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朗读进行到底将朗读进行到底将朗读进行到底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将朗读进行到底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她让我掌握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这一点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明白的,明白了这一基本出发点,就自然明白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语文学科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事实。无论哪一种语言,她首先都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的,这是本;然后才是所谓的形象化,才是节奏感,才是修辞学,这是末。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先得其本,然后才得其末,切不可本末倒置。可是,我们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时,往往舍本逐末,忽略基本功训练,把语文教成了文学。小学阶段,中、低年级没有这样的担忧,到了高年级,特别是中学阶段,就比较突出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出语文之本呢?我认为还是应该回到“听说读写”这一层面。今天我只就“读”的重要性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朗读教学,是教师容易忽视,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虽然我们在教师的备课中常常可以见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目标,但课堂上教师却很难真正体现出这一目标来。一则是老师认为“读”没有必要,一是耽误时间,因为要讲述的问题还有很多,二是多此一举,因为学生课下可以去读;二则学生认为“读” 没有意思,一是因为文章内容已经熟悉,再读纯粹浪费时间,二是因为反复阅读枯燥无味,于是走马观花装模作样。长此以往,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愿花时间在“读”上面花工夫,于是乎很多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低下,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条理不清:写出的作文也是东扯西拉,逻辑不清,叫人不忍卒读。

朗读教学,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语音、语速等方面提高普通话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语感,即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进一步体会语言的深意甚至言外之意,从而熟练自己对语言的运用。特别是朗读经典,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记得吕叔湘先生曾介绍过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美国女教师克拉格夫人教莎士比亚戏剧课的例子: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学生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她又问:“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不好?”学生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起念。念完了,她又问:“全懂了吗?”可学生反应不那么活跃。她又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是这么念来念去,大家觉得这个戏写的不错,是写得好啊!好了,就下课了。

吕先生说的“念”,就是朗读。从吕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几十年前,外国老师就十分强调朗读了,强调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了。当大家念得觉得“这个戏写得不错”时,实际上是自己真的把戏的深意读懂了,把戏中的人物读活了——这就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啊。

我曾经阅读过介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课堂的例子,于老师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真正地被落在实处。在于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我们可以窥见他教读的“用心”。

师:谁有把握读得正确流利?

生:(读)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

(句与句之间没有停顿)

师:读课文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板书:思考)还要想象(板书:想象)。听老师读(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师:一句话读完了要停,停顿的时间就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样,一个自然段读完了,停顿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像说话一样自然。好,先自己把第一自然段轻轻读一遍,轻轻地念,边读边思考、想象。

(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原来那位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停顿,语速较慢。众生鼓掌)

。。。

师:现在听于老师怎么读的,注意老师怎样停顿的。

(教师深情地范读课文,随着他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的范读,许多人禁不住流下热泪。读完后台上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是两位大师不约而同的“重读”“引读”的例子,给予我们语文教学很多的启示。与其繁琐的分析,别有用心地提问,整块整块时间地书写;不如重视与引导学生多对课文的朗读。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是一个教学的传统,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这是一篇大文章。言为心声。课文或课文中人物语言多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外在反应,对于这种“物化”的文字,怎样读出“温度、厚度”,离开朗读的中介,儿童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理解作品蕴含的深意。好的文章多得是,好的作品就在那里,关键是学生怎么能够感受出来?心悦诚服地说出那个“好”?

我在教学《爱如茉莉》课文做了一些反思。自己初读课文就被打动了,这是肯定的。学生呢?学生有我这样的体会吗?学生有我这样的阅历吗?我们不能太一味地“拔高”孩子,指望人人都被文章打动,信服处处有心动的句子。但我们承认好的作品是写出来的,好的作品更是读出来的,读到心里面去,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与厚度”就是好的作品。会读的、读好的孩子往往不忽视文章的细节。文中有一段:妈妈生病了,作者剪了一大把茉莉来看望。看到了爸爸为了照看妈妈,不到陪床上休息而而紧握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作者把茉莉花插在瓶里,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开来。。。这些细节不要急着要同学们谈“感受”,在前文老师范读定下基调后,我引导孩子反复朗读,鼓励个性化的、有自己理解的读。

只有读,读通读顺,读出作者写文的“韵味”,感情的潮水自然会缓缓流淌出来......就像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上《第一场雪》,只是从读中入文、以读代讲:“谁把大雪读的很大?”“谁把大雪读的很静?”“谁再把大雪读的很美?”......就是这样简单地教学设计与教学理念------真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无言”。简简单单地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深入浅出,复归朗读,以生为本,以学为要。不同层次的朗读,会把文章读的很顺很烂很透,自然把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读出来,而不是我们教学常态的那个----“以讲代读”,“以讲代读”我们的课堂上用的太多了!只是不经意地在用,只是认为这是我在上课,只是我应付出的劳动。。。到了“讲台”哪有不讲的道理?有人形象地把读书叫做“煮书”。

于老师说,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可以煮呢?“煮”就是告诉我们要把书读熟,读得遍数越多,书就煮得越熟,它的味道,它的意思才能体会出来。“煮书”,就是反复读,读反复,就是多读,它更是一种体察,一种涵泳,一种传统诵读方法的复归。课文的蕴含与要义终究不是是“讲”出来的,而要慢慢地“读”出来的,慢慢地“品”出来的,渐渐地“感受”出来;把作者的情感很好地传递给读着,这是对作品可触可感的过程,也是自己与作品意会、共鸣、感动的过程,还是对作品可爱和贴心的过程。在“读”的当中,读着的课文,大脑里会“填充”出文中好多没有的东西,“空白”被创造了,想象也就飞翔了。“书”读出来,“文”也就读活了......在孩子们稚嫩的童声里,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嗅到了茉莉的花香,懂得了平淡无奇的真正内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文章自然结尾,首尾呼应,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更传出了作者和读着的心声。全身心的朗读,会让孩子很好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也很好地升华出来自读着内心对父母的深深敬意。

如今的语文教育现实是,朗读不是太多,而是显得不足了,无论是课外或课内。相对于那些繁多的课程和作业而言,早读课显得弥足珍贵,何况早读课也不完全用于语文和朗读的。语文课的教学功利性又多是牵着语文老师和孩子去完成与作业、考试有关的事;因而,书声琅琅的课堂和校园都急等着我们语文老师来唤醒。

注重朗读教学,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回归。近些年,我们不少研究语文教学的专家都将眼光放在现代教学的前沿阵地上,不愿意回归传统,认为创新才有发展,守旧自取灭亡。这种看法过于偏执,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的经验,仅《论语》一书中提及的教育教学方法就让后人受益匪浅。就“朗读教学”而言,这是几千年中国教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这样说:没有诵读,就没有语文!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将“朗读教学”进行到底。

推荐站内搜索:任长霞观后感、山东大学考研成绩查询、河南省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我的理想作文400字、分数低但不错的二本大学、建造师考试时间、四川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阅兵式观后感1000字、江门自考、

将朗读进行到底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将朗读进行到底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6778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