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办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办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  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也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名言:

  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学习过程】

  一、梳理文意:准确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加点的为重点字词,划横线的为特殊句式)。

  1、阅读“齐宣王问曰……可”这部分对话。

  (1)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阅读“何由知吾可也?……君子远庖厨也。”

  (1)王见之,曰:牛何之?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阅读“王说……王请度之。”

  (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乎?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阅读“抑王兴甲兵……其若是,孰能御之。”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5、阅读“吾惛……结尾”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此惟救死惟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品味:

  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啥?

  三、探究与对话:

  (1)孟子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的?(从孟子的论辩艺术角度来分析)(2)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你能否发现孟子思想的影子?

  四、作业布置: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友情提示:1、注意文段中关键的词:妻子:妻子儿女;之:往;比:等到;反:通“返”;馁:饥饿。

  2、注意文段中关键的句子:则如之何?译为:该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           》。它的主要内容是写          劝说          放弃          ,采纳“          ”的政治主张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          的写作特点。

  六、学习反思

  【知识卡片】兼词及其用法

  古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常见的有“诸”、“焉、“曷”、“盍”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简介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庄暴见孟子》)。  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也可兼“于彼”。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盍”、“曷”(“曷”通“盍”)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如:(1)子曰:“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2

  张连生 金 川公司一中示范课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2004年9月24日第5节

  授课班级:高三(九)班

  授课教师:张连生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

  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办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  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么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3

  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孟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1/5]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说:“要有啥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啥人能抵御他了。”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孟子)说:“可以。” 曰:“可。” (齐宣王)说:“根据啥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曰:“何由知吾可也?”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有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1/5]

  《齐桓晋文之事》

  2000/08/05

  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孟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2/5]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也有啥区别呢?”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啥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到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啥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啥。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啥呢?”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季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齐宣王)说:“不相信。” 曰:“否。”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啥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2/5]

  《齐桓晋文之事》

  2000/08/05

  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孟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3/5]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么样区别?”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啥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啥,(我)可以听听吗?”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王笑而不言。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也轻也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否,吾不为是也。”

  [3/5]

  《齐桓晋文之事》

  2000/08/05

  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孟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4/5]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呢)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王曰:“若是其甚与?”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啥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也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齐宣王)说:“(这是啥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曰:“可得闻与?”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曰:“楚人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啥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游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4/5]

  《齐桓晋文之事》

  2000/08/05

  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孟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5/5]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啥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进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5]

  《齐桓晋文之事》

  2000/08/05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4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办法。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 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故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也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 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啥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啥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 代 意 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 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 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啥?(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 孟子的中心观点是啥?(保民而王)

  四、 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二、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办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也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也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进一步为宣王辩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也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然后再进一步为他辩解,先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皆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他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

  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办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三、 布置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自行翻译。依据第一部分的方式总结规律。

  教师点拨,检查重点词句翻译。

  四、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也一问题是啥(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也是怎么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教师点拨: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后也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附板书设计:一、可以行王道,三层:1、引入话题。2、揭示基础。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二、必须行王道,反面论证。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5

  张连生 金川公司一中示范课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2004年9月24日第5节

  授课班级:高三(九)班

  授课教师:张连生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

  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办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  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么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1]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6

  柳一梅

  一、课文悟读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积极,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考察烛之武、文种、触龙还有邹忌的游说,虽然各有其风格和特点,但也无不入此规则。孟子比起这些人来,则更显其圣人之胸襟、高屋建瓴之气势和进退自如之能事。尤其是在论说的积极权钓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他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人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到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等办法令人叫绝。短短的篇章,波翻浪卷,风云开合,舒卷自如。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使儒学能够在诸家学说中独领风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君主的采纳,孟子充分表现了他“好辩”的风格、“能言”的特长,游说诸侯,批驳论敌,议论风发,纵横捭阖。《孟子》一书也具备了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和技巧娴熟的特点,这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史、文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两天看《南方周末》,有报道说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搞了一项课题研究——怎样让人们降低对诱惑的抵制,让游说和劝告更具说服力。看来,怎样使你的言词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打动别人,这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严肃对待的研究课题了,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游说的科学”还会随着经济生活的丰富、国际间交往的增多、政治或民族冲突的延续而发扬光大。

  二、亮点探究 

  1.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啥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探究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积极,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2.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探究学习: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呢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呢,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3.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探究学习:“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4.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啥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啥?

  探究学习: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也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5.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比较多,请逐一挑选出来,进行分类总结。

  探究学习: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其中一般疑问句有:“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不识有诸?”“彼恶知之?”“则牛羊何择焉?”“独何与?”“则王以为孰胜?”。这些语句分别用下列疑问词表疑问:乎、何、哉、诸、恶、焉、与(欤)和孰。其中“何”与“孰”是疑问代词,其他是疑问语气词。文章中的反问句有“何可废也?”“而王岂为是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这些语句都是用疑问副词来表反问的,分别是:何、岂、焉。

  三、选题设计

  1.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的“仁政”究竟是怎么样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呢?

  研究办法:

  可以带领同学研究《论语》《孟子》中的重要篇章,如《论语》的《颜渊》《学而》篇和《孟子》的《梁惠王上》《公孙丑下》。从中抽取重要言论加以考察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深入研究思想范畴内的东西,而是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参读书目:

  (1)何晓明《亚圣思辨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吴德义《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历史教学》2001年第8期。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这篇文章中孟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有啥现实意义?

  研究办法:

  《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例如强化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

  此题的完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今的政治思想和政策,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会孟子思想的博大以及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参读书目:

  (1)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张铁民《人世大关怀——今读》,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南怀瑾《旁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

  (4)王生平《旷世大儒——孟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8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篇7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办法。

  学习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 关于孟子:

  1、 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故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也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 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啥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啥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 代 意 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啥?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啥?

  3、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也一问题是啥(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也是怎么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词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办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进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  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进而刑之,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推荐站内搜索: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小学优秀作文网、浙江省考试成绩查询、国庆70周年阅兵观后感作文、阅兵仪式观后感800字、好心情日记、云南教育考试网、周记400字大全、往事 作文、广东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精选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5384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