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篇1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7页——118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挂图、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每位小孩子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小孩子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4个)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例如:在马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楼梯、锯木头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一)出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同桌相互讨论。

  2)有线段图表示你的办法

  3)学生汇报

  4)引导总结:

  “两端要栽”的时候,比较间隔数和棵数,你得出啥规律?(生:棵树比间隔数多1)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板书:棵数=间隔数+1

  5)在线段图上,也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点数=间隔数+1

  6)这个问题应是:100÷5=20(个)……间隔数

  20+1=21(棵)……棵数

  巩固练习

  (一)书第118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指名反馈。

  (二)出示: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1)读题,理解题。

  2)分组看图讨论。

  3)尝试列式计算。

  4)交流:60÷3=200……间隔数

  两端不栽树:20-1=19(棵)

  192=38(棵)

  5)质疑:

  为啥减1?为啥乘2?

  比较例1与例2的不同?小组讨论,再交流

  例1两端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大1:例2两端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少1。

  巩固练习二:

  教科书第119页“做一做”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三、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啥收获?

  课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0页的内容

  知识目标:

  通过开放题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细致严密地考虑问题;

  能力目标:

  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实验,得出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具准备:

  长方形泡沫塑料板(每小组一块,正面画圆,背面画其他的封闭图形),牙签,画有长方形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些植树问题,现在我这儿有三棵小树,要把它种在公路的一侧,想请你帮我想想有几种种法?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两端都种           只种一端         两端都不种

  棵数=段数+1        棵数=段数        棵数=段数-1

  请你把这个规律跟同桌说一遍;教师在黑板上贴示。

  二、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考虑的都是在直条线上种树,都可以找到路线的端点,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在湖的四周植树,在花坛边缘种盆花 ……这些你能找到它的端点来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来讨论的内容——封闭线路上的植树的规律

  1、 湖、花坛等等,它们的外围路线都是封闭的。它和不封闭线路上的植树规律是否相同呢?我们自己动手“种”一下就知道了。

  1)、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牙签当树苗,在泡沫塑料板的圆上种几棵数(棵树任你自己决定),边种边数:种了几棵,把圆分成了几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

  3)、交流:你们小组种了几棵,把圆分成了几段?

  4)、初步概括:你们发现了啥规律?(在圆形线路上植树,棵数=段数)

  2、是不是每种封闭线路上的植树规律都是这样的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1)、出示长方形空地题目

  我们学校5号楼的东面有一块长方形空地,要在它的四周种树,每边种3棵,四个角上可以种也可以不种,有几种种法?

  2)、四人小组讨论,并把种的办法在练习纸的长方形上表示出来(建议:公共角上的树用圆点表示,其他的用长点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种的?种了几棵?    把长方形分成了几段?

  得出:种植线路是长方形的,种植棵数与种植段数是相等的。

  4)、出示教科书第120页的例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解决。

  5)、展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集体讨论判断正误

  3、研究在其他封闭图形上种树:

  a、你还想在啥封闭线路上种树?(指名回答)

  b、学生在泡沫塑料板的各种封闭图形上“种树”,边种边数:种了几棵?分成了几段?

  c、小组交流。

  4、得出规律: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段数(板书)

  5、联系:它和非封闭线路上的哪种情况相同?

  (告诉学生 事物就是这样相互联系的!

  6、质疑问难:大家还有啥疑问吗?

  如果在不规则的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和段数是否相同?

  三、 尝试练习:

  练习第121页的“做一做”上的习题

  学生尝试练习,交流,指名板书解题办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啥?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篇2

  【目标分解】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啥?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办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办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2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植树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

  第二课时:棋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内容解读】

  二、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两步应用题,直线、封闭曲线等有关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相关应用题

  三、    本单元的例3的教学重点是啥?

  关于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四、    练习二十第4题的编写意图是啥?该怎么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二十第4题十探讨关于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办法来寻找隐藏其中的规律,例如把一个圆圈平均分成4份,可以看到正好有四个间隔点,所以关于封闭曲线的指数的棵树正好是分出的间隔数。

  【教学提醒】

  五、   怎么样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办法和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办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呢,也要注意不要対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篇3

  《植树问题一》导学案

  ;学习内容:教材第117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办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办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办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办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拿一根20厘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

  二、互动研讨:

  自学课本117页回答以下问题。

  1、要求准备多少棵树苗,必须先求出啥?

  2、讨论: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断出间隔数比株数       (多1还是少1)。所以,在100米的小路上共有      个间隔点,那么就可以栽       棵树。

  小结:因为植树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而每个间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

  列式计算:                                         

  3、在一条公路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0棵,那么这条路有多长?(比较和例1的不同,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列式计算:

  4、例1是已知(     )和(     ),求(      )。而这道题是已知(     )和(       ),求(     )。根据这两道题我们也可以得出两个公式。

  株数=(      )÷(      )+1        全长=(株数-1)×(      )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评测:

  1、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5路公共汽车行驶线路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4、新建小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要装)。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植树问题二》导学案

  学习内容:教材第11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办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是“两端都不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多1的情况)。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办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办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办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么样求棵数?                                  

  2、已知株距和棵数也怎么样求全长呢?                                    

  二、互动研讨:

  1、小游戏。拿出纸条,分别把它们等分成2段、3段、4段,要剪(  )次、(   )次、(   )次,比较剪的次数和纸条的段数有啥关系。

  我的发现:剪的次数比纸条的段数 (                 )    

  2、自学课本第118页例2,回答以下问题:

  还是两端都栽吗?                                             

  棵树与间隔数有啥关系?                                     

  两旁都不栽要先算啥?

  3、我来算一算一共要栽几棵树?

  要在小路两旁栽树,要先算出一旁需要栽多少棵树,那就要先求出一旁的                                                                                    间隔数:                                                

  小路一旁栽树多少棵?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小结:这是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两端都不栽树”也就是棵数比间隔数(      ),

  棵数=(    )÷(    )-1,          株距=(     )÷(    -1)。

  4、讨论比较例1和例2的不同。

  例1是两端都(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

  例2是两端都(       ),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达标评测: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3、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跟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植树问题三》导学案

  编写人:    修改人:  审核人:许文良 学习时间:   使用人:四年级

  学习内容:教材第120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办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是“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题办法。

  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办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办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么样求棵数?(两端都栽)

  棵树= (                 )                                

  2、已知株距和棵数也怎么样求全长呢?(两端都不栽)

  全长=

  3、同学们做游戏,站成正方形,每边有3人,共有多少人?(画图用△表示)

  二、互动研讨:

  自学课本第120页内容,自学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棋子?

  1、办法一:(图一)上下两边都有(     )个棋子,左右两边两端的棋子都已数过,不能重复数,所以左右两边每边只需数(       )个棋子,将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的棋子个数。算式是:(                 ) 

  2、办法二:(图二)每边只算一个端点,这样每边都有(     )个棋子,共有4个(     )。算式是:(              )                     

  3、办法三:每边的两端都不算,这样每边都有(      )个棋子,共有4个(     ),再加上4个端点的4个棋子,就是一共的棋子个数。算式是:(                    )               

  4、哪一种办法最简单?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学习了“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封闭图形。封闭图形有几种,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因为首尾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四、达标评测:

  1、64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2、要在六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要使每一边都有5盆花,最少需要几盆花?

  3、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几盏灯?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篇4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办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办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办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办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一)

  教学内容:

  课本p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孩子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啥?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啥数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 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啥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办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么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办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办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啥?

  教学反思:

  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办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

  课本p10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啥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啥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啥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也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啥,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么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 :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啥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 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悦,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啥?

  教学反思:

  故事导入新课等于抓住了儿童的天性,激起了他们玩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游戏活动,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推荐站内搜索:福建省自考成绩查询、优秀日记400字初中、江苏成人高考成绩查询cet4准考证、河南城建学院分数线、英雄人物读后感、河北北方学院录取分数线、金华电大专升本、河南自考报名时间高考录取查询时间、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精选4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4140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