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照天性来说,人都是爱美的,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生活中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让美育走进新课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收集和挖掘美育素材,有计划有步骤把实施美育,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 欣赏美《春》、《济南的春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课文,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景象,或壮丽、或神奇、或优美,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创造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教师中只是通过语言中介,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欣赏赏心悦目的情性。识得其中的情与理。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作者造取不同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韵的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作者通过写自己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第一次侧重于视觉——春雨中的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抓住古镇的色彩和声音来描写,把雪后的古镇比作——“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把水声比作“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它有“万般柔情”且“袅袅回旋上升”,不仅写出了水声的形象,更写出了水声的神韵;第三次,作者夜游周庄,浓墨重彩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仅写岸上的光色,也写到了河水的七彩斑斓;不仅写花船上的丝竹管弦之声,也写到惊喜的欢呼声,有力地表现了古镇水乡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这些美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受作者展现美的高超技巧。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美的欣赏,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 鉴别美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分辨,往往依据对事物美丑的鉴别,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引导学习鉴别艺术美。如《安塞腰鼓》的美,在于生命力的美,《白杨礼赞》的美在于平凡朴质的美,;其次,用多种无稽之谈旅游城市上学生比较鉴别美: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这课较抽象,课前让学生去说说,你觉得什么是最苦,什么最乐?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什么是乐的,什么是苦的,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从而进一步鉴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范进中举后的疯态是科举制度的“活画像”——是美的反面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是“侠义”美的表现。在对这些形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心灵的感悟中得到洗礼、熏陶、升华,使学生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既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又实现智育的目标。
三、 创造美美的创造并不神秘,如写一首诗,写个片断,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利用各种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美的追求,美的实践,美的创造,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养成崇高的审美情操,塑造美的心灵。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总目标中都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美、欣赏美的过程。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成为崇高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就成为健壮之美,美育融在劳动中成为创造之美、灵巧之美。总之,美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第二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作者:张宏志
内容摘要: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其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注重美的正确引导;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激发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觉悟、有高尚的情操和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未来一代。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审美观、审美敏感、审美创造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在开拓智力、净化情感、构建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具有其他各育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关于美育的任务,早在18世纪,席勒就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现代美育理论进一步指出:美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敏感与审美创造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愉快的接受教育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审美兴趣,才能主动接受审美的教育,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做到品质高尚、心灵美好。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学生,做到对真、善、美充满感情,充满爱心,必须有对人生,对工作炽热的激情,做到内心充满阳光“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这种品质。才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教育学符赞科夫
语)。只有教师美好心灵的阳光比学生的明亮的多,才有可能照亮学生的心灵。才能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使他们感受美,认识美,使心灵深处真正受到美 1
的感染和熏陶,我们的中学语文课中有许多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体现着作家的审美评价和爱憎态度。
比如,朱自清的《春》,一提春眼前会展现出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景象,在讲述这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要用自己美的语肓描述出文章美的内涵及外延,调动他们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总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借助教具,或启发思考,或设置疑团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甚至用一个巧妙的动作,合理的板书,通俗的谚语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只有当学生在愉快情绪的伴随下进行学时,才能有兴趣、有兴趣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注重美的正确引导。
把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提出,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包括人们对事物的情仇爱恨、喜怒哀乐。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饱蘸着自己的情感,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笔抒情,读者就应读文生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于漪经常采用“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锤打重点词句、表情朗读、深思回味等方法,以言传情,以情激情”进行教学。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中介”,在深入钻研和具体讲授教材的流程中,心灵必定受到深浅不同的感染,情动于衷,激起情波,乃至引起情绪姿态,语气声调的诸种变化,随着教材所蕴感情变化,应相应地做出或忧或喜、或褒或贬等不同的反映或评价。
《涉江》、《史记》、《正气歌》、《岳阳楼记》等作品都表现出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修养自身的高尚情操,这些优秀的作品,学生通过阅读,听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的讲析,利用丰富的感情传递,才能从不同程度被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语言美影响着,感动着,而后才能真正体现美的景物、美的人、美的事和美的情感。这些作品也是作家审美观念、情绪、理想的再现和物化。
如教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我引导学生对皇帝进行审美分析:这个爱美的皇帝是否真的美呢?学生很快便作出否定的判断。再进一步引导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他只爱新装,其余的一切国家大事他都不关心;其二,他心口不一,自己并没有看见新装,却甘愿上当。最后大家一起归纳:一个人应该怎样才算美呢?他应该关心社会,诚实、表里如一,有一颗美的心灵,而不仅仅是华丽的外表。
又如,在教《背影》一课,我首先动情地讲起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养自己,全班沉浸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看时机成熟,我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
着对父亲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审美观念早已刻在每个学生的心底。
三、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
审美敏感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教学生作文时,我们常发现,同样的一段生活或一个事件,有的学生回忆起来感慨万千,写起来千言难尽,而有的学生却印象淡薄,写起来运笔艰难。这其实也反映出学生的审美敏感差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视听教具,培养审美感受力。
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感官直接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的能力。苏霍姆林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学生的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它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对象,同时,这种感知又具有整体性。当对象呈现于眼前时,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经过教师的引导,一定时间的静观默想,消化理解,再将这种无意识状态转为感知,把整个形象分化成的个别感觉再组合为一个完整的新的形象,完成感知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然后进行富有美感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向学生示范审美的方法和过程。
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利用多媒体课文朗读介绍岳阳楼,优美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作者记了岳阳楼的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声情并茂的朗读,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精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用抒情的语调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想象我们登上岳阳楼,眼望浩浩汤汤的洞庭湖,一起来表达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心声吧!打开多媒体的背景音乐,学生一起配乐美读全文。学生通过美读探究,文本中的情景跃出纸面,把自己带入了“霪雨霏霏”、“春和景明”的情境中,从而随“迁客骚人”或喜或悲,更能被作者积极向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所感染。
2、运用比较分析,培养审美鉴赏力
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事物的领悟和评价的能力,它是包括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在内的一种对美的自觉认识的能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主要应从比较分析着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人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见比较是何等重要。比较的内容常见的有:人物形象的比较,写作特点的比较,作
家风格的比较,语言表达的比较,作者手稿的比较等。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适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握并突出这一点,则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受到陶冶。
如《故乡》中写闰土二十年前后的情景:
画面一:天空深蓝,圆月金黄,在海边碧绿的西瓜地里,项带银圈的少年闰土手提钢叉,轻轻向猹逼近,奋力刺去??。
画面二:成年的闰土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圈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粗糙开裂的手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嗫嚅后终于叫道:“老爷!??”
通过闰土从一个活泼、勇敢的乡村美少年到早衰、凄惨的穷农夫的二十年前后变化的比较,联想到二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悲剧,这样一比较鉴别,使学生对这一悲剧人物的苦难命运表示深切同情和关怀,并且激起对旧世界的愤懑与抗议。
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是描写雪景的诗词,从感情基调这一方面来比较,毛泽东的词始终赞美祖国江山的多姿多彩,感情乐观豪迈,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心壮志与抱负。而岑参的诗则是极力渲染雪中的奇寒,愁云惨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感情。从风格上比较,前者粗犷豪放,后者清新细腻。
四、 激发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接受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进而创造美,“以美的缘故改造世界”(马克思语)。所以创造美应该是中学语文美育的最高目标,就语文美育的目的而言,既要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善于找到美、感受美、欣赏美,更重要的是创造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热情好动,感情丰富,体验着生活的喜怒哀乐,这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就是最生动、最真切的生活形象感受,也是练习创造美的活材料。。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同时掌握创造的技能、技巧并在实践中运用。
1、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培养审美创造力
这种创造美的行动,融合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是对原作的反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再现情境、表现美,其审美理想在活动中升华。如杨朔的《海市》,作者给我们勾画了一幅迷人的奇幻的海市蜃楼,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诗情画意耐人寻味的境界。作者以虚虚实实的笔触,点燃了变化莫测的海市奇景。在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朗读法进行授课,无许多解释,教师可及时点拨,提醒,让他们一面欣赏作品的“海市美”;一面通过朗读再充分想像海市的其他美景,已达到创造美的效果。
2、通过激发审美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想象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而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激起创造性火花的因素,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到底有多美?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是这样写的:“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山!”首先,我让学生想象,神仙有多么优美的姿态,桂林的山水就有多么优美的姿态,接着让学生描述那种意境,进行再创造。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飘渺的白云间,恍惚走动着一个个传说中的神;朦胧雾色中,隐约有无数仙女在翩翩起舞,这不是云神雾仙,而是桂林的神姿仙态。我们从学生的再创造中可以领略到那种难以言传的美。
3、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审美创造力
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在作文教学时,老师总是想让学生写出具体的、生动的、美的文章,其中就要驱遣学生的想象,创造美。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的许多空白点,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学习完一篇课文,学生在认识和体验课文中美的形象、美的情境后,就会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
如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可以写《我的母亲》,学习了《济南的冬天》可以写《故乡的冬天》,还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课文中美的语言大胆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让他们凭借课文中精彩之笔,创造性地写一些作文,如《二十一世纪的我》、《新东郭先生》等,也可以给有些课文的正面人物写续集使其形象更完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一个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大胆发挥想象,才能创造“美”。
生活离不开美,人们对美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中学生对美有着热烈的追求和向往,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担负着美育的重任,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遵循初步认识美、学习欣赏美、练习创造美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美的素养,让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心灵美、语言美,促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觉悟、有高尚的情操和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未来一代。
参考文献:
1.《学苑新报》
2.《美学原理新编》扬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新课程》杂志2014年第7期
4.《中学素质教育》魏宗宣(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篇:电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电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小学电化教学也慢慢走进了农村小学的课堂,这对农村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开阔了孩子们视野,也为农村教师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电化教学在语文课中的应用在当前学校教育中,运用的教学媒体多种多样,简单点的有录音机、幻灯机等,而现在多数学校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些教学媒体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虽功能有异有同,但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及在外听课中的一点感悟,再此谈谈我的一点肤浅之见。
一、气氛渲染,产生共鸣我们学校还没有多媒体教室,所以在上某些情感性足的课文,觉得用上录音机,感觉也很不错。例如《小音乐家扬科》(浙教版第十册)有一个片段说的是扬科从小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我特地选了斯特劳斯的《春天的歌》,在动听的音乐声中,我让学生闭眼去体会大自然的一切响声,配上和弦的旋律,于是那田野里风儿“呼呼”作响声,小鸟“叽叽喳喳”叫声,青蛙“呱呱”声等等也就应运而生了。接着我又抛出一个话题:那森林里“噢咦”!“噢咦”!又是扬科听到的什么声响呢?(这是课文的一个空白点),学生思绪顿时一泻千里,联想翩翩。最后我又一次播放出音乐,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这一段,从学生的表情中,不难发现他们也陶醉在这音乐声中了。由此,使用录音机使学生很快地达到了我事先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教学手段之一。
二、情景再现,激发兴趣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如我在听一位老师上《荷花》 一文时,问学生见过荷花吗?大部分学生都说没亲眼见过,随后这位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幅动态的荷花图,在学生的阵阵赞叹声中,那“碧绿的”、“挨挨挤挤”、“大圆盘”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静态美,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三、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潜力。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挤身于社会,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我记忆犹新的是教《惊弓之鸟》一课,学生对更赢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感到不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一幅抽拉活动片,并在我们学校江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有关“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的磁带。教学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演示投影片并播出配音,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创造性推测。得出: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就拉弓振声,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振翅速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难点突破了。电化教学焕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使他们领略
到了一种最高层次的愉快——创造的愉快。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今年3月份,我在听一位老师上《我爱绿叶》这篇课文,课伊始,老师便出示绿叶图片,配乐朗诵,导课。这里给予多媒体具有视、听及一身的效果,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导课,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很快产生对绿叶的敬意,便迫切地想知道下文。随着学生在情感上对绿叶产生爱的升华时,老师又出示了一组组照片,那是一幅幅被人们砍伐掉的只剩下一桩树根,那被浓烟染黑了天空的烟囱,那排放的污水使得不能成活的庄稼……触目惊心,老师用沉重地话语问道:“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留给人类的又是什么?”“一片望不到边的沙漠。”“一颗失望的心。”……瞧,多美的答案呀!在同学们情绪高涨、义愤填膺时,老师又问“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呢?”于是一个个实际行动(如植树、搞宣传等)便动态生成,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中得到深深地教育。总之,电教媒体介入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
第四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
三河市第六中学熊文彬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美得享受中增长知识。可是真正到了课堂上教师往往会感到困惑,感到无法使美育在语文课堂改革开放下去。比如说,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自主和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面,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奢望他们能领悟出语言的文字美、体验出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在试听想象中去感受意境美等这些美德艺术享受了。有时,为让学生感受语文美,教师无论如何启发,学生依然是引而不导,启而不发,不能达到自主学习,共同探讨的目的。难道是学生不会欣赏美吗?不会鉴赏美吗?不会感受美吗?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也就是 说,在语文课上,教师怎样才能寓教于乐,实施美育教学?
一.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对于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我认为,不如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我国古代就提倡“美读”。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多是经典范文,学生在吟哦诵读中去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并且在体会中会有所感悟。
现代文中也有许多经典文章对于这些优美的句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点拨
下异口同声地齐读,老师范读,学生体会,学生替换地轮读,男女生分组诵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背读。逐句进行接读,众生鼎沸的速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通过开展这个活动,学生能够理解这段文字写出了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轻读徐疾,节奏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文章由辨声而想象声音产生的具体情境:草丛中淌过的小溪,石缝间漏下的滴泉,细流汇于空谷。。。。。。学生在诵读中激情四射,仿佛置身其中,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并纷纷要仿写!
长期以来,教师对词汇和句法的注入式教学,是学生早已习惯当“厅长”,懒于诵读,更厌于思考。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多读,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教师的任务就是以读带讲,以导促读,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解疑释惑领读成诵,熏陶养成语感,并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抓住文章中心。
二.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
寓教于文,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途径。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语言文字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昧,这是语文数学的本位,这样,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审美教育。
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的美丽,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的、健壮的春天。使抽象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
喷射出诗意的光辉。
文章的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细细品味这诗一般的语言文字。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因此,导引学生品词析句在阅读赏析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到。
三、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关于如何启发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美,我认为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和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善于创制情境,充分运用想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产生内心使像,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才能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起来,创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在学习时,我启发学生根据诗中前三句的九种景物展开想象,使自己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
学生在我们引导下边读边想象,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幅幅画面,从而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骑着瘦马的天涯游子。我就是这样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到语文课文的美。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
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在学生学次写作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诸方面的要求。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或自改,或互该,
或集体该,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或在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
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壁,心灵的歌唱。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改变、演.出课文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他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换的广阔世界,写出的文章,必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真情。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不美哉
教材内容的延伸性给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拓展生成空间。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教师的使命与家长的期待促使我们勤学不辍、斗志昂扬。美育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为,侧重美教育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美德,锻炼学生的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育使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满腔热忱的去实践,潜心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第五篇:从名师课中重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从名师课中重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江苏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225800陈文宏
【摘要】:语文教学,老师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这些根本性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如何解惑?全国名师精品课在引领着我们,细细品析,我们便会发现问题的答案。诸如,精读文本,回归工具性,教学创意,关注全体发展等,如此使我们语文教学回归真实的状态。
【关键词】:课堂文本研读课堂指向教学创意全体发展
正文:语文教学,老师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这些根本性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课改后,语文教学流派和模式精彩纷呈,这让我们一线老师往往艰难做出选择。近来,再次研读名师的课堂,审视语文教学的回归,感悟到他们的课既有教学个性,更注重回归文本,回归学生,回归高效。把我们的课和名师的课进行比较,不断琢磨反思,渐渐有了体会,形成笔端。
一、文本研读:须知出入法
文本是什么?课程专家指出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老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老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老师的教学服务,是为老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面对这块无量的资源,我们和名师在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有何不同呢?
老师:面对文本,首先粗略阅读文本,然后翻阅教学参考书,或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接受既定的教材,将教参上的解读搬运到课堂上,有人形象称为“搬运工”或教参的形象代言人,或者从网上下载教案。显然,这样的解读只是一种重现和模仿,没有粘附自我的灵魂,这样的课能有效和高效吗?
如执教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析时,总引导学生理解为: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冷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这些复杂、含蓄的思想内容,老师如果不借助于教参可能也无法理解,何况只有十四五岁的学生呢?他们能听懂吗?其实,学生能说出作者赏景的欣喜、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即可。那些深层次的内容随着阅历的丰富会逐步理解的。有时候,无从体验的,无法理解其厚重的情感的,则在必要的解说之后,留下空白,以待 1
来日。顿悟往往在多少年之后的不经意之时。正如苏轼写文“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对《孔乙已》主旨解读总定位:深刻的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罪恶。其实,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由于不能从科举梯子爬上仕途,又不会营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替人抄书“换一碗饭吃” 以致穷到将要讨饭,是一个“苦人”形象。而周围人没有一个人给予同情,孔乙己只有走向了死亡。小说就这样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冷酷的现实。其实,鲁迅自己曾说,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老师完全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构建我们温暖的和谐社会。
名师: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把文本研读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陌生阅读。以一个陌生者的身份进入文本,寻找新的发现。第二步,立体化阅读。主要读出意义层面(显性内容和隐性意思)、形式层面(文本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语言层面(语言的表现力、遣词造句的魅力等)。第三步,问题阅读。发现文本的疑点、关键点、切入点。余映潮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如鲁迅的《雪》,阅读前三段,我发现了??,要求写20个句子。试想一下,你有20个文本感受,还怕上课没有个性吗,没有精彩吗?从《小石潭记》中读出了“小”“石”“潭”“水”“鱼”等,从《济南的冬天》读出了一个“小”(小山、小城、小雪)。从《荷叶母亲》最后一段读出了比喻之美、句式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升华之美、虚实之美。钱梦龙老师说:“我总是把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读,反反复复的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因此,教学中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还不时带点激情。”
南宋学者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则是入书法,用得透脱,则是出书法。”独立研读文本,就是要求教师“入”得教材,解得其中内涵和意蕴,才能用好教材;文本研读是发现文本内容的密码和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对文本的“出和入”的功底,于是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下列种种情形:注重结论而没有过程的指点,不敢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角色和文本角色难以匹配,对文本的把握偏离学生实际,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教学程序??名师的做法不正在引领我们吗?
二、课堂指向:回归工具性
钱理群指出:这些年,语文教学忽略必要的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语文教育改(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是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语文教育门外谈》p173)这里,钱老师把工具性放到了重要的地位。课堂上,师生应更多地从"工具"价值的角度、从"语"和"文"的角度、从"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角度,来研究文章,研究语言,研究理解和表达,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课堂中有如此"立意",有了这一扎实的过程,"人文性"便在其中潜滋暗长了。对此,老师和名师在课堂中如何呈现呢?
一线老师:不到20分钟匆忙讲完课文,然后教师链接拓展,或音乐或图片或视频或超文本,让学生谈感受,谈发现等,而文本则被冷落一边,这种泛文本化的课堂不是少数。或者矮化工具性,凸显“人文性”,重义轻文,弄得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一位老师执教《致女儿的信》时,以“爱情”为主线,先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爱情”的内容,接着链接影片《泰坦尼克号》片段,让学生畅谈爱情的感受,最后老师和学生各自介绍有关爱情的动人故事。也许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可是对文本的语言感悟、品味并没有上了一个台阶。文本主旨由于没有和语言粘附在一起,只能悬浮在学生的心灵上。钱梦龙老师把这种情况形象称之为“凌空蹈虚综合症”即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天马行空,来去无踪。
名师:余映潮老师执教《荷叶 母亲》时,采用板块式教学。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分为学习活动(一)“术语点评”法感悟文本,训练学生文意把握,结构分析,写作方法理解等多方面能力。学习活动(二)“课文集美”法,从课文中选句子组合起来加在第九节内容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训练学生语言集锦和写作能力。学习活动(三)实践一下“妙点揣摩”法,品一品最后一节的妙处。以训练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学生的回答丰富而精彩。列举部分如下:生1、运用三种修辞,表现作者思想。生2、运用比喻、反问,写出母爱的伟大。生3、写出母爱的无私、伟大、圣洁。生4、作者赞美母爱。生5、写出母亲关爱的情景,
抒发感激之情,篇末点题。生6、用了第二人称,更好地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生7、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篇末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生8、作者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余老师的课没有课件,没有拓展,但是不是更像语文课。
顾黄初教授指出:教语文到底教什么?有人说教做人,有人说教文学,有人说教文化,有人说教学生思维,有人说教文章,弄得很多语文教师不知语文该怎么教,该做些什么?在我是卑之无甚高论,教语文就是教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任务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通过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严华银老师指出,语文课应该尽洗铅华,尽削冗繁,让学生始终亲近文本,在对语言的"亲和"体贴中获得母语的滋养,从而学会语言,学会理解和表达。减少一切有碍"亲近"的骚扰,哪怕是再多现代、华丽、刺激的手段和方法;关键是品味语言,揣摩和感悟语言背后的东西,琢磨语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
三、教学创意:参照两依据
一堂好课,不一定是非常的艺术课,但一定是一节真实的课,即有效或高效的课。王荣生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体式,二是依据学情。那么,课堂的教学创意也应该参照这两个依据。青年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意识层面爱追求奇态课,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经,却不愿在文本上解读上细琢磨,深钻研;不顾学情而强拉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方向前行。而名师的课也讲究创意,那是基于文本和学情的创意课,却以常态课的形式出现的。
青年教师:当前,有些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地余地,没有咀嚼的时间,知识如同浮光掠影,训练如同蜻蜓点水。学生感到“虚肿”,教师感到漂浮。一位老师在执教《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分为5个大环节和19个小环节,七处出示课件,五处朗读,学生不停看课件,不停地朗读,急忙忙地回答问题。学生只有行色匆匆,没有或少有驻足赏景,基本没有“静思默想”。我们不能否定他的教学环节不好,也不能说教学手段不当,更不能说它的教
学内容不对,错在没有参照两依据。又如《老王》整节课围绕一副对联
名师:朱震国老师执教的《白色方糖》以“问、写”的方式组织教学,在学生熟悉课文后,先是“问”,朱老师把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互相提出三个问题并互答,接着师生互问两个问题并互答,这样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文本由浅入深的对话;一“写”就是朱老师先删除了文本的结尾,让学生补写一个结尾。细析这一课,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探究了文本的字词句篇理解和品读,真可谓丰盈而充实。北京的李卫东老师执教鲁迅的《风筝》一文。李老师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由地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充分考虑之后,学生一下子提出了十几个问题。李老师概括整理列出三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感悟。显然上面两节课都是基于学情的课,课堂效果毋庸置疑是高效之课。
教学创意应该以学生这个主体为核心去构思,让学生回归真正的语文学习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守株待兔,待"疑"而起;不是自己"解惑",而是"指点迷津",而是和学生一起,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寻觅解惑的路径,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
四、学生意识:全体性发展。
教育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问题,第八次课程改革致力于课堂的变革,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2014.17)。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是很难实现真正意识上的“全体性发展”。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也要对自己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接纳所有学生,不排除任何一个学生。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又会顾此失彼,后进生的漠视会在很多细节中表现出来。如在师生互动中优秀生的抢答,在分组与讨论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流失”等等。关注全体性发展,名师们又是怎么引领我们呢?钱梦龙老师执教《睡美人》
时,这样设计问题和提问:1.学生默读课文,在心理上说说故事情节。过一会儿,老师问,说不清的请举手。2、“失踪”为什么加引号?不知道的请举手。3、“睡美人”和b演员有什么关系?不知道的请举手。这样问法在全课中有多次,引得全场老师不由得笑出声来。他自己插了一句白:“我喜欢这么问。”当不知道回答同学较多时,他鼓励说,大家继续思考,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举着手的越来越少,最后,又请不会的同学回答,当然,钱老师启发他,直至他也懂了。这一细节我们在无意识的笑后,更应该想想钱老师教学思想是什么,是不是践行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全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关注全体性发展,还在于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怎样做到这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我们的教学太工心于方法、技术、精彩,而忽视了“激励、唤醒、鼓舞”,忽视了和学生情感交流。魏老师说“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讨论。上完课,也不要一下子就扬长而去,如果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近一些,那么我们的无效劳动就会少一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师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再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趣——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智力因素,而且现在的课堂仍然注重智力的培养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非智力因素同样是学习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推荐站内搜索:阳光高考自主招生报名入口、被自考本科坑了一辈子、日记150字大全、周记600、公务员考试时间表202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散文《最美的遇见》、电影观后感500字、开学第一课2020年读后感、自考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