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4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练习。

  43×11=答案 32×12=答案 22×14=答案

  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虚拟主机,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办法一:60÷2=30(人) 办法二:3×2=6(组)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第一种办法的60÷2=30解决的是啥问题?第二种办法的3×2=6解决的是啥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办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办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啥?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 75÷5= 198÷9= 104÷8=

  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啥数据信息?可以解决啥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解决思路

  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啥,再算啥。

  教学反思: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了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认真阅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3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

  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啥,再算啥。

  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了三步解决问题的办法;

  1、阅读与理解;

  2、分析与解答;

  3、回顾与反思。在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想好先解答啥,再解答啥,再让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3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进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训练题型如下:

  列出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的:28+13=41.41-12=29  在列综合算式之前,我先让学生分析两个分步算式的特点,找出两个算式中的中间量,即第一步的得数41,然后分析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书写顺序根据41-12=29得出是用第一步求出的和减12,说明先写加法再写减法, 28+13-12=29 ,加减混合运算中,先算的加法就在前面,不需要加小括号。特别注意强调不能把第一步求出的得数“41”列在综合算式里。和本题类似的题还有:(1)90-13=77,77+23=100   (2)6×5=30,30+28=58  (3)7×7=49,49-27=22   (4)7×9=63,70-63=7  (5)16+42=58,6×7=42

  列出的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28+12=40,90-40=50  分析办法和上面的基本一样,就是考虑书写顺序怎么写,这是个关键。40是第一步的得数,说明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根据90-40=50这个算式得出:90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 说明书写时,先写减法,再写加法,90-28+12,但是呢根据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加法,加法在后面时,必须在加法算式上加一个小括号,来改变计算顺序。如果不加小括号的话,90-28+12,就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样就不符合本题的计算顺序,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题的计算顺序。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比如:27-19=8,73+8=81 ;19+12=31,38+31=71; 14-5=9,9×6=54; 5+3=8,8×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经过两题的练习,进入到课本的第11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图里包含有啥条件,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问“图里有几个人,成人每人几元?儿童每人几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讲出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也能够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解决问题》

  研讨问题:

  1.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怎样把握重点展开教学,怎么样突破教学难点。

  2.怎么样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解决解决问题,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数和计算知识后,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个单元教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二是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在丰富的活动情境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每个情境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情节,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办法解决,使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活泼好动。而且已经掌握了解决一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他们大都参加过学校每年组织的春游、秋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加上学生自己有的一些生活经验。故此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不过要从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上升到用数学语言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根据前面两位老师的分析,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怎么样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

  此外还有小括号的应用这个内容也很重要。

  我觉得怎么样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另外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办法(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张诺燕老师:

  从教材和学生实际来看,我沉得在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1、利用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意例题与主题图的关系,进而审清题意。3、选取联系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解决问题》这个内容在教学中就按我们前面定出的办法及措施来做,到时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到时再来解决。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1)

  教学反思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办法。本节课我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先复习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知道求出问题所必须的条件。然后让学生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而成。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求出中间隐含的问题才能求出最后问题。在新课的引入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到游乐场游玩而引发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教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旧课引入新课时,如果把复习题改为与例题相关联的两道题,然后引导学生把它合并成一道题,把第一题的问题作为隐含条件,再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来解决新问题这样可以对中下学生解决问题有帮助。

  第二课时: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仍采用主题图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其中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办法。在具体解决问题时,学生不一定把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有写出来,我让学生根据地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办法。比如对于思维比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用分步式和综合式两种办法。对于中下生则让他们自己选择容易理解的办法。

  不足之处也有不少,如果把每个例题的情境都作为同一个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教学时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这样会有利于他们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在增加趣味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的紧密联系,教学随时随地伴随在身边,这样就让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生动了活泼了,学生更易于接受,也符全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课时  用乘加、乘减的办法解决问题(1)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一步计算应用题基础上的提高,是教学上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列综合算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一、在这一课的教学里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的内容,并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应用题用多种办法解答。

  2、板书整洁,有条理,有对比。

  3、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课堂讨论得热火朝天。营造了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上要注意的几点:

  1、一部分学生读题观察图不够认真细心,对于跷跷板乐园图文的题目里面隐含的条件较难找到,不能清楚的说画面的内容。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因此导致诸多错误,要多练习。

  2、“做一做”主题图,学生没有仔细观察图上有啥。一般简单的列式会提,两步计算的只是个别学生会提。要多引导。

  3、课堂作业这道题用两步计算的还是较多学生不会把分步写成综合式。

  4、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历经解题的过程。

  5、整理图文信息,在教学中多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啥”,引导学生挖掘题意,能完整表述应用题。学生能在讲题的过程中,保留有用信息,通过有条理讲题,理解题意。

  6、对学生的各种算法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办法解答。

  7、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各条件之间的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尽量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充分理解题意。

  第四课时  用乘加、乘减的办法解决问题  练习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做练习二的练习。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先教师出题,由浅到深。

  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母亲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            (1)29-7-15

  (2)还剩多少个果冻?                (2)15-7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几个?        (3)7+15

  这题连线从简单开始入手,照顾到中下生。

  2、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5=35(个)

  38-35=3(个)

  这题看算式补充问题,也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开始,照顾到中下生。

  经过两题的练习,进入到课本的第11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图里包含有啥条件,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问“图里有几个人,成人每人几元?儿童每人几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讲出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第11页第4题,第5题。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办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3×3-2=25(个)  3×3×2+7=25(个)    3×3+3×3+7=25(个)……教师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顺思路。

  最后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也有啥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教师能很好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解题。如果能多提问中下生就更好了。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计算办法。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题办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今天东山小学作了一次全学校性的卫生评比,结果公布出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去看,你们能在这黑板上看到结果吗?(出示主题图)下面一段给树挡住了,看不到,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找出各班的成绩吗?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在图上同学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啥?(学生回答)

  (1)二(1)得了16面小红旗;

  (2)二(2)班比二(1)班少3面;

  那么我们就可以求出哪个班的人数?

  因为二(2)班比二(1)班少3面,可以用减法算出二(2)得的小红旗数。

  列式:16 – 3 = 13 (面)

  2、你能说了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三(1)班比二(1)班多2面,用加法算:16 + 2 =18(面)

  b、四(1)班比二(2)班多3面,用加法算:13 + 3 = 16(面)……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都喜欢运动,老师知道有个体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23页“做一做”)

  师:优惠就是便宜的意思,也就是比原来钱少。你能算出现在足球、蓝球、排球的价钱吗?(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啥问题?(学生提问题,全班解快)

  2、出示第24页图,让学生先观察图,再读题目,独立完成。

  三、总结

  小孩子们,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小孩子们能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了,其实只要你是个细心的小孩,你一定能发现生活中很多很多的数学问题。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5

  今天上午,终于把自己准备多时的课上完了,心里是一阵无比轻松的感觉,近几天以来,经历了试讲、调整,对学生的训练,让我感受到一种洗礼,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小孩们在课堂上表现都很出色卖力,的确,现如今的课堂——生本课堂,看重的是学生,不是教师,我们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否能充分地展示自己,他们是否能拥有真正地话语权是我们生本课的关键。

  整节课,让人感受到一种紧张也充满活力的气氛,小孩们认真地交流,为展示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比平日里的交流时间节省了不少。接下来,都举起了小手,他们都想到前面做展示的小组,都想争取这次展示的机会,其实,平常的日子里,我们的小孩们在每天的生本课堂上也都是一种争先恐后的劲头,他们都愿意到台前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对于小孩们的积极性,我每次都暗暗地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期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表达的关注度,对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展示能力的认可度,更重要的是让小孩们感受到教师对小孩们交流时的表现,对小孩们倾听的认真程度是十分在意的,让学生们感受到,他们的每一分的努力,每一份的付出,老师都是看得见的,更让小孩们感受到,与学生的交流与碰撞,会使自己前进的脚步走的更快,失去了集体的促进作用,每一个人的进步都既微乎其微也是艰难无比。对于小孩们来说,在集体中的成长和进步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我的无意识,自我的在一种不知不觉中的成长和进步。

  小组交流时,我特意提到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因为解决问题关注的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要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个是要做好展示的准备。小孩们对于这样真切而具体的要求做的到位,让人为他们的认真而感动,接下来的全班展示环节,作为小然组长的她在组织本组的同学展示交流时一副得心应手的样子,对于学生的点评,对于学生存在问题的点拔,都显示出了很高的个人魅力,仅仅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全班展示就顺利的结束了,小孩们响亮的声音,至今仿佛还回荡在我的耳边,原来我所担心地全班展示时间不够的问题早已不存在,课堂训练结束,还有近10分钟的剩余时间,真的很感谢小孩们准确到位的展示,接下来的时间,我安排了同学们自我出题考大家的环节,小孩们踊跃地参与进来,小垒同学也非常有创意地出了一道既是年龄问题也不是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可我们的教学时间真的要到了。

  小结的时刻要到了,我提出“一节课的解决问题,你想说些啥吗?”小孩们的发言让人感动,有的说“生活中问题真的很多”“有时候,是一个数里面有4个几,不一定都是几个6这样的形式”。我进而指出,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学习的用途就在于此。

  在今后的教学研讨中,我们必须做好试讲,周到细致地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在平时的训练中实在到位不走过场,让我们的小孩们真实地拥有能力,让我们的课堂能经得住考验。

  数学课堂永远值得解说,我们的脚步也永不会停止,我们将在生本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6

  1.例1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接着,显示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

  教学时,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用录像或幻灯片为学生创设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场”。而后,只显示与例1一致的表演场面,由小精灵明明提出问题,或请学生根据录像或幻灯片呈现的过程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后,请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解决问题后,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办法的理解。

  例1之后的“做一做”,安排了一个情境题。教材呈现一位阿姨正在摆放整盘鸡蛋的画面,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

  教学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从情境中找到要求解决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而列式算出结果。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步解决了啥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熟悉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过程,获得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

  2.例2与“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2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了团体操表演的画面,并显示出“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

  画面下面,一位小孩子提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两位小孩子在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的呈现方式,意在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解决问题。

  例2的教学活动过程与例1相仿。这里可以更放手些,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用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呈现团体操表演的画面,指出:团体操表演是运动会上的也一项内容。突出例1、例2的连续性,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例2之后的“做一做”,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情境题。教材呈现给学生装杯子的具体情境,用对话的方式显示怎么样装,用文字显示出“共有960个杯子”的信息及“能装多少箱?”的问题。

  教学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明确要解决啥问题,收集、分析相关的信息数据,确定第一步解决啥问题。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对于先解决“一箱装多少个杯子”的策略,应给予充分肯定,保护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8题,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多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积累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第10、14~16题,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并注意适时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了解每种办法中先解决啥问题,进而进一步熟悉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

  第2、9题,是运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注意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分析数学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办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办法,了解各种办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打下基础。

  第11题,是用除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借助习题中啄木鸟、青蛙吃害虫的事例,请学生参与“你知道还有啥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问题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12题,解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两种规格的牙刷,请学生解决的问题是“买哪一种便宜?”教学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用两步计算时,点拨:想一想,怎么样判断哪种牙刷便宜呢?使学生选用比较单价的方式获得答案。

  第13题,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小学生在租船游湖的美丽画面。请学生解决7个小孩子“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的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说一说”逐步培养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此外,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阔学生的思维虚拟主机。比如,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他们为啥选择租四人船呢?”请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新的机会,增加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要留心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7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的16道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出……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一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练习中的习题,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比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算出每摞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办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办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习惯。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让学生经历线段图这一数学模型的演化形成过程,感悟线段图对于解决问题的辅助作用

  二、教学重点: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利用摆学具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教学准备:学具卡、红色及蓝色圆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去郊外采桃子,桃子也大也红,他们采的可高兴了。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好朋友小兔子。小兔子问:“你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

  (课件出示问题:猴哥哥和猴弟弟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

  师:要想求猴哥哥和猴弟弟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我们必须先知道啥?

  (猴哥哥和猴弟弟分别采了多少个桃子)

  师:那么猴哥哥和猴弟弟分别采了多少桃子呢?请小孩子们仔细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猴弟弟2个,猴哥哥3个,合起来5个)

  师:一共几个?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3=5(个))

  师:算式中的2、3、5分别代表啥?

  (随生讲解,课件出示各个数字所指代部分)

  师:第二天他们也去采桃子了,这次他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

  (课件演示弟弟3个,哥哥5个,合起来8个)

  找生列算式及解释各部分含义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到了第三天,猴哥哥看小孩子们这么聪明,忍不住想考考你们。谁来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板贴)我把你说的记下来。同学们请看,我们把图片当中的数学信息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谁来读读题?

  提问:这道题的条件是啥?问题是啥?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也就是求啥?

  师:那到底猴哥哥和猴弟弟这次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学具板和小圆片,请同学们同位两个一组,一起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到底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

  小组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来说一说,听听老师是不是说的和你们一样。摆出猴弟弟的四个,然后先摆猴哥哥和猴弟弟同样多的部分,再摆猴哥哥比猴弟弟多的3个,同样多的和多出来的合起来就是猴哥哥的桃子数,在把猴弟弟的桃子数合起来就是总共的桃子数。同位两个再完整的互相说一说。

  师:现在请把算式写在你的练习纸内1号空格内。

  生展示算式

  有可能出现:

  办法一:4+3+4=11(个)

  办法二:4+3=7(个)7+4=11(个)

  办法三:4+4+3=11(个)

  师:同学们请看,办法一和办法二都是先求出哥哥的的4+3,在和弟弟的合起来就是一共的,其实他们是不是同一种办法?这种办法思路非常清晰。那第三种办法呢?4+4先求的啥?再+3是啥意思?这两种办法你觉得哪一种思路更加清晰?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用第一种办法来继续解决问题。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师:小猴子一家采够了桃子,兴高采烈的去参加羊羊运动会了。在运动会上,灰太狼说:我得到了7块金牌;喜羊羊得意的说:我的金牌数比灰太狼多五块。裁判长包包大人说了:那我到底一共应该准备多少块金牌呢?

  小孩子们,这次我们不用学具卡了,请你试着在练习纸上把摆的过程画出来,并列出算式。开始!

  找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请看大屏幕,刚才我们在练习纸上画了灰太狼的7块金牌,然后先画了喜洋洋和灰太狼同样多的部分,再画多出来的5块。同学们,如果这个数字再大一些,画起来是不是就更麻烦了?我们可以用长方形代替画圆,就是这个样子的。(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看,这样是不是就简单很多了?

  今后你们在解题时,也可以试着用这种办法来画图。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2.黑山羊对获得了25块金牌,青青草原代表队比黑山羊队多12块,两队一共获得了多少块金牌?

  请你试着画一画并解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需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们能试着自己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吗?

  师随机展示两到三道题目进行

  师:今天我们一起帮助小猴子解决了他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下课~~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9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办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虚拟主机,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办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办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办法即可。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么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啥?”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办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孩子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啥?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孩子们在做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啥?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么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在黑板上。

  办法一、22+13=35(人)35-6=29(人)

  办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办法的异同。明确两种办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学到了啥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1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办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孩子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啥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孩子们在做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啥?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么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在黑板上。

  办法一、54-8=46(个)46-22=24(个)

  办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办法的异同。明确两种办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学到了啥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2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的教案

  教学内容: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办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谈话:小孩子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啥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孩子们在做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啥?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么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在黑板上。

  办法一、54-8=46(个)46-22=24(个)

  办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办法的异同。明确两种办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学到了啥?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首先,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在玩沙包?”等等。同时,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其他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办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办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办法。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办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

  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突破办法:

  1、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采集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进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采集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进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四、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所教班级学生大多数遵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效率高,能对教学任务进行提前预习,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努力。

  五、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学习办法习惯 )

  1.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交流后再列出算式解答。

  六、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3

  《解决问题》例1、例2同步练习

  1.口算:

  78-17      45+54      71-34      35+24

  6l-45      29+56      29+41      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母亲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孩子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母亲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孩子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黄

  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孩子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婴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也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孩子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办法解答)

  8.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也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9.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10.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也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11.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 银牌 铜牌

  1996年 16 22 12

  2000年 28 16 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解决问题》例3同步练习

  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母亲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               (1)29-7-15

  (2)还剩多少个果冻?                    (2)15-7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        (3)7+15

  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x5=3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35=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也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要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也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整理与复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5×4=          63-(35+14)=        32-5-7=

  19+3×9=          45+8-39=          8×9-38=

  56+34-39=        2×8+49=            8×6+52=

  二、判断题。

  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    )

  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    (    )

  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    )

  三、填空。

  (1)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2)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3)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5得____________。

  (4)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啥?要解决的问题是啥?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么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可以运用例7中的画图策略或数的组成来解决,还可以利用10与5的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鼓励学生思考:数目较大时,如果不用圈一圈的办法,你能知道装几袋吗?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办法解决。]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建议学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单位”不同,第1、2题物体的总数没有直接给出,隐藏在文字和图中,需要学生找出来,再用数的组成去解决,如果选择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总数,反而简单。第3题要用到“一打一打”装的情况,一打12个,数较大,圈的过程中应细心。]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圈一圈:能穿5串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检测:5串是50个,还有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教学反思:

  通过对穿珠子这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形成了表象,进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多样化,用画图、数的组成、十个十个的数数、列算式等办法,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是目前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5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办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孩子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孩子们在做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啥?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么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么样算)

  5、比较各种办法的异同。明确名种办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掌握用多种办法进行解答。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办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学到了啥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23页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主要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进而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切实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是由书中提供的情景图入手让学生展开学习的。通过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与交流,使我感觉到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学生们对已知条件及问题给出的题能比较快而准确解答,但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学生们独立审题、分析题的能力没有形成,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多下功夫,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真正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篇17

  作为一个小学数学的老师,要通过写教学反思来总结自己得工作,如果你还不知道教学反思怎么写?没关系,下面小编为您推荐二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优秀范文,快来学习吧!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一

  应用题是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述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数量关系的题目。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学期是我本人第一次教一年级的数学,为了以后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对应用题的教学进行了几点反思。

  1.一年级具体的应用题所体现的数量关系主要是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教学中我紧抓应用题教学与运算办法含义的联系,让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比如我教学8可以分成1和7时,我就有意识地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8是1和7这两部分的总数,1和7是组成8的两部分,将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要列加法算式1+7=8或7+1=8,从总数里去掉了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列减法算式8—1=7或8—7=1。有了这种数学办法作铺垫,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就会紧扣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的思维办法了。如解决“树上有2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8只,第二次飞走了7只,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学生就会懂得求两次飞走的总数要用加法计算了,而不是看到飞走了就想成是去掉了一部份用减法计算了。

  2.一年级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大部分题目都可以要求学生辅以画图或创设情境演示来帮助理解。

  比如“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一题,学生很容易忘了“我”本人,而通过画图或演示,学生马上可以看到这一队是由“前面9人”、“后面5人”、“中间我自己1人”三部分组成,求3部分的总数用连加计算。总之,用画示意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是个终身受益的好办法和好习惯。

  3.应用题的教学不单是解决问题,还包括提出问题。

  而数学各知识点的教学往往也是相互贯穿的,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促进各知识点教学的圆满完成。比如在教学看图列式等知识时我常要求学生找出信息并提出问题再列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自编自解的过程。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页的内容,教材选用“游乐园”主题图的一部分——“学生购买面包”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小括号。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和使用办法。因此,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本节课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买面包的计算问题。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通过提问你发现了啥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啥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创设了现实的情景,促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在练习设计上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课件出示一家文具超市一些学习用品的价钱,再告诉学生给你80元,你喜欢买哪两样文具,算一算还剩多少钱?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具有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提取数学信息并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反馈;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通过提问你有不同的解答办法吗?你也是怎么样想的?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强化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让学生积极积极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课堂上不足的地方:

  在用小括号将分步计算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时要更加注重理解分步计算时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强化分步与综合的联系。另外在小括号的引出时,应该放手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想改变运算顺序所做的记号,进而得出统一用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充分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和使用办法。

推荐站内搜索:读后感400字作文高自考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文科、河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高考成绩查询、周记400字大全、初级会计报名入口官网、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甘肃省成人高考报名、考试时间安排表2022、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通用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4902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