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认识人物对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一,导入: 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石头有关.题目:"石头书",请大家齐读课题,读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们想到了啥 生答:(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2)石头书有多重啊 (4)石头书上有啥内容 (5)石头书有啥作用啊 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里一下子能闪现出这么多的问题,真好,那么就让我们轻轻的打开书,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过渡: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石头书的.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要求.(投影)

  2,检查词语自学情况,学生自由读课文. (1)快速认读生字(生字卡片)(2)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检查读书自学情况. (1)学生分段朗读 (2)师生分句对读 (3)男女生分节对读

  过渡: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到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啥.那他们都看到了哪些呢

  4,默读课文,川川和磊磊读懂了叔叔的话了吗 啥 从哪里可以看出 他们从叔叔哪儿学到了啥

  5,小结.你们知道啥是化石吗 教师解释啥是化石.(课件)

  三,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书里有很多知识,里面既有字,还有画,那这些字啊,画啊是怎么形成的,石头书里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将下节课来学习.

  四,钢笔字指导1,指导写法. 2,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画(化石):树叶,贝壳,小鱼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石头书中的学问,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有趣的课文——石头书。我们读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来检查小孩子上堂课的学习情况。

  出示:课文主要写了川川、磊磊通过 ,

  了解 。

  指名生回答。

  教师小结:那么“石头书”中到底有哪些学问呢?今天我们就和川川、磊磊一起来“刨根问底”,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看谁从“石头书”中“刨”到的知识最多。

  二、学习课文,了解“石头书”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石头中有些啥学问?可以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表扬有些同学会读书,一时不懂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边读边动笔)

  2、刚才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把你从文中“刨”到的知识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同学在说时我们要边听边思考,有补充或不同的看法,等同学说完再谈自己的想法。

  3、通过和小组内同学的交流,我想现在大家对课文的了解就更多了。现在你愿意把“刨”到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4、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 石头上有字。生答师相机板书:雨痕波痕 矿物

  “矿物”指啥?省略号表示啥?

  出示幻灯片(3)请同学们看雨痕、波痕、矿物图片,了解这些字只有勘探队员才认识。

  (2)石头书上有画。生答师相机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

  出示幻灯片(4)请同学看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这些都是化石,图纹清晰,保存得十分完整。

  出示幻灯片(5)老师还为小孩子准备了一些别的化石,请同学们欣赏各种各样的化石,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化石,你们想知道些啥吗?(这么多化石哪儿来的呢?上面的画也能说明啥呢?……)

  (3)出示幻灯片(9):“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也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也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

  a、勘探队员是根据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

  师小结:勘探队员根据石头上的字、画推测到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密林、后来变成大海。

  b、了解化石的形成。(有些动物或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了起来,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后,这些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就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d、指名生有感情读这段文字。

  (4)读懂了石头书还有啥用呢?(找矿、了解人类的发展、生物的进化……)

  师小结:今天我们和川川、磊磊一起“刨根问底”,了解到石头书上的学问可真不少。5、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班哪些同学特别喜欢刨根问低,就请你们读川川、磊磊的话,爱解决问题的同学就读勘探队员的话。

  三、总结深化 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引导:学到这里,老师也想和川川、磊磊一样来“刨根问低”——

  2、川川、磊磊怎么会“刨”到这么多学问?(善于观察 充满好奇 不懂就问)

  3、勘探队员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知识?(知识丰富、观察仔细、研究投入)引导学生联系“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这啥。”理解。

  4、教师小结:这样看来,不仅石头是一本书,勘探队员也是一本书,川川、磊磊也是一本书啊!小孩子你们同意吗?

  5、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生活处处皆学问”。

  四、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延伸

  1、今天小孩子学得这样认真,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这块石头采自水蜜桃之乡——无锡阳山,阳山水蜜桃驰名中外,特别好吃,据说这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孩子有兴趣读一读这本书吗?

  2、老师向大家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浏览

  友情链接:

  “中国科普博览”、“中国化石”、《中国化石》图书网站。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3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 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啥想法?

  二、初读指导:

  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啥,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简介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啥?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

  1 练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⒈朗读课文3、4自然段。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啥,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啥?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啥感到很奇怪?

  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⒉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思考:勘探叔叔夫人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啥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啥"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啥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啥?画指的是啥?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啥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啥意思?这个词说明了啥?这本书究竟有啥用?只是根据啥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为啥高兴?为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么样理解?

  ⒋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⒈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

  练习朗读课文。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啥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

  一、揭题,质疑

  1、揭题。

  2、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孩子川川、磊磊看到一位叔叔正看着一块大石头,这位叔叔还说他在——(生:读书)他读的是啥书呀?(石头书)为啥要读这石头书呢?请大家来读读这一句话。

  3、质疑。

  (1) 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2) 指名读句子。

  (3) 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啥问题要问吗?(生提问,师归纳)

  (4) 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解决“石头能做成书吗”。

  (1) 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这一段,看谁能自己解决。(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2) 学生交流。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书。(把课题改成“石头 书”)

  (3) 激趣:可是这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们看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等,它们都有啥特点?(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师拿起一块石头)可是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帮助老师解答吗?

  2、解决“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1) 教给学生读书办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办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自然段的理由。

  (2) 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后同桌讨论。

  (3) 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请交流的同学读读这一段,并让他说说石头哪儿像书。(师板书:一层一层)

  ② 句子训练。

  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啥,最后指导朗读。

  ③ 说话训练。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 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啥,最后欣赏矿物(演示课件)。

  ④ 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

  ⑤ 师生对读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②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啥。(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演示课件,欣赏化石。

  ④ 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啥像书。

  ⑤ 分男女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想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啥,用直线划出来。

  ② 交流,板书:告诉我们……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也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也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联系上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啥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师生对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结。

  再次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让学生说说石头书里究竟有哪些学问,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 (“读”是指探索、研究)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谈话

  四、课外延伸

  你们见过哪些石头?它们是啥样的?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5

  《石头书》教学反思

  合肥市卫岗中心小学  刘素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石头书》是一篇科普文,这类文章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本文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

  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见过的书说说。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啥作用……此时小孩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眼里是对新知的强烈渴求。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小孩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从文中将答案找出来,整体把握课文。

  因为是第一课时,生字词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课里有一个“壳”字是多音字,我便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学习课文内容我以六次对话为中心,将石头书与现在的书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解石头书的字这一部分时,重点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图片对雨痕、波痕以及矿石有直观的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找找,给学生观察思考的虚拟主机,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啥石头像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啥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还有在讲授“矿物”时,对于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让学生想象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同时通过矿石色彩繁多的特点,让学生说出描写颜色的四字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关键是朗读的处理,现在的小孩已经是三年级了,朗读已经学了2年,但是呢对于这篇全是对话的课文,还是接触的很少,所以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非常关键。在课堂中,我注意了这个问题,要求小孩先找到提示语,看看提示语中有没有语气的指导,如果有,只要读出这种语气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那就再看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特殊的符号,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读出相应的语气就行了。小孩们做得还不错。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因为是第一课时,生字词教学还不扎实,我在处理教学语言时,以后还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语言。对于整篇课文读还是不够,这也提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更要精练化,对于学生的预设还要更详细全面。

  执教《石头书》有感

  合肥市64中学宇红燕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包河区青年教师课堂评比,我是既兴奋也害怕,兴奋的是自己将会和区里经过层层选拔挑出的精英们同台竞技,这可是一次难得学习机会,但同时也觉得压力很大,深怕技不如人,在评委专家和众多的同仁面前有失脸面。

  在这次活动中,我借三(4)班上了《石头书》这一课,本没教过三年级,也是借班上课,对教材对学生这两大元素,更多了一分陌生感。为此,利用一天短暂的时间,我细读教材并请教同事,制定自己上课的教案课件。

  《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小孩子与勘探队员的对话,简介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石头就像一本书,里面蕴含着许多学问,并赞扬了这两个小孩子爱“刨根究底”的科学探索精神。本文课题比较有趣,所以我从课题入手,先板书“书”字,提出问题:谁见过书的?学生大笑:书谁没见过?紧接着提出疑问:“谁见过这种书?”同时板书“石头”二字,学生们纷纷迷惑摇头,我问:“你看到这题目,有啥想知道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顿时被吸引上来了,有了仔细读课文的欲望,这时候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效果很好。初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读,我仔细地听,学生读到错误的地方,立刻停下,正音,让其再读,还读不好,请其他同学帮忙纠正后再让他读,正确了,大大表扬他一下,之后引导全班学生齐读。这样做,比在学生读之前先把要注意的地方拎出来练习效果更好,每个学生都明确地知道了哪里难读,应该怎么读,与上下文怎么衔接更好。另一方面,读得不太好的学生在老师不厌其烦的反复指导下终于成功,获得了一种胜利的体验,有了成就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我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1、这节课课堂纪律不够好,应当在课前采取措施整顿好纪律。2、教学时,课件要讲究配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观看图片时,欠缺合理性。在讲授“石头书上的字”时,我没有处理好,忽略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比如,对于矿物的教学,只是出示了图片,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时应该让学生通过看图再说一说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

  通过这次课堂,我想如果我每堂课都以这个态度去备课去反思,也许我的教学效果很快就会提高,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下工夫去研究课堂、学生以及教材!

  洗尽铅华,尽显淳朴——《石头书》 赛后反思

  工大附中  唐礼芳

  秋高气爽,带着对收获的期盼迎来了包河区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大赛要求上第一课时,令我们很多参赛选手始料不及。早就习惯在第二课时,展示自己的各项本领:或是巧设问题,合作探究;或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绝美的情境;或是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与作者对话······却,不知道第一课时应该是怎么一个上法。

  周三上午八点左右,在忐忑中接收到课题:《石头书》,这是一篇典型的科技小品文,通过两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孩子:川川和磊磊与勘探员叔叔之间的一段对话,让同学们了解了石头书的有关知识,继而培养学生爱提问,爱钻研的精神。众所周知,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就是扫除障碍,为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做好准备。而扫除障碍,无非就是两项:第一:解决这课的生字词。绿色通道里的生字要求会读会认,田字格里的生字不仅要求会读、会认,而且要求会写。第二,能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可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这课中的生字非常多,绿色通道里的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加起来有二十几个,如果全部教学,一则学生会感到枯燥,二则整节课时间都不一定够用。其次,每班读书情况不一样,怎么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的读书,快速达到读通读顺读准确的要求呢?最后,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这是一节需要拿出去参赛的课,就这样学字读课文,会不会毫无特色呢?第一课时要不要更多元一些,才能吸引评委老师的眼球呢?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同样也困扰着教研组里的每一位老师。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反复的思考,最终决定,我们就把一节最通常,但却最好用的家常课推出去。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让学生踏踏实实的学到些知识。决定一下,思路就通畅了。为了防止单调的读书和认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在这课设计时,我巧妙的将学习生字融入课文的三遍朗读中,并让学生的每一遍读书都不空读,每一遍朗读学生都有要求完成的任务。第一遍朗读:让学生边读边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用大屏幕打出朗读要求:1、请同学们先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2、读准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字音,遇到读不准的,请多读几遍。3、能够读通读顺句子,注意断句和停顿。在学生自由读的时候,老师不断给同学们提供帮助。这样,第一遍读完以后,许多同学已经可以会读会认一些字了。第二 遍朗读:请个别同学分段朗读,找出具有典型性的问题,集体纠正。在这个过程中,我教学了一个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容易自学的生字:壳。第三遍朗读:让学生们跟着朗读带自我检查。通过三遍朗读,学生基本达到了朗读要求:能读通读顺读准确句子,文中的生字基本都会读会认了。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小孩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第二课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呢,这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生字的教学太少,如果能更多的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生字进行教学的话,这课会更加扎实。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17、石头书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了解石头书的内容及价值。 难点: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 资源 充分利用课文上的两幅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石头书”的含义。 预习 设计 1.课前搜集有关化石的图片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5分钟) 1. 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30分钟)           (一) 1.自主学习。(3分钟)   2.展示。(8分钟) (1)齐读第6小节,读出情不自禁的感情                             (2)它上面还有白的,红的等许多不同的小不点,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许多呢。           (二) 1.欣赏图片,理解“化石”。 (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三)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也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也变成__________。 师引说:化石告诉我们:我们看到树叶的化石,知道这里曾是__________,我们看到小鱼、贝壳的化石,知道这里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也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也变成了__________。                   第四板块:总结全文。(5分钟)     1.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还知道两个小孩子川川和磊磊看到一位勘探员叔叔正趴在一块大石头,聚精会神地看着啥,叔叔说他在——(生:读书)他读的是啥书呀?(板书:石头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课文,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题目。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川川和磊磊看到叔叔趴在大石头上,有好多问题呢,他们问了哪些问题?读读课文,将问题画出来。 2、交流。 3、你们现在想了解哪个问题? (一)学习第6-7小节 1.过渡:这2小节提出了啥问题?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这书上有字吗?”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找石头书上有哪些字,用“——”划出来。 ②自学时间:5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教师板书:字)齐读第六节。不禁是啥意思呀?你能读出这种情不自禁的感情吗?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七小节。 结合理解“雨痕、波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石头书上还有字吗?(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啥呢?石头书上有好多好多的——字(手指板书:字) (4)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因为石头上有雨痕、波痕、矿物等,所以说石头像书。) (二)学习第8-9小节。 1.过渡:还提出了啥问题? 2.这是——树叶,这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呢。其实啊,石头书上还有好多好多画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图片出示)这些都是化石。相机理解“化石”。 3.请你再用上“因为……所以……”说说石头为啥像书。 (三)学习10-13自然段 1.我们知道石头书上有字有画,可是这光秃秃的山上,竟然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你们有啥想法吗? 2.对呀,化石能说明啥呢?指名读第11节。(指名两个学生读后齐读) 3.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4.化石告诉我们的知识可真多呀,勘探队员根据化石上的字和画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让我们再来读读第11节,体会体会化石的作用。 5.小结:化石的作用还真大呢。 6.听了叔叔的简介,川川还不满足,他还问了啥?叔叔是怎么说的?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石头书上还有(很多很多知识),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感受一下它的用处可真大呀! 7.我们学会读“石头书”有啥用呢? 8.难怪川川和磊磊会高兴地感叹;“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板书:学问) 9.学生齐读第十四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   第四板块:总结全文 1.川川和磊磊通过刨根问底获得了那么多知识,这是一种好的学习办法,希望小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问题也要学会“问”噢。 2.《石头书》这篇课文通过川川、磊磊和勘探员叔叔的对话,告诉我们好多知识,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体会对话中提示语的安排形式及表情。 2.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简介一些内容。 3.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作业 设计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7

  张家港市乘航小学 朱世蓉

  教学理念:《石头书》一课是科普小品文,教学重点是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读好人物对话,感悟课文内容.难点是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要上还这堂课并不容易,我在经过多次研究教材后,课文中"刨根问底"这个词语引起了我的关注.从词语上来看,它是一个本文要重点理解的词语,"刨"还是本课的生字;从文章内容来看,它是对文章多次对话内容的一个巧妙总结;从写作手法上看,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学设计的总体考虑来看,它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解决《石头书》当中的问题.所以我由中心词"刨根问底"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开发初步的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啥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揭题,质疑

  1,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孩子川川,磊磊看到一位叔叔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块大石头,川川,磊磊感到非常——(生:好奇)你们好不好奇呀 老师也很好奇,一块石头有啥好看的 那么让我们带着好奇心跟随川川和磊磊一起去看看吧!

  新授

  (一)过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川川和磊磊于是向叔叔提出很多问题,请大家把书本大,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川川和磊磊一共问了几个问题

  1,学生自渎课文,要求:找出川川和磊磊提了哪几个问题.

  2,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问题.

  3,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一直要到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显示:刨根问底)

  "刨"是啥意思 查字典然后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刨"字的本义是用工具挖掘,"刨根问底"的意思是将事情的经过弄得清楚明白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那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上刨到了哪些学问

  (石头是书,石头上有字,有画……)

  解决"石头是书"

  师:嘿,奇怪了,石头怎么会是书呢

  生回答,师相机出事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

  (这是个反问句,其实就是啥意思呢 )

  指名说,相机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本书."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的书.(把课题改成"石头 书")

  2,激趣:可是这石头怎么能像书呢 你们看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等,它们都有啥特点 (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师拿起一块石头)可是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帮助老师解答吗

  3,解决"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1) 教给学生读书办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 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办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然后完成表格.

  (2) 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完成表格

  石头的外形像书

  石头的内容像书

  石头的价值像书

  (3) 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请交流的同学读读这一段,并让他说说石头哪儿像书.(师板书:一层一层)

  ② 句子训练.

  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啥,最后指导朗读.

  ③ 说话训练.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 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啥,最后欣赏矿物(演示课件).

  ④ 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

  ⑤ 师生对读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②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啥.(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演示课件,欣赏化石.

  ④ 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啥像书.

  ⑤ 分男女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想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啥,用直线划出来.

  ② 交流,板书:告诉我们……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也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也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联系上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啥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师生对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结.

  再次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川川和磊磊经过刨根问底,明白了石头书里的学问,那么同学们,川川和磊磊这样刨根问底给你带来了啥启示或让你想到了啥

  (我们要用心的读书,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 )

  ("读"是指探索,研究)

  总结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8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小孩与勘探队员的交谈,简介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小孩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小孩,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简介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啥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简介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啥,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啥?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啥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啥?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啥?画指的是啥?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啥“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啥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啥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啥意思?这个词说明了啥?这本书究竟有啥用?只是根据啥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啥高兴?为啥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么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啥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简介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3、浏览相关的网站。

  附:板书

  17、石头————像————书

  一层一层       一册

  雨痕 波痕 矿物   字

  树叶 贝壳 小鱼   画

  告诉         知识

  课后小记:

  本文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就像书一页一页。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紧紧抓住“刨根问底”一词,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意识。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分对话通过自学交流,进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具体办法如下:

  1、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课文写了几次对话?

  3、你提的问题分别能在第几次对话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组学习:分角色读——说说知道的知识——看课件理解。

  5、总结,说说石头为啥像书。

  操作发现有以下的优点:

  1、课文的条理清晰,整体感知好。

  2、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

  3、朗读,理解、说话的训练量大面光。

  能顺利的理解“刨根问底”一词。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9

  《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小孩子与勘探队员的对话,简介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石头就像一本书,里面蕴含着许多学问,并赞扬了这两个小孩子爱“刨根究底”的科学探索精神。

  全文一共有14个自然段,层次清楚,构思精巧。所以全文设计以问答为主,在问答中揭示有关"石头书"的含义,如层层剥笋,逐次展开。通过人物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全文以“好奇”到“奇怪”再到“刨根问底”后的“高兴”这样的小孩的情感变化为主线,使课文的各个部分衔接自然,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以问激趣,引导学生质疑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一下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当学生齐读课题后,可以很惊讶地问学生:啥?我不是听错了吧,石头书?还有石头书?你见过吗?老师真是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了,你能把老师此时心中的问题都问出来吗?再让学生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啥作用~ ~ ~相信会许多问题向你砸来,此时小孩会一个个非常激动,眼睛里完全是一种对新知的强烈的渴求。这样的导入能一下抓住小孩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是我们的责任。接下来,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从文中将答案找出来,整体地把握课文。当然这些是在初读课文后进行的一些梳理,还只是比较肤浅地理解了课文,对全文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知。

  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那刚才你们提了那么多的问题,就是想弄明白,“石头书”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这样就是课文中的一个词:刨根问底。那么这两个小孩都问了哪些问题呢?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找到问题。教学时,可以抓住文中的主线,进行剥葱式的、一层一层地进行理解、朗读、再感悟。并区别“好奇”和“奇怪”的意思,进而感受到这两个小孩那强烈的求知欲。特别在理解第十一自然段时,要与第7和第9自然段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弄明白石头书上的每个字和每幅画,都有它特殊的含义。

  在学习第12到14自然段的时候,要抓住“……”和“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这些标点和句子,先进行一下拓展,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文中的“用处可大了。”到底有多大!还可以让学生浏览相关的网站,更进一步地体会。这样就把这两个小孩的“高兴”,变成班上所有的小孩的“高兴”。在这里我们要很好的进行拓展延伸,使教科书成为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依据,当然课外学习资源应是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充和深化。

  最后,再回顾到“我在读书呢。”理解这句话中的“读”字,我想此时,学生心中也一定有答案了吧。然后再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文中带“?”的句子,进一步感受与体会川川与磊磊的心情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让小孩们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出大自然的神奇、读出探求知识的喜悦。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啥想法?

  二、初读指导:

  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啥,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简介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啥?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11

  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六单元课文《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这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小孩与勘探队员的交谈,简介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激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小孩,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二)、(6-11)简介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石头书” 的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并开始喜欢读科普读物。

  二、教学重难点:

  《石头书》以对话的形式向我们简介了化石的作用,其理解两个小孩与勘探员叔叔的对话,懂得“石头书”的内涵,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是教学该课时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若干;利用科学课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的了解。

  说教法、学法

  一、质疑导读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可以弄清学生在想啥,有啥疑难,便于随机调整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便于对疹下药,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

  一、读中感悟法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读懂课文,入情入境;教师将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把更多的虚拟主机和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给予点拨,或组织讨论,有助于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并将之内化,沉淀,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自主探究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中深入探究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质疑导入

  1、生共同板书:书,问:小孩子喜欢书吗?为啥?你知道书籍有啥作用?(板书:作用)

  2、师小结,问:我们一般见到的书都是啥材料制成的?书上面一般会印些啥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画。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叫“石头书”,(师把课题板书完整)

  4、 师:课文你读过了吗?知道石头书指的是啥吗?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预习习惯,他们初读课文后一定能知道石头书是化石。)

  5、说说你们对化石的了解好吗?(师出示化石的图片,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等作简单简介)

  6、大家再来看看老师的板书,你有啥问题要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伊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书籍的特点,让他们知道书上有字有画,以及书籍的作用,并及时板书,再简单简介关于化石的知识,这样就把课文的脉络给理了出来。接着,也鼓励学生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但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新东西发生了冲突,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揭开谜团

  (一)教师整合梳理学生所提的问题。

  (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针对学生提出了的问题,教师相机整合为三个问题:1、石头书是啥样子的?2、石头书上有字和画吗?3、石头书上能告诉我们那些知识呢?“这样,将不少学生所提的大问题“为啥说石头书也是一本书呢?”这个难以回答全面的大问题,简化成三个方面,有效地串起了阅读课文的主线。)

  (二)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在深入探究阶段,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读书方式,教师充分鼓励他们采用读读划划想想,利用书上的插图,查字典等,这是一种学习办法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阅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逐步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悟情感。)

  (四)集中交流。

  1、解决“石头书是啥样子”的问题。

  (1)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啥,指导朗读。

  (2)说话训练。

  (3)请学生和自己的语文书比比。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让学生体会到石头一层一层就像书一页页的。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书。)

  (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5)自然段,读出“好奇”“奇怪”的口气。

  2、解决“石头书上有‘字’和‘画’的问题。

  a、这石头上哪些是字?

  (1)生答并上台板书:雨痕波痕 矿物,指导理解

  (2)想象省略了啥?

  (3)多媒体演示图片, 着重弄清“矿物”指啥?

  (4)指导读好6、7自然段对话。

  b、书上有“画”

  (1)石头书中的“ 画”在哪里呢?学生交流,上台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

  (2)多媒体演示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图片。

  (3)课件展示“化石”形成。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课堂上用图片、录象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矿物”“化石”,这样,才能深刻理解“石头”作为“书”的涵义,激发他们探索的愿望,为下文学习作下了铺垫。)

  (3)指导读对话8、9自然段

  c、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啥石头像书。

  (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向我们简介了化石的作用,其中认识化石上的“字”和“画”是本文的重点。在这一板块设计中,老师放手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多样化阅读理解文本,采用先读,再找出“字”和“画”,后随机进行交流、点拨。学生在欣赏形象的画面中,在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深入了解到石头书上“雨痕、波痕、矿物以及化石”就是字和画,正如“书”的特点一样,进而理解“石头书”的内涵。)

  3、解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啥知识”的问题。

  (1)请学生交流:石头书能告诉我们啥?

  (2)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啥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勘察员叔叔为啥会有这样丰富的知识的?初次体会石头书作用大。

  (3)引出理解词语“刨根问底”

  (4)引导学生当一回“我是小小科学家”。

  (请学生把从书上、课外得到的有关化石的知识或搜集的资料简介给大家,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样的一个环节能再次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参与热情,体现了学生课外预习的成果。)

  (5)出示句子齐读: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学习颇有兴趣与动力,在这第二板块的设计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了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展示。学生按一定办法谈读书收获后,根据发言整理板书,头脑中深刻建构了石头书的“字”、“画”、“价值”的轮廓,从整体上真正建立了对石头书的印象,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了。)

  三、归纳总结,课后延伸

  1、 今天,大家和川川、磊磊一起“刨”了石头书,你刨到了啥呢?

  出示句式:我们知道了因为 ------------------------------,所以我们把石头叫做石头书。

  2、 师根据板书练习归纳。

  (首尾呼应,整篇课文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对全文重点的总结)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 再出示课文最后一节,说说对这里的“读”的理解。同时加深领会“刨根问底”的含义。

  5、 教师小结: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化石就像是地球的日记,里面有很多奥秘还等待你们去探索。我们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生活处处皆学问”。

  6、 课文上完了,你会给自己布置啥作业呢?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它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把教材变得丰厚、立体,需要教师大胆地放手。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都有不同,让学生给自己留作业。让他们视自己的能力、兴趣而行,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并获得不同基础上的进步。)

  附:板书

  17、石头  ===!==书(学问多)

  一层一层      一册

  雨痕 波痕 矿物  有字

  树叶 贝壳 小鱼   有画

  ……  ……  ……    有……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小孩与勘探队员的谈话,简介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小孩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小孩,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第二部分是6-11自然段,简介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第三部分是12-14段,讲了石头书里的学问很多,石头书的作用很大。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使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过程和办法:

  1.通过自主学习解读文本,初步学会自主批注的学习办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2.合作探究拓展文本重点,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学习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聆听,善于表达,自我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教学策略

  1.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读、思、议结合起来,深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

  2.运用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兴趣。

  3. 通过多媒体课件、温馨提示、穿插的小游戏等形式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气氛。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矿物和化石的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课件:我国有名的化石图片,以及它们的背景说明。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质疑导入直奔重点

  1.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有啥想问的吗?

  2.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知道了两个好奇的小孩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大家把它画出来。

  3.这两个小孩子一连串提出了四个问题,看来他们非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了。你们能用一个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吗?

  4.你们想“刨根问底”吗?

  1.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圈画画,归纳出四个问题分别是:哪里有书呀?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画吗?看懂了这些也有啥作用呢?

  1.立足文本,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切入课文重点,为后来能充分展示学生搜集处理的资料,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合作学习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2.设置教学情境,初步理解重点词语“刨根问底”。

  二、自主批注感悟重点

  1.“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有了一个努力的目标,一个克服困难的信念,一种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你们想刨根问底,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根据自学目标,把你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向成功迈进。

  2.出示自学目标:默读课文,书、字和画分别指的是啥?这三个问题上,你对那个问题最感兴趣?自由选择一个问题,阅读课文,解决问题。(2)品读画出的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温馨提示:(1)如果在自学过程中,有疑难问题请举手求助老师,但不要轻易打扰同学的思考。(2)请完成后用坐直身体的办法提示老师。

  3.师生对话,交流收获。

  4.同学们用自己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找出并知道了书,书中的字和画分别指啥。可我想知道弄明白这些,有啥作用呢?

  1.在教师语言的激励下,学生边看自学提示边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答案:书就是那块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画指的是动物和植物的化石。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两段,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学生各抒己见。抓住省略号质疑。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虚拟主机,让学生去读,去想。

  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良好气氛。

  三、合作探究拓展重点

  1.同学们能抓住省略号质疑,说明你们有充满智慧的大脑,现在能否再发挥你智慧的大脑,解决这个疑问呢?

  2.师笑说:我看到有的学生充满自信,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是的,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不过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它,而不能知难而退。一个人解决不了,我们就采用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的捷径,我们应该怎么办?

  1.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能,有的茫然无声。

  2.学生齐答:小组合作。

  1.运用语言激励学生合作欲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体现了实施主体教学的教学理念。

  2.新课程观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合作的欲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1.出示合作学习目标:

  运用手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总结出石头的作用,明确省略号的内容。

  2.合作分工:组长组织发言顺序,维持学习纪律。记录员记录发言摘要,时控员控制发言.讨论总结的时间。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

  3.合作建议:荣辱与共,提高效率,认真倾听,共同总结,

  1.学生齐读合作目标,说说合作重点。

  2.明确合作要求。

  1.合作只是形式,探究才是目的,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学习办法。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汇报交流多元评价

  1.学习有了收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在乎这份收获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与人共享收获的成绩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你们能把你们辛勤所得说出来与我共享吗?

  2.明确汇报要求:石头书有啥作用?

  3.教师相机总结评价。

  开始汇报,其他学生补充,也可以进行纠正,评判。

  交流汇报是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环节。汇报交流时,应避免侧偏在汇报人个体身上,所以,我采用了明确要求,补充纠正的办法。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总结激励课外实践

  1.出示图片: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你们学到了啥?

  是呀,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2.作业:同学课后集思广益,办一期以“大自然的奥秘”为主题的手抄报。

  1.学生自由谈学习收获。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及时总结本节课掌握的知识、能力、学习办法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努力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外。

  板书设计

  17 石头书

  石头——勇——书

  矿物——于——字

  化石——探究——画

  教学反思

  教学后发现有以下的优点:

  1.课文的条理清晰,整体感知好。

  2.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

  3.个性化朗读、理解、说话的训练效果较好。

  4.能顺利的理解“刨根问底”一词,认识对科学探究应该具备的态度。

  教学中发现的不足:

  1.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可用度不是很高,影响了合作探究的效果。

  2.学生在合作时,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效率差别大,学生倾听习惯平时需强化训练,逐步养成。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 篇13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呢?

  (生答)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啊;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你们读的书真多啊。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板书:石头书),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指读课题、齐读课题)你读得真响亮;你读得真不错;非常正确,你读出了轻声。一起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啥想问的吗?(生提问题,师归纳并板书)石头书是啥样子的,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上有画吗,石头书真的是一本书吗,石头书是谁发现的…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爱动脑、爱思考是个好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石头书是谁发现的,它的样子是怎么样的,石头书上是否有字有画。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文章中去探索、去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老师这里有些词语谁来领读?读得真不错,读得正确声音还很响亮,让我们来学着他的样子齐读这些词语。词语都读准了,真棒。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4个)

  3、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谁愿意来读?(指名四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指导几个比较难读的生字。)

  过渡:生字读准了,课文读顺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石头书的奥秘吧!

  三、精读课文1~9自然段

  1、生再次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细细地读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圈圈画画,试着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

  2、生交流。(学生回答到哪个问题,就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把话说完整,你发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

  (1)回答谁发现的?哪发现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石头书是勘探队员发现的。石头书就是…(一块大石头)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还知道了啥 ?(勘探队员是怎么样看着石头书的啊?)聚精会神。你能给它找个近意词吗?谁来读好这个词语。请你们一起再来读好这一自然段。

  (2)回答石头书的样子(相机板书:一层一层的)

  预设1 生:石头书就是一块石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到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啥。师:你知道了石头书就是一块石头。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了啥?(勘探队员是怎么样看着这石头书的呢?)生:聚精会神。师:你能给他找个近意词吗?谁能来读好它?(指名读,齐读)师:勘探队员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石头书,那么石头书具体是啥样子的呢?(生回答,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

  师: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而我们的书是一页一页的,(拿出书做动作)这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呢,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发现呀!你们能试着读好这段话吗?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你读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预设2生回答(第5自然段)相机出示

  师:是的,你说的内容是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而我们的书是一页一页的,这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呢,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发现呀!你们能试着读好这段话吗?你读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3)回答石头书上有字

  师:这是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出示第7自然段)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啥?(雨痕、波痕、矿物,相机板书)

  师:你们见过这些字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今天老师把它们带来了,瞧,这就是石头书上的字。谁来认一认?(这是波痕,这是雨痕)为啥呢?是啊。像雨点,这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矿物)是啊,这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颜色还真不少呢。课文中的“脚印”、“足迹”都是描写人的,用在这,多有趣呀。谁来读读这段话。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生自由练读、指读、评价、齐读)

  (4)回答石头书上是有画的

  师:这是课文第9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内容(出示第9自然段)。石头书上有哪些画呢?读读这段话,找找看。(树叶、贝壳、小鱼)今天,老师把这些奇怪的石头带进了课堂,你们想见见吗?(出示图片)这是…这是…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啥想说的吗?

  (生发表意见)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些图案并非人工雕刻,而是自然形成的呢,这可真是…(神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惊喜和神奇,把这段话读好吧!

  (练读、指读)

  三、小结,整体感知2~9自然段内容: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书的样子——(一层一层的),从外形看象书;上面有字,分别是——(雨痕、波痕、矿物),还有画呢,就是——(化石),从内容上看,也像书。边说边点着黑板。

  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内容都是文章的对话告诉我们的。让我们拿起书读读1——9自然段(齐读)

  四、升华

  川川和磊磊发现石头书是很偶然的,可他们后来是怎么获得那么多知识的呢?

  (学生说到提问即可)

  不停地问直到知道问题答案就叫…(刨根问底)来读读这个词语。看来会思考、会提问也是一种学习办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会使用它哦。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描红

推荐站内搜索: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责任心得体会、1~6年级一等奖手抄报、日记600字大全、造价师考试网、一句话致自己、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四川人事考试网小学生六年级作文网、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石头书》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6349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