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 要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如火如荼,但是呢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对校园文化的观察了解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脱离办学理念,停留于口号;缺乏对学校历史文化价值的追寻和发掘;板块之间拼凑组合,缺少系统性;缺失系统的活动为载体;忽视师生的主体性,等等。针对现实,建构校园文化要在办学理念观照下,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融入新时代元素,提炼出有系统性、有恰当的物质环境和活动载体的文化主题和主线,切实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的缔造者和受益者。

关键词  办学理念  历史文化  活动载体  系统性  主体性

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当前,校园文化备受重视,已然成为各类学校管理的重点。但是呢放眼各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看起来“美观”,但缺陷诸多。一是重视外表的多,挖掘内涵的少;二是大同小异的多,有自己的特点与亮点的少。例如,有的看起来“高大上”,但不切实际;有的零散缺乏体系,有拼凑之嫌,有的热衷于宣传,无实质性内容;有的空喊口号,五具体落实措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校园文化到底该怎么建设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要深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的本质,探索出实施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啥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魂”,是学校全部文化的积淀,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也展示了学校的一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教师节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啥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啥样的人,或者说希望学生在学校的六年中学到啥,希望学生在人格品质上受到怎么的熏陶,或者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具备怎么的能力或素养,等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也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学校工作的一切目的都应该指向学生地健康成长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指明方向。以东周小学为例,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生命教育,从一开始,学校就把“尊重生命,享受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10多年来,学校围绕“生命教育”这一命题,积极营造生命校园,探索构建生命课堂,逐步形成了“尊重•激励”的校园文化。因此,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育人载体,其价值指向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致,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理念框架下去思考建构,脱离了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浮在表面,是无源之水。只有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时,办学理念才可能落地,校园文化的功用才容易实现。

二、校园文化的根在哪里

文化是一种长期的积淀,校园文化也不例外。校园文化不可能无中生有。无论历史的长短,每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因此通过对学校历史的细致梳理,能更好地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个性特征,深入发掘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本校的历史沿革,建设校园文化应当回顾走过的路,回到学校从前,追根溯源,去了解这所学校过往的风云岁月和人事变迁。

那么,应该怎么来看待一所学校的过去呢?追寻历史,不是重复过去。显然,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提升,在原有的精华中融入现代思想和时代元素。这样的校园文化才有根,才接地气。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校园文化,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时代的鲜活气息,给当下的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和时代的启迪。

东周小学“尊重•激励”的校园文化是在1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主要措施有:一是开发科技、体育、艺术类的特色课程;二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大力建设学生社团,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三是办好三大文化节,即体育文化节、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平台。

三、校园文化的系统性

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各部分自成体系,也围绕主题而生。校园文化不是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基于一个主题、围绕一条线生发开去。大到校园建筑物的设计,亭台楼阁的布局,走廊过道的布置,各种功能室、办公室、教室、厕所的装饰,小到温馨提示语都要围绕校园文化主题进行。某镇班小学生均占地不足三平米,被称为“袖珍学校”。但是呢该校有非常系统的、完整的的校园文化,学校以“创新”与“阳光”为学校文化的内核,建设有“阳关校园环境文化”、“阳光教师文化”、“阳光教学文化”、“阳光体育艺术文化”、“阳关家校合作文化”。虽是“袖珍学校”,却成了当地的品牌学校。

因此,校园文化主题具有纲领性,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物质文化(显性)与精神文化(隐性)是目,纲举才能目张,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深人系统地思考,反复地推敲和论证。

四、校园文化的载体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分化、行为文化,这些应该蕴藏在校园的建筑实体、一草一木中,对师生的"精气神"和行为举止进行“化育”。反过来说,学校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都应该彰显学校的文化特征,成为校园文化最为生动的注脚。

目前,校园文化有“魂”无“形”。也就是说,这样的校园文化只是“印刷”“宣传”文化。把各种口号、标语挂在墙壁上,印刷成各种宣传册,却没有围绕文化主题建构的一系列校园或班级活动,这样的文化是肤浅的,甚至是虚假的,难以深入师生的内心世界,立德树人的效果自然不理想。

某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家园、学园、乐园。为此,学校每年举办“八节”检阅学生的综合素养:3月踏青节、4月健美节、5月超人节、6月秀秀节、9月雏鹰节、10月观察节、11月悦读节、12月狂欢节。每个节都有主题,有方案,有活动落实,有总结表彰。这些校园节很好的践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让小孩们在节日的快乐中自主学习,幸福成长。

没有活动载体的校园文化是“毛毛雨”,难以渗透学生心灵。师生没有经过活动的"洗礼”与"历练”,文化就只是墙上冷冰冰的字、挂在嘴巴上的话而已、并没有融人学生当下的生活,文化与现实不能互融,成了“两张皮”,何谈效果。

五、校园文化的主人

立德树人是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也是引领我们做好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是为培养人而服务的,立德树人的核心正是在“人”。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然而,当下许多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校长带着行政人员构思设计内容与形式,有的甚至只是校长一个人的想法,撇开一线教师和学生,不能做到集思广益。方案确定后交由文化公司制作,再进行宣传。这样做的结果是广大师生不理解校园文化,难以产生认同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也何谈自觉践行呢?

诚然,校园文化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缔造者。但是呢,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文化的践行必须依靠的是学校中的人,即教师和学生,最终通过他们的精神风貌与行为举止彰显出来。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基于师生并表现在师生思想行动中的,远离师生的学校文化是虚伪的、不真实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校园文化不是校长一个人的,而是广大教职员工的,也只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的构思、打磨、实施中才能发挥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一些学校,仅仅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文化建设,没有广大师生参与,也得不到广大师生的认同,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成功的。

追问校园文化的主人是谁,还需要从形式上考量校园文化。校园物质文化的呈现形式要切合小孩的视角,符合小孩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婴儿园、小学、中学同样设置爱护花草树木的温馨提示语,在内容与形式上应该有差别。婴儿园和小学就要充满童趣,具有儿童味,而中学在表达上则需要几分理性。

例如,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校风,但我们常常忘记了校风的对象—全学校师生,只是把校风挂在墙上,印在册子上,而不考虑校风的提法是否切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好的校风不在于表述多么“高大上”,应当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校风必须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办学理念进行更加生动的解读。否则,喊得再响亮的校风也会遭到师生漠视,难以引发他们的认同与共鸣。

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缔造者,更是引领者,引领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建设过程中,前提是校长自己对学校校园文化有自己的思考,提出主题和方向、再让广大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必要时可请专家提供帮助,到学校考察,对校园文化把脉、诊断、纠编、扶正,进行多次论证,敲定主题和内容。之后,学校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各个板块内容和形式的创作设计。勾画好了校园文化蓝图,组织专家、师生、家长,甚至社区代表参与反复论证,才开始着手安排具体实施。

校园文化是谁的?既是校长的、教师的、也是学生的,归根结底是着力于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只有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才可能“化育”他们,他们才可能彰显文化。

总之,校园文化应基于办学理念的观照、追寻学校的历史价值,融人时代元素,结合本校地域、文人文化,提炼出鲜明主题和一整套“以文化人”的文化系统。建构校园文化要紧紧围绕某个主题,以物质环境和系列活动为载体,把静止的“文化”化为一种动态的学校生活过程,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师生方方面面的生活,最终让师生生长出一种生命的“共性”特征,呈现出一种相同的精神气度和品位,这才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中小学校长工作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马宪平.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灵魂”[J].未来教育家,2018(2-3):51-53

[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陶继新.治校之道—小学名校长的办学智慧[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5]翟小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人民教育,2018(18):10-12


推荐站内搜索:夺冠观后感200字高考满分作文《青春》、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自考试卷、我的理想作文500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新时代好少年心得体会、ntce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官网、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中学生日记500字、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6835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