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精选6篇)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本文篇幅虽长,但脉络清晰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并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加以概括总结。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启发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培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并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加以概括总结。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解决办法:多探究,多发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并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加以概括总结。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汤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始,他就多次到中国大陆进行访问,改革开放以后,更是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对中国科技研究的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就是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等地所做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的。
这篇演讲辞的中心主题是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章的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明晰,论证严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在概述中国几千年来科技史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发展的轨迹,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中国科技在未来21世纪的乐观前景。
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之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口说出来的。培根本人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欧洲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14XX年以前中国的技术超过了西方,在历史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科技交流的方向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是从亚洲传到欧洲。
第二个阶段,14XX年到16XX年,在这两百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却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各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向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动了一场大的冲击,人类的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和思想文化巨人,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天文学、数学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而这时的中国,却在封建的大一统和墨守成规中裹足不前。对这一论点,作者同样以事实为证。一个是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二是《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事例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在西方后面了。
第三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50年,这是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被迫接受西方科技的时期。作者认为,有两点因素迫使古老而封闭的中国逐步打开对外的大门。一是英国枪炮的武力胁迫。二是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几个惨痛事件,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亡国灭种的危险促使中国人转变了对外的策略。而在所有的变革中,作者认为有三件大事意义最为重大: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尤其第三条,更是西方近代科技得以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的最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之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口说出来的。培根本人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欧洲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14XX年以前中国的技术超过了西方,在历史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科技交流的方向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是从亚洲传到欧洲。
第二个阶段,14XX年到16XX年,在这两百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却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各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向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动了一场大的冲击,人类的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和思想文化巨人,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天文学、数学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而这时的中国,却在封建的大一统和墨守成规中裹足不前。对这一论点,作者同样以事实为证。一个是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二是《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事例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在西方后面了。
第三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50年,这是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被迫接受西方科技的时期。作者认为,有两点因素迫使古老而封闭的中国逐步打开对外的大门。一是英国枪炮的武力胁迫。二是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几个惨痛事件,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亡国灭种的危险促使中国人转变了对外的策略。而在所有的变革中,作者认为有三件大事意义最为重大: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尤其第三条,更是西方近代科技得以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的最关键因素。这些留学生和由他们训练出来的学生是把先进的近代科技知识简介到中国,的主力军。
第四个阶段,1950年至今,是近代科技在中国本土化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并已经加入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竞争。文章以四个方面的惊人发展证明了这一点。首先,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已经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法国。另外三个方面是卫星上天、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对此,作者一笔带过,没有详写,但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紧接着的一段是对前面四个阶段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总结。在分述之后进行概括,是科技类文章一个常见的特点。
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对2l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展望。对此,作者充满信心。因为在他看来,尽管21世纪中国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科技的发展只要有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就可以了。20世纪只具备了前三者,科技就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而到了21世纪将四者皆备,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作为一篇科技类演讲辞,本文的思路特别清晰,逻辑严密。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科技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然后再详细分析这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啥?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了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2.【提问】作者为啥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乐观”?
【明确】这种乐观建立在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状的了解上。他认为,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并不多,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和经济的支持就够了,而21世纪的中国这四点都会具备,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科技的未来必然是光明的。
3.【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明确】杨振宁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有着科学家的严谨和扎实,做任何结论,都讲究以事实说话,实事求是。体现在本文中,在阐述中国科技每一发展阶段的特点时,他都列举大量真实可信、权威的材料做为立论的根据,做到有理有据。比如,为了说明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他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两个例子;为了说明1400—16XX年间中国科技停滞不前以至落到欧洲的后面,作者同样列举了两个事实,明朝皇帝请传教士从澳门把火炮制造技术传到中国来和《几何原本》的翻译与传播。可以说,作者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建立在扎实的资料基础上的,从不妄下结论。因此,文章显得严密扎实,令人信服。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文章要点;②了解文章的写法。
2、能力目标:体味文章缜密的语言风格,学习其表达技巧。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祖国的建设;在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故乡的变化;在故乡日新月异的飞跃发展中,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学业。我们经常会问问自己,长大后,我们将怎样为祖国、为故乡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我们应当朝哪个方向发展自己的才能。
我们崇拜思想家、革命家,我们仰慕科学家、教育家,我们也尊敬普通劳动者,凡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走上社会后,也应当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而且是尽可能大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喜欢读伟人、名人的传记,喜欢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事迹,接受他们的思想。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一篇演说,看看演说题目,就很有诱惑力:“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我们肯定想了解我国科学发展的历程,更想了解它的前景,也想听听知名人士高超的言论。
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成就闻名于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啥到了近代,这近代科学要从外国进入我国?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论述!
二、作家简介:
杨振宁,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从小随其父、清华大学数学系奠基人杨武之教授在清华园长大。
1933年毕业于成志学校(清华附中的前身),1938年至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期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至1966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0年至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评议员。他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
杨振宁教授1951年与李政道教授合作,并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他们因此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杨振宁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自1971年以来,杨振宁教授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他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名誉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他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课文是根据杨振宁教授1993年7月29日在哈尔滨的演讲整理而成。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前瞻(zhān) 利玛窦(dòu) 隐晦(huì)繁琐(suǒ) 真谛(dì) 倭(wō)寇
2、字形 浮想联翩 出类拔萃 悱恻 真谛
3、词义逆转:(局势)恶化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前瞻:向前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通过这条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通道为“丝绸之路”。[文艺复兴] 14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雕(diāo)虫小技] 比喻微小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本土化]指外来东西为本地引进,成为本地所有的进程。
四、整体感知
1、感知文本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辞,谈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的问题。
演讲内容,在演讲题目中已经显示了出来,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
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五个阶段叙述:第一阶段,公元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领先;第二阶段,14XX年至16XX年,中国举步不前;第三阶段,16XX年至19xx年,抗拒科技引入;第四阶段,19xx年至1950年,引进西方科学;第五阶段,1950年至XX年,加入先进国家竞争之列。
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前瞻即预测,文章谈了两个主要问题作为预测的依据: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中国在刚刚过去的50年间,具备了四个条件中的前面三个,就已经加入了先进国家竞争之列。由此做出预测:到了21世纪,中国尽管会遇到许多问题,但具备科技发展必要条件的四个条件,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是乐观的。
2、画出结构简图
回顾:领先世界→举步不前→抗拒引入→觉醒起步→进入前列
前瞻:科技发展必备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
中国具备科技发展四个条件,21世纪科技发展绝对乐观
3、思路探微
文章围绕主题分为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回顾,第二部分前瞻。在第一部分安排了分说和总说,先分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阶段,然后作总结。在第二部分,先谈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论述中国现状和社会发展趋势,得出合理的结论。
五、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1、明晰的结构
文章作为演讲词,篇幅虽然比较长,但总体思路明晰,容易接受。
总体安排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
对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分五个阶段论述,有清楚的时间起止,有因果关系的梳理,有分述、有总结,条理非常清楚。
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预测,先拿出科技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分析中国现状与前景,论述顺理成章。
2、 严密的逻辑
作者说理,具有严密而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论述,就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论证基础之上。先承认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接着指出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并指出科技发展的四个必要条件,以此作为预测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根据。
为了说理更加严密,作者也设想反面意见的驳难,排出一大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的问题。针对这种驳难,作者引导对方审视中国20世纪的状况,列举中国其时遇到的种种问题难,指出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中国取得巨大的科技进步。在充足的事实论据基础上,作者令人信服地得出结论:科技的发展所需的原来很简单,只是前面所提四个条件。因为中国未来具备这四个条件,所以,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是乐观的。
文章说理,逻辑严密,给听众带来了充足的信心。
3、严谨的论述
作者在文中显示出科学家的严谨,在做出任何结论时,都是让事实讲话,实事求是。
为了说明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他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两个例子。
为了说明14XX年至16XX年间中国科技停滞不前以至落到欧洲的后面,作者也列举了两个事实:明朝皇帝请传教士从澳门把火炮制造技术传到中国来和《几何原本》的翻译与传播。。
为了说明20世纪后50年中国科技的进步,作者列举了更多的事实作为论据: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1964年造出了原子弹,紧接着1967年造出氢弹,1970年卫星上天,等等。
让事实说话,使文章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4、领悟内涵
作者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及现代得以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并以充足的理由,指出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绝对乐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热情关注和殷切期望。
六、问题研究
1.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啥?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2.作者为啥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乐观”?
这种乐观建立在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状的了解上。他认为,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并不多,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和经济的支持就够了,而21世纪的中国这四点都会具备,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科技的未来必然是光明的
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看云起云飞
——交流对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转机的看法
甲生说:本文作者把成立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看作三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很有见地的。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我国第一次设立的大学,所教东西比较全面,包括了现代的科学。这表明,国人已经从先前的自大、愚昧的精神状态中转过弯来。
先前不少人把西方科技看作是雕虫小技,而认为我们才是正宗的。这是狂妄自大。也有一些人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产生了啥“种族退代论”,这是自卑感在作怪。
成立京师大学堂,标志着国人的认识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对西方科技有了正确的认识,看到科技在国计民生中起的重要作用,克服了自大缺点。我们也重新树立了信心,认识到,改革教育、办好学校,我们也同样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同样可以发展科技,借以富民强国,这就克服了自卑感。
对科技有了正确的认识,采取了发展科技的必要措施,为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迈出了艰难而也可贵的一步。成立京师大学堂,确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件大事。这之后,中国教育的一步步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科学技术也就一步步发展起来了。
乙生说:作者把废除科举也看作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正确的。
我的理解是,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年轻人不能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才能”,废除科举制度,就是给青年人解除束缚,为他们创设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的机会。
科举取士,在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社会中曾经起过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进步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它的毛病就显露出来了。科举制度是一种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它跟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联系在一起,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社会制度更替,要求有新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与之相适应。
科举考试内容狭隘,这是由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的狭隘相联系的。文中提到大学士倭仁的讲法:且闻治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途在人心而不在技艺。这话正好透露出旧式教育内容偏于狭隘:“尚礼仪”,崇尚孔孟提倡的那些儒家的东西;“不在技艺”,不容纳科学技术。
科举制度被淘汰,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废除了科举,创立起新学,采用新的考试制度,用不同于旧时的尺度衡量人才,就能促使中国的年轻人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才能,学习科技,发展科技。这就具备了促进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
丙生说:作者还把派遣留学生看作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同样是正确的。
派遣留学生,是向先进国家学习的起点,是为本国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的必要措施,目的也是为年轻人创设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才能的机会。
作者在文中叙述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从中可心看到派遣留学生这一举动的意义。起初是派学生到日本留学,随后也到欧洲和美国。门打开之后,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起初出国留学的人,因为他们在国内没有接触近代科技,顾不上修硕士、博士学位。这些人回国后很多人做了教师,成为真正把近代科技大规模引进中国的第一代人。由这些人训练出来的第二代学生,在国内可以接触到一些近代科技知识了,这些学生出国深造,就有很多人读了博士学位。
起初,就是这两代人开始把先进的近代科技知识简介到中国。有了引进,跟着就也有了知识本土化的过程发生。出国留学生承担了多重任务:学习、引进、交流、提高。
上世纪初向外派遣留学生,的确是我国近代科技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之一。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篇3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国家之一,古代科学成就闻名于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到了近代,近代科学却要从外国进入我国,这是为啥?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论述!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
时间 特点 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始,他就多次到中国大陆进行访问,改革开放以后,更是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对中国科技研究的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就是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等地所做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的。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辞,谈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的问题。在演讲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全文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它在概述中国几千年来科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发展的轨迹,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中国科技在未来21世纪的乐观前景。
2、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参考:
时间 特点 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 公元14XX年前 中国领先世界 ?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 14XX年至16XX年 中国举步不前 ?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
?《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 16XX年至19xx年 中国抗拒科技引入 ?清朝同文馆的设立爱到阻力,有大学士认为“科技只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
?清朝派遣留学生,因受到猛烈抨击,最终也把他们召回。
第四阶段 19xx年至1950年 中国引进西方科学 ?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
第五阶段 1950年至XX年 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1964年造出了原子弹?1967年造出氢弹④1970年卫星上天⑤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
3、通过表格的完成,我们了解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请思考: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啥?
参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4、在前瞻部分,作者对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持绝对乐观的态度。请问他的依据是啥?为啥他会那么乐观?
参考:在作者看来,尽管21世纪中国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科技的发展只要有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就可以了。20世纪只具备了前三者,科技就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而到了21世纪将四者皆备,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5、作者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及现代得以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并以充足的理由,指出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绝对乐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热情关注和殷切期望。
6、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参考:⑴以事实说话,实事求是。体现在本文中,在阐述中国科技每一发展阶段的特点时,他都列举大量真实可信、权威的材料做为立论的根据,做到有理有据。比如,为了说明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他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两个例子。
⑵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总体安排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对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分五个阶段论述,有清楚的时间起止,有因果关系的梳理,有分述、有总结,条理非常清楚。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预测,先拿出科技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分析中国现状与前景,论述顺理成章
⑶不断地变换人称。作为演讲辞,往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文大量运用第一人称,如“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我个人认为”“我认为”等,都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运用第二人称,如“如果你去看”“当然有人讲,你讲的太简单了”等,则是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领他们共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三人称如“大家都知道”“他曾说过”“有人问”等,则用于简介一些权威性的知识或观点,或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等。多种人称的变换,使这篇演讲辞语调丰富亲切,易于为听众所接受。
四、布置作业
思考“研讨与练习”三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篇4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瞻(zhān) 赡养(shàn) 太监(jiàn) 鉴(jiàn)别
b.舵手(tuó) 舰艇(jiàn) 凌辱(líng) 棱角(líng)
c.萌芽(méng) 盟誓(méng) 华裔(yì) 依恋(yī)
d.派遣(qiǎn) 谴责(qiǎn) 丝绸(chóu) 稠密(chó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部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奇技淫巧的人情世态。
b.对社会上的一些高谈阔论,我们要有识别能力。
c.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是好势头。
d.勤劳、勇敢、智慧,这些民族的美德,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3.课文中一些地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演讲经常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强化演讲的效果。请在下文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构成排比句。
生命是一部教科书。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
, ;
, 。在生活这部书的引导、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感谢生活!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富有的是精神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
谢冕
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你们将在这里度过20世纪仅剩的最后几年。在这几年中,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们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并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迎接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发生在距今99年前的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你们正是在这个流产的变法失败1XX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立1XX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
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怎样,1997年9月的今天,对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12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的。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欢迎本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呢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也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
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呢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呢要接受它,按照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呢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证、做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来?即使吞了下来,你也能发表出啥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啥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此外,要学好语言。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
除了外国语,还有本国语。现代汉语要掌握好,写文章要用语法,不要写错别字,文字要漂亮。更重要的, 是要掌握好古代汉语,中文系学生不会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不要读白话《史记》或《论语》今译之类的书,不是那些书不好,而是中文系学生应当掌握好古汉语,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还有,也许已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了,但是呢我还要讲,那就是中文系学生应当学毛笔字,还要识别繁体字。以上所说,对别人可能是苛求,而对中文系学生而言,则是必要的和起码的。
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所以我还要谈谈文学,在我的心目中,文学是非常神圣的。我们讲敬业,就是要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文学,有人说起源于劳动,有人说起源于游戏。在文学的功能中,是有游戏的成分,有让人愉悦让人轻松的作用。但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能等同于游戏,因此,我们不能游戏文学。
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劳作。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我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
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的差。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也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
4.作者在本文中告诉北大学生,进入北大应该做些啥?(用不超过20字概括)
答: 。
5.根据作者在本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北大97级中文系新生:“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请你简述这一过程和思路。
答:
6.文章题目说“富有的是精神”。为啥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面对北大97级中文系新生,作者告诉了他们怎样学习中文?
答:
。
二)对中国科技发展滞后的一点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重庆
李约瑟为何由一个生物化学家转变为一个特别关注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科学史学家?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937年三个中国留学生来到了剑桥,李从这三个中国学生身上看到一个勤奋、智慧和谦让的民族的影子,由此,产生了他的第一问:“为啥以伽利略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不是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欧洲?”这一问成了促使李约瑟历尽半个世纪潜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动力,1942年他撇下 他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来到了生疏的中国,在对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第二问:“为啥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在获取和利用自然知识上比西方更有效?”
这两问从此逐步被公认为“李约瑟难题”或“李约瑟之谜”,成为中外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成为中国人的“李约瑟情结”,因为中国一直被光荣的历史回忆和现实落后的屈辱所困扰,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从痛苦的历史反省中认识历史,寻求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
中国科学技术比西方落后绝不在于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比西方人低,而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很尖刻的话:“中国人就个人从事研究的禀赋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它可以取得任何成就。”(引自怀特海著《科学与近代世界》)
中国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作过诸多贡献,尽管有争议。但在近代,特别是自清代以后,在“闭关自守”的政策下,科学技术日渐衰落,尽管在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曾占世界的28.7%,183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等于英国的3倍,但这只是落日余晖,强弩之末,而此时欧洲正在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迪下,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验证了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经济、技术、文化及社会大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而在思想禁锢,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极低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聪明才智很难得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也难以得到发展。
经济学家罗森堡在《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中认为:“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论,直到15世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显然高于欧洲,但西方国家很快后来居上,原因在于西欧在中世纪后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不断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首先取决于制度安排,但也取决于制度及民族文化传统本身的适配性。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深层的信念结构,这些信念结构是规范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力量强弱的根源,在看到我们的体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正面因素时,同时也应正视其负面因素,我们必须在自我批判中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道”本“器”末,贬低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没有形成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物质文化。在创新和守旧的抉择中趋于守旧,奉行“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缺乏创新精神。在教育中抑制个性,泯灭个性,缺乏自主精神,认为从商言利者是背离正道的人。“抑商贱术”的社会传统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育,延缓了XX年封建社会的变革,所以杨振宁认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
根据以上分析,振兴中国科学技术,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针对技术与经济脱节,技术人员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的时弊,实施“创新战略”。这个战略不是针对具体项目,而应是站在战略层面上,解决上述“脱节”和“游离”问题,一是针对人,怎样解放技术生产力,构建科学精神和科学办法,重组中国科研队伍,目前科研人员结构分布是不合理的;二是怎样解决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其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应向技术倾斜。怎样摆正科学与技术的比重是对我国科技管理层决策水平的一个考验。罗斯福总统科学顾问、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布什的观点“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曾对各国科学技术的比重取向影响很大。鉴于各国国情不同,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不同,当前中国应重点向技术倾斜。技术如果没有需求的推动,没有企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并获得效益,任何技术创新都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把技术研究的目标转移到战略性的社会需求上是正确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力争在跨越性技术上有所突破。
再次,已成熟的传统技术没有必要再强调从头开始,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拿来”即是,不一定样样都要自己做,但自主的研究开发应着重投入到原创性有突破性的技术上,实现技术跨越,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如塑料芯片技术、高温超导二硼化镁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一旦有所突破,世界技术、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重新洗牌,我国科技才可望有真正的兴旺发达。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怎样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500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有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光明日报》XX年6月21日)
注:郭重庆,一九三三年六月生,一七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同济大学教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国家机械局科技委委员。从事工程项目设计和咨询工作四十多年,曾三十多次担任国家和部级重点建设项目的总设计师,现主要研究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一九八九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7.杨振宁先生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和郭重庆院士在本文中都提到中国从近代至今科技发展滞后。请你在理解课文和选文的基础上,探究一下,我国科技发展滞后的原因。
答:
。
8.我们常说:“科技发展能带动了一个国家兴旺发达,进而推动了一场产业革命,带动了一次技术革命,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
。
9.请你根据本文和课文,探究一下:为啥近代欧洲科技能突飞猛进?
答:
。
10.杨振宁先生认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需要四个条件,即“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而本文的作者认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需要“①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不断创新的机制。②解决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实施“创新战略”。③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向技术倾斜。④自主的研究开发着重投入到原创性有突破性的技术上,实现技术跨越。除此之外,你还有啥好的建议呢?
答:
。
三、综合学习与探究
一、高考链接(XX年全国高考题ii)
11.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课文”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超过50个字)
二、应用拓展
科技走过的地方(节选)
我总以为,有春风拂过的地方一定会留下生机盎然,因为春风的柔情里满含着活力;我总相信,有你走过的地方一定会留下阳光明媚,因为你的笑容是那么明朗而自然,而科技,科技走过的地方也会留下啥呢?
在此,我不想说从远古的钻木取火到今天的数码打火经历了多少次改造的过程;我不想说从古人的徒步远行到今天的飞机遨游倾注了多少科学家的心血;我不想说从40年代庞大的计算机到今天的掌上电脑走过了多么艰辛的历程,也注入了多高的科技含量,我不想说……,我只想用我所看到的和我所经历过的来谈谈科技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多么的重要。或许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你无法理解属于那个年代农村的落后,甚至觉察不到科技带给我们巨大的变化;或许我今天无法用深刻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道理,甚至无法真正深入地去了解科技,但我说的一定会是最真实的生活中的科技!而今的我和你们一样,身处在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里,聆听着科技心脏的跳动,感受科技那青春的气息,我却禁不住想到了远方的家乡——那座大山和大山里的人们。虽然曾经山那边就是滚滚的湘江,可人们只是隔山听着江水的咆哮,虽然曾经的山上面就是青翠的竹林,可人们只是远望着毛林任它苍老,却从没有人想过要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依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甚至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年轻人也是天天和泥巴、黄土不见不散。这难道不让人心痛吗?可这也能怪谁,怨谁呢?毕竟山村已像马车一样被飞旋的时代重重的甩在后面,只因为科技还没有走进那个近乎封闭的山村!
如果科技早点到来,爷爷就不会把水肿病误认为是一般性的浮肿,如果科技早点到来,爷爷就不会因为贫穷而耽搁了治疗,如果科技早点到来,或许今天我还能看到我可亲的爷爷!只是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要好好学习以抚慰爷爷的在天之灵!而当我终于走进城市里上中学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故乡前进的步伐有多么的缓慢,甚至缓慢的让人感觉不到它在前进!
他们乘着90年代改革的东风,驾着实用而先进的技术,带领父老乡亲们从白天到黑夜、从春夏到秋冬,不停地劳作、不停地探索,终于把昔日狭窄的石板路变成了宽敞的公路;把曾经苍老的竹林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把过去荒芜的田地变成了青青果园,当曾经挥舞的镰刀不用在挥舞,当曾经辍学的孩童可以不辍学,乡亲们笑了,果树同他们共起舞,江水同他们共歌唱,歌唱科技来得好,科技来得妙!是啊,我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扛着锄头踏上那祖祖辈辈走过的田野,因为打田机、收割机已经来了;再也不用步行百里传递音讯,因为电话已经到家了;再也不用遭受“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楼房已经盖好了;再也不用让剩余的劳力远赴他乡流浪,因为一个个竹林加工厂已经开工了,再也不用因为贫穷或因为无知而耽搁了病情,再也不用,再也不见……,变了,真的变了!是科技的到来让我的父老乡亲拥有了这许多许多,是科技的到来让我的故乡变得如此美丽而富饶,也是科技的到来让我们想家的心不再倍受煎熬……。只是,只是我能在今天看到爷爷那该多好啊!我相信我的父老乡亲也会像我记住爷爷一样记住曾经的苦难,继而倍加珍惜今天,去努力创造未来!此刻,我仿佛也听到爷爷在笑着对我说:“孩儿,明天的路还很长,别忘了你身上肩负的重任!”是的,我不能停留,故乡也不容我再徘徊,毕竟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期盼故乡能跟上祖国的步伐,我期盼祖国能踏着时代的节奏,而科技的生命等着我们去延续,祖国的明天也盼着我们去打造。同学们,催征的战鼓已经敲响了,让我们携手向前,再向前;让科技离我们近些,再近些;让我们把科技推得高些,更高些……
XX年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优秀文稿
12.读了上面对文章,你是不是也觉得“科技”有很多好处?在这篇文章的启发下,我们只要再深入思考,就可知道科技应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请你就“科技的利和弊”,谈谈你的看法。“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篇5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文章要点;②了解文章的写法。2、能力目标:体味文章缜密的语言风格,学习其表达技巧。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祖国的建设;在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故乡的变化;在故乡日新月异的飞跃发展中,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学业。我们经常会问问自己,长大后,我们将怎样为祖国、为故乡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我们应当朝哪个方向发展自己的才能。我们崇拜思想家、革命家,我们仰慕科学家、教育家,我们也尊敬普通劳动者,凡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走上社会后,也应当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而且是尽可能大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喜欢读伟人、名人的传记,喜欢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事迹,接受他们的思想。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一篇演说,看看演说题目,就很有诱惑力:“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我们肯定想了解我国科学发展的历程,更想了解它的前景,也想听听知名人士高超的言论。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成就闻名于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啥到了近代,这近代科学要从外国进入我国?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论述!二、作家简介:杨振宁,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从小随其父、清华大学数学系奠基人杨武之教授在清华园长大。1933年毕业于成志学校(清华附中的前身),1938年至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期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至1966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0年至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评议员。他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杨振宁教授1951年与李政道教授合作,并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他们因此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杨振宁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自1971年以来,杨振宁教授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他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名誉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他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课文是根据杨振宁教授1993年7月29日在哈尔滨的演讲整理而成。三、重点字词1、字音 前瞻(zhān)利玛窦(dòu) 隐晦(huì)繁琐(suǒ) 真谛(dì) 倭(wō)寇2、字形 浮想联翩 出类拔萃 悱恻 真谛3、词义逆转:(局势)恶化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前瞻:向前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通过这条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通道为“丝绸之路”。[文艺复兴] 14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雕(diāo)虫小技] 比喻微小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本土化]指外来东西为本地引进,成为本地所有的进程。四、整体感知1、感知文本内容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辞,谈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的问题。演讲内容,在演讲题目中已经显示了出来,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五个阶段叙述:第一阶段,公元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领先;第二阶段,14XX年至16XX年,中国举步不前;第三阶段,16XX年至19xx年,抗拒科技引入;第四阶段,19xx年至1950年,引进西方科学;第五阶段,1950年至XX年,加入先进国家竞争之列。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前瞻即预测,文章谈了两个主要问题作为预测的依据: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中国在刚刚过去的50年间,具备了四个条件中的前面三个,就已经加入了先进国家竞争之列。由此做出预测:到了21世纪,中国尽管会遇到许多问题,但具备科技发展必要条件的四个条件,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是乐观的。 2、画出结构简图回顾:领先世界→举步不前→抗拒引入→觉醒起步→进入前列前瞻:科技发展必备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 中国具备科技发展四个条件,21世纪科技发展绝对乐观3、思路探微 文章围绕主题分为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回顾,第二部分前瞻。在第一部分安排了分说和总说,先分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阶段,然后作总结。在第二部分,先谈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论述中国现状和社会发展趋势,得出合理的结论。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篇6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法,学习“以事实说话”的说理技巧。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啥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我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国家之一,古代科学成就闻名于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到了近代,近代科学却要从外国进入我国,这是为啥?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论述!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 时间 特点 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始,他就多次到中国大陆进行访问,改革开放以后,更是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对中国科技研究的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就是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等地所做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的。三、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辞,谈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的问题。在演讲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全文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它在概述中国几千年来科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发展的轨迹,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中国科技在未来21世纪的乐观前景。 2、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参考: 时间 特点 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 公元14XX年前 中国领先世界 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 14XX年至16XX年 中国举步不前 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 16XX年至19xx年 中国抗拒科技引入 清朝同文馆的设立爱到阻力,有大学士认为“科技只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清朝派遣留学生,因受到猛烈抨击,最终也把他们召回。 第四阶段 19xx年至1950年 中国引进西方科学 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 第五阶段 1950年至XX年 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1964年造出了原子弹1967年造出氢弹④1970年卫星上天⑤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 3、通过表格的完成,我们了解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请思考: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啥? 参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4、在前瞻部分,作者对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持绝对乐观的态度。请问他的依据是啥?为啥他会那么乐观? 参考:在作者看来,尽管21世纪中国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科技的发展只要有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就可以了。20世纪只具备了前三者,科技就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而到了21世纪将四者皆备,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5、作者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及现代得以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并以充足的理由,指出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绝对乐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热情关注和殷切期望。 6、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参考:⑴以事实说话,实事求是。体现在本文中,在阐述中国科技每一发展阶段的特点时,他都列举大量真实可信、权威的材料做为立论的根据,做到有理有据。比如,为了说明14XX年以前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他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两个例子。 ⑵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总体安排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对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分五个阶段论述,有清楚的时间起止,有因果关系的梳理,有分述、有总结,条理非常清楚。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预测,先拿出科技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分析中国现状与前景,论述顺理成章 ⑶不断地变换人称。作为演讲辞,往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文大量运用第一人称,如“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我个人认为”“我认为”等,都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运用第二人称,如“如果你去看”“当然有人讲,你讲的太简单了”等,则是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领他们共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三人称如“大家都知道”“他曾说过”“有人问”等,则用于简介一些权威性的知识或观点,或从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等。多种人称的变换,使这篇演讲辞语调丰富亲切,易于为听众所接受。四、布置作业 思考“研讨与练习”三
推荐站内搜索:上海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90000000000000000字作文、广东省学位英语成绩查询、读后感500字、武汉大学专升本、天津成人高考、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童年趣事、实现中国梦心得体会、家乡的变化作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