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思维概括性训练
乙:考察儿童作文中心思想形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条件是为了遵循心理规律,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儿童概括中心思想的水平。袁老师,请您就这方面再谈谈,好吗?
甲:好。通过对文章中心思想形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条件的考察、分析表明:要想使学生作文的中心思想逐步做到明确、新颖、深刻,从根本上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投人生活实践,仔细观察,认真体验,不断丰富信息贮存;必须把教文与育人紧紧地联系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高尚的道德志趣。
当然,这样做不是仅仅为了写好作文。这样做,也不能仅仅局限在作文教学中进行。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限于时间,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
我想着重谈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必须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概括性的训练。
乙:为培养儿童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把思维概括性训练提到一定的位置,这的确很必要。
甲:思维发展心理学指出,在概括能力的发展上,小学儿童逐渐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的概括,越来越多地转向对本质属性的概括;逐渐从对少数简单事物进行概括,进而对复杂事物进行概括。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从感性材料中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是高年级作文训练重点,但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乙:您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被一些同志淡忘了。中、低年级作文教学没有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任务,但是呢,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绝不是从高年级才开始的。在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中怎么训练学生概括呢,袁老师,您再谈谈吧。
(二)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概括性训练
甲: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处于直观形象的概括水平。他们比较注意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他们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和属性。教师在训练学生概括时,通常采用联想和比较的办法。
宁老师,您还记得前次简介的那节观察说话《保温瓶》的教例吗?
乙:记得记得,在那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猜谜,然后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保温瓶,捕捉外部特点,练习说话,挺有特色的。
甲:就是那节课,老师在小孩们基本掌握保温瓶的外部特征后,还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借助眼前的观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很自然地、不失时机地对低年级儿童进行了概括能力的训练,促进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
教学片断一
(三)中年级儿童的思维概括性训练
甲: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处于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在这一级水平里,儿童的概括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
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因此,在中年级的片断训练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相机渗透从感性材料中逐步概括、逐步抽象的训练,以促进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譬如,郭梦棋老师在一次训练中,曾这样引导学生——
教学片断二
乙:从这一个教学片断看,郭老师指导儿童观察、思考时一共提了五个问题:“课外活动时,同学们是怎样做的?哪一个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你们为啥对那个场面印象最深?仔细看看,一个小孩子摔倒后,同学们都做了些啥?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怎么?”显然,郭老师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叙述具体,但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渗透了抽象概括能力的初步训练。
甲:一般说来,小学中年级后期的作文教学都应渗透从感性材料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训练。可以像小郭老师这样结合指导观察进行,也可以针对儿童的不同发展情况,通过作文的批语,个别谈话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这件事为啥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啥?”“你为啥特别喜欢他?”等等,搞好由形象概括到抽象概括的自然过渡,为高年级作文创造条件。
(四)高年级儿童的思维概括性训练
乙: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几年来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活动的锻炼,已经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的内部联系进行初步抽象概括。他们的概括达到了本质抽象的初步水平,开始以本质抽象概括为主。
甲:您说的不错,正因为这样,所以到了高年级,作文教学才以文章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为训练重点。但是呢,即使到了高年级,小学生抽象概括的水平也正如您说的,只是初步的。因此,教师在训练中,要特别善于从具体的感性材料出发,采取种种方式,引导学生由个别上升为一般,使学生逐步学习从感性材料中提炼作文的中心思想。
乙:袁老师,您再举些例子具体简介简介吧。
甲:好啊!
教学片断三
第一,我们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对生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发掘其内蕴的意义。譬如,钟智阳老师曾有这样一个教例,他在课后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采访了参与我校新校舍建设的工人师傅采访后,上了一节训练课,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断——
甲:你看,在听录音、回忆事件的过程中,小孩们按照钟老师的要求,边听边思考,从事件中逐步概括,掌握了主要内容;逐步抽象,认识到工人的高尚品质,并从中领悟到一些重要的道理。显然,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比较切实的训练。
乙:这个教例确实能给人以启发。
甲:第二,关于命题作文训练。如果题目中没有显示中心思想,教师进行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先在记忆的库房里选择材料,再从感性材料里概括、提炼思想,而不是首先去想表达啥中心思想。
根据学生所选取的材料,怎么引导他们抽象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呢?
黄克润老师在指导作文《记一个熟悉的人》时,这样点拨、诱导学生——
教学片断四
甲:这个学生开始想写父亲,只是因为父亲没在家过年,家里冷冷清清,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敬佩父亲,可也感到几分难过。这时,这位学生的认识不清晰,还停留在现象上。上课时,黄克娴老师先引导他从父亲没在家过年这件事联想开去,然后也启发学生从联想到的许多件难忘的事中概括、抽象,认识父亲的高尚品格。这样,文章的中心就变得清晰、明确、深刻了。在这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样的训练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是扎实的。
再则,黄老师直接指导点拨的虽然是一个学生,但起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几乎全体学生都参与了整个过程,进而受到启发,得到训练。
乙:在命题作文教学中怎样训练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黄老师这个作文指导课的教学片断确实能给人以启发。我记得,不仅如此,她在作文讲评课上的一些做法也很有道理。
譬如,黄老师有时选择几篇在确立中心思想上有独到之处的作文念给大家听,或者再让这几个学生来说说他们是怎么逐步确立中心的。有时选择一两篇在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上不够好的,组织集体讨(各种工作总结、计划、报告、作文模板,尽在一路高升范文网)论,顺着作者的思路,指出怎样再深人一步想一想,中心思想就明确了,有新意了。这些做法都能使抽象概括能力较低的学生在实例的启发下,较快地赶上来。
推荐站内搜索:大连外国语分数线、小学周记400字、2012年1月自考成绩查询、最伤心的日志、福建自考成绩查询、教师节演讲稿、最精辟人生短句、中国梦的心得体会、2016国考报名入口浙江教育网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