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通用13篇)自然科(通用13篇)自然科(通用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自然科(通用13篇)

自然科(通用13篇)

自然科 篇1

  教学设计方案

  学

  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教学过程:

  导入 :17—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大多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推动,依赖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近代数学的建立部分,回答: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是由谁创立的?有啥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电脑演示牛顿画像)

  学生简介牛顿的生平,教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思考:牛顿力学体系创立后,怎样证明其预见性、科学性呢?

  以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来说明此问题。用英国诗人波谱评价牛顿的话: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光明了。以及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目睹牛顿的葬礼后说的话:“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将会是屈指可数的。”评价牛顿的历史功绩。

  三、电磁学的成就

  简要简介电磁学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法拉第的研究对生产有啥实际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四、化学的进步

  由学生或教师简要简介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和门捷列夫的成就。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

  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哈维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社会条件和科学家个人的努力两方面来考虑。

  简介并评价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在学生简介达尔文与进化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并提问:进化论的思想核心是啥?进化论的创立也有啥意义呢?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物理学的新时代,“新”在何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讲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教师简要简介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第一,否定了牛顿的绝对虚拟主机和绝对时间观念,认为时间、虚拟主机与物质运动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时间、虚拟主机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物质的质量也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是辩证的统一。第二,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认为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并推导出质能关系式e=mc2, 即物体的能量等于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揭示了原子内部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是19xx年创立的,指出万有引力是由物质的存在与分布,使时间与虚拟主机的性质不均匀而引起。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同时在哲学上也有重要意义,再次证明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是否失去了光辉呢?为啥?

  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并没有失去光辉,因为牛顿力学是人类在低速运动时代关于运动规律的认识。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在牛顿的著作面前,我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并指出,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小结

  讨论“17—20世纪初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板书设计

自然科 篇2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勾玄提要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科学是是基础科学,科学技术推动着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这一单元,我们就将阅读几篇自然科学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通过勾玄提要从中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才能逐渐积累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课时《数学与文化》

  一、简介数学与文化

  简单简介数学与文化的定义。

  数学:数学是研究虚拟主机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文化: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

  二、阅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重点语段标注出来。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文化的几个特点

  2.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数学中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快速阅读《论数学(节选)》或《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结合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第二课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引入“熵”这一名词

  熵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二、阅读课文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找出作者论述的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四、扩展延伸

  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课时

  自读第三、四课,作阅读笔记,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

  第四课时

  教师选取历年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自然科 篇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勾玄提要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科学是是基础科学,科学技术推动着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这一单元,我们就将阅读几篇自然科学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通过勾玄提要从中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才能逐渐积累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课时《数学与文化》

  一、简介数学与文化

  简单简介数学与文化的定义。

  数学:数学是研究虚拟主机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文化: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

  二、阅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重点语段标注出来。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文化的几个特点

  2.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数学中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快速阅读《论数学(节选)》或《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结合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第二课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引入“熵”这一名词

  熵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二、阅读课文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找出作者论述的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四、扩展延伸

  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课时

  自读第三、四课,作阅读笔记,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

  第四课时

  教师选取历年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自然科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前面学习物质及其变化、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地简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的作用及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办法;并通过简介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现阶段的先进科学技术实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学好自然科学,为建设祖国和建设故乡作贡献。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办法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分析、讨论、总结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作用。深化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可适当串插播放现代科学技术的录像,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所见所闻及已有的知识灵活地进行教学,明确学习自然科学的意义。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⒈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作用。

  ⒉明确学好自然科学的意义和办法。

  ㈡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富于钻研的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然知识的执着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作用。

  ⒉教学难点 

  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办法。

  三、教学准备

  有关利用电为人类服务、环境污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录像。

  四、教学过程 

  ㈠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复习提问:

  ⑴自然环境中的物体是由啥组成的?

  ⑵自然界中的运动形式有哪些?最简单的运动是啥?最复杂运动的是啥?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都在不断变化与运动。自然科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它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我们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

  教师提问:

  ⑴在原始社会,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啥?(石器)

  ⑵通过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实践,在奴隶社会使用的工具是啥?(青铜器)

  ⑶到啥时期人类开始利用铁器?(春秋时期)

  ⑷现代劳动提高了生产力,减轻了劳动负担,主要利用了啥?有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人类通过漫长的岁月中各种生产活动和科学实践,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自然科学。

  ㈡自然科学的作用

  ⒈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古代人看到闪电雷鸣非常害怕,以为是天公发怒。19世纪法拉第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两种物体经过摩擦带上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交加之时做实验揭开了雷电的奥秘知道是一种放电现象。以后人们不断加深对电的认识,掌握了电的性质,发明了产生电的办法,并利用电为人类服。,放一段有关现阶段利用电为人类服务的录像并讨论。

  小结: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⒉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保护自然、保护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设问:自然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放一段录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影响了自然环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类生活不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使环境受到污染;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的紧张。看完录像,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感想。教师小结:怎样更好地控制人口增长,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⒊自然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⑴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对当时统治欧洲的教会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教会把歌白尼学说的支持者布鲁诺活活烧死。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⑵我国古代人民的对物质结构的探讨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五行说,原子论和元气说等,后来相继发现了数码、原子、x射线,进一步研究了原子核的结构等。

  小结:坚持真理的科学家,冲破了种种束缚,使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也使人类不断进步。

  ㈢学好自然科学

  ⒈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简介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提问:

  ①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最早编制了星表,测定一年为几天?在啥时期?(中国、365.25天、大约在战国时期)

  ②谁总结前人造纸的基础改进了造纸术?(蔡伦)

  ③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毕昇)

  ④指南针的发明,最早应用在啥方面?(军事)

  ⑤唐朝末年,也发明了火药,开始应用在啥方面?(军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劳动人民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分析我国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

  学生举例说明现阶段我国自然科学和技术正在猛飞突进。

  观看一段录像说明现阶段我国自然科学和技术正在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小结: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①使我国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②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故乡作贡献。

  ⒉学习自然科学的办法

  学习自然科学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科学的办法,其基本办法是观察和实验。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许多科学的结论都是由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比如牛顿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居里夫人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发现了铀;爱迪生通过无数次观察和实验发明了电灯等等。

  提出要求:对以后课本的实验和实习,都要认真观察、动手实践、积极参加探索与研究活动,学好自然科学这门课。

  小结本节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学好自然科学

  ⒈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探索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它们的运动规律。

  ⒉自然科学的作用

  a、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b、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保护自然、保护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c、自然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⒊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办法:观察和实验。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开始于(     )

  (A) 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⑵提出“日心悦”的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哥白尼  (D) 布鲁诺

  ⑶世界上早编制星表的科学家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国

  ⑷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办法是(     )

  (A) 熟读课本         (B) 上课认真听讲      

  (C) 认真完成作业      (D) 观察和实验

  ⑸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啥?

  ⒉课后作业 

  ⑹举例说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保护自然、保护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⑺为啥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⒊参考答案

  ⑴(A)  ⑵(C)  ⑶(A)  ⑷(D)  ⑸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⑹答:由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加上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严重的污染,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由于滥捕,我国东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怎样更好地控制人口增长,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自然科学正日益发挥它的巨大作用。⑺答: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古代人看到电闪雷鸣非常害怕,以为是天公发怒。后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知道这是一种放电现象。以后人们不断加深对电的认识,掌握了电的性质,发明了产生电的办法,并利用电来为人类服务。现在,我们生活中有了各种电器,生产中广泛使用各种电力机械,电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七、参考资料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宋朝时,盛行着雕版印刷,就是把字刻在整块硬质木板上,再用它来印书。这种办法费工费料,一笔刻错就要整板丢弃重来,耗尽了刻工们的心血。

  毕升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印刷术。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一个个胶泥作成的规格一致的小方块上,刻上凸出来的反手单字,用火烧硬就成了单个胶泥活字,这些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进而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质量。这种办法很快传遍世界,使印刷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毕升不愧为活字印刷之父。

自然科 篇5

  第一节     自然科学

  概况:

  国家

  人物

  时间

  成就

  作用地位

  近代数学的建立

  法国

  笛卡尔

  提出解析几何学

  17世纪,数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把形与数统一起来,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折,使精密测量和变量计算成为可能。

  英国

  牛顿

  提出微积分学

  德国

  莱布尼茨

  牛顿力学

  英国

  牛顿

  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是对自然规律的理性概括,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电磁学

  英国

  吉尔伯特

  《论磁体》

  为制造发动机提供了可能,开辟了电的时代

  丹麦

  奥斯特

  发现电流磁效应

  英国

  法拉第

  用实验证明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

  麦克斯韦

  建立系统电磁学理论

  德国

  赫兹

  证明麦克斯韦的理论

  化学

  英国

  波义耳

  把实验办法引入化学

  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法国

  拉瓦锡

  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意大利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概念

  标志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

  英国

  道尔顿

  创立原子论

  俄国

  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

  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

  生物学

  英国

  哈维

  血液循环理论

  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瑞典

  林奈

  制定植物分类学

  德国

  施来登

  提出细胞学说是植物的基本单位

  德国

  施旺

  形成细胞学说

  法国

  马克

  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英国

  达尔文

  确立进化论

  是对生物学的大综合

  法国

  巴斯德

  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

  物理学新时代

  德国

  伦琴

  发现x射线

  居里夫妇

  提炼镭

  德国

  爱因斯坦

  狭义和广义相对论

  否定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1、解析几何学的创立。

  解析几何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于1637年创立的。他最早导入运动着的一点的坐标概念,指出了平面上的点和实数对(x,y)的对应关系,提出对于一个二元方程f(x,y)=0满足这方程的x,y值无穷多,x,y不同的数值所确定平面上许多不同的点,便构成了一条曲线。这样,就把过去数学里孤立着的两个研究对象“形”和“数”结合起来,并在数学中引入“变量”,完成了数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变革。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

  2、微积分学的建立。

  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于1665~1673年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独立地创建的。牛顿从运动学的观点,莱布尼茨从几何的角度,分别研究得出了导数(求导数即微分学)、积分(求积分即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阐明了求导数和求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计算,进而建立了微积分的初步基础。微积分的产生,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从微积分以后,数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以变数为主的领域,即“高等数学”。这不仅在数学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史上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牛顿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小农家庭,后以减费生进入剑桥大学,在他的舅父和老师的帮助下,成长为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在科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1687年,他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归结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即牛顿力学体系(也称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巨大意义。

  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理论中,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牛顿力学是整个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本目小字写了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旨在说明牛顿理论的预见性、科学性。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天体的质量,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就是应用该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

  三、电磁学的成就

  1、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电和磁是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了的自然现象,但在19世纪以前,人们始终认为两者是互不相关的。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次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一次实验中,他在一根直导线的附近放了一枚小磁针,使磁针和导线平行,当导线中有足够强的电流通过时,磁针突然偏转,并与导线垂直,进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这就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这一发现把电和磁联系起来,为电磁学的系统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后,电和磁的研究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中迅速开展。

  2、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就开始探索怎么样“把磁转化为电”。经过xx年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1851年,他确立了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生电动势σ的大小,与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φ的变化率成正比。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打开了电力时代的大门。但从法拉第实验到应用于生产的发电机,中间还经历了35年(1866年西门子研制成功自激直流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首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人类由蒸汽机时代跨进了电气化时代。从电磁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到电力时代的出现,生动地表明,科学对生产的发展,不仅能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已经走在生产的前面,起了指导作用。由此,我们也可以加深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的理解。本目小字叙述电能开发的重大意义,其目的也在于使学生加深对科技与生产关系的理解。

  四、化学的进步

  1、近代化学的创始人波义耳。

  把英国科学家波义耳称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他于1661年出版了《怀疑的化学家》一书,最先认识到化学值得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进行研究,而不应仅仅从属于医学和炼金术,并指出化学必须依靠实验来研究和确定自己的基本定律。

  第二,他把严密的实验办法引入化学,最先使用了石蕊试纸,在实验中使用了天平。

  第三,他给元素下了一个清楚的定义。

  2、拉瓦锡推翻燃素说。

  17世纪末,普鲁士国王的御医斯塔尔提出“燃素说”,认为物质燃烧时放出由火的微粒构成的元素(即燃素)。这种对燃烧的错误解释统治化学界近百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了大量的燃烧实验,于1777年提出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并第一次提出氧气(由希腊文“酸”和“生育”两字而来)这个名称。他在《燃烧概论》中提出,“燃烧时放出光和热”,“物质在空气里燃烧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氧”,进而揭开了燃烧之谜。拉瓦锡还精确地测定了氧化汞的合成与分解,发现把45份重的氧化汞加热完全分解后,恰恰得到了415份重的汞和35份重的氧,进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他的理论使化学的发展步入正轨,使化学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3、道尔顿提出科学的原子论。

  18xx年,英国乡村教师出身的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在实验基础上的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不变;每一种原子都有确定的原子量(道尔顿把最轻的氢原子的质量规定为1,并以此为标准来测定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这种相对质量即元素的原子量),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量为最基本的特征。后来,他还计算出许多元素的原子量。道尔顿的原子论,把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变成了科学的理论,开创了人类在物质认识方面的新纪元。

  道尔顿原子论的局限性之一是忽略了原子与分子的区别。18xx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罗德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阐明了分子与原子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至此,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了,化学才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4、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周期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化学周期律,揭示了各种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之间的周期关系。1869年他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71年也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第二张周期表,并给出了周期律的定义:元素(以及由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周期性地随着它们的原子量而改变。在制定周期表的过程中,他大胆地修订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数值,还预言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一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后来的发现证明了他预言的正确。周期律的建立改变了化学研究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散的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的状况,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对人工制取元素等科研工作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并推进了核子物理学的建立。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

  1、哈维建立血液循环学说。

  英国医生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最主要的成就是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16xx年他就开始研究人体和动物的血液循环。他以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体和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阐明了心脏肌肉收缩是血液流动的动力,血液经心脏推动,从动脉流向全身各部,再沿静脉返回心脏,如此循环流动不息。他还测定过心脏每搏的输出量,并指出心脏的左侧和右侧是互不相通的。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对破除中世纪的神学迷信、解放思想起了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关于消化吸收、营养、生理化学等新陈代谢功能的研究开展起来,生理学从此确立为一门科学。

  2、林耐制定植物分类法。

  瑞典博物学家林耐自幼热爱植物,后赴荷兰学医,经营植物园。他创立了拉丁文“双名制”命名法,大大推进了植物分类的研究。他把植物分做纲、目、属、种,根据植物的花来分类,并把已知的植物分为“林氏24纲”。在1753年他出版的《植物种志》中,对5 938种植物进行了分类和命名。林耐应用人为分类法和双名命名法,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系统。至19世纪,他的人为分类法才被自然分类法所代替。

  3、细胞学说的创立。

  细胞学说是德意志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于1838~1839年建立的。该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是由单一细胞发展而成的。这就揭示了所有生命现象之间的本质的统一性。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给予高度评价,把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31年起乘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采集。他总结了前人在分类学、比较解剖学、地质古生物学和进化思想方面的成就,再加上自己亲身考察以及对大量动植物变异作的系统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理论。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界千万种的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的,创立了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它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研究的“神创论”思想,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物种起源》一出版,当天就被抢购一空。从此,达尔文的名字举世传扬。恩格斯对达尔文进化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也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一些权威的自然科学史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大成就就是进化论和电磁学的建立。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的,创立了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学说。这一学说是对生物学理论的伟大综合,它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界的“神创论”,成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

  5、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

  巴斯德是法国生物学家、化学家。1854年他在法国葡萄酒产地里尔,任里尔大学理科系主任。应酒厂老板的邀请,研究葡萄酒变质的原因,发现是由一种微生物(醋酸菌)引起的,于是建议采用缓慢加热杀死微生物的办法(后被称为巴斯德消毒法)来解决。这种消毒法很快应用于啤酒、葡萄酒、牛奶的生产以及医疗外科。60年代,他在研究蚕病、鸡霍乱、炭疽病和狂犬病中,证实了传染病是由病源微生物(病菌)引起的,并找到了用接种疫苗的办法来预防疫病。巴斯德对细菌学、免疫学的研究,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1、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的最大成就是发现并深入研究了x射线(后人为纪念他,也称伦琴射线)。1895年底,为研究阴极射线,他在用黑纸密封的克鲁克斯管做放电实验时,发现克管附近的一个涂有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闪烁的微光。他一连几个星期在实验室里工作,做了许多实验以确定这种“放射作用”的各种性质,随后写出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并将这种新射线命名为“x射线”。伦琴的这一发现,成为人类探索原子内部的微观世界的重要开始。x射线的应用也很广,如在科研中用于晶体结构的研究。在工业上用于金属探伤、在医学上用于透视等。因发现x射线,伦琴获得19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

  2、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及其夫人玛丽·居里,在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1896年)以后,对放射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98年7月,他们从铀沥青矿中含铋的部分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同年12月也在含钡的部分发现了另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其放射性强度要比纯铀强900倍。以后,他们也在极其恶劣和简陋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健康,艰苦工作了整整4年,终于在19xx年从数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微量的氯化镭,并初步测定出镭的原子量是225。居里夫妇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等重要成就,而与发现放射性铀的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xx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德国出生的犹太血统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9世纪末,由于电磁学方面一系列的新发现、新实验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矛盾,物理学出现了危机。当时老一辈物理学家都企图用修补漏洞的办法来维护经典理论的框架。科学界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爱因斯坦,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对物理理论的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解决这一危机。19xx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其要点是:第一,否定了牛顿的绝对虚拟主机和绝对时间观念,指出时间、虚拟主机与物质运动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时间和虚拟主机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的,物质的质量也是随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该理论就揭示了虚拟主机、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本质上的统一性,把牛顿的力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当运动速度远比光速低的时候)概括在内,进而建立了一个既适用于宏观、低速,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的运动理论。第二,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认为质量和能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推导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即物体的能量等于质量与光速(每秒钟30万千米)平方的乘积。这一质能转化原理揭示了原子内部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的秘密,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xx年爱因斯坦也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9xx年完成了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四维空时)同物质分布的关系,指出了物质间所存在的万有引力,是由于物质的存在和分布使时间和虚拟主机的性质不均匀(即时空弯曲)而引起的。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相对论既是原子内部的微观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础。相对论的提出,使爱因斯坦成为继牛顿之后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以后,牛顿力学是否失去了光辉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

  ①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

  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虚拟主机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们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相对论出现以后,牛顿力学并投有失去光辉,因为:

  (1)牛顿在人类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力学体系一直被称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论,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个定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

  分析: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作用、认识

  原因:

  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物质基础

  经济上的需要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面对现实,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气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作用:

  科学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改革,开发自然资源,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启示认识: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历经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一代也一代勇于献身的科学家不断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晶。

  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理解和认识自然科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上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为科学的发展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和更有利的条件;科学也反作用于生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提供了更强大的物质基础。近代自然科学为反对封建迷信,为启蒙思想甚至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然科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先导、革命作用。

  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是“生产手段的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导致社会变革,随后,自然科学的革命作用日益重要。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导致技术革命,新技术与生产结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揭示了新的规律,导致了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的产生。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先导。

  认识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兴起阶段: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创立、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物学创立等,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②综合化阶段: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和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关系研究的飞跃。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等,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

  ③飞跃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科学。

自然科 篇6

  清朝的文化(一)——自然科学技术的成就 教案(一)

  北京市第九中学 高级教师 洪朝宗

  (一)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锡阐和《晓庵新法》;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李善兰与《方圆阐幽》;徐寿、华蘅芳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冯如制成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要求学生认识:1.清代科学家王锡阐、吴其浚在天文、生物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表明,即使在封建社会后期我国也不乏人材。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李善兰、徐寿、华衡芳、詹天佑、冯如的成就犹如凌寒独开的梅花,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聪明才智。3.清代科学家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及詹天佑、冯如等热爱祖国,努力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的赤子之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能力培养: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清朝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学习和课内思考题的回答,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吸取教益、强化自身修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重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

  2.本课难点:王锡阐、李善兰的条目中均涉及到复杂的自然科学概念;京张铁路涉及到复杂的技术问题。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好京张铁路投影图片。

  板书设计 

  一、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1.清代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

  2.《晓庵新法》中的发明和创造——计算金星、水星凌日

  二、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1.清朝中期的植物学家吴其浚

  2.《植物名实图考》插图精确,开现代植物学先声

  三、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1.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和《方圆阐幽》

  2.译书出名的徐寿、华蘅芳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1.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2.京张铁路修建成功

  五、飞机设计师冯如

  1.近代爱国设计师冯如

  2.冯如制成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提问:叫两名同学,分别到黑板前列举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每人至少写三点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伟大成就的回忆。然后教师指出清朝文化与古代有些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再叫一名学生朗读第19课教材前的提示。

  学生读后,教师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科技文化史的长河中,清朝文化处于低谷,不过,在当时较为严峻的社会环境中闪现出的一些文化成就犹如凌寒独开的梅花,越发显得可贵。

  清朝的文化分三节课讲授,今天先讲自然科学技术的成就。

  〔讲授新课〕

  一、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学研究领域是富有成果的。刚才,同学们已回忆过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某些成果。16世纪的欧洲,随着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天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果,涌现出了象哥白尼等的大天文学家。王锡阐生活在17世纪,是我国清初著名天文学家。他能够深入研究中、西天文学的成果,吸取二者之长处。而他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因此有所发明和创造。他写出了《晓庵新法》一书。书中吸取中、西天文学优点,有所发明创造。其中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办法是他的发明。所谓“凌日”就是金星、水星在太阳表面上的投影。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本目注解①对“凌日”的解释。本目中的小字是简介王锡阐在食分问题上纠正西方天文学家的错误,正好说明他不迷信洋人,同学们可在课下阅读一下。

  二、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同学们,我国明代有位医药学家叫啥名字?(学生应该答出:叫李时珍。)他写了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啥?(学生应该答出:叫《本草纲目》。)同学们说得对,《本草纲目》不仅是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对植物学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这一角度看,也是一部有关植物学的巨著。清朝中期,有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叫吴其浚。他宦迹半天下,每到一处,都亲自考察植物。他编写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植物1700多种,所记载的植物比《本草纲目》增加500多种。吴其浚对他所记载的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考查,对每种植物的形态、颜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均有描述;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他纠正了前人记述植物的许多错误。书中还附有精确的植物插图。这是一部开现代植物学先声的专著。下面请大家观看教材中的《植物名实图考》插图。同学们看看这幅插图有何特点?图中的植物是“芋”。此图是在芋新鲜状态时绘制的,所以非常逼真,而且是根、茎、叶、花,全株绘制下来,颇能反映芋的特征。正由于《植物名实图考》中的插图“刻绘尤极精审”,所以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插图尤极精审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三、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1.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和《方圆阐幽》

  刚才提问时,同学们回顾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某些杰出成就。可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数学新成就的出现,中国数学显得落后了许多。但仍有些不甘落后的数学家取得一些成就。李善兰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请大家欣赏教材中李善兰的画像。(结合插图讲)李善兰是清朝杰出的数学家、翻译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在艰苦的岁月中,他写出许多数学著作,晚年任同文馆算学总教习。李善兰著的《方圆阐幽》一书,对我国数学科学作出贡献。当时李善兰还未接触到西方的微积分(近代西方一种高等数学)。他却根据自己独到的见解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原理。英国人伟烈亚力也认为李善兰所著,“其理有甚近微分者”。同学们,李善兰的这一成就说明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答出:它说明中国人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聪明才智。)即使没有西方传入微积分,中国数学也会通过自己特殊途径,运用独特的思想办法,达到微积分,进而完成由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转变。李善兰还曾同外国人合作,译出一系列西方自然科学著作,把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简介到我国。书上小字是简介李善兰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情况,同学们可在课下阅读。

  2.译书出名的徐寿、华蘅芳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徐寿、华蘅芳是和李善兰齐名的翻译家、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参阅外国资料,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也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近代科技史上的新成就。改良蒸汽机是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这一发明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表明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在制造木壳轮船的实践中,华蘅芳、徐寿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是以先进的自然科学作基础,因而决心翻译自然科学书籍。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当时最大的译书机构,是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主要阵地。徐寿、华蘅芳都是翻译馆主要译书人员。他们以译书出名,其译著内容较李善兰丰富,具有较高水平,影响较大。教材中有关徐寿、华蘅芳的二段小字主要是简介徐寿翻译活动中的一些创造发明与华蘅芳的爱国小故事,有助于对二位科学家的了解,同学们可在课下自己阅读。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1.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请大家打开教材,欣赏詹天佑的插图。(学生边看图教师边往下讲)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少年时赴美留学,在美国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铁路工程。归国后,他曾完成外国工程师难以完成的滦河大桥,后来也当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本目中第一段小字是对詹天佑生平的部分简介,请××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

  2.京张铁路修建成功

  詹天佑的主要成就是负责成功地修建了京张铁路。(投影京张铁路图)该铁路于1905年始建,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詹天佑不辞劳苦,亲自带领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往返数次勘定三条线路,最后选定现行线路,即从丰台北上西直门、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宣化到张家口。由于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只好选定这条难度大的就近线路。不过这条路线有不少难关,特别是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叠峦重嶂、悬崖峭壁,工程的难度为当时国内所仅有,世界所罕见。詹天佑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出色地完成八达岭、居庸关两处最艰难的隧道工程。其中八达岭隧道长1091米,居庸关隧道长367米。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詹天佑创造了从中间开井、两端相对开凿的办法,加快了工程的进度。1908年4月和5月接连凿通了这两处隧道工程。为了减缓线路坡度,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在青龙桥设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请同学想一想:詹天佑是在啥样的社会背景下修成这条铁路的?詹天佑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科技十分落后,外国人讽刺中国工程师不可能修建铁路的情况下修建这条铁路的。詹天佑能克服重重困难修成京张铁路有啥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答出:为国家和民族争了气。)京张铁路的建成,这也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胜利。詹天佑用自己的业绩为中华民族修建了一座反帝纪念碑。他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

  本目教材后面的有关詹天佑给他美国老师的信写得很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刚才××同学朗读得很好。这封信反映了詹天佑一心想着国家的高尚品质,这是他能够完成重要任务的思想动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五、飞机设计师冯如

  中华民族早有飞上九宵的理想,据《墨子·鲁问》记载,战国时代的鲁班曾用木片和竹片制成飞鸟。据说此鸟能飞上天,但那不过是人类征服虚拟主机的一种尝试。真正的飞机只有在近代工业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它最早是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冯如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却不甘落后。他到美国后边做工边自学,努力钻研西方技术,成为一名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冯如为啥要研制飞机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应当找到:冯如设想,如果有千百架飞机守卫国土,列强就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了。)冯如钻研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经历了一次也一次失败。有一次飞机升到数丈高空突然坠地,冯如侥幸死里逃生,但他毫不动摇,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意志。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在1910年制成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在国际飞行比赛中,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荣获第一名。请同学欣赏本目教材中的插图《冯如和他制造的飞机》。

  冯如事业成功后,拒绝美国高薪聘请,携机回到祖国。后来,他在广州一次飞机表演中不幸蒙难。

  冯如死后,在他坠机牺牲处召开追悼大会,各界赠送许多挽联,其中以广东的文学家何淡如的一副最脍炙人口,这副义深情切的挽联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冯如不幸失事罹难的惋惜和悼念。请××同学朗读一下这副挽联。

  复习巩固

  清朝自然科学技术的成就讲到此。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列表归纳清朝科学家、工程师的成就。

自然科 篇7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

  第一节 自然科学

  教案

  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教学过程:

  导入 :17—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大多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推动,依赖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近代数学的建立部分,回答: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是由谁创立的?有啥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电脑演示牛顿画像)

  学生简介牛顿的生平,教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思考:牛顿力学体系创立后,怎样证明其预见性、科学性呢?

  以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来说明此问题。用英国诗人波谱评价牛顿的话: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光明了。以及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目睹牛顿的葬礼后说的话:“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将会是屈指可数的。”评价牛顿的历史功绩。

  三、电磁学的成就

  简要简介电磁学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法拉第的研究对生产有啥实际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四、化学的进步

  由学生或教师简要简介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和门捷列夫的成就。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

  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哈维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社会条件和科学家个人的努力两方面来考虑。

  简介并评价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在学生简介达尔文与进化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并提问:进化论的思想核心是啥?进化论的创立也有啥意义呢?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物理学的新时代,“新”在何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讲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教师简要简介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第一,否定了牛顿的绝对虚拟主机和绝对时间观念,认为时间、虚拟主机与物质运动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时间、虚拟主机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物质的质量也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是辩证的统一。第二,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认为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并推导出质能关系式e=mc2, 即物体的能量等于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揭示了原子内部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是19xx年创立的,指出万有引力是由物质的存在与分布,使时间与虚拟主机的性质不均匀而引起。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同时在哲学上也有重要意义,再次证明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是否失去了光辉呢?为啥?

  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并没有失去光辉,因为牛顿力学是人类在低速运动时代关于运动规律的认识。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在牛顿的著作面前,我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并指出,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自然科 篇8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1、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数学的转折点      

  2、英国牛顿和德意志数学家分别独立建立了微积分学   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

  二、牛顿力学的建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1、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三、电磁学的成就——为电气时代创造了条件

  1、16xx年,英国人的吉尔伯发表《论磁体》,研究天然磁石的成就。

  2、丹麦教授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3、1831年,英国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

  4、19世纪60年代,英国麦克斯韦系统了数码学理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5、1888年,德国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四、化学进步

  1、17世纪英国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法引入化学。

  2、18世纪末法国的拉瓦锡,否定“燃素论”,提出质量受守恒定律。

  3、英国的道尔顿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4、意大利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

  五、生物学的巨大成就

  1、英国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2、瑞典林奈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

  3、德意志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4、英国的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物种起源》1859年

  5、法国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1、德国伦琴发现了放射现象。

  2、法国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3、德国爱因斯坦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物理思想的重大革命。

自然科 篇9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达尔文爱《物种起源》发表以及因斯坦和相对论创立的意义;理解自然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与办法

  指导学生自制表格,从三位自然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入手,归纳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线索,培养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指导学生搜集近代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资料,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讲述近代科学家的故事,培养查阅资料,概括问题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历史贡献,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通过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初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

  【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及其贡献。

  二、难点:自然科学成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课件。

  【教学办法】  讲述法,问题讨论法等。

  【教具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提问)14世纪,一股资产阶级文化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为啥?(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过渡)文艺复兴不仅在当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伟大变革,而且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逐渐用科学的办法观察世界,开始了理性的科学之风,有许许多多的人对大自然奥秘执著探索,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灿烂的春季。那么有哪些人为近代自然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人类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为啥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了解认识他们吧。(板书课题:自然科学的革命)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为啥不能脱离地球?(学生回答:是地球的引力),那么是谁探索地球引力这个问题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展示第一标题)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

  (课件显示牛顿画像)师: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可见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之大。那么我们来看看:

  1﹑牛顿取得那些重要成就?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如下问题:牛顿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写了啥著作?提出了啥观点?提出这种观点的意义怎样?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

  2﹑牛顿(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其意义——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师: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在哪里?让学生阅读教材p18小字内容,学生口头表述,教师点评。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课件展示第二标题)

  二﹑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达尔文(课件展示达尔文像和乘坐的“贝格尔”号考察船)

  1﹑达尔文取得了哪些成就?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并思考: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写了啥著作?提出的啥观点?提出这种观点的意义?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

  2﹑达尔文(英)——《物种起源》,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其意义——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师:达尔文为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原因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补充。

  师: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上帝创造人的宗教迷信,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对推动现代生物学进展起了巨大作用。由于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巨大贡献,在1890年,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一项生物学奖——达尔文奖,用以奖励生物学领域及达尔文本人研究过的其它一些领域内的杰出成就的人。

  师:我们认识了俩位重要的科学家,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片:(课件展示演奏小提琴的爱因斯坦图片),你们知道左边第一个人物是谁?(课件展示第三标题)

  三﹑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

  师:美国《时代》周刊曾通过研究数百位当世名人,评选出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最终,爱因斯坦名列榜首,那么让我们来认识这位伟人吧。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爱因斯坦的成就,让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展示:

  爱因斯坦(美籍物理学家)——主要成就:相对论;其意义——为原子能提供的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师:爱因斯坦在科学的巨大成就,192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课件展示: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的证书。

  师:我们认识了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了解他们的巨大成就,同学们还知道近代有哪些科学家?他们有哪些成就?请同学们说说。(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评)   

  师:从本课的三位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家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啥?

  学生回答后归纳(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勤奋努力﹑ 实事求是﹑ 坚持不懈﹑ 热爱科学等)

  师:自然科学的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啥?学生回答后指出:科学成就运用于生产实践,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课堂小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科学巨匠,产生了一列伟大的发现与发明,希望同学们记住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引导我们的学习,老师相信:未来的坦诺贝尔奖将在我们同学当中产生。

  课堂练习:

  绘制自然科学成就简表

  科学家 国 别 成就或著作 意 义

  课外作业:

  上网查阅或搜集资料,写一篇历史小作文,题目为“我崇拜的科学家”,字数500左右。

  历史感悟:(名人名言)

  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 牛顿

  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        ── 牛顿

  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

  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牛顿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 爱因斯坦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

  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居里夫人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 爱因斯坦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

  希望为哨兵。

  ── 爱迪生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

  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达尔文

自然科 篇10

  一  了解的特点

  二  学习写

  [写作指导]

  的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在科学小论文里,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办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人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进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一篇的写作,大致分为选择题目、搜集材料、提炼观点、安排结构、起草修改这样几个步骤。

  选择题目的时候,首先要重视科学性的原则,不能选择违背自然规律的课题。同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研究的题目要有一定的新意,尽可能从别人尚未发现、尚未研究、尚未重视的方面去考虑选题,尤其要结合自己在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制作和学习、钻研中所得到的新发现、新成果、新认识、新体会去选择题目。题目还应当确定得小一些,这样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就会有所限制,题目一大,写的时候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很难深入到问题的实质。比如,对中学生来说,选择“论数学解题思路”“试论物理竞赛试题的命题原则”“氧气制作法新探”“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综合考察”这样的题目,就不如选择“从一道数学试题谈解题思路”“关于一道物理竞赛题命题条件的商讨”“一种简易的氧气制作办法”“利用苔藓监测大气污染”。后面这些选题,缩小了问题的范围,专门研究某一个“点”,容易把握,写深写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搜集材料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必须核实观察、实验、调查、考察所得到的事实、数据,核实查阅报刊书籍、科技文献所得到的资料、例证,以免材料出现差错而影响论文的科学性。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鲜性,尽力搜集自己所能发现的同研究题目有关的新的第一手材料。此外,掌握材料应力求全面,要根据题目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搜集尽可能多的材料。材料太少,没有选择的余地,写出来的论文就缺乏说服力。

  提炼观点,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是对观察、实验中新发现、新创造的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对调查、考察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论述,还可以是在某门学科学习、钻研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见解。当搜集材料的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要对已经积累的材料加以分类比较,仔细筛选,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具有规律性的共同点,形成正确的合乎科学性的观点。有时还需要继续搜集新的材料,以更好地提炼观点。观点的表述,要精确、清晰、简练,不能含糊费解。

  安排结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科学小论文灵活掌握。常见的小论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部分(或称“引言”),提出问题,或紧扣题目对全文内容作一概括简介。主体部分,分析问题,说明有关的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制作、设想等情况,为归纳科学的结论作准备;结尾部分(或称“结论”),解决问题,作出结论。小论文的结构当然不必都是“总—分—总”的格式。先分层论述、说明有关情况,后总结观点的“先分后总”结构,以及先总说观点,后分层论述、说明的“先总后分”结构,也是比较常见的。结构是为恰当地组织材料、鲜明地提出观点服务的,无论怎么样安排,都应当注意条理清楚,观点与材料一致,反映出科学论证的过程,使论文具有说服力,为了使结构合理,拟个详细提纲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搜集的材料相当丰富,不妨多花一点时间写一篇比较完备的科学小论文。这样的论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标题;摘要(或“内容提要”);绪论(引言);工作办法(观察、实验、调查、考察等的安排、步骤);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有的论文篇末还需要附上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和附录(或“附件”)。

  起草修改,按照提纲写出初稿并修改,不仅是细致的语言表达工作,而且是研究深入化和思维周密化的过程,要力求准确和严密。跟写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写作中的表述和修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科学研究活动是十分复杂精细的,反映科研的过程和成果不能粗心大意。要认真起草,认真琢磨,反复修改,一丝不苟。对观点是否正确、可靠,材料是否恰当、翔实,结构是否合理、周密,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数据和引文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准确、简明、连贯、规范,图、表是否清晰、适用,都应花力气仔细检查,仔细推敲。

  从选择题目到论文定稿的全过程中,要多征求教师、同学和有关的科技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提高科学小论文的质量。

  [写作练习]

  一  片段练习

  1.比较下列各组题目,看看每组中B题的题目,是怎么样定得比A题“小”些的。

  A.用哲学观点探讨数学问题

  B.用哲学观点探讨二次曲线

  A.关于化学实验的改进

  B.关于甲烷实验的改进

  A.微波处理植物促进生长

  B.微波处理豆类促进发芽

  A.人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

  B.不同颜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A.废水的处理途径

  B.废水的生物处理

  A.水质中的细菌调查

  B.饮用水中的细菌调查

  A.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

  B.××地区酸雨的初步调查

  A.论牙膏的杀菌力

  B.几种牙膏杀菌力的比较

  2.先阅读下面一篇科学小论文习作,再细读专家的“评讲”,了解在题目的确定、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引用等方面需要注意些啥。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  张蕾菁 吴军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

  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

  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办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

  (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

  二  整篇作文

  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

  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

  下列题目供参考:

  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2.江的污染小议

  3.怎么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4.也谈敬畏生命

  5.析生物链

  [借鉴实例]

  一道数学竞赛题的推广

  北京市良乡中学  张志欣

  1984年初三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道题:

  “对任给97个互异的正整数,试证其中必有四个正整数,仅用减号、乘号和括号,将它们适当组合成为一个算式,其结果是1984的倍数。”

  解这道题要用到抽屉原理:

  把三个iPhone放到两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两个iPhone,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类似地,任意取三个互异整数,至少有两个是奇偶性相同的数。于是,下面的命题自然是正确的:“任取三个整数,则这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差能被2整除。”我们可以把奇数和偶数看成两个抽屉,三个数放在里面,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数。只要是同一抽屉争的两个整数的差就能被2整除。

  同样,任取四个互异整数,其中必有两整数差能被3整除,更一般的结论是n+1个互异整数中,必有两整数的差能被n整除。

  上题的解法是:

  证明:由1984=64×31将97个互异正整数分成两组:一组32个,一组65个,则32个数中必有两数的差是31的倍数,设此两数为A和B,别有A-B=31n,另一组65个数中必有两个数的差是64的倍数,设它们为M,N,则M-N=64m,

  ∴(A-B)(M-N)=31n×64m=1984mn,

  即为1984的倍数,此题证毕。

  细思索一下,其实这个题的条件是过剩的,这大概是为了让初三的同学们更容易解出,题目中的条件“97个互异整数”可以减少到“65个互异正整数”,其他条件不变就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办法是,先从65个整数中挑出两个正整数A、B,使它们的差能被64整除,在剩下的63个数中当然能挑出两数M,N,使其差为31的倍数,

  ∴(A-B)(M-N),是1984的倍数,此题证毕。

  如果注意到1984=62×32,即使选63个互异正整数,也有相应的结论,办法如下:从63个数中先挑出两个数A与B,使其差能被62整除,再从剩余的61个数中挑出其差能被32整除的两数M与N。

  ∴(A-B)(M-N)是1984的倍数,证毕。

  通过以上题目,熟悉了抽屉原理,还可以编出类似的题目。比如:

  任取65个互异正整数,试证其中必存在四个整数,仅用减号,乘号,括号,将它们适当组成一个算式,其结果是1984的偶数倍。

  证明:(1)从65个数中取出其差为64的倍数的两数A与B,即A-B=64m

  (2)从剩余的63个数中再挑出其差能被62整除的两个数M与N,则M-N=62n=31×2n

  ∴(A—B)(M-N)=64m×31×2n=1984×2mn

  命题证毕。

  作者选取一个很小的角度——一次数学竞赛中的一道题目,深人钻研,用小论文的形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专家对这篇科学小论文的评语是:“作者不仅用‘抽屉原理’证明了这个命题,并还在原命题的基础上作了推广……这个推广的已知条件和要论证的结果都比原命题更高一筹。这样的学习办法是很可贵的。特别是证明的办法非常简练,逻辑也很清楚。”本文获得《北京青年报》社主办的“奔向2000年”科学小论文征文比赛一等奖。

自然科 篇11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1、家长与婴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婴儿相关经验。

  2、纸、笔、展板。

  3、婴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

  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

  1、简介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谈话:《怎样知道天气变化》

  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么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

  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

  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

  婴儿翻看婴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婴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

  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么样预报天气的?

  婴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婴儿在集体中简介本组讨论的内容。

  5、用展板简介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请婴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办法。

  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

  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

  教育目的:1、提高小孩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

  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铅笔、白色卡纸

  3、七大洲、四大洋的标签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工作内容---画世界地图

  1、   将世界地图拼图端放到小孩面前。

  2、简介工作:画地图。

  3、借助地图嵌板框在白色卡纸上画两个圆。

  4、从世界地图里选择一块亚洲的生产工艺 图,将其放在左边的圆圈里(亚洲拼图在圆圈里位置应与其在地图里的位置对应),并画出轮廓。

  5、请小孩用同样的办法画其他的洲。

  6、请小孩在自制的地图上,贴上对应的标签。

  7、用彩色铅笔给洲涂颜色,与拼图上洲的颜色相同。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世界地图拼图

  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提高小孩对地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地球仪。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

  三、数学工作内容—世界地图拼图

  1、出示彩色地球仪和世界地图。

  2、教师拿起彩色地球仪说:“这个代表地球,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小小的地球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样子。然后把地球仪放在一边。

  3、指着世界地图嵌板说:有时看平面的地球图会更方便一些。这是地球的平面图,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边是代表东半球。

  4、从拼图上拿出亚洲部分,将其放在地球仪上的亚洲的位置比较。

  5、这是平面的亚洲,它与地球仪上的亚洲是一样的。

  6、将亚洲布放回地图中。

  7、提问:请在拼图里找出南美洲,并与地球以上的南美洲配对。

  8、请小孩一次从拼图里拿出其他大洲图片,与地球仪上的大洲进行配对。

  9、在地球仪上,南极洲是一个整体,但在拼图中,南极洲被分为两个部分。那么南极洲到底是一个大陆还是两个大陆呢?

  10、让我们回忆一下啥是大洲?大洲是一块还是两块?

  11、大洲是有一块土地组成的,那么南极洲是一块还是两块呢?

  12、南极洲是一块。

  13、那为啥在拼图上南极洲是两块呢?

  14、师:当人们将地球仪划分两个半球做成平面图时,为了顾全各个大洲的完整,因此从海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划分,但到了地球的底部南极洲的时候,不得不把南极洲分成了两部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南极洲,真正的南极洲是一块完整的陆地。所以最好通过地球仪来观察南极洲。除了南极洲在拼图上页被分成了两部分,那么你们说亚洲是一块还是两块大陆呢?同理解释其他洲。

  15、请个别婴儿来操作。

  16、将教具收起来放到教具柜中。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星座

  教具构成:星座卡片

  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识各种星座的形状和名称。

  2、培养婴儿对星空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圆形黑色垫布一块,白色图钉,托盘一个。

  2、课前了解关于星座的传说及故事。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属相。

  三、数学工作内容—认识星座

  1、简介教具,将教具轻轻的搬到工作毯上。

  2、请一个小孩说出自己的生日,教师告诉他:“尧尧,你的星座是白羊座,是由很多星星组成一只羊的形状。

  3、把黑色垫布铺于工作毯中央,取白羊星座的图片放在垫布左边,将放有白色图钉的小盘放在垫布右边。

  4、请尧尧从小盘中取出图钉,对照图片在垫布上摆出自己星座的形状。

  5、教师讲述这个星座的故事,引起小孩的兴趣。

  6、依次把水瓶座、双鱼座、金牛座、巨蟹座、双子座、狮子座等摆出来。

  7、将教具收起来放到教具柜中。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评论这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地球仪

  教具构成:地球仪

  教育目的:1、了解构成地球的基本地形---陆地和水,认识和使用地球仪。

  2、初步认识洲和洋,为下一步学习地理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1、装有土壤的褐色瓶子、装有水的蓝色瓶子、空的白色瓶子各一个

  2、手的缩微图

  3、地球仪一个

  4、地球、洲、洋的标签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工作内容---认识地球仪

  1、   老师分别将装有土壤、水、空气的三个瓶子放到小孩面前。

  (1)师:小孩子,你们说这些瓶子里都有啥?这三个瓶子里有土壤、水、空气。(把以上材料放在一边)

  (2)师: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下地球仪

  2、认识地球仪。

  (1)讨论“地球”这个词的意思。

  (2)师:我们所看到陆地和水都只是地球的外部,而且我们每天看到的还都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到整个地球呢?(婴儿进行讨论后请个别婴儿发言。)

  (3)师:我们可以开车围绕它跑,还可以乘飞机围绕它飞,这样做可以看到地球更多的部分。但是呢仍不能看到全部地球。地球太大了,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4)出示手的缩微图,师:“画手的轮廓图时,我把它缩小了,这样就能把它画在小纸上。”

  (5)把地球仪放到婴儿面前,师:“如果我想一次看到整个地球,就可以按照它的样子把它缩小,制作成一个模型,这样就能看到全部了。”

  老师指着地球仪:“这叫地球仪,它不是真实的地球,只是地球的一个模型。当我们转动地球仪时,我们能看到地球的各个部分。”(教师转动地球仪并请婴儿观察。)

  师:“你们看到了啥?(鼓励小孩讨论他们看观察到的东西,)

  (6)师:“你们知道这些蓝色的区域在地球仪上代表啥吗?(教师用蓝色瓶子里的水做提示,进行引导小孩。)

  师:“地球仪上的蓝色区域代表的是水。”

  (7)师:“你们说这些褐色的区域在地球仪上代表啥?(用装有土壤的褐色瓶子引导)

  师:“褐色的区域在地球仪上代表陆地。

  (8)师:“虽然我们看不到,但地球的四周都被空气包围着。”(用空的白色瓶子做提示。)

  (9)师:“地球上有广阔的陆地,我们给每一片陆地起一个名字---洲。请小孩子指出一个洲。(请每个婴儿分别指出一个洲)

  (10)师:“一大片水的区域我们叫做 ‘洋’。

  (11)给婴儿发“地球(globe)”“洲(conti-nent)”“洋(ocean)”的标签,让他们配对。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

  教具构成:八大行星嵌板

  教育目的:1、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名称;学习八大行星的排列位置。

  2、培养婴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1、 地球图片,八大行星的嵌板、 太阳系图片;  各星球字卡及图片

  2、 黑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太阳系轨道图

  3、太阳系轨道运转视频。

  4、家长和小孩共同查阅太阳系资料的前经验。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

  三、工作内容---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

  1、   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1)出示地球图片, 这是啥?地球上有啥?我们应该怎么做?地球的家在哪里?师 :对了,我们要保护它、珍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有一个很美丽、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阳系,地球在这个家里排行第三,她有八个兄弟姐妹。哪八个呢?

  (2)师:你想知道这九个兄弟姐妹在太阳系的位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认识太阳系 及排列顺序。

  (1) 看太阳系轨道运转视频 。师:太阳系有哪几个兄弟姐妹?他们有啥特点?分别在啥位置?

  (2)师出示黑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依次向婴儿简介八大行星,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字卡,指出它们的所在位置。

  太阳:是这个家的母亲,是主宰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在太阳系家中的所有天体宝贝都围绕着它运动,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水星:在第一条轨道上住着水星大哥,他呀,动作最慢,是距离太阳母亲最近的行星。

  金星:在第二条轨道上住着金星姐姐,是最爱干净的一个。

  地球:地球住在第三条轨道上,是宇宙中最为精彩绝伦的一个天体。

  火星:第四条轨道上住着火星弟弟,他呀,和地球姐姐的感情最好,所以他要住在地球姐姐的旁边。

  木星:木星弟弟,他住在第五条轨道上,是太阳系九兄弟中最胖的一个,其他所有行星兄弟加在一起还不够它的一半。

  土星:土星妹妹,住在第六条轨道上,她最喜欢漂亮了,老戴着一个美丽的光环。

  天王星:天王星弟弟,住在第七条轨道上,是最乖的一个。

  海王星:海王星弟弟,住在第八条轨道上,他和冥王星弟弟一样,最不怕冷了。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有零下200摄氏度以下呢?

  3、出示八大行星的嵌板四个,请婴儿分四组给嵌板上的八大行星配上字卡,初步学习八大行星的位置。

  师:这是八大行星的轨道图,请小孩子看一看 八大行星的位置,把字卡放在相应的位置,比一比哪组最快?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人类骨骼的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人体支架,初步了解骨骼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办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活动准备:

  1、动物骨头:鱼骨头;骨骼支架图一幅;

  2、提前家长与小孩简介人的骨骼。

  活动过程:

  (一)以动物骨骼引起婴儿兴趣。

  (二)了解人体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婴儿讨论)

  有: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

  2、结合图片共同整理,了解人体骨骼数量和有关名称。

  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3、各部位骨头有何作用。

  讨论:(1)、如颅骨围成了啥结构,有啥功能?整个颅骨中为啥只有下颌骨能活动。

  (2)、躯干骨中的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啥结构,有啥功能?四肢骨主要由啥骨组成,与啥功能相适应;上肢骨与下肢骨有啥区别,为啥?等等。

  (3)、下肢骨为啥比上肢骨粗壮呢?这是因为下肢骨与长期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的结果。下肢功能与人直立行走有关,那么骨骼有哪些特点与直立行走相适应呢?

  (三)懂得保护骨骼多种办法。

  喝牛奶、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物体的弹性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1、  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  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也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状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日常生活中,婴儿已接触过许多弹性玩具(如皮球、羊角球、蹦蹦床等)。

  2、皮球(要求气不能打得太足)、拉力器每组各3份;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每组1份。

  3、笔、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皮球、蹦蹦床真好玩

  三、科学工作内容:物体的弹性

  1、婴儿分组操作,初步感知物品的弹性。(每组婴儿皮球及拉力器各3个)

  师:小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东西,现在请你们来玩一玩,边玩边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在你们用力的情况下会有啥变化?(婴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请个别婴儿回答)那为啥会这样呢?(婴儿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因为皮球和拉力器这两样东西都是有弹性的。那你们知道啥是弹性物品呢?(婴儿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所谓弹性物品就是当它受力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也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2、比较尝试,巩固对弹性物品的认识。

  (1)出示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让婴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进行记录。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孩子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然后把它记录在“你想会怎样”这个格子下面,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然后教师边出示物品,边问婴儿这是啥,然后把它记录下来,要注意引导婴儿不要大声说,自己在脑子里想,然后做记录)

  (2)实验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师:好,刚刚每位小孩子都猜过了,也做了记录,那现在我们就来实际动手操作,看看与你们开始猜得有啥不一样。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组东西,这些东西与老师这里的东西是 一样的,每个小孩子都要动手玩玩每件东西,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写在“实际怎样”这个格子下面。如果你们玩后发现它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发现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然后婴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婴儿的记录表,请婴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

  先请婴儿自己去找一位小伙伴向他讲述自己的发现,然后请个别婴儿在全体婴儿面前进行讲述(这时可要求婴儿边演示边讲述)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弹性物品?你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蹦蹦床、轮胎、皮球、羊角球、松紧裤带、袜子、皮筋……)

  4、整理教具,活动结束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种子的传播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传播的几种方式,感受大自然事物间的有趣也密切的关系。

  2、感知种子的外形特征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类。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  请婴儿事先收集、了解种子传播的相关知识和图片。

  2、  婴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小伞兵和小刺猬》

  讲述故事并提问:谁是小伞兵?小刺猬也是谁呢?故事讲了一件啥事?

  翻阅婴儿用书,再次欣赏故事。

  教师:蒲公英是怎么样传播种子的?苍耳能用蒲公英那样的办法传播自己吗?它用的是啥办法?

  3、  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方式。

  提问:植物除了依靠风和动物来传播自己的种子外还会用啥办法传播呢?

  请婴儿分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资料,相互简介关于种子的各种传播方式。

  教师运用教学挂图,集体小结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植物的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有的靠风,如蒲公英;有的靠水,如椰树上的椰果成熟了落在海水中顺水漂流,落在海滩上安家;有的是自身弹射,如凤仙花;大多数的种子是靠人或动物来进行传播,如苍耳。

  4、  初步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按其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出示多种植物种子的图片,引导婴儿观察不同种子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认识这些种子吗?它们长得啥样?它们是用啥办法传播种子的呢?为啥?

  引导婴儿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按其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各种各样的种子食物

  活动目标:

  1、了结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统计种子食品。

  3、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请婴儿和父母在家自制一份种子食品带入园。

  2、  婴儿用书、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种子的作用,知道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1)组织讨论:你知道哪些种子?种子有啥用?

  (2)教师:假设世界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会怎样?

  (3)教师:你知道哪些种子是可以食用的?引导婴儿列举可以食用的种子种类:如稻、谷、豆······

  (4)小结: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食用,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婴儿简介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感知种子食品的丰富性。

  (1)教师:种子可以做各种食品,请大家简介一下自己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用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2)你还知道哪些种子食品?

  (3)关于种子食品,你还有哪些问题?蛋糕是不是种子食品?引导婴儿感知生活中许多食品是用加工过的种子制作的。

  (4)阅读婴儿用书,判断并在种子食品下打钩。

  3、  品尝种子食品,并进行统计。

  (1)请婴儿将自己带的种子食品放在桌上,布置种子食品展览,提醒婴儿分类摆放。

  (2)教师:大家先统计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种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尝一下每种种子食品,再将你自己喜欢的种子食品记录在记录单上。

  (3)请婴儿自由记录及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4、讲评记录结束。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植物的哪部分能吃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

  1、乐意向同伴简介自己喜欢的蔬菜,尝试按吃的不同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自己设计蔬菜汤配料表,感受做小厨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1、家长带领婴儿参观过菜场、婴儿已经收集了有关蔬菜的各种知识。

  2、蔬菜若干(婴儿自备、教师准备)、分类筐、蔬菜自选车、菜篮、记录(笔、表格)。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植物的哪部分能吃

  三、科学工作内容:

  1、婴儿简介自己带来的蔬菜。

  (1)师:今天,小孩子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下面我们就来简介简介。

  (2)婴儿相互交流自己带来的蔬菜。

  (3)请个别交流,鼓励婴儿说说蔬菜的样子。

  2、婴儿按照吃的不同部位进行分类。

  (1)师:你们爱吃的蔬菜品种真多,看看老师喜欢吃啥?(出示萝卜)

  (2)引导婴儿讨论萝卜吃它的啥部位?

  (3)婴儿相互讨论自己带来的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吃的不同部位。

  (4)婴儿动手把自己带来的蔬菜进行归类。(放到老师准备好的标有(根、茎/叶、花、果、种子)标志的篮筐。

  (5)纠错、小结,看看有没有找错家的蔬菜宝贝?为啥?

  3、婴儿设计蔬菜汤配料表。

  (1)教师提议制定一份蔬菜汤配料表,激发婴儿制作蔬菜汤的兴趣。

  师:我们喝到的蔬菜汤都是大人为我们制定的,今天我们自己来做小厨师,做一份自己喜欢的蔬菜汤,怎样?

  (2)引导婴儿理解并确定蔬菜汤配料表的设计要求。

  植物部位

  加工前形状

  加工后形状

  根

  茎/叶

  花

  果

  种子

  (3)婴儿两两结伴,选择蔬菜。商量讨论菜名,边在自选车上选择蔬菜。同时把选择的蔬菜对应画在表格中,可以根据需要,一格多选或不选。

  (4)婴儿动手制作蔬菜汤。

  4、简介自己的蔬菜汤

  教师提示婴儿可以根据自己制作的蔬菜汤的所选原料、菜名、味道、及营养价值来进行简介。

  6、整理教具,集体活动结束。

  评论这张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种子藏在哪里

  教具构成:

  教育目的:

  1、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种子的形状与特征。  

  2、乐于探索,会比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并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iPhone、香蕉、橘子、西瓜、南瓜、稻子、西红柿、葡萄等种子及果实的图片

  2、南瓜、稻子、花生等种子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秋季收获的果实

  三、科学工作内容:种子藏在哪里

  1、简介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请小孩子看看桌上有些啥?师:你看到了哪些种子?(西瓜籽、绿豆、豇豆、南瓜籽……)

  3、看图片,帮助小孩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  

  老师与婴儿一起看图片,认识各种果实的种子都是啥形状,以及它有啥特征。 

  4、操作找种子  

  师: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啥样?  

  ①婴儿自由探索:iPhone、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西瓜、香蕉的种子

  ②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老师为小孩子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6、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月亮的变化

  教具构成:月球相位三步卡一套。

  教育目的:

  1、初步了解各种月相,指导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培养宇宙观及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家长在晚上带小孩对月亮连续观察一个月并做记录,小孩看到月亮大小有规律地变化。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你看到的月亮是啥样的。

  三、科学工作内容:月亮的变化

  1、将装有月球相位三步卡的托盘放在右下方。

  2、教师拿出所有的控制卡,并沿工作毯水平摆放,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月亮吗?

  3、教师把图片和标签卡分发给小孩们。

  4、教师指着新月的错误控制卡问:“哪位小孩子有这张图片的标签卡?请放在图片的下面。

  5、小孩进行图片配对,并复述名称。

  6、将所有的标签卡与图片配对。

  7、进行三段式教学认识月亮相位: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8、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各国国旗

  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及国旗

  教育目的:

  1、认识各国国旗。

  2、开阔婴儿的眼界。

  活动准备:世界地图及国旗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中国国旗

  三、科学工作内容:各国国旗

  1、简介活动名称,将教具端放到桌上。

  2、把国旗散置在桌子上,把国旗按洲分类摆放,教师简介国旗与地图的配对,从自己的国家和洲开始。

  3、教师示范并说明:教具后面有国家名称,小孩子可以对照后面的图案和名称来插国旗。

  4、教师带领婴儿边插边认识各国国旗,教师可先提示各国国旗的特征,例如:中国国旗有五个五角星,加拿大国旗有一个枫树叶等等,帮助婴儿记忆。

  5、请婴儿重复操作。

  6、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柜。

  四、婴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时间(周、月、年)

  教具构成:周、月卡片

  教育目的:1、使婴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周有七天。

  2、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周、月卡片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婴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复习昨天、今天、明天

  三、工作内容----认识时间(周、月、年)

  1、简介活动名称,将教具端放到工作毯上。

  2、教师展示教具:一周有七天,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3、游戏:我是星期几值日生。

  4、教师展示教具:一年有12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5、游戏:“过生日”

  (1)、教师念儿歌:iPhone、桃子和李子,你的生日在几月?被请的婴儿回答:在此月的所有婴儿都站起来。其他婴儿共同说:“生日快乐”。

  (2)、游戏反复进行玩。

  6、整理教具,婴儿自由工作。

  活动名称:中班科学---形状的稳定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记录活动,让婴儿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而四边形等形状会变形。

  2.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

  3.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就是利用了形状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原理。

  活动准备: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每组若干,筷子、橡皮筋、记录表若干,录像,(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制作的)稳定性的课件。

  活动过程

  1.看录像,以自动伸缩门的事例引出课题。

  “这个小区的大门能自动拉长、缩短,你们知道是为啥吗?”

  “因为通电了。”

  “门有弹性。”

  “我看到门那边有个平行四边形,本来是大的,门开的时候就变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婴儿可能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不过,对于伸缩门的好奇使他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婴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用橡皮筋绑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婴儿说说是啥形状,然后进行拉、挤,看看会发现啥现象。请个别婴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个正方形我一拉就变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动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小结:原来四边形是会变形的,不是很牢固,而三角形不会变形,是最牢固的。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操作后,在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勾,不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叉。还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形状是否稳定,也在表中记录下来。然后请婴儿操作,教师重点对婴儿在记录和绕线中出现的困难加以引导和帮助。

  (婴儿基本都能分辨出啥形状稳定,啥形状不稳定,并对制作各种形状非常感兴趣,可能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婴儿能独立地用橡皮筋将筷子连成五边形、六边形,而且发现这些图形也都不稳定。)

  4.展示个别婴儿的作品,请婴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个啥形状,是否稳定。鼓励婴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引导婴儿再次操作:怎么样可以使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也变得稳固。

  (1)引导婴儿讨论:只能再用筷子,怎么样让四边形、五边形也变得牢固?

  (2)婴儿操作,教师给予指导。(如果婴儿想不出办法,老师可以给婴儿以适当提醒或暗示,再让婴儿操作。)

  (3)婴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小结:用筷子把四边形或五边形变成几个三角形就变得牢固了。

  6.请婴儿联系生活,说说啥东西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师:上次我们看到的自动伸缩门,上面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开门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变窄,关门的时候也变宽了,非常方便。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的原理吗?

  7.看图片,了解相关知识(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课件)。

  (看了课件,婴儿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利用了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感到非常好奇,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奠定了基础。)

  延伸活动

  师:这个三角形本领这么大,真神奇啊!小孩子可以在婴儿园、在回家路上、在家里面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啥东西也用到了三角形的这个本领,如果你们找到了再来告诉老师,好吗?

  1.请婴儿平时多注意一下,生活中还有啥物品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在探索区提供筷子和橡皮筋,供婴儿继续探索形状的奥秘。

自然科 篇12

  五节  学好自然科学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前面学习物质及其变化、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地简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的作用及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办法;并通过简介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现阶段的先进科学技术实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学好自然科学,为建设祖国和建设故乡作贡献。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办法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分析、讨论、总结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作用。深化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可适当串插播放现代科学技术的录像,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所见所闻及已有的知识灵活地进行教学,明确学习自然科学的意义。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⒈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作用。

  ⒉明确学好自然科学的意义和办法。

  ㈡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富于钻研的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然知识的执着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作用。

  ⒉教学难点 

  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办法。

  三、教学准备

  有关利用电为人类服务、环境污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录像。

  四、教学过程 

  ㈠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复习提问:

  ⑴自然环境中的物体是由啥组成的?

  ⑵自然界中的运动形式有哪些?最简单的运动是啥?最复杂运动的是啥?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都在不断变化与运动。自然科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它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我们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

  教师提问:

  ⑴在原始社会,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啥?(石器)

  ⑵通过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实践,在奴隶社会使用的工具是啥?(青铜器)

  ⑶到啥时期人类开始利用铁器?(春秋时期)

  ⑷现代劳动提高了生产力,减轻了劳动负担,主要利用了啥?有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人类通过漫长的岁月中各种生产活动和科学实践,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自然科学。

  ㈡自然科学的作用

  ⒈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古代人看到闪电雷鸣非常害怕,以为是天公发怒。19世纪法拉第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两种物体经过摩擦带上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交加之时做实验揭开了雷电的奥秘知道是一种放电现象。以后人们不断加深对电的认识,掌握了电的性质,发明了产生电的办法,并利用电为人类服。,放一段有关现阶段利用电为人类服务的录像并讨论。

  小结: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⒉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保护自然、保护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设问:自然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放一段录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影响了自然环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类生活不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使环境受到污染;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的紧张。看完录像,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感想。教师小结:怎样更好地控制人口增长,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⒊自然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⑴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对当时统治欧洲的教会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教会把歌白尼学说的支持者布鲁诺活活烧死。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⑵我国古代人民的对物质结构的探讨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五行说,原子论和元气说等,后来相继发现了数码、原子、x射线,进一步研究了原子核的结构等。

  小结:坚持真理的科学家,冲破了种种束缚,使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也使人类不断进步。

  ㈢学好自然科学

  ⒈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简介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提问:

  ①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最早编制了星表,测定一年为几天?在啥时期?(中国、365.25天、大约在战国时期)

  ②谁总结前人造纸的基础改进了造纸术?(蔡伦)

  ③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毕昇)

  ④指南针的发明,最早应用在啥方面?(军事)

  ⑤唐朝末年,也发明了火药,开始应用在啥方面?(军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劳动人民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分析我国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

  学生举例说明现阶段我国自然科学和技术正在猛飞突进。

  观看一段录像说明现阶段我国自然科学和技术正在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小结: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①使我国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②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故乡作贡献。

  ⒉学习自然科学的办法

  学习自然科学必须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科学的办法,其基本办法是观察和实验。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许多科学的结论都是由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比如牛顿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居里夫人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发现了铀;爱迪生通过无数次观察和实验发明了电灯等等。

  提出要求:对以后课本的实验和实习,都要认真观察、动手实践、积极参加探索与研究活动,学好自然科学这门课。

  小结本节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学好自然科学

  ⒈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探索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它们的运动规律。

  ⒉自然科学的作用

  a、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b、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保护自然、保护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c、自然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⒊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办法:观察和实验。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开始于(     )

  (A) 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⑵提出“日心悦”的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哥白尼  (D) 布鲁诺

  ⑶世界上早编制星表的科学家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国

  ⑷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办法是(     )

  (A) 熟读课本         (B) 上课认真听讲      

  (C) 认真完成作业      (D) 观察和实验

  ⑸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啥?

  ⒉课后作业 

  ⑹举例说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保护自然、保护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⑺为啥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⒊参考答案

  ⑴(A)  ⑵(C)  ⑶(A)  ⑷(D)  ⑸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⑹答:由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加上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严重的污染,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由于滥捕,我国东海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怎样更好地控制人口增长,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自然科学正日益发挥它的巨大作用。⑺答: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古代人看到电闪雷鸣非常害怕,以为是天公发怒。后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知道这是一种放电现象。以后人们不断加深对电的认识,掌握了电的性质,发明了产生电的办法,并利用电来为人类服务。现在,我们生活中有了各种电器,生产中广泛使用各种电力机械,电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七、参考资料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宋朝时,盛行着雕版印刷,就是把字刻在整块硬质木板上,再用它来印书。这种办法费工费料,一笔刻错就要整板丢弃重来,耗尽了刻工们的心血。

  毕升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印刷术。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一个个胶泥作成的规格一致的小方块上,刻上凸出来的反手单字,用火烧硬就成了单个胶泥活字,这些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进而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质量。这种办法很快传遍世界,使印刷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毕升不愧为活字印刷之父。

自然科 篇1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勾玄提要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科学是是基础科学,科学技术推动着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这一单元,我们就将阅读几篇自然科学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通过勾玄提要从中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才能逐渐积累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课时《数学与文化》

  一、简介数学与文化

  简单简介数学与文化的定义。

  数学:数学是研究虚拟主机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文化: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

  二、阅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重点语段标注出来。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文化的几个特点

  2.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数学中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快速阅读《论数学(节选)》或《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结合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第二课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引入“熵”这一名词

  熵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二、阅读课文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找出作者论述的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四、扩展延伸

  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课时

  自读第三、四课,作阅读笔记,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

  第四课时

  教师选取历年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推荐站内搜索:八个字激励短句、农村信用社考试时间、自考查询、一建考试时间2021考试时间、全国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2021甘肃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演讲稿题目、摘抄日记、小兵张嘎读后感400观察日记400字、

自然科(通用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自然科(通用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5222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