站内搜索:初级会计官网登录入口、qq空间伤感日志、中学周记、教资准考证查询入口、700字作文、童年的读后感300字、英语四级成绩查询、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周记600字、中央电大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