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精选12篇)
我和父母 篇1
(一)、兴趣导入
导入 :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并与大家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刻。上课前,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帮忙出出主意。
(拼图)
拼出来的是啥?——家!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啥呢?我们来个快速头脑风暴,填空:家是---------(学生轮流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和最无私的母爱!
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段配乐朗读:故事《关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父爱和母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是学生,这个我知道,因为我上学,有老师;我是女儿,却得不到均衡的爱。我的父母,曾相亲相爱,可从9岁起我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开始,是爸爸来深圳,妈妈带我三年;现在我来到深圳,爸爸还将带我三年。没有爸爸,我会遭受欺凌;没有妈妈,我会有诸多不便。每天放学用最虚伪的笑容看着同学被妈妈拥入怀抱,心就在流血。相信我,并没有埋怨他们的意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在和母亲独处的三年里,我们简直就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因此我对妈妈,妈妈对我日渐冷漠。
12岁时,我喜欢趴在窗上向外看,看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树,每每看到一家人幸福地走在一起,都会很羡慕地望着。所以那时侯我喜欢开窗,甚至喜欢开窗睡觉,仿佛能从窗外涌进父亲的气息。而在这种冷暖交替的季节,我没有感冒。
一天夜晚,我在床上翻来翻去都睡不着,正在我展转难眠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她看了看我 ,显然,她认为我睡熟了,便把手伸向窗子,妈妈的个子不高,要隔着我的床关窗,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她也怕弄醒我,不敢上床去关。她显得很吃力也很努力,努力掂起了脚伸手够着,终于,她一只手指触到了窗柄,关上了一扇窗。要关上另一扇窗就更不容易了,不过她仍不肯上我的床。她很费力关上了窗,也仔仔细细地帮我盖好被子,然后在我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刹那间,我能感觉到她嘴唇的温度从头到脚,温暖了全身。泪水顺着脸颊就淌下来,当然是在妈妈离开我房间后。
天气越来越冷,我再也看不到妈妈为我关窗的身影,她身在北方每天工作很忙,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这边的冷暖。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爸爸代替了妈妈的工作,尽管他每天多忙到深夜,却总不忘为我关窗。
这就是母爱!无私而也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就像天空不可能总是湛蓝,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有时不但阴云密布,甚至会电闪雷鸣。其实冲突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那么这些“鸡毛蒜皮”到底是些啥呢?我们该怎样去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探讨问题
请同学看一下书上P47的图表题,联系前面的8副漫画,判断一下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的经历?(老师在黑板上先写上冲突,根据学生讲的写下他们和父母之见发生的冲突。)
活动:实话实说。
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老师、学生穿插讲。)
(老师作副板书,记下冲突)
播放事先准备的视频文件:对几个家长的采访录,他们谈自己和小孩之间发生过啥冲突。
原来,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都在担心我们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都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原来,天下所有的小孩都是一样的,都感激家长的养育之恩,都希望家长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虚拟主机。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小孩都想做好小孩,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怎样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办法,以及怎样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三)、解决问题
下面一个环节,我们将对同学们进行非常考验
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小孩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怎样缓解、解决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 (老师选两组表演)
第二方案:如果学生调动不起来的话,老师就要亲自扮演家长,和学生演对手戏。
(老师做副板书,记录学生所表现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刚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展现了同学们很好的表现力。
记得一位心理学大师曾经说过,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三种方式,关键看你怎样选择。面对冲突,我们也有很多选择,关键看你是选择有效的方式还是继续沿用以前无效的方式。
(四)、指导实践
刚才同学们总结了不少,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更好相处还需要一些技巧,老师这里再给予大家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不要跟父母正面冲突(聪明的你应该用理智和沟通去代替激烈的口水之战)
2、 多说甜言蜜语(母亲可夸身材好等,父亲可夸能干等)
3、 训练柔顺的耳(为将来练功)
4、 培养良好的信誉(成年人注重信誉,我们也多问问自己“答应的事有没有做到啊”等等)
5、 注重父母所重视的
6、 学习谈判的技巧(口诀有三:再试一下,以柔克刚,以物易物)
书上P49还告诉了我们其他的一些好办法,不妨试一试。
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下去之后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成长的谈判”,试着与自己的父母来一次真诚愉悦的沟通。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让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充满爱和温馨。
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我和父母 篇2
(一)、兴趣导入
导入 :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并与大家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刻。上课前,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帮忙出出主意。
(拼图)
拼出来的是啥?——家!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啥呢?我们来个快速头脑风暴,填空:家是---------(学生轮流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和最无私的母爱!
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段配乐朗读:故事《关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父爱和母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是学生,这个我知道,因为我上学,有老师;我是女儿,却得不到均衡的爱。我的父母,曾相亲相爱,可从9岁起我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开始,是爸爸来深圳,妈妈带我三年;现在我来到深圳,爸爸还将带我三年。没有爸爸,我会遭受欺凌;没有妈妈,我会有诸多不便。每天放学用最虚伪的笑容看着同学被妈妈拥入怀抱,心就在流血。相信我,并没有埋怨他们的意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在和母亲独处的三年里,我们简直就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因此我对妈妈,妈妈对我日渐冷漠。
12岁时,我喜欢趴在窗上向外看,看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树,每每看到一家人幸福地走在一起,都会很羡慕地望着。所以那时侯我喜欢开窗,甚至喜欢开窗睡觉,仿佛能从窗外涌进父亲的气息。而在这种冷暖交替的季节,我没有感冒。
一天夜晚,我在床上翻来翻去都睡不着,正在我展转难眠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她看了看我 ,显然,她认为我睡熟了,便把手伸向窗子,妈妈的个子不高,要隔着我的床关窗,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她也怕弄醒我,不敢上床去关。她显得很吃力也很努力,努力掂起了脚伸手够着,终于,她一只手指触到了窗柄,关上了一扇窗。要关上另一扇窗就更不容易了,不过她仍不肯上我的床。她很费力关上了窗,也仔仔细细地帮我盖好被子,然后在我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刹那间,我能感觉到她嘴唇的温度从头到脚,温暖了全身。泪水顺着脸颊就淌下来,当然是在妈妈离开我房间后。
天气越来越冷,我再也看不到妈妈为我关窗的身影,她身在北方每天工作很忙,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这边的冷暖。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爸爸代替了妈妈的工作,尽管他每天多忙到深夜,却总不忘为我关窗。
这就是母爱!无私而也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就像天空不可能总是湛蓝,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有时不但阴云密布,甚至会电闪雷鸣。其实冲突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那么这些“鸡毛蒜皮”到底是些啥呢?我们该怎样去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探讨问题
请同学看一下书上P47的图表题,联系前面的8副漫画,判断一下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的经历?(老师在黑板上先写上冲突,根据学生讲的写下他们和父母之见发生的冲突。)
活动:实话实说。
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老师、学生穿插讲。)
(老师作副板书,记下冲突)
播放事先准备的视频文件:对几个家长的采访录,他们谈自己和小孩之间发生过啥冲突。
原来,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都在担心我们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都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原来,天下所有的小孩都是一样的,都感激家长的养育之恩,都希望家长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虚拟主机。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小孩都想做好小孩,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怎样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办法,以及怎样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三)、解决问题
下面一个环节,我们将对同学们进行非常考验
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小孩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怎样缓解、解决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 (老师选两组表演)
第二方案:如果学生调动不起来的话,老师就要亲自扮演家长,和学生演对手戏。
(老师做副板书,记录学生所表现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刚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展现了同学们很好的表现力。
记得一位心理学大师曾经说过,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三种方式,关键看你怎样选择。面对冲突,我们也有很多选择,关键看你是选择有效的方式还是继续沿用以前无效的方式。
(四)、指导实践
刚才同学们总结了不少,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更好相处还需要一些技巧,老师这里再给予大家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不要跟父母正面冲突(聪明的你应该用理智和沟通去代替激烈的口水之战)
2、 多说甜言蜜语(母亲可夸身材好等,父亲可夸能干等)
3、 训练柔顺的耳(为将来练功)
4、 培养良好的信誉(成年人注重信誉,我们也多问问自己“答应的事有没有做到啊”等等)
5、 注重父母所重视的
6、 学习谈判的技巧(口诀有三:再试一下,以柔克刚,以物易物)
书上P49还告诉了我们其他的一些好办法,不妨试一试。
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下去之后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成长的谈判”,试着与自己的父母来一次真诚愉悦的沟通。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让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充满爱和温馨。
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我和父母 篇3
(第一课时)
授课人:程艳燕 班级:04级初一(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的“爱的冲突”
2、教学过程 和办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通过“探究园”中的“节日的礼物”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
体验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爱的冲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
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也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
学生异口同声:父母
活动一:爱的清单
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啥?
学生讨论回答:①教我们说话走路 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 ③为我们学习操心④教我们怎么样做人┄┄
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为父母做了些啥呢?
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
老师: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 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对父母为救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话中》莫南和母亲的故事
父母对我们的爱河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也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
活动二:观看书本“探究园”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
老师: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开始与父母之间有了间隙,与父母争吵的次数越来越
多,有时我们会抱怨:父母变了,他们变得好罗嗦,再不像以前那么通情达理,爱我疼我了。
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冲突”。
思考:既然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此血脉相连,也为啥会出现“爱的冲突”呢?双方要怎样才能化解“爱的冲突”?
学生选择最有感触的事情,讨论怎么样化解冲突。
典型冲突:父母偷听小孩的电话或偷看小孩的日记
学生讨论: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有啥感觉,进而会有啥行为?
学生发言:我会很生气,因为父母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是对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我可能会跟他吵起来。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这样的“爱的冲突”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以为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冲突就可能会升级,最终会伤害到父母的泥,那么如果我们来换位思考,你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体会一下父母的用心,看看会有啥感觉。
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当你面对因为被偷听电话或者被偷看日记在一旁生气的小孩,你准备说些啥来表明你行为的用意或者此刻的心情呢?
活动三:设计发言——小孩,我想对你说
学生可能设计的发言:小孩,父母偷听你电话是想知道现在你都在和啥人来往,身边是不是有对你有帮助的朋友;父母偷看你日记,是想了解你最近的想法,想知道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父母只是希望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你,能够了解你的想法,真正成为你的朋友,希望你平安幸福的长大。
老师小结:尽管有时父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很不开心的事情,会使我们和父母发生争吵冲突,但我们知道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理解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也还是父母,父母给与我们的只有爱。也许有时候会因为其方式的不恰当回小小的伤害到我们年少的自尊,进而演化为冲突,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爱的冲突”他以为爱而产生,只要我们和父母互相理解学会体谅,那么这些“冲突”也必将在爱中化解。
活动四:节日的礼物
活动导言:父母赋予我们这么多,我们也将用啥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让我们在一个特别的日子为父母献上一份特殊的爱的礼物,并谈谈你的礼物有啥特别的含义。
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些话记录下来,作为给父母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闹向父母道歉,还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写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把最暖人的话送给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板书设计 :
一、相互关爱
二、爱的冲突
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我和父母 篇4
(第一课时)
授课人:程艳燕 班级:04级初一(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的“爱的冲突”
2、教学过程 和办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通过“探究园”中的“节日的礼物”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
体验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爱的冲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
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也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
学生异口同声:父母
活动一:爱的清单
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啥?
学生讨论回答:①教我们说话走路 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 ③为我们学习操心④教我们怎么样做人┄┄
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为父母做了些啥呢?
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
老师: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 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对父母为救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话中》莫南和母亲的故事
父母对我们的爱河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也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
活动二:观看书本“探究园”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
老师: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开始与父母之间有了间隙,与父母争吵的次数越来越
多,有时我们会抱怨:父母变了,他们变得好罗嗦,再不像以前那么通情达理,爱我疼我了。
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冲突”。
思考:既然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此血脉相连,也为啥会出现“爱的冲突”呢?双方要怎样才能化解“爱的冲突”?
学生选择最有感触的事情,讨论怎么样化解冲突。
典型冲突:父母偷听小孩的电话或偷看小孩的日记
学生讨论: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有啥感觉,进而会有啥行为?
学生发言:我会很生气,因为父母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是对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我可能会跟他吵起来。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这样的“爱的冲突”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以为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冲突就可能会升级,最终会伤害到父母的泥,那么如果我们来换位思考,你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体会一下父母的用心,看看会有啥感觉。
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当你面对因为被偷听电话或者被偷看日记在一旁生气的小孩,你准备说些啥来表明你行为的用意或者此刻的心情呢?
活动三:设计发言——小孩,我想对你说
学生可能设计的发言:小孩,父母偷听你电话是想知道现在你都在和啥人来往,身边是不是有对你有帮助的朋友;父母偷看你日记,是想了解你最近的想法,想知道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父母只是希望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你,能够了解你的想法,真正成为你的朋友,希望你平安幸福的长大。
老师小结:尽管有时父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很不开心的事情,会使我们和父母发生争吵冲突,但我们知道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理解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也还是父母,父母给与我们的只有爱。也许有时候会因为其方式的不恰当回小小的伤害到我们年少的自尊,进而演化为冲突,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爱的冲突”他以为爱而产生,只要我们和父母互相理解学会体谅,那么这些“冲突”也必将在爱中化解。
活动四:节日的礼物
活动导言:父母赋予我们这么多,我们也将用啥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让我们在一个特别的日子为父母献上一份特殊的爱的礼物,并谈谈你的礼物有啥特别的含义。
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些话记录下来,作为给父母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闹向父母道歉,还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写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把最暖人的话送给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板书设计 :
一、相互关爱
二、爱的冲突
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我和父母 篇5
(第一课时)
授课人:程艳燕 班级:04级初一(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的“爱的冲突”
2、教学过程 和办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通过“探究园”中的“节日的礼物”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
体验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爱的冲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
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也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
学生异口同声:父母
活动一:爱的清单
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啥?
学生讨论回答:①教我们说话走路 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 ③为我们学习操心④教我们怎么样做人┄┄
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为父母做了些啥呢?
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
老师: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 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对父母为救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话中》莫南和母亲的故事
父母对我们的爱河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也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
活动二:观看书本“探究园”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
老师: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开始与父母之间有了间隙,与父母争吵的次数越来越
多,有时我们会抱怨:父母变了,他们变得好罗嗦,再不像以前那么通情达理,爱我疼我了。
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冲突”。
思考:既然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此血脉相连,也为啥会出现“爱的冲突”呢?双方要怎样才能化解“爱的冲突”?
学生选择最有感触的事情,讨论怎么样化解冲突。
典型冲突:父母偷听小孩的电话或偷看小孩的日记
学生讨论: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有啥感觉,进而会有啥行为?
学生发言:我会很生气,因为父母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是对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我可能会跟他吵起来。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这样的“爱的冲突”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以为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冲突就可能会升级,最终会伤害到父母的泥,那么如果我们来换位思考,你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体会一下父母的用心,看看会有啥感觉。
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当你面对因为被偷听电话或者被偷看日记在一旁生气的小孩,你准备说些啥来表明你行为的用意或者此刻的心情呢?
活动三:设计发言——小孩,我想对你说
学生可能设计的发言:小孩,父母偷听你电话是想知道现在你都在和啥人来往,身边是不是有对你有帮助的朋友;父母偷看你日记,是想了解你最近的想法,想知道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父母只是希望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你,能够了解你的想法,真正成为你的朋友,希望你平安幸福的长大。
老师小结:尽管有时父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很不开心的事情,会使我们和父母发生争吵冲突,但我们知道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理解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也还是父母,父母给与我们的只有爱。也许有时候会因为其方式的不恰当回小小的伤害到我们年少的自尊,进而演化为冲突,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爱的冲突”他以为爱而产生,只要我们和父母互相理解学会体谅,那么这些“冲突”也必将在爱中化解。
活动四:节日的礼物
活动导言:父母赋予我们这么多,我们也将用啥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让我们在一个特别的日子为父母献上一份特殊的爱的礼物,并谈谈你的礼物有啥特别的含义。
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些话记录下来,作为给父母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闹向父母道歉,还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写出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把最暖人的话送给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板书设计 :
一、相互关爱
二、爱的冲突
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我和父母 篇6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
3.1 我和父母(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想办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办法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
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和父母》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 “ ‘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
二、说学生: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我是这样分析学生的:
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只是每一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何况我们手头上的这本新教材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所以,我们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重点、主题或切入点。
以我校为例,从地理位置上看,我校属于罗湖区的“大西北”,暂住生占60%,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条件普遍较差,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家长素质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及其家庭,不能强调太多的沟通方式,毕竟沟通涉及到双方,而仅仅学生单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不理想。于是,我准备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这一课,更多地从 “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个角度,让学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三、说教学目标 :
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地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
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些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需要,也是学生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认识父母
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
四、说教学设想: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学生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身体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活起来,动起来。所以,这一课,我准备采取“诱导式”教学活动过程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爸爸和妈妈时,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呢?尽量让大多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可能各种各样,包括积极的、消极的。然后,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切合深圳学生实际的、典型的想法、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提供好的文段和散文录音给学生欣赏,展示学生们与各自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留影……经过分析、讨论、欣赏和回忆,让学生进行总结,相信会有所领悟。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学会与父母沟通,感受亲情,学会感恩父母。
五、说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明镜台:
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爸爸和妈妈时,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呢?
仅供学生参考:
爸爸:
严肃,带点强制,顾家,爱小孩,脾气不太好,很会说大道理。
脾气温和,谦恭温和。
像一个无所不知的万事通。
总是小心翼翼,几乎有点神经质的人。
做事有原則,面对任何事情,沉稳而不逃避,是个愈挫愈勇的人。
理性百分之九十、感性百分之十的男人。
很和蔼,即使发脾气也都不打人。
爱孩子的好父亲。
憨厚、从不会对孩子凶。
开明也处处人着想,且有责任心。
有一点大男人主义。
有一手好厨艺、会做家事的新好男人。
脾气冲动的人。
而具有传统观念。
通达事理的人。
想和孩子亲近,却也不肯放下架子。
懂得很多大道理,只会叫別人做,自己却常不动手;骂我们家事做太少,而自己几乎沒做过。爱面子也易怒的人。
把关心藏在內心的人。
外表严厉,令人难以亲近的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妈妈:
沒有理性的人。
善良单纯、为人忠厚、有点话多。
成长过程中,很少看到她生气。
有点神经质的人。
紧张大师,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经过她的手。
对于任何事情都抱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精明干练,做事井井有条,十分理性,考虑周全,具高度的智慧与果断的判断力。
照顾小孩无微不至的人。
也溫柔的人。
刀子口豆腐心。
很小所且爱骂人,但有好东西一定是先拿给自家人。
溫柔也贤惠
自尊心高,声音的分贝更高。
为爱牺牲的女性。
急躁的人。
注重干净、饮食健康、浪漫的人。
我觉得我还不太了解她。
对家人充滿关愛。
爱家、任劳任怨的慈母。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即认识自己、认识父母,同时老师也可以籍此初步了解到在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形象。
(二)智慧泉:
1、想一想
看课本44-46页中的漫画,思考: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设计意图:从刚才对父母的模糊印象进入到具体的形象,感性地回忆与父母的生活片断。
2、议一议
情景一《“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妈妈”》
(我来自一个单亲的家庭。我的母亲声音温和、柔美,眼中笑意盈盈,似乎没有任何指责回关系到她。她从不愿从我的恐惧和孤独中发现问题。她觉得我啥也不缺:有一个伟大而勇敢的妈妈,为了小孩而终身没有改嫁,善良、高尚,令所有的人称道。所以,她需要我无止境地陪伴。我不敢让自己讨厌她,因为她看起来是如此完美,看起来是如此爱我。但是呢,我心里涌动着走出这个家庭的狂潮。摘自《健康之友》)
思考:文中的妈妈爱自己的小孩吗?小孩爱妈妈吗?(假设学生回答:①爱。问:为啥主人公说“看起来”?妈妈知道小孩的心事么?②不爱。文中哪些字眼体现出不爱呢?怎么样改变这种状况?)
老师提示:作妈妈的,爱小孩却也不了解小孩;作儿女的,爱妈妈,却也选择离开。不管那种情况,说明她们之间缺乏一个中间环节——沟通。可见,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沟通很重要。
(副板书:不善于沟通 相处失败 学会沟通)
应该怎么样与父母沟通呢?哪些沟通方式是较恰当的呢?
情景二《“他从来没有爱过我”》
(我的爸爸在外人眼里绝对是个好男人:有文化,交际广,讲义气,受人尊敬。可在家里,他就象只老虎,易怒,烦躁不安,从来不积极和小孩亲近。我们唯一相处的时间就是在饭桌上,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履行一个做爸爸的责任,问问我的考试成绩,然后教训我几句……我感觉不到自己是他的小孩,我不相信他是真的关心我,也不相信他会在我的身上投入很大的心血。摘自《健康之友》)
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样做?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可以稍作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真的要尝试用良好的沟通方式与父母相处,它将使我们有意想不到的亲情收获。
卡耐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80%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与最亲的人都不会沟通,何况与别人相处?你也怎能成功?作小孩的总是以为我们的父母无所不能,总是要求他们无条件地奉献,但是呢,父母大都是凡人,虽然他们全心全意地爱着你却也会犯下错误。
缺少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埋怨,没有哪个小孩会认为自己得到的爱足够多了,象情景一中的主人公。
每当埋怨之前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想想:在生活中,父母常常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家人的突然辞世,朋友间的纠葛等等而变得心力交瘁,进而忽视或没有心情给小孩更多的关爱?
《“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妈妈”》是许多单亲家庭的小孩都遇到过的微妙的问题——爸爸或妈妈为了保证自己的小孩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导致小孩们连抱怨的权利都没有。然而,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们总是要寻求独立,单亲父母们往往很难也很不愿意认识到这一点。作为小孩,如果能认识到父母的这种心态,就能够放松地、平静地对待父母们每一个看似温柔的“攻击”。
以上种种对父母理解、宽容的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深层次、高质量交往的体现,可以说,它是用亲情思维爱父母,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
当然,我们还不妨试一试其他一些更具体的沟通方式。例如,写信、留言、短消息、邮件、爸爸节、妈妈节、生日、节假日散步、谈心等。
设计意图:以“旁观者清”的角度分析周围存在的事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思考。
3、忆一忆
展示学生们与父母的温馨合影。
设计意图:从“爱的冲突”中切换到温馨的画面,让学生懂得除了与父母的不愉悦之外,父母的殷殷爱意一直陪伴着自己,进而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之爱。
4、听一听
录音散文:《爸爸的爱》
(爹不懂得怎么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开箱卸货作为赔偿。但母亲却明白我只是个小孩。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啥车?旅行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们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父亲是啥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为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让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的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啥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么样表达爱。除非 ……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摘自《读者文摘》1987年12期)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到: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小孩,只是我们一时还未能体会到,也许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体会更深。
总的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怎样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父母的爱,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进而提高对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宽容父母。
(三)启思录:
1、阅读与感悟:
(1)、两篇新闻报道
父母感叹——
之一:《做人难,做父母更难》
小A是深圳福田某校的初三男生,今年15岁。与一些父母经商的同学相比,小A家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父母每月收入除了供住房按揭外,用于生活的支出并不宽裕。但为了让惟一的宝贝儿子快乐,夫妻俩对小孩几乎是有求必应,宁肯自己省吃俭用。
看到班上有不少同学用上了手机,小A也向父母提出要求,希望买一部彩屏手机。父母起初没有答应,担心他每天玩手机会影响学习,但看到儿子志在必得,妈妈心软了,答应小A在期末考试进入班里前十名,就送他一部手机。
今年7月中旬,小A的初二结业考试成绩出来后,兴奋地拿着成绩单向母亲讨奖品:“我考到全班第8名,你们赶紧给我买手机吧!”为了兑现诺言,小A母亲于当天晚上下班后赶到商场,花15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部三星牌普通款手机。
当她风尘仆仆赶回家将手机送到儿子手上的时候,妈妈的心凉了。儿子看着那部白色的普通款三星手机,眉头皱了起来:“怎么不是彩屏的?这种老款手机已经被淘汰了,你怎么还给我买呢?”妈妈安慰他说:“虽然显示屏小了些,但毕竟是名牌货,质量还是不错的。”儿子把手机扔在桌子上,满脸不高兴地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你说好你用吧,我不用。”
小A很生气,连晚饭都不肯吃。晚上,父亲回来了,耐心地劝儿子要多为大人着想。没想到,爸爸的话没说上两句,儿子情绪激动起来:“我为你们着想,你们怎么不为我着想?班上的同学几乎都用上了手机,可你们就是不给我买,好不容易同意买了,还提出啥要考进前十名,现在我好不容易考进前十名了,你们却给我买那样破的手机!”小A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委屈得大哭起来。
从此,小A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妈妈不理不睬,并明确表示“长大挣钱也不会给妈妈花”。给儿子买手机却买出了儿子的一肚子气恼,妈妈十分无奈,连叹“做人难,做父母更难”。
之二:《妈妈送伞,女儿却扬长而去》
小B是一位初三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班主任老师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印象不错。惟一令老师感到奇怪的是:老师教了她三年,从未见到过她的家长。每到开家长会时,她总会找各种理由为父母请假。初中毕业考试结束后,班主任老师找她谈了一次心,方知这个看上去懂事的“乖女孩”对父母却有着那样冷漠的一面。
小B的父母在南山菜市场摆摊,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但收入依然有限,抚养一儿一女两个小孩,他们的生活显得有些穷困。小B是家中的长女,弟弟比她小两岁。为了让两个小孩读好书,父母省吃俭用,每天中午常常为了省钱而只买一盒最便宜的盒饭,爸爸吃大半盒,妈妈吃少半盒。然而,只要小B和弟弟要钱买书本之类,两公婆都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尽管每天忙碌不堪,但妈妈从来舍不得让女儿或儿子做任何家务。夫妻二人都希望一双儿女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免得以后再吃父母没文化的苦头。
这对夫妻对儿女之心赢得了周围人的一致好评,可就是得不到女儿的感激。去年春节,妈妈拿出200元钱,包了两个红包给儿子和女儿。儿子接过红包后,高兴地向父母道了一声“谢谢”,可女儿接过红包后却一言不发。妈妈提醒她说:“父母挣钱多不容易,你怎么连声谢谢也不讲呢?”小B不高兴地回敬道:“我们班同学的过年红包都有几千元,我只收这么点钱,还说啥谢字!”
最令小B妈妈伤心的是冒雨接女儿的那一次经历。那天晚上6点多,由于天降大雨,妈妈想起女儿上学时没带雨伞,便把菜档交给丈夫,自己拿起雨伞向学校奔去。在暴雨中等了二十多分钟,妈妈终于见到了与同学同撑一把雨伞的小B走出校门。她高兴地向女儿招手,可女儿的眼睛从妈妈流着雨水的头上掠过,脚步却没有停下,与那位同学一起钻进了等在路边的本田轿车。望着载有女儿的那辆轿车飞快离去,妈妈默默地站在那里流泪,雨水伴着泪水,在妈妈的脸上流淌。
当班主任老师问小B为何不理冒雨前来给自己送伞的妈妈?小B这样回答:“她以为来给我送伞我会感激她,可她有没有想过,我如果跟她一起撑伞回家,我的浑身上下都会被淋湿!”——(《深圳特区报》2004年09月08日 )
(2)他人之悟:
据说,在儿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这样变化的——7岁:父亲真了不起,啥都懂!14岁:好象有时候也说得不对……。20岁:父亲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父亲当年象我一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也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父亲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父亲,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2、朗读“三句名言、十条建议”
三句名言
1、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
2、 心计较殷殷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3、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十条建议
1、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2、艰苦朴素花钱少,不与别人比吃穿。
3、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4、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5、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挂牵。
6、学会道歉学会笑,不去顶牛和撒欢。
7、递杯茶水问声安,爸妈辛苦挂嘴边。
8、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记心间。
9、衣食住行讲礼貌,尊老敬长想在先。
10、大事小事不计较,学会宽容无事烦。
——(摘自皮爱民主编《首席教师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精选的名言、文章和新闻报道,(权当是一种“抛砖引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回音壁:
亲情计划——
1、 父母最希望我作出的改变有:
通过努力,我能做到的:
我暂时不能做到的:
2、以后与父母发生误解或冲突时,我的反应:
3、我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
(同学分享、亲子沟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布置后续心理和行为的跟进作业 ,以保证教学效果的稳定持久。
(说明: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在课件中设计了背景音乐贯穿每一环节)
我和父母 篇7
一、说教材:
通过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想办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办法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课程,而是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
全人格,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我和父母》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避免把这节课上成“传统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课”、“班会主题活动课”、 “ ‘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等。
二、说学生: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为中心,我是这样分析学生的:
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只是每一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何况我们手头上的这本新教材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所以,我们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重点、主题或切入点。
以我校为例,从地理位置上看,我校属于罗湖区的“大西北”,暂住生占60%,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条件普遍较差,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家长素质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及其家庭,不能强调太多的沟通方式,毕竟沟通涉及到双方,而仅仅学生单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不理想。于是,我准备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这一课,更多地从 “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个角度,让学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三、说教学目标 :
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地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
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心存感激、学会感恩”。这些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需要,也是学生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认识父母
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
四、说教学设想: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学生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身体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活起来,动起来。所以,这一课,我准备采取“诱导式”教学活动过程 。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爸爸和妈妈时,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呢?尽量让大多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可能各种各样,包括积极的、消极的。然后,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切合深圳学生实际的、典型的想法、案例,让学生思考、分析;提供好的文段和散文录音给学生欣赏,展示学生们与各自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留影……经过分析、讨论、欣赏和回忆,让学生进行总结,相信会有所领悟。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学会与父母沟通,感受亲情,学会感恩父母。
五、说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明镜台:
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想爸爸和妈妈时,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呢?
仅供学生参考:
爸爸:
严肃,带点强制,顾家,爱小孩,脾气不太好,很会说大道理。
脾气温和,谦恭温和。
像一个无所不知的万事通。
总是小心翼翼,几乎有点神经质的人。
做事有原則,面对任何事情,沉稳而不逃避,是个愈挫愈勇的人。
理性百分之九十、感性百分之十的男人。
很和蔼,即使发脾气也都不打人。
爱孩子的好父亲。
憨厚、从不会对孩子凶。
开明也处处人着想,且有责任心。
有一点大男人主义。
有一手好厨艺、会做家事的新好男人。
脾气冲动的人。
而具有传统观念。
通达事理的人。
想和孩子亲近,却也不肯放下架子。
懂得很多大道理,只会叫別人做,自己却常不动手;骂我们家事做太少,而自己几乎沒做过。爱面子也易怒的人。
把关心藏在內心的人。
外表严厉,令人难以亲近的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妈妈:
沒有理性的人。
善良单纯、为人忠厚、有点话多。
成长过程中,很少看到她生气。
有点神经质的人。
紧张大师,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经过她的手。
对于任何事情都抱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精明干练,做事井井有条,十分理性,考虑周全,具高度的智慧与果断的判断力。
照顾小孩无微不至的人。
也溫柔的人。
刀子口豆腐心。
很小所且爱骂人,但有好东西一定是先拿给自家人。
溫柔也贤惠
自尊心高,声音的分贝更高。
为爱牺牲的女性。
急躁的人。
注重干净、饮食健康、浪漫的人。
我觉得我还不太了解她。
对家人充滿关愛。
爱家、任劳任怨的慈母。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即认识自己、认识父母,同时老师也可以籍此初步了解到在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形象。
(二)智慧泉:
1、想一想
看课本44-46页中的漫画,思考: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设计意图:从刚才对父母的模糊印象进入到具体的形象,感性地回忆与父母的生活片断。
2、议一议
情景一《“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妈妈”》
(我来自一个单亲的家庭。我的母亲声音温和、柔美,眼中笑意盈盈,似乎没有任何指责回关系到她。她从不愿从我的恐惧和孤独中发现问题。她觉得我啥也不缺:有一个伟大而勇敢的妈妈,为了小孩而终身没有改嫁,善良、高尚,令所有的人称道。所以,她需要我无止境地陪伴。我不敢让自己讨厌她,因为她看起来是如此完美,看起来是如此爱我。但是呢,我心里涌动着走出这个家庭的狂潮。摘自《健康之友》)
思考:文中的妈妈爱自己的小孩吗?小孩爱妈妈吗?(假设学生回答:①爱。问:为啥主人公说“看起来”?妈妈知道小孩的心事么?②不爱。文中哪些字眼体现出不爱呢?怎么样改变这种状况?)
老师提示:作妈妈的,爱小孩却也不了解小孩;作儿女的,爱妈妈,却也选择离开。不管那种情况,说明她们之间缺乏一个中间环节——沟通。可见,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沟通很重要。
(副板书:不善于沟通 相处失败 学会沟通)
应该怎么样与父母沟通呢?哪些沟通方式是较恰当的呢?
情景二《“他从来没有爱过我”》
(我的爸爸在外人眼里绝对是个好男人:有文化,交际广,讲义气,受人尊敬。可在家里,他就象只老虎,易怒,烦躁不安,从来不积极和小孩亲近。我们唯一相处的时间就是在饭桌上,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履行一个做爸爸的责任,问问我的考试成绩,然后教训我几句……我感觉不到自己是他的小孩,我不相信他是真的关心我,也不相信他会在我的身上投入很大的心血。摘自《健康之友》)
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样做?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可以稍作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真的要尝试用良好的沟通方式与父母相处,它将使我们有意想不到的亲情收获。
卡耐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80%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与最亲的人都不会沟通,何况与别人相处?你也怎能成功?作小孩的总是以为我们的父母无所不能,总是要求他们无条件地奉献,但是呢,父母大都是凡人,虽然他们全心全意地爱着你却也会犯下错误。
缺少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埋怨,没有哪个小孩会认为自己得到的爱足够多了,象情景一中的主人公。
每当埋怨之前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想想:在生活中,父母常常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家人的突然辞世,朋友间的纠葛等等而变得心力交瘁,进而忽视或没有心情给小孩更多的关爱?
《“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妈妈”》是许多单亲家庭的小孩都遇到过的微妙的问题——爸爸或妈妈为了保证自己的小孩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导致小孩们连抱怨的权利都没有。然而,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们总是要寻求独立,单亲父母们往往很难也很不愿意认识到这一点。作为小孩,如果能认识到父母的这种心态,就能够放松地、平静地对待父母们每一个看似温柔的“攻击”。
以上种种对父母理解、宽容的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深层次、高质量交往的体现,可以说,它是用亲情思维爱父母,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
当然,我们还不妨试一试其他一些更具体的沟通方式。例如,写信、留言、短消息、邮件、爸爸节、妈妈节、生日、节假日散步、谈心等。
设计意图:以“旁观者清”的角度分析周围存在的事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思考。
3、忆一忆
展示学生们与父母的温馨合影。
设计意图:从“爱的冲突”中切换到温馨的画面,让学生懂得除了与父母的不愉悦之外,父母的殷殷爱意一直陪伴着自己,进而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之爱。
4、听一听
录音散文:《爸爸的爱》
(爹不懂得怎么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开箱卸货作为赔偿。但母亲却明白我只是个小孩。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啥车?旅行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们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父亲是啥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为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让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的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啥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么样表达爱。除非 ……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摘自《读者文摘》1987年12期)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到: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小孩,只是我们一时还未能体会到,也许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体会更深。
总的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怎样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父母的爱,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进而提高对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宽容父母。
(三)启思录:
1、阅读与感悟:
(1)、两篇新闻报道
父母感叹——
之一:《做人难,做父母更难》
小A是深圳福田某校的初三男生,今年15岁。与一些父母经商的同学相比,小A家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父母每月收入除了供住房按揭外,用于生活的支出并不宽裕。但为了让惟一的宝贝儿子快乐,夫妻俩对小孩几乎是有求必应,宁肯自己省吃俭用。
看到班上有不少同学用上了手机,小A也向父母提出要求,希望买一部彩屏手机。父母起初没有答应,担心他每天玩手机会影响学习,但看到儿子志在必得,妈妈心软了,答应小A在期末考试进入班里前十名,就送他一部手机。
今年7月中旬,小A的初二结业考试成绩出来后,兴奋地拿着成绩单向母亲讨奖品:“我考到全班第8名,你们赶紧给我买手机吧!”为了兑现诺言,小A母亲于当天晚上下班后赶到商场,花15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部三星牌普通款手机。
当她风尘仆仆赶回家将手机送到儿子手上的时候,妈妈的心凉了。儿子看着那部白色的普通款三星手机,眉头皱了起来:“怎么不是彩屏的?这种老款手机已经被淘汰了,你怎么还给我买呢?”妈妈安慰他说:“虽然显示屏小了些,但毕竟是名牌货,质量还是不错的。”儿子把手机扔在桌子上,满脸不高兴地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你说好你用吧,我不用。”
小A很生气,连晚饭都不肯吃。晚上,父亲回来了,耐心地劝儿子要多为大人着想。没想到,爸爸的话没说上两句,儿子情绪激动起来:“我为你们着想,你们怎么不为我着想?班上的同学几乎都用上了手机,可你们就是不给我买,好不容易同意买了,还提出啥要考进前十名,现在我好不容易考进前十名了,你们却给我买那样破的手机!”小A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委屈得大哭起来。
从此,小A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妈妈不理不睬,并明确表示“长大挣钱也不会给妈妈花”。给儿子买手机却买出了儿子的一肚子气恼,妈妈十分无奈,连叹“做人难,做父母更难”。
之二:《妈妈送伞,女儿却扬长而去》
小B是一位初三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班主任老师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印象不错。惟一令老师感到奇怪的是:老师教了她三年,从未见到过她的家长。每到开家长会时,她总会找各种理由为父母请假。初中毕业考试结束后,班主任老师找她谈了一次心,方知这个看上去懂事的“乖女孩”对父母却有着那样冷漠的一面。
小B的父母在南山菜市场摆摊,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但收入依然有限,抚养一儿一女两个小孩,他们的生活显得有些穷困。小B是家中的长女,弟弟比她小两岁。为了让两个小孩读好书,父母省吃俭用,每天中午常常为了省钱而只买一盒最便宜的盒饭,爸爸吃大半盒,妈妈吃少半盒。然而,只要小B和弟弟要钱买书本之类,两公婆都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尽管每天忙碌不堪,但妈妈从来舍不得让女儿或儿子做任何家务。夫妻二人都希望一双儿女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免得以后再吃父母没文化的苦头。
这对夫妻对儿女之心赢得了周围人的一致好评,可就是得不到女儿的感激。去年春节,妈妈拿出200元钱,包了两个红包给儿子和女儿。儿子接过红包后,高兴地向父母道了一声“谢谢”,可女儿接过红包后却一言不发。妈妈提醒她说:“父母挣钱多不容易,你怎么连声谢谢也不讲呢?”小B不高兴地回敬道:“我们班同学的过年红包都有几千元,我只收这么点钱,还说啥谢字!”
最令小B妈妈伤心的是冒雨接女儿的那一次经历。那天晚上6点多,由于天降大雨,妈妈想起女儿上学时没带雨伞,便把菜档交给丈夫,自己拿起雨伞向学校奔去。在暴雨中等了二十多分钟,妈妈终于见到了与同学同撑一把雨伞的小B走出校门。她高兴地向女儿招手,可女儿的眼睛从妈妈流着雨水的头上掠过,脚步却没有停下,与那位同学一起钻进了等在路边的本田轿车。望着载有女儿的那辆轿车飞快离去,妈妈默默地站在那里流泪,雨水伴着泪水,在妈妈的脸上流淌。
当班主任老师问小B为何不理冒雨前来给自己送伞的妈妈?小B这样回答:“她以为来给我送伞我会感激她,可她有没有想过,我如果跟她一起撑伞回家,我的浑身上下都会被淋湿!”——(《深圳特区报》2004年09月08日 )
(2)他人之悟:
据说,在儿子眼中,爸爸的形象是这样变化的——7岁:父亲真了不起,啥都懂!14岁:好象有时候也说得不对……。20岁:父亲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父亲当年象我一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也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父亲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父亲,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2、朗读“三句名言、十条建议”
三句名言
1、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
2、 心计较殷殷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3、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十条建议
1、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2、艰苦朴素花钱少,不与别人比吃穿。
3、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4、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5、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挂牵。
6、学会道歉学会笑,不去顶牛和撒欢。
7、递杯茶水问声安,爸妈辛苦挂嘴边。
8、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记心间。
9、衣食住行讲礼貌,尊老敬长想在先。
10、大事小事不计较,学会宽容无事烦。
——(摘自皮爱民主编《首席教师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精选的名言、文章和新闻报道,(权当是一种“抛砖引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回音壁:
亲情计划——
1、 父母最希望我作出的改变有:
通过努力,我能做到的:
我暂时不能做到的:
2、以后与父母发生误解或冲突时,我的反应:
3、我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
(同学分享、亲子沟通)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布置后续心理和行为的跟进作业 ,以保证教学效果的稳定持久。
(说明: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在课件中设计了背景音乐贯穿每一环节)
我和父母 篇8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主要围绕学生怎么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展开,《我和父母》是本单元第一小节内容。父母作为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能否顺利地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学会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特别是要能正确看待生活中与父母起冲突的情况,克服“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办法。对于现在的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说,出现亲子冲突是正常现象,但经常发生冲突必竟不利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发展,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正常沟通。虽然化解亲子冲突需要父母、子女双方共同的努力,但本课主要从教育、引导学生入手,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办法。
二、目标要求
课标要求:
1。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的困惑,为学生确立以下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一定的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办法。
2、过程与办法: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堂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辩论、小调查、情景剧表演,反思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并思考化解冲突的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办法,更好的改善亲子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与小学时相比,亲子关系表现为如下特点:小孩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父母对小孩的影响降低;小孩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认可、信任,甚至赞赏;家长往往认为小孩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因而不能公平、平等地对待小孩;小孩与父母之间感情色彩减少;内心矛盾冲突强烈,其理性相对较差,感情,行为冲动较多;亲子关系由简单到复杂。
情感方面,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孩子子看待;而在父母的心目中,却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小孩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很不成熟,还需要呵护。这时,经常会使小孩感到父母过分把自己当成孩子子,过多干涉自己的的事,因而会产生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发生冲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初步培养与父母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能够负责任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确立依据: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关爱都是天生的,但有些时候这种关爱得不到相互理解,反而成了亲子关系之间的阻碍。一旦小孩和家长产生矛盾,造成冲突,那么对小孩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对多数青少年而言,他们不能很好的与父母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因此,确立重点为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沟通的办法;难点为能够正确认识亲子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五、教学办法:
运用多媒体演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分析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等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先播放flash歌曲《让爱住我家》。(由此吸引学生注意,通过描述听完歌曲的感受,引起师生思想上的共鸣,由此进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6张图片将上节课的知识与本课时相连接:父母生我养我,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每一个人都希望与家人永远相亲相爱,尤其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本来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却往往不尽人意、事与愿违。有时候,哪怕是一件“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会给我们带来不限的烦恼。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思想品德第三单元“我和父母”中的第二个内容: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获知明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完成书上探究园的图表题。书上八幅漫画中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经历?举例说明。
师:看来许多同学都有过与父母之间或多或少的冲突体验。是父母变了,还是自己成熟了,你也许会感到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比从前增添了许多。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七岁的时候,我觉得爸爸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的时候,我觉得爸爸是最不讲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爸爸还是比我聪明。”
为啥会在十四岁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对我们也是怎样看的呢?
活动设计:辩论
规则:将全班同学以中间为界,分成左右两大组,左边代表正方,右边代表反方。每一方派3名同学作代表,由第一名同学阐述观点,其他两名同学与对方辩论。
辩题:父母管我们究竟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
正方观点:多管一些好 反方观点:少管一些好
学生辩论。
师: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正是出自父母对我们的爱。
(通过辩论,请同学归纳出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并思考:与父母起冲突是正常现象吗?经常跟父母起冲突会有啥危害性?)
师:尽管父母的办法有时并不是很得当,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他们对子女深深的爱。
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小小的测试,请大家拿出笔来做一做,把所知道的内容打“√”。
内容:你对父母了解多少
生日
最近的苦恼
对我们的期待等等
现场统计:进行全班统计。公布统计结果,请2名学生谈看法。(通过这个调查,培养学生换位思考问题。)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
你认为彼此之间缺少了解与冲突本身的关系大不大?你们认为增进了解最好的办法是啥?(演示课件要增进与父母的了解必需要先学会沟通:沟通从心开始)
(三)设置情景,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设置情景:考试考砸了,回家怎么向父母交待
师:请大家根据漫画中所提示的信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用你们的真情实感,把漫画Lenovo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把故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告诉大家。
学生角色扮演。
(学生演绎的故事可谓异彩纷呈,但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免了冲突;一种是矛盾激化,引发了亲子冲突。因此要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况进行引导。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话,引导学生学会归因,学会借鉴别人的可取之处,并能对这种做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可采取将错就错的办法,引导学生步步“错”下去。当引出一个破坏性的后果时,学生也就明白了问题所在。这种通过学生自己体悟出来的道理学生容易接受。)
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还有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
请2个同学分享成功化解与父母冲突的例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化解冲突小锦囊”,由此归纳出沟通的四大法则。
演示课件:沟通的四大法则
(四)归纳小结,指导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找到了一些解决冲突的锦囊妙计,你用过这些办法了吗?如果没用过,不妨试一试。
师: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和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我们更要做得好。(作业布置)大家下去以后,请完成书上51页到52页的内容,并请父母谈谈他们的看法。同时也请大家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 “成长的谈判”,试着与父亲母亲签订一分成长协议,与父母来一次真诚、愉悦的沟通。
最后,在这几幅图片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七、本课板书设计如下:
二、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一)爱的冲突
1、与父母起冲突的原因
2、与父母产生冲突是正常的现象吗
3、经常跟父母起冲突有啥危害性
(二)化解冲突小锦囊
1、多与父母沟通,多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2、沟通的办法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有意地设计了一些铺垫和引导,既巩固旧有知识,也为新知识提供了附着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活动的有效性,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由此解决亲子之间冲突问题,化解了亲子之间的矛盾,教师起 “导”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
活动设计注重心灵体验,强化正信息。
由于本课主要是以活动为主,因此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对本课的学习至关重要。比如安排的辩论,由于要我们是农村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要注意辩论一边倒的情况;或者是安排的情景剧,有可能也会出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表演,这些都是需要老师的引导。
当然,一堂课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他们往往“明理”但却无法“践行”,也就是不能把对父母的爱持之以恒的落实到行动当中。因此,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需要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在课后要及时的加以引导,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继续跟踪情况,同时也要请家长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当中来。
我和父母 篇9
(一)、兴趣导入
导入 :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并与大家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刻。上课前,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帮忙出出主意。
(拼图)
拼出来的是啥?——家!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啥呢?我们来个快速头脑风暴,填空:家是---------(学生轮流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和最无私的母爱!
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段配乐朗读:故事《关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父爱和母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是学生,这个我知道,因为我上学,有老师;我是女儿,却得不到均衡的爱。我的父母,曾相亲相爱,可从9岁起我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开始,是爸爸来深圳,妈妈带我三年;现在我来到深圳,爸爸还将带我三年。没有爸爸,我会遭受欺凌;没有妈妈,我会有诸多不便。每天放学用最虚伪的笑容看着同学被妈妈拥入怀抱,心就在流血。相信我,并没有埋怨他们的意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在和母亲独处的三年里,我们简直就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因此我对妈妈,妈妈对我日渐冷漠。
12岁时,我喜欢趴在窗上向外看,看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树,每每看到一家人幸福地走在一起,都会很羡慕地望着。所以那时侯我喜欢开窗,甚至喜欢开窗睡觉,仿佛能从窗外涌进父亲的气息。而在这种冷暖交替的季节,我没有感冒。
一天夜晚,我在床上翻来翻去都睡不着,正在我展转难眠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她看了看我 ,显然,她认为我睡熟了,便把手伸向窗子,妈妈的个子不高,要隔着我的床关窗,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她也怕弄醒我,不敢上床去关。她显得很吃力也很努力,努力掂起了脚伸手够着,终于,她一只手指触到了窗柄,关上了一扇窗。要关上另一扇窗就更不容易了,不过她仍不肯上我的床。她很费力关上了窗,也仔仔细细地帮我盖好被子,然后在我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刹那间,我能感觉到她嘴唇的温度从头到脚,温暖了全身。泪水顺着脸颊就淌下来,当然是在妈妈离开我房间后。
天气越来越冷,我再也看不到妈妈为我关窗的身影,她身在北方每天工作很忙,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这边的冷暖。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爸爸代替了妈妈的工作,尽管他每天多忙到深夜,却总不忘为我关窗。
这就是母爱!无私而也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就像天空不可能总是湛蓝,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有时不但阴云密布,甚至会电闪雷鸣。其实冲突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那么这些“鸡毛蒜皮”到底是些啥呢?我们该怎样去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探讨问题
请同学看一下书上P47的图表题,联系前面的8副漫画,判断一下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的经历?(老师在黑板上先写上冲突,根据学生讲的写下他们和父母之见发生的冲突。)
活动:实话实说。
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老师、学生穿插讲。)
(老师作副板书,记下冲突)
播放事先准备的视频文件:对几个家长的采访录,他们谈自己和小孩之间发生过啥冲突。
原来,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都在担心我们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都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原来,天下所有的小孩都是一样的,都感激家长的养育之恩,都希望家长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虚拟主机。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小孩都想做好小孩,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怎样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办法,以及怎样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三)、解决问题
下面一个环节,我们将对同学们进行非常考验
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小孩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怎样缓解、解决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 (老师选两组表演)
第二方案:如果学生调动不起来的话,老师就要亲自扮演家长,和学生演对手戏。
(老师做副板书,记录学生所表现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刚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展现了同学们很好的表现力。
记得一位心理学大师曾经说过,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三种方式,关键看你怎样选择。面对冲突,我们也有很多选择,关键看你是选择有效的方式还是继续沿用以前无效的方式。
(四)、指导实践
刚才同学们总结了不少,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更好相处还需要一些技巧,老师这里再给予大家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不要跟父母正面冲突(聪明的你应该用理智和沟通去代替激烈的口水之战)
2、 多说甜言蜜语(母亲可夸身材好等,父亲可夸能干等)
3、 训练柔顺的耳(为将来练功)
4、 培养良好的信誉(成年人注重信誉,我们也多问问自己“答应的事有没有做到啊”等等)
5、 注重父母所重视的
6、 学习谈判的技巧(口诀有三:再试一下,以柔克刚,以物易物)
书上P49还告诉了我们其他的一些好办法,不妨试一试。
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下去之后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成长的谈判”,试着与自己的父母来一次真诚愉悦的沟通。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让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充满爱和温馨。
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我和父母 篇10
《我和父母》教案
(一)、兴趣导入
导入 :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并与大家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刻。上课前,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帮忙出出主意。
(拼图)
拼出来的是啥?——家!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啥呢?我们来个快速头脑风暴,填空:家是---------(学生轮流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和最无私的母爱!
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段配乐朗读:故事《关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父爱和母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是学生,这个我知道,因为我上学,有老师;我是女儿,却得不到均衡的爱。我的父母,曾相亲相爱,可从9岁起我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开始,是爸爸来深圳,妈妈带我三年;现在我来到深圳,爸爸还将带我三年。没有爸爸,我会遭受欺凌;没有妈妈,我会有诸多不便。每天放学用最虚伪的笑容看着同学被妈妈拥入怀抱,心就在流血。相信我,并没有埋怨他们的意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在和母亲独处的三年里,我们简直就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因此我对妈妈,妈妈对我日渐冷漠。
12岁时,我喜欢趴在窗上向外看,看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树,每每看到一家人幸福地走在一起,都会很羡慕地望着。所以那时侯我喜欢开窗,甚至喜欢开窗睡觉,仿佛能从窗外涌进父亲的气息。而在这种冷暖交替的季节,我没有感冒。
一天夜晚,我在床上翻来翻去都睡不着,正在我展转难眠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她看了看我 ,显然,她认为我睡熟了,便把手伸向窗子,妈妈的个子不高,要隔着我的床关窗,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她也怕弄醒我,不敢上床去关。她显得很吃力也很努力,努力掂起了脚伸手够着,终于,她一只手指触到了窗柄,关上了一扇窗。要关上另一扇窗就更不容易了,不过她仍不肯上我的床。她很费力关上了窗,也仔仔细细地帮我盖好被子,然后在我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刹那间,我能感觉到她嘴唇的温度从头到脚,温暖了全身。泪水顺着脸颊就淌下来,当然是在妈妈离开我房间后。
天气越来越冷,我再也看不到妈妈为我关窗的身影,她身在北方每天工作很忙,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这边的冷暖。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爸爸代替了妈妈的工作,尽管他每天多忙到深夜,却总不忘为我关窗。
这就是母爱!无私而也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就像天空不可能总是湛蓝,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有时不但阴云密布,甚至会电闪雷鸣。其实冲突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那么这些“鸡毛蒜皮”到底是些啥呢?我们该怎样去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探讨问题
请同学看一下书上P47的图表题,联系前面的8副漫画,判断一下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的经历?(老师在黑板上先写上冲突,根据学生讲的写下他们和父母之见发生的冲突。)
活动:实话实说。
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老师、学生穿插讲。)
(老师作副板书,记下冲突)
播放事先准备的视频文件:对几个家长的采访录,他们谈自己和小孩之间发生过啥冲突。
原来,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都在担心我们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都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原来,天下所有的小孩都是一样的,都感激家长的养育之恩,都希望家长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虚拟主机。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小孩都想做好小孩,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怎样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办法,以及怎样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三)、解决问题
下面一个环节,我们将对同学们进行非常考验
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小孩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怎样缓解、解决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 (老师选两组表演)
第二方案:如果学生调动不起来的话,老师就要亲自扮演家长,和学生演对手戏。
(老师做副板书,记录学生所表现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刚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展现了同学们很好的表现力。
记得一位心理学大师曾经说过,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三种方式,关键看你怎样选择。面对冲突,我们也有很多选择,关键看你是选择有效的方式还是继续沿用以前无效的方式。
(四)、指导实践
刚才同学们总结了不少,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更好相处还需要一些技巧,老师这里再给予大家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不要跟父母正面冲突(聪明的你应该用理智和沟通去代替激烈的口水之战)
2、 多说甜言蜜语(母亲可夸身材好等,父亲可夸能干等)
3、 训练柔顺的耳(为将来练功)
4、 培养良好的信誉(成年人注重信誉,我们也多问问自己“答应的事有没有做到啊”等等)
5、 注重父母所重视的
6、 学习谈判的技巧(口诀有三:再试一下,以柔克刚,以物易物)
书上P49还告诉了我们其他的一些好办法,不妨试一试。
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下去之后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成长的谈判”,试着与自己的父母来一次真诚愉悦的沟通。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让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充满爱和温馨。
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我和父母 篇11
课题
孝亲敬长我本分
概述
本课题出自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文明交往——《我和父母》的内容。《我和父母》是粤教版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第一课题的内容。父母作为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能否顺利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对青少年个人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另外,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的内容,本单元《学会交往》是第二单元的升华,在学生认识和了解了自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同时,本课也为下一节《师生情谊》中,师生交往、相处艺术和技巧的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本节课拟从父母对小孩成长、进步的作用的角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培育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享受爱,懂得爱,更应回报爱。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校实际,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的困惑,为学生确立以下学习目标即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并能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感。
2、过程与办法目标:通爱的感悟、爱的分享等环节,体会父母的关爱;通过“孝的交流、孝的延续”等环节,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要求;知道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等。
学习者
特征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与父母的关系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环境和条件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父母跟学生相处机会少,学生缺少关爱,沟通。跟所有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样,他们有比较明显的逆反心理,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却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存在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怎样孝敬。因此,通过感悟爱、分享孝、践行孝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营造和谐亲子关系。
教学策略选择与
设计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了观察法、对话法、知识抢答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办法。通过爱的感悟、孝的认知、孝的践行、孝的分享、孝的传递“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父母之爱,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资源与
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歌父爱和母爱的诗歌、名言,以及教育世人孝亲敬长的警句、故事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
设计意图
爱的感悟
播放视频《母爱无疆》
展示思考题:
①父母对小孩的爱有啥特点
②回忆父母在抚育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个别交流),并交流体现父母之爱的真情故事。
多媒体课件
视频
观看视频,营造情感气氛;引导学生交流体现父母之爱的真情故事,在讲述和交流过程中,达到情感的触动。
孝的认知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
小组合作,抢答知识
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知孝,从理性上了解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所要求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孝的行动
组织学生调查日常孝的行为,收集学生生活中不足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措施并上台展示。
学生孝行小调查(由主持人完成)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白纸
彩笔
本框的重点及落脚点就是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采用小组合作,给学生展示才干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明确孝敬父母应该怎样具体行动。
孝的延续
教师寄语
课外作业
齐声朗读
完成课外作业
多媒体课件
通过:“爱心倡议”引起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孝敬感恩父母的情怀。借此升华主题,指导学生践行。
教学流程图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怎样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帮助和
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我和父母 篇12
(一)、兴趣导入
导入: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并与大家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刻。上课前,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其他同学可以在下面帮忙出出主意。
(拼图)
拼出来的是啥?——家!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啥呢?我们来个快速头脑风暴,填空:家是---------(学生轮流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和最无私的母爱!
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段配乐朗读:故事《关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父爱和母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是学生,这个我知道,因为我上学,有老师;我是女儿,却得不到均衡的爱。我的父母,曾相亲相爱,可从9岁起我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开始,是爸爸来深圳,妈妈带我三年;现在我来到深圳,爸爸还将带我三年。没有爸爸,我会遭受欺凌;没有妈妈,我会有诸多不便。每天放学用最虚伪的笑容看着同学被妈妈拥入怀抱,心就在流血。相信我,并没有埋怨他们的意思,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都是我的骄傲。
在和母亲独处的三年里,我们简直就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因此我对妈妈,妈妈对我日渐冷漠。
12岁时,我喜欢趴在窗上向外看,看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树,每每看到一家人幸福地走在一起,都会很羡慕地望着。所以那时侯我喜欢开窗,甚至喜欢开窗睡觉,仿佛能从窗外涌进父亲的气息。而在这种冷暖交替的季节,我没有感冒。
一天夜晚,我在床上翻来翻去都睡不着,正在我展转难眠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她看了看我 ,显然,她认为我睡熟了,便把手伸向窗子,妈妈的个子不高,要隔着我的床关窗,实在是有些困难。而她也怕弄醒我,不敢上床去关。她显得很吃力也很努力,努力掂起了脚伸手够着,终于,她一只手指触到了窗柄,关上了一扇窗。要关上另一扇窗就更不容易了,不过她仍不肯上我的床。她很费力关上了窗,也仔仔细细地帮我盖好被子,然后在我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刹那间,我能感觉到她嘴唇的温度从头到脚,温暖了全身。泪水顺着脸颊就淌下来,当然是在妈妈离开我房间后。
天气越来越冷,我再也看不到妈妈为我关窗的身影,她身在北方每天工作很忙,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这边的冷暖。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爸爸代替了妈妈的工作,尽管他每天多忙到深夜,却总不忘为我关窗。
这就是母爱!无私而也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就像天空不可能总是湛蓝,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有时不但阴云密布,甚至会电闪雷鸣。其实冲突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那么这些“鸡毛蒜皮”到底是些啥呢?我们该怎样去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
(二)、探讨问题
请同学看一下书上p47的图表题,联系前面的8副漫画,判断一下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则表现了“爱的冲突”?你们是否有过漫画中“爱的冲突”的类似的经历?(老师在黑板上先写上冲突,根据学生讲的写下他们和父母之见发生的冲突。)
活动:实话实说。
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老师、学生穿插讲。)
(老师作副板书,记下冲突)
播放事先准备的视频文件:对几个家长的采访录,他们谈自己和小孩之间发生过啥冲突。
原来,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都在担心我们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都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原来,天下所有的小孩都是一样的,都感激家长的养育之恩,都希望家长能给他们一些成长的虚拟主机。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小孩都想做好小孩,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冲突呢?看来都是爱惹的祸。这种爱中有苦涩也有甜蜜,怎样去掉爱中的苦涩,让爱更甜蜜,这就要我们懂得一些化解冲突的办法,以及怎样和父母和睦共处的交往技巧。
(三)、解决问题
下面一个环节,我们将对同学们进行非常考验
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小孩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怎样缓解、解决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 (老师选两组表演)
第二方案:如果学生调动不起来的话,老师就要亲自扮演家长,和学生演对手戏。
(老师做副板书,记录学生所表现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刚才的表演非常精彩,展现了同学们很好的表现力。
记得一位心理学大师曾经说过,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三种方式,关键看你怎样选择。面对冲突,我们也有很多选择,关键看你是选择有效的方式还是继续沿用以前无效的方式。
(四)、指导实践
刚才同学们总结了不少,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更好相处还需要一些技巧,老师这里再给予大家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不要跟父母正面冲突(聪明的你应该用理智和沟通去代替激烈的口水之战)
2、 多说甜言蜜语(母亲可夸身材好等,父亲可夸能干等)
3、 训练柔顺的耳(为将来练功)
4、 培养良好的信誉(成年人注重信誉,我们也多问问自己“答应的事有没有做到啊”等等)
5、 注重父母所重视的
6、 学习谈判的技巧(口诀有三:再试一下,以柔克刚,以物易物)
书上p49还告诉了我们其他的一些好办法,不妨试一试。
好了,一堂课的时间不能解决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问题,但同学们的许多经验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下去之后参照书上“阅读与感悟”中“成长的谈判”,试着与自己的父母来一次真诚愉悦的沟通。愿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让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充满爱和温馨。
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推荐站内搜索:我的自画像作文男生、公务员考试常识题库、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世界上最恐怖的作文、中秋节周记、黑龙江高考答案、西安石油大学专科分数线、中国卫生人才网官网、赤峰市人事考试、安徽成人高校招生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