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

  2. 诗文赏析学会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通过阅读与品味深入领会文本,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在语言学习和鉴赏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说明:

  诗歌通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对诗歌的鉴赏实际就是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本文赏析先从解读诗歌的常识开始,利用想象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的形象,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到的部分补充出来。再利用背景资料,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重点是学习第四节细致地赏析办法,这是作者赏析文字中最见功夫的部分。教材的示范,旨在通过阅读探讨、思考对话等过程与办法指导学生把握内容,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

  针对本诗歌的艺术特色,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进行对比、Lenovo,点染、放大,运用电影术语进行细致入微的赏析,在阅读中需要用心体会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找文中关键句理清作者赏析诗歌的基本思路。

  2. 难点:深入文本,在对具体段落、词句的品读中,体会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通过对比、Lenovo,点染、放大等办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

  说明:

  本文篇幅较长,针对九年级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抓关键句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还是不难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阅读思考活动的时空、同时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评析的深刻之处。

  本文难就难在作者细致的评析诗人艺术匠心上: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进行对比、Lenovo,点染、放大等办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这种专业的评析距离学生较远。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本读懂内容并进而学得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激趣读“题”思考 1. ppt展示《江雪》这首诗,想想怎样把文字转换成画面。组成了一组艺术dv?

  2. 读题,猜猜本文会从哪些方面来赏析本诗歌。 1. 交流:可以运用想象,可以“设身处地”,可以“触境生想”,也可以“意象加工”,同时将古今对接起来等。(教师可适当的引导)

  2. 可以结合刚才的转换经历,谈谈可能的赏析角度?(学生可能只注重Lenovo与想象,教师可作引导。)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而读这篇文章也是让学生了解赏析诗歌的一些办法。

  抓关键句

  理清思路 1. 表达方式: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2. 找关键句和总结段。

  3. 解释一个文学理论术语——“仄韵”(啥是平仄、四声?)

  4. 找出重点段落,并说出理由来。

  5. 读中心句和总结段。从这些句子和段落来看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

  1. 想象部分为叙述。评析部分为议论。除第一段总起和最后一段总结外,其它每个段落的开始句都是中心句(作者的观点)。

  2. 明白所谓“押仄韵”,就是指诗歌的二、四两句的最后一个字(韵脚)——“灭”和“雪”都是仄声。

  3. 重点段落的理由:篇幅、细致、第五段的总结等等。

  4. 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 本环节由两大块组成,一是理清思路;二是读懂文章。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评析的深刻之处。

  深入文本

  体悟作者细致的评析 1. 指名朗读文章的4、5自然段,在第4段里找出与第5段呼应的句子?

  2. 作者运用电影术语的地方有哪几处?这样写有啥好处?

  3. 局部赏析“抓诗眼”。

  4. 引导学生投入地朗读这部分文字,体会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与文字,进行对比、Lenovo,点染、放大,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评析。 1. 找到“背景”部分。

  2. 抓住“远距离镜头”部分。

  3. 找到“缩小和放大”的处理技巧。

  4. 找出“景物与内在精神”虚实相间部分。

  5. 画龙点睛之笔——寒江雪的意境。 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层递性和思维量,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圈划、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作者紧紧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进行细微的赏析办法。

  归纳语言特点及赏析办法

  1. 表达方式:

  2. 作者运用了一些“副词和关联词”使得文章的层次很清晰,表意明确。

  3. 赏析办法(略) 交流、探讨。

  1.Lenovo、想象部分是叙述,评析部分是议论。

  2.关键词如:首先、其次,由此可见、可是、相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也等。

  3. 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重点是艺术特色。 通过总结归纳,进而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

  布置作业

  1. 说说背景资料包括那些?它对诗文赏析有何作用?

  2. 请模仿本文这种写法,对柳宗元《渔翁》进行赏析。 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基本思想状态,时代背景,作品背景,鉴赏对象的相关信息等。它可以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等。

  完成作业。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开拓视野、增加累积。在积累中提高赏析能力。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2

  【设计理念】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设计特色】在关键处提问,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

  2.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也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说几个表示冬季的成语。

  2.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把课文读正确(这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检查。)

  3.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啥?(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办法,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

  2.板书“注释”。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办法。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办法自己去学懂古诗。(五年级的课文中第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办法。)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也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啥情?读读后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啥?

  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读到这有啥问题吗?(为啥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

  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案”。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

  3.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

  五、课外延伸。

  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人常常借助景物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立体侧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唐诗。

  (一)《渔歌子》

  1.这首诗是作者厌恶了官场污浊的生活,而宁愿过那种“不须归”的隐居生活。

  2.自己根据注释,读懂这首诗。

  3.背诵古诗。

  (二)《枫桥夜泊》

  1.根据注释自己读读这首诗。

  2.猜猜看,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3.背诵古诗。

  六、总结。

  【教后感悟】

  优秀的古诗文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正是因为她们凝结着作者个人的魅力、气质、灵魂,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在教学古诗时,除了让学生理解诗文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关注背后的人文因素,这样,短短的几十个字,才会有血有肉。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8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江雪》,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柳宗元(唐代)学生补充作者的简介。

  二、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1、千山:周围的群山。绝:断绝

  诗意:许多山岭看不到一只飞鸟。

  2、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踪:脚印。灭:消灭,消失(没有了)

  诗意:条条道路上都不见人走动留下的脚印。

  3、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诗意:孤单单的小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诗意:独自一人冒着满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四、说古诗,读古诗,背古诗。

  五、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六、整首古诗给人一种啥感觉?

  学生交流(凄冷、孤傲……)

  七、学生质疑:解决问题

  八、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九、作业

  平湖市实验小学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江雪)

  此文转载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认识冬日江雪的壮丽,感悟诗人孤傲不屈和不愿同流合污的个性。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

  3、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古诗中“语序倒置”的写法,理解江雪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气氛

  谈话导入。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1、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么样读2、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3、生自由读诗。

  4、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理解字意。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气氛。

  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该做啥?

  弄懂诗意。

  2、怎么样才能弄懂诗意?

  ①朗读品悟;②了解历史背景;③ “串词连句法”

  3、学生试讲,老师巡回倾听

  4、指名试说。

  5、“独钓寒江雪”一句采用“语序倒置法”,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使用“倒置”的办法。在解读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1、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啥?

  2、学生自读体会。

  3师生交流。

  孤独,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4、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啥疑问?

  5、学生质疑。

  6、看来大家的理解不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7、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啥新的看法?

  8、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9、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10、指名读

  11、练习背诵。

  12、刚才我们通过串词成句、语序倒置法,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在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也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么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古诗。如果有啥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出示《题秋江独钓图》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指名说诗意: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说

  4、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还要加上啥?

  5、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这一首诗与《江雪》有啥相同点,也有啥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6、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呢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有很多,课后找一些读一读,看看还收获了一些啥样的心情。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5

  之六

  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 岳彩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办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办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冬季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也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啥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小孩,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也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啥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啥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啥意思?采用了啥修辞手法? "绝"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啥?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啥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啥意思? "灭"啥意思?查字典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啥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啥意思?有人钓雪么?进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啥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也给人以怎么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么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 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题意?作者?

  (2)"明月光"?疑?举头?思?家乡?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教案述评]

  河南省长葛市教委教研室陈景尧

  岳彩花老师是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的青年教师。以上《江雪》一课的教案是她在1994年许昌市"优化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参加优质课评比时的教案,她荣获了许昌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岳彩花老师的这节教案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教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案中可见每个教学步骤 都是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体现了训练过程。教案是训练学生未知能力的计划,而不是让学生应该知道的答案汇编。比如:让学生自找生字的相似字,自己解题,自己读诗,自己逐字理解,自己意译诗句,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教师的职责仅仅在于指导先学啥,后学啥,怎样学,怎么样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既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注意答案得来的思维过程。如"径"字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能理解"抓"、"舟"等字,则追问其理解思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训练朗读能力上,教案设计具体扎实,可学可练。在体会全诗深意上,也启发求异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总之,让学生训练的主线贯串始终。

  二、总结学法,运用学法。本节教的是首古诗,而学生学的是学习古诗的一般办法步骤。这是教点金之术,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用的学法指导,这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吗?就再练习一遍,自学《静夜思》,并检查自学效果,整个教学步骤 扎实而有序。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6

  教学内容:婴儿多元能力发展课程中班语言上册教材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办法的学习,激发婴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办法:愉悦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孩子这是啥?”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啥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啥?(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到了啥?这幅画上是啥季节?冬季会怎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么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么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啥?船上有谁呢?他穿着啥?带着啥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啥?(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孩子,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贝?

  (2)婴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办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婴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婴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2、总结

  师:小孩子们今天学习了啥?

  3、作业

  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父亲、母亲听。

  板书设计: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多元解读渔翁,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江雪》,指导学生多元地解读渔翁形象。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补充文章《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没情境,激情导入

  师:今天,在香港拍卖会上即将拍卖一幅中国水墨画《图》,可是图画标签磨损了,谁能重新帮助起—个名字?(出示《江雪图》)

  (学生回答:《老翁垂钓图》、《冬雪钓鱼图》、《寒江图》……)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画是根据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所作。为了更好地宣传这幅画,让此画卖个高价,香港拍卖会出了一张《招聘启示》,你们瞧——(课件出示《招聘启示》略)

  师:同学们想不想光荣地成为其中一员?好!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吧!

  【点评】我们传统的古诗教学都十分注重讲究学法: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但是呢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些学法,则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对于事物新鲜感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尽量淡化教学痕迹,做到教育的“无痕”。

  (二)愉悦情境,积极探究

  (1)初读古诗

  师:为了完成我们的第一项招聘工作,首先做一些热身运动:自由练读古诗。

  (生自由朗读)

  师:你们看老师在此制定了一个“《江雪》朗读评价标准”——第一层为正确(不读错字、漏字);第二层为流利(朗读流畅);第三层为有感情(能读出古诗所蕴涵的感情)。请同学们对照标准,自我感觉你达到了哪一层水平,并用你的读来证明。

  (教师随机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

  (2)扫除生词障碍

  师:同学们想不想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生:“想!”)不要着急,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理解诗句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一障碍,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江雪》,边读边想哪些词意思你懂了,哪些还不理解?

  (生自由汇报掌握的生词含义和不理解的生词)

  师:那么不理解的生词我们可以有哪些办法解决呢?

  生:查词典、查资料、问同学、问老师……

  师:好!下面你先查一下词典或资料,查不着就问同学或者老师。

  (3)理解诗句内容(评选讲解员)

  师:词语的障碍被我们扫除了,那我们怎样解决诗句含义的难题呢?

  生:我们可以采用词语连句的办法。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棒!现在听说电视上流行一个栏目叫《超级女生》,他们的“pk对决”十分有意思,我们今天拍卖会的“讲解员”招聘也采取这样的办法好不好?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生:(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开始了准备)“我是01号选手,接下来由我为大家简介这幅美丽的图画……,希望大家投我一票。”

  【点评】怎样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像“超级女生”一样吸引学生的眼球,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改变陈旧的观念,真正把“讲台”变成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完成由“配角”向“主角”的转变。此时,学生已不再将翻译诗句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了一种乐趣。

  (4)感悟渔翁

  师:听了我们“超级解说员”的简介,很多买画的客人都被此画吸引了,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渔翁可真呀!”有的说:“这渔翁可真呀!”……你觉得他们议论的内容是啥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我觉得渔翁十分孤独,你看漫漫雪天只有他一人垂钓……

  生2:渔翁十分勇敢,天这么冷,连鸟都没有,而他却依然在垂钓……

  (有的认为是倔强,有的认为是悠闲,有的认为是凄凉,有的认为是……)

  师:大家是否想知道在诗人柳宗元的眼里,渔翁是怎么样的人呢?(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事迹)

  生:有的认为渔翁像柳宗元一样凄凉,有的认为渔翁像柳宗元一样倔强、勇敢,有的认为渔翁像柳宗元一样孤独无助……

  【点评】关于渔翁的形象,我们总是给他贴上“顽强不屈”的标签。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呢我们的渔翁也为何如此“孤独”呢?为了让我们的渔翁不再孤独,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元解读。

  (5)感悟朗读(评选配音员)

  师:每一个人眼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渔翁,请把你独特的感受带进古诗,认真读一读,朗读时试着把你感悟到的感情“写”在脸上?然后开始我们香港拍卖会的诗画配音员的评选。

  生1:(绘声绘色地朗读)我觉得我此刻脸上的表情是坚毅,因为我是一个勇敢的渔翁。

  生2:我想做一个孤独的渔翁,我此时的表情寂寞、冷清……

  【点评】“把你感悟到的感情‘写’在脸上”,面对此要求,学生怎能不诗意地朗读。此时的读不仅是单纯多元地朗读,更是学生创造性自主探究教材感悟地朗读,是学生发自于内心地朗读。

  (三)拓展情境,开拓练习

  (1)对比学习《题秋江独钓图》(评选推销员)

  师:请问推销员,你觉得这首诗描绘的景或情与《江雪》有啥异、同之处?推销员们可以同桌讨论,但是呢要注意倾听同桌的观点!回答时不但要回答自己的观点,而且要求回答同桌的观点。

  (生积极与同桌交流、分析、探究)

  (2)拓展知识

  师:其实,在我们漫漫的诗歌长河中,还有许多个性各异的渔翁,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外补充阅读资料——《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点评】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有三度——深度、广度、温度,但是呢广度决定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此时,我设计了两个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辨析对比,进一步地重新感悟渔翁,让我们的渔翁形象更加饱满,让我们的渔翁不再孤独。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8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唐诗从内容到形式,开创了繁星丽天、万花攒锦的辉煌局面,不但在我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中风采卓烁,历久常新,而且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能与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媲美,得到举世的赞扬和珍重。

  因此,学习唐诗,研究唐诗,就成为我国一千多年来世代相沿的风气,从未衰落。

  虽然,在小学阶段古诗学习的数量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江雪》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进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执教这首诗,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上,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

  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是在个体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才有话好说,有理可辩,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怎么学比学啥”更重要。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也孤芳自赏的感情。

  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小孩。

  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三、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前,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季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再补充《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辍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两者之间总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缺憾,才更凸显追求的价值。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多鼓励也多建议。让我们在教育的蓝天下携手共进!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9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气氛。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江雪》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老师: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么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

  老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读错了一个音)

  老师:同学们听,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

  学生:“径”不读第一声,应该是第四声。

  老师:呵,你的耳朵真灵。我们一齐读。这个字的意思是

  学生:“径”是“小路”的意思。

  老师:整个词呢?

  学生1:许多路。

  学生2:成千上万条路。

  老师:刚好是一万条路吗?

  学生:不是,这是一种夸张。

  老师:是的,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办法。这一首诗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学生:“千山”。

  老师:那么意思就是

  学生:许许多多的山。

  老师:谁还想来读一读?

  两名学生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流畅。尤其是读正确了一个新词“蓑笠翁”。

  学生齐读。

  老师(指着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

  学生:蓑。

  老师:头上戴着的是

  学生:笠。

  老师:整个词的意思就是

  学生: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老师:我们一起来把整一首诗读一读。

  学生齐读。

  三、试讲诗意:感受寒江独钓的气氛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该做啥?

  学生:弄懂诗的意思。

  老师:怎么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啥好办法?

  学生1:多读几遍。

  老师:哦,朗读品悟。

  学生2:可以了解一下诗人的历史情况。

  老师: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学生3:先理解重点词,再把它们串起来。

  老师:这就叫“串词连句法”。但是呢碰到解决不了的字或词该怎么办?

  学生1:查字典。

  学生2:找资料。

  学生3:问老师。

  老师:其实古诗下面的注解也是你的好帮手。接下来,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试着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学生试讲,教师巡回倾听。

  老师:谁来试着说说?

  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1:许多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许多路上的人都不见了。只有一条孤单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独自在寒江上钓鱼。

  老师:看得出他的自学很有成效。谁还想来说一说?

  学生2:千山万岭上的鸟都看不见了,许许多多的路上也找不到人的脚印。在孤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一人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老师:呵,进步很明显呢!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说得好?

  学生1:“踪”是脚印的意思,这个字解释得准确。

  学生2:把“蓑笠翁”的意思说明白了。

  学生3:“冒着风雪”这个词用得好。

  老师: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一学生犹豫举手: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讲老翁独自钓雪吧?

  众学生笑,老师却竖起大拇指: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你看,诗中不就是讲“独钓寒江雪”吗?

  学生沉思。

  学生1:可能是结冰了。

  学生2:要不就是钓不到鱼。

  老师:还是让老师来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在古代诗歌中,为了使诗歌表达更精炼,读起来更上口,诗人常常使用 “倒置”的办法。在解释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诗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你看

  课件演示:把“独钓寒江雪”改为“寒江雪独钓”。

  老师:所以这句话在解释的时候就可以说成

  学生:在寒冷的下着大雪的江面上独自钓鱼。

  老师:看来大家很有收获。谁还想把整一首诗的意思再说一说?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老师: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再细细地读一读。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啥?

  学生轻声朗读。

  学生:我感觉这个老翁很孤独。

  老师:你的感受很准确。

  学生:我觉得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

  老师:哦!你的感受比较独特。

  学生: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老师:嗯,你很会品味。我们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嗬,好大的雪。我还看到了一个老翁,能读出他的孤单吗?

  继续请学生读。

  老师:哎,真是形单影孤。

  老师: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啥疑问?

  学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啥还在江上钓鱼?

  学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老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板书:1、捕鱼为生)

  学生2: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老师:那就是说老翁在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呢!(板书:2、独享清静)

  学生3:老翁可能是遇见了啥伤心事了。(板书:3、排解忧伤)

  学生4:我想是他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的冷了。

  老师: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板书:4、喜爱钓鱼)

  学生五: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了。

  老师:他也与老翁一样孤单了。(板书:5、心中孤单)

  老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啥新的看法。

  学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学生2: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老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老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一脸严肃,心里一定是有啥不痛快。

  再指名读。

  老师:你看他抬着头,似乎有一股傲气。

  老师:能背出来吗?

  三个学生分别背。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运用注释,通过朗读,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诗意。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也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么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啥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老师: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学生1:加一筐鱼。

  学生2:最好在船上放一壶酒。

  学生3:在江边添上一些落叶。

  学生4:再画上几笔火红火红的枫叶。

  老师: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老师: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啥相同点,也有啥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1: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老师: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呢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

  学生代表2: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

  老师:也就是景色也不一样。

  学生代表3: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

  老师:你的发言真有水平。你是怎么知道王士祯是怡然自得的?

  学生: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杯酒”,也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喝酒,能不高兴吗?

  学生:从诗人的简介中也可以了解。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

  老师: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

  学生:我感受到虽然都是独钓,但是呢他们表达的却不一样,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

  老师:你体会得更深了。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呢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老师: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啥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沈大安老师课后评价:(部分)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他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啥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会只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尊重多元解读,也要重视价值取向,这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两个侧面。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啥还在江上钓鱼?”来说,学生那么多的答案,有高下之分,教师不能简单全部肯定,而宜加以引导分辨。显然,“养家糊口”的解释不仅缺乏诗意,也有悖诗人的本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才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0

  【设计意图】

  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课前预热】

  师:今天同学们非常有精神,因为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上语文课之前,咱们先做几道特别的数学题目,有信心吗?

  生:有!

  师:老师先提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只能心算,不能笔算,能做到吗?

  生:能!

  师:第二个要求: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你不能马上随口开河,先把手举好,我叫到你 ,你再回答,好吗?

  生:好!

  师:第一道题,三只小猫,吃三条小鱼,需要三分钟,那么三百只小猫吃三百条小鱼需要多少时间?

  生:需要三百分钟

  生:三分钟。(一连五人都说是三分钟。)

  师:为啥呢?

  生:因为它们是同时吃的,每只小猫只吃了一条鱼。

  师:这道题太简单了。第二道题:有一条毛毛虫,一天长一倍,第十天的时候,长到了十厘米,这条毛毛虫长到二十厘米的时候,一共需要多少天?

  生:十一天(三人都说十一天。)

  师:为啥是十一天呢,而不是二十天呢?

  生:因为一天长一倍,毛毛虫十厘米的时侯,再过一天就是二十厘米了。

  师:咱们听得都非常仔细,前面有个条件,一天就能够——长一倍(学生接)

  师:看来这两道题目对同学们来说不是太难,说明同学们非常聪明,非常的机灵!下一道题,我先不说题目,谁来回答?很简单的。

  师:你叫啥名字?

  生:尹永超。

  师:你有一个iPhone,我呢,也有一个iPhone,咱俩的iPhone大小一样,口味也一样,咱俩把iPhone交换一下,你愿意吗?

  生:我愿意。

  师:交换以后,你有几个iPhone,我有几个iPhone?你几个?

  生:两个。

  师:我呢?

  生:两个。

  师:再想想看,你的iPhone和我的iPhone交换一下,你有几个,我有几个?

  生:我一个,你也是一个。

  师:为啥没有增多啊?

  生:因为是交换了一下。

  师:不管怎样交换,手上的iPhone还是一个,是吗?

  生:嗯,是的。

  师:再请一个同学,那一边的,谁愿意来?我还没说题目,你们就吓坏了,你来!(学生站起来。)

  师:你现在有一种独特的思想,我呢,也有一种独特的思想,咱俩都是思想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咱们也把思想交换一下,你的说给我听,我的说给你听,行吗?交换之后,你有几个思想?我有几个思想?

  生:我有两个思想,你也有两个思想。

  师:(惊讶的样子)怎么有两个思想了?

  生:因为我和你的思想都不一样,都很独特。你原来那个思想再加上我的思想就有两个思想了。

  师:很好!同学们,这一种思想上的交换,咱们把它叫做“交流”,咱们的课堂就需要这样的交流。现在咱们这个教室有四十个同学,加上俞老师的话,一共是——四十一人(学生齐说),如果咱们都在今天的课堂上交流一次的话,每一人就能获得多少思想?

  生:四十一个

  师:就能够获得四十一个思想,何乐而不为啊!愿意在这课堂上交流的同学请举手。(学生全部举手。)

  师:都很愿意,愿咱们每一个同学都将成为思想家!上课!

  生:起立!

  师:祝同学们成功!

  生:祝俞老师成功!(笑声)

  【教学过程】

  一、环境——寒冷凄凉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古诗是咱们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写的,题目是“江雪”——顾名思义,也就是江上雪景。(课件出示古诗。)这一首诗,是古诗中的精品!

  师:咱们先不读,先把这首诗照字帖书写在方格纸上,因为书写一遍,相当于认真地读了五遍,甚至十遍。先不要急着写,写字有哪些要求呢?十个字:美观,大方,有一定的速度,两分钟之内写好。开始。(师在黑板上书写,写好后巡视。)

  师:写字时注意姿势。

  师:嗯,你的字写得很不错!

  师:你的字还要好,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你的字跟字帖上的简直一模一样!

  师:你的字也不错,给大家看看。

  师:好,已经写好了同学,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这首诗写过了,也读过了,谁第一个在今天的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朗读?

  (生读古诗)

  师:好,你的普通话非常标准。

  (生读古诗)

  师:读得好,声音真好。请一个女同学,你来。

  (生读古诗)

  师:嗯,已经有一点感情了!

  师:同学们,这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咱们还要通过三次不同的读,来理解、感受、体会这一首诗。读了这一首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出示:寒江钓雪图1,板书:环境)

  生:所有的山上的鸟已经消失了,所有的小路上人已经没了,一条孤孤单单的小船里,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望着江雪……

  师:冒着风雪——

  生:冒着风雪在钓鱼。

  师:就是这个意思,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很多山上的鸟已经飞走了,很多条小路上的人已经没有了踪影,一条孤孤单单的小船里,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江面上冒着风雪钓鱼。

  师:基本上很流利,你真会欣赏!

  师: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感受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生:悲哀。

  生:凄凉。

  师:很凄凉,你体会到了诗中的凄凉,你把“凄凉”写在“环境”的下面。

  生:天寒地冻。

  师:天寒地冻这个词语好,会写吗?

  生:“冻”字不会写。

  生:两点水一个“东”。

  师:俞东江的“东”,知道了吧。(笑声)

  生:平静。

  师:你这个“平静”,我觉得应该换另外一个静。

  生:寂静。

  师:“寂静”这个词就更适合,请你把这个词写在“环境”的下面。

  生:冰天雪地。

  师:冰天雪地,听到你这个成语,我心都寒了!写到黑板上。

  生:大雪纷飞。

  师:大雪纷飞啊,这可不是一般的雪。写到黑板上去。

  生:雪上加霜。

  师:雪上加霜,也写到黑板上去。

  生:我觉得很冷清。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江雪》。

  2、学会生字“孤”。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抓住诗中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所描绘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办法:

  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程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激趣

  同学们,这两天我们刚刚经历了20xx年的第一场雪,下雪了,你都干了点啥?

  看来雪给大家带来了不限的快乐。

  可是,有一个人,他和大家做的事一点儿也不一样,他呀,顶风冒雪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他是谁呢?他是一首诗的主人公,这首诗叫《江雪》。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江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以前我们也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说一说学一首古诗都要学些啥?

  2、目标呈现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雪》。

  学会生字“孤”。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抓住诗中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预期效果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完成完成这些目标。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古诗。

  任务呈现: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么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民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诗。

  展示交流:

  1、指名分句读诗,适时纠正。

  2、指名领读整首诗。

  3、同桌互读检查。

  任务二、想象画面,适时理解重点字词和诗意。

  任务呈现:

  古人说:“诗中有画”,你能把《江雪》想象成一副画吗?试着想一想,说一说。

  展示交流:

  1、指名说想象到的画面,并说清这样想的理由。适时指导理解:千山、万径、绝、灭、蓑笠翁。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他说完,你来说说他哪些地方说得好。不好的地方,你来说得更好一些。

  2、听了画面描述,你觉得这是一种啥样的环境?板书:寒冷凄凉。

  任务三、体会诗人的感情。

  任务呈现: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也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民主学习:学生轻声朗读、思考以上问题。

  展示交流

  1、这个老翁很孤独。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板书:孤独寂寞,学习生字“孤”。

  谁能把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朗读指导)

  2、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啥疑问?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啥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1、捕鱼为生

  2、独享清静

  3、排解忧伤

  4、喜爱钓鱼

  5、心中孤单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想解开这个谜吗?你有啥好办法?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资料一:柳宗元生平简介。“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啥新的看法。

  小结: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

  那么,面对寒冷,他畏惧了吗?面对残酷的现实他退缩了吗?看资料二。

  从他身上,你体会到了啥精神?(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

  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练习有感情地配乐朗诵。

  练习背诵。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结合插图,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这首诗。

  三、检测导结

  1.请你把这首诗背给同桌听。

  2.《江雪》的作者是( )朝诗人( )。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 ),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 )的情调。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的人格化身。

  3、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读读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也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呢?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一首诗与《江雪》有啥相同点,也有啥不同?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呢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相信大家会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环境——寒冷凄凉

  心情——孤独寂寞

  精神——顽强不屈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2

  环节一:

  师:同学们,小声地读读诗,再仔细看看插图,思考这首诗写了些啥呢?可以写写你的体会。

  (学生小声读诗,看图,思考)

  师:现在就请大家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的是千座山上的鸟都飞走了,万条路上的人都没踪影了。

  师:大家同意吗?

  生:我觉得就是的,这幅图上就是看不见山上的鸟,也看不见路上的人。

  师:看来你不仅会读诗,你还会结合图来理解。那么在这幅图上你们也看到些啥呢?

  生:看到了山,看到了船,还看到了一个人。

  生:我看到叶子上有厚厚的积雪。

  师:谁能有条理地说说呢?

  生: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江面上有一条小船,船上有一个老人在钓鱼,远处的山隐隐约约。

  生:老师,我觉得山不是隐隐约约,而是被雪覆盖了,到处一片白茫茫。

  师:从何而见?

  生继续:只要看看叶子上和船篷上那些厚厚的雪,而且此时雪没有停,还在继续下着。由此可见,山被雪覆盖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还爱思考,真了不起!那么雪仅仅覆盖了山吗?

  生争先恐后答道:还有小路。

  师:那你理解了“万径人踪灭”的意思么?

  生:路上被积雪深深地覆盖着,没有了人的足迹。

  评析:能恰当运用插图理解诗意。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老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插图资源”,由图入诗,感知诗句,理解诗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边读诗边看插图,将诗与图结合起来,理解诗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结合文本的插图,理解了“千山鸟飞绝”的“绝” 看不到一只鸟;知道了“径”是“小路”,感受了“万径人踪灭”的场景;同时插图中只有一条小船,一个老人在钓鱼的画面,让学生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景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所有这些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的利用了文本的插图理解的,这远比学生看着生涩的词义解释要形象、生动的多,也更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环节二:

  师:那大家来读读第二句,你读懂了啥?可以小声地交流一下。

  生读第二句,交流所得

  师:谁来说说看?

  生: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师:你说得没错。那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有啥疑问么?

  生:在这大雪天,老翁怎么还在那儿钓鱼呢?

  师:你问得真好,大家有答案么?

  紧接着,我出示柳宗元的写这首诗的背景材料: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也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小手立刻举起

  评析:能补充背景资料感受诗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琳琅满目,纷繁复杂。这些背景资料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作者在古诗词中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在《江雪》这首诗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中蕴含的诗情,补充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特别着重简介了作者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作者是在一种报国无门,心情极其难过,悲愤的心情下写下的这首诗,就不难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原因了。同时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的视野更加开阔了。长期的这样教学古诗,会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首诗的知识,更是对学好古诗的一种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环节三:

  生:老师,我想他可能心情不好,到安静的地方散散心。

  师:那他为啥要独钓寒江雪呢?

  生:他可能比较喜欢钓鱼。

  生:我觉得他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态。

  生: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他在钓孤独。

  生:我觉得如果仅仅是钓孤独就不来这里了。他应该是满怀希望,他在钓着属于他的快乐。

  师:你有敏锐的洞察力,诗人虽然内心苦闷,可他没有绝望,你走进了诗人的内心,看到了他心中的阳光。

  生:老师,大雪纷飞的冬季之后将会迎来春光明媚的春季,也许他是在钓着春季。

  大家也一次地鼓起掌来

  师:小孩们,作者在千万孤独之下,内心还是有着期待,这独钓寒江雪的期待境界多高啊!大家再次捧起书,带着这样的心情,带着对春季的期待读读这首诗吧!

  评析:能走进诗人内心品悟诗境

  古诗词的创作,是诗人、词人的经历感受、思想情感的文字化。每一首古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这节课上,学生能品出作者内心虽孤独,但依然顽强不屈、凛然无畏、乐观向上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归功于本课的精心设计,从理解诗意到感受诗情到品悟诗境的教学流程,此时当然是水到渠成了。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办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办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季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也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啥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小孩,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也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啥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啥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啥意思?采用了啥修辞手法? "绝"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啥?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啥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啥意思? "灭"啥意思?查字典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啥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啥意思?有人钓雪么?进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啥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也给人以怎么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么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 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题意?作者?

  (2)"明月光"?疑?举头?思?家乡?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教案述评]

  河南省长葛市教委教研室陈景尧

  岳彩花老师是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小学的青年教师。以上《江雪》一课的教案是她在1994年许昌市"优化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参加优质课评比时的教案,她荣获了许昌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岳彩花老师的这节教案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教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案中可见每个教学步骤都是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体现了训练过程。教案是训练学生未知能力的计划,而不是让学生应该知道的答案汇编。比如:让学生自找生字的相似字,自己解题,自己读诗,自己逐字理解,自己意译诗句,自己体会诗的意境。教师的职责仅仅在于指导先学啥,后学啥,怎样学,怎么样启发点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既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注意答案得来的思维过程。如"径"字是啥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能理解"抓"、"舟"等字,则追问其理解思路,以启发其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训练朗读能力上,教案设计具体扎实,可学可练。在体会全诗深意上,也启发求异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总之,让学生训练的主线贯串始终。

  二、总结学法,运用学法。本节教的是首古诗,而学生学的是学习古诗的一般办法步骤。这是教点金之术,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用的学法指导,这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4

  设计说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

  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啥?

  (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 对称美,“千山”对“万径”, “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学生述说自己为啥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四、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啥时候。

  老师随机简介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也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那么想呢?

  1、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这里的背景简介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教师的“导”也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引导。)

  五、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边为了了解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言语;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俱寂无声,颇有一种:“ ”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呢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 ”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活学活用。)

  六、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有一百四十余首诗,大多的是抒写被贬后心情愁闷,只得寄情山水田园的诗。

  我们来看其中两首诗:出示: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与洁初上人间看山寄京华新龙

  海畔尖山似钏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家乡。

  你也怎样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六、总结学习,抄默古诗

  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蓑 笠 独,先抄写生字,再或抄写或默写古诗。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5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 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么样的雪景?你们看到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啥,这首诗主要写了啥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季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啥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简介。

  ------------------------------------------------------------

  作者单位 山东省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  

  最新文章:  

  学好新课程理念 搞好新教学设计 

  《小珊迪》教学设计  

  《五彩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穿越昨日与明天的思考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6

  之三

  佚名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办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简介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积极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气氛)。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

  5 江雪(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 篇17

  设计说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学习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

  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

  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

  (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

  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学生品味诗语言。

  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啥?

  (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对称美,“千山”对“万径”,“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

  (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学生述说自己为啥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啥时候。

  老师随机简介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也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那么想呢?

  2、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这里的背景简介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教师的“导”也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引导。)

  四、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边为了了解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言语;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旷无人,俱寂无声,颇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呢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活学活用。)

  五、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有一百四十余首诗,大多的是抒写被贬后心情愁闷,只得寄情山水田园的诗。

  我们来看其中两首诗:出示: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与洁初上人间看山寄京华新龙

  海畔尖山似钏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家乡。

  你也怎样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六、总结学习,抄默古诗

  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蓑 笠 独,先抄写生字,再或抄写或默写古诗。

推荐站内搜索:我最敬佩的人作文500字、假期见闻作文国庆日记500字、天津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山东自考成绩查询、证券基础知识题库月光下的村庄铁蛋作文500字、全国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2013成人高考成绩、职业医师考试报名、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精选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7439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