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

  【背景】一次校外听课,教师执教的课文是《上天的蚂蚁》。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者在挖掘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并借助媒体,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巨人外在的优势及蚂蚁的“先天不足”。接着,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在通天大树面前巨人与蚂蚁的不同态度及做法,并通过引导、比较让小孩们很好的领悟到蚂蚁上天的决心和信心,启发小孩做事一定要努力,这样才能实现愿望。整堂课行云流水,小孩们也在教师的点拨下发挥地很出色。按道理,听低年级小孩的课会令人感到心情舒畅,但听完这堂课,我却再也轻松不起来了。

  【案例】教师在总结课文时的一个片段:课文除了给我们刻画了蚂蚁及巨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人物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接:白胡子爷爷)。白胡子爷爷在和蚂蚁、巨人它俩的对话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对蚂蚁来说是多么至关重要。小孩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会给你鼓励?她们也是怎么样鼓励你的呢?

  思考了片刻……

  师:此时此刻,相信有许多小孩子想表达自己的心声,谁愿意第一个来说?

  生:母亲亲切地鼓励我:“算错没关系,细心些你一定会算对的。”

  师:真是一位会鼓励小孩的母亲。

  (教师的及时评价还是很有效果的,小家伙们都开始跃跃欲试起来,举手的小孩多了起来。)

  生:母亲亲切地鼓励我:“这次考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会成功。”

  师:嗯!(点点头)了不起,这真是一位了解小孩心思的母亲。

  ……

  (连续请了四、五个小孩回答,都只提到了母亲对他们的鼓励。)

  师:除了母亲,还会有谁给你鼓励呢?(环顾四周,小手放下了许多。)

  生:父亲亲切地鼓励我:“小孩,摔倒了不要怕,要勇敢的站起来,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师:(示意小孩们鼓掌)说得真棒!相信有这样的父亲,你一定很幸福吧!(笑着说)

  师:除了父亲母亲,还会有谁给你鼓励呢?(教师似乎还不是很满意小孩们的回答,仍继续追问下去。)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始抓耳挠腮起来。为了不使课堂气氛陷入僵局,教师便灵活地让小孩们下课再思考,显然这样的收尾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师的预期目的,这让听课的老师也感到不是滋味。)

  【反思】教师在小孩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充分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化以及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当我在为精妙的设计暗自惊叹时,殊不知小孩们的回答让作老师的我们顿感惭愧。即便是教师耐心地引导,小孩们的答案仍局限于家长对他们的鼓励,这不正是做老师的悲哀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老师的我们扪心自问过了吗?当小孩们犯错误时,你是否也会和家长一样心平气和,没有无休止地批评和指责,取而代之的是及时的鼓励。事实上,一些教师虽打着“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小孩一样”的旗帜,但在“分数至上”的驱使下,他们会经常说一些伤害小孩自尊的话或做一些有失水准的事,何来鼓励?如此一来,教师何尝能深入小孩的心,也岂能取得小孩的信任及欢迎,更不用说想让小孩把我们当作最亲的人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小孩们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小孩遇到挫折时,给小孩一句鼓励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像小孩的母亲一样,让小孩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真心,进而使师生成为真正的 “一家人”。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2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课    题  

  《上天的蚂蚁》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二年级  

  教    者  

  张玉  

  所在学校  

  铁西区跃进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练读人物语言,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3、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感交流 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快看谁来到我们的课堂!  

  (出示课件:小蚂蚁图)  

  喜欢它吗?请跟着老师写一写它的名字:(板书课题:蚂蚁)  

  2、  师:别看这只蚂蚁个子小,但它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它要到天上去看一看。它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吗?这节课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课文《上天的蚂蚁》。(补充课题:上天的)  

  二、  自读识字 初步感知  

  1、  师:请同学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小蚂蚁想通过啥方式到天上去?  

  2、  引导汇报(随机版画:大树)  

  3、  师:这是一棵怎么样的大树呢?后来也会发生啥事情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首先请同学和你的同桌认读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4、  检查认字情况:  

  师:比一比,看谁认的多,读的准!  

  (出示课件:生字、生词)随词讲解  

  5、  再读课文,找一找:这是一棵怎么样的大树?(随机版画:云朵)  

  三、  品读感悟 对照理解  

  1、  师:这棵大树可真高啊,小蚂蚁能爬上去吗?还有谁也想到天上去看看呢?你从哪段话看出来的?  

  2、  师:小蚂蚁和巨人相比,你认为谁更有可能爬上这棵大树呢?  

  3、  让我们先来看看巨人是怎么说的,也是怎么做的吧!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找出相关语句。  

  4、  (出示课件:巨人的话及动作)引导学生读出巨人胆小、懦弱的性格。  

  理解:“连连告退”(板书:连连告退)  

  5、  师: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那么小蚂蚁也会怎么样做呢?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找出相关语句。  

  6、(出示课件:小蚂蚁的话及动作)引导读文,感受感叹句所表达的含义。  

  四、角色朗读 情感升华

  五、师生共同小结:相信小蚂蚁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一定会爬到树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  

  六、扩展训练:小蚂蚁爬到树顶,来到了天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它会说些啥呢?

  看课件;集中汇报:“小蚂蚁”  

  书空课题:“蚂蚁”  

  激发求知兴趣  

  自读课文,互助正音  

  汇报:小蚂蚁通过爬树的方式到天上去。  

  合作识字、扩词练习  

  认读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自主汇报:“很高很高;插入云霄;通天树……”  

  汇报:巨人也想到天上去看看  

  汇报读文:第3自然段  

  自由汇报;说自己的想法  

  找出文中描写巨人语言及动作的相关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试着读一读  

  多种形式汇报读文  

  感受巨人胆小、懦弱的性格  

  小组合作:找出小蚂蚁的语言及动作的相关语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试着读一读  

  角色读文,感受小蚂蚁的自信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全文  

  再次品读小蚂蚁说的最后一句话“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自由汇报:感受小蚂蚁实现愿望之后激动高兴的心情。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3

  聆听了张献雯老师所执教的《上天的蚂蚁》,感触颇深。工作四年了,听了许多前辈们的公开课,收获的确实很多,而今天所听的确实和我同龄老师的公开课,我觉得她的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去借鉴学习的。所以我把自己所听所感写出来,适当进行归纳、领悟。

  张献雯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教学流程是: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铺垫,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

  第二个环节是揭示课题,张老师出示文中课件,让学生理解“插入云宵”是啥意思,挂图直观,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延伸扩展其思维,让他们学会表达。因此,接下去就需要进行文本输出: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如:生:人民英雄纪念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云宵)这样子学生就在课堂中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语言教学的一重要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三个环节是理解课文,先是学生自己读课文,后是分角色读课文,接下来教师细致的分析课文,重点分析巨人和蚂蚁的区别。教师在这儿讲的多花费时间也多。

  第四个环节演一演这只小蚂蚁,教师引导学生说:“蚂蚁在爬的过程中怎么样?那应该怎么说?” 学生发挥想象,我认为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好,发挥了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符合新课改精神。

  从教师设计和上课的情况看,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到了分析童话上。面对这篇有声有色的童话,面对二年级的小孩子的年龄特点,面对新课改的精神,面对低年级语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应怎么样去处理和设计这堂课堂呢?把这堂课的落角点和侧重点放在哪儿呢?我认真进行了思考。

  反思一:这堂课落角点的反思

  这是一篇小孩子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这堂课的落角点应放在“读”和“说” 这两点上,第一个落角点“读”,因为童话中出现了老爷爷、巨人、小蚂蚁三者的对话,我们可以从三者对话的语气和动作中体会到老爷爷的慈爱和对巨人、小蚂蚁的关爱;巨人的胆怯、害怕和不自信;小蚂蚁的坚强勇敢、自信努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者的对话,老爷爷的话要读的宏厚粗哑,并带有关爱的情感 ,教师必要时示范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4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有一棵树高得插入云霄,一位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巨人,这是一棵通天树,巨人虽然很想去天上看看,可他看到树太高了,没有信心爬上去,白胡子爷爷一直鼓励他,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而一只小小的蚂蚁却自信地认为自己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个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小孩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点、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办法

  (1)读中了解故事。

  (2)对比中体会品质。

  (3)议论中受到教育熏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充满自信,充满勇气,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人物对话——白胡子爷爷与巨人、白胡子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传达出来的,所以,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在阅读中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目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挫折、烦恼,自信的迎接生活的挑战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简笔画蚂蚁,说说蚂蚁给你留下的印象。(身子小小的,尖尖的触角,很勤劳等)

  2、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啥?(引导学生观察“蚂蚁”两个字都是“虫”字旁,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3、(板书上天的)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小孩对汉字的兴趣,为小孩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做有益的渗透。]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己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自己读拼音或问问老师同学, 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指导读正确。)奖励星星。

  3、齐读课文。

  4、生字宝贝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去拼音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给字宝贝找朋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随文读准生字,再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如仰望、俯下请学生做动作等。让学生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新课标中关于识字的理念。]

  (三)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认读。小老师带读。

  2、师: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他们是?

  生:巨人和蚂蚁。(板书:巨人、蚂蚁。)

  师:我们可以用啥词来形容巨人的身材?

  生:身材魁伟、身强力壮、膀大腰圆。(板书:身材魁伟)

  师:那蚂蚁的身体呢?

  生:很小很小。(板书:很小很小。)

  (二)研读课文

  1、学习1—3自然段,感受通天树的高大。

  师:文中还有一棵树,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呢?我们来读一读。

  1)  “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借助简笔画,理解“高得插入了云霄”。

  2)  出示句子:“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与原文对比读,讨论漏掉“一直”这个词行不行?

  师:是呀,一直往上爬,要爬很长很长的时间,要不间断、不停地爬,才能爬到天上去,可见这棵树的确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进行人文熏陶。]

  3)  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2、学习4—7自然段,看看巨人的表现。

  师:巨人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可见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敢去爬这棵树吗?他在树下说了些啥呢?默读课文4—7自然段。

  1)  先由学生自由读文,再交流巨人的表现。

  随学生回答出示巨人说的话: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谈一谈从这句话中你听出了啥?(体会巨人的胆小、没有自信,没有勇气。板书:胆小)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巨人当时是怎么样的表情,怎么样的心情,能不能找到一个词,补充到句子里再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     地)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指名填读。

  [设计意图:此处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理解课文。]

  2)  指导读老爷爷对巨人的鼓励。

  完成“语文天地”里的说话练习:(   )鼓励(   ):“试一试吧!( )。”

  3)  师:听了别人的鼓励,我们常常信心百倍,可巨人却仍然说……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试一试吧,不试怎么知道呢?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

  师:面对通天树,身材魁伟的巨人就这样连连告退,连试都没试就跑掉了。(板书:放弃。)

  [设计意图:在师生的多次反复问答中,体会巨人的胆小,领会“连连告退”的含义。]

  3、学习8—13自然段,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面对同样的困难,很小很小的蚂蚁也说了啥,做了啥呢?

  1)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对话。

  2)出示蚂蚁说的话:

  “我能爬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a.仔细读一读这三句话,你们看到了一只怎么样的蚂蚁?(板书:充满自信)谁来当

  一只自信的小蚂蚁?指名读第一句。

  b.师:你能行吗?

  生:我能行!

  师不断地问,让学生大声自信地说出“我能行!”

  c. 师:你为啥这样有信心呢?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小蚂蚁想爬到天上去,它已经树立了目标,并立刻开始爬树,用行动去实现目标。(板书:努力实践)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它也累也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呢它告诉自己……

  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它的力量那么弱小,它甚至听到了巨人对它的嘲笑,但是呢它告诉……

  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设计意图:抓住最能体现蚂蚁个小志气大的三句话,细细品味,融入情境,反复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响亮,一次比一次读得自信,一次比一次读得入情。在读中领悟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4、出示巨人和蚂蚁在树下说的话,对比读、师生合作读。

  师:是呀,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小的蚂蚁要向世界证明:

  出示: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

  (三)总结升华

  师: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是像巨人那样退缩、放弃,还是像蚂蚁那样自信地迎接困难,战胜困难?

  联系生活谈感受。

  师: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做个自信的小孩,面对困难说:“我能行!”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小蚂蚁在漫长的爬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你想提醒他注意啥?请你写在日记本上。

  (五)板书设计      

  上 天 的 蚂 蚁

  (身材魁伟)巨人(胆小)

  放弃

  (很小很小)蚂蚁(充满自信)

  努力实践

  成功

  [反思]

  1.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办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办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积极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以白胡子爷爷与巨人、白胡子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指导学生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抓重点词句让学生练说、讨论加深理解等学习办法,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力求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2.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通过学文,重在明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读文,教师将面对困难的两种态度摆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争论。这种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倾向。这一过程本身为学生情感态度提供了提升的平台,这是本节可最大的意义所在。最后,通过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奋斗目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采用简笔画、幻灯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全面参与,积极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5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小孩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大朋友和我们一齐上课,还带来一个小孩子,它给你留下了啥印象?

  生:身子小小的

  生:尖尖的触角

  师:观察得细致,表达得准确

  生:偷吃,爱吃甜的,家里如有蚂蚁,甜的会被吃光

  师:你知道蚂蚁的喜好

  2.赵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啥?

  生读

  师:你会读准音

  生:他们是形声字

  师:具体说

  生:他们的左边都是虫字旁,右边是读音

  师:偏旁说明他们是小虫子,右边是读音

  [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够字规律,培养小孩对汉字的兴趣,为小孩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了有益的渗透。]

  3.今天学的课文也是小蚂蚁,但跟你们讲得有些不一样,师板题,这是一只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大家轻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插曲:生齐读

  师引:读自己的

  没有作用,还是齐读,读完是(9:50)

  最后一句,指名读。

  2.学习生字词

  师:课文读完了,字词都认识了吗,赵老师来考你们,小孩们往大屏幕上看,齐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

  师:提高点难度,还成吗?

  师:啥是魁伟?

  生:高大强壮

  师:指指台下有哪些是身材魁伟的老师

  生纷纷指

  仰望——俯下

  师:读读这两个红色的字发现了啥?

  生:仰和俯都是单人旁

  师:你们来做动作,还能发现啥?

  生做动作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词来吗?

  师:词语朋友都出来了,我们静静地每个读两遍

  生读

  师: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你们了不起

  [识字教学有面有点,开始学生随文读准生字,是对生字的全面关注,后面多媒体学习是对重点词语的突破。特别在突破重点词语的过程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并现场感受魁伟,如仰望俯下请学生做动作等等。小孩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理念]

  3.感受大树

  师:赵老师送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

  师:这是一棵通天树,课文哪里写了这棵树,找到了吗?

  学生自由找

  师:我们想知道通天树啥样?

  指名读

  师:你听出啥来了?

  生:树很高很高

  师:所以是一棵通天树

  三.研读

  引语:……我们先来看看巨人的表现

  1.出声读2—5自然段(9:57)

  插曲:学生也一次齐读,老师说,赵老师打扰一下,咱们自己读自己的,学生当即自由读。

  师:读了一遍就可以坐好了

  师:读完了,也可以读6、7段,一直读到7自然段

  2.交流巨人的表现

  师:巨人站到这棵树前,说了啥,做了啥?

  1生读

  师:你听出啥来了?

  生:胆子很小

  师:老师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你听出啥来了?

  生:胆小,没有自信心,要是爬上去就知道天上啥样子

  生:他很想上去,但没有上去

  师:很想上天的巨人在树下说了啥,谁找到了句子

  生读句子

  师:为啥把根本加重了语气

  生:巨人没勇气

  师:这个词真好,谁也读出他的没勇气

  师:摇摇头,后面有个小逗号,注意停顿

  师:啥表情,啥心情,能不能找到一个词,送到句子里再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地)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世根本不可能的。”

  指名填读

  [善于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理解课文-----教师备课的工夫得一见。]

  师:你想对他说啥?

  生:我想对他说——

  师:直接说

  指名说

  师:谢谢小孩们对他的鼓励,文中的老爷爷也是怎么鼓励他的?

  生读句子

  师:这儿两个词读得很准,大家齐读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老爷爷,你会怎么鼓励他

  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生活中谁鼓励谁试一试,

  出示:鼓励:“试一试吧!”

  师:我们再读读老爷爷对巨人鼓励

  生齐读

  师:我们都这样鼓励了,可巨人的表现是啥?

  指名读,齐读

  3.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身材这么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只小小的蚂蚁也做了说么,说了说么,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师:汇报,先说好,你们各读啥,其他小孩拿好你的小文章

  一组学生汇报

  师:谢谢你们,对小蚂蚁描写的句子找到了吗?

  1生读一处,(我们把机会给别人)2生读另一处(很好,还有吗,女小孩)3生读(小蚂蚁说了啥)4生读(连这三个字没有忽略)

  出示句子:“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这儿还藏着两个词呢?充满自信

  师:啥是充满自信

  生:相信自己到了极限

  师:谁来读读,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

  指名读

  师:小蚂蚁,你的个头那么小,能行吗?

  教师不断问,要求学生不用话筒,来做这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起立齐喊我能行

  师:说着就做啥?

  生读蚂蚁的所做

  师:你听出啥来了?

  指名说(很有计划)

  师:渲染一年四季的气候,反复引读: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小蚂蚁始终相信只要,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书,读重点句,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

  师:读着小蚂蚁的话,你发现了啥?

  指名说

  师:再看看它们的结尾,你发现了啥

  生:感叹号

  师:有时候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会用上叹号

  师:你们看到了怎么样的小蚂蚁?

  生:充满自信

  师:除了充满自信,还看到了怎么样的一只蚂蚁

  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生:不放弃

  师:老师就把你这个字放这儿,板书

  师:充满自信、不放弃、勇敢的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我们把鼓励赞许的掌声送给它

  [课堂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老师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词语“鼓励”、充满自信和感叹号的教学,小孩读懂了段,读懂了文,过程和办法在这里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四.拓展延伸

  老师把这只小蚂蚁送给你们,班长是谁,同时有一句话一起分享:有志者事竟成。

  五.课后说明:北京是40分钟的课,还有5分钟的写字就不能呈现了。

  [总评]

  (一)学段特点突出

  低段的语文课,识字教学实在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赵老师意识到了,非常清醒、非常自觉、处理得非常有章法。同时,赵老师还十分重视句子的朗读,强调读句子时内部的停顿。这都充分彰显低段教学的特点。

  (二)语文味道浓厚

  在富有童趣的整堂课中,浓浓的语文味洋溢在课堂上,洋溢在师生的对话中,洋溢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洋溢在每个学生的听、说、读中(因时间关系省去写)。特别是“鼓励”、“地说”两处语言训练,更是凸现了语文味。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6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小孩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

  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学习蚂蚁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体会蚂蚁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蚂蚁和巨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孩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猜吗?

  2、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二、复习课文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云霄 仰望 鼓励 告退 充满 自信 终于 俯下 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2、小老师教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

  (一)对比蚂蚁和巨人的形象

  1、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还学习了那些童话故事呢?课文讲了谁和谁去爬树的故事呢?

  2、粘贴巨人和蚂蚁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巨人是啥样子,蚂蚁也是啥样子。(板书:身材魁伟 很小很小)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身材魁伟的巨人 很小很小的蚂蚁”。

  (二)感受通天树的“高”

  1、巨人和蚂蚁要爬的树怎样呢?请你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2、指名说句子。

  3、感情朗读这三句描写树高的句子。重点指导第一句: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三)巨人的胆小

  1、当白胡子爷爷把通天树的秘密告诉巨人时,巨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指名说巨人的言行。(请学生表演连连告退)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巨人?

  4、分角色朗读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

  5、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_____鼓励_____:“试一试吧!______。

  (四)蚂蚁的努力

  1、当巨人后退时,谁自告奋勇地站出来?

  2、默读课文8—13自然段,用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3、指名说出蚂蚁说的话。(共四句)

  第一句:我能爬到天上去。

  (1)课件出示该句。

  (2)这是一个啥样的声音?

  (3)谁能充满自信地读这句话?指名几人读、评,再比赛读。

  第二句: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1)课件出示该句。

  (2)扮演白胡子爷爷引导学生读这句。

  第三句:我能行。

  (1)课件出示该句。

  (2)引导学生自信地朗读。(自由试读、引导读、比赛读、拍拍胸脯读)

  第四句: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1)课件出示该句。

  (2)蚂蚁是怎么样地爬?

  (3)朗读“一步一步地爬”“不停地爬”“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4)蚂蚁会中途停下来吗?会后退吗?会放弃吗?

  (5)齐读该句。

  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

  5、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分角色朗读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6、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也一天, 一月也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也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7、蚂蚁的身上有啥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8、齐读课文。

  四、拓展

  蚂蚁即将开始它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啥?

  五、深化主题

  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连连告退 不行 充满自信 坚持不懈

  努

  巨人 力 蚂蚁

  实现梦想

  白胡子爷爷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7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科的13个生字、学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奇怪的朗读文章。在朗读中体会巨人知难而退与小蚂蚁的自信努力。

  3.教育学生向小蚂蚁学习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信”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书中理解故事内容。

  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

  1.话题导入

  引入课题《上天的蚂蚁》,生齐读课题。

  2.初读文章

  (1)自由读文章,全出不认识的生字,用你喜欢的办法和那些生字交上朋友。之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终于       鼓励      仰望     俯下       好高哟      仰酸了     试一试

  连连告退   充满自信  身材魁伟            很小很小

  (3)学生轮读课文,检查学生在而课文中的识字情况。

  3.品读文章

  (1)认识树:“巨人和蚂蚁想用啥办法上天呢?”教师板书“一棵树”。这棵树是怎么样的?(比较句子)

  有一棵树,很高

  有一棵树,很高很高

  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的插入云霄。

  指导学生朗读

  (2)请学生自读3----7自然段,了解巨人的表现。

  1.面对这一棵树,巨人摇摇头,说:------引读“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生自读巨人的话)巨人现在的心里感觉怎样?指导学生读巨人的话 。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老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老爷爷是怎么样鼓励巨人的呢?指导学生读白胡子老爷爷说的话。

  3.巨人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

  (3)请小孩默读8-----13自然段,体会蚂蚁的努力

  出示句子:“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的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指导学生朗读。”

  (4)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体会巨人的胆怯和蚂蚁的自信。

  (5)深化主题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8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怎么样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进而达到教学效果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办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进而使学生积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小孩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进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办法怎样,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办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虚拟主机、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虚拟主机。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简介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啥?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呢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啥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啥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想跳出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那我们来读读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

  终于 俯下 鼓励 充满 自信

  仰酸了 好高哟 试一试

  抬头仰望 连连告退

  B: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课件出示)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课文中的谁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板书巨人,写大一点)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巨人是啥样的?男小孩们,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巨人的高大、强壮、有力。(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效果:老师来读一读,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边读边做手势。)全班再齐读。

  (渗透读词语想画面来理解词语的办法,让学生把枯燥的词语想象成生动的形象,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C:请看第三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很小很小。

  课文中谁很小很小?(板书蚂蚁,写小一点)女同学轻轻地读,读出蚂蚁的小。再轻一点,再慢一点。

  (利用课件,把描写巨人和蚂蚁的词语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用不同的字号,不同的颜色出现,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对比,鲜明地体现它们在身体上的差异。再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差异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3、同桌互读课文。

  调皮的词语也回到了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啥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小孩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小孩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那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啥,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啥?(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 “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孩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小孩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强化对朗读办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办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么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么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么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啥?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也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5、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也一天,一月也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也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啥?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9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年段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2是重点。

  四、教学媒体: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五、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怎么样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进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办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进而使学生积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小孩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进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办法怎样,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办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虚拟主机、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虚拟主机。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简介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啥?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呢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 ,你有啥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啥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a: 课文中的词语想跳出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那我们来读读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

  终于   俯下    鼓励    充满    自信

  仰酸了        好高哟         试一试

  抬头仰望                  连连告退

  b: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课件出示)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课文中的谁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板书巨人,写大一点)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巨人是啥样的?男小孩们,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巨人的高大、强壮、有力。(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效果:老师来读一读,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边读边做手势。)全班再齐读。

  (渗透读词语想画面来理解词语的办法,让学生把枯燥的词语想象成生动的形象,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c: 请看第三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很小很小

  课文中谁很小很小?(板书蚂蚁,写小一点)女同学轻轻地读,读出蚂蚁的小。再轻一点,再慢一点。

  (利用课件,把描写巨人和蚂蚁的词语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用不同的字号,不同的颜色出现,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对比,鲜明地体现它们在身体上的差异。再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差异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3、同桌互读课文。

  调皮的词语也回到了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 ?这是一棵啥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小孩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小孩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那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啥,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啥?(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孩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小孩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强化对朗读办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办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么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么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么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啥?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 蚂蚁也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也一天, 一月也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也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啥?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七、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一)优点

  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训练扎实。整个课堂里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小孩琅琅的读书声,小孩在读中学会了生字的音,理解了词意,积累了词语;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到蚂蚁自信、勇敢、努力的品质,在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不足

  1、缺乏教师的范读

  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读书,这是很直接的导读方式。但是呢在本节课上当一个学生读不好白胡子老爷爷鼓励巨人的话时,我反复请不同的学生起来读,仍然没有读好,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范读,考虑到时间问题,为了完成后面的任务,我不再理会白胡子老爷爷鼓励巨人的话,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2、评价方式单一

  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但是呢整堂课只有教师的评价,根本没有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这样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

  1、强化范读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多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为学生的朗读提供榜样,也要在学生读不好的重点词句段上多为学生范读,引导学生切实读好课文,读出味道。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多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样评价自己和同学,学会发现同学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0

  一、出示蚂蚁图 揭题

  1、小蚂蚁给你啥印象?

  2、老师书写“蚂蚁”,你发现了啥?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只不一样的蚂蚁,《上天的蚂蚁》。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上天的蚂蚁。

  二、轻声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2、师指名读最后一段(当小孩们快读完课文的时候)

  3、反馈:

  出示词语:常常  试一试  终于  鼓励  自信

  魁伟的巨人   。。。。

  师:啥是魁伟?

  生:高大的、强壮的、有力气的

  师:现场谁是魁伟的?

  仰望  俯下 

  师: 你发现了啥?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反义词吗?

  出示所有读过的词语,齐读。

  三、老师板画“参天大树”

  师:这树是啥样的?课文中哪句花是说这棵树的,你能找出句子吗?

  出示: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云霄。

  师:这是一棵通天的大树,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去,他们的表现一样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巨人的表现。

  四、读二--七段

  学生找出:巨人在树下抬头仰望,脖子都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师:你听出了啥声音?

  生:他很想上天。。。。。

  师:他会说些啥呢?

  生: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你为啥那么读?

  生:没勇气,丧气。。

  练习: 巨人摇摇头,(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化解了学生读书时,“说”前面落掉“,”的情况,并进一步体会了巨人的胆小、易放弃的性格且丰富了小孩们的词汇,一举而多得)

  师:你读着,仿佛看到了巨人怎么样的表情?能用一个词送进句子中吗?

  生:看到的这样的巨人,你有啥话要说吗?

  师:文中的老人是怎么样鼓励的?

  “试一试吧!你身壮,也许能爬上去。”

  师:你能试一试鼓励一下巨人吗?

  练习:(   )鼓励(   ),试一试吧!(   )

  师:我们这样鼓励巨人,巨人也是怎么样做的?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生:巨人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

  师:小蚂蚁做了啥?找小蚂蚁的句子。

  生: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充满自信是啥意思?睡能充满自信地读一读。

  师:小蚂蚁,巨人都逃走了,你能行吗?

  生齐读:“我能行!”

  师:充满自信的小蚂蚁是怎么做的?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小蚂蚁不停地爬,春季到了,绵绵的细雨不停地下,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夏季到了,天气炎热,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秋季到了,树叶纷纷落下,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冬季到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四季情景的创设,调动小孩子的生活体验,反复地读教学的重点,小孩们不仅记住了这句话,

  掌握了技能,并形成了认识,可以说是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师:你在小蚂蚁的话中发现了啥?

  生:感叹号,用了“能”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小蚂蚁?

  生:充满自信的小蚂蚁

  师:仅仅只有自信吗?

  师:小蚂蚁,最后一定能爬到天上去,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小结:同时,我们也来分享一下:有志者 事竟成。

  反思:《课标》:低年级中应该以识字为重点,低年级的识字该怎样定位,汉字是一种文化,识字是扫除阅读教学的障碍的这种理念,是值得反思的。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蚂蚁能上天,是因为它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3、会认、会读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1、2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物,猜猜它是谁?

  小小的个子,褐黑的衣裳,尖细的手脚,它比大象有力气,天天爬来也爬去。

  2、学生猜谜,师板书“上天的蚂蚁”。

  3、生齐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啥?还想知道啥?

  二、初读课本,解决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预习的好的,就奖励他一个笑脸)。

  2、自由朗读课本,要是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3、检测生字的认读,开火车领读课后生字。

  4、检测生词的认读,开火车领读(出示小黑板)。

  6、同桌互读课文(读得好,送给他一个笑脸,读得不好,就帮帮他)。

  6、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错正音)。

  三、熟读课文,读中感悟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想上天?

  抽生回答(巨人和蚂蚁)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巨人很想上天?

  生交流:“巨人多么想到……啊,”可以看出巨人对上天的渴望。

  练习朗读,读出巨人对上天的渴望。

  3、面对这通天树,巨人开始行动了吗?(生自由发言)

  4、巨人放弃上天的原因是啥?

  (1)同桌讨论

  (2)抽生交流

  a、树高(在文中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树高的样子)

  b、没有勇气,没有信心(勾出描写巨人没有信心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巨人没有信心)

  5、分角色朗读课文1—7自然段。

  b、蚂蚁也想上天,面对这通天大树,小小的蚂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

  (2)抽生交流

  (3)抓住蚂蚁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其自信、努力的美好品质

  7、分角色朗读8—13自然段。

  8、同样是爬通天大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谁上天更容易些,为啥?

  生同桌讨论,抽生交流。

  9、蚂蚁能爬上天吗?它成功的原因是啥?

  (1)生自由发言

  (2)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蚂蚁的自信、顽强与执着,想象蚂蚁最后能获得成功。

  (3)是总结:

  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作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

  蚂蚁:有了目标,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我们要向小蚂蚁学习啥呢?

  向小蚂蚁学习,树立目标,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2、你有啥梦想,你怎么样像小蚂蚁那样去实现你的梦想。

  板书设计: (略)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2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小孩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2、 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认读词语

  2.  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啥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  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引出 : a. 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2. 今天老师教大家另一种读书办法——默读。出示幻灯:不用手指、嘴不出声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好习惯。

  b. 出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么样爬?在你说说这棵通天树就像是啥?(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句话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

  c. 出示: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 1 )巨人怎么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2)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来,我们读出通天树的高,谁愿意读,起立齐读。

  (二)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 “唉”,(叹了口气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结: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得有味道。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么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么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引读:  巨人后退两步,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3、 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啥?(连连告退)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巨人啊? (懦弱、怕吃苦)

  (三)蚂蚁的努力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也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件出示句子:

  “我能爬到天上去!”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句话。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啥?(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评价语言: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也一天, 一月也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也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啥?

  三、深化主题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配乐)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3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 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3自然段)指名回答: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最团结)

  三、讲解课文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生看图: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

  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出示课件

  b、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 生2:巨人。)

  你能说一说这是啥样的一个巨人吗?指名回答

  课文有两个词语形容了巨人的身体,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请用把这两个词语括起来。说明巨人的身体很高大,很强壮。

  巨人说了啥?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的话。

  出示小黑板:巨人的话

  指名读一读,你能读出巨人胆小怯懦的语气吗?

  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从书中画出来)

  (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你想对巨人说啥?指名回答

  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我们再往下看,有啥事情发生呢?

  c、指名分角色读8—13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蚂蚁

  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出示小黑板:蚂蚁说的话

  全班一起读一读。重点重复读最后一句话。

  d、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出示小黑板(对比)

  看到蚂蚁和巨人你想说啥?指名回答

  分角色朗读蚂蚁和巨人的话。(女生:蚂蚁    男生:巨人)

  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为啥?指名回答

  e、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啥?指名回答

  师:生活中会出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向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向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去战胜困难呢?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小孩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板画蚂蚁)。大家能喊出它的名字吗?(生齐答)板书蚂蚁。大家能告诉我这两个字都有啥旁吗?你知道蚂蚁的哪些知识?

  大家都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读课文,学生字。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阅读情况。

  1、指名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小孩做评委。(评价反馈)

  小评委们说的可真好。老师非常的高兴,就连课文中的生字宝贝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3、出示生字词,请生自由读。

  4、请小老师教读,集体纠错正音。

  5、开火车抽读词语。

  6、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指名回答)

  2、这是一棵啥树?你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指名说。

  这棵树可真高啊!白胡子老爷爷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谁?生大声齐说:巨人。师指导生朗读2~7自然,请生勾出巨人的所说所做,让生体会巨人想上天的强烈愿望。指名反馈。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展示读。生齐读。

  3、这个通天树的秘密让树边的小蚂蚁也听见了,小蚂蚁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指名反馈。

  4、同样是爬通天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相比,谁更容易上天呢?生自主发表看法,有理即可。请生圈出巨人和蚂蚁的外形(抓住文中对巨人与蚂蚁外形的描写,引导理解上天对于巨人来说更容易)。

  5、巨人和蚂蚁都想上天,然而最后却是蚂蚁取得了成功,这主要的原因是啥?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信心,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去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而小蚂蚁有了目标后就能充满自信的去努力,去坚持,最终将取得成功。

  四、总结

  小孩们,今天我们交了小蚂蚁这样一个好朋友,它教会了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不管遇到了怎么样的难题,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我们就一定能看到那雨后的阳光。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5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怎么样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进而达到教学效果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办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进而使学生积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小孩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进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办法怎样,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办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虚拟主机、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虚拟主机。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简介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啥?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呢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啥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啥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想跳出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那我们来读读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

  终于 俯下 鼓励 充满 自信

  仰酸了 好高哟 试一试

  抬头仰望 连连告退

  B: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课件出示)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课文中的谁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板书巨人,写大一点)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巨人是啥样的?男小孩们,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巨人的高大、强壮、有力。(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效果:老师来读一读,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边读边做手势。)全班再齐读。

  (渗透读词语想画面来理解词语的办法,让学生把枯燥的词语想象成生动的形象,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C:请看第三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很小很小。

  课文中谁很小很小?(板书蚂蚁,写小一点)女同学轻轻地读,读出蚂蚁的小。再轻一点,再慢一点。

  (利用课件,把描写巨人和蚂蚁的词语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用不同的字号,不同的颜色出现,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对比,鲜明地体现它们在身体上的差异。再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差异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3、同桌互读课文。

  调皮的词语也回到了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啥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小孩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小孩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那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啥,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啥?(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 “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孩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小孩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强化对朗读办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办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么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么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么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啥?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也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5、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也一天,一月也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也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啥?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6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简介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啥?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呢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 ,你有啥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啥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习识字办法,认读词语。

  a: 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也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 ?这是一棵啥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小孩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小孩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啥,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啥?(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 “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孩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小孩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强化对朗读办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办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么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么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么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啥?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啥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 蚂蚁也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也一天, 一月也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也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啥?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 ——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小孩的情感是小孩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怎样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小孩就是小孩,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小孩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小孩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小孩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小孩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小孩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小孩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小孩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小孩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像母亲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篇17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小孩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小孩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小孩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啥?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啥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够字规律,培养小孩对汉字的兴趣,为小孩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了有益的渗透。]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3、学习重点词语,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屏幕出示:云霄

  啥意思?看图理解。多媒体出示课本插图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鼓励身强力壮身材魁伟

  啥意思?出示图片(巨人)这就是“身材魁伟”,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再读:身强力壮身材魁伟

  自信(读)观察“信”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么样写好“信”字?

  左窄右宽

  在73页描一描,写一写。(学生练习写字)

  再看大屏幕,还有一个句子:“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自己读一读。指导读准“树干”。再读句子。

  接读课文。

  师: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爷爷巨人蚂蚁(板书)

  [识字教学有面有点,开始学生指认课本上生字表中的生字,是对生字的全面关注,后面多媒体学习是对重点词语的突破。特别在突破重点词语的过程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办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巨人图片,如仰望请学生做动作等等。小孩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理念。]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第1、2段。

  请看大屏幕出示通天树图片

  师:这是一棵啥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屏幕上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啥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课文就没有意思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读。

  [课堂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老师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词语“一直”的教学,小孩读懂了段,读懂了文,过程和办法在这里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学习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巨人怎么说?

  生:不行,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我可不敢爬。

  师:小孩们,这就叫“连连告退”。

  [善于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Lenovo补白,理解课文-----教师备课的工夫得一见。]

  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书。

  指名展示。

  学习8—13段

  师:小蚂蚁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小蚂蚁的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指导读蚂蚁的话,一句一句读出自信。

  “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你在哪儿?”

  “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你能行吗?”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请看大屏幕,师生对读。

  师:通过刚才读书,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蚂蚁?

  生:自信的小蚂蚁。

  生:坚强的小蚂蚁。

  生:勇敢的小蚂蚁。

  生:努力的小蚂蚁。

  师:(配乐)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也累也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呢他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对他的嘲笑,但是呢,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书,读重点句,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认识了一位自信、坚强、努力的小蚂蚁,再读书,你会有更丰富的感受。

  朗读全文(配乐)

  作业:小蚂蚁爬到天上去了吗?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续编下去,下节课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课后反思:

  近日上网浏览,看到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上,崔峦老师大会的发言中提出大赛组委会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用这样的标准来反思这堂课,自己觉得有所努力,教学以读为主,整个课堂里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小孩琅琅的读书声,小孩在读中积累词语,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以读来提升小孩的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但更有待提高,毕竟是自己打造的一节课,还需要大家的帮助,以期为大家奉献更精彩的课堂教学!

推荐站内搜索:江苏省教师编制考试、童年读后感300字、成人高考查询、英语六级考试查询、专升本报名入口官网2022、800字周记、家务日记、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四六级考试时间、陕西公务员考试时间、

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精选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4373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