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短诗五首(精选7篇)
中外短诗五首 篇1
第一课时
《断章》、《风雨》、《错误》
一、教学设想
1、教材解读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通过两组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
《风雨》一诗以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这片大海的既有信心也有迷惘的复杂心情。
《错误》一诗中,诗人主要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春帷”“窗扉”等意象,描写了一个江南女子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亲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样寂寞,也像春帏和窗扉那样紧锁。这时候,一个游子从江南小城走过……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达达”前行的马蹄声中,一个哀婉而有几分伤感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一般说来,诗中的“你”往往被理解为闺中怨妇的形象。
2、教学目标
(1)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Lenovo和想象,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2)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诗歌的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
3、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体会小诗的意味和情趣。
(2)抓住诗歌所营造的瞬间画面和气氛,体会诗人的感情。
(3)理解“风雨”“美丽的错误”等意象的含义。
二、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幻灯片显示两首当代短诗)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而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怎样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2、齐读交流感悟 导入话题
教师点拨: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Lenovo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一代人》中的“黑夜”在这里指十年浩劫给中国大地笼罩一片乌云,是社会现实的折射,“黑色的眼睛”就有了双重寓意,一是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和熏染,一是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了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全新的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我”寻找光明,加大了“光明”与“黑夜”的差异,体现了那个时代在恶势力的挤压下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的精神。“黑夜”、“黑色的眼睛”等意象成为了解读该诗的关键。
《一棵开花的树》则通过“求”“盼望”“颤”“等待”等表现抒情主人公心理的关键词语,让我们浮想联翩,“树”这个意象所代表的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纤弱、柔美的她羞怯地守侯在路旁,祈祷着,激动着,渴望着,她所钟情的人会注意到她。诗人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祈求的心情、被动的等待。
3、师生互动
(1)交流字词积累卡片(幻灯片打出)
卞氏(biàn) 跫音(qióng)
芦狄(dí) 春帷(wéi)
舵手(duò) 窗扉(fēi)
(2)学生出示在课前熟读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发言解答,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也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啥?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再“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怎样美,而是去叙述她怎样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景色”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怎样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啥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景色,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景色;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也互相交织与折射,进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景色”“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5、品读《风雨》,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你能读出作者在诗中传达出了啥感觉吗?这种感觉是通过啥手法表现出来的?
明确:风、雨、郊原、房舍等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既有信心也有迷惘的复杂心情。
想像和比喻用得好。
“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雄浑奇谲。将大地卷来,如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
“风雨”喻指现实人生的经历、磨难、甚至挫折。风雨中的“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茫茫的“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人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形象的表现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波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小结:深刻的诗意往往是通过生动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加上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6、品读《错误》,讨论: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么样的情境?你认为诗中的“你”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明确: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等意象,思妇形象。
这首诗意境优美,教师可请同学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中情境进行描绘。
(示例:一个江南女子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亲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样寂寞,也像春帏和窗扉那样紧锁。这时候,一个游子从江南小城走过……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达达”前行的马蹄声中,一个哀婉而有几分伤感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讨论:品味“美丽的错误”。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提供几首思妇诗加深理解,幻灯片显示)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
——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会,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小结: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等待。
那么,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没有。
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
既然是错误,也何谈美丽呢?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
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这美丽中蕴涵着多么深沉的悲哀呀!
我们在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会,天际识归舟”中一样读到了那“美丽的错误”。不同的是,温词、柳词中的过客都是乘船;而郑诗中的过客是骑马。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注意体味思妇等待丈夫归来的痴情和落寞。
7、总结:诗是诗人从心灵绿洲流淌出的甘泉,世事纷繁,尘世喧嚣,踏进泉水,心灵一片晶莹。无论古诗还是新诗,情感和意象都是鉴赏的重点,只要我们细心品读,总会获益。
三、布置作业
选取几个意象入诗,试写一首简短而富含意味的小诗。
(松柏中学)
中外短诗五首(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想
1、 教材解读:《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这两首短诗采用了欧美近代以来诗歌创作的一些代表性的表现手法,法国象征主义和美国的意象派。
2、 教学目标:了解两首不同风格的自由体诗的特点;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懂得把握诗歌的意象;把握写作背景,正确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掌握借助意象来把握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的办法
4、 教学方式:比较阅读、拓展阅读
5、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大洋那一边的欧美近代诗歌,让我们在中外不同风格的诗歌海洋中“荡起双桨”吧……
(二)解读诗歌——《回旋舞》
1、 作者简介: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被称为“象征派诗王”。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创作诗歌的固定形式。
保尔•福尔被戴望舒称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保尔•福尔用童话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2、 诗的前两节提出了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3、 《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
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这首诗是诗人在20世纪前期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的向往和平安宁的愿望。
(三)解读诗歌——《在一个地铁车站》
1、作者简介:美国诗人、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创始人之一,被文学史家称为“美英现代主义文学的助产士”。他主要的著作是他花了50年心血写成的长诗〈〈诗章〉〉。长诗中有许多章节以中国为题材,他特别喜欢中国诗。
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
2、《在一个地铁车站》这首小诗被公认为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读后,脑海中产生了怎么样的印象?请与大家交流。
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诗中只有两个意象,人群中的脸和黑色枝条上的花瓣并置在一起,这完全是在匆忙的行走的人群中获得的瞬间意象,写出了诗人一瞬间的视觉印象,一瞬间的内心感受。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小孩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进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画幅。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也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也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体现了意象派诗歌一贯的感伤、苦闷和充满希望的情调
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庞德后来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
3、深入探究:巧妙的构思可以给读者启发和暗示,让人悟出一些字面上没说出的更深沉、更微妙的东西。诗中几个单一的镜头、几段简单的描写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创造。你能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出意象组合的诗句吗?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中国诗歌完全由意象主导,贯穿全诗,犹如一幅挂于眼前的图画,情景交融,物与神游。(中国魏晋唐代诗人的这种表现意象而不加评价的诗风,正与意象派主张相吻合。庞德从汉语文学的描写性特征中,看到了一种语言与意象的魔力,进而产生对汉诗和汉字的魔力崇拜,长诗《诗章》中多处夹着汉字,以示某种神秘意蕴,主张寻找出汉语中的意象,提出英文诗创作中也应该力图将全诗浸润在意象之中。)
4、《断章》与《在一个地铁车站》比较。
《断章》一诗,据作者自己说,这四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句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就由此而来。《在一个地铁车站》一诗,据诗人自己说是这样创作的:一天,他从巴黎协和大街附近的一个地铁站走出时,看到一张张美丽动人的女人面庞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苦苦思索,想用诗的语言把这一美好的印象表达出来,当晚写成一首30行的诗,但不满意;半年之后把它压缩成15行的诗,仍不满意;也过了半年之后,他再次把它凝炼成现在的日本俳句似的两行诗。有趣的是,卞之琳20世纪30年代就学习西方现代派诗歌创作;庞德则对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崇仰备至,并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到了许多灵感。两位诗人国别不同,创作风格也不同。但是呢,他们的一些经历却有相同之处,他们都热衷学习异域文化,为我所用,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课后作业
1、《在一个地铁车站》一诗有多种译本,它的原文是“the apparition of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你们认为哪一个译本最好,也可以自己译一译,并试着写一段赏析文字。
2、运用意象分析以下几首古诗: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家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外短诗五首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目标:通过品味关键词语,能从主题、内容、写法上赏析这五首短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味其瞬间感受,把握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语,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
难点:体味诗人的瞬间感受,把握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作者以及流派简介,诗歌背景。
学生准备:熟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进行粗略的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部数千行的长诗可以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一首几行的小诗却可以放着永恒的艺术光彩,文学史的发展不乏这样的事实。卞之琳的四行小诗与庞德的两行短诗,就是短诗富有悠久生命的一个例证。
二、朗读《断章》,把握整体结构,请学生简介作者背景。
三、诗歌解读:
师:一首短诗能够打败众多叙事完整、意境优美的长诗而屹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必然有它的绝妙所在。通过第一遍的朗读,你能领会到它的绝妙之处吗?
明确:意象组织的精巧
师:此诗之妙,尽在组织。组织者,结构也。结构绝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先说啥、后说啥的条例问题和顺序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决定整体功能的东西。巧妙的结构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和暗示,让我们悟出一些字面上没说出的更深沉、更微妙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所展示的画面。
师:全诗共四行,诗人向我们展示了几个画面?分别是啥?
明确:四个
师:诗人是怎么样将这四个不相干的画面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景色”“看景色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景色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却在装饰这一点上也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师:这几幅画面说明了一个啥道理?
提示:作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看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
明确:《断章》只有四行,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一种意象。它以直观的画面阐释了“相对”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景色”,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你”就是他们眼中的景色,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的关系。
师: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课后练习一,关于《断章》究竟是一首情诗还是一首哲理诗,在文学史上一直都很有争议。同学们也深入思考一下,它到底是属于哪一种诗。这道题就作为今天的作业,字数不限,言之成理即可。
师:在西方文学史上也有一篇和《断章》差不多,超级短小精悍的名篇——《在一个地铁车站》。首先请一位同学来简介一下作者庞德。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有关意象派的简介。
师: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那么作为意象派的提倡者,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肯定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而且处理这些意象的手法也会有他的独到之处。现在我们来找找看这两句话里出现了哪些意象?
明确:人群中的面孔,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师:如果说刚才《断章》中是通过同一个哲理命题——“相对”而将两幅不同的画面结合在一起,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中的两个意象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提示:看看意象派的创作风格,作品的艺术特征。
明确:根据意象派的创作风格,第一行的“面孔”与第二行的“花瓣”是两个不同的鼓励的意象,诗人把这两个独立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意象的复合体(在两个意象之间起着沟通作用的是高度个性化的直觉),令人产生丰富的Lenovo,进而把有限、具体的意象赋予不限、抽象,甚至神秘的内涵。
师:分析完这两首诗,同学们可能还不太清楚,为啥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讲。在这里我要补充一个小背景:卞之琳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学习西方现代派诗歌创作;庞德则对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崇仰备至,并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到了许多灵感。两位诗人国别不同,创作风格也不同。但是呢,他们的经历却有着相同之处,他们都热衷学习异域文化,为我所用,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想这一点,对我们的同学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不要看我们学习课文很枯燥、无聊,其实我们这是在用最快的途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布置作业:
1、背诵《断章》《在一个地铁车站》
2、《在一个地铁车站》有多人译过,下面是另外两种译文,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啥?
(1)人丛中这些幽灵似的人脸,/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
(2)幻影一般出现在人群中的这些面孔,/潮湿的黑色枝条上开放的花瓣。
板书设计:
看景色
点缀景色
断章 见明月装饰自己的窗子 哲理: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
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在一个 幽灵般的面孔 意象叠加
地铁车站 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诗意无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怎样进得来?”诗中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中国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虽与古人一样,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但我觉得比起古人来,他则更胜一筹。为啥呢?让我们一起体会这个美丽的错误。
二、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年生,河北人,现代诗人。少年随父至中国台湾。先后毕业于新竹中学及中兴大学,曾任职基隆港。60年代末赴美,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任教于耶鲁大学。早期诗集包括《梦土上》《窗外的女奴》《衣钵》(三集合称《郑愁予诗集》)。后也有《燕人行》《雪的可能》。诗人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
三、朗诵并欣赏诗歌,分析诗歌所抒写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1、讨论: 诗歌所抒写的时间是在啥时候?地点在哪里?人物有哪几个?
明确:时间是在春天三月。地点是在江南。这个时节的特点是容易让人产生思念的情绪。人的情感也是在这个季节里特别会容易伤感,人的情感也最为丰富。
补充:特别是江南的春季,细雨和春季总是相伴,而春雨更容易使人陷入思念之中,人们对春雨也有中特别的伤感的情感。而且春季往往很短。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呢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所以课文把诗歌的时间定在春季三月是为了写离情相思的需要。这个季节是为写情而服务的。
2、我们知道要写离情不但要有景更需要有人的活动,这里的人物是哪几个?
明确:人物是:“我”和“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人。
——这个人显而易见是个女子的形象。
——“我”在这里是个游子,从远方而来,经过江南。也正是那位女子要等待的人。而这个女子可能是这位游子的恋人,正在春天三月里苦苦地等待着。
思考:为啥把女子的容颜比做是莲花?
明确:因为在古诗词中莲花就是代表着思念。因为“莲”和“怜”谐音。“怜”就是“爱”的意思。在《西洲曲》中,就有写道:“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道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所以这里作者是借用了古诗的意象。一开始就展现了一位等待游子的女子的形象,为下面抒写她的离情做好了准备。
3、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女子等待的心情的?(穿插讲解古诗词中古代文化民俗)
明确: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写人物的心情,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人真实可感。他把女子的思念第一个比成是三月的柳絮。
①春季还有中特别的景物就是柳絮,这柳絮也是和离别有关的。柳树在春季的时候就会结一种形似棉絮的东西。称为柳絮。当风一吹柳絮就会随风飘散。这种景象十分的凄美,让人伤怀。古典文学中“柳”跟离别、相思感情抒发的联系最为密切,或许是柳枝柔长的特征跟人们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而“柳”也有“留”(挽留)的谐音,故汉代人就已有“折柳赠别”的风俗习惯,古典诗词中用柳来表现离别相思之作更是不胜枚举:“春心自浩荡,春柳聊攀摘。笑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江总《折杨柳》)“枝上子规催去旆,柳条偏系离情。”(李弥逊《临江仙》)等等。
②第二个是比成是寂寞的城。城的样子是四面封闭的。这也说明女子的心情是落寞,孤独的,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城,只有那位游子才可以打开她心中的城门。也可以说明女子对游子回来的失望的情绪。
③第三个是比成青石的街道。我们学过戴望舒的《雨巷》其中也有这样的意象出现。作者也是生活在铺满青石的小巷之中的。让人感到一丝的凄凉和冷意,就想那位苦苦等待的女子的心一样得冷。这个青石的街道也为后面的马蹄声的出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对精彩的意象组合,构成伤感的意境。青石的冰冷,传来马蹄声,声声清晰,原本希望是能够等到归人,但是呢他却是一个过客。让原本冰冷的心更加地寒冷。原先的希望也被无情地粉碎。
④第四个是比成窗扉。我们可以想象那位女子为了等待游子的归来,曾经多少次靠在窗前眺望远方,多少次也是失望地把窗扉关上。所以在这里窗扉也成为女子相思之情的一个外在的表现景物。
4、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在描写女子的心情的时候连用了两个“小小”,作者为啥会选用这样的形容词呢?
明确:两个“小小”,更写出了这种离情是缠绵迷离的特点。体现了这首诗含蓄、温柔敦厚的特点。这与古诗词写离情的诗歌一样,继承了古诗词传统的风格。具有东方风味。
总结: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是这首诗的创作特色之一。同学在创作诗歌时也可以学习这种办法,从古诗词中去寻找合适的诗歌意象,这样就能形成诗歌独特的意境。而且这些古典诗歌的意象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这样也能使你的诗歌有厚度。
四、分析“错误”
谁的错误?最后这个错误到底是啥呢?
明确:女子等待的那位游子,不是归人而是过客。
为啥说这个错误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呢?
明确: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啥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郑愁予写了许多爱情诗,题材也没有跳出古人的游子思妇的圈子,由于在当今这个科技相当发达的时代,很少有人有那份寂寞等待的耐心,因而,闺怨诗已经很长时间未进入现代人的视野。郑愁予以他女性般的细腻与柔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颇具东方风味的相思场景。给当代人日趋干涸的情感世界注入几许清纯的温泉。有基于此,我们就不难明白,郑愁予的诗为啥在中国台湾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了。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比较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解析:“梳洗”在晨,“斜晖”临暮,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景切情,尤有神韵。
探究:两首诗的意境有何相似之处?从描写思妇这一主题和表现的意境看,是不是能看出新诗和古典诗词的某种联系?
板书设计:
打江南走过(地点) 交待背景
那等……开落(事件)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物象凄凉
错误 寂寞的城
跫音不响 寂寞茫然
春帷不揭 人之无情
窗扉紧掩
达达的马蹄 点题
不是……是…… 顿悟
教后反思:
这五首诗都属中外短章精品,思想内涵丰富,艺术构思精巧,建议学生最好能背诵下来。在教学中,可多用比较鉴赏的办法。比较的目的,主要在于感受不同的诗歌风格。应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搜集、整理信息。如果条件不具备,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但不要提供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
中外短诗五首 篇3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风雨、错误、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了解一些中国新诗不同的风格特点。
3、感知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联系。
【教学重点】
1、鉴赏诗歌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2、体味诗歌中蕴涵的哲理。
3、感知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办法】
1、反复诵读,展开Lenovo和想象,尝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就自己的理解展开充分的讨论,感悟诗歌中蕴涵的哲理和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展开想象和Lenovo,初步体会诗歌中蕴涵的哲理和思想感情。
二.体味诗歌中的意象,讨论并归纳总结:
1、你对《短章》的主旨怎样理解?
2、《风雨》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错误》中的“你”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为啥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4、《回旋舞》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愿望?
5、你怎么样理解《在一个地铁车站》?
三.认识作者和流派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景色
看景色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xx),江苏海门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1922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并越级直接进高一的第二学期,开始接触新文化。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在徐志摩等人的影响下开始新诗创作。1933年大学毕业后,诗人先后在保定、济南等地教书,同年出版其第一部诗集《三秋草》。抗战时期,诗人前往四川大学任教,期间曾赴延安和太行山一带访问。1940年后先后在西南联大、南开大学任教。1947年诗人应邀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专事创作。1949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建国后,诗人历任《诗刊》、《文学评论》等刊物的编辑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等职务。20xx年12月病逝于北京。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慰劳信集》、《鱼目集》、《汉园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有一些译作,如《哈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名作赏析
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诗只有四句,每个字、词,每句话都通俗易懂,但细细品味便觉意味悠长,耐人寻味。诗中用几个简单的意象、词语,营造了两个优美的意境,同时带着深深的伤感。
第一个意境的中心是桥。“你”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想那光洁的石或绿油油的青苔;闻吟吟风声,想那深深的林中清脆的鸟鸣。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明净、悠扬而和谐。透过这宁静的自然,是一个小楼,里面住着一个人;在鸟声的背后是一双眼睛。“你”一下就成了别人的景色。
第二个意境的中心是夜。”你“怀着淡淡的哀愁,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打量着世界,也许是想在人世间的美中找点慰藉。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使夜蒙上了一种浅白的色调,若有若无,如梦如幻。“你”获得了美丽的满足吗?也许。然而,诗人要告诉“你”:此刻的“你”正做了他人的梦境,正被人设计在哀愁的、惹人怜的形象上,满足了别人的想象。
那桥、那夜、那景色、那梦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诗人似乎在讲生活、生活的状况,讲心灵、心灵的慰藉。桥是景色,是自然纯真的美;然而这美也是人类眼中的世界。夜是人心灵的归宿,也是生活的阴暗面。人们的阴影,人们的愁会积压在夜里,人们要从沉沉的暗夜中摆脱出来,寻找美好的生活。所以,人们需要景色,需要梦。诗歌隐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处处存在“相对状态”,作为个体的人、自然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但作为群体的人、自然,也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
这首诗有着明显的中国现代派诗歌风格,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同时也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手法:着重于意境的营造。诗歌意境空灵优美,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启人深思的哲理和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这首诗也带有卞之琳独特的诗歌风格:冷静的语调、对新奇意境的追求、带有思辨意味的象征,引人深思的内在韵味,等等。
1、卞之琳☆☆☆个人简历:
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 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 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 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 (1935)、《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
2、郑愁予(1933-),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当军人的爸爸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山水风光。1949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郑愁予出版的实际虽然算不上多, 但它的诗在中国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 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中国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 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正如杨牧所说:“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 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于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协作,形象准确,身来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这个评价应当说是十分中肯的,出版诗集有 《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莳华刹那》等。
3、保尔•福尔(1872-1960),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Ballades,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创作 诗歌的固定形式。他的作品收入总集《法兰西巴拉德》,于1896年出版。后多次重版,每次都有所增益,直到1949年还有新版问世。戴望舒称他为“法国后 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
4、庞德(1885-1972),意象派运动主要发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迁居巴黎。二次大战期间他公开支持法西斯主义,战争结束 后,他被美军逮捕,押回本土等候受审。后因医生证明他精神失常,再加上海明威和弗罗斯特等名人的奔走说项,他只被关入一家精神病院。1958年,庞德结束 了12年的精神病院监禁,重返意大利居住,直至去世。主要作品有《面具》(1909)、《反击》(1912)、《献祭》(1916)、《休•西尔文•毛伯 莱》(1920)和《诗章》(1917-1959)等。
5、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出生于广东南海。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 等刊物。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滴水》主编。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后任暨难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 《远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6、意象派——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1908~1909年形成于英国,后传入美苏。代表人物有休姆、庞德、艾米 和叶赛宁等。意象派诗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意象派要求诗歌直接呈现能传达情意的意象,以雕塑和绘画的手法表现意象,反对音 乐性和神秘的抒情性,提出在“不要说”“不要夹叙夹议”,只展现而不加评论。第二,意象派诗歌语言简洁明了,不用没有意义的形容词、修饰语,反对卖弄辞 藻,诗行短小,意象之间有跳跃性。第三,意象派诗歌注重意象组合的内在韵律与节奏,将意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从内容看,意象派诗歌多表现一种感 伤、苦闷和充满希望的情调。
四.感受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联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中国古典诗学以其独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 而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中国古典诗歌通过汉学家们的翻译和东西方学者的互访与交流大量传入西方以后,汉诗对世界的影响更是 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我们从英美意象诗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 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动新颖的形象,对意象派诗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认为中国古诗中的形象正是他们所追求的 艺术特征。因为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象,这种意象与中国古诗中的形象可以说属于同一审美范畴。从意象派诗人所选择的《神州集》和《松花笺》等集子 中,我们随时可以读到那些意象鲜明的诗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山从人面 起,云傍马头生'等等。中国诗歌中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法,一度成为意象派争相效仿的美学规范。如庞德的《地铁站上》一诗,被认为是标准的意象派诗 例。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在这里,那从阴暗潮湿的地铁站走出的美丽的女人的面庞,成为诗人所捕捉而 着意表现的意象。这种写法,既不同于反映客观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表现主观的浪漫主义,而是一种主客观的结合,感情和理性的结合,并将这种结合借助于瞬间 的意象表现出来,在面庞、树干、花瓣等形象之间,不用过多的连接词,不用太多的叙述,而是将这些意象进行直接处理,凸现意象的审美价值,这可以说是意象派 诗人从中国诗中受到的最普遍而直接的影响。
英美意象派无论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意象,在经营办法上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经营略同,但在经营目的上却相反,它追求意象的坚实清新与含义 的单纯,反对意象的象征和朦胧。与英美意象派以零度传达视角来呈示意象、消解自我本质不同,中国古典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个体主体性为内核来经营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指向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进而造成诗旨的多义或审美上的朦胧效应,是英美意象派诗意象坚实清新、诗旨单纯所没有的。我们看到了中国 诗歌给予意象派的深远影响,但也应该看到,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意象派诗人在接受中国诗的影响时也是有局限和误读的,他们对中国诗的真谛的感悟还存在 着距离。中国传统诗学讲究意、象、言之间的辩证关系,意象只是表现情绪的手段;而意象派把注意力放在意象所引起的感觉上,用感觉和情绪把意象串起来,而不 去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不考察或阐发这种联系的社会意义;意象成了意象派诗歌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点,恰恰是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根本区别之所 在。
五.整体感知,归纳总结。
1.《断章》在这首诗发表后不久,作者卞之琳和李健吾先生有过一次讨论。李健吾在一篇评卞之琳诗集《鱼目集》的文卓中谈到了它,认为诗人对 于人生的解释都是“装饰”,“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卞之琳在答复的文章中说,他对“装饰”的意思并不想着重,“我的意思着重 在‘相对’上。”几年前,他也对诗人周良沛说过同样意思的话:“《断章》无非是表达一种相对的、平衡的观念。你把我当景色,我也把你当景色,你我的形象互 换在对方的窗口与梦中。”
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不自觉都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相对关系。当然,也可以把它当做情诗来读。
2.《风雨》以丰富的意象和想象力表达了自己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既有信心也有些迷惘困惑的心理。
3、《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游子谣,写游子羁旅之苦;思妇词,写思妇 幽闺之怨。毕竟,思妇闺怨是果,游子羁旅是因。所以在许多诗人的笔下,这两个题材和主题往往被糅合在同一篇作品中。郑愁予的《错误》即是如此,选用并糅合 了传统的闺怨、乡愁题材,使得诗歌更有内蕴,更有韵味。
4、《回旋舞》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下了希望全世界的人携手共建和平安宁家园的美好愿望。童话般的想象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5.《一个地铁车站》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是诗人的直觉,它使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发出诗歌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诗人自己说它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六.背诵自己喜欢的两首,展开想象改写《错误》。
................................................庞德
中外短诗五首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⑵ 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⑶ 理解并分析五首短诗的主旨。
2、过程与办法:
⑴ 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⑵ 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怎样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读《断章》、《风雨》两首诗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我们即将学习的《断章》为例,现代文学作家李健吾对《断章》的解读就不同于作者本人,并和原作者有了一番争论:
李健吾很看重“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卞之琳对此答辩称:自己不看重“装饰”的意思,我的意思还是重于“相对”上。李健吾则回答说:“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诗无达诂,解读诗歌重在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去品读,以“美读”即多朗读进而体味诗之艺术美,只要个人的解读源自诗作文本的内涵,读者能够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有理有据,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允许的。此外,在拥有一定的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材料时则可以“参读”方式解读诗作。
二、小组交流讨论、解读这五首短诗的主旨(十五分钟)
上一节课老师已布置同学预习,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同学们的解读可谓百花齐放,各有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各自的理解,让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智慧,以四人小组合作方式解读这五首短诗。
由于这是班上第一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而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以提高讨论的高效率。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小组成员各自独立思考,交流学习心得、提出疑问,相互探讨、争辩、解疑。小组长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担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如果有同学阐述时间过长,组长须提醒其控制好时间;讨论中有争议且过于激烈时,组长需及时调控好气氛;在气氛过于沉闷时,组长应适时抛出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同学一起探究。二是做好记录整理工作。将本组所有成员的意见及最终讨论结果做个记录,以便在班上汇报本组总体讨论情况,具体包括本组共持几种观点,分述论证其观点的理由,以及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及产生的困惑、疑问。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的:
提倡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质疑,在思想交流过程中互促互助地解疑,锻炼交流、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增强合作。锻炼小组长组织协调、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解读《断章》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2、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解读一:
李健吾:很看重“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藏着不限的无奈与悲哀。
解读二:
卞之琳:哲理说,主、客体相对关联。
解读三:
爱情说之一:相思说。将对方当景色,相互欣赏、爱慕,久久不肯离去,直到月上窗头,悄然入梦时。
爱情说之二:单恋说。你站在桥上看景色,你是无意的,看景色的人在楼上看你,他(她)是有心的。甚至连你窗前的明月都要带入梦中。正如《关睢》里的淑女“求之不得”,《蒹葭》里的伊人永远“在水一方”,只能在楼上看你,在窗外梦你。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4、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
──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回顾着远楼/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四、解读《风雨》一诗
1、小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2、明确本诗主旨: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怎样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Lenovo,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3、陶冶情操,积累名句:
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诗中所写大有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在这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茫茫人海的方向,操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甚至惊慌失措的情形,实属正常。“年轻的舵手”还缺乏历练,处变不惊的安详气度、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都是“年轻的舵手”有待达到的人生境界。
课件板书展示有关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的诗句,陶冶情操,积累名句: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游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
4、集体朗读,深化理解。
5、拓展阅读:
了解“芦笛”意象在诗歌中的内涵,激发学生诗歌学习探究的兴趣:
“芦笛与诗歌”专题: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思想家)
“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
──阿波里内尔(法国诗人)
芦笛
艾 青
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
带回了一支芦笛,
我曾在大西洋边
像在自己家里般走着,
如今
你的诗集“alcool”是在上海的巡捕房里,
我是“犯了罪”的,
在这里
芦笛也是禁物。
我想起那支芦笛啊,
它是我对于欧罗巴的最真挚的回忆,
……
(课件展示上述补充材料)
由阿波里内尔及艾青的诗我们了解到,芦笛这一事物在诗歌里成了艺术或诗歌的代名词。在许多诗人眼中,芦笛这一事物便是优美动人的诗歌,是无价之宝。《风雨》的作者取名芦荻,我虽没有深入查证诗人笔名的来历,但通过一些材料也可猜测这一笔名的得来与“芦笛”意象应有渊源。
在《芦荻诗选》自序中,诗人含混地写了这样一段:
“当大地沉默的时候,我亦沉默了,大约有二十年,我这一支小小的芦笛,没有吹出清晰嘹亮的笛声……如前人所说,‘国家不幸,诗家不幸’,从民族的灾劫、国家灾难中,我和许多人一样,学会思考……”
五、课外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鉴赏诗歌。(解读诗歌主旨)
1、搜集朦胧诗派和诗人顾城相关资料。
2、解读顾城三首诗《一代人》、《远和近》、《小巷》并写鉴赏性小短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
“小巷/也弯也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小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解读《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完成上节课布置课外探究题。
〖教学过程〗
一、解读《回旋舞》
1、理解《回旋舞》一诗的主旨,请一个小组长简介本组讨论情况:
明确: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
2、赏析本诗的艺术形式,请一至两个同学说说他们的分析:
明确:整首诗以三个假设的排比句铺排来,诗歌的主旨在重复的吟唱中不断地得到了强化。全人类不分男女、种族、肤色、国家差别,一起跳同一种舞蹈,借用法国常见的民间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诗人希望全人类破除一切隔阂、猜忌,共同创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乐观精神。末句“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手起来”呼应首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手起来”,首尾相接、回环往复、浑然天成。
二、解读《在一个地铁车站》
1、请一至两个小组长简介本组解读情况,特别指明解读中的困惑。
2、吴彬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较好地阐述了个人对这首诗准确的解读,请他解说一下个人解读的过程:
吴彬彬的理解:这首诗拥有高度的个性化,迸射出更加丰富的含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具有独特视角的画面: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动的地铁车站,突然闪现出几张妩媚的面孔,作者Lenovo到“潮湿黝黑的树枝,花瓣”。
诗人想暗示啥呢?
也许是美在瞬间消逝后的失落感;
也许是身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对田园和大自然的一种向往;
也许是在单调拥挤的快节奏生活中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也是……
3、教师简介个人解读情况:
我的理解: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两个意象,一是幽灵般的面孔,神秘而阴深是其特点,它的这一特点或许主要来自于地下铁路这一特定环境;二是黑色枝条,冷峻是它的突出特点,印象中的地铁轨道都漆成了黑色,也许这让作者将它们想象成了自然界黑色的枝条,尽管这是在一个完全人工化的世界里。读这首诗时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想象着地铁站里,人们从车厢中蜂拥而出的场景。我所看到的是大都市里的人们,在繁重的生活压力和刻板的生活作息中,漠然地游走在城市的喧闹里。他们相互陌生,面无表情,随着车厢门的打开,幽灵般地涌现。尽管表情僵硬,但他们仍是这个钢筋水泥丛林里有血有肉的生物,在冷峻的地下车站里他们仍是美丽的,当他们群涌而出时,正如开放在轨道上的花朵。
我的疑问:为何黑色枝条是潮湿的?印象中的地铁使用的是人工空调,干燥而阴凉。不知同学对此作何感想?
4、简介作者本人的解释:
解读:
诗人曾说他在地铁车站里,“突然间,看到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也看到一个,然后也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也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努力寻找能表现他这种突发感觉的文字,但是呢没能成功。后来,他找到了表达方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的小斑点……”,这就是他在诗中使用的意象叠加的方式。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明确:
叠加的意象中渗透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读者也能从叠加的意象中找到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在这个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上,需要每个读者运用自己的个人智慧及经验去想象、Lenovo,丰富这首诗的画面场景,这便使得这首短诗诗产生了无穷的意义。
三、了解朦胧诗派并解读顾城的三首短诗
1、请一个小组长简介其整理的有关朦胧诗派的资料。
明确:从一九八○年开始,忽然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由于他们写的诗不易读懂,因而被称为“朦胧派”。“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2、请另外的小组长简介顾城生平及对顾城三首诗的解读情况,允许多种理解,只要能够言之成理。
明确: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二岁即辍学。放过猪,画过画,作过木匠,唯一缺少的就是正规的文学教育。在文革中开始写作,80年就失去正式工作,开始漂泊生活。85年加入作协。而后数次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传播诗歌理论和中国古典文化。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92年获得德国 daad 创作年金。次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自杀身亡。
明确:《一代人》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钦赞。作者用意象、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顽强求索的精神。
《远和近》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小巷》中诗人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我”拿着钥匙在寻找自己的房间,也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然而“小巷”是“也弯也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我”是坚定的,“我”在顽强地敲着,过走过敲。而“我”也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是都在终生寻找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解读《错误》。
〖教学过程〗
一、解读《错误》一诗主旨
1、请小组长简介本组同学解读情况。
2、对本诗主旨的不同解读:
课件展示:
1、我与女子为亲人关系,但我却由于某些原因过家门而不入,让等在深闺中的女子在马蹄声中激起的喜悦之情悄然而逝。
2、结合诗人身处中国台湾的经历,中国台湾人漂泊心态,期待有一天能有个定位,期盼有一天可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但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美好愿望却落空了。
3、我是个浪子,漂游在外,三月里无意中路过江南,我的马蹄声让等在家中的女子产生了美丽的误会,以为是思念的人回归了。
二、美文赏析
1、《错误》中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哪些特点?创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⑴ 齐读本诗,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⑵ 明确诗中所选用意象及其特点:
莲花──美丽高洁的象征,以莲花的开落来形容年华飞逝,女子容颜的老去,且这一女子始终坚贞地守候着远人,满怀的深情优雅动人,其痴其美让人叹息不已。
课件展示徐志摩诗《沙杨娜拉》:
沙杨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有蜜甜的忧愁
──沙杨娜拉
两首诗对莲花意象的使用有相似处,都塑造出了美丽、妖柔的女子,形象感人。有些同学在写鉴赏小短文时便Lenovo到了徐的这首诗。
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传统诗词里的常见意象;为啥东风会不来?无论是啥地方的春季,都是东风送来的,更何况江南的春季来得更早,春雨迷蒙的江南,丝竹优雅的江南,怎么会东风不来?那其实是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柳絮──柳与“留”谐音,也因送别时驿道两旁常有柳树,因而在传统诗歌中飘飞的“柳絮”往往暗示折柳惜别之情;柳絮是绵绵不尽的思绪,柳絮为何不飞?这与女子的心情有关,女子的心里只有心上人,容不下任何人,既然是心上人没有音讯,心上人不归,那么这心就是寂寞的,她就固守着这份寂寞。
春帷──是窗前的幔帐,幔帐不揭,营造一种层层帘幕深垂,深闺闭锁的气氛。
窗扉──窗子和门都紧紧地关着。那么她为啥不像古典诗词中那些倚楼凭栏的女子那样,走出深闺?也许是因为失望太多,心里太苦,也许是因为她的矜持、含蓄、内敛也深情。
寂寞的城──城是封闭的,是落寞的,是凄凉的。
青石街道──古朴,清幽之境;向晚意为黄昏,黄昏时的街道也给人以宁静、落寞的感觉,营造出了有些凄清的环境。
主人公在寂寞中等待。寂寞是无形的,诗人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等意象来指代女主人公寂寞的心情。
3、齐读本诗,通过朗读再次感知诗歌的美。
4、明确本诗意境:
江南,莲花,东风,柳絮,小城,青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本诗优美深婉凄伤的意境。
5、分析本诗比喻修辞手法使用效果: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以上这几个比喻写尽了女子的秀美、端庄、深情、含蓄、凄伤、落寞、哀婉。从对文章的分析中能看出她的容颜娇美,她的感情专一,她应该是从古代走来的典雅秀美、深婉含蓄、古韵犹存的女子。
教师小结:此诗的句式、字词搭配虽多洋调,但诸如“江南”“莲花”“容颜”“东风”“飞絮”“向晚”“跫音”“春帷”“归人”“过客”之类的意象或词语,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并令人想起一系列古典名句的情调意境之美。此诗曲折委婉,情意绵绵,有一种迷离怅惘的抒情气氛,颇似唐人温庭筠的词。
课件显示(宋词小令)《望江南》: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三、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生):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愁予”之名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词中句,从这个笔名也能窥见其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其诗表现手法很现代,但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词藻、传达的情感却多是传统的,在现代精神感受中交织着宋词元曲的遗韵,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通本诗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深刻体会其诗这一鲜明的风格。中国台湾誉其诗《错误》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在深入赏析了本诗之后你们是否也认同这样的评语?的确,这样的赞誉并不为过,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首优美动人的诗,再次领会诗人为我们创设的哀婉、凄美的意境。
中外短诗五首 篇5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中国新诗不同的风格。
2. 感知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开阔眼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感受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联系。
3. 深深思索每一位诗人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重难点:
1. 鉴赏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2. 体味诗中蕴含的哲理。
3. 感受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四. 知识分析:
1.《断章》分析
1.1了解作者
卞之琳,笔名:季陵,出生年月:19xx年12月8日。祖籍江苏溧水,19xx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徐的赏识,徐不仅将卞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给卞之琳编了一本取名为《乌雅集》的诗集,准备交新月书店出版(1931年徐空难去世后未能出版)。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也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还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中国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
主要作品:《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
1.2认识作品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诗人通过对“景色”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你站在桥上看景色”,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景色,他们“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也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景色,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景色;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也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当然,也可以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这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更能引起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2.《风雨》
2.1了解作者
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三十年代曾编辑诗刊,解放后从事教学和文艺工作。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桑野》《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抒情》等诗集。
2.2认识作品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怎样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Lenovo,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3.《错误》
3.1了解作者
郑愁予,中国台湾诗人,中国台湾“现代诗社”成员。祖籍河北,生于济南,1949年去中国台湾。其诗作表现手法很现代,而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词藻,传达的情感,却多是传统的,于现代精神感受中交织着宋词元曲的遗韵。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3.2认识作品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妈妈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妈妈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妈妈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妈妈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诗人这番话为我们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这首诗的背景是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诗的主人公“你”在江南小城里寂寞地等待着亲人从战场归来。“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使我们知道了主人公容颜美丽如莲花,随着“我”的来而也去的脚步,这容颜经历了希望和失望,就像莲花绽放也凋零。主人公在寂寞中等待。寂寞是无形的,诗人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等意象来指代女主人公寂寞的心情。
结尾一段,“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以“美丽”为定语修饰“错误”,具有一种错位的美学意义,使主题更具有表现性,更能感动读者。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使用倒装语句,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紧掩”,比起“向晚的青石街道”“小小的紧掩的窗扉”这样的表达,显然在意境和语气上都有更加悠长深远的韵味。我们也可以把这首诗解读成情诗,表达闺中怨妇盼望归人的心情。
4. 《回旋舞》
4.1了解作者
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歌谣)”,这是他毕生创作诗歌的固定形式。他的作品收入总集《法兰西巴拉德》,于1896年出版。后多次重版,每次都有所增益,直到1949年还有新版问世。戴望舒称他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
4.2认识作品
在这首诗中,保尔•福尔用童话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诗的前两节提出了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5.《在一个地铁站》
5.1了解作者
庞德(1885——1973),美国诗人,意象派诗人,被文学史家称为“美英现代主义文学的助产士”。他很早就离开了家乡——爱达荷州。15岁入宾西法尼亚大学,19xx年获硕士学位。一度曾在印第安纳州的沃拜士学院任教。19xx年前往英国。19xx年他与友人一起创立了风靡一时的意象派。他的诗论对英美、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庞德乐于助人,他曾以不同方式帮助过乔伊斯、艾略特、弗罗斯特、海明威、叶芝等。庞德二战时居意大利。它主要的著作是他花了五十年心血写成的长诗《诗章》。长诗中有许多章节以中国为题材,他特别喜欢中国诗。他的译诗《神州集》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评,成为意象派诗人学习借鉴的榜样。
5.2认识作品
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
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庞德后来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
【典型例题】
1.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 “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 “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 “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答案:d。
分析: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揭示作品的象征意义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迷途》按“追寻—被阻一归宿”的思路展开。“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特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2. 阅读康白情《草儿》(1919年),指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古着白眼,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
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a. 诗中的“草儿”对牛而言,是一种生存诱惑,而“鞭儿”则象征着一种威胁压迫,这是“牛”的主人软硬兼施的两手。
b.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这种矛盾、险恶的境遇,使人感到牛辛苦拉犁的悲壮,“牛”的主人隶使牲口的狡黠。
c. 牛这一形象其实就是在田野上“一东二冬”地艰难劳作的中国穷苦农民的形象。
d. 诗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热情赞美以牛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沉默坚韧的生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答案:d
分析:诗人作于1919年的这首诗,表达了对中国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愤恨,“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对“牛”有哀其不幸之心,却无“热情赞美”之意,d项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是不准确的。
3. 阅读周作人《小河》(片断),指出对诗歌形式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
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
不得前进,也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a. 每一诗行有一定的节拍,隔行押大致相同的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b. 诗人以自己的情绪支配诗行,不受标点约束,每行无固定字数。
c. 诗歌语言口语化,从容不迫地传达出诗人舒缓的情绪。
d. 诗句的内在节奏十分和谐,与散文语言完全不同,给读者以美感。
答案:a
分析:新诗,包括两种诗体,即格律诗和自由诗。自由诗“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高中第四册《现代诗歌的鉴赏》)。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白话诗史上第一首长诗”(茅盾),诗行、节拍、语言完全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显然,这首诗是不押韵的,诗行的节拍也不一致。
【模拟试题】
1. 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必竟 呕吐 好征兆 令人咋舌
b. 谛造 暴躁 大路货 独出新裁
c. 荏冉 山冈 刹那间 满目创痍
d. 浩翰 函养 棉制品 半身不随
2. 下列作家、年代(或国籍)、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卞之琳——现代——《断章》
保尔福尔——法国——《回旋舞》
b. 郑愁予——当代——《错误》
庞德——英国——《在一个地铁站》
c. 芦荻——当代——《风雨》
毛泽东——现代——《沁园春 长沙》
d. 艾青——现代——《我爱这土地》
余光中——当代——《乡愁》
3. 下列一组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b.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c.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d. 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
4. 下面对庞德的《在一个地铁站》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准确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走出地铁车站车厢那一瞬间的美感:一个阴沉的雨天,地铁车站人潮如流 ,突然黑压压的人群中闪现了一张张美丽动人的女子的脸庞,恰似朵朵开在湿漉漉的树枝上的美丽的花瓣。
b. 此诗妙在通过意象的叠加,用意象本身直接去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中第一行的“面孔”与第二行的“花瓣”本无联系,但两个意象一旦叠加,就形成了相互映衬的比喻,成为一个新的意象复合体。
c. 小诗通过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阴冷昏暗、压抑低沉的意境,暗示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的厌恶和批判。
d. 综观全诗,“幽灵”一词揭示出那些“面孔”的出现在一瞬间就消失了,就像风雨中枝头上的“花瓣”,虽然美丽,但同样会很快凋零,作者似在感叹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短暂易逝。
阅读《断章》完成下列题目
5. 诗句中出现四个“你”,所指代的对象是否同一人?为啥?
6. 这首诗以极精炼的语言描画了生活的一个片断,喻意朦胧,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虚拟主机,谈谈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
7. 对沙白的《红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季!/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 诗歌开头用一个“风”和一个“掷”字,写出秋风尽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色图,从这图景里看不出诗人的爱憎。
b. 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了,并点明对这些景物有独特的感受。
c. 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 最后一句虚实兼备,既写出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暗喻了作者经受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8.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于上海
a. 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了令人回味的意境。
b. 海员们为啥喜欢“盼望出发”,也为啥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c. 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不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 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而这两句话也由两个象征性的意象组成。
9. 对下面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阐释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b. 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
c. 《远与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d. 两首诗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成年人的孤寂与忧伤。
【试题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如果理解为不是同一场景那么“你”指代对象应该是同一的均指在桥上看景色的人。如果理解为同一场景,那么“你”的指代对象似乎不是指同一人,一、二句中的“你”代站在桥上看景色的人;三、四两句中的“你”可理解为在楼上看景色的人。
6. 可以理解为哲理诗,你看景色,你也成了别人印象的景色,世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意义,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
7. c 作者在这里是将绿色与流血、奋斗、牺牲联系起来。
8. b 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
9. b 此说与诗的题旨不符。
中外短诗五首 篇6
4 中外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五首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办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怎样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解读《断章》、《风雨》两首诗的主旨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我们即将学习的《断章》为例,现代文学作家李健吾对《断章》的解读就不同于作者本人,并和原作者有了一番争论。
李健吾:很看重“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卞之琳对此答辩称:自己不看重“装饰”的意思,我的意思还是重于“相对”上。李健吾则回答说:“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课件展示此段资料)
诗无达诂,解读诗歌重在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去品读,以“美读”即多朗读进而体味诗之艺术美,只要个人的解读源自诗作文本的内涵,读者能够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有理有据,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允许的。此外,在拥有一定的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材料时则可以“参读”方式解读诗作。
二、小组交流讨论、解读这五首短诗的主旨(十五分钟)
上一节课老师已布置同学预习,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同学们的解读可谓百花齐放,各有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各自的理解,让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智慧,以四人小组合作方式解读这五首短诗。
由于这是班上第一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而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以提高讨论的高效率。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各自独立思考,交流学习心得、提出疑问,相互探讨、争辩、解疑。小组长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担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如果有同学阐述时间过长,组长须提醒其控制好时间;讨论中有争议且过于激烈时,组长需及时调控好气氛;在气氛过于沉闷时,组长应适时抛出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同学一起探究。二是做好记录整理工作。将本组所有成员的意见及最终讨论结果做个记录,以便在班上汇报本组总体讨论情况,具体包括本组共持几种观点,分述论证其观点的理由,以及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及产生的困惑、疑问。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提倡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质疑,在思想交流过程中互促互助地解疑,锻炼交流、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增强合作。锻炼小组长组织协调、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解读《断章》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2、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解读一
李健吾:很看重“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藏着不限的无奈与悲哀。
解读二
卞之琳:哲理说,主、客体相对关联。
解读三
爱情说之一:相思说。将对方当景色,相互欣赏、爱慕,久久不肯离去,直到月上窗头,悄然入梦时。
爱情说之二:单恋说。你站在桥上看景色,你是无意的,看景色的人在楼上看你,他(她)是有心的。甚至连你窗前的明月都要带入梦中。正如《关睢》里的淑女“求之不得”,《蒹葭》里的伊人永远“在水一方”,只能在楼上看你,在窗外梦你。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4、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四、解读《风雨》一诗
1、小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2、明确本诗主旨: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怎样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Lenovo,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3、陶冶情操,积累名句
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诗中所写大有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在这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茫茫人海的方向,操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甚至惊慌失措的情形,实属正常。“年轻的舵手”还缺乏历练,处变不惊的安详气度、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都是“年轻的舵手”有待达到的人生境界。
课件板书展示有关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的诗句,陶冶情操,积累名句。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游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
4、集体朗读,深化理解。
5、拓展阅读:了解“芦笛”意象在诗歌中的内涵,激发学生诗歌学习探究的兴趣。
“芦笛与诗歌”专题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思想家)
“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阿波里内尔(法国诗人)
《芦笛》——艾青
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
带回了一支芦笛,
我曾在大西洋边
像在自己家里般走着,
如今
你的诗集“alcool”是在上海的巡捕房里,
我是“犯了罪”的,
在这里
芦笛也是禁物。
我想起那支芦笛啊,
它是我对于欧罗巴的最真挚的回忆,
……
(课件展示上述补充材料)
由阿波里内尔及艾青的诗我们了解到,芦笛这一事物在诗歌里成了艺术或诗歌的代名词。在许多诗人眼中,芦笛这一事物便是优美动人的诗歌,是无价之宝。《风雨》的作者取名芦荻,我虽没有深入查证诗人笔名的来历,但通过一些材料也可猜测这一笔名的得来与“芦笛”意象应有渊源。
在《芦荻诗选》自序中,诗人含混地写了这样一段:\\\'当大地沉默的时候,我亦沉默了,大约有二十年,我这一支小小的芦笛,没有吹出清晰嘹亮的笛声……如前人所说,\\\'国家不幸,诗家不幸\\\',从民族的灾劫、国家灾难中,我和许多人一样,学会思考……\\\' (课件展示)
五、课外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鉴赏诗歌(解读诗歌主旨)
1、搜集朦胧诗派和诗人顾城相关资料
2、解读顾城三首诗《一代人》、《远和近》、《小巷》并写鉴赏性小短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顾城《远和近》
“小巷/也弯也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顾城《小巷》
第二课时:解读《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完成上节课布置课外探究题
一、解读《回旋舞》
1、理解《回旋舞》一诗的主旨,请一个小组长简介本组讨论情况;
明确: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
2、赏析本诗的艺术形式,请一至两个同学说说他们的分析
明确:整首诗以三个假设的排比句铺排来,诗歌的主旨在重复的吟唱中不断地得到了强化。全人类不分男女、种族、肤色、国家差别,一起跳同一种舞蹈,借用法国常见的民间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诗人希望全人类破除一切隔阂、猜忌,共同创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乐观精神。末句“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手起来”呼应首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手起来”,首尾相接、回环往复、浑然天成。
二、解读《在一个地铁车站》
1、 请一至两个小组长简介本组解读情况,特别指明解读中的困惑;
2、 吴彬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较好地阐述了个人对这首诗准确的解读,请他解说一下个人解读的过程;
吴彬彬的理解:这首诗拥有高度的个性化,迸射出更加丰富的含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具有独特视角的画面: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动的地铁车站,突然闪现出几张妩媚的面孔,作者Lenovo到“潮湿黝黑的树枝,花瓣”。
诗人想暗示啥呢?
许是美在瞬间消逝后的失落感;
许是身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对田园和大自然的一种向往;
许是在单调拥挤的快节奏生活中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
许是……
3、 教师简介个人解读情况
我的理解: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两个意象,一是幽灵般的面孔,神秘而阴深是其特点,它的这一特点或许主要来自于地下铁路这一特定环境;二是黑色枝条,冷峻是它的突出特点,印象中的地铁轨道都漆成了黑色,也许这让作者将它们想象成了自然界黑色的枝条,尽管这是在一个完全人工化的世界里。读这首诗时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想象着地铁站里,人们从车厢中蜂拥而出的场景。我所看到的是大都市里的人们,在繁重的生活压力和刻板的生活作息中,漠然地游走在城市的喧闹里。他们相互陌生,面无表情,随着车厢门的打开,幽灵般地涌现。尽管表情僵硬,但他们仍是这个钢筋水泥丛林里有血有肉的生物,在冷峻的地下车站里他们仍是美丽的,当他们群涌而出时,正如开放在轨道上的花朵。
我的疑问:为何黑色枝条是潮湿的?印象中的地铁使用的是人工空调,干燥而阴凉。不知同学对此作何感想?
4、 简介作者本人的解释
(课件展示资料)
解读:诗人曾说他在地铁车站里,“突然间,看到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也看到一个,然后也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也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他努力寻找能表现他这种突发感觉的文字,但是呢没能成功。后来,他找到了表达方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的小斑点……”,这就是他在诗中使用的意象叠加的方式。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明确:叠加的意象中渗透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读者也能从叠加的意象中找到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在这个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上,需要每个读者运用自己的个人智慧及经验去想象、Lenovo,丰富这首诗的画面场景,这便使得这首短诗诗产生了无穷的意义。
三、了解朦胧诗派并解读顾城的三首短诗
1、 请一个小组长简介其整理的有关朦胧诗派的资料;
明确:从一九八○年开始,忽然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由于他们写的诗不易读懂,因而被称为“朦胧派”。“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2、 请另外的小组长简介顾城生平及对顾城三首诗的解读情况,允许多种理解,只要能够言之成理。
明确: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二岁即辍学。放过猪,画过画,作过木匠,唯一缺少的就是正规的文学教育。在文革中开始写作,80年就失去正式工作,开始漂泊生活。85年加入作协。而后数次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传播诗歌理论和中国古典文化。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92年获得德国daad创作年金。次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自杀身亡。
明确:《一代人》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钦赞。作者用意象、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顽强求索的精神。
《远和近》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小巷》中诗人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我”拿着钥匙在寻找自己的房间,也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然而“小巷”是“也弯也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我”是坚定的,“我”在顽强地敲着,过走过敲。而“我”也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是都在终生寻找吗!
第三课时:解读《错误》
一、解读《错误》一诗主旨
(一)请小组长简介本组同学解读情况;
(二)对本诗主旨的不同解读(课件展示)
1、我与女子为亲人关系,但我却由于某些原因过家门而不入,让等在深闺中的女子在马蹄声中激起的喜悦之情悄然而逝。
2、结合诗人身处中国台湾的经历,中国台湾人漂泊心态,期待有一天能有个定位,期盼有一天可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但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美好愿望却落空了。
3、我是个浪子,漂游在外,三月里无意中路过江南,我的马蹄声让等在家中的女子产生了美丽的误会,以为是思念的人回归了。
二、美文赏析
(一)《错误》中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哪些特点?创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1、齐读本诗,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明确诗中所选用意象及其特点
莲花——美丽高洁的象征,以莲花的开落来形容年华飞逝,女子容颜的老去,且这一女子始终坚贞地守候着远人,满怀的深情优雅动人,其痴其美让人叹息不已。
课件展示徐志摩诗《沙杨娜拉》,两首诗对莲花意象的使用有相似处,都塑造出了美丽、妖柔的女子,形象感人。有些同学在写鉴赏小短文时便Lenovo到了徐的这首诗。
沙杨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道一声珍重 /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有蜜甜的忧愁--沙杨娜拉
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传统诗词里的常见意象;为啥东风会不来?无论是啥地方的春季,都是东风送来的,更何况江南的春季来得更早,春雨迷蒙的江南,丝竹优雅的江南,怎么会东风不来?那其实是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柳絮——柳与“留”谐音,也因送别时驿道两旁常有柳树,因而在传统诗歌中飘飞的“柳絮”往往暗示折柳惜别之情;柳絮是绵绵不尽的思绪,柳絮为何不飞?这与女子的心情有关,女子的心里只有心上人,容不下任何人,既然是心上人没有音讯,心上人不归,那么这心就是寂寞的,她就固守着这份寂寞。
春帷——是窗前的幔帐,幔帐不揭,营造一种层层帘幕深垂,深闺闭锁的气氛。
窗扉——窗子和门都紧紧地关着。那么她为啥不像古典诗词中那些倚楼凭栏的女子那样,走出深闺?也许是因为失望太多,心里太苦,也许是因为她的矜持、含蓄、内敛也深情。
寂寞的城——城是封闭的,是落寞的,是凄凉的;
青石街道——古朴,清幽之境;向晚意为黄昏,黄昏时的街道也给人以宁静、落寞的感觉,营造出了有些凄清的环境;
主人公在寂寞中等待。寂寞是无形的,诗人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等意象来指代女主人公寂寞的心情。
3、齐读本诗,通过朗读再次感知诗歌的美。
4、明确本诗意境
江南,莲花,东风,柳絮,小城,青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本诗优美深婉凄伤的意境。
5、分析本诗比喻修辞手法使用效果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以上这几个比喻写尽了女子的秀美、端庄、深情、含蓄、凄伤、落寞、哀婉。从对文章的分析中能看出她的容颜娇美,她的感情专一,她应该是从古代走来的典雅秀美、深婉含蓄、古韵犹存的女子。
教师小结:此诗的句式、字词搭配虽多洋调,但诸如“江南”“莲花”“容颜”“东风”“飞絮”“向晚”“跫音”“春帷”“归人”“过客”之类的意象或词语,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并令人想起一系列古典名句的情调意境之美。此诗曲折委婉,情意绵绵,有一种迷离怅惘的抒情气氛,颇似唐人温庭筠的词(课件显示《望江南》)。
望江南(温庭筠 宋词小令)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三、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愁予”之名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词中句,从这个笔名也能窥见其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其诗表现手法很现代,但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词藻、传达的情感却多是传统的,在现代精神感受中交织着宋词元曲的遗韵,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通本诗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深刻体会其诗这一鲜明的风格。中国台湾誉其诗《错误》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在深入赏析了本诗之后你们是否也认同这样的评语?的确,这样的赞誉并不为过,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首优美动人的诗,再次领会诗人为我们创设的哀婉、凄美的意境。
中外短诗五首 篇7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办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怎样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简介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也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Lenovo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 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景色”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景色”,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景色,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也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景色,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景色;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也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么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景色”“看景色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景色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也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景色,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也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Lenovo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也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啥?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6、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怎样美,而是去叙述她怎样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景色”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怎样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啥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景色,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景色;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也互相交织与折射,进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景色”“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7、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推荐站内搜索:中考满分作文《光》初中周记500字、上海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摘草莓作文、小学生演讲稿、气象作文、2013专升本成绩查询、四川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中秋节300字优秀作文、研修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