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通用7篇)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把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做成一长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等相关活动,找到高这条特殊线段,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二、教材分析
“底和高”是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课时内容以直角以及垂直为知识基础,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为认知背景,教材利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作为认知情境,展开自主活动,让学生积极积累高的表象,并形成高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本课时认识的高主要指图形内的高,而对于图形外的高不作要求。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本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脑、动手,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在动手能力、反思总结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在教材中安排的“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桌面”这一活动内容,十分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挑战活动一:做桌面
1.设计图纸
(媒体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王师傅想利用它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
生1:是不是可以把这块木板锯开,然后拼起来?
师:可以的,但锯的次数应尽可能少一些,最好只锯一次。想一想,应从哪里锯开呢?
出示活动要求:
①拿出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仔细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路线。
②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为啥要这样设计。
(学生思考、设计,然后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给我们简介一下他的设计?先给大家展示你的设计图,然后再简介你的想法。
生2展示:
生2:我是这样设计的。因为我想既然是要做成一个长方形桌面,必须要有四个直角。
师:因此你的这条线不是随便画的,是吗?
生2:是。
师:那它有啥要求呢?
生2:需要从顶点出发,和长方形的这条边垂直。
师:如果你能把直角符号也画出来,可能就不需要这么多解释了,现在可以画出来吗?
生2画直角符号。
师:画它们垂直的时候是怎么画?
生2: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其中一条和下面的这条边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就可以了。
生3:我有不同的设计。
生3:不需要一定从顶点出发,从一条边出发到另一条边画垂直线段也可以。
师:嗯,其实你们俩的设计有共同的特点。
生4:他们的设计都需要画垂直线段。
师:还有吗?
生5:其实他们的设计都是在两条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只不过生2的设计选择的那个点比较特殊,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
师:总结得真好!有没有发现,在两条边之间画这条垂直线段的时候,这两条边是不是有一定的要求?
生6:这两条边应是互相平行的。
师:这样的两条边我们称之为对边。那么,还有其它的设计方案吗?
生7:我是这样设计的。(展示下图)
生7:另外,我们小组的另一个同学也是在这组对边之间画的垂直线段,但它的画法与我不同。(展示下图)
师: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案,想一想,这些设计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8:每条分割线都是垂直的,因为做长方形桌面需要直角。
生9:它们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因为只有在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平移之后才可以拼成长方形。
师:符合这些条件的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用一句话说一说啥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生10: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与它垂直的那组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动手检验
师:我们现在就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试一试能否拼出长方形?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讨论略)
(二)挑战活动二:表述梯形的高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说一说啥是梯形的高吗?
出示:
生1:梯形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应该是相互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才叫做梯形的高。
师:不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呢?
生3:应该也可以叫做梯形的高,反正是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吗。
生4:不可以,因为不平行的这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就不固定了。
师: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
(三)挑战活动三:分三角形
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
师: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画一条线段,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学生开展操作活动。)
师:简介一下你画的这条线段。
生: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就可以了。
师:这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阅读教材第20页,教师进行小结略)
(四)挑战活动四:动脑、动手
1、 画出下面图形边a上的高。
师:把你的三角板摆好,简介你的画法。
3、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
(1)一条边的长是3cm,这条边上的高是2cm的平行四边形。
(2)一条边的长是4cm,这条边上的高是3cm的三角形。
(3)上底上2cm,下底是4cm,高是3cm的梯形。
(学生独立画图)
师:按照啥样的顺序画比较好?
生:先画底和高,然后再画另外的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视学生对“高”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无论是平行四边形高的认识,还是三角形高的认识都是在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概括的。如对三角形高的认识,教学中特意设计了“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一活动,进而把抽象的高的概念形象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对高的认识,并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通过几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做桌面”、“表述梯形的高”、“分三角形”、“动脑、动手”,把抽象的“高”的概念形象化,让抽象的知识在小孩脑中表象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对这种表象进行提炼、表述,达到了活动与思考相结合的效果。
这节课不但重视了数学知识——“高”的概念的引导,还特别重视学生画图形高的引导。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难点是在画一个图形高的过程中对高的概念的运用。因此,本节课教师在高的概念的形成后,在画高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三角板怎么样摆放等细小动作的指导,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练习的设计比较单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够丰富。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重视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与反馈,那么课堂的效益就会更高些。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2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不由自主地试着尝试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到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多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动手做》时—认识高并学会画高时,我采用以下教学办法。
1.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经历高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高。
我采用了“单刀直入”直接出示本课主题:用这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先引导学生理解“做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的意思,在学生领会是浪费木料最少,或是一点不浪费木料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怎么样锯开后,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试一试,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办法,并比较谁的办法好。再集体汇报办法,最后引出高。让学生经历了高的产生过程,对高的感知应该比较深刻吧。接着让学生在图形中中辨认高,并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高,让学生明白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
学生有了上面的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画高,并小组内互相简介,怎么样画高才是最准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在集体汇报自己的画法时,我惊喜地发现,小孩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表述一个比一个准确,画法也多种多样。
但是呢,通过作业,我发现,学生在画高时,仍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做图工具不规范,用钢笔做图,线条画得歪歪斜斜的,说明没用三角尺,是随心画的;有的画的不是垂线,虽然打了直角符号,但却不是直角,说明画垂线的办法忘了;有的找点错了,即高和底不对应,说明高的概念还很模糊…为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仔细反思,我觉得自己出现有以下失误:
1、对学生还是应该严格要求,应该准备好的画图工具,必须准备好。
2、虽然学生对三角板很熟悉了,但对三角板的直角及直角边的认识一部分学生还不是很清晰,导致该用直角边时,不知怎样使用,上课前应该让学生充分熟悉三角板上的直角和直角边。
3、没有想到学生有这么长时间没有画过垂线了,可能会遗忘了画垂线的办法,课前没有进行画垂线的复习,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现有知识。
4、在画高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的概念,它们分别该怎么样画,逐个让学生明白画法,而不应该以优生情况来代替全班同学,更不应该贪多,因为我当时还给学生补充了画钝角三角形的高,部分学生更是越弄越糊途了。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0—22页
【设计理念】
1、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积极学习、探索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虚拟主机。
2、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主要采用折、剪、拼、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而获得新知识的喜悦。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家的餐桌是啥形状的?还见过啥形状的餐桌?
学生: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教师:说得很好!老师就特别喜欢方形的餐桌,而且老师有个习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去做。老师家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是太大了,搬到课堂上比较麻烦,但老师带来了与它形状一样的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老师想用这块木板做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锯呢?同学们帮帮老师,行吗?那我们就动手做一做。
板书课题:动手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操,营造宽松、自由的虚拟主机,使学生在积极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把学习数学的积极权交给学生。)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请一名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同学们是怎么样想的,为啥这样剪?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制作办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虚拟主机)。
5、教师:同学们好聪明!想出了很多种办法做出了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老师会选择其中的一种办法。谢谢你们帮了老师的忙!)
(二)认识“高”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剪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样想的?谁来说说你的理由。(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么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同意这样的小结吗?学生:同意。
2、出示三角形
(1)教师:这是啥图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看了这个三角形你想说点啥?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啥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出示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尝试练习。
①教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啥问题?
学生:我用直尺画很难画垂直……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画 ,画出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最佳办法。
3、出示梯形
(1)教师:看到这个图形,你想提出啥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么样得到的。)
(2)师生共同小结梯形的高的概念。
4、教师: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概念中你发现了啥?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三)练习巩固
1、课本21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依次找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并在图中标出来,完成后集体订正。
2、课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方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
3、课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啥?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大家有啥收获?有啥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
(五)作业
课本22页练一练第4题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4
案例背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第二单元“动手做”,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并会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今后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中没有给出底和高的概念,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每天都在和各种图形接触,日常生活中积累下的对图形世界的感知、表象和思考构成了学生丰富的经验背景,成为他们认识“虚拟主机与图形”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过几年的数学训练,头脑中对创设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想法,他们敢于尝试自己的想法,并善于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他们还具备了分类、转化等一些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
案例描述: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中新增加了“动手做”一课,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到有学生想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拼补来转化它,使之成为长方形。还有学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沿着横中线剪开…。这些办法行不行呢?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才能够证明行与不行!而行与不行正是这节课的关键点: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才能将它转化成长方形。面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些“意外”,我在课堂上紧紧抓住这些学生自己生成的教学资源,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用事实说话!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自学和合作学习,请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想法都亲自实践一下,在交流反馈时,有此想法的学生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拼补,结果发现沿对角线剪开不能拼成长方形;让学生充分操作后,我也请学生把按自己的想法实验的结果分成“成功的”与“失败的”两大类。然后大家共同分析原因:怎么样转化就能成功,怎么样转化就一定不行?这一现象也说明了啥问题呢?学生答道:说明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将它转化为长方形。
这时的课堂上,很多人不约而同有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这一难点,靠着自己的努力大家达到一个共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刚才那些出错的学生有些懊丧、失落。这时,如果我继续后面的教学环节,这些学生以后还会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吗?他们在这一学科上还会再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吗?还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吗?我停了下来,我说:“今天我们要感谢这些同学!感谢他的失败!”所有的学生全愣住了,没想到我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全班静静的听我说着“他们的办法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失败是非常有价值的,正是他们的失败让我们认清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关键。他们的失败为我们证明了这些思路是不可行的。在我们的科学实验中,不是每次实验都会成功,但每一次失败都是经验教训的积累,学会面对失败,我们才会成长。”
教学反思:从几何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首先根据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依靠直觉观察、反复实验而形成的,不是靠后来人们整理时所运用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直观表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相当于人类早期认识几何的阶段。因此,我们应引导小学生借助他们身边直观、可感的虚拟主机世界,借助他们原先储备的经验积累,积极地关注、认识周围的图形世界,在大量的操作和思考活动中丰富表象,提升数学思考,发展虚拟主机观念。在本课中,我注重体现这一理念,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随时调整教师的角色变化。
积极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所处的位置:参与学生的观察、研究、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恰倒好处地进行引导、点拨;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为学生取得的成果而欢呼与喝彩……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办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解决办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办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
在整堂课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独立思考的开放虚拟主机,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办法解决问题,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学生将实践的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进行分类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案例分析: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设计教学,提出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很好的实践了这一理念。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为本课安排的内容量很少:先简介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成长方形,然后认识三角形和梯形的高,最后尝试自己画出图形的高,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虚拟主机和余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作了补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合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活动,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成长方形,只要沿着一条高剪拼得到长方形就能解决问题了。据此,教师注意适时提出操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操作时积极的思考不同的办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将所有想法实践后进行分类并交流成功与失败的办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平行四边形的高,分类并分析这一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了发展。
3、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办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有效的渗透了数学思想办法。平行四边形的转化,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学生运用了类比办法、分类的办法;学生发现了图形中高的特殊性,利用了高的特殊性明确了图形中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正因为融入了学生已有的数学思想办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数学情趣和一个个富有挑战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得到磨砺,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优化,学习的经验得到充实,成功、自信的体验得到强化。
4、让学生尝试失败和错误,有效的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如果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个性化教育观来看,过去那种严丝合缝,看似一帆风顺的课未必就是好课,因为它把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了。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剥夺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就等于限制他们的自由选择的意愿。”所以,数学教学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锤炼个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
课堂中学生出现这种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小孩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课堂中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让学生尝试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的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每一个人都本能的追求成功,逃避失败,但比起学会获得成功,学会承受失败更重要。人的一生中,经历的失败要远远多于成功,成功往往是在经历多次失败后才获得的。先前有一种农药叫“六六六”粉,就是在经历665次失败后,在第666次才获得成功的。甚至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就是经历过多少次失败后,最后仍未取得胜利,这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一个理智的人不仅要学会在成功的时候不被冲昏头脑,更要学会在失败不可避免的时候能够承受失败。滑冰教练在教学员时,先教授的不是怎样滑冰,而是怎样摔跟头,是很有道理的。那些能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也重新站立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教学生学会承受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正是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和遗憾而获取经验,不断研究修正课堂预设,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渐完善的吗?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真正“新”的是视角,即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数学课堂。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三角尺 平行四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呈现情境图。
2、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啥样子的?
(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啥意思?
(3)应该怎么样制作的长方形桌面?
3、学生用附页1中的图1剪一剪,试一试。
二、认识“高”
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不同锯法有啥共同点?(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么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和底,进一步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2、活动(二):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和底
(1)出示三角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说一说啥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学生描述三角形的高和底是怎样得到的,使学生体会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3)出示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么样得到的。
3、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描述中你发现了啥?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4、分别找出图形中底和对应的高,并标记出来。
三、画“高”
1、探究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
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啥问题?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用三角板画 ,画出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办法。
(把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对齐,从边上的一点画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它的高,用虚线表示,垂足所在的边叫平行四边形的底。
⑤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中练习高的不同位置的画法,并在练习中体会和感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2、画梯形的高。
(1)出示梯形: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同学们知道梯形的高怎么样画吗?
(2)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
(3)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啥联系和区别。
3、画三角形的高。
(1)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已经会画两种图形的高了,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们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2)谁想来展示台前简介一下自己的画法?学生汇报,注意纠正错误画法 。
(3)总结归纳三角形高的画法,并在练习本上练习画高。
(4)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条吗?有的学生认为有三条,有的学生认为有一条(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教师适时点拨。
四、练习巩固
1、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小组内同学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
2、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啥?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
五、总结反思
这节课大家有啥收获?有啥问题要 向老师提出的吗?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动手做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2、能力目标: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其认知水平还处于形式水平阶段,所以我把重点定为: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时,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认为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融观摩、操作等学习办法为一体,让学生体验对平形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探究,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让本节课所授的知识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尺子等教具与学具。
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万能阿曼接到求助电话的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卡通形像,以及有趣的故事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做桌面
我出示活动要求,问学生你们愿不愿意和阿曼一起帮忙解决这个困难?好,让我们来动手做一做。板书课题:动手做。接着我请学生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路线,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为啥要这样设计?然后我请学生分别展示他们的不同的设计,提出问题: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案,想一想,这些设计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来引导学生找出两个共同点:1. 每条分割线都是垂直的2. 它们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并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啥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最后让学生动手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看是否能拼成长方形。在整个活动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与虚拟主机,让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高的特征,进而突出本课的重点。
活动二:表述梯形的高
我出示梯形纸片,并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高,谁能说一说啥是梯形的高呢?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说出梯形的高。活动中通过教师示范说,学生自已说,生生互说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能运用这种办法进行新的学习,再一次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活动三:分三角形
我首先让学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形纸片: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画一条线段,把这张三角形纸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由操作。通过这种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同时也具有操作性的活动,进而把抽象的高的概念形象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对高的认识。然后我再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了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进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里,我设计了三道不
同形式的练习题。
1、 试一试,标出图形的底和高,加深对图形的底和高的认识。
2、 练一练,画出图形的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高的画法
3、 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由浅入深的题型设计,针对各层次的学生,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习都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通过总结评价、课外延伸这个环节既能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啥收获?
(2)课后用七巧板的某些板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北师大第九册《动手做》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7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 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 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 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 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 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
2、 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 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小组内探讨剪切的办法。
2、 师巡视。
3、 小组汇报。
4、 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 回忆刚才你们是怎么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 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 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 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
推荐站内搜索:100000000000字作文、安徽成人考试官网、安徽成人高考报名、公务员考试信息、2014陕西高考成绩查询、观看国庆阅兵观后感、山西成人高考报名、让对方看到心疼的句子、周记、成考专升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