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1

  一、课文悟读 

  既有“文心”(刘勰《文心雕龙》),也该有诗心,而且诗心更为玲珑剔透,更为纯洁无暇。读罢“诗三首”(冰心《纸船》、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闻一多《色彩》),似在余韵缭绕中见得诗人赤心的跳动。 

  这不正是诗心么? 

  1.诗人捧出一颗心。 

  因这一课书的编排,冰心、冯至、闻一多如约聚在了一起,似在情理之中。他们有共性的东西:至尊至纯至爱的性情。 

  于是,有《诗三首》。 

  吟诵中,在字符如乐音的跳荡间,眼前似乎浮现出这样的诗人形象:冰心,在波澜起伏的海岸边,放逐一只只手制的白纸船,带着反复吟咏、泪迹斑驳的思念。冯至,在细流潺潺、一路放歌的小河边,默默地出神,他也在想啥?闻一多,挥笔作画,豪放不羁,色彩点染处,难道仅是一片斑斓景色? 

  他们都很年轻,至少他们的心都很年轻。也只有年轻的心,才会如此多情善感! 

  2.是诗心也是爱心。 

  诗三首,都是至爱之作。 

  《纸船》遥寄的是漂泊异国的儿女对慈爱妈妈的深切思念。冰心赴海外求学,行前与弟弟与妈妈等家人告别时装出平平常常的样子,留给人轻松、淡漠的分别的印象。却不知随船而行,心情就沉重起来,才知道先前的平静是刻意伪装出来的。内心的情感潮流不可阻遏,它要奔泄而出,它要合着海浪,摇曳着白纸船儿,进入妈妈的梦境。这诗虽用轻俏的字眼,可是否也是内心深处强烈的呐喊呢?在妈妈面前未曾说出,而借诗句传达出来的一句话是:我爱你,妈妈! 

  《我是一条小河》通常被解作爱情诗。无心有意,一见钟情,环绕身侧,柔情似水,是一种浪漫的恋爱。也取碧绿的叶影儿和凄艳的花影儿,做成定情的礼物。难得有如此精巧、细致的爱意。这沉醉的爱,真如一条河! 

  《色彩》中,也是爱——“溺爱于我的生命”。爱生命,这是一个泛命题。这爱的价值何在?因为生命是饱含强烈色彩的。为多彩的生命而歌咏,正如雨后天穹,长虹飞架,不禁让人仰目喝彩。闻一多的生命之歌是多么强劲而冷峻! 

  是否能够这样理解:为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诗人的心在恋爱! 

  3.诗里不能做“爱的道白”。 

  我爱你!——若用词语,很实在的把心事和盘托出,这是浪漫的生活,而不是诗,虽然诗比生活更浪漫。诗意是隐曲在一重重意象中的。有许多的意思,一旦直白就乏味了。“荷花淀的女人们”想见自己男人,偏说不想见,这样的隐曲闪烁着鲜活的合情合理的人性美。诗更是求美的。冰心若絮言不止,说:“母亲我想你、我爱你、我受不了、我非要见你……”这还美吗?冰心这个人还能留给你美感吗? 

  那么,美感是怎么产生的呢? 

  冰心念母的纸船,驶进妈妈的梦境,除了可见诗人自己的痴情外,也能知道妈妈注定会做女儿的梦。两情相依,于是在梦里聚合了。多么甜美呀!有如此美好、善良心底的冰心,你能想成她是丑的吗? 

  同样的道理。冯至的恋爱被海浪击碎了。恋爱即使涣散了,余下的光、影、泡沫,一样含着美的意蕴。闻一多的生命里,尽管含有悲哀和死亡,但持平常心,坦然面对,这样一种孤傲俊拔的气质,尤其显得高贵华美!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诗人有敏感的心,有多情的种子孕育着,这心田里开出来的花,不管是啥颜色和风格,都一准儿用芬芳传达“恋爱”的心思。爱人,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一切都是可爱的! 

  二、亮点探究 

  1.纸船在风浪中是柔弱的,让它满载思念是不堪重负的。请你说明,这一只只小小的白纸船,在诗中起到了啥作用? 

  探究学习: 

  现实的海洋是难以逾越的,于是思念被现实无情地割断了。因此,注定了个人的情感是柔弱的,正和纸船的物象特征相吻合。 

  此外,一个女孩,寄情的方式,不像是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不像是郭沫若般视银河“浅浅”,“骑着牛儿来往”,这些都有男儿的张狂,相比来说,叠船放逐要文静得多,情感积郁得也更浓。这是从诗人个性角度来审视的。 

  再者,从纸船的物象内涵来看。纸船可以随波漂流,这爱有明确的指向,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克服距离,说明相见的心情迫切。白色是纯洁的颜色,与美好、纯洁的意象较为统一。 

  2.“我”是一条小河,携带着爱恋,却被大海无情地击碎了。怎么理解这大海? 

  探究学习: 

  “我”是一条小河,这小河的恋爱是浪漫的、憧憬的,就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寄托的希望。 

  希望总是美好的。然而大海是现实的。尽管“我”缱绻于希望的恋爱之中,但现实是真切的,虽然“无奈”,也要“流入”,于是“风也厉,浪也狂”——大海无情! 

  现实是无情的。所以按通常的解释,大海是要被谴责的,它是扼杀美的残暴的凶手。若联系当时现实来理解,冯至作此诗,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五四”激情刚过,余温犹在,可是现实的境况很让热血的青年感到失望。自己想做花冠、想做裙裳的愿望,都不能实现,自然惆怅、彷徨。 

  此外,就艺术通感而言,今人读这首诗,也会产生共鸣,因为每一个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被海淹没,在海流中飘荡,也正是许多人生活的切身感受。 

  3.通常我们理解生命的颜色都应该是美丽的,为啥闻一多的《色彩》中有“黑还要加我以死”,还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你怎么理解? 

  探究学习: 

  这首诗是哲理深厚的大气之作,不同于某些年轻人的激情张扬。他们只见得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那样的文章喊出的爱是浅薄的。本诗不避讳自然中的黑色,直面人生中的死亡,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态度。其实,如果一个人的生命长得没有尽头,可以尽情地挥霍岁月,那样的生命不乏味吗?生命中有终点,人才更为珍惜生命。 

  另外,同黑色可以被看作美一样,死亡也未必是一件恶事。关键是死得是否有价值。闻一多先生是不怕死的,因为他知道鲜血可以绽放最美丽的花朵。于是,他不满暴行,拍案而起,血洒民主大旗。《色彩》之言正和先生的实践是一致的。 

  三、选题设计 

  1.同样是选取“纸船”、“小河”、“色彩”等来写诗,然而作者不同、心境不同,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也会有些差别。请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阅读,分析鉴赏它们之间的异同。 

  研究办法: 

  查阅搜集相关资料,比较文字、意蕴等的区别。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运用,进行细致的分析;咀嚼,得到美的感悟。最后要完成一篇评论鉴赏类文章。在这一基础上,注意和同学交流,进而获得广泛的信息。 

  参读书目: 

  泰戈尔《纸船》; 

  余光中《乡愁》;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网上资料等。 

  2.你了解冰心“爱的哲学”吗?请查阅有关资料,并分析“爱的哲学”在冰心作品中是怎么样体现出来的? 

  研究办法: 

  先要阅读冰心作品,大致了解其创作状况,再查阅一些冰心研究的文献,对冰心的思想发展脉络有一定的认识后,将两者统一起来,完成一篇分析文章,类似研究性论文。成文后可以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寄给有关学术刊物。 

  参读书目: 

  《繁星》《春水》《斯人独憔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2

  《纸 船》 分  析

  冰 心  

  一、整体把握。

  1、诗的副标题是啥?意象是啥?

  2、诗的主题是啥?朗读时的感情应怎样?

  二、内容分析。

  1、第一节:写行动

  哪些词句表明诗人对妈妈的思念由来以久?

  2、第二节:写意愿

  (1)抛出的纸船去向怎样?怎样理解?

  (2)既然愿望不能实现,为何诗人“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3)诗人希望纸船流到啥地方去呢?

  3、第三节:写梦境

  (1)思念至深人们往往寄希冀于梦幻。具体说说诗人新奇瑰丽的想象。

  (2)为何诗人要妈妈“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呢?  

  4、此诗表达“母爱”的独特在何处?

  5、“纸船”的象征意义是啥?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3

  七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在语言运用、结构特点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篇诗歌的思想内涵,进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1、强化诵读体会意境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主题与技巧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文学常识学习。

  1、《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是《新月集》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小孩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2、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也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

  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xx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英国的莎士比亚一人。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本诗选自《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3、关于《新月集》:《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英文儿童散文诗集,也是他众多散文诗的第一本,共收录诗歌40首。出版于19xx年。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语言朴素,格调明快,譬喻瑰丽。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小孩的世界》、《开始》、《金色花》、《告别》、《纸船》等是《新月集》里有代表性的诗作。

  《新月集》洋溢着一种向往自由的浓烈情绪,折射着诗人童年时的种种梦想和憧憬。

  【自主学习】预习案

  (一)字词注音:

  泰(   )戈(  )尔  浮泛(   )刊载(   )满载(   )

  (二)词语解释:

  异地:

  仰望:

  游伴:

  子夜:

  浮泛:

  满载:

  【问题探究】

  1、人们常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一个可爱的儿童在小河边投放着一只只纸船,他把他的梦想都装在纸船里。

  2、“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我”期望啥?梦想啥?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希望这些黎明开的秀利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希望天上的船也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梦想我的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的浮泛前去;梦见睡仙坐在船里。

  3、诗人为啥要赞美这样的场景?

  赞美童心童趣。本诗正是以奇特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孤寂的儿童渴望被外界所了解的情怀和梦幻般的希望。而纸船正是这美好、纯洁的心灵的象征,作者创作这首时,正是表达对这种奇思妙想和童真童趣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阅读】

  1、“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目的是啥?

  我希望陌生的土地上有人会发现这些船,知道我是谁

  2、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小孩?

  答案示例: 是一个天真的小孩, "我"是一个天真的小孩,从"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 村名在纸船上" 可以看出, 大黑字" 用语质朴, 村名在纸船上" 可以看出, "大黑字" 用 用语质朴, 充分表现了 我" " 的天真稚气. 的天真稚气. 是一个执着的小孩, "我"是一个执着的小孩,从"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 溪中"可以看出, 溪中"可以看出, 每天"即天天如此,可见" 内心强烈的渴望, "每天"即天天如此,可见"我"内心强烈的渴望,渴望别人知道 "我"啊. 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小孩, 我投的纸船到水里, "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小孩,从"我投的纸船到水里,仰望 天空,看到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可以看出, 天空,看到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可以看出,把云朵想 象成"白帆" 新奇而也独特. 象成"白帆" 新奇而也独特. , 是一个善良的小孩, "我"是一个善良的小孩,从"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 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可以 看出,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 看出, 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得到纸船就可以 " 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 …

  3、末句“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梦”是怎么样的梦?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或许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或许 是渴望得到友情和承认,或许是 要给远方的人们带上祝福,或许 是企盼自己的人生之船在大风大 浪中平安度过。

  答案示例: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渴望得到友谊和别人的承认. 渴望得到友谊和别人的承认. 希望给远方的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的祝福. 希望给远方的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期盼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平平安安. 期盼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平平安安. ……

  4、你认为本诗要表达怎么样的主题?

  对于本诗的主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 通过对儿童奇思妙想的描绘,歌颂儿童纯洁的心灵 纯洁的心灵和天真 (1) 通过对儿童奇思妙想的描绘,歌颂儿童纯洁的心灵和天真 的童心,童趣. 的童心,童趣. 抒发儿童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之情. (2) 抒发儿童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之情.

  【学生疑惑】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4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dǎo(    )告  2.罗摩yǎn(    )那

  3.wàng(    )弃  4.pāo(    )下

  二、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_,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奖。

  2.《纸船》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当你沐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纸船——寄妈妈》中直接抒发对妈妈的爱的一节。

  三、阅读理解。

  (一)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    )(    )地在空中摇摆,也在新叶上跳舞,母亲,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小孩,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2.“母亲,你会认识我吗?”和“小孩,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啥意思?

  3.有同学认为,在母亲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母亲,这说明“我”是个坏小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二)

  对岸

  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母亲,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母亲,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母亲,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父亲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母亲,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现怎么样的思想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以?为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使用的修辞办法和作用是

  (    )

  a.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海天一色图。

  b.拟人,形象地描绘残阳如血,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起的波浪图。

  c.拟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光照长草白花的水墨画。

  (三)

  金色花

  (1)偶尔看到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啥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3)无论阴睛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怎样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啥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么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么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季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啥,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并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啥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啥说自己“浅薄庸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么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祷  2.衍  3.妄  4.抛

  二、1~3.略。 4.《纸船》最后一节

  三、(一)1.嘻嘻  匿“笑嘻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我”变成金色花后的开心和得意。“匿笑”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我”的调皮和狡黠。  2.第一个问句是“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在心里对母亲所说的话。作为小孩,他知道母亲深爱着自己,他希望虽然自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但母亲依然可以认识自己。但是呢,他也没有十足把握,所以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小孩对依恋和爱。第二个问句是母亲发现小孩不见时大声寻找时说的,表现出了母亲对小孩深切的爱和找寻不到时焦急的心情。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母亲左右,注视着母亲工作,在母亲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母亲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母亲。之所以在母亲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母亲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母亲。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小孩,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小孩。

  (二)1.第一节:“我”立志做船夫开拓新的世界。  第二节:“我”立志做船夫探索自然、改造自然。  第三节:“我”立志做船夫为村民服务,报答祖国妈妈养育之恩。  2.本诗表现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为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村民服务,报答养育自己的妈妈、祖国的深恩的思想感情。  3.不能。“对岸”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对岸,诗人立志从一名普通的船夫做起,甘愿把追求理想对岸的人先送到目的地,同时也实现自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过于直白,缺乏深意和内涵。  4.b  (三)1.(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外表丑陋但倔强。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外表美丽但娇弱。2.遗憾→厌恶→惊奇→赞叹  3.(1)因为仙人掌赖以生存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2)因为作者在仙人掌开花前曾经厌恶讥笑它丑陋的外表,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精神。4.(1)纵向:仙人掌开花前和开花后的对比。  (2)横向: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的对比。  5.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5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二、熟悉全诗  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  船

  ——寄妈妈

  冰  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大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妈妈,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人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三、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  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妈妈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明确:“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妈妈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妈妈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人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啥作用?

  明确: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啥作用?

  明确:纸船虽然漂不到妈妈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妈妈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妈妈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啥?诗中的纸船也象征着啥呢?

  明确: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妈妈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妈妈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6

  在设计《纸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朗诵感受体味诗中的感情;二是通过讨论分析,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三是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的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课堂环境——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让学生听、读,在读中悟,悟中读,进而让学生走进思念妈妈的美好感人的情感,让这种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进而引导激发学生不自觉地用情领悟情;再次以冰心的一封信叩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进而达到欣赏品味诗歌的目的,这是课堂的重点;最后由赏诗到写诗,这其实是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难点的跨越。其实,这种跨越并不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地拔高,当学生的情感被推波助澜,便会点燃创造的激情,即使文字略显稚嫩甚至不通,起码这一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第一次有了“诗”的真实感觉,谁也敢保证:十年后的诗坛上那颗璀璨之星,不是从这一次开始孕育的呢?所以我对《纸船》做了这样大胆的设计。 

  其实,我从始至终都努力让《纸船》成为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而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队《纸船》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和情感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的感情是如此朴素而通俗,平易而近人,没人会不理解这种感情,而因她也出自一位青年诗人,因此也并非十分完美。 

  一位教授曾说过:只有教师积极,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凭直觉找到了这个“共鸣点”,并找到了一种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很多,但其精髓应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当然,评改并不是要学生否定原作,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训,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善感多思、情感丰富。这种评改必须始终围绕诗的灵魂——情,让真情成为课堂的灵魂,用“情”引导学生评改分析文章,这样就不会失之偏颇。通过评改,让学生明白诗人为啥这样写,为啥用这个词,怎么样根据诗歌的需要来选词用句。进而让学生真正品味到诗歌语言的意韵和用词遣句的匠心,这也许比从正面分析效果会好得多。而在评改中,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对话,进而师生才能找到沟通交流的共鸣点,课堂的预计效果才能实现。 

  另外,在教授《纸船》时,我本着一贯的教学原则——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以最自然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在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形式时,我遵循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办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朗读和评改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进来,把握诗的内涵。 

  《纸船》这堂课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很好的实现,学生的表现极为积极积极,学生内在思维和Lenovo的潜质发挥得可以说是酣畅淋漓。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堂开始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感情,不用老师多讲解,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诗情,为下面进一步分析理解诗歌奠定了基础。 

  2、注重了诗歌“无诵不成诗”的特点,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得学生对诗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领悟。 

  3、通过诗歌评改,达到了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是怎么样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的这一目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接受得自然且积极,比起老师带动学生一字一句分析,效果好很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大胆的质疑、反思精神和思考分析能力。 

  4、通过仿写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诗人”。写诗本身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具有神秘的诱惑力,这一步本身就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加上前面的教学作基石,学生的仿写兴趣水到渠成,自然就特别高涨,他们竭尽自己的写作才华,让自己的第一首诗熠熠闪光。不管这些诗本身怎么样,学生的兴趣、积极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比啥都重要,这就是成功的。 

  5、在课堂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分子,参与到讨论中。虽然教师是课堂讨论的首席,但这个首席的位置完全可以置于台下,用自己的智慧调控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师生共同探究、互相学习的关系从中得以体现。 

  但这堂课结束后,总让我觉得有许多遗憾和不足。 

  1、《纸船》的整体意境有所冲淡。意境对于诗歌而言是魂,讲诗歌必须注重诗歌的意境。记得曾听寿光一老师的《乡愁》一课。这堂课,老师始终把“乡愁”之情自然地笼罩于整个课堂,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完全随同诗人沉浸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中,因而整个课堂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但《纸船》这一课,我总觉得缺少这一点,诗歌整体的意境好像有所破坏,被支离了,整个课堂缺少《纸船》整体感情的沐浴,冲淡了学生对《纸船》的整体感受。 

  2、作为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师应是智者,能从容地调控它。这一点,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才能真正上好课。 

  总之,诗歌怎么样教一直是我锲而不舍的探索目标,每一首诗歌采用何种尽乎完全适宜的办法教授,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纸船》这一堂课,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它的不足,我真的希望有关专家和同仁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我共同探讨,这是我最渴求的。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7

  沂南杨坡中学 高兴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朗读诗歌

  1.前提:扫除字词障碍

  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2.朗读诗歌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配乐仿读。

  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的办法是不同的。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小孩?”母亲不见了小孩,多么着急,一旦见了,也惊也喜,自然嗔怪小孩。这句应读出母亲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母亲。”小孩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母亲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母亲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小孩撒娇、调皮的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小孩的口吻来读。

  三、感悟诗歌

  1.教师导语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啥小孩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孩子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

  2.合作学习

  分组共同研讨下列问题(注: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①作者为啥把小孩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小孩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小孩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②小孩为啥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母亲知道? )

  (看小孩为母亲做了啥,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小孩总想为母亲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母亲工作,可以让母亲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母亲读书读到的地方。小孩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母亲夸奖,但求母亲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母亲。)

  ③为啥母亲见了面,说“你这坏小孩”?

  (上文说,母亲叫道:“小孩,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小孩,母亲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也惊也喜,自然嗔怪小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注重鼓励。

  四、拓展训练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如涓涓细流时时哺育着我们,现在请同学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尝试写诗,教导作指导,进行鼓励性评价。)

  五、课文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啥小孩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孩子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母亲嗅到花香,让母亲看书不伤眼睛。从小孩对妈妈的爱,可以想到妈妈对小孩的爱。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诵读的本文。

  六、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纸 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一朵金色花,表达了小孩对妈妈至真至纯的爱,一只小小的纸船也寄托了一个游子妈妈多么深沉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妈妈身边。一个独特的物象,寄托了诗人对妈妈不限的眷念之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情感的世界,感悟《纸船》

  二、朗读诗歌

  1.教师配乐范读。(有条件,可放录音。)

  2.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学生齐读、自由读。

  三、感悟诗歌

  1.导言: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妈妈的深情呼唤,是献给妈妈深情的歌。)

  2.合作学习

  ①为啥含泪,为啥悲哀?

  (一个人如果有初次离开妈妈远走他乡的感情体验,就能深切地理解这首小诗的感情。一直在妈妈身边,习以为常,感受钝化了。一旦远走,与妈妈远隔万水千山,想念母亲的滋味,最是难受。有这样的体验,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泪。)

  ②借纸船来抒情有啥好处?

  (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作者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妈妈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纸船也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妈妈那里,为啥还要不停地叠?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无以寄托对妈妈的思念之情,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妈妈的思念。)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Lenovo,有何特点?有啥作用?

  (这一想象新奇大胆,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深情的爱)

  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组内,组之间,以至全班进行交流,教师从旁参与,重在指导与进行鼓励性评价。

  四、再读诗歌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借物抒怀的办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也具体,既含蓄也深沉。诗歌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妈妈的绵长的思念相协调。请体会作者对妈妈深切的思念之情,诵读这首诗歌。

  五、拓展训练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妈妈的爱,请你也用诗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作业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作者邮箱: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8

  《纸船》教学案例 温州实验中学分校  朱彬茹  目标思路:  1、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能总结搜集办法。  2、在音乐辅助下,捕捉诗歌的感情基调,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  3、在反复诵读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味本诗对母爱的深情讴歌和诗歌的语言之美。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深入把握诗歌的意境之美。  教学设计: 预习内容:1、准备一张彩色的纸。    2、收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案例: 反思: 步骤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课前让大家准备了一张彩色的纸,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用这张纸来叠一艘小船,看谁最心灵手巧。 学生活动:叠纸船。 欣赏学生的手工作品。 教师活动: 叠纸船是我们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种游戏。叠好了之后,你们都会怎么做呢?……为啥把纸船放到水里?……我们怀着童年最朦胧的期盼,希望小小的纸船能将它们实现。诗人冰心也叠了一艘艘洁白的小纸船,希望它们载着一个女儿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思念漂向自己的妈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这首讴歌母爱的诗篇——《纸船》。 情景激趣,自然导入,在教学之初就要“创设吸引学生进行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步骤二:资料交流 教师活动:  首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冰心。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回去收集有关冰心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并请你说说你的资料是通过啥途径收集到的。(提示学生:在交流时应当选择你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宣读,可包括冰心的生平、性格、作品、风格等内容。) 学生活动:  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宣读简介,相互补充交流完整,并简介自己收集的途径。 教师活动:  同学们找到的资料都很有价值。通过这个环节你们能不能归纳一下收集资料一般有哪些办法?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一般可以通过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调查询问、平时有意识积累等办法来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教师活动:  今天我们是利用这些办法找到了关于作者的资料,以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办法收集到更多更广的信息。 查找资料是新课程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也是体现新课程“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拓宽语文学习领域,真正实现“大语文”观和现代教育信息化、能力化的一条途径。 步骤三:朗读感悟 教师活动:  记得中国台湾女诗人张秀亚在《诗与我》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诗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几行字迹,而是记录着弥漫于天地间的一种情绪。”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品读一下弥漫于《纸船》这首诗中的情绪。 学生活动:  一读诗歌——第一次集体轻声朗读;第二次在巴哈《布蓝登堡舞曲》(音乐特点:欢快跳跃)的背景音乐下自由朗读诗歌;第三次在马斯奈《沉思曲》(音乐特点:感伤舒缓)的背景音乐下自由朗读诗歌。 谈自己在三种不同情境下进行朗读的感受。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认为第三种情境比较适合《纸船》这首诗歌的意境。这首诗歌的整体气氛是抒情的,节奏是舒缓的。 教师活动:  马斯奈《沉思曲》是老师选择的背景音乐,我想每个同学自己心目中一定会有更适合这首诗歌的音乐。诗歌诗歌,一首好诗其实本身就是一首十分优美的歌曲。在适合的音乐伴奏下我们更能捕捉到诗歌带给我们的第一感受。配乐朗读不失为一种读诗的好办法。 教师活动:   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我们能否来说说作者通过这首抒情小诗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作者通过叠纸船的方式表达对妈妈深沉的爱和深切的思念。 教师活动:  你认为诗歌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对妈妈的这种感情?请你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试着读出其中的感情。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 然后阐述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朗读(教师点拨:这些词语或句子表达作者的感情特别强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可以运用朗读的技巧,把它们读成重音)。 在深入探讨了诗歌的感情之后,学生第二次集体朗读诗歌。 教师活动:  这次朗读大家与第一次集体朗读比较一下,有没有区别?为啥会有区别?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对两次朗读进行点评。 教师活动:  可见诗歌的感情就是诗歌的灵魂,要深入读懂读好一首诗歌光有适合的背景音乐 和熟练的朗读技巧还不行,最重要的是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  学生活动:小型诗歌朗诵会。 有自信有勇气的同学到讲台前来,配合背景音乐用话筒给大家朗诵这首诗。             在座同学是评委,对朗诵者进行点评。                听了同学们的范读之后,听一听  著名朗诵家丁建华朗诵的《纸船》。 谈一谈你觉得她哪些地方朗诵得比我们好,值得我们模仿? 配乐第三次集体朗读。 教师活动:  诗歌要用心灵来品读。不仅品其凝练的语言,更品其内在的情感。 诗歌的阅读本身就是非常感兴化和个性化的。怎么样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品读诗歌的浓浓气氛呢?我想音乐是极好的辅助背景,她本身就是一种最适合抒发情感的环境语言。所以第一次设计了没有背景的集体轻声朗读,是为了达到初次感知并与以下的两次集体朗读形成对比的目的;第二、第三次先后选择了欢快与舒缓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并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品味,重在突出学生的个人感悟。通过三次朗读,诗歌带给你的第一感觉已经伴随着音乐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学生很自然会感悟到诗歌的情感基调,并一以贯之在整个阅读中。设计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学生自我感悟”(《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理念。同时点明配乐朗读诗歌的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为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只是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的身份出现,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四人小组讨论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使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 “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学生在朗读能力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名家示范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请学生自己进行点评,对学生自身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机会,不仅培养了朗读能力,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口头表达的训练。 步骤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冰心叠了一只只的小纸船送给自己的妈妈,让她带去女儿的一片爱和思念。我们同学今天也叠了一艘艘的小纸船,你最想把你亲手叠的这只纸船送给谁呢?纸船也寄托着你怎么样的期盼、梦想、祝福……? 学生活动:  在背景音乐钢琴曲《致爱丽丝》的伴奏下,畅述自己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个环节既是对语文人文性的一种体现,也在结构上使课堂呈现出首尾呼应的整体感,并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虚拟主机,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要让语文成为真实的语文。 步骤五:研讨练习 这首诗歌借助纸船这一具体的形象抒发了对妈妈的爱。你能否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某种感情?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9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准备赴美留学。这位茹苦勤勉的学子、探索人生的作家,现在也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程的起点上了。她说:“为着人生,我曾自愿不住的挥着别泪,作此‘弱游’!……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所以不须伤感,我至爱的妈妈!凭着血与泪,我已推开了生命神秘的宫门。因着巨大的代价,我从此要领受人生,享乐人生。”冰心这次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去国“弱游”的目的是想以手执的金钥匙去更深地探掘文学的宝库,开启人生奥秘的宫门。但是呢,对这位女作家说来,她为这次游学所支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她的女性的纤柔敏锐的神经上要负荷不堪沉沉的重担——忍受着使她的灵魂为之颤栗的离别之苦。因此,在当时的冰心的散文和诗歌作品中抒写的离情别绪,为我们留下了描绘别离之苦的最细致真切、凄美情深的篇章。这个融乐和美的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姊弟之间,当面都作出“最自然”的强颜欢笑,个个都这般“自欺自慰,相欺相慰,无数的忍泪吞声……”只在偶然间听到弟弟和小孩子的悄悄对话:“我姊姊走了,我们家里,如同丢了一颗明珠一般!”爸爸背后的叹息,妈妈强忍的泪光,自己也借话别为名,与友人在外挨延时间,因为入门就感凄切,姊弟之间不敢默坐厮守,有时竟环着大莲花缸奔跑,彼此泼水为戏,以这种与年龄并不相称的狂欢,掩蔽内心的痛苦。总之,离别使这个家庭一切反常。“几个月来,我们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这一层纸。”但临到离别时,竟反常地装作无事人似的:“我竟微笑了!我说:‘走了!’向空发言似的,这语声也似是从空中来,入耳使我惊慑,我不看着任一个人,便掀开帘子出去。”“只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别,既不缠绵,也不悲壮,白担了这许多日子的心了!”冰心就是在久久过着这种“言不由衷”的日子境况下离别了家庭。那是1923年8月3日,她乘京浦车南下。直到火车慢慢开行,在车上翻阅《国语文学史》时,看到书页的空白处写着几个大字:“别忘了小小”,是她最小的弟弟冰季的笔迹,这才揭破了那一层薄纸,使她沉沉如死的心感到十分酸楚。

  冰心于8月5日抵达上海,略事小憩,于8月17日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她在《寄小读者·通讯七》中这样告诉亲爱的小孩子:

  8月17日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怎样的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放这庞然大物,载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而去!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8月21日游览了横滨。这短暂而也漫长的舟上生活使冰心日夜泛游在海的女神的怀抱中,她常常伫立栏旁,纵目眺览:海水“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的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孩子,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这粼粼的海波唤起了冰心童年的回忆,海潮声中,珍爱的童心和昔日的游伴都活跃在她的脑中心中。所以在船上冰心“竟完全回到孩子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这“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与“自然”巍然屹立于眼前,离乡背井的生活中独独将这三根支柱中的“母爱”给抽去了。缺少了这根重要的支柱,冰心感到整个灵魂发生了不能自制的倾侧,为了解脱这种苦恼的境界,哪怕是减轻万分之一的负荷也好,她在舟中写下了《惆怅》《纸船》等诗篇。冒雨游览横滨,再加上灵魂的无法平衡的倾斜,竟使她小病于舟中。她在《惆怅》中写道:

  梦里的妈妈

  来安慰病中的我,

  絮絮地温人的爱语——

  几次醒来,

  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海风压衾,

  明灯依然,

  我的心

  是怎样的惆怅——无着!

  《惆怅》是根据一个梦境铺叙写成:“那夜梦见妈妈来,摸我的前额,说,‘热得很,——吃几口药罢。’她手里端着药杯叫我喝。我看那药是黄色的水,一口气喝完了,梦中觉得是橘汁的味儿。醒来只听得圆窗外海风如吼,翻身也睡着了。第二天热便退尽。”这种思念妈妈成病,也因梦见妈妈得愈的境况凝成了诗篇,这些情切意绵的诗篇垒砌成一个临时的支架,替代这被抽去的梁柱,以保持这灵魂的平衡。《纸船——寄妈妈》也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诗的构思是将怀念妈妈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

  妈妈,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妈妈,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当然,冰心不仅以凄恻纤美的文字歌颂母爱,她也以一个航海家的爱女的身份,写她与海中的风浪搏战,并以胜利者的骄傲自豪地说:“海已证明了我确是爸爸的女儿。”在这些文字中也闪露出一名技击者“磨剑赴敌”的豪迈气概。在去国前,她爸爸曾对她说:“这番横渡太平洋,你若晕船,不配作我的女儿!”因此,当她听到风浪即将降临时,使她产生出一种“无名的喜悦”,像一位初出茅庐的自信的武士,跳上擂台,跃跃欲试其身手一般。当她看到同伴们在摇晃的海舟中反侧欹斜;掩口蹙然,面色无主,纷纷散去时,她的心神飞越,像一仗剑下龙宫赴宴一样,登上了船的最高层甲板,冰心说:“如同准备着去赴海的女神召请去对酌的一个夜宴;也如同磨剑赴敌,对手是一个闻名的健者,而自己却有几分胜利的把握。”这样的文字在她去国所写的篇章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格,在女性的妩媚中透出一派英气,与抒写母爱的文采略有差异而风格协和。

  (选自《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10

  《妈妈》《纸船》教学设想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朱红英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可是我们的学生每天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每天领受着母爱的恩泽却浑然不觉,不觉得妈妈为了他(她)流了多少汗,操了多少心,甚至掉了多少泪,觉得的只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却不知去为妈妈擦一把汗,倒一杯茶,甚至洗一回脚。

  针对这种现象,我设想以冰心的《妈妈》、《纸船》为依托,上一堂洋溢着母爱温情的课,激发学生去感受母爱,体验母爱,调动出内心深处对妈妈的那份依恋,同时回味反思自己怎样来回报妈妈,热爱妈妈。

  所以这堂课重点不在对诗歌语言、结构的机械分析,而在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并不拘泥于诗歌本身,让学生把目光投注于自身,投注于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去感悟,去体验,去反思。而在教学办法上,则不拘一格,听,说,读,写,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课文,来体味母爱。为了更好的营造气氛,选择阎维文的《妈妈》、毛阿敏的《烛光里的母亲》和满文军的《懂你》三首flash歌曲在合适的时候插入教学过程 ,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妈妈》《纸船》教案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朱红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办法: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三、课前准备

  影像资料、flash歌曲、图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播放影像资料《游子吟》)

  这是一个平凡妈妈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妈妈》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二)学习《妈妈》

  1、深情朗读

  (要求学生把握情感、节奏、语音、语调)

  2、温情揣摩

  诗中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学生揣摩、回答,教师指点、归纳并板书)

  3、激情体验

  (学生谈感受母爱的体验或讲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

  (播放flash歌曲:阎维文《妈妈》)

  (三)过渡:母爱是润物的春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正因为有如此深重的母爱,一旦离开妈妈,才会有对妈妈浓烈的思念。下面来看看《纸船》是怎样来表达一个女儿对妈妈的思念的。

  (四)学习《纸船》

  1、学生自学《纸船》,选择下列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

  可以读,读出一个女儿远离妈妈时的感情情:可以唱,选择歌颂或表现母爱的歌曲来表达你对诗歌的理解;可以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情景,讲讲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问,质疑诗中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写,写几句体现母爱的诗句或对妈妈说几句真情话。

  (歌曲示例:《烛光里的母亲》;

  写作示例:《写给妈妈》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却永远也驶不出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想起妈妈》

  想起妈妈

  晚霞里就升起了

  一缕灰白的炊烟

  它模仿妈妈绵长的爱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2、学生用自己选择的办法来表达、交流、体现自己对本诗的探究和理解

  3、小结:“我们也爱妈妈,却和妈妈爱我们不一样”,如果说《妈妈》这首诗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那么《纸船》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如果说《妈妈》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那么《纸船》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4、学生说说怎样来回报母爱

  (播放flash歌曲:满文军《懂你》)

  (五)结束语:(观察板书形式)妈妈是一座搭,永远以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小船,永远驶不出妈妈慈爱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母爱无价,人生苦短,孝心不能等待,同学们,好好珍惜母爱吧!

  (六)家庭作业 

  1、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

  妈妈 纸船

  深情朗读 读

  温情揣摩 唱

  激情体验 讲

  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 问

  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写

  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

  表达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妈妈》《纸船》教后记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朱红英

  冰心的小诗意蕴隽永,语言清丽,风格细腻明丽。《妈妈》和《纸船》是两首洋溢着母爱亲情的抒情短诗,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在诗歌本身的学习上学生几乎没有障碍,一些问题也提得比较有价值,如“诗人明知道纸船流不到妈妈那里为啥还要不停地叠?”和“怎么样来理解诗中的悲哀?”等,而这些问题也能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解决。教学过程 中由于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恰到好处地播放了一些“母爱”歌曲,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勾起了他们对母爱的感念,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片母爱的亲情海洋里,学生们畅所欲言,有些学生眼里闪烁着泪光,有的甚至哽咽着回味妈妈对自己的爱,诉说自己曾经不经意的点点滴滴,并带着愧疚,带着真情,感谢妈妈;带着恳切,带着激情,要回报妈妈。

  这是一堂语文课,但这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11

  教学目标 :

  1、学习 《纸船》,朗读全诗,注意节奏。

  2、分析、讲解全诗的内容。

  3、体会诗人对妈妈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请一位同学谈谈最近的感受或见闻。

  2、请一位中等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怎样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作者简介,导入  新课:(3分钟)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三、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船

  ——寄妈妈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妈妈,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四、分析、解读全诗。(目标2)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妈妈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明确:"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妈妈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妈妈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

  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啥作用?

  明确: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啥作用?

  明确:纸船虽然漂不到妈妈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妈妈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妈妈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啥?诗中的纸船也象征着啥呢?(目标3)

  明确: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妈妈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妈妈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五、背诵比赛。

  六、布置作业 :

  1、朗诵这首诗。(A)

  2、完成课后练习题。(B)

  3、《掌握语文》。(C)

  七、说课精要: 适当简介Lenovo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Lenovo和想象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要以此强化朗读指导。

  八、教学后记。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12

  目标思路:

  1、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能总结搜集办法。

  2、在音乐辅助下,捕捉诗歌的感情基调,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

  3、在反复诵读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味本诗对母爱的深情讴歌和诗歌的语言之美。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深入把握诗歌的意境之美。

  教学设计:

  预习内容:1、准备一张彩色的纸。

  2、收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案例: 反思:

  步骤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课前让大家准备了一张彩色的纸,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用这张纸来叠一艘小船,看谁最心灵手巧。

  学生活动:叠纸船。

  欣赏学生的手工作品。

  教师活动:叠纸船是我们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种游戏。叠好了之后,你们都会怎么做呢?……为啥把纸船放到水里?……我们怀着童年最朦胧的期盼,希望小小的纸船能将它们实现。诗人冰心也叠了一艘艘洁白的小纸船,希望它们载着一个女儿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思念漂向自己的妈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这首讴歌母爱的诗篇——《纸船》。 情景激趣,自然导入,在教学之初就要“创设吸引学生进行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

  步骤二:资料交流

  教师活动:首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冰心。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回去收集有关冰心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并请你说说你的资料是通过啥途径收集到的。(提示学生:在交流时应当选择你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宣读,可包括冰心的生平、性格、作品、风格等内容。)

  学生活动: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宣读简介,相互补充交流完整,并简介自己收集的途径。

  教师活动:同学们找到的资料都很有价值。通过这个环节你们能不能归纳一下收集资料一般有哪些办法?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一般可以通过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调查询问、平时有意识积累等办法来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是利用这些办法找到了关于作者的资料,以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办法收集到更多更广的信息。 查找资料是新课程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也是体现新课程“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拓宽语文学习领域,真正实现“大语文”观和现代教育信息化、能力化的一条途径。

  步骤三:朗读感悟

  教师活动:记得中国台湾女诗人张秀亚在《诗与我》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诗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几行字迹,而是记录着弥漫于天地间的一种情绪。”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品读一下弥漫于《纸船》这首诗中的情绪。

  学生活动:一读诗歌——第一次集体轻声朗读;第二次在巴哈《布蓝登堡舞曲》(音乐特点:欢快跳跃)的背景音乐下自由朗读诗歌;第三次在马斯奈《沉思曲》(音乐特点:感伤舒缓)的背景音乐下自由朗读诗歌。

  谈自己在三种不同情境下进行朗读的感受。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认为第三种情境比较适合《纸船》这首诗歌的意境。这首诗歌的整体气氛是抒情的,节奏是舒缓的。

  教师活动:马斯奈《沉思曲》是老师选择的背景音乐,我想每个同学自己心目中一定会有更适合这首诗歌的音乐。诗歌诗歌,一首好诗其实本身就是一首十分优美的歌曲。在适合的音乐伴奏下我们更能捕捉到诗歌带给我们的第一感受。配乐朗读不失为一种读诗的好办法。

  教师活动: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我们能否来说说作者通过这首抒情小诗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作者通过叠纸船的方式表达对妈妈深沉的爱和深切的思念。

  教师活动:你认为诗歌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对妈妈的这种感情?请你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试着读出其中的感情。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

  然后阐述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朗读(教师点拨:这些词语或句子表达作者的感情特别强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可以运用朗读的技巧,把它们读成重音)。

  在深入探讨了诗歌的感情之后,学生第二次集体朗读诗歌。

  教师活动:这次朗读大家与第一次集体朗读比较一下,有没有区别?为啥会有区别?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对两次朗读进行点评。

  教师活动:可见诗歌的感情就是诗歌的灵魂,要深入读懂读好一首诗歌光有适合的背景音乐

  和熟练的朗读技巧还不行,最重要的是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

  学生活动:小型诗歌朗诵会。

  有自信有勇气的同学到讲台前来,配合背景音乐用话筒给大家朗诵这首诗。

  在座同学是评委,对朗诵者进行点评。

  听了同学们的范读之后,听一听

  著名朗诵家丁建华朗诵的《纸船》。

  谈一谈你觉得她哪些地方朗诵得比我们好,值得我们模仿?

  配乐第三次集体朗读。

  教师活动:诗歌要用心灵来品读。不仅品其凝练的语言,更品其内在的情感。 诗歌的阅读本身就是非常感兴化和个性化的。怎么样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品读诗歌的浓浓气氛呢?我想音乐是极好的辅助背景,她本身就是一种最适合抒发情感的环境语言。所以第一次设计了没有背景的集体轻声朗读,是为了达到初次感知并与以下的两次集体朗读形成对比的目的;第二、第三次先后选择了欢快与舒缓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并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品味,重在突出学生的个人感悟。通过三次朗读,诗歌带给你的第一感觉已经伴随着音乐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学生很自然会感悟到诗歌的情感基调,并一以贯之在整个阅读中。设计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学生自我感悟”(《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理念。同时点明配乐朗读诗歌的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为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只是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的身份出现,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四人小组讨论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使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

  “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学生在朗读能力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名家示范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请学生自己进行点评,对学生自身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机会,不仅培养了朗读能力,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口头表达的训练。

  步骤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冰心叠了一只只的小纸船送给自己的妈妈,让她带去女儿的一片爱和思念。我们同学今天也叠了一艘艘的小纸船,你最想把你亲手叠的这只纸船送给谁呢?纸船也寄托着你怎么样的期盼、梦想、祝福……?

  学生活动:在背景音乐钢琴曲《致爱丽丝》的伴奏下,畅述自己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个环节既是对语文人文性的一种体现,也在结构上使课堂呈现出首尾呼应的整体感,并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虚拟主机,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要让语文成为真实的语文。

  步骤五:研讨练习

  这首诗歌借助纸船这一具体的形象抒发了对妈妈的爱。你能否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某种感情?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13

  【授课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

  1.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2. 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读出画面、读写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情

  师: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妈妈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妈妈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妈妈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妈妈那颗血淋淋的心。

  如果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真实的: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妈妈,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小孩吸吮鲜血来延续小孩的生命。一位妈妈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小孩,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小孩的手……。

  同学们,不知你在听到这些故事和报道时,你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你Lenovo到了啥?请用一句话或一句诗加以表达。

  生1:母爱是最伟大的。(生含泪)

  生2:让我Lenovo到了一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班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声齐背)

  (评点:由真情故事导入,营造课堂气氛,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热爱妈妈的情感。)

  师: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小孩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世上没有一个妈妈不知道自己小孩的生日,可是作为小孩的你,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呢?(两三个学生举手。)

  师:有没有说过:母亲,我爱你!(无一人举手。)

  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妈妈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相信在这节课后,大家定会有所触动并有所行动。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妈妈倾情对话。请大家翻开书的131面,放声朗读《纸船》。

  (评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自然引入诗歌殿堂。)

  二、美教美读──入情

  1. 读懂诗意

  (生初读课文。)

  师:通过初读,你读懂了啥?

  生1:这是一个游子对妈妈的思念。

  师:从哪里看出的?请再读。

  生2:结尾“1923年8月27日太平洋舟中”,表明这是一曲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妈妈深情的呼唤。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善于结合写作背景来体味诗人的情感。那么诗人是用啥具体意象来抒写对妈妈浓浓的思念的呢?

  生3:纸船。

  (评点: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读懂诗意是基础。)

  2. 读出诗情

  师:诗人对妈妈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还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妈妈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

  生4:“从来不肯”“总是”“仍是”“总希望”这些词语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妈妈的执著思念。

  生5:“至爱”、“含着泪”、“爱和悲哀”这些词语更是直接将诗人对妈妈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师:你认为怎么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

  (生互读。)

  生6:要注意重音。

  师:你能否结合例句给大家作一个示范?

  生6: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7:他读出了重音。但我觉得读时语速还应再慢些、舒缓些,这样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到诗人对妈妈的浓浓的思念。

  师:想不想试试,体会一下?

  生7: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响起掌声)

  师:诗歌,读准了节奏就读懂了诗意。要读出诗情,你觉得还应注意啥?

  生8: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想像自己就是诗人,进入诗的意境,读得深情、低沉。

  (评点: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朗读体验代替了教师的架空分析;诗歌以读为本。)

  师: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诗,就是要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来朗读诗歌。那么如果请你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择怎么样的乐曲或怎么样的旋律?

  生9:舒缓、低沉的,如《二泉映月》。

  生10:我觉得《回家》好,因为这首曲子正好与对妈妈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师:我这里有三首乐曲,《二泉映月》《回家》《病中吟》。请你选择其中一首来配乐朗诵,表现诗的情感。

  生11:我也选择《回家》来配乐朗诵。(生的朗读获得了全场掌声。)

  (评点:伴着舒缓的音乐,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让人沉浸于浓浓的诗情之中。)

  3. 读出画意

  师:听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听时,请你发挥想像,结合自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将当时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

  生12: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妈妈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妈妈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妈妈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我妈妈的梦中吗?(掌声)

  (评点:师生同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激发想像,创造性地再现诗歌的画面。语文是美好的。对话,使得语文阅读更神奇更美妙!你用心灵去阅读,就能走进文章的境界中去,就能读出文章的情趣和韵味,就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逐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读者用心灵与作者、文章进行富有诗意的一种个性化的对话过程。)

  4. 读写创新

  师:大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不由地也想起了冰心的一个小故事!冰心小时曾问她的妈妈:“你为啥那么爱我?”妈妈回答说“不为啥,因为你是我的女儿!”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所以父母就得为我们操心劳苦!我是妈妈的女儿,也是女儿的妈妈,读了这首诗后我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我对“母爱”的感受。

  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其实能寄托“母爱”的也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妈妈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

  上学后,母爱   ,   ,   。

  (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开始讨论。)

  (评点:师生同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阅读既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间平等的对话。)

  生13: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

  深夜里,母爱渗在被子里,盖着它,暖烘烘。(全场掌声。)

  生14:饥饿时,母爱浸在饭菜里,嚼着它,美滋滋。

  干渴时,母爱冲在牛奶里,啜着它,热呼呼。

  上学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切切。(雷鸣般的掌声。)

  生15:求学时,母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热辣辣。(一阵笑声,长时间的掌声)

  生16:上学后,母爱嵌在灯光下,看着它,心酸酸。

  离家后,母爱镶在相框里,望着它,泪潸潸。(很多老师和同学感动得双眼湿润。长时间的掌声。)

  师: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

  (评点:任何文章,没有阅读者的阅读,只是一个没完成的文章。正如易卜生的一句话:不仅作家在创作,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富有诗意的个性化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

  三、自由选读──怡情

  师:刚才我们读了诗、品了诗、讲了诗、还写了诗。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下面请大家自由分组合作学习,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或最适合你的学习方式来自读“母爱”主题的诗歌,可选择自己平时积累或搜集到的诗歌,也可在老师提供的诗歌中去选读。

  读 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讲 可以讲一讲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诗中的画面,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问 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请求帮助解答。

  写 喜欢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

  唱 喜欢唱歌的同学,可唱一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吻》《烛光里的母亲》)

  画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做 心灵手巧的你也可折一只纸船、一只千纸鹤送给妈妈,写上你最想说的话。

  1

  妈妈呵!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

  妈妈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3

  妈妈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而使她终于沉默。

  妈妈啊!

  你是那春光吗?

  (生自由选读,情绪格外饱满。)

  (评点:始终以学生为本,通过自由选读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达到怡情目的。)

  生1:我们这一组选择的是朗读、创作、折叠千纸鹤等学习方式。先由我给大家朗读第四首诗。

  (生朗读。)然后请我们这一组的小诗人来朗诵她自己写的一首诗。

  生2:(朗诵)妈妈啊,妈妈,

  我是禾苗,你是雨露,

  没有你,我怎得到滋润?

  妈妈啊,妈妈,

  我是河流,你是堤坝,

  没有你,我将流向何方?

  (全场掌声)

  师:不愧为我班的小诗人,与妈妈的对话令人感动。那位同学的千纸鹤上面写的是啥?能告诉我们吗?

  生3:母亲,我爱你!母亲,我想回家。(男生哽咽)

  师: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还有许多小组有不少的话想对妈妈说,好!

  (评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首诗激起了该校住读生的强烈共鸣,与妈妈倾情对话。)

  生4:我们这一组除了朗读、写诗外,还有画画、折叠纸船。下面就是我们集体写的一首诗:

  爱是啥

  春季说,

  爱是一滴甘露晶莹,

  在绿叶的清晨。

  小草说,

  爱是宽厚的沃土,

  思恋在上面发芽生长。

  风筝说,

  爱是延伸到蓝天的云间,

  那凝望的一双双眼睛。

  孩子说,

  爱就是两个字,

  那就是妈妈啊。

  (长时间的掌声)

  (评点:学生不可低估!透过画、透过纸船、透过诗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师:是啊,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妈妈的呼唤!妈妈,就是爱的化身。

  生5:我们这组还唱了《母亲教给我一只歌》。同时我们也写了一首诗:

  妈妈

  如果我是一棵草,

  您便是一片土;

  如果我是一滴水,

  您便是一片云;

  如果我是一片叶,

  您便是一棵树。

  白云因蓝天的衬托而美丽,

  动物因自然的呵护而生存,

  而我,因有您的爱而前进。

  (评点:一旦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想像思维,便点燃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心灵,与诗人、与文本、与学习伙伴展开富有诗意的对话,进入诗与我交融的诗化境界,便能自由地在诗人创造的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宇宙里翱翔!)

  四、课后阅读──动情

  师:慈母情,是妈妈对怀中幼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幼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母亲,我爱你!让我们将手中的千纸鹤、纸飞机载着对妈妈的爱放飞吧!

  生(齐说):母亲,我爱你!(同学们纷纷把千纸鹤、纸飞机、爱心、纸船等投向讲台以及听课的老师们。)

  (评点:诗传情。激情—入情—怡情—动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情绪饱满!)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 篇14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也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妈妈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妈妈,甚至因思念妈妈而得病,也因在梦中得见妈妈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妈妈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啥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进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妈妈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妈妈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啥要让妈妈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办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妈妈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妈妈的爱和因远离妈妈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妈妈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妈妈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办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也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妈妈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推荐站内搜索:四川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查分、电大专升本、什么即景作文500字日记大全100字、包头人事考试网、观看焦裕禄心得体会、周记100字大全、作文网 小学400字、国家公务员准考证、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备课笔记(通用14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4384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