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通用17篇)文言虚词(通用17篇)文言虚词(通用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文言虚词(通用17篇)

文言虚词(通用17篇)

文言虚词 篇1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c.①取之而燕民不悦②吾进而师之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解析  a项代词,它(燕国);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连词“来”,表目的。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项介词,引出后面的“此”;介词,从。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b )

  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c.其母上书言于王曰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

  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爸爸赵奢讨论起来,他爸爸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爸爸并不认为好。他妈妈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妈妈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也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

  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c.左右方引去        引:拉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d )

  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c.①陛下大恩,裁止于身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

  (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啥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

  (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

  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啥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啥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呢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也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棋 鬼

  (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也着也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也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也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也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c.①酌之以酒,亦不饮②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解析 a项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独立性。b项均为人称代词,他。c项均为介词,用,拿。d项均为介词,到。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 d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解析 ③害死爸爸,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爸爸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

  (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

  (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

  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也下了一局,也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也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爸爸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爸爸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爸爸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到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到下棋也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XX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比如XX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

  3.代入验证法

  一是直接代入法。即将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分别代入句子里去理解,进而判断正误。如前面第1题c项中的“而”,“而”字的常见义项有:①表并列,②表顺承,③表递进,④表转折,⑤表修饰,将其分别代入,结合语境推断出其用法即可。二是换位代入法。即将同组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理解,看是否讲得通,依此来推断正误。如第1题中的d项“月出于东山之上”很容易推断出“于”的义项是介词“从”,把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人力不至于此”中理解讲不通,依此推断出两组的“而”字意义用法不相同。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对称法。文言句子里讲究整齐对称,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由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另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以”和“而”用法和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修饰的连词。二是成分法。就是依据虚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进行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第2题中的c项“其母上书言于王曰”一句的主语是“母”,“其”作“母”的定语,定语一般由代词充当,因此“其”的义项为“代词,他(赵括)的”。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文言虚词 篇2

  六、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办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也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也”、“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呢”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 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文言虚词 篇3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也”。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呢”“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比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比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办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啥身份”等。比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比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比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比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比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也”“而且”“并”等,或者省去。比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比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比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比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比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比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简介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比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比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文言虚词 篇4

  之

  1.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比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比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比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比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也"。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呢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比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比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比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比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比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比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比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比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比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比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比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比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比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文言虚词 篇5

  附录六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而】

  一、连词

  1.表并列,可译为“也”“和”或不译。比如:

  蟹六跪而二鳌(《劝学》)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或不译。比如:

  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四》)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3.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呢”“却”“可是”等。比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表递进,可译为“并”或“而且”。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比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比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项脊轩志》)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二、代词

  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比如: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比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啥”“啥原因”。比如: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啥”。译时“何”要后置。比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啥”“哪”。比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作副词

  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或者强化语气,译为“多么”“怎么这样”。比如: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样”或“啥样”。比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拿啥”“凭啥”。比如:

  何以战?(《曹刿论战》)

  【乎】

  一、作介词,相当于“于”。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比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师说》)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比如: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3.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比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师说》)

  4.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给”“向”“跟”。比如: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二、作语气助词

  1.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地”“……的样子”。比如: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郁乎苍苍(《赤壁赋》)

  2.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比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比如: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

  【即】

  一、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比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二、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密相连,或表示两种情况联系紧密,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比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乃】

  一、作副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于是”等。比如: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表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比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作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等。比如:

  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三、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等。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其】

  一、作代词

  1.活用为第一人称,可译为“我(自己)的”或“我的”。比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作指示代词,常表远指,译为“那”“那些”“那个”“那里”。比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3.作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比如: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用于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比如:

  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二、作副词

  1.表反问,译为“难道”。比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2.表揣测,译为“大概”“或许”“可能”等。比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3.表婉商,译为“还要”“可”。比如:

  汝其勿悲(《与妻书》)

  三、作连词,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或“还是”。比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且】

  一、作副词

  1.相当于“将”“将要”。比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2.相当于“暂且”“姑且”。比如: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二、作连词

  1.表并列,可译为“一边……一边……”“也……也……”“也”。比如:

  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2.表让步,可译为“况且”“尚且”“还”。比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与妻书》)

  3.表转折,可译为“然而”“但是呢”。比如: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比如: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然】

  一、作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比如:

  车柔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二、作连词

  1.表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呢”。比如:

  然语之也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2.“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翻译为“如此(这样),可是……”,比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然”还常与“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翻译为“那么”。比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三、作助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等。比如:

  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四、用在形容词、副词、拟声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为“地”“……的样子”。比如: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其声呜呜然(《赤壁赋》)

  【若】

  一、作动词

  (1)像,好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代词,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比如:

  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三、作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假如”“如果”。比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所】

  -、作名词,处所。

  某所,而母立子兹(《项脊轩志》)

  二、作助词,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的事”“……的地方”等。比如: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逍遥游》)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财物无所取(《鸿门宴》)

  古所就不若彼也(《论毅力》)

  三、组成固定结构“所以”。主要用法有两种:

  1.表示手段或凭借,译为“用来……的东西”,“……的凭借”。比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等。比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四、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示被动。比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为】

  一、作动词,读“wéi”

  1.修筑,修建。比如: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成为,变为。比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3.做。比如: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4.担任,比如: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5.表判断,是、算是。比如: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6.叫作,称为。比如: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7.作为,当作。比如:

  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

  8.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9.创作,写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译为“给”“替”,读“wèi”。比如: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2.表动作行为引出的对象,可译为“对”“跟”“同”“向”,读“wèi”。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表被动,可译为“被”,读wéi,比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三、作语气助词,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比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焉】

  一、作代词

  1.表疑问,译为“怎么”“哪里”“啥”。比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2.表他称,译为“他(们)”“它(们)”。比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二、作语气助词

  1.用于句末,表陈述或疑问语气,可译为“啊”“呢”“了”,或不译。比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用于句中,表停顿,可不译。比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作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比如: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里”“在那里”。比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与】

  —、作动词

  1.给予,授予。比如: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参与。比如: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赞许。比如: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仁陷于愚,固君子所不与也(《中山狼传》)

  二、介词

  1.简介出积极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同”“和”等。

  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信陵君列传》)

  2.简介出积极者发出动作以后受益的对象,即发出动作行为的是“谁”或“啥”,可译为“为”“给”等。比如: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三、作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和”;表选择,可译为“还是”。比如:

  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

  四、作句末语气助词,同“欤”,表示感叹或疑问,可译为“吧”“吗”“呢”“呀”等。比如: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以】

  一、作动词

  1.认为。比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使用。比如: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办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把”“凭”“依据”“按照”等。比如: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比如: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3.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等。比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4.与“上、下、东、西、前、后”等方位名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比如: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

  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三、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并列或递进,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也”“且”“而”“并”“而且”等,或不译。比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2.表承接,常常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之间,可译为“而”或不译。比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致”“进而”。比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

  4.表修饰,可译为“而”,或不译。比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5.表因果,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比如: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五、作副词,同“已”,已经。比如: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因】

  一、作动词,遵循、沿袭。比如: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二、作介词

  1.简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比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2.简介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译为“依照”“根据”。比如: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膑传》)

  3.简介行为、动作发生的时机,译为“趁着”。比如: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4.简介行为、动作所采用的手段、途径,可译为“由”“从”。比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作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便”。比如: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2.表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比如: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于】

  一、作介词

  1.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处所和时间,可译为“对”“对于”“在”“在……中”“在……方面”“到”“从”“向”“自”“跟”“同”“给”“由于”等。比如:

  于(对、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得复见将军于(在)此(《鸿门宴》)

  苟全性命于(在……中)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寡人之于(在……方面)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到)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青,取之于(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放在动词之后,表被动,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与它相应。比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溪诗序》)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比如: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二、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可理解为“由于这个”,表示前后句的因果或承接。比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比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则】

  一、作副词

  1.用于判断句,起强调和确认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比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2.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只”“仅”“才”。比如:

  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3.表示估计,可译为“或许”“也许”。比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作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原来是”,或译为“已经是”。比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2.表选择,可译为“就是”“或”。比如: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3.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比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表假设,当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时用在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可理解为“那么”“就”。比如: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者】

  —、作助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间、地点,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比如:

  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与妻书》)

  2.用于数词后,可译为“个”“样”等。比如: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3.有时用于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比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4.用于主语后,表判断。比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5.用于主语后,表原因。比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6.用于句中,表停顿,可不译。比如: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逍遥游》)

  二、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比如: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之】

  一、作动词,“往”“到……去”。比如: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作代词

  1.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此、这、这里”。比如: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之二虫也何知(《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们)”“她(们)”“它(们)”。比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三、作助词

  1.结构助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修饰,可译为“的”。比如:

  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山间之明月(《赤壁赋》)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比如:

  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被提前的宾语之后。比如: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宋何罪之有(《公输》)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比如: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2.音节助词。常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后作词尾,以凑足音节,无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虚词 篇6

  第二编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第二节

  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承,那么)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假设,如果)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并)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可是)

  【解析】 “而”主要可用作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本题c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义为“并、而且”。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

  c.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d.今日之事何如

  【解析】 “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强化程度,“怎么”,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代词,“啥”;b项是疑问代词,“为啥”;d项是复音虚词,“怎样”。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幽独处乎山中

  a.噫吁嚱,危乎高哉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解析】 “乎”主要可用作介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介词时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乎”作介词,“于”,c项的“乎”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的“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啊”;b项的“乎”是副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项的“乎”是介词,“比”。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臣乃敢上璧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 “乃”常常考查用作副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乃”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却、竟然、反而”,d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判断词,“就是、是”;b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副词,“于是、就”;c项是表限制性的副词,“才”。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a.其皆出于此乎

  b.此予之所得也。其孰能讥之乎

  c.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d.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

  【解析】 “其”主要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其”为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义为“难道”,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表推测语气的副词,义为“大概”;c项为表示祈使语气的副词,义为“可要”;d项为表示婉商语气的副词,义为“还是”。

  【答案】 b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d.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解析】 “且”主要可用作副词、连词。例句的“且”作副词,“将要、将”,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连词,“并”;b项是副词,“尚且”;d项是连词,“那么”。

  【答案】 c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若入前为寿

  a.崤函之固,自若也      b.天涯若比邻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解析】 “若”主要可用作动词、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若”作代词,“你”,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指示代词,“那样”;b项是动词,“好像、像”;d项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答案】 c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人必有所不为,而后能有所为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

  c.为仲卿母所遣      d.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解析】 “所”主要可用作名词、助词。例句的“所”作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事(东西、人、地方)”,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名词,“处所”;c项是助词,与“为”组合表示被动,不译;d项是助词,帮助宾语提前,无义。

  【答案】 b

  9.下列加点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冰,水为之

  d.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为”主要可用作动词、介词、语气助词。例句的“为”作表示反问的语气助词,“呢”,a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是动词,“创作、写”;c项是动词,“变为、成为”;d项是表被动的介词,“被”。

  【答案】 a

  10.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盘盘焉,囷囷焉

  b.永之人争奔走焉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 “焉”主要可用作代词、兼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助词、兼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焉”作兼词,相当于“于之”,可译为“在这里、在那里”,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助词,用于形容词之后作词尾,义为“……的样子”;c项为疑问代词,义为“怎么”;d项为语气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答案】 b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因击沛公于坐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c.然后践huawei城,因河为池

  d.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解析】 “因”常常考查用作介词、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因”作介词,“趁着、趁机”,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连词,“于是、就”;c项是介词,“依靠、凭借”;d项是动词,“沿袭”。

  【答案】 b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去时里正与裹头

  a.是谁之过与      b.蜩与学鸠笑之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乃与平原君计

  【解析】 “与”主要可用作动词、介词、连词。例句的“与”作介词,“替”,d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语气助词,通“欤”,译为“呢”;b项是连词,译为“和、跟”;c项是动词,译为“结交”。

  【答案】 d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深林杳以冥冥兮

  a.险以远,则至者少      b.作《师说》以贻之

  c.木欣欣以向荣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解析】 “以”主要可用作动词、介词、连词。例句的“以”为表并列关系的连词,“也、且”,a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是表目的的连词,“用来、来”;c项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而”或不译;d项是介词,“往”。

  【答案】 a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词有魁伟之文

  c.其重之也如此        d.乐其林泉之胜

  【解析】 a.代词,指代黄庭坚;b.代词,他的;c.代词,指代苏轼;d.指示代词,那。

  【答案】 d

  2.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学甫而不为者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②攀哙覆其盾于地

  c.①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①其重之也如此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解析】 a.而:连词,①表转折,译为“却”,②表因果,译为“因而”;b.于:介词,①表比较,译为“比”,②表地点,译为“在”;c.以:①为介词,译为“把”,②为介词,译为“因为”;d.都是表停顿的语气词。

  【答案】 d

  【参考译文】

  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也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3~4题。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於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而辍,不攻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不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天,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选自刘向《新序》)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吾安敢不轼________

  (2)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________

  (3)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________

  (4)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________

  【答案】 (1)怎么 (2)用,拿 (3)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就 (4)就

  4.下列加点字“为”的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仆曰:“君何为轼?”

  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c.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解析】 a项“为”为介词,其余三项均为动词。

  【答案】 a

  【参考译文】

  魏文侯经过段干木所住的巷子时而行轼礼(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扶着横木行礼),他的从人说:“您为啥要行轼礼?”魏文侯说:  “这不是段干木所住的巷子吗?段干木是个贤人,我怎么敢不行礼呢?况且我听说段干木从来不肯拿自己和我的位置交换,我怎么敢在他面前傲慢呢?段干木因为品德好而出众,我因为土地多而出众;段干木富有仁义道德,我富有钱财。”魏文侯的从人说:“那么您怎么不让他来担任宰相?”魏文侯于是请段干木作宰相,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拿出百万的俸禄,经常派人钱物请他。于是魏国人都很高兴,相互庆贺说:“我们的国君喜欢大道,因为段干木被他尊敬;我们的国君喜欢忠义,因为段干木被他隆重对待。”没过多久,秦国举兵打算攻打魏国,秦国的司马(官职名)唐且对秦国国君说:“段干木是个贤人,而魏国国君很尊敬他,天下都知道这件事,是不是不应该发动战争呢?”秦国国君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按兵不动,一直不敢发动进攻。魏文侯可以称得上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看不到实际情形,他就已经取得了成功,就是这样子的。一般人用兵,把鼓声敲得就像打雷,号呼声震动大地,尘土满天,飞箭如雨,扶着伤员,载着死者,蹚过死者的肠子和鲜血,没有罪的百姓,他们死亡的数量可以填满大河,就算这样,国家的存亡、国君的生死也依然无法预料。那样的话国君离仁义也就远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即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逮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固不可驻此也,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选自王定保《唐摭言•节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市之,而命洗刷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b.泰怃然久之  顷之,烟炎张天

  c.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将家于义兴  乃设九宾礼于廷

  【解析】 c项中的“且”,前为副词,“暂且”;后为连词,“尚且”。a项中的“而”均为连词,表顺承关系。b项中“之”均为音节助词,可不译。d项中“于”均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答案】 c

  【参考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范。  孙泰娶的妻子是他姨母的女儿。之前,姨母年纪大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姐妹俩中,姐姐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妹妹。”姨母去世后,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有人不解,问起这件事,孙泰说:“她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去还给卖主。  唐僖宗中和年间,孙泰计划在义兴安家,买了一座别墅,得用两百贯钱。付了一半钱后,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也把其余的购房款交给房主,让他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孙泰看到一个老妇人痛哭了好几声。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就把她叫过来问话。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别墅成了别人的了,所以我才伤心。”孙泰怅然失意了很久,就哄她说:“我刚好收到中央政府的公文,已经给我另外任命了官职,不能住在这里了,这个地方先让你的儿子掌管吧。”说完,孙泰就解开船绳坐船离去,不再回来了。

  四、(XX年浙江高考专项训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7题。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言多而不辩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d.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解析】 a项中的两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b项中两个“于”都作介词,但意义不同,前者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后者引出处所,应译为“到”。c项中的两个“而”都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d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办法,可译为“拿、用”。

  【答案】 b

  7.下列各句中的“为”与“令晋为之饰装”中“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b.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d.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解析】 c项中的“为”同题干句中的“为”都是介词,可译为“替、给”。a项中的“为”是介词,“为了”。b项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的“为”是连词,引出表原因的分句,可译为“因为”。

  【答案】 c

  【参考译文】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身实践还可以,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这是为啥呢?”田鸠回答说:“从前秦伯把他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叫晋国给她准备好首饰服装,跟着陪嫁去的穿着华丽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来到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说善于嫁女儿。楚国人中有一个在郑国卖珍珠的,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肉桂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着,用绿色的翡翠环绕着。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还给他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说一些巧辩华丽的话,君主只看重那些华美的言辞,却忘了它们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的道理,论述圣人的话,来宣传众人;如果修饰他的言辞,就怕人们流连于它的文采,忘了它的价值,为了言辞而损害了实用。这和那个楚国人卖珍珠,秦伯嫁女儿完全一样,所以墨子的言论大多不好听。”

  五、(XX年山东滨州高三期末考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杨掞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也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四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燕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宗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节选自《宋史•杨掞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d.寻以战功升三官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解析】 a项第一个“数”是数词,“几个”的意思;第二个“数”是副词,“屡次”的意思。b项第一个“用”是连词,相当于“因为”;第二个“用”是名词,相当于“费用”。c项第一个“乃”是连词,相当于“于是”;第二个“乃”是副词,相当于“才”。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因为”。

  【答案】 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解析】 a项的两个“与”都是介词,和。b项两个“之”均是代词。c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答案】 d[

  【参考译文】

  杨掞字纯父,是抚州临川县人。青年时能写词赋,乡里有个姓陈的人家请他住在客舍里教儿子,过了几个月他拂衣离去。后来因为老朋友推荐,他出任驻淮地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说:“杨掞有如此的风度神采,将来不会在我之下。”从此政治办法征战计谋多向杨掞咨询。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杨掞激动地说:“情况很紧急了,我请求前去。”他于是用奇策解了围,杜杲上奏朝廷任命他为七品官员。

  杨掞考虑自己身处军队中,骑马射箭是应当擅长的。晚上他把青布垫放在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起初跳过三尺高,接着跳过五尺至一丈高,多次闪失跌倒他也不顾。制置使孟珙征召他到幕府,曾采用他的计策,称他为“小子房”(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孟珙和他喝茶下棋,周济他财物。杨掞把自己掌管的财务钱几万耗用了,总管财务的贾似道核实数目责令偿还,孟珙把六百两银子给杨掞让他偿还,杨掞也把这些钱分给了宾客,饮酒欢歌不顾念偿还钱财之事。贾似道想要杀他,杨掞说:“汉高祖把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不过问钱的出入,您竟顾念这区区的钱财,却不用这钱财结交豪杰的心吗?”贾似道这才赦免了他。孟珙曾宴请宾客,有个手下军官出言不逊,孟珙命令斩他,杨掞从容地说:“斩了他确实对,但是呢现在正会集宾客多方征集计谋建议,斩他不是这个时候也不是这个地方。”孟珙很信服他的话。不久,有个大将立了功,孟珙坐着接受那个大将拜见,杨掞为此脸色有了变化,于是感叹道:“大将立了功,却要到官长庭前低头行拜见之礼,实在是头盔(指代军人)不如毛笔(指代文官)啊。”于是他谢绝了宾客,研究进士学业,于是考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向士璧驻守黄州,用公文召他入幕府,不久他因战功升为三品官员。赵葵做京湖制置使,杨掞与他一起前去,王登在沙市迎接,杨掞和王登畅谈到半夜,杨掞回来说:“王景宗(王登,字景宗)浑身是胆,可惜不够沉稳细致,如果我帮助他,啥事情不能办成呢?只是恐怕他因勇敢而失败。”后来王登死了,人们认为杨掞的话是知人之言。过了一段时间,向士璧驻守峡州,招他前去,杨掞生病没有成行而去世。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天下统一大业尚未成功),武王有疾,太公、召公乃穆卜(恭敬地占卜)。周公乃自以为质,戴(拿着)璧秉圭,告于三王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有负子之责(债)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文王墓在毕),从文王,  以明不敢臣周公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有删改)

  10.下面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b.周公乃自以为质

  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解析】 a.“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b.“以为”古义为“把……当作”“作为”,今义为“认为”;d.“流言”古义为“散布谣言”,今义为“谣言”。

  【答案】 c

  1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屏璧与圭  屏:藏而不献

  b.慎无以国骄人  国:封地

  c.成王亦让  让:答应

  d.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  摄:临时代行王政

  【解析】 c.让:谦让,表示尊敬。

  【答案】 c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武王即位/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于是卒相成王/卒廷见相如

  c.以明不敢臣周公也/无以告我先王

  d.葬周公于毕/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解析】 b项两“卒”均为“终于”“终究”意。a项前“及”是介词,到;后“及”为动词,追赶。c项前“以”是连词,表目的,后“以”是介词,表凭借,作“用”解。d项的“于”均为介词,前“于”是“在”的意思,后“于”为“对”的意思。

  【答案】 b

  1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

  (2)但我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要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

  【参考译文】

  武王战胜殷纣的次年,天下统一大业尚未成功,武王患病,身体不安,群臣恐惧,太公和召公就想虔敬地占卜以明吉凶。”周公于是以自身为质,设立三个祭坛,周公向北站立,捧璧持圭,向太王、王季、文王之灵祈祷。命史官作册文祝告说:“你们的长孙周王发。辛劳成疾。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个儿子,请以旦代替周王发。旦灵巧能干,多才多艺,能事奉鬼神。你们若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听从您的吩咐。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

  ……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  “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傲慢地对待人。”

  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

文言虚词 篇7

  yanzi

  教学目标 :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进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作者邮箱:

  [1]

文言虚词 篇8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下)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下)

  二. 教学重、难点

  以

  1.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办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啥身份”等。

  比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比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比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比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比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也”“而且”“并”等,或者省去。

  比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比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比如:

  舟摇摇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特:(4)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比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比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比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附)动词,作谓语。常用义项如下:

  (1)认为      

  例释: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  

  例释: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

  (3)率领、带  

  例释:(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因

  1. 用作介词。简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趁机)、“凭借”,“经过”“通过”。

  比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比如:

  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附:动词。今译为:沿袭、顺着。

  如: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

  “于”通常用作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比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1)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比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比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积极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比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

  1.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如: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2. 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过秦论》)

  3. 语气助词,通“欤”。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弈秋》)

  4. 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亲附、跟随  

  例释: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给予        

  例释:与斗卮酒。(《鸿门宴》)

  (3)交往        

  例释: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        

  例释: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  

  例释:吾与点也。(《论语》)

  (6)帮助    

  例释: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

  (7)参加、参与 

  例释: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8)称誉        

  例释: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则

  1. 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比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比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比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比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 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比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者

  1. 助词,主要有以下用法。

  (1)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者”字结构),通常翻译为“…的n.(人、事、物等)”或“…的”。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仲尼之徒无能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2)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逍遥游》)

  (3)“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4)“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5)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6)“者”字在句中停顿,引出判断,不译。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

  1. 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比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 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即“有何厌”)

  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3.(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如:

  吾欲之南海《为学》

  理解虚词的原则:

  1. 一定要将每个虚词的最基本的用法和意义(上述的)牢牢记住。

  2. 上述18个重要的虚词都有很多用法和意义,怎样准确进行翻译是难点。因此,一定要结合对所在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来理解。词在句子中。

  3. 在阅读古文时,很有可能遇到不常用的、甚至没见过的词义。(既包括虚词,也包括实词。)因此,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是很重要的,当然,灵活来源于对语境的把握。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词在篇章中。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眼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也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皿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 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 跻:超级升官。③ 扈从:随从护驾。④ 粘罕:全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 皿血:含血喷出。

  1. 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 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 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 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 俅以幸臣  跻显位      ② 得全首领以没    

  ③ 扈从以行         ④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 ① 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 帝殊有难色

  a. ①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 ①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 ①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 ①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 ① 汝归勿遽言  ② 奈并累若属何(    )

  a. ①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 为啥也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 ①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 ①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 ①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 为啥也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 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 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 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7.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 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也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 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也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 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试题答案】

  第1题:(答案b)

  解题思路: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阅读文言文,应当有整体意识。读完全文可知,这段文言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简介了李若永:一是他的籍贯、官职;一是高俅死后他不顾列代朝制,劝阻皇帝按“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的罪责论名分;一是在强敌金人面前不顾生死,大义凛然的胆识。这样,为解答以下几题就打下了基础。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意,能力层级是b级。除了a中的“靖”字作“平息”义解释课本没学过,其他三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学习过。但只要将“非所以靖公议也”的前后文字认真读一遍,“靖”作“平息”讲是能够确定的。c和d项中的“觐”字和“职”字在《谭嗣同》和《出师表》中分别出现过,作“拜见”和“职分”解释在文中是正确的。“金人曳出”中的“曳”字,中学课文也学过,作“拉”或“拽”解释,这是容易判断的。即可断定正确选项是b。

  第2题:(答案c)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也是b级。

  ① 句“俅以幸臣躐跻显位”中的“以”字是介词,有“凭借”的意思。② 句“得全首领以没”中的“以”字是连词,相当“而”的用法。③ 句“扈从以行”中的“以”作连词用,也相当“而”字的用法,连接状语“扈从”和中心词“行”。④ 句“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中的“以”字是介词,是“用”的意思。由于选项的设置是将①和④作比较,②和③作比较,可断定②和③是相同的,据此排除b、d两项。①④两句中的“以”字虽然用法相同,都是介词,但意义不一样,即可排除a项。

  第3题:(答案b)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和16题一样,也是实词在文中的意思。但区别是:16题是单音词,18题是复音词。考查的能力层级为b级。

  a项中的“故事”是古今义实词,高中课文《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意思与它的意思一样,都当“先例”的含意。c、d两项容易,不难排除。只有b项“全首领”有一定的干扰,如果不加分析,讲成“保持高位”似乎还可以。但只要细读全文,可以发现李若水是在向皇上劝谏,说高俅“其罪当与童贯等”,意思是对他的判罪应当和童贯一样。稍有知识的考生知道,童贯是北宋的宦官,徽宗时与蔡京互相勾结,钦宗时被处死。由此可见,“全首领”是说他保全头没有被杀。其实“全首领”的用法与《五人墓碑记》中的“保其首领”的意思一样。

  第4题:(答案d)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能力层级是b级。

  了解句意往往离不开词义,① 句中的关键词是“等”字,只要懂得“等”字是等同的“等”,就可以排除a、b两项。② 句的关键词是“殊”字,它既有“特殊”的意思,也有“很、十分”的意思。这个字中学课本中经常用,但考生只学过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的意思,况且,在此作程度副词修饰中心词“有”字是准确的。因此判断d项为正确选项也不是很难的。

  第5题:(答案c)

  解题思路:

  这道题和19题一样,考查的也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能力层级也是b级。同样也要了解词义。① 句中的关键词是“遽”字,它既有“恐慌”的意思,也有“急速,匆忙”的意思,但依据语境,这里只能讲成“匆忙”。因此a、b两项可以排除。再看②句则侧重于句意的判定。d项强调“牵累你们的原因”,c项强调“牵累你们”之后的担心。可见。c项符合语境。

  第6题:(答案d)

  解题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复句中各分句间的词意关系的理解,考查的能力层级是b级。

  ① 句的前后两个分句是承接关系;② 句前后的关系是转折关系,意思是“你昨日虽然大骂金人是狗辈,但粘罕元帅并没有发怒”:③ 句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比较容易判断;④ 句是并列关系也容易理解。由此可知,四个句子的各分句之间的语意关系都不同,正确的选项当然是d项。

  第7题:(答案a)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但由于这段文言文比较浅显,容易理解,不会造成干扰。

  a项的叙述有的地方不符合原文意思,从前一句看,解说没有错误,但后一句说“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与原文不符。原文有“章再上,乃止”一语,意思是李若水“连上了两次奏折,皇帝才制止了此事(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可见皇帝并非“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文言虚词 篇9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李启胜

  学习要点:

  掌握 “而” “何”“乎”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复习“而”

  典型例题

  (一)用作连词。

  1.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法: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用法: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用法: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用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用法: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用法: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也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 徐而察之

  19、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 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第二课时:复习“何”

  典型例题

  (一)用作疑问代词。

  1.用法: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用法: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用法: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法: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法: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样”“怎么办”“为啥”。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啥”“凭啥”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12何以哉?(《曹刿论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第三课时:复习“乎”

  典型例题

  (一)用作语气助词。

  1.用法: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用法: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用法: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法: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法: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师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文言虚词 篇10

  第二节  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6册文言文  虚词

  之

  代词问之客曰(代词,代这件事)//登轼而望之(齐军)//公与之乘(曹刿)//  愿借子杀之(他,指代“北方侮臣者”)他(们)、她(们)、它(们)

  也数刀毙之《狼》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令辱之(指代吴广 )//   杀之以应陈涉(指代当地长吏) // 也数刀毙之(狼)这、这种、这些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人皆有之(这种思想  ) //吾既以言之王矣(它,指代这件事 )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助词:的

  于厅事之(的)东北角。《口技》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水陆草木之花//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忠之属也(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无义)//  行道之人( 的 )// 臣之弟子禽滑厘   //   为楚造云梯之械(的) //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之所以:……的办法) //   于厅事之(的)东北角。《口技》动词:去、往

  辍耕之垄上//也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孟浩然之广陵不译、无义(助词)

  期年之后(时间词后面,不译)// 公将鼓之(语气助词,无意义)//  怅恨旧之( 无义)//何罪之有(无义)//臣以王吏之攻宋(无义)//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倒装标志

  宋何罪之有?《公输》 //    何陋之有?   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满井游记》//  吾妻之美我者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不译)

  音节助词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为给、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向、对为天下唱《陈涉世家》为了、为着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因为、由于 项为之强(《童趣》)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贤能为之用《隆中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茅屋为秋风所破  // 贤能为之用 (被)//   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表反问或感叹的语气词,“呢”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做动词: 好为《梁父吟》(唱)// 为坛而盟(筑)//酿泉为酒(酿造)//以弱为强者  (变成)//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是

  天下为公// 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谓为信然( 是)//  俱为一体 // ……为天下富//此为何若人//为与此同类(是 )

  心理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雕刻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制造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作为 以丛草为林(《童趣》)//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全石以为底//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作为)//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作为)

  做、

  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做,接受 ) //  为忠善者

  而1.表并列关系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窥镜而自视 //  舍生而取义者也//   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表并列)2.表转折关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          宋无罪而攻之(表转折 )3.表顺接(承接)关系,译:而且,接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蹴尔而与之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顺接  )4.表修饰关系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5.表因果关系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醉翁亭记》)//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其1.它(他、她),它(他、她)们父利其然(《伤仲永》)//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代五柳先生)//或遇其叱咄(代词,代先达)2.它(他、她)的、它(他、她)们的必细察其纹理,(《童趣》)//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稍稍宾客其父《口技》// 策之不以其道  //下视其辙(齐军的) // 公问其故(战胜的)//   卜者知其意(代词,他们的)3.那、那里、其中的神游其中(《童趣》)//不能指其一端《口技》4.大概其恕乎?(《论语》)//其真不知马也。《马说》5.表期望、命令或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6.这其诗以养父母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代词,这)//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代词,那些)7.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

  以因为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以中有足乐者 // 以其境过清 //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 // 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凭借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以此夸能 //  以此自终 //        何以战(靠)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依靠)//以天下之所顺(  凭借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用徐喷以烟(《童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军中多务 // 以衾拥覆 //  祭以尉首(用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    以牒为械(用)用来杀之以应陈涉( 用来 ) // 将以攻宋(用来 )把以丛草为林(《童趣》)//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  因以为号焉//    全石以为底//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必以分人(把)//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把 ) // 以君为长者(介词,把)//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认为自以为大有所益// 不以疾也  // 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  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以致)//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作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 (拿) 成为卒之为众人       而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 卷石底以出(而 )// 俯身倾耳以请来

  家贫,无致书以观  //  以光先帝遗德 (来,表目的)//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表结果)按照(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策之不以其道

  然这样(代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公输》   ……的样子怡然自得(《童趣》)//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但是呢(连词)然,胡不已乎?(《公输》)//  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 //               然,胡不已乎//  然臣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呢) 作词尾:表……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满目萧然动词:是,对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于在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能谤讥于市朝  //  其一犬坐于前 //  忘身于外者 (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在)到

  皆朝于齐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到)//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从

  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受地于先王 (从 )     // 起于鲁(从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  贤于材人远也《伤仲永》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比

  皆以美于徐公向

  假借于藏书之家  //  胡不见我于王(向)因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乃才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于是、就、这才、却、反而、才、只是、就是

  乃重修岳阳楼。竟然、竟

  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者

  ……的人(东西、事情)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者不可得兼( …的东西)。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的人    )

  ……的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是;是因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个;样(用在数词后)

  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同”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同”也”,强调语气 )

  ……的地方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夫

  成年男子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丈夫

  其夫呓语《口技》

  那;这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语气词,放在句首,表将发议论。不译。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鹓雏发于南海《惠子相梁》

  并

  并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焉

  啊(语气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始一反焉  也何间焉 (呢 )

  怎么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里且焉置土石

  在那里

  无陇断焉 //   惧有伏焉(在此)

  从这里

  不复出焉

  从

  向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跟从

  隶而从者

  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 )

  然然而不胜者(这样 )//然臣子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然而)//吴广以为然(正确)//然足下卜之鬼乎(但是呢 )

  乃

  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 // 乃入据陈(才 )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3.怎么:安得广厦千万间  4.哪里:安知鱼之乐也

  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 )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也(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消愁愁更愁)

  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类

  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且

  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请

  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也请焉)

  少

  shǎo 1.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遂

  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所

  1.地方(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军队驻扎的地方)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啥”(不知有何所畏忌)

  所以

  1.用啥办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用来之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动心忍性)

  谓

  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因

  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凭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  4.因此(因以为号焉 )

  与

  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给(蹴尔而与之)

  自

  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末):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 相当于“……的样子” :怡然自乐// 翼然临于泉上

  虽

  1.即使 。例,虽有千里之能 // 虽不能察 //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 。例, 风力虽尚劲 //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文言虚词 篇11

  【4】复习文言虚词:“乃”

  典型例题

  (一)用作副词。

  1.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2.用法: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用法: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 用法: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 用法: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用法: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5】复习文言虚词:“其”

  典型例题

  (一)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1. 用法: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法: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 用法: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用法: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用法: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用法: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 用法: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 用法: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法: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用法: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用法: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规律总结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 童微伺其睡

  6、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 独其为文犹可识

  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文言虚词 篇12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三、            教学设备

  电脑,投影仪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            教学设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较为复杂多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要点。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为其中的变化而困惑,头疼。基于这一情况,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特设计此课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初中阶段重点的虚词的用法,让他们学会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复习课,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之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

  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也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比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也,表并列关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呢,表转折关系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练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而”字。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呢,表转接)

  2、康肃笑而遣之。(着,表修饰)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并列)

  4、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四)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①屠惧,投以骨(《狼》) ——把

  ②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用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2.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而”;或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①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用来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以致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其

  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2.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敌(《狼》)——它们的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桃花源记》)——他们的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其中的

  ④父利其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起指示作用,指乡人花钱或请爸爸做客以求仲永题诗这种情况,相当于“这”。

  练习

  解释下列黑色字。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指小石潭)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把)(作为)

  3、其如土石何?(强化反问语气)

  4、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的)

  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他,指陈康肃)

  (六)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

  ①为乡里所患(《周处》)——wéi,被,表示被动关系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wèi “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wèi,"替"、"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wèi,“当”、“等到”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义兴人谓为三横(《周处》) ——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记承天寺夜游》)——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七)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比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从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比如: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练习

  一、选出和“卒之为众人”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终为忠臣

  C.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D.始之为人情所患

  二、下面“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也留蚊于素帐中.

  D.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每个虚词的复习都先由幻灯片显示例句,再由学生完成例句,并通过例句引导学生归纳其中虚词用法的规律,再由幻灯片总结学生所归纳的办法,最后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强化。

  每个虚词的复习都先由幻灯片显示例句,再由学生完成例句,并通过例句引导学生归纳其中虚词用法的规律,再用幻灯片总结学生所归纳的用法,最后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强化。

  (八)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收集典型例句,分析虚词在句中的意义,进而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它的用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整理归纳词类用法的一种办法,大家可将这种办法运用起来,那就不必为虚词的灵活多变而苦恼了,而且对今后的文言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九)布置作业 

  1、  复习掌握本课内容

  2、  整理归纳其它虚词,如:“诸”“焉”“乎”“若”“且”“所”等字的用法。

  今天我们通过收集典型例句,分析虚词在句中的意义,进而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它的用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整理归纳词类用法的一种办法,大家可将这种办法运用起来,就不必为虚词的灵活多变而苦恼了,而且对今后的文言学习也会很有帮助。

  (九)布置作业 

  1、复习掌握本堂课内容

  2、整理归纳其他虚词,如:“诸”,“焉”,“乎”,“若”,“且”,“所”等字的用法

文言虚词 篇13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比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比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比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积极者;有时亦可不出现积极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比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比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比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比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比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比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比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比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积极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比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之

  1.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比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文言虚词 篇14

  1.用作介词。简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比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比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比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比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比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比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比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且

  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何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啥”“啥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啥”。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啥”“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啥”“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样”或“啥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言虚词 篇15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比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比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比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比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比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比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比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比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文言虚词 篇16

  一、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 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3、在文言文翻译中也涉及到重点虚词的考察。

  二、高考考查角度

  1、对兼类词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辨析。兼类词就是指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比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充当语气助词。再如“其”字,可以是代词、副词和连词。

  2.对一个虚词某种词性不同用法的辨析。一个虚词,作为某种词性时具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比如,“其”作为副词使用就有多种语气:表揣度语气、表反诘语气、表婉商语气、表期望语气。

  3、对学生掌握课本语言材料的考查。分析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试题组成的对比项或干扰项,基本出自于高中语文课本。考查的重点都是必修中的讲读课文和选修中的重点课文,。可见命题者旨在考查考生平时对文言重点篇目的掌握情况。

  三、办法探究

  习题一、

  解释 “乃”字的含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小结: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加横线“以”字的用法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习题二、

  判断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小结:

  【学以致用】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相如因持璧却立。

  习题三

  判断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

  1、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2、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

  3、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小结:

  【学以致用】

  解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含义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⑤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习题四、

  判断下列句中“为”字的用法

  1、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小结:

  【学以致用】

  (XX年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臼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习题五

  判断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

  1、皆以美于徐公。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小结: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

  1、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实词   率领、带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虚词   把

  习题六

  判断下列句式的特征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助词,表示判断。

  2、臣诚恐见于欺王而负赵。

  3、何陋之有

  小结: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称之为标志确认法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也”字的用法

  1、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习题七

  解析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急急乎唯进修是求

  解析:惟命是从  唯利是图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解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虚指代词“他”

  小结:成语是阿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可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称之为成语Lenovo法

  【学以致用】

  (XX年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然后变风发乎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

  c.也以病止酒                  梅以曲为美

  d.吒吒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答案】b

  【解析】a项分别解释为“从”、“比”:b项均解释为“尚且”:c 项分别解释为“ 因为”,“ 把……当作”;d项分别解释为“……的样子”、“于此、在此”。

  【点悟】a项“然后变风发乎情”一句中“乎”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我们熟悉的成语“存乎一 心”“出乎意料”来推断.应该是介词。“从,于” 。d 项“置杯焉则胶”一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从成语“心不在焉”来推断。

  习题八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其”是否能删掉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解析:

  1-3句中“其”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代词,不能删去。 第4句“其”字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词。5-8句“其”可以删去,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词。根据语气的不同,5-8句分别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强化反问的语气(“难道”)、强化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                       

  小结:

  语气词只起到协助表达语气的作用,删掉后并不影响句意,因此对于比较复杂的文言虚词,应首先通过观察删除语气词,称之为删除观察法。“而”“焉”“者”也可用这种办法。

  六、学法建议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1、 积累归纳,比较异同

  【巩固练习】

  1.文言虚词练习

  1.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 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解析: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

  2.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⑥践huawei城,因河为池 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解析:c 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

  3.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解析:b ①连词,表修饰 ②代词,你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表假设

  5.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且焉置土石? 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⑤⑥|③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⑧|②⑤|④⑦|③⑥

  解析:a 助词,用于句末不译|代词|句中助词,形容词尾|兼词,于之

  6. 对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 唇亡则齿寒 ⑶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⑷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⑸ 非死,则徒尔 ⑹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⑺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 ⑻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⑼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⑽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⑾ 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 ⑿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⒁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a.⑴与⑵不同,⑶与⑸不同

  b.⑹与⑺不同,⑵与⑼不同

  c.⑷与⒁相同,⑿与⒀不同

  d.⑻与⑽相同,⑾与⒁相同

  解析:c ⑴就是;⑵⑼⑽那么;⑶连词,就;⑷⒁假若;⑸⑹⑺⑻⑾⑿就;⒀却

  7.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⑶得全首领以没 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⑺(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⑼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⑽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⑾敛赏财以送其行

  a.⑴与⑵相同,⑻与⑼相同

  b.⑶与⑷相同,⑽与⑾不同

  c.⑸与⑹不同,⑺与⑽相同

  d.⑴与⑾不同,⑹与⑺不同

  解析:a ⑴⑵⑾来;⑶相当于“而”;⑷拿;⑸在;⑹⑻因,由于;⑺率领;⑼因为;⑽和,跟

文言虚词 篇17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李启胜

  【4】复习文言虚词:“乃”

  典型例题

  (一)用作副词。

  1.用法: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2.用法: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用法: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法: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法: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用法: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法: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规律总结:

  1、副词。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②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③还可不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

  2、代词:①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可译为“你的”; ②也做主语,翻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翻译为“是、就是”等。

  4、复合词: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②【乃尔】译为“这样”。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8、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dg(a才 b是 c竟然,却 d才 e就 f这样 g才 h你的)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答案:

  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2、 代词,可译为你的。3、 副词,相当于是。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5、 副词,可译为才。

  【5】复习文言虚词:“其”

  典型例题

  (一)用作代词,也分几种情况:

  1.用法: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法: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用法: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用法: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用法: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用法: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用法:强化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法:强化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法:强化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用法: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用法: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规律总结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代词。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2、副词。①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②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③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3、连词。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③助词,其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翻译。

  4、复合词:【何其】译为“多么”。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 童微伺其睡

  【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

  6、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我”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9—12指示代词“那”“那些”】

  10、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指示代词“其中的”;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表示商量语气;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表示假设“假如”;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表示选择“或者、还是”;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表示让步“尚且”;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28、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表示疑问语气。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b(①他的 ②其中的 ③那 ④那 ⑤其中的 ⑥他,他们 ⑦我,自己 ⑧他,他们) ⑨大概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答案

  1、代词,可译为他。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8、代词,可译为其中。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推荐站内搜索:黄淮学院专升本、北京成人网四川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2013年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狼王梦读后感500字、特岗教师考试、我的愿望作文600字、我的理想作文500字、福建自考成绩查询、新疆公务员考试时间、

文言虚词(通用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文言虚词(通用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8252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