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通用6篇)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1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虚拟主机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办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朴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2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Lenovo、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办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办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也叫直接)、反面(也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虚拟主机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办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办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三)
(一)、部分命题方向分析
本部分知识点在〈〈积累与运用〉〉中出现的机率甚小,分比不大,粗略掌握即可。
(二)、解题办法与技巧
掌握错别字、病句、语言得体问题等基础知识点的辨析、解题办法。
(三)、知识点辨析
1、错别字 从形似字、同音字方面着手解决。 2、病句 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对应解决。 (1)结构是否完整(成分残缺)
缺乏主语 通过(删去)刻苦学习,使(或删去)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缺乏谓语 我们正在努力为(删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或加上“而奋斗”)。 缺乏宾语 统筹办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加上“办法”) (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成分搭配不当)
主谓不当 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 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 他的故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啥都能造出来。 (3)语序是否合理(语序不合理)
例:每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4)句式是否杂糅(句式杂糅)
例:有没有(删去)健康的身体,是否(删去)做好工作的前提。 (5)前后文意是否矛盾(前后矛盾)
例:一朵朵五彩缤纷(删去)白(或删去)云飘浮在高空。 (6)语意是否重复(语意重复)
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删去其中一个)情,以后再告诉你。 (7)是否产生歧义(歧义)
例;小王见到小李,他告诉他,他(改为“自己”)在厂里评上了生产标兵。 (8)用词是否得当(用词不当)
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也正确也尖刻(改为“尖锐”) 3、句式变换
①积极句和被动句互换
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也一次的进攻。(积极句) 例:敌人一次也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被动句) A、 积极句变换为被动句
办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3
词语解释
第一册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波光。 3.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4.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5.赋闲:失业在家。 6.颓唐:衰颓败落。 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8.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9.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10.确凿:确实。 11.轻捷:轻快。
12.鉴赏:鉴别,欣赏。 1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1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15.诧异:惊奇。 16.朗润:明朗润泽。 17.酝酿:各种气息在空气中象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18.卖弄:炫耀。 19.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20.舒活:舒展,活动。 2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2.绯红:鲜红。绯,红色。 23.皎洁:月亮明亮洁白。 24.兀自:径直。
25.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
罢休。
26.精致:精巧细致。
27.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28.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29.矜持:拘谨,拘束。 30.凝重:庄重,不轻挑
第二册
1. 折服:信服。
2. 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
人,准备作战。
5. 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6. 南辕北辙:比喻心里感受同
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7. 希冀:希望。
8.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
互相救助。
9.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10.料峭:形容微寒。
11.婆娑:本意盘旋。形容树的枝
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12.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13.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意。 14.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 拣
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5.麻木不仁:指缺乏政治敏感和
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16.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益,更。
1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
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18.鄙薄:轻视。
19.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20.仄仄:狭窄,倾斜。
21.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
牺牲生命。
22.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 23.蓦地:突然。
24.拘谨:言行过于谨慎,拘束。 25.颀长:身材高。
26.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27.悉意:全心全意。
28.翩然:形容动作轻快。
29.孕育:用来比喻酝酿新事物。 30.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
迹。 31.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32.怠惰:懒惰。 33.情致:情趣兴致。
34.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示人或事
物的形象,情状和特性。 35.孤寂:孤独寂寞。
36.少见多怪:由于见识少,遇见
平常的事物都感到奇怪。 37.涵养:蓄积并保持。 38.恬静:安静。
39.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40.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41.委实:实在。
42.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
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43.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
低的人都能欣赏。
44.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稽,查考。
45.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
不可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46.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47.撺掇:从旁鼓动别人做某事。 48.依稀:隐隐约约。
49.宛转悠扬:形容笛声的曲折飘
荡,优美动听。 50.弥散:弥漫消散。
51.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52.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
涂的意思。 53.冗杂:繁杂。
54.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
到了极点。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4
六种说明办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办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三)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
2《父亲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台湾苗栗人。中国台湾作家,代表作有:广播剧集:《薇薇的日记》;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3《诗两首》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②《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也一片牧场》等。
4《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晚年封荆国公,后世多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词:《浣溪沙》《 南乡子》诗:《元日》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5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
6《最后一课》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5
易读错的字
挨紧 üi 挨饿受冻 ái 白皑皑 ái 狭隘 ài 不谙水性 ün 熬菜 üo 煎熬 áo 鏖战 áo 拗口令 ào 纵横捭阖 bǎi hã 稗官野史 bài 扳平 bün 同胞 büo 剥皮 büo 薄纸 báo 并行不悖 bâi 蓓蕾 bâi lþi 投奔 bân 迸发 bâng 包庇 bì 麻痹 bì 奴颜婢膝 bì xÿ 刚愎自用 bì 复辟 bì 濒临 bÿn 针砭 biün 屏气 bǐng 摒弃 bìng 参差 cýn cÿ 猹 chá 刹那 chà 谄媚 chǎn 忏悔 chàn 羼水 chàn 赔偿 cháng 徜佯 cháng 绰起 chüo1 风驰电掣 châ 瞠目结舌 chýng 惩前毖后 chãng 驰骋 chþng 鞭笞 chÿ 踟蹰 chí chú 奢侈 chǐ 整饬 chì 炽热 chì 叱咤风云 chì zhà 忧心忡忡 chōng 憧憬 chōng 惆怅 chïu chàng 踌躇 chïu chú 相形见绌 chù 黜免 chù 揣摩 chuǎi 创伤 chuüng 凄怆 chuàng 啜泣 chuî 辍学 chuî 瑕疵 cÿ 伺候 cì 烟囱 cōng 从容 cïng 淙淙流水 cïng 一蹴而就 cù 璀璨 cuǐ 忖度 cǔn duï 蹉跎 cuō tuï 挫折cuî 逮老鼠 dǎi 逮捕 dài 殚精竭虑 dün 虎视眈眈 dün 肆无忌惮 dàn 档案 dàng 当年 dàng 提防 dÿ 缔造 dì 玷污 diàn 恫吓 dîng hâ 句读 dîu 兑换 duì 踱步 duï 阿谀 ý yǘ 婀娜 ý nuï 扼要 â 菲薄 fþi 敷衍塞责 fū yǎn sâ 凫水 fú 随声附和 fù hâ 提供 gōng 供认 gong 口供 gîng 佝偻 gōu lïu 勾当 gîu 骨朵 gū 骨气 gǔ 蛊惑 gǔ 商贾 gǔ 桎梏 gù 粗犷 guǎng 皈依 guÿ 瑰丽 guÿ 刽子手guì 聒噪 guō 哈达 hǎ 尸骸 hái 稀罕 han 引吭高歌 háng 沆瀣一气 hàng xiâ 干涸 hã 一丘之貉 hã 喝采 hâ 负荷 hâ 蛮横 hâng 飞来横祸 hâng 发横财 hâng 一哄而散 hîng 华山 huà 怙恶不悛hù quün 豢养 huàn 病入膏肓 huüng 讳疾忌医 huì jí 诲人不倦 huì 阴晦 huì 污秽 huì 混水摸鱼 hún 混淆 hùn xiáo 和泥 huï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6
一、掌握说明办法。使用了哪些说明办法?有啥作用?
模式:办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办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进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推荐站内搜索:国庆阅兵观后感500字、专升本学校、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执业药师成绩查询、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时间、渭南事业单位报名入口、广东省考答案、2015成人高考、实习日志、恐怖作文 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