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精选10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的全过程。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也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学课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图,由学生整理太平天国进军线路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②《天朝田亩制度》:利用教材21页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的进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难点分析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必须讲清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也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威猛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会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样,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参见“重点突破方案”。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①洪秀全为啥能受西方宗教影响?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特点?④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在出示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然后教师精练出“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两个方面。再提问学生: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有啥特点?②有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
重点: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②《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指导学生参阅《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三、《天朝田亩制度》
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和“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需就以下三个问题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五节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
4.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5.北上进军与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思想与主要内容
2.分析评议《天朝田亩制度》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形势与决策
2.太平军的北伐及其失败
3.太平军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2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 能力方面的:(1)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4. 学法指导方面:(1)指导学生设计太平军进军线路示意图,教会学生信息压缩记忆办法。(2)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办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办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2. 难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课前两分钟演讲。上星期规定的演讲范围是就初中已有知识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媒体了解到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描述某一历史片段或简单的阐明自己的看法。准备好了的同学,请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进行演讲。
生:(一般情况下,请两位同学演讲。演讲过程中可能会有片面的、不够客观的,甚或错误的观点)
师:(允许台下可能引起的议论。稍后,总结并导入新课)刚才两位同学精彩的演讲把我们带入了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后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带着刚才同学们议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太平天国,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板书: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生:(思考并作答,但有可能只答出一二项)
师:根据几位同学的回答,请翻开书并迅速搜索文中提供的信息。
生:(寻找并记录)
师: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银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借端进行搜刮。这些都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再加以灾荒连年,1846年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沙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人祸天灾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死亡的困境。与此同时,外国侵略者也迫使清政府取消对西方宗教的禁令。基督教宣传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有很大号召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洪秀全发动了这场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关于洪秀全其人,(投影:洪秀全塑像)刚才演讲的同学(假设)已经谈到他的出身;他屡试不第后受梁发的《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的经过。但对洪秀全的思想分析的不够,而这也是运动的理论论导,所以在这里作了一个补充。洪秀全思想的形成很复杂,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里能够体现出来。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投影:课文第27页节选资料;第33页阅读与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这几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么样的思想?
生:(思考并回答)
师:很显然,这几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太平一统的大同社会而斗争;同时他还吸取了基督教中的积极因素,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也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下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建设的同时,另一位领袖人物冯云山正积极进行组织工作。他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深入各族群众中宣传和发展会员。他和洪秀全一起组织会员捣毁神庙,撤掉村塾中孔子的牌位,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金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这一核心在以后释放的能量震撼了中国大地。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三、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师:(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同学们注意这幅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线路;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线路图。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做这项工作。
生:(按要求开始操作)
师:(走到同学中间进行讲解;投影:《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在会众的簇拥下快步蹬上高台,在一面黄绸大旗下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投影:《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
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投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由于长沙久攻不下,太平军绕道北上挺进武汉。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附近农民踊跃加入太平军,队伍迅速壮大。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50万大军从武昌出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真可谓是“两岸雄兵,旌旗蔽日,战鼓声声;千船战将,帆幔蔽江,乘风破浪。”将士们奋勇向前,沿途清军“文武弃城远避,兵勇闻风先散。”在20多天里,越九江克安庆,以势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势兵临南京城下。
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结合学生写的“进军线路”小结并修正)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三、《天朝田亩制度》
1. 内容(板书):
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天下田是谁的?
生:(思考并试图做答)
师:(启发)在政治课上老师讲过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30页“凡分田,……,以赈彼荒处。”;“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思考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上标注出来,其余同学可参照其答案小声议论。
生:(阅读思考后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点评,看看你对平均的理解是否全面。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第30页“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 评价(板书)
师: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办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生:(按要求热烈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师:(加以引导后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小农经济,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
从分配的办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按人口分,却未考虑死后还田的办法,长此下去哪里还有田来分?也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级才算合理呢?再如:按丰荒之地调剂,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能否允许?还有,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也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以上我们从主观方面分析了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对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空前猛烈的扫荡。现在如果让同学们来谈谈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你们是否能从其革命性和空想性两方面来全面评价呢?这一问题留作课后的思考。
下面我们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来看它的全盛时期。
四、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也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要求学生随讲解将时间、领导人和进军线路填在表上)
生:(按要求做表)
1. 北伐
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几千里,攻克几十个城镇。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朝野震动。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出城达3万户之多。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北伐战士征战之艰苦,牺牲之悲壮,可以从书上小字材料了解到,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材料,其他同学体会一下有怎么样的感受,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思考并随意回答)
师:(引导后小结)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定数。尽管如此,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将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精神,向世人展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北伐的同时,太平军也开辟了西征战场。
2. 西征(板书)
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夺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太平天国也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强化西征军的领导。1855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长江千里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
3. 东征(板书)
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太平天国也派大将秦日纲东征。不久,东征军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也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生:(参照投影片的示范订正自己的答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这一时期的活动走势,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请一位同学用红笔来表示。
生:(应该能够画出一条上升曲线)
师: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正如这条红色曲线所表示的,以迅猛之势走向全盛的颠峰。正当此时,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大变乱,使已有的很好的形势急转直下。(用白色示意)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我们在下一节课里来学习的。
生:(进行课上练习)
【简评】该教案教学目标制定的全面、准确;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有讲演、阅读、讨论、回答问题、填表、绘图等,做到了形式多样化。执教人将重点主要确定在《天朝田亩制度》上。教师结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在教学活动中对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边和多边活动做了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论从史出地认识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教师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论从史出地认识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教师精辟的归纳、概括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得益彰,使复杂的历史问题、理论问题迎刃而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能力方面的:(1)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4.学法指导方面:(1)指导学生设计太平军进军线路示意图,教会学生信息压缩记忆办法。(2)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办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办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2.难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课前两分钟演讲。上星期规定的演讲范围是就初中已有知识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媒体了解到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描述某一历史片段或简单的阐明自己的看法。准备好了的同学,请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进行演讲。
生:(一般情况下,请两位同学演讲。演讲过程中可能会有片面的、不够客观的,甚或错误的观点)
师:(允许台下可能引起的议论。稍后,总结并导入新课)刚才两位同学精彩的演讲把我们带入了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后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带着刚才同学们议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太平天国,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板书: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生:(思考并作答,但有可能只答出一二项)
师:根据几位同学的回答,请翻开书并迅速搜索文中提供的信息。
生:(寻找并记录)
师: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银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借端进行搜刮。这些都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再加以灾荒连年,1846年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沙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人祸天灾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死亡的困境。与此同时,外国侵略者也迫使清政府取消对西方宗教的禁令。基督教宣传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有很大号召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洪秀全发动了这场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关于洪秀全其人,(投影:洪秀全塑像)刚才演讲的同学(假设)已经谈到他的出身;他屡试不第后受梁发的《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的经过。但对洪秀全的思想分析的不够,而这也是运动的理论论导,所以在这里作了一个补充。洪秀全思想的形成很复杂,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里能够体现出来。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投影:课文第27页节选资料;第33页阅读与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这几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么样的思想?
生:(思考并回答)
师:很显然,这几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太平一统的大同社会而斗争;同时他还吸取了基督教中的积极因素,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也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下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建设的同时,另一位领袖人物冯云山正积极进行组织工作。他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深入各族群众中宣传和发展会员。他和洪秀全一起组织会员捣毁神庙,撤掉村塾中孔子的牌位,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金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这一核心在以后释放的能量震撼了中国大地。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三、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师:(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同学们注意这幅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线路;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线路图。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做这项工作。
生:(按要求开始操作)
师:(走到同学中间进行讲解;投影:《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在会众的簇拥下快步蹬上高台,在一面黄绸大旗下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投影:《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
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投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由于长沙久攻不下,太平军绕道北上挺进武汉。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附近农民踊跃加入太平军,队伍迅速壮大。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50万大军从武昌出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真可谓是两岸雄兵,旌旗蔽日,战鼓声声;千船战将,帆幔蔽江,乘风破浪。将士们奋勇向前,沿途清军文武弃城远避,兵勇闻风先散。在20多天里,越九江克安庆,以势如破竹、排山倒海之势兵临南京城下。
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结合学生写的进军线路小结并修正)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三、《天朝田亩制度》
1. 内容(板书):
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天下田是谁的?
生:(思考并试图做答)
师:(启发)在政治课上老师讲过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30页凡分田,……,以赈彼荒处。;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思考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上标注出来,其余同学可参照其答案小声议论。
生:(阅读思考后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点评,看看你对平均的理解是否全面。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第30页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 评价(板书)
师: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办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生:(按要求热烈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师:(加以引导后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小农经济,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
从分配的办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按人口分,却未考虑死后还田的办法,长此下去哪里还有田来分?也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级才算合理呢?再如:按丰荒之地调剂,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能否允许?还有,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也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以上我们从主观方面分析了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对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空前猛烈的扫荡。现在如果让同学们来谈谈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你们是否能从其革命性和空想性两方面来全面评价呢?这一问题留作课后的思考。
下面我们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来看它的全盛时期。
四、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也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要求学生随讲解将时间、领导人和进军线路填在表上)
生:(按要求做表)
1. 北伐
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几千里,攻克几十个城镇。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朝野震动。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出城达3万户之多。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北伐战士征战之艰苦,牺牲之悲壮,可以从书上小字材料了解到,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材料,其他同学体会一下有怎么样的感受,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思考并随意回答)
师:(引导后小结)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定数。尽管如此,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将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精神,向世人展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北伐的同时,太平军也开辟了西征战场。
2. 西征(板书)
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夺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太平天国也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强化西征军的领导。1855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长江千里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
3. 东征(板书)
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太平天国也派大将秦日纲东征。不久,东征军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也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生:(参照投影片的示范订正自己的答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这一时期的活动走势,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请一位同学用红笔来表示。
生:(应该能够画出一条上升曲线)
师: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正如这条红色曲线所表示的,以迅猛之势走向全盛的颠峰。正当此时,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大变乱,使已有的很好的形势急转直下。(用白色示意)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我们在下一节课里来学习的。
生:(进行课上练习)
【简评】该教案教学目标制定的全面、准确;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有讲演、阅读、讨论、回答问题、填表、绘图等,做到了形式多样化。执教人将重点主要确定在《天朝田亩制度》上。教师结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在教学活动中对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边和多边活动做了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论从史出地认识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教师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论从史出地认识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教师精辟的归纳、概括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得益彰,使复杂的历史问题、理论问题迎刃而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的全过程。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也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学课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图,由学生整理太平天国进军线路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②《天朝田亩制度》:利用教材21页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的进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难点分析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必须讲清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也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威猛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会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样,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参见“重点突破方案”。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①洪秀全为啥能受西方宗教影响?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特点?④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在出示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然后教师精练出“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两个方面。再提问学生: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有啥特点?②有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
重点: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②《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指导学生参阅《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三、《天朝田亩制度》
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和“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需就以下三个问题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五节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
4.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5.北上进军与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思想与主要内容
2.分析评议《天朝田亩制度》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形势与决策
2.太平军的北伐及其失败
3.太平军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5
高三历史组
教学目标 :(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制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
教具:《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永安封王表》、《全盛时期军事斗争简表》
课前提示:(1)阅读教材;(2)通过《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掌握太平天国重要的军事活动;(3)正确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进步作用和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 :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民族矛盾。
3、自然灾害严重。1846至1850年,两广水灾、旱灾、虫灾不断。(直接原因)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特点:受《劝世良言》的启发,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把基督教义,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将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
(2)主要理论著:《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共同分析“洪秀全的思想跟《劝世良言》有哪些本质区别?”
2、传教和发动群众 其最早的信徒冯云山(洪的同学)在广西紫荆山组织拜上帝会,逐步形成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六人的领导核心,至1850年,桂平等10多个县建立拜上帝会,成员超1万。
3、 金田起义:1851年初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洪秀全东乡称天王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其历史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建立农民阶级自己的政权。
(1)整顿军纪 (2)清除奸细 (3)分封诸王(P20)《永安封王表》
——其历史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建立农民阶级自己的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
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复述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重大事件。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是啥?怎么样评价它?
(1)主要内容:
A、土地的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土地的分配办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的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爱私,物物归上至”
产品的分配办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评价:A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中的“均田”等平均主义的思想,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要求,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统治的思想结晶。极大地鼓舞了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志。
C、无法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客观上,处于紧张的军事斗争中,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来推行经济改革方案;主观上,当时的社会生产是在个体劳动和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如果采取绝对平均的方式,废除私有制,取消商品流通,势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亦无法调动;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私有制存在的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2、军事斗争:太平军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当前形势:要推翻清、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必须西征;要断绝财源,必须东征
(2) 出示《全盛时期军事斗争简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填表:
名称 目的 时间 领导人 结果及意义
北伐
西征
东征
A、 北伐的失利:
时间:1853——1855;目的:推翻清;领导人: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原因:A、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不足;B、未能发动当地群众予以支持;C、面临北方严冬的恶劣条件;D、清军的围攻。
意义:A、深入清统治中心地区,成摄敌人;B、为西征和东征创造条件;C表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
B、 西征的胜利:
时间:1853——1855 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主要人物:赖汉英、石达开
结果:攻克安庆、九江、武汉重镇 ,鄱阳湖大败湘军
C、 东征的胜利:
时间:1856 目的:断清财源,充实自己
人物: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两破大营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的社会危机。洪秀全顺应历史潮流,创立拜上帝会,发动了反清的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军顺利进军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也存在违背社会规律的空想性。太平军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东征,打击了清王朝,巩固和扩展了革命实力。太平天国进入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思考题:马克思在1853年写的《中国和欧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余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段引文中所说的“汇成强大的革命”,指的是啥斗争事件?为啥说:“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是“英国的大炮”?试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的全过程。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也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学课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图,由学生整理太平天国进军线路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②《天朝田亩制度》:利用教材21页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的进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难点分析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必须讲清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也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威猛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会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样,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参见“重点突破方案”。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①洪秀全为啥能受西方宗教影响?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特点?④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在出示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然后教师精练出“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两个方面。再提问学生: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有啥特点?②有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
重点: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②《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指导学生参阅《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三、《天朝田亩制度》
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和“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需就以下三个问题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五节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
4.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5.北上进军与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思想与主要内容
2.分析评议《天朝田亩制度》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形势与决策
2.太平军的北伐及其失败
3.太平军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的全过程。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也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学课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图,由学生整理太平天国进军线路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②《天朝田亩制度》:利用教材21页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的进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难点分析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必须讲清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也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威猛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会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样,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参见“重点突破方案”。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①洪秀全为啥能受西方宗教影响?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特点?④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在出示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然后教师精练出“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两个方面。再提问学生: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有啥特点?②有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
重点: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②《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指导学生参阅《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三、《天朝田亩制度》
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和“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需就以下三个问题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五节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
4.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5.北上进军与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思想与主要内容
2.分析评议《天朝田亩制度》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形势与决策
2.太平军的北伐及其失败
3.太平军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全过程。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也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学课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图,由学生整理太平天国进军线路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②《天朝田亩制度》:利用教材21页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的进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难点分析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必须讲清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也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威猛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会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样,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参见“重点突破方案”。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①洪秀全为啥能受西方宗教影响?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特点?④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在出示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然后教师精练出“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两个方面。再提问学生: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有啥特点?②有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重点: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②《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指导学生参阅《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三、《天朝田亩制度》
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和“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需就以下三个问题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
4.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5.北上进军与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思想与主要内容
2.分析评议《天朝田亩制度》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形势与决策
2.太平军的北伐及其失败
3.太平军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9
1.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及洪秀全的宗教理论、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北伐、西征、东征。
2.能力要求
(1)课前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洪秀全的事迹,并整理成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资料的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它是爆发在新形势下的一场农民革命,因而具备新的时代特征。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它表达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呢这一美好的愿望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迅速发展壮大并建立与清政府相对立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东征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这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
课前准备
教师:如有条件可以做成电教课。教师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和有关的影像资料剪辑好,放置在电脑中,并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线路做成闪动状,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洪秀全的个人资料和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通过播放学生所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迅速迁移到历史课堂中。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为主。所以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在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及军事上的全盛时期这部分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电教手段,以直观教学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对洪秀全、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或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通过课前布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及其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导入新课】预备铃响后,通过大屏幕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
●教师:大约在15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今天我就给同学们简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发生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两段材料(电脑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摘自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
●提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农民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啥?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1.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的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濒于绝境,许多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反抗的道路。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由于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使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正如材料所讲的一样,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广大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日益不满。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汇集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是洪秀全。下面我请同学们简介你所了解的洪秀全的事迹。(电脑出示人物像,教师要针对学生所讲做简单的讲评。)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谋生。洪秀全7岁入私塾读书,非常聪明,仅用6年的时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后也自读中国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帮助父兄务农。18岁时受聘为本村的私塾教师,从此一面教书,一面继续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试不第。但几次到广州,他耳闻目睹了英国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卖国和人民的斗争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渐生忧国忧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受《劝世良言》这本宣传基督教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最早加入的是族弟洪仁玕和同学冯云山。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后,将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的牌位砸毁,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大逆不道之举,于是失掉了私塾教师的职业,远走他乡,传播拜上帝教。不久冯云山深入到紫荆山区传教,洪秀全则返回花县,专心从事宗教理论的创作。
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1845~1847年间,洪秀全撰写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是他的代表作品。(电脑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他说:“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摘自《中国近代史常识》
提问:依据材料归纳洪秀全宗教理论的特点。
总结:是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的结合。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对洪秀全宗教理论的认识。
教师总结:这一特点的形成和洪秀全自身的经历、所受的教育以及历史时代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把反清的思想通过宗教理论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没有文化的农民阶级所接受,便于组织农民进行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号召力。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的理论,不可能引导农民革命走向成功。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
冯云山深入到紫荆山区后,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宣传拜上帝教,组织拜上帝会。1847年信徒已有多人,1850年已超过10000人。加入的主要是紫荆山区的汉、壮、瑶等族农民。他们率众捣毁神庙,砸碎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声势不断壮大。杨秀清、石达开等相继加入拜上帝教,逐渐形成了领导核心。
4.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电脑出示起义形势图,闪动金田村。)不久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电脑闪动永安城。)
5.永安建制
永安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太平天国在此进行各项政权建设,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电脑出示表格。)
永安封王表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同时规定西王以下受东王节制。由此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和各王的地位,形成天王领导于上,东王总理军政事务,诸王集体决议政事的权力运作体制。
6.定都天京
(电脑出示太平天国形势图,闪动所经地区。)1852年4月太平军永安突围后北上,6月攻占全州;9月猛攻长沙,不克;撤围后继续北上,水陆并进直取武汉三镇。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后,顺长江东下直趋南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入南京城,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在太平天国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冯云山、萧朝贵身先士卒,英勇奋战,光荣牺牲,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
三、《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土地的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的原则,把全国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平分土地的具体办法,按产量多少把土地分为九等。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它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十六岁以上分全份,十五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还规定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首都建立了“天朝圣库”,总管公有财产,除一切缴获和征收归圣库外;还规定“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这就把私有的金银、粮食、货物、房产等均收归公有,贵重物品缴入天朝圣库,日常用品分别收藏在堆栈,或者由典官保管。同时,也制定了供应官兵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制度。太平军中,上至天王,下至士兵,都设有定额的薪饷,都不准私藏财产。生活所需的粮米油盐和其他费用均白圣库供给。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提问: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问题。《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么样分配土地的?也是怎么样进行产品分配的?你对《天朝四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怎样认识的?
教师总结: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废除私有制,人民生活必需品由圣库供给。
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呢《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此外,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是矛盾的,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无法实现。
●提问: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太平天国也是怎么样做的?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后回答。(出示材料。)
小弟杨秀清……奉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广,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胞等所议是也,既遣性将施行。
教师总结:这一材料表明太平天国恢复了交粮纳税的做法。它只能根据现实和财政的需要,推行可行的政策。虽然它未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实施,但作为一个农民政权,必然要维护农民的利益,在太平天国的占领区内,它宣布承认耕者有其田,充分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定都大京以后,清政府即在孝陵卫设立江南大营(闪动),企图遏止太平军东下,威胁天京;在扬州设立江北大营(闪动),遏止太平军北上,威胁天京,南北大营遥相呼应。同时清政府调动八旗、绿营军队,对付太平军。在这两年多的军事交锋中,太平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也使清政府认识到仅靠正规军镇压太平天国已不可能,所以清政府命令地方官绅督办团练,协助官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由此产生。
下面请同学简单简介你所了解的有关曾国藩及其湘军的情况。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进士,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这支武装的将领和兵勇全是湖南人,被称为“湘军”。特点是以封建宗族、乡土、师生关系为纽带,联结了一批封建士子,全军各级层层相依。这种办法强化了湘军内部的团结,也开创了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先例。湘军采用新式武器,也有封建宗法关系联结,其战斗力比以往的八旗、绿营兵强,成为太平军的劲敌。
●提问:面对这样的军事形势,太平天国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请同学看书归纳。
○回答:北伐、西征、东征。
●提问:看书归纳太平天国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领导人及结果。(也可制成表格,由学生填写。)
总结:为推翻清政府,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2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北伐开始。(闪动北伐军所经主要线路)初期北伐军进展顺利,经安徽,进河南,渡黄河,转入山西。进至直隶地区。1853年10月北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静海,前锋抵达天津附近。清廷大为震动,急调精锐部队防堵北伐军。北伐军受阻以后退守连镇、冯官屯,林凤祥、李开芳先后被俘,英勇牺牲,北伐失败。北伐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表现了太平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它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为巩固天京大本营,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的战略目标是夺取安庆、武汉,控制长江中游,为天京树立起军事屏障。然后进兵湖南,平定两广,统一南部中国。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后进入湖南。在湖南和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率军增援,在湖口、九江与湘军主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夺取江西8府50多县,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1856年秦日纲率军东征。首先进军扬州,摧垮江北大营,也与石达开会合,一举摧垮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被围的局面。至此,太平天国取得西征、东征的胜利,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它兴起后在南京建立政权,和清政府相对抗;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标志农民革命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它通过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显示了农民革命的伟大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会;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全过程。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也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它成为当时亚洲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归纳、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析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太平天国前期斗争的理解。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也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重点分析这一目,可使学生对整个太平天国的斗争形成正确认识。
重点突破方案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利用自制教学课件或者教材提供的地图,由学生整理太平天国进军线路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②《天朝田亩制度》:利用教材21页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其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的进步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难点分析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因为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以往学生认知基础上来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必须讲清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洪秀全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处于分散状态,普遍没有文化,也受到封建迷信的严重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威猛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较易取得成效的。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会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样,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群众的作用。
②《天朝田亩制度》:参见“重点突破方案”。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拜上帝会的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①洪秀全为啥能受西方宗教影响?②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的哪些思想?③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特点?④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有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在出示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内容,然后教师精练出“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两个方面。再提问学生:①《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有啥特点?②有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重点: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②《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宗教理论;②《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也加上了新税捐。”
由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指导学生参阅《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三、《天朝田亩制度》
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和“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需就以下三个问题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1853年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动农民开展斗争
4.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5.北上进军与定都天京
三、《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思想与主要内容
2.分析评议《天朝田亩制度》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形势与决策
2.太平军的北伐及其失败
3.太平军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推荐站内搜索:2015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竞聘演讲稿、观察蚂蚁的作文400字、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河北大学自考专业、2021年高考各大学录取分数线、北京成人高考分数线、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