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

《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

  作者:likegang

  教案示例之一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呢,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也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办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啥?作者是怎么样提出的?有啥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么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啥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办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也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也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也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也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进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办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么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也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也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啥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也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啥?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比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呢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2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办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也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 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怎样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怎样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简介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啥?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 二 课 时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啥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也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么样的关系?后一层有啥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啥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啥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啥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也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也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啥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也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3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办法逐层论证的办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简介,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啥时弊?他在文中怎么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啥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怎样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简介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简介。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啥。

  第2小段,简介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怎样进行“充分分析”,文末也怎样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简介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也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景色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怎样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也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也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爸爸的爸爸。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 屡次 计算 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许 ⑤像 还 ⑥爱惜 吝惜 ⑦发语助词(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办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简介,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啥?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办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 “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强化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 二 课 时

  检查作业 :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也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啥办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较, 和 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 , ”的道理,证明了“ ”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 与明日 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 ”的。进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也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 ”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 ”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 论证,下面作者也用古人名言“ ”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 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也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怎样?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啥?对燕赵的态度也是啥?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呢,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也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3.关于课文最后两段的自学提要: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的“预习提示”。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啥局限性?我们应怎样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预习提示”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也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啥?作者是怎样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呢,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4.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简介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仿照本文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

  4.用删减质疑法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序》并质疑。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4

  书剑

  导入  :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 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 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 归纳整理。

  ① 词性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 .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 .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爸爸的爸爸)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甿隶之人(氓)    鉏耰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俛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

  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 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 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例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 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 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 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呢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 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 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啥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么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例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也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啥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

  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办法逐层论证的办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怎样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办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强化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  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简介,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啥时弊?他在文中怎么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啥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怎样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简介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简介。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啥。

  第2小段,简介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怎样进行“充分分析”,文末也怎样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简介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也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景色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怎样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也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也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爸爸的爸爸。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 屡次 计算 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许 ⑤像 还 ⑥爱惜 吝惜 ⑦发语助词(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办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简介,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啥?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办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 “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强化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落实教学目的第1、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检查作业 :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也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啥办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较, 和 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 , ”的道理,证明了“ ”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 与明日 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 ”的。进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也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 ”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 ”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 论证,下面作者也用古人名言“ ”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 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也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怎样?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啥?对燕赵的态度也是啥?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呢,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也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3.关于课文最后两段的自学提要: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的“预习提示”。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啥局限性?我们应怎样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预习提示”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也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啥?作者是怎样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呢,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4.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简介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仿照本文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

  4.用删减质疑法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序》并质疑。

  参考资料

  一、清代李桢《六国论》(节选):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也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唯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也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概也夫。

  ——摘自《畹兰斋文集》

  二、《宋史·苏洵传》(片段):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27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也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闲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22篇,即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列传第二百二》)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6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进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进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Lenovo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Lenovo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Lenovo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也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也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啥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7

  教案设计: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教学目标 :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办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也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 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怎样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怎样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简介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啥?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啥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也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么样的关系?后一层有啥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啥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啥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啥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也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也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啥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也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8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进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进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Lenovo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Lenovo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Lenovo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也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也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啥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1]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啥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也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也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也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也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 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办法:都云对比论证办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啥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也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也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爸爸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也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也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也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一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统治,就因为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为了个人私利,秦桧处处陷害忠臣良将,竟然连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线的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轻地掩盖了将军一生 “精忠报国”的宏愿。在历史的长空,只留下一声“还我河山”和一曲《满江红》供后人缅怀。国家破亡,外敌猖狂,这不是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也是啥?

  清末,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贪婪地瓜分着这块关闭长久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洋人签订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经过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和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春季。

  以上史实都告诉我们:向侵略者低头就只有砍头的命。如果说侵略者是野草,我们就应该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会吸取地里的营养,淹没我们的庄稼。

  “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天下兴亡的道理,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0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进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进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Lenovo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Lenovo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Lenovo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也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也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啥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1]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办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办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怎样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啥?作者怎样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么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办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不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也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也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进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么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啥?作者是怎样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也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啥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也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也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啥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也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啥?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比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呢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2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教学难点 ]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办法逐层论证的办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 二 课 时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啥?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啥?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也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四。②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3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 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 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 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概括简介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么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啥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也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啥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也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也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啥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啥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也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作业 。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啥?(“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么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么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啥?(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啥?(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么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么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啥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啥?(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么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么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啥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啥策略。)后一层有啥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啥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啥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 三 课 时

  一、检查作业 。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  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啥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啥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也是指啥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啥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啥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比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也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办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啥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也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也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4

  作者:likegang

  教案示例之三

  沈蘅仲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拟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角度,作些试验。在办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

  教学设计:

  学习《六国论》,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因此要提供一些历史材料,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同时再简介学生读一些其他人评论“六国”的文章,可以进行比较。

  为此,我们除课文外,提供以下参考材料和补充教材:

  (一)关于历史方面的材料:七国兴亡概述,北宋政治外交概况(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通史》中摘编)。这些材料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补充教材:苏辙《六国论》(见《栾城文集》,《古文观止》曾选入),李桢《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也是针对六国破亡的历史来发议论的。三篇《六国论》论述对象相同,而观点各异,学生读后,可以通过比较,展开讨论。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对两篇补充阅读的《六国论》,教师先作了批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作扼要讲解,着重理清文章脉络。

  在学习课文、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后,进行写作指导,讲授“论事”的知识。目的是把感性材料提高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知识指导写作实践。

  写作前出些思考题作为启发。思考题多一些,以利打开思路。每人被指定一题写文章,也可以自由选题多写。有的多选几题多写几篇则受到鼓励。写作后组织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小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于战国历史。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秦并吞六国是侵略,反抗侵略是应该的。(二)关于古人论史。说明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论史多借古喻今,对古人的观点应批判吸收。今天论史,可以古今有所联系,但要适当。(三)关于论说文的写作。强调要提高分析能力,注意解决说不出、说不清、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小结时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谈。

  教师讲授和同学发言交流时都要求学生作笔记,这也是一种听和写的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听说读写可各有侧重,但都着眼于智力、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综合体。

  教时安排:

  指导学生自学(二教时):抄读苏洵《六国论》,借助工具书铨释课文;朗读课文(范读——听读,领读——跟读,自读等);阅读参考材料及补充教材;提出问题。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为以下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讲读(二教时):苏洵《六国论》一教时,苏辙、李桢《六国论》合一教时。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使对三篇《六国论》有完整的印象。

  写作指导(一教时):讲授读写知识——论事;布置思考题,启发写作。写作结合课外练笔进行(该班学生每人有“文集”,经常在课外练笔)。这节课的目的是从读过渡到写,进一步消化课文,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汇报、交流和小结(二教时)。这两节课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汇报学习体会:战国概况简介,三篇《六国论》内容简介,根据思考题所启发的一系列问题,阐述各种观点。既是思想和写作的交流,也是学习效果的检查。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5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办法逐层论证的办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简介,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啥时弊?他在文中怎么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啥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怎样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简介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简介。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啥。

  第2小段,简介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怎样进行“充分分析”,文末也怎样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简介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也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景色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怎样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也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也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爸爸的爸爸。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 屡次 计算 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许 ⑤像 还 ⑥爱惜 吝惜 ⑦发语助词(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办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简介,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啥?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办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 “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强化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 二 课 时

  检查作业 :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也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啥办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较, 和 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 , ”的道理,证明了“ ”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 与明日 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 ”的。进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也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 ”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 ”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 论证,下面作者也用古人名言“ ”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 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也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怎样?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啥?对燕赵的态度也是啥?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呢,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也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3.关于课文最后两段的自学提要: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的“预习提示”。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啥局限性?我们应怎样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预习提示”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也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啥?作者是怎样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呢,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4.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简介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仿照本文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

  4.用删减质疑法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序》并质疑。

《六国论》精讲导读 篇16

  六国论导学案

  课 题

  六国论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办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能力目标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导 学 流 程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预习交流一、作家作品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写作背景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探究欣赏

  评价点播 巩固延伸达标测试 1、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2、题解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史论。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也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3.怎么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啥论证办法?  1.第三自然段是怎么样展开论述的?   2.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一、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同异,读后请作回答。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二、阅读 李桢 的《六 国 论(节选)》,完成: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也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罪秦:认为秦有罪。    b.曾:竟。    c.视:比照。 d.向使:原先的使命。    e.是以:因此,属介词“以”的宾语提前,“以”:因为;“是”:代词,代这个原因。  2.对“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他们最终没能做秦国所做的事。    b.只是他们最终没有攻克秦国,反倒替秦做了许多事。    c.希望他们不要打败秦想打败的国家。    d.只是他们最终不愿做秦国所做的事。   3.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之处在于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   4.李桢的“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________。他认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________。他的观点的局限性在于________。   教学反思

推荐站内搜索:教资报名入口、小学生演讲稿 范文、山西省专升本分数线、春游作文400字、云南公务员报名入口、榜样2观后感、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2014年、2013成人高考分数线、摘抄优秀作文10篇、

《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六国论》精讲导读(通用16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6524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