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了文章的哪些内容呢?
3、引导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雷利的呼声: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雷利是在啥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的?
2、默读正文的1~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旁边。
3、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
⑴ 当学生读到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小孩,等父亲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教师要做如下的导学:
①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蓝盔”这个词语,它是和平的标志,送小孩蓝盔,表达了父亲对和平的向往。
② 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父亲,思念着和父亲在一起每一个时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雷利都会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哪些事呢?(学生想象说话)
③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⑶ 当学生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父亲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父亲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师做如下的引导:
①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如约”的含义。
② 想象一下,我和母亲当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⑶ 当学生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做如下引导:
① 你们觉得父亲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呢? ② 引导学生读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4、生再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父亲让人多么悲痛。
5、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把心放进文本,再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里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评价读等方式。
三、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1、父亲为和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回望今天的世界也是啥样的?学生自己读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当学生汇报到: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文中学习伙伴的话。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当学生汇报到: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迷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时,教师要扩展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进而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联系了下文,为了妈妈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小孩不再失去爸爸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进行语言训练,试着让学生用“为了……为了……为了……”说话。
4、借助前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对“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5、出示句子: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这一愿望并没实现,世界仍然存在着战争。
四、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五、说话训练,强化实践
师:你们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特别是雷利的呼声,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对侵略者说,可以对战争中苦难的人们说,也可以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让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地述说,在课下把说的内容也象雷利这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小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的缅怀爸爸,并代表中国小孩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小孩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爸爸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小孩们的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小孩们跟我是一样的。
一、师入情,生入境,情感共鸣
语文课是情感的科目。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入情入境。由于我被本文深深地感染,为此在引导学生体会雷利失去爸爸的悲痛时,我的心也随着学生的发言而隐隐作痛。雷利是多么怀念他的爸爸啊!当鲜花捧来,蓝盔接来,而父亲却永远不能再回来时,那时怎么样的痛楚啊!我在朗读第3自然段时,声音不禁颤抖,在情绪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也和我达成了共鸣,陷入了对爸爸深切的缅怀当中。而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都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再化为动情的声音,每一句话的朗读都饱含深情。尤其是夏林同学朗读的2、3自然段,让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感染,引起强烈的共鸣,使课堂因为她的朗读而精彩异常。本文在感受雷利悲痛的同时也有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也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和平!和平!和平!”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于战争的痛恨,对于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其实,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只有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之情,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
二、立足文本,体现学生对教材的个性解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时,学生能针对同一句话谈出自己不同的理解。发言的大部分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根据“蓝盔”加上了引号,体会到它的意思并不单纯是指一顶蓝盔,而是象征着和平。父亲是想让雷利看到世界的和平。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对于文本有自己的认识,平时的语文课上的日积月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终于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让人满意的效果。虽然这只是一节课,但是呢带给我的意义决不仅仅是这些,我想我的收获会更好地运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教学反思
本文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小孩——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在极度悲伤之余,提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情感真挚而也充满期望的信。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我在执教本文时重点落实在“悟读交汇”及“情理交融”两方面。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这节课上,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
如:雷利的父亲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交流后指导朗读。
也如:句式训练:此时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对父亲的遗体,我会想 。带着也悲、也痛、也恨的感情,读第三节。
另外还有:过渡:是啊,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父亲的生命,还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和雷利一同呼吁,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谁的呼声?让我们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声,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
同时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播放收集到的战争场面的画面及课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
因此,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配乐讲述《和平鸽》的故事。过渡:和平鸽就这样诞生了,它有没有把和平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永驻人间呢?揭示课题。
怎样让学生深切感受战争的残酷呢?我是这样设计的:你是怎么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谈)。看课件,亲身感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啥?
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时,我的设计是:过渡:雷利用信发出了他的呼声,一位记者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欣赏课件后交流: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也能够做点啥?
在情理交融中,学生对文中的“爸爸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huawei“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震憾人心,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上完本课,感觉在落实本单元教学目标中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能在导入部分,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效果或许会更好。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教学反思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华光校区 毛燕敏
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有的教材和学生。传授式的教学越来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因此,在小学中年段的教学中,以导学式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传授式的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我就注意了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把握好教学的时机:
要想真正的调动学生沉睡的潜能,我们必须把握好教学的良好的时机,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例如说,恰巧,在一夜之间美伊的战争再一次打响了。在关注伊拉克战事情况的同时,我们就可以关注到《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美伊战争不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吗?学生一定会查阅到很多资料,也能更直观的感受战争,理解课文的内容。
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因此,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学所用,适当安排。
2、确立适合于学生的导学思想:
要调动学生的潜能,还要确立正确的导学思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为此这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通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达到感情的升华。围绕这一主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⑴ 自读,初步体会文中的情感。
⑵ 再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读促感,以感促读,达到与小作者情感的共鸣。
⑶ 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读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⑷ 多种形式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说,让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体现读中感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的思想。不仅学生不感到乏味,乐“读”不疲,而且,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理解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说的特别有道理。书是读懂的,不是教师教懂的。当然,这里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读才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只有让学生自己读,通过读去体会,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内容,变被动学习为积极的学习。《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是一篇特别感人的书信体裁。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设想将小作者这种失父之痛,渴望和平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对朗读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来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对课文的深入体会和理解。因此在全文的设计上,贯穿了一个读字。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感人。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同时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人理解的过程。让学生的心理完成了平静到起波澜直至被感动的过程。我想这种读甚至要胜过我们枯燥的一千句、一万句的讲解。所以,这节课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教学中读的好处。
3、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学习: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才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而空洞的讲解,乏味的说教,早已经被现在的小学生所厌倦,也何谈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本文的教学我就联系当前美伊战争和其他地区的战争情况。课题出示后就播放录像,创设情境;课中联系具体实例,强化理解;课后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实践。以此完成导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学习于轻松、不知不觉中。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通过上节课也让我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有趣的捷径。
另外课堂中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性。例如课前提出的读了课文你体会到了啥和语文实践中提出的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美好的愿望,都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在动机。不仅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形式多样,效果好。
4、读写结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语文实践:
学生的语文能力哪里来?它来源于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读写结合和语文实践来强化学生对文中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学生写的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才是我们语文教学之根本。因此,这节课我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阅读,各抒己见。尤其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尽管表述的不同,但都或近或远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主观意识,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感悟。所以针对本课的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环节。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心声。为此有的学生制作公益广告;有的画漫画,配以一小段说明;有的绣十字绣,绣了和平二字;有的用诗歌、想象文、书信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呼声。通过多种形式营造了语文实践广阔的虚拟主机。语文课上学生各显神通,尽展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仅学的高兴,而且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强化,思想教育也蕴涵其中,一举多得。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必让学生‘一二一,齐步走!’我们应该让语文课的教学更具广阔的内涵,它应该是多学科的融合,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充分的发展。
回顾这节课总感觉应该更精彩。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们,他们应该更出色些。是啥影响了学生?仔细琢磨,发现:一节课有时为了完成多个目标,课前教师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而这种设计,有时恰恰是成了教师上课的锁链,也成了教学视网膜上的一个盲点,也使学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仔细考虑: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们也要根据情况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们。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战争与和平”单元的第15课,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小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爸爸──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小孩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母亲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父亲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父亲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小孩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失父之痛和渴望和平心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辨别信息的能力。
4、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战争与和平方面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教学内容:
一、 解决文中生字新词。
二、 了解书信格式。
三、 标注自然段,划分意义段。
四、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学习课文直接写爸爸卓越的句子。(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前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亮文本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回顾课文,我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啥呢?雷利为啥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板书:痛失爸爸、世界不太平)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雷利失去爸爸的悲痛之情吧。
二、解读文本,悟信中悲情。
(一)感悟“痛失爸爸”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正文部分的2——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痛失爸爸”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2、学生汇报。
预设:学习回忆“机场送别”这一场景。
(1)自由读,一家人机场送别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呢?你是通过哪些具体词句体会到这一点的呢?(2)学法指导:我们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抓住关键词语,慢慢读,细细品,我们就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3)在两年前一家人机场送别的那一刻,你看出他们的悲痛之情了吗?为啥现在回想起来反而令作者悲痛万分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4)想不到机场一别竟成永别,两年多来,这个慢镜头不知在雷利的脑海中回放了多少次,渐渐的,他对爸爸的印象便久久的定格在了这一刻。每当想起这一刻,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那可亲可爱的父亲,这怎能不叫人痛心呢?谁来读?
(5)小结:刚才我们从作者回忆一家人机场告别的场景中,体会到了他对爸爸的深深地怀念之情。接下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雷利失去爸爸的悲痛呢?
学习“机场迎接父亲灵柩归来”段:
(1)出示片断一:自由读。你从中体会到了啥呢?你是抓住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这一点的呢?(“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也能说明啥呢?“染红”“浸满”也该怎么理解?)
(2)学法巩固:就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慢慢读,细细品,我们便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3)面对爸爸这覆盖着国旗的遗体,血染的征衣和浸满了血的手表,雷利会怎么做呢?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4)在撕心裂肺的痛哭后,他发现了。出示幻灯片:“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儿一连用了四个“听见了”难道他们真的听见了吗?与其说是听到的,不如说是想到的,与其说是想到的,倒不如说是从父亲的行为中感觉到的,谁来读?一连三个“和平”,只是简单的重复吗?谁再读?这不仅仅是父亲的呼声,更是雷利发自内心的呼唤,也是在场的叔叔阿姨的呼唤,还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唤。一起读。
(5)接下来,让我们亲眼目睹这令人揪心的一刻吧。(师解说:鲜花捧来了,“蓝盔”回来了,但是呢爸爸却永远也回不来了……谁能想到,他们是以这样的方式见面的呢?没有掌声,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此时此刻,谁也能不为之伤心呢?谁也能不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落泪呢?
(6)谁来读?谁还想读?(配乐读)
(7)刚才我们也从“我”和母亲迎接父亲灵柩归来的这样场景中体会到了雷利刻骨铭心的失父之痛,接下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爸爸有才华。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读一读。这样的爸爸,该用啥词语形容呢?
小结:这样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也执法公正的爸爸,却在维护世界和平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怎能不叫人痛心呢?因此,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读板书)
(二)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1、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是谁,这样残忍,让雷利失去了亲爱的爸爸?也是谁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是战争,战争是可恶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战争也让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雷利才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再次回读板书)
2、回首当今世界,也是怎么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5、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读懂些啥?
3、出示“今天,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也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再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的办法理解它。“和平之花”指啥?“娇嫩的和平之花”也指啥?为啥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呢?
(1)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这部分内容地理解吗?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争中的真实场景吧。课件出示一系列图片。师解说。
(3)当大量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你有何感想?
(4)不错,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学到这儿,你还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吗?是啊,这里有你、有我、有他,还有全世界那些热爱和平的人,就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加利先生倾诉心声吧。(再读第七自然段)
(5)教师激情朗读:“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人类家园!”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的确,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呢我们却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呼唤“要和平不要战争!”(加叹号)
三、直面对话,唤内心真情。
1、写话练习:雷利的这封信我们已经读完了,但此时此刻,相信大家的心情也一定不平静,心里有话要说吗?请把你内心的独白写下来吧!可以写你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你对这些不幸家庭的同情,可以写你对挑起战争者的控诉,也可以写你的决心。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请把你内心的独白表达出来吧。
3、布置作业:
给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或地区的小孩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以及共同争取世界和平的愿望。
四、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痛失爸爸 世界不太平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同学们看投影图片吧。
(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解说,感受战争的场面。)
师:看了以后,你们想说些啥?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自己的感受,还有的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说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知道大家也和雷利一样,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和平。现在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倒数两个自然段,更好地体会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吧。
师:读后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做来表示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把你们的做法写下来,每组派两个代表说说。
(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加以肯定。)
评析:
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用收集资料,利用图片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师通过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把学生带进战争的境界,让学生自我感悟体会到战争的罪恶,保卫和平是每一个人神圣的职责。教师明白了仅仅让学生读好教科书是不够的。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停止在会文得意上,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加深理解。教师用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营造了有利于阅读主题轻绪化的情境,这样学生就沉浸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中,耳边仿佛听到那小孩的呐喊声,从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娇嫩”、“和平之花”等词的意思,突破字词难点关,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想想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能不感慨万千吗?学生情不自禁地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从学生的畅所欲言中,从学生愤然的眼神中体验到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一个小孩的呼声是代表着世界热爱和平的所有人的呼声。教师看到学生的内在感受,体验到这些感受来源于文本,也超越于文本,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明的。交流反馈实现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材解读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是一位中国小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信。信中雷利缅怀了爸爸——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英雄。信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望”作结,表达了一个中国小孩失去爸爸后的悲痛和盼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课堂中品析重点词句,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形势,树立热爱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和对世界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观念。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孕育感情
1.播放课件,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1)配有轻松愉悦音乐的一组画面,反映我国人民在和平、安宁的环境里幸福地生活着;(2)一群儿童在轰炸声中显露惶恐和绝望神态的画面。
导语: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幸福的环境中。你可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小孩无法拥有这一切!你们看,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儿童!他们中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有的房屋被炸,无家可归,无粮充饥。战争,这个恶魔,时刻都在夺走无数无辜的生命。战争是多么残酷呀!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被战争夺去爸爸的中国小孩,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吧。(板书:22课《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2.自学课文,与文本对话。(1)把课文读通、读顺。生字词多读几遍,并把它们画出来,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词义。(2)小组同学间相互说说,雷利发出了啥呼声?为啥要发出这样的呼声?(3)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并请教同组同学。(4)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在深入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在幸福与悲惨景象的强烈对照中,产生心灵震撼,为本课的学习情感定下“基调”;自主学习给了学生独立地、充分地与文本、与伙伴、与所搜集的资料和与老师对话的时间和虚拟主机;读通、读顺课文,运用学过的理解词句的办法,初步把握了课文的内容。为情感激发及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做了铺垫。]
二、探究“呼声”,彰显亲情
1.再现幸福生活场景。(1)雷利热切地盼望父亲凯旋,他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如果父亲活着回来了,父子相处将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景?(2)飞机已经在机场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此时在想些啥?
2.感悟爸爸的形象。画出课文描写父亲的语句,想想父亲是一个啥样的人。引导学生明白:(1)从“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那深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好的爸爸和丈夫。(2)从联合国秘书长赞扬父亲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卓越的人。(3)从父亲临上飞机时对“我”说的话中,看出父亲对维和行动充满信心。(4)从“染红了”、“浸满了”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勇敢的、尽职尽责的人。(5)从“精通四国语言”,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6)从“仿佛呼唤着啥”,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用生命捍卫世界和平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的幸福生活场景,彰显了亲情,使教学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的、递进的新情境。学生的正义情感在强烈反差中得以充分激发,维护和平的观念自然产生。同时,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也为突破重点词句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样,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感悟爸爸的形象,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把握和对人物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三、感悟“呼声”,体味悲情
1.多媒体播放哀乐,学生静听教师范读正文第4自然段,在脑海中再现灵柩归来的情景。
2.此时此刻,假如你是雷利,面对父亲的遗体,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些啥?
3.有感情地朗读正文第3自然段,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4.感情朗读指导:如,读“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一句,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表达“我”对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说:“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这一句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父亲的坚强信念;“我仿佛听见父亲的‘呼唤’……”是一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音调要提高,特别是连用的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读出小作者对失去爸爸的悲愤,读出大家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设计意图:灵柩归来场景的再现,语境的想象和移情体验,为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所透露的感情交流,与人物内心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创造了条件。实际上,这是营造一个语言和精神底色极为鲜明的教学情境,以求达到语文课堂应“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
四、直面“呼声”,呼唤真情
1.出示句子:“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 (2)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伊拉克城镇的电视报道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民的苦难。再让学生谈谈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战争画面有啥感想?
2.雷利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吗?
3.作为小学生,为了制止战争,我们应该做些啥?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学生的情感。
5.小练笔,道心声: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孩子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
6.播放“让世界充满爱”歌曲结束教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高潮。它融师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于一体。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进一步的感知、感悟中,也一次受到情感的熏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意在强化学生情感,让他们由衷地发出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小练笔,道心声”环节的安排,目的在于读写结合,让学生在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初步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观念。]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通过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引情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啥感受?
生:我感到他们非常幸福!
生:我感到他们的生活非常快乐!
师: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小孩。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2、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啥问题要问吗?
生:“一个中国小孩”是谁?他发出啥呼声?为啥会发出这一呼声?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轻声朗读课文)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并说以上几个问题。
二、精品细读,感悟内容──动情
1、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师: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啥?
生:(默读、思考)
生:作者首先以一个中国的中学生、牺牲了的维和人员的小孩的身份,用真挚的、充满深情的语言,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倾诉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讲述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悲痛欲绝的情形。然后,充满感情地向人们简介了自己的父亲──一位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最后,作者代表全家、代表所有的中国小孩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发出了内心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2、研读课文,同伴互助:
⑴ “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师:请同学们读读文中描写“父亲”有关句段,想想“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你从中体会到啥?找出有关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生: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小孩,等父亲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小孩的好丈夫、好父亲。
生: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生:我的父亲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个出色的人才。
⑵ 体会失去“父亲”的悲痛: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爸爸,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呢?用具体的句子说一说。
生: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父亲的灵柩上回来的。(事实是多么的无情。客观的叙述中饱含巨大的悲痛。)
生: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Lenovo中表达失父之痛。)
⑶ 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师:“父亲”在呼唤和平,可世界和平了吗?再读课文,提出有关的句子。
生:“今天,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受破坏。)
⑷ 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师: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读出情感。
生:“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3、朗读课文,个性表达: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在朗读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读的时候,感情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首先,作者是带着对加利秘书长无比敬仰的感情写信的,整篇课文的朗读要体现这种情感;其二,作者在倾诉自己家庭的遭遇,在诉说父亲牺牲的经过时,是用血的事实作基础的,是用满腔悲愤来控诉战争的罪恶的,在朗读时,要带着憎恶战争的感情朗读;最后,作者发出了“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知道,和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进而唤醒全社会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在朗读时,语气要肯定,要怀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把作者的心声表达出来。
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交流资料,拓展内容──激qing
1、小组交流:
师: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但当今世界还不太和平。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生:(小组交流)
2、全班共享:
生: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坍,死亡两千多人。
生: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
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
生:阿富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
生: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师: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呢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生:(齐声朗读)“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四、即时训练,深化内容──抒情
师:小孩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啥?
生:(自由交谈)
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孩子写一写你的心声。
生:(自由练笔,写后交流)
【编辑短评】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以“情”字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对和平的呼吁和向往。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稍有欠缺,与学习目标略有距离。(熊宁宁)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一、 自主探究,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1.过渡:这么优秀的父亲这样失去了,我们的心当然是很沉重,所以,我们还要读出我们的沉重。请同学们翻开书,看到第五自然段,怎么样读出沉重呢?
师:父亲倒下了,可是战争停止了吗?课文哪些段落在写战争还没停止?
2.学习课文6、7自然段。
课件出示语段:今天,我们……娇嫩的“和平之花”。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啥?
2)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战争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第6自然段。
过渡:“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副板书“娇嫩”),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个短片,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一定会把这段文字读得更好。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4)看了这些凄惨的画面和触目惊心的数据,此时此刻你有啥感受?让我们再次拿起书,把我们看完后的心情读出来。
5)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
6)师导:二十一世纪已经来到,可是战争的丧钟还没有敲响,今天战争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小孩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啥?思考一下,把它写下来。
7)抽生念所写内容。
二、 深化情感
在课文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
(师生共同欣赏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三、 拓展与作业。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孩子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心愿!
课后反思:
在我设计的这课堂中,我以小孩的读做为导线,用不同形式的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以读导悟,化繁为简,变花为实。使整个课堂有张有弛,环环相扣。而远程教育资源在本课就尤如为学生插上了Lenovo的翅膀,让学生不停地在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时空中穿梭,进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求,限度地挖掘了本课教材内涵。
附录:
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自问自答: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进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在专家学者的引领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现简单地总结如下:
1.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进行得不够深入和广泛。拓展阅读是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关键。可是在很多常态课堂上,同主题的或关联主题的拓展阅读往往进行得不够深入或不够广泛。教师的阅读积累不够广泛和丰富,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条件不够理想等原因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因素。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气氛。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很少买书;再加上学校图书室设备的不齐全,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虚拟主机,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达不到预期效果。
3.由于部分教师对“主题单元”的编写意图不理解,对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办法缺乏研究。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只教主体课文,没有处理好“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关系,往往是把二者割裂开来,没有引领学生进行迁移性、拓展性阅读,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的能力
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办法单一,阅读教学时间分配随意性很大,教学虚拟主机封闭。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考试化”导致了部分教师把阅读教学课变成分析课。课上教师滔滔不绝、繁琐的讲解、分析、提问、解答,不见学生的读书和思考,没给学生留下必要的读、思的时间和机会,不可忽略的读书活动则被排挤到课外,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一文是人教课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小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 我"和母亲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父亲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父亲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 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小孩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小孩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和的观念.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着一个小孩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小孩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但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小孩,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
(一)运用挂图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首先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把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和学生实际,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进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二)引导学生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
教学中,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教师梳理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点理解体会,感悟交流.教学中还采用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雷利,你和父亲相约时心情怎么样 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父亲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等问题引起小孩们情感的共鸣.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运用了多种手段,尽可能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如:"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啥",让学生去想象:父亲会呼唤啥,你有啥感受.也如"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并补充一些材料如:《地球的呻吟》,关于战争的数据统计,《地球的呼唤》等,通过阅读课文和补充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
(三)强化指导多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
当学生真挚情感急于表达时,读书是最好的表达办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并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着一感情基调,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如,"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父亲临上飞机前说的话"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父亲的坚定信心."我"仿佛听见父亲的"呼唤"一句是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语调应逐渐提高,特别是连用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简介父亲,"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以及父亲"为和平而倒下"这部分,应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读.使本课的教学情感达到高潮.
三,说学法: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语句较多,作者的情感学生从无体验,他们对此难以理解.因此我设计这样让学生去学习:
(一)观看图片,进入情境.
要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情感,为他们创设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听师解说,初步形成一种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也为课文的重点语句的理解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质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让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树立维和观念.
(三)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 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进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进而树立维和观念.
(3)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也就能有的放矢,较圆满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能得到合理运用,使用均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它们的配合使用尽量能达到天衣无缝,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教学因此而生辉添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用图片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然后:提出三个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便于学生对课文大意的了解.
再进行小组汇报和全班汇报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部分用教师"引"和学生"找"的办法,为后文"突出重点" ——感情朗读做一些准备.)
接着:进行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的指导朗读,并利用"换位"的问题,"假如你是作者,你会 ",并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使课堂气氛变得凝重,热烈.
再: 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一段的同时教师出示战争中的有关数据帮助,引发小孩们呼吁的渴望,了解作者为啥呼吁 呼吁啥将课文教学引到一个小高潮.这时小孩们对和平的渴望非常强烈,再自然过度到课外阅读《地球的呼声》,让小孩在尽情抒发情感的同时,理解我们要呼吁啥,我们可以为世界和平做些啥 让小孩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将全文教学推向高潮.
最后:出示: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表达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祝愿,使本课教学达到高潮,并结束教学,留给小孩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虚拟主机,进一步使"和平"的理念在小孩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说板书:
随机抓住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悲痛","忧虑","呼吁"三条线索板书,使板书提纲列挈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层次,重难点,起到引领,启发等作用.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从书面语言中获取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感受、探究。
设计特色:
在阅读中感悟,在对话中探究。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激趣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啥?
生:这个中国小孩是谁?
生:这个小孩为啥要发出呼声?
生:他发出的呼声是啥?
生:他向谁发出呼声?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认真听朗读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啥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叫雷利的中国小孩,他的父亲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他非常痛苦,就向加利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生:我觉得那个中国小孩是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你们听出了小孩为啥要呼吁吗?
生:因为他的父亲牺牲了。
生:因为他的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他不希望别的小孩的父亲也牺牲,所以他发出呼吁。
师:你们真会听话!是啊这个小孩他失去了亲爱的父亲,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伤心。
生:痛苦。
生:悲伤。
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文中的哪些语句表明了我非常悲痛呢?请找出来画上标记,并大声朗读这些语句。
生认真做标记,部分学生大声朗读所找出的语句。
三、品读语句,深刻感悟。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读语句的时候,表情显得很忧伤。
能谈谈你的感想吗?(能)
生:这个小孩的父亲跟他约定凯旋的那天,一定送他一顶蓝盔,可是现在却不能了。小孩该多失望啊!
生:这个孩子的父亲不能再回来和家人团聚,别人家过节很热闹,而这个孩子却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生:我觉得“我们如约捧着鲜花……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几句最让我感动。
师:是啊!当我们和父亲母亲一起在公园游玩嬉戏时,当我们在父亲母亲身边撒娇时,雷利,这个可怜的小孩却永远的失去了他最亲爱的父亲,往后,他只能在梦中看到父亲的笑脸,只能在梦中感受父亲的爱了。你们说,他痛苦吗?(痛苦)让我们怀着痛苦的心情再次读课文吧。
生齐读2、3段。
四、感受战争,呼吁和平
师:是啥让这个孩子失去了他亲爱的父亲?
生:战争!
师:你身边还有战争吗?
生:有!
师:请举例说明。
生:美国去年侵占伊拉克。伊拉克死了很多人,美国只死了几百人。(师:可是后来)有很多伊拉克人用自己的身体做炸弹,炸死了很多美国人。
生:2000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炸倒了美国的世贸大厦,死了很多人。
生:去年,俄罗斯的恐怖分子闯进一所学校抓了很多学生,还杀了很多学生。有的学生还没有我大。好可怜啊!
师:是啊!战争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使多少妇女、儿童流离失所,使多少老人无依无靠。战争是残酷的、恐怖的,它是一个魔鬼!!!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可是(生: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呢?用文中的话来说。读
生:我们一定要像……保卫和平。
师:因为憎恶战争,小雷利发出了怎么样的呼吁?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
指名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布置作业
用你饱蘸感情的笔墨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写封信,或者给雷利写封信。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学生分析:
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失父之痛和渴望和平心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外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悟雷利与父亲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及学法渗透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父亲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进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1 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 让学生课下了解一下啥时是联合国组织,以及维和部队的使命是啥。
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指名学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感人肺腑的读书声中回忆整篇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
在学习本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或上网查找资料理解,啥是联合国,啥是维和部队。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通过交流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精读课文1—5自然段
1.师:在信中,失去父亲的雷利先回忆了两年前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再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一下雷利当时的心情。
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
说一说,你从中体会了雷利啥样的心情?(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师:雷利悲伤,雷利痛苦,雷利怀念自己的爸爸!这也是怎么样的一个爸爸呢?再读1-5小节。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可勾画,可写小注。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指导朗读。(以加利先生评价父亲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爸爸是个怎么样的人。)
(3)情境创设:
师: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父亲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父亲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啥?
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充分想象雷利等父亲在一起的快乐情景。
师:我忘不了的是父亲那深情的目光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 生齐读3小节。
3.师:多美好的约定呀,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他。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啥?他会说些啥?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4.师:现在,父亲回来了,蓝盔回来了,谁能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回来的,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课件出示图片、音乐二泉印月),学生配着音乐读。
相机出示:
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 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齐读、配乐情境引读、个别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
师: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
(课件染红“父亲的嘴张着,……”几句。)父亲仿佛在呼唤啥7
应怎么样读。“和平!和平!和平!”?
指名试读。(可从低到高,表达出父亲和我们对和平越来越强烈的渴望也可从高到低,越来越坚定,让父亲的心声宇字句句去撞击每一个人的心灵。)
5.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父亲的遗体,你会想些啥?说些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深入对话,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6.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爸爸,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么样?我们怎么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朗读3、4、5自然段。
7.师:作为—位维和战士,父亲呼唤和平,更用生命捍卫了和平,所以今天,儿子向父亲献上了—束最美的鲜花。(课件打出第5自然段最后几句:“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饲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父亲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指名学生读。
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也为父亲献上了一束最美的鲜花。 (课件打出加利的一段话:“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指名学生读。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对—个普诵的维和战士的最崇高的赞赏。齐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的感悟、情感的熏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的。基于此,在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设计了“创设情境”的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和作者达成一种情感的共鸣,幸福的团聚场面与下文的生离死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想象,为学习下文作者接到父亲灵柩时的巨大悲痛做好情感的铺垫。哀婉的大提琴曲及教师深情的导引,也为学生的动情朗读做了无痕的指导。
学习第5自然段时,把“我”对父亲的热情讴歌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评价放在—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是为和平而献身的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和平。
精读6-9自然段
1.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雷利紧紧是为失去这样可爱的父亲而发出了呼声吗?不是!
读6-9小节。
学生根据自己读课文所得回答出自己的看法,找到重点句子。
2.出示: “但是呢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联系现实,体会“但是呢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2)体会“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和平之花”指啥?{和平太美好了,所以将它比喻成花。)
结合资料谈一谈,为啥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
为啥说“罪恶的子弹’?
②师:正是还有那么多罪恶的子弹威胁着无辜的人们,所以说,我们的“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尽管美丽,却很容易被摧残。有这样一份资料,从1945年至今,在6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请看这些图片。
课件打出战争图片:
1991年海湾战争。1995年车臣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20xx年阿富汗战争。20xx年伊拉克战争。
师:再让我们看一看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啥。
课件打出—幅幅战争灾难照片,教师做必要解说,如:
①这些伊拉克儿童,他们在美军炸毁的残垣断壁旁学习,头上还有轰鸣的美军飞机
②这位爸爸,他身旁的木盒里放着的是他的三个幼小的小孩的尸体,他多么想听到小孩们再叫他一声父亲呀!
③这个小孩在战争中受伤,趴在医院的地板上,他还不知道在敌机的轰炸中,已经永远失去了父亲母亲。
有这样罪恶的子弹威胁着,它让我们失去了挚爱的亲人,让国家失去了栋梁,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惨遭破坏……正是因为有这罪恶的子弹的威胁,我们的和平之花才是娇嫩的。
(3)感情朗读6、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4)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师:此时此刻,雷利究竟是为了啥发出了呼声呢?
引导学生用“不仅仅……而更是……”等多种句式表达。
(因为自己失去了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小孩呼吁。 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小孩呼吁。)
师:让我们和作者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齐读第8自然段。
(5)师: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出示这句话)
你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师: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小孩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小孩向国际社会的呼吁,那就是: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设计意图]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学生很难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课前让学生收集了有关信息资料,并精心编辑了课件,将一些不同时代的战争画面以及战火中无辜百姓惨遭涂炭的照片、图片展示给学生,意在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感受战争的残暴以及和平的“脆弱”。教师精心设计的解说词,与惊心动魄的画面相互配合,不断激起学生的感情的波澜,对理解句意、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季》(节选)
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些啥吗?
指名学生练习说话。(可以对“恐怖分子”说,对“战争的发动者说,可以对“武器的制造者”)
师:就让我们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2.师(指板书)小节:
如果我们都具备“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和平之花就不再娇嫩(捧去“娇嫩的”,补写“永驻人间”),就会永驻人间,这不仅是—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3.师: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啥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要正确引导。)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说话练习”,意在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练习表达,情动而辞发。这是借助阅读课提供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这个练习,也是对学生情感目的达成情况的—个检验,对强化“憎恨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课文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
(师生共同欣赏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孩子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心愿!
师:小孩们,老师相信,你们今天一定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心里,将来你们就是和平的使者!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娇嫩的)“和平之花”永驻人间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新课程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下面以《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片断来谈谈:
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把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准备读给全班同学听。(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a:我读的是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啊,我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师:我听出你在读三个“和平”时声音一个比一个轻一些,说一说你为啥这样读呢?
生a:因为这是父亲临终前想说的话,他越来越虚弱了,所以渐渐读得小声。
生b: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b:我认为应该一个比一个读得重。因为父亲要让我听见,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最后让全世界都听见。我想读一下。
生b读,全班掌声。
生c:我觉得还是应该逐渐读得小声,并越来越慢。因为这是父亲从内心发出的呼喊,它像回声一样,久久不能消失。我来读一下。
生c读,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小孩们说得真不错,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读出了自己的见解。那么就用你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再读这一句吧!
【分析】
《新课标》的提出,使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标准》规定:“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尊重。这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两点:
1、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进而能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情感。教师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使学生全方位地感悟文章的情感,即为“悟情”。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Lenovo,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产生出新意,此为“生情”。
我们所提倡的创造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采用“Lenovo、想象、体味、推敲等思考办法,感悟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可见,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他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多幸福!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小孩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播放一组小孩幸福生活的画面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小孩,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小孩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由此,一个中国小孩就发出了强烈的呼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
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齐读课题)
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1、这个小孩叫啥名字?
2、他呼吁啥?为啥要发出呼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生读,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
3、交流: 师: 他有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1)卓越的军事观察员。
(2)热爱家庭的人。
(3)热爱和平的人。
(4)优秀的经济学硕士。
4、这位中国小孩雷利的呼声是啥?用横线画出。生读。
板书:要和平 不要战争
五、齐读板书。
六、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真情体验中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1、师:雷利的爸爸热爱和平,热爱家庭,才华横溢,可亲可敬。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他怎能不发出呼吁呢?让我们再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出示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位中国小孩雷利的呼声是啥?
板书:要和平 不要战争
(学生齐读呼声)
二、感受形象,领悟悲情。
(一)雷利为啥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场战争带给雷利的到底是啥?
1、快速阅读书信正文2、3、4、自然段,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悲痛)
2、交流反馈,灯片出示句子。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那深情的目光。
(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二)雷利一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同学们,哪些语言让你读着读着也感到了心痛,就把它划下来,再反复地读一读,细细去体味。
1、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研读(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教学,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我们与父亲相约,等父亲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父亲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①学生谈理解,(无法实现与爸爸的约定感到悲痛……)
②朗读这句话。
③回读重点句。师引读:面对失去爸爸的巨痛,雷利不想让所有的小孩都失去爸爸、妈妈。他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 不要战争
(2)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父亲的灵柩上回来的。
①出示关于这句话的课件图片,渲染气氛。
②问:如果你是雷利,你会想到啥?
③学生有感情朗读。
④再次回读重点句。师引读: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雷利要呼吁——生齐读:要和平 不要战争
⑤再次回读重点句。师引读: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雷利对战争充满了仇恨,他要大声的呼吁——生:要和平 不要战争
三、精品细读,感悟对和平的渴望。
(一)灯片出示: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呼唤”是啥意思?父亲还能大声呼唤吗?从哪个词可看出?
2、透过“仿佛”,你读明白了这一声声的和平是谁的呼喊?
3、作者为啥连用了三个“和平”?连用了三个“!!!”?
(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二)创设情境,进行导读2——4自然段
配乐《无悔》的轻音乐,师领读,生跟读。
(三)师:这一声声带泪的呼唤,这一声声带血的呼唤,唤醒了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了吗?自由读第5、6自然段,用笔划出具体的句子。
(四)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灯片出示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并不太平?
2、课件出示: 伊拉克战争的视频 老师解
3、当你们看到这些时,想说些啥?
四、总结升华,抒发情感。
1、师小结: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父亲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2、世界需要和平,这不仅是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生读:要和平,不要战争)
3、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啥呢?
(课件显示和平鸽、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画面)
师:让我们一起呼吁—— (课件显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中结束本课。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要和平 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
(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然而,这世界却并不太平.
4.观看录像.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啥?
5.小结:
战争,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阳光普照,而是一片阴暗,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有多少小孩失去爸爸,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妈妈失去儿子!同学们,在这样残酷的战争面前,让我们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 (板书)
(二)新授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有一个中国的小孩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板书课题)
2.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3.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读到你愿读的地方你就站起来一起读.)
4.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⑴四人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重点指导:
句子一: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啊!我听见了,母亲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读.
⑵你是怎么读“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还有谁愿读?
⑷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小结:雷利的爸爸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小孩,来爱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读.
⑵你为啥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⑶还有谁读,男生读.
⑷看世界地图(出现战争国家爆炸,有硝烟的图景)
⑸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
⑹教师激qing(放战争灾难的图片,配悲乐)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⑺此时此刻,你心里有啥感受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爸爸在一次维和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也一位伟大的爸爸在这美伊战争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也一个妈妈失去了儿子,也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也一个小孩失去了爸爸.
句子三:为了妈妈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小孩不再失去爸爸,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⑴教师范读.
⑵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⑶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小孩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啥?
(学生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孩子写一写你的心声.
6.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啥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四人小组作画,师生演板作画)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
和平鸽
和平!!!
和平! 和平!!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佚名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小孩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小孩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啥?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小孩,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啥呢?
3、有许多小孩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啥?
(这是一个中国小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父亲。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1、读出对父亲的崇敬、思念之情。
2、读出小孩心中强烈的渴望。
五、小结
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为啥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
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啥呢?
3、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孩子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小孩说啥?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三、课堂练笔。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孩子写一封信。
四、作业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写信。
板书设计 :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
“和平”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下文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小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母亲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父亲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父亲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和的观念。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着一个小孩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小孩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但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小孩,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首先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因为学生们均来自农村,信息资源渠道狭窄、闭塞,对于世界局势可谓是一无所知。教师把远程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和学生实际,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适当选用:利用图片、数字等资料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大量系统的事实资料,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进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二)引导学生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
教学中,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教师梳理出四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点理解体会、感悟交流。教学中还采用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雷利,你会怎么样简介父亲?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父亲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从重点语句(如“失父之痛”的句子、“世界并不太平”的语句以及“对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体验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三)强化指导多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
当学生真挚情感急于表达时,读书是最好的表达办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特别是“救救小孩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和“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等语句的朗读,要达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三、说学法: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语句较多,作者的情感学生从无体验,他们对此难以理解。因此我设计这样让学生去学习:
(一)观看图片,进入情境。
要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情感,为他们创设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听师解说,初步形成一种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也为课文的重点语句的理解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质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补充大量的事实资料(图片、数据等),让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进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树立维和观念。
(三)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进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进而树立维和观念。
(3)技能目标:让学生结合远程教育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也就能有的放矢,较圆满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见教学步骤),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能得到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取舍、使用均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它们的配合使用尽量能达到天衣无缝,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教学
因此而生辉添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板书:
随机抓住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板书,使板书提纲列挈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重难点,起到引领、启发等作用。
《一个中国小孩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①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②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幸福、和平的环境中,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许多小孩无法有拥有这一切!你们看(课件)一张张凄苦的脸,一双双充满泪水绝望的眼睛,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小孩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有啥感受?
生: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太苦了。
生:战争太可恶了。
……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被战争夺去爸爸的中国小孩,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师板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质疑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啥?
生:我想知道谁的呼声?
生:他发出了啥呼声?
生:作者为啥发出这样的呼声呢?
……
三、自主探究,解决疑问
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有同样的疑问(出示课件:谁的呼声?发出了啥呼声?为啥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师:小孩们,刚才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谁来汇报一下。
生:是作者雷利的呼声。他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为了让妈妈不再失去小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小孩不再失去爸爸。
(师相机板书“和平”)
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品读感悟痛失爸爸。(学生自主探究)
师:这里饱含着雷利失去爸爸的巨大悲痛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因为是战争让他失去了最最亲爱的父亲,所以他呼吁:
师:那么他的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课件)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按要求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交流读书体会,请汇报的同学先读出你勾画的语句,再结合重点词语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认为雷利的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语句,理解感悟,指导多种形式朗读。)
生:我从“我的父亲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精通”看出父亲很有才华。
生:父亲这么有才华就牺牲了太可惜了。
师:是呀!父亲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却为维护和平牺牲了。可见父亲是多么的渴望和平!请同学们带着惋惜的语气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生自由练读)
生:我从“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染红”“浸满”中知道父亲是为战争牺牲的。
师:是的,父亲是保卫和平的勇士!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看出父亲是优秀的侦察员。
师:联合国秘书长都赞扬父亲,可见父亲是多么的优秀。谁能带着无比崇敬和高度赞扬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指一名读)
生:我从“我至今都忘不了父亲临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小孩,等父亲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父亲深情的目光”看出父亲是爱妻子的好丈夫,爱小孩的好爸爸。
生:“一定”说明父亲对维和任务充满信心。
师:请你带着慈爱与坚定的语气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师:有这样一位出色的父亲怎么不令人自豪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哪天我和母亲如约捧着鲜花来到机场迎接父亲,父亲回来时,我们全家人幸福团聚的场面。(鲜花、拥抱、蓝盔照相机啪啪的声音,)
师:雷利是多么盼望父亲亲手把蓝盔带在自己头上啊!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可是它是钉在父亲的灵柩上回来的。父亲牺牲了,是啥夺取了父亲的生命?(战争)用一个词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带着也悲有恨的心情读课文。(出示课件)父亲牺牲了但他还有未了却的心愿。父亲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啥?(出示课件师导读,生跟读)
师:是啊!骨肉分离,这种痛产生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力量,还有对和平的呼唤,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用心去感受小作者的悲苦吧!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爸爸,就这样被战争夺取了宝贵的生命!小孩们,如果你就是雷利,此时此刻,面对父亲的遗体,你会想些啥呢?
生:父亲,我很想你。
生:我为有你这样的父亲而骄傲!
……
师:说的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换成你对父亲的崇敬、赞扬之情读这一段。
(自由汇报)
(生齐读)
师:父亲呼唤的是“和平”,这里连续用了三个“和平”,去掉两个行不行,为啥?
生:不行,说明父亲对和平有强烈的渴望。
师:在牺牲前的刹那间,父亲没有想自己的妻子和小孩,而是呼唤着:
生齐:和平!和平!和平!
(师指板,生齐:父亲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可回望如今的世界,也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呢?世界和平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今天,我们中国小孩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呢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课件出示7自然段)你是怎么样理解这段话的?
生:只要有战争存在,就说明世界不和平。
生:现在,除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还在战争。
师:对于战争,你也了解哪些情况呢?(学生交流资料)
。
……
师:是呀!(师导51年前……永贮人间)
师:请同学们看(出示课件)。小孩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也作何感想呢?
生:战争太可恶了!
生:我讨厌战争!
生:我希望战争永远消失!
生:我要和平不要战争!
……
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父亲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师:救救小孩们。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这是谁的呼声?
生:雷利。
师: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
生:是所有小孩的呼声。
师:仅仅是小孩们的呼声吗?
生:是全世界的呼声。
师:是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小孩的呼声,还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啊!
师:雷利的呼声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让我们到课文当中找到雷利的呼声,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吧!加上你的想象发出你们对和平的呼唤。谁再来呼吁?
师:你的呼声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一同来呼吁吧!
(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为了维护21世纪的世界和平,我们做些啥呢?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师:小孩们,虽然我们还无法阻止战争,但是呢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为了维护和平,世界各地的人民纷纷走上街头放飞和平鸽,高呼“要和平不要战争”,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放飞我们的和平鸽,将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心声:向世界人民高呼:“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的呼声穿越时空,传到世界各地,传到发动战争的人的耳朵里,让和平之花开遍人类的美好家园。(课件出示:让那21世纪——最后)
推荐站内搜索:2020年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国庆日记、日照市人事考试网、我的动物朋友作文300、100000000000字作文、周记开学第一天、中秋节手抄报简单漂亮、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慈母情深读后感、山西高考查分网、