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残疾人幸福生活的源头活水
——渭滨区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源头活水。
我区有各类残疾人1.49万人,在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诉求的残疾人有3000多人。近年来,我区把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升到“奋力追赶超越、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小康”的战略高度,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地处全市经济中心、辖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第三产业发展密集的区位优势,拓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个体分散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社区就近就业、居家手工小作坊就业等多种就业渠道,在“精准”和 特色”上做文章,在“一人一策”上求实效,探索、形成了“培训保姆式、创业处方式、扶持造血式、管理契约式”的残疾人创业就业“秒利模式”,扩大了残疾人的就业面,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残疾人需求信息数据库为平台,“一人一策”保姆式培训促残疾人就业。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需求信息,在日常办理残疾人二代证的过程中,我们详细统计了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和生活需求、教育需求、辅具需求,特别是就业需求,逐人建立了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采取村级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本辖区内的残疾人“包抓到人”的办法,及时入户走访、采集信息、掌握动态,建立健全了全区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库,增强了“一人一策抓培训,量身定做促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我区以“残疾人想干啥、能干啥,我们就培训啥、扶持啥”为原则,通过集中连片培训与个别上门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农村残疾人因地制宜做好药材、果蔬、经济作物等种植业和牛、羊、猪、鸡等养殖业的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依托土地增产增收的能力;对城市残疾人按照残疾类别和市场用工需求,依托省、市、区三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免费为有创业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提供电器维修、数码商务、中医按摩、手工编制等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实施项目扶持、税费减免等多种就业举措,我区向企业推荐安置残疾人965人,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个体就业51人,带动就业432人。
赵辉(女,37岁)是宝成仪表有限公司下岗残疾人,失去工作岗位后的赵辉一时间不知所措,对生活没有了信心,整天愁眉不展。我们了解了她的情况以后,根据她的残疾程度和文化水平,简介她到康明眼镜有限责任公司上班,从事营销工作。两年以后,她自己感觉,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没有技能是不行的,她向我们提出想学习验光技术,通过多方咨询,我们了解到南京有这一类的培训学校,我们就出资让她参加了培训。经过45天的培训,她成功的拿到了配镜验光师资证书,随之她也被调到了验光岗位,工资也由原先的1400元增加到了2380元。
二、着眼长远,实施“一人一策”处方式就业。
我区在做好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中,着眼长远,注重实效,针对每一位残疾人的特点、特长、残疾程度以及就业需求愿望,结合市场经济下的创业就业需求,准确选项,量身定做,因人而异,实施“一人一策”处方式就业,避免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半途而废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就业项目的准确性和对残疾人本人的适宜性。
高家镇庙坡村村民任秒利, 20年前因车祸导致高位瘫痪,家庭生活极为困难。“我虽然瘫痪了,但是呢智商不低、手还能动,能不能给我找个事干。”在区残联的一次走访中,任秒利向工作人员道出了内心的想法。我们随后多次与其本人和家人就实现他的创业就业进行了“会诊”,并对其就业开出了“处方”,决定由区残联提供部分帮扶资金,让他在家中开办一个小商店及棋牌室。没有经商经验咋办?对任秒利的顾虑,区残联请来了一位农村商店经营者,手把手给任秒利传授经商知识,并帮助他、鼓励他树立自强不息、挑战不幸的信心。很快,政府出资万元购买的货架、货柜、麻将机安装到位。任秒利的家庭小商店正式对外营业了。为了扶上马再送一程,区上也给他补助了1000多元的流动资金,与他约定了月经营效益指标,这些精准扶贫的措施让任秒利对未来充满憧憬。目前,任秒利的商店月净收入由开始的几百元已经增长到了上千元。对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巨变,任秒利有说不完的感激:“以前没事干,日子过的很苦闷。现在有了事干,心里充实多了,生活也有滋味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这一扶持残疾 人创业就业的模式,也是我区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秒利模式”。目前,全区已有168名残疾人通过“秒利模式”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三、“造血式”扶持就业,使残救人变被动受惠为积极致富。
我区在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扶智、扶志、扶技、扶资”摆在首位,围绕残疾人有效就业、增产增收工作目标,“造血式”扶持就业,使残救人变被动受惠为积极致富。从2013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残疾人“缩距奔小康”工程,按照“个人有能力、项目有前景、增收有保障”的标准,采取残疾人个人申报、村镇审核、区级验收的办法,截止2024年底,全区共投入项目扶持资金151.8万元,实施“缩距奔小康”工程项目341户,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手工编织、电器维修、个体餐饮、日杂销售、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带动残疾人就业680余人,残疾人家庭年均增收达到三千余元。与此同时,我区积极实施省级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自2014年以来,我区投入省级创业项目扶持资金39万元,共有78户残疾人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带动残疾人就业120余人,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残疾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我区还依托上川村残疾人蔬菜种植扶贫基地,八角庙、水泉路种养殖基地,在辖区设立残疾人销售服务点,为城乡群众提供绿色蔬菜和果肉蛋等产品实现绿色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扩大了残疾人就业面。
宋朝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半亩地那么大的水塘象一面镜子,天上的光影云彩在水面上荡漾,问一下水塘水怎样这样清亮,还不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来。由此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残疾人就业,关乎着残疾人的尊严,彰显着残疾人的价值,更是推动着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一汪“源头活水”。为了辖区3000余名残疾人的就业梦想,我区将一如既往、痴心不改、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在率先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推荐站内搜索:银行服务心得体会、廉洁自律演讲稿、自考专业、辽宁考研成绩查询、关于情感的日志、陕西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教资面试考试时间、江西教育网自考成绩查询雷锋日记读后感、安徽自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